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zienwo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显易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5-2010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波浪与水底之水不一样,但大家都是水,水的本质是'不动'的.

同样'心',每个人的表面多么变动都好,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宁静的心,

一切众生都有这颗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5-201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因此,'般若心经',是指每个人,都有这超越时空,永恒存在,超越实在的理性之心.

因此'心经'这简称的另一真义,是说明这部经的精华实难以脱离此般若之智的不动心.

这讲法对'人'智慧的肯定,又跨了一大步.一再肯定众生皆有佛性,

众生皆有不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六波罗蜜多;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5-2010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只是一道桥梁.

经的存在价值,只在使行者通过念詠,得到引导,使己心与'佛心'紧密相连.

超越了物欲,搭通了人与宇宙脉搏的节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5-2010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咏经的目的,是要你借经文的节奏及内涵的宇宙观,开发自己的心灵,

使面临困境时,能籍咏经激发起勇敢活下去的力量,借取大自然之力,

发动自己的不动心,以极高的智慧去破解问题.

因此,'经'要领悟,不在知道表面的意思,也在此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5-2010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又为什么,有些人称念经为'修'经,用'修'字来形容,表示用'心'去参透佛理,

不是用'眼'去看佛经.

单靠文字怎可能掌握永恒的真理呢?因此太执迷于佛经字句的考证,

大抛一批佛学专有名词,这是错误的修经法.

故此'心经'不是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语翻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字经题的简单意思,是说依照'般若'的妙法修行,

便可度脱生死烦恼的苦海,达到究竟安乐的彼岸,证获不生不灭的真心实相的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

~~修行者如观世音菩萨一样,修行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时~~

(观自在菩萨)有两意,一是观世音菩萨,二是凡能观察真理,获得解脱者,均可称之.

(观自在菩萨)就是说观照成就,深入实相,得大安乐,不为境界所转,又能救度

苦迷众生,具有自觉觉他的精神的修行者,就叫做(观自在菩萨).

(行深)是修行到功力精深的时候.

整句是说修行到甚深般若智慧的时候,亦即是开悟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修行者如观世音菩萨一样,修行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时~~

(观自在菩萨)有两意,一是观世音菩萨,二是凡能观察真理,获得解脱者,均可称之.

(观自在菩萨)就是说观照成就,深入实相,得大安乐,不为境界所转,又能救度

苦迷众生,具有自觉觉他的精神的修行者,就叫做(观自在菩萨).

(行深)是修行到功力精深的时候.

整句是说修行到甚深般若智慧的时候,亦即是开悟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0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修行者如观世音菩萨一样,修行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时~~

(观自在菩 ...
zienwong 发表于 22-5-2010 08:54 AM


想知道LZ修到怎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0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夜-Night


    LZ还是凡人一个。。。。。。。。。。。。
会比之前懂多一点点,就比如‘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之前就误解了。。。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0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LZ修到怎样了?。。。
夜-Night 发表于 22-5-2010 09:58 AM



  小女子看完这心经后(因为‘修’要点时间),觉得要修并不难,就像‘六大波罗蜜法’,
1。布施波罗蜜
2。持戒波罗蜜
3。忍辱伯罗蜜
4。精进波罗蜜
5。禅定波罗蜜
6。般若波罗蜜

在还没与这书结缘前,都有在修布施,精进与禅定波罗蜜,并不是知道后才修,而是原来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
每天都有在做的事。
尤其禅定波罗蜜,都会令我每件事都顺利地完成与成功(在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0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自己看到自己由五种组织堆积而成,且全是空的,随即可使所有痛苦消除~~

“照见”是“观照”,‘五蕴’是下文的色,受,想,行,识五种。

‘蕴’是积存之意,这五蕴是我们受生死轮回的原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0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1。‘色蕴’不是颜色的‘色’,也不是男女间的‘色’。凡是有形质有障碍者叫做‘色’,占有空间

及会变坏的。可以说是‘物质’。

2。‘受蕴’就是领纳外界所起的感觉,凡肚饿,烦恼,冷热,头痛,腿麻等等就是‘受蕴’。

3。‘想蕴’是思想,第六意识的思想。

4。‘行蕴’是川流不息的第七末那识,是生命的本能活动,因缘和合,宇宙运行,静坐妄想等都是行蕴。

5。‘识蕴’是第八意识,即阿赖耶识,永远不会坏灭的根本识,本来真如佛性,因一念之差而自寻烦恼,成了轮回因果。

因为五蕴是一切众生造业受苦的根本源,现在即空了它,自然一切苦厄不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5-2010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修行者啊!形体与空无异~~

舍利子有多个解释,其一为尸体不烂的部分,叫'舍利子'.

其二为佛陀的大弟子,他以智慧第一.此经谈智慧,故以他名为代表,因此舍利子三字,

实结论为修行者.

'色'虽然分明显现着,但他是因缘和合的虚妄假相,并无实体也无自性.

'空'是一些东西也没有,故'色'与'空'没有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0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修行者啊!形体与空无异~~

舍利子有多个解释,其一为尸体不烂的部 ...
zienwong 发表于 24-5-2010 08:29 AM

这里可要注意了,有错误了。但是错误在那里,就等小女孩慢慢开悟,本基督会在背后教导和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5-2010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几个解释也有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0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可要注意了,有错误了。但是错误在那里,就等小女孩慢慢开悟,本基督会在背后教导和指点。
基督弥勒道 发表于 24-5-2010 02:00 PM


小女子自知修行还不够的....还是凡人一个....还是做着大家每天都做的事....

上班...下班...家庭...活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所能领悟到的是所有万物皆是空的,是没有的,是虚相,例如面前的电脑,以前是没有的啊!是人制造它出来的,


人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不存在的啊!包括地球也是不存在的,


一切皆因为因缘和合,因果关系.


我今天在网上与你沟通,也会造成一个因缘,我不上网抄'心经',你没上CARI....


这一切都没有的,都会没发生的....


一切皆空....何必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0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色既是空 空既是色 受 想 行 识 亦复如是

~~形体就是空,空就是形体.感觉,想望,行动,知识,这些与空的情况,完全相同~~

色蕴既是与空无异,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0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基督弥勒道 于 25-5-2010 07:08 PM 编辑
小女子自知修行还不够的....还是凡人一个....还是做着大家每天都做的事....

上班...下班...家庭...活 ...
zienwong 发表于 25-5-2010 08:57 AM

你误解空的含义了,还好你没有放到专业区,只是放在小儿区,没有人识破。
要了解一个经文,就要了解出处,佛对谁说和听的人的背景。
但是误点在那里,你就要看回你贴过的东西慢慢找,这个也算是波罗蜜修行。

给你一个提示,注意“舍利子”,你已经误解了这个含义,依据我的方法找下去,就会有所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7-2025 09:41 AM , Processed in 0.1165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