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7-2004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7-2004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咎井淳

??咎井淳、任正华、唐瑷,三位台湾女漫画家,不仅在创作能力上令同业折服,还有个共同的特点─神秘。鲜少曝光的她们,有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有人如同闲云野鹤,周游列国创作。
???多年前一部漫画「镜子的另一边」,迄今仍有读者津津乐道,作者咎井淳(Jo Chen)细腻的画功,让人以为她是日本人。其实咎井淳是土生土长的台湾美女,定居美国已八年,目前住在靠近华府的维吉尼亚州,是全职的插画家,也创作连环漫画。
??咎井淳透过E-mail接受访问。由于全家移民美国,咎井淳多年前即赴美,攻读大学美术系,不过她自嘲在美国受到的美术教育,还不如在复兴美工学到的实用。过去的她,是台湾新生代漫画家,现在她则是美国职业插画家,为多部电玩绘制封面,也为DC集团绘制漫画,不过她坦率表示,目前在美国出版的多部漫画作品,都是别人的故事,由她担任绘制,因此还未把自己定位成「美国的漫画家」。
??咎井淳说,美国稿费较高,但因为分工细,画家对作品的控制权不大,和台湾那样由漫画家主笔、属于自己作品的感觉不同。「美国主流漫画界的创作型态,也较类似被商业化的同人志。出版社宁愿投资X-Men、蝙蝠侠这类票房保证的故事,请各作家编绘续集或外传,自创作品反而在漫画界成为非主流。我大部分的灵感,目前还不见天日呢。」为了生活,咎井淳接了不少稿酬较高的插画案子,同时默默实践自己的理想,正在绘制一篇长篇漫画,不久后将在欧美、亚洲发行。
??
??细观作品,不难发现咎井淳充满幻想的画作中,风格一直有变,「其实我笔下的种种,只是幻想中的漫画世界实体化的投射。从小到大,陆续受到手冢治虫、安彦良和、多田由美的影响,画风也愈来愈写实。之后又受到西方影响,成了中、日、欧、美的混血画风吧。」对于想在美国出道的人,咎井淳建议「语言」、「文化」两大障碍有待突破,语言方面,漫画家必须能和出版社独力沟通,不然就得找美国经纪人;文化上,亚洲漫画仍以日本为最大势力,要让美国人对台湾感兴趣,得花点功夫。
??
??咎井淳大部分的时间,都过着如隐士般的创作生活,和出版社联络也只透过E-mail或电话。「多亏一些同人志的好友,我在台湾还不算完全被遗忘。身为创作者,还是希望能创作出不分国界、被大众喜爱的作品,这就是最令人宽慰的一件事了。」她的个人网站收录多幅新作:www.jo-chen.com。
★ 这帖转载自【太平洋电脑网】
[ Last edited by 白日梦 on 20-7-2004 at 04:47 PM ]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4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井宏之 HIROYUKI TAKEI
作者资料
性别:男性
出生日期: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五日
血型:A型
家庭状况:有老婆、儿子和女儿
宠物:猫头鹰
讨厌的事:坐过山车
出身:本是浪客剑心的助理,后来自立为少年jump画家,曾经得过手冢奖
作者简介
武井宏之是一个很出色的漫画家,由出道作品《Death Zero》到《佛Zone》,直至今天的通灵王,虽然内容都是和神怪有关,但是可见他的画功在不断进步中,而且内容创新,相信他必定会和《One Piece》的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一起成为新一代的日本漫画代言人。
转载自糖糖社
[ Last edited by Comic on 20-7-2004 at 07:44 PM ]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4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岸本齐史 KISHIMODO MASASHI
作者资料
出生日期:1974年11月8日
性别:男
出生地:不明出身地 冈山县家庭
家庭:父母和一个双胞胎兄弟!岸本圣史,也是漫画家
成长:1979年 幼儿园入学
1981年 小学入学
1987年 国中入学 参加棒球队
1990年 高中入学
爱好:画画
属性:下定决心要走职业漫画家之路
1991年 初次执笔画漫画 因为家人观看后反应平淡,没有投稿。
1993年 进入九州岛的美术大学就读1995年
漫人心语
第一次投稿在jump上的漫画是叫"机器人"我靠着这篇得奖,并且被现在这位编辑提拔让我步上了漫画家的路,所以,对我来说,是部充满回忆的作品.其实我并不擅长画女孩子,一开始给sakura设搞时,大家都认为这不会是个可爱的女孩,呵呵~我在这方面也是相当努力的呀~不过,我还是相当能画小孩和老人的,开始画火影的时候,确实是没想到会那么受欢迎,看来还要不断的努力阿!
转载自火忍堂
[ Last edited by Comic on 20-7-2004 at 08:33 PM ]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4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内直子

作者资料
出生地:3月15日出生于日本山梨县甲府市。
最高学历:日本公共药科大学药科系。
嗜好:收集家庭用品和驾车 。
履历:武内老师在小孩时已很喜欢漫画,最喜欢阅读的是松本零士的作品。生于日本山梨县甲府市,日本公共药科大学药科系。在就读大学的时候便得到了《高隆》漫画新人奖人选。并以《高隆》这部作品进入漫画界。大受欢迎的《美少女战士》是被刊登在《高隆》杂志上第四部作品。
制作与道具:好用0.05的铅笔和用起来顺手的彩色粉笔。
评介
为什么《美少女战士》这部作品能造成如此空前的轰动呢?这问题很简单。说穿了就是因为武内直子是非常有魅力的人。所以她所画的女孩子也是机具魅力,而且是非常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不管是单相思或是两情相悦的故事,在少女漫画的世界里,爱情就是人生的就全部。她们忘情地优游于爱情的国度里,而能更自由地找出自我,这与现实世界中的中学生、高中生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月野兔的名言“我会保护你的”,还有天王遥说的“男女是没有差别的”。这些话使武内直子成为新生代少女的代言人,虽然身为女子,但却不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拘泥自己为女儿身,只单纯地以“人”来看待自己,去探寻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得变得更坚强,更有实力。即使不靠他人的帮助,也能凭自己的力量顶立于天地之间,并能守护自己心爱的人……这就是武内直子的漫画哲学,也是她的人生哲学。
转载自糖糖社
[ Last edited by Comic on 21-7-2004 at 01:58 PM ]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4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冈野刚&真仓翔
真仓翔
1963.7.21出生於日本兵库县,本来为公务员,1990 以《天外君华丽的烦恼》进入漫画界後来在月刊上连载作品。从小只从姊姊那里看少女漫画,所以後来只知道要投稿给少女漫画(有点...) 小时候喜欢涂涂画画 直到高中之後 才一口气买齐了用具而开始正式学画。因为一次"错误"的相遇--帮了第一次连载的冈野画画叁天(被冈野的责任编辑抓过去的)。此後一直到1993年,两人才正式合作。
冈野刚
虽然喜欢编故事,但是对於画画实在是很头痛所以对於有人要帮他画故事,他只要编就高兴得不得了。对於"神眉"的定义:一部着重於师生间的感情、朋友间的友情的一部"灵异漫画" (爆笑漫画吧...)
喜欢玩电脑、潜水、玩像座敷屋娃娃的四岁女儿、喜欢的作者是石森章太郎和手冢治虫(据说神眉像黑杰克)、喜欢的妖怪是裂嘴妖怪和座敷屋娃娃。
评介
真仓翔笑口常开,冈野刚沉默害羞,怎会一起画《灵异教师神眉》呢?「两人都是漫画家,常互相支援赶稿,後来编辑撮合,一合即合!」真仓翔爱想故事,剧本常连分镜都画好,冈野刚画得快,很适合周刊的时间压力。
转载自糖糖社
[ Last edited by Comic on 20-7-2004 at 08:31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志忠
作者简介
1948年2月出生于彰化。15岁开始从事专业漫画创作,退伍后进入光启社从事电视美术指导工作,在1976年成立的远东卡通公司,拍摄《老夫子》,《乌龙院》等长篇动画电影,曾荣获1981金马奖最佳卡通片。
1983年创作出四格漫画《大醉侠》,《光头神探》和中国经典古籍漫画《庄子说》,《老子说》等共约100部以上作品,他的作品的31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成各种语言版本,全世界共销售了3千多万册。目前正从事佛学,神学的修习和物理,科学的研究。
(…以上文稿转载自-中漫网 www.okcomic.net)
南方网讯 (蔡志忠,台湾著名漫画家,1948年生。出版有《庄子说》、《老子说》、《孔子说》、《西游记》、《鬼狐仙怪》系列。)
蔡志忠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在新书的扉页上为记者画佛像。对答了几句,记者心里暗想:“这下麻烦了,许多问题都答非所问,最后总会进入蔡忠志禅的世界里。”听来起,真像在讲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蔡志忠一出生就是受洗的天主教徒,从会说话起,就到教堂学习旧约、新约等天主教教义、神话传说和耶稣的生平故事,从小就养成了对宗教神学的高度兴趣。在教堂里,他耳濡目染了欧美的彩色漫画,从此喜欢上了漫画。
蔡志忠说,有一次机缘巧合,他被一张佛像的庄严造型深深震撼了,从此开始收集佛像,至今家中已有3600张佛像。所谓“眼观千遍万遍,不如手绘一遍”,于是他自己也开始画佛像了,其笔下的佛,取形更取义,每一尊画像仿佛都有了自己的语言。
现在,蔡志忠每天都会看很多书,他说:“功夫在画外。漫画不是用手来画,而是用大脑画,我画老子、庄子、佛经,表达的是思想。不断汲取智能是创作不枯竭的源泉。”
记者:现在你的创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蔡:我有多年在家闭关,我1989年9月3日就宣称闭关,就是不离开家里500米,当然也不离开台北,也不出国,直到去年才第一次离开台北。除了画画,我其他的兴趣也很广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把全部的力量都在做物理上,一切跟智慧有关的我都充满高度兴趣,凡是跟智慧无关的都跟我无关。
记者:你曾经说过,不要把画画当成一回事,而是把画什么当成一回事,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蔡:我觉得这是对画画的最好解释。画画只是说明了一个方法而已,最重要的是内容。我自己只是通过漫画的方法去说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我觉得没有意思,我是不会讲给别人听的。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比如随便讲个故事,水从高山冲下瀑布,经过激流,流经绿洲,最后到了沙漠,然后就过不去了,难道沙漠就是我人生的宿命吗?风就跟水说,水啊,你看你自己的形体自以为是水,你要把自己化为水蒸气,变成云,我帮你吹过沙漠,然后你再变成水,这就是说:当我们面临着困难,一直都冲不破的时候,要换别的角度。我看到这个故事就很想把它画出来。当我们的想法跟大多数人一样,就是该整顿自己的大脑的时候了。马克吐温说,一个人最终要去思考“我是谁”。画画到最后是画境界,画气质。
记者:为什么你对禅学有那么大的兴趣呢?
蔡:我从小看书的深度就很高,像看佛经啊看奥秘书啊,有很长的时间把看书写字当作闲暇,所以当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开始喜欢画佛经时,也没有觉得什么奇怪。
记者:那么,你现在对宗教禅学有没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
蔡:印度僧人在六朝来到中国传教,为什么那么契合中国人思想,因为他讲的那一套和老子庄子是非常一致的。老子讲的道理与佛教的道理是相通的,如生气来得快,但是很快又忘记了。像庄子讲,智人用心若镜,心就像镜子一样,不加不隐,变而不藏,不能照耀万物而不自散;又如:不是钱多就是幸福;又如:否极泰来,就像有两个太阳,一个太阳下山了,不要急,另一个太阳又上来了。仔细想想,很多道理是相通的。
记者:你的作品发行越来越多,自己有没有深切的体会?
蔡:我不是为了卖很多书,然后赚很多版税回去,这不是在讲漂亮话,像台湾很多教科书,如果他们用我的作品当做课文,我根本不用收钱,把好的东西给青少年,让他们受到真正的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所上升,这是很重要的。
记者:有人说,在蔡志忠之前,漫画是孩子的专利,而在蔡志忠之后,成人才开始看漫画,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蔡:我们这样讲会更好一些:在我之前,漫画是一种不良读物,而在我出书后,他们不敢讲庄子不好,讲老子不好,讲孔子不好。漫画并不是不良读物,难道一般的书都是好书吗?柏拉图说,书像医药一样,并不是吃越多越好,有些书有的人程度不够是不可以乱看的。
记者:你在用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没有比较独特的方式?
蔡:漫画家的优势是讲话都不正经,用大家比较喜欢的方式来讲,正经八百是讲不起来的,故意讲得很有学问的话,有时反而不如轻松活泼的语气。比如说,我让她嫁给我,我当然要用最有效的方法。漫画就是这样,没有半句话,没有半个字,就表达出千言万语。
记者:你在十几岁就辍学成为职业漫画家,当时是因为何种机缘呢?
蔡:我在15岁时,也是1963年7月15日成为职业漫画作者。因为我从小就把当漫画家作为我的志愿,我自己很喜欢看漫画书,也喜欢画画,美术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中学时代开始尝试画漫画,并将作品寄到台北投稿,后来被录用了就辍了学,单枪匹马北上做专业漫画家。
记者:当上漫画家之后,有什么特殊的经历?
蔡:15岁开始画漫画后,就去当兵,当兵回来以后没有画漫画,当然那时候的理想已经是把大学所有没有学的东西学回来,什么绘画、色彩学、美术史、美术设计,都学。后来就做动画,开公司,我学习能力很强,学什么都很快。
记者:在自己的学习当中,有什么独特的方法?
蔡:有一句俗话叫做“勤有益,乐无功”,我就把它倒过来,叫做“乐有益,勤无功”。多少智慧都是产生在快乐中,爱看书,但是没有智慧,哪有一本书可以看就是最快乐的,我们只会认真有什么用啊。我在台湾的时候,都直接说,老师叫你要努力,当你只是努力,没有思考时,那是完全没有用的,老师在骗你!老师带你到门口,让你讲芝麻开门,“嘣”的一声,门就开了,如果里面是金银财宝,那你就是在正确的地方做正确的事情。所以老师一定要给方法,要启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启发学生学习的适宜方法。如果老师只是说,要努力努力,不努力要打,你看过那些上了喜马拉雅山的登山人,哪一个是用鞭子打上去的。妈妈或者老师鞭策的,真的不会有真成就。从小至今,我一直从事自己十分热爱的工作,无论是漫画、电视、美术、卡通,都是我喜欢做的事。以自己的兴趣做为职业,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好选择。
记者:为什么会在最近出这套“彩色漫画+动画DVD+游戏CD”的新书呢?
蔡:最近出的这些书,它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创新。像这样的书,在唐代公元868年就有了一本《金刚经》,那本《金刚经》到今天印刷差别不大。但是在未来的三十年又会出现什么变化,谁来做这个呢,就是我们两岸的同仁,绝对不会是韩国,也不是拉美。那么,我们有幸能活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又做对的行业,就应该把它带到最好的方向。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一张明信片,2300年来的所有历代注解就都在里面了,当然也有漫画,也有DVD,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控制到它最小。像台湾一个科学家叫做郑天佐,他就用原子去排书,每一个字都是用原子排出来的。
记者:你在作品中用了大量的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佛经禅语的内容,是否基于自己研读的兴趣?
蔡:我自己非常爱看书,我的观念跟很多人不大一样,并不是想画漫画使自己更有名,更有钱。有一次,我去一个书院借宗教伦理的书,那里的佛经很多,有一个在那里工作的小姐,她认出了我,问我:‘你为什么爱看书?’我说,花就是爱开,树就是爱长,蔡志忠就是爱看书,这是天性,就像小鸟没事就爱叫,这是天性,我画漫画,爱画漫画,这个也是天性。就像发现行星运动三大理论的开普勒,他计算火星轨道,计算了13年,还要算到小数点后第6位的数,人家问他:‘为什么爱算这些呢?’他说:“你为什么不去问小鸟为什么爱唱歌?”
记者:有论者认为,你的作品中庄子说、老子说、禅说、史记、西游记、聊斋系列等将经典白话化与漫画化,可谓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蔡:人家说:“哇,你好伟大!”我说:“哪有,我是用了最好的编辑群,他们又不收版税。”现在我的漫画已经在4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有22种文字,已经发行了3000多万册,不过有一半是中国内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也较多。其他国家版税是不太多的,如果是1000多美金的话,寄到以后实收700美金。但是,那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受益,每当画到深夜三点,想到这时全世界有15部以上的印刷机正在印着自己的作品,内心就有一股冲劲,使我很愉快地继续画下去。
(…以上文稿出自-南方网-动漫频道)
他的作品集∶
《板桥十三娘子》
《大学-博大的学问》
《菜根谭-人生的滋味》
《六祖坛经》
《论语-儒者的诤言》
《中庸-和谐的人生》
《禅说-尊者的棒喝》
《佛陀说》
《法句经》
《静思语》
《鬼狐仙怪-三生三世》
《鬼狐仙怪-周醋除三害 绿和尚》
《鬼狐仙怪-聂小倩 杜子春》
《鬼狐仙怪-变虎 怪马》
《鬼狐仙怪-醉狐 乌鸦兄弟 龙女》
《史记》
《唐诗说》
《宋词说》
《韩非子说》
《孔子说》
《老子说》
《庄子说》
《孟子说》
《孙子说》
《列子说》
《六朝怪谈》
《西游记-西天取经》
《后西游记-小圣大战不满山》
《后西游记-大战牛魔王》
(白日梦-原创文稿)
[ Last edited by 白日梦 on 21-7-2004 at 10:27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展鸣
作者简介
1966年1月12日出生,是第一位打入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新加坡漫画家。他的作品融合了日本和港式的画风,人物英秀俊美。
主要作品:
《神雕侠侣》1997年获亚洲漫画大会特别奖
《无界无限》
《卫斯理传奇》之 卫斯理与白素
《卫斯理传奇》之 迷藏
《卫斯理传奇》之 盗墓
《卫斯理传奇》之 沉船
《卫斯理传奇》之 老猫
《卫斯理传奇》之 神仙
《卫斯理传奇》之 犀照
《卫斯理传奇》之 天外金球
(白日梦-原创文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有贤

个人档案
生日:1967.02.01
籍贯:台湾新竹
业余爱好:电影、编剧
最欣赏的动画、漫画名家:宫崎骏、浦泽直树
愿望:打造华人漫画明星
座右铭:试了才知道!
简历
重要事件∶
1999年,获第三届亚洲漫画高峰会议 最佳进步奖
2000年,获台湾金鼎奖 优良图书推荐奖
2003年,获台湾国立编译馆 优良连环图画佳作奖
2004年,获台湾第三届漫画金像奖 最佳少年漫画奖
综述∶
从事职业漫画创作12年
作品有:真命天子 第壹部(1~16册)
真命天子 第贰部(GO漫画创意志 连载中)
小和尚(1~28册)
大唐游记(上、下册)
推动台湾漫画界参与各项国际活动与推广台湾漫画文化发展。
评审经历∶
2003 台湾出版金鼎奖、PCHOME网站真人漫画
2004 台湾出版评议基金会
2000 统一企业 轻松小品休闲饮料 漫画大赛
近期工作∶
台北市漫画从业人员职业工会 理事长
GO漫画创意志 总编辑
目前持续漫画创作:连环漫画「真命天子第贰部」、四格漫画「搞怪姊妹」
(…转载自- http://oacc.tom.com)
[ Last edited by 白日梦 on 21-7-2004 at 10:56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政德
南方网讯∶
“Young Guns”是台湾本土连环漫画最盛时期的代表作,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对“Young Guns”念念不忘。不过,“Young Guns”为何迟迟没有新作?难道它将成为一部没有结局的漫画?漫迷心中的遗憾和好奇,原创者林政德说明白。
“我出道的时候,大家喜欢的漫画都是鸟山明、北条司的作品,我常在想,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想,就是最道地的台湾生活吧。”曾任蔡志忠助手的林政德,本来想画武侠漫画,后来因投稿的杂志尽是武侠故事,而“弃武侠、就现代”,林政德把他在美和中学就读的点点滴滴,连同编剧的点子,构成“Young Guns”这部校园漫画。
第一集印了一万五千本,第二集在发售首周就卖光三万本,之后五万、十万本,愈卖愈好。读者无不惊叹,台湾人也有不输日本漫画家的画技,林政德一炮而红。
“Young Guns”享有盛名,谣言也不少,当年连载期间,林政德偶因搬家、结婚休笔,无法如期连载,引起读者反弹,据传也因此让出版业者不满;迟迟没有结局,更引来网友的骂名和各种揣测,有人说“Young Guns”本是一部棒球漫画,不料校园搞笑太受欢迎,剧情“转”不回来,才无法继续推出。林政德对此一一解释:“大家只看到我红的一面,都不知道我那时过得多么痛苦,为了追连载,每天只睡三小时。难道我不能因为手割伤,暂时休笔吗?”
“我理想的Young Guns不只是校园漫画,应该还是个励志故事,总不能画考试吧!所以就画了很多棒球比赛,并且提供一些生活意见给读者。”对于最多漫迷的好奇─故事为何中断了?林政德说,这是漫迷无法理解的创作困境:“台湾漫画创作环境并不成熟,难以大量生产,助手能力也有限.... ”。林政德强调,“Young Guns”还是有结局的,今年应会推出第十一集,他希望这个投入最多心力的作品,仍能重出江湖。(编辑:一辉 通信员:Iris)
千龙动漫讯:漫画家林政德改编自金庸的《鹿鼎记》,在停摆三年后,最近终於拨云见日。林政德除了得到金庸授权外,并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明日工作室,将在大陆绘制,预计明年春节,《鹿鼎记》就可以和漫画迷见面了。
漫画版的《鹿鼎记》,初期林政德是与远流出版公司旗下的元尊文化合作。这是一件庞大的工程,元尊打算以五年出版三十集。为了让漫画能够早日上市,林政德每天与七位助手,不眠不休地工作。可惜,只方认知有差距,在合作一个月后宣布拆夥,让读者的希望落了空。 不少人认为,林政德的《鹿鼎记》在与元尊分家后,极可能胎死腹中。要想靠自己单打独斗,困难重重。林政德也清楚当前的状况,但是他没有放弃理想,一心等待机会,最后终於如偿以愿,应了“心诚则灵”那句老话。
据林政德表示,从国中二年级,他就开始接触金庸的小说,金庸十四部小说 (共三十四本),他没有一本漏过,而且一读再读;其中《鹿鼎记》就读了不下三十遍,当时他就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将好看、好笑的《鹿鼎记》改编成漫画。
有了这个想法,日后每看一次《鹿鼎记》,他就在心里构图,林政德坦承,金庸的作品改变了他的一生,以前他对历史、地理没有兴趣,自从接触金庸的小说后,他用心研读这两门课,成绩十分出色。他并透露,让他在漫画界走红的《YOUNG GUNS》,虽然说的是年轻人的故事,灵感却来自《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作品激发了他的创作欲。
正式绘制《鹿鼎记》前,林政德曾以两年的时间,为书中的人物设计造型、服饰及场景,且勤做笔记。金庸在看过林政德的人物造型设计,讚不绝口,并夸奖林政德对清代文物服饰之钻研,比他还出色。这次金庸愿意把《鹿鼎记》交给林政德处理,就是源於当初对他的画风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次林政德把绘制工作拉到大陆,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说,在台湾要找到助手,十分困难,大陆可以弥补这个缺失。目前林政德手下有近三十位助手,在大家通力合作下,首集《鹿鼎记》可准时在明年春节上市。
(以上文稿转载自 南方网-动漫频道 和 千龙动漫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寺泽武一
寺泽武一从事漫画行业二十年,以《哥普拉》一纸风行1977年《周刊少年Jump》连续七年刊载《哥普拉》深受漫画迷欢迎。原来他亦是已故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的弟子。
1985发表《黑骑士蝙蝠女王》以PC-9801为基础,以独创的程式绘画漫画,先以电脑绘制四色版头,小试牛刀却备受瞩目……。
多媒体创作
寺泽武一(BuichiTerasawa)凭《哥普拉》享誉国际,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九六年十月在比利时的「漫画一百年纪念节」内,获颁「比利时荣誉市民」,可见其地位崇高.寺泽老师的作品《午夜之眼》《黑骑士蝙蝠女王》《鸦天狗》《武》(在 连载之首个电脑漫画)《哥普拉一— 精神感应枪》(彩色电脑珍藏版)、(在连载之<哥普拉>系列)令漫画迷爱不释手。去年更SOFTBANK的《homepage》和《Internet LABO》内连载《ON LINE COMIC 蝙蝠女王》彩色版,逐步迈向跨 媒界领域。
电脑漫画先驱者
一九八九年发售PC ENGINE CD-ROM软件《哥普拉黑龙王之传说》寺泽老师堪称为Digital Comics的「龙头哥」.究竟是甚麽原因驱使他用Computer Graphics绘制漫画?「大约在十三年前,在电影上见到CG做的effect好有趣,觉得电脑可以做多样化的效果,更加想以不同媒介发表作品於是决定尝试」「第一次用PC画的漫画是《黑骑士蝙蝠女王》,只用八种颜色,网点粗糙由於起步时缺乏对CG的认知,所以比较困难,到五、六年後才稍为掌握得好。」那麽,行家或读者对寺泽老师「开创先河」有何看法呢?「反应不太好,行家们质疑既然CG出来的效果不够好,实没必要“劳师动众”由於是日本的首个电脑漫画读者根本仍未懂欣赏,连编辑也不识。现在全世界都用电脑画漫画你可以称它为 Computer Graphics,又可以称它为Illustratin,只不过用不同方式去表达而已。而在漫画方面,敝公司的出品可说是首屈一指的」自信就是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 美国也有相当多的漫画是用电脑绘画的,例如、等,寺泽老师对它们有甚麽评价呢?他淡淡的说「日本不太多人懂得CG,但美国亦非最好。我反而喜欢台湾郑问的作品不论层次感和用色,都令人非常满意 。虽然郑问并非全以电脑去画,但黑白部分对比强烈,估计用全彩亦会令人赞赏」较之於寺泽老师,郑问值几多分呢 ?「得比较因为我全用电脑去画,与郑问不同,他可能用几个月去画一幅作品,我觉得 那是Illustration多过是漫画. Digital Comics唯我独尊寺泽老师扬威海外,他对日本的Computer Graphics有何看法呢?日本在这方面并未有突破性的发展,这是慢工出细货的问题.日本漫画多以周刊形式出版,用电脑画很花时间,最多只可做一两张,例如画一个电脑封面,要两日,以兴趣为出发点较普遍.寺师现时除了绘 画<彩色珍藏版——哥普拉>和网上彩色电脑漫画<黑骑士蝙蝠女王>更定期在双周Super Jump>连载十数版彩色哥普拉,证明寺泽老师与电脑如鱼得水,操作时 得心应手。
古龙式的技术
寺泽老师既以电脑为左右手,他会否首重构图,次选故事架构呢?哈哈!寺泽师承手冢治虫,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已经学懂怎样去构思一个漫画故事.其实用电脑非纯粹表达effect,一机在手,人人也可做到.我之所以与别不同,只因为我用了电脑,读者也不觉得.况且我的绘画方法是将人物和背景分开画的,这是制作动画的原理?好处是容易把资料改成动画,然後出版CD-ROM.Effect太多时间太少?[一个用电脑画的封面,需时两日,但日本只能用半天时间制作封面,用手画反而快.在欧洲 则不同,用一个月时间画也可以,将它当成是Illustation还是漫画塑材去表达,那就要看你能付出多少时间了.]电脑漫画旨在追求美感?[电脑并非一般印刷品,定有反射效果,在Mon见到千变万化的颜色,变化多端.好像大友克洋画<亚基拉>,电脑效果之美仿如人手画一般,所以对我来说,没有电脑就难完成作品。 」
(转载自-糖糖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安巧
我小时看的漫画单行本就是他所著的《爱与诚》,而深受感动。
他所著的漫画全看完,下面遗漏的作品还有《铁道员》
(转载自-糖糖社)
永安巧是属于日本资深漫画家,他的画风以写实为主,人物描写很有深度。而他又是一个对漫画有极大热诚的人,他孜孜不倦的画了几十年,甚至不用一个助理,这样的创作态度真令人佩服。
写实派干将。与池上辽一等人齐名。代表作《潮骚传说》、《爱与诚》、《流氓医生》(曾拍成电影)、《流沙罗》制作出了名认真,全部工作一人包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哲夫
善于刻画硬汉的漫画家
1961年9月2日原哲夫出生于东京都,初三时,读了角田次郎的《其他君》后便立志当个漫画家.高中时代,他心星新一的超短篇小说为脚本,创作了《现代的人生》.高中毕业后,在高桥吉广门下作助手的同时,他又在小池一夫的漫画学习班突击学了一年半.1982年他独立创作的第一部作品《铁人唐吉诃德》在《少年跳跃》上发表.第二年又执笔创作了《北斗神拳》.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你已经死了"这句台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这部作品还被制成动画片.1989年又跟据隆庆一朗的原作创作了描写日本古代时期生活的《花之庆次-在云的那边》.
(转载自-糖糖社)
个人网站: www.haratetsuo.com
作品计有
《铁人唐吉诃德》(1982)
《北斗神拳》 (1983)
《Cyberブん-》 (1988)
《花之庆次-在云的那边》 (1990)
《影武者—德川家康》 (1994)
《飚汉龙星》 (1995)
《战国风云录》 (1997)
《九头龙》 (1997)
《极恶搜查官──中坊林太郎》 (1998)
《阿弓流为 II世》 (2000)
(白日梦-原创原稿)
[ Last edited by 白日梦 on 23-7-2004 at 11:57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屋良树

他唯一的作品就只有这部漫画《强殖装甲-加尔巴》,日本漫画通常比较快完结,这个例外,看得出作者是慢功出细货。我从1986年看到现在还没结局。同类型漫画是『蒙面超人』作者石之森章太郎。

(以下文稿转载自-糖糖社)
代表作《变身斗士--凯普》。属科幻类, 被拍成动画及电影。想象力丰富,只是 作品后期离谱得厉害。
说起高屋良树,即使在角川书店也是个特殊的人物.从事漫画多年,却几乎没有过什么成绩.唯一值得他称道的作品唯有至今还在月刊上连载的<<凯普>>.这部令人惊异的超级大作品大概可以成为是20世纪末日本漫画的超级杰作之一,它所为人们塑造的世界竟然是如此奇怪,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在故事的后半部份发生了本质性的调换.<<凯普>>所改编的动画作品和电影也是非常的成功,只可惜作者仁兄越来越"神龙见首不见尾",现在<<凯普>>的连载已经变成了近乎传说的连载,每年只有在作者高兴时才偶然的连载上一两回.
[ Last edited by 白日梦 on 29-4-2005 at 10:31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崎将臣
在德间书店的少年漫画家里,神崎将臣可以算是相当高产的漫画家了。从气势恢宏人物形象出众的《霸王街》、改编自ENIX超有名同名RPG游戏《勇者斗恶龙.幻之大地》,多少有些暴力画面却非常美丽的《钢.HAGANE》,以及现在还有着相当拥护者《KAZE》,每一部作品都注入了神崎将臣的心血。然而,这样一位实力不俗的漫画家,却始终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漫画境界,这大概也与德间书店缺乏集英社那样优秀的少年漫画编辑,对少年漫画方面也不甚高度重视有关吧。
(文稿转载自-糖糖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清
香港连环画及漫画中,往往以古装武打故事题材,但大部分都只是借题发挥而巳,真正能以中国历史作为创作背景及题材的漫画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清儿---李志清。
早在九一年Scholar出版社所出版“Comic Burger”增刊中,清儿以一篇带有强烈中国色彩的作品《鬼异传奇》从云云众多的香港本土漫画中脱颖而出.促使Scholar出版社决心与清儿合作,并推出一部大受各界好评的漫画《三国志》。
继去年出版了《三国志》画集后,今年清儿再度推出更能体现其个人创作风格的《李志清作品集》。
这一作品集最大的特点是全部作品均为人手上色.在香港,电脑技术巳在漫画工序中普及应用,传统的人手上色渐见减少,虽然用电脑上色可以做得更为准确、仔细,但人手上色最主要的是作者可以在色彩的浓淡、明暗上,以或柔或刚曲线与面来充份控制画面所需的情感及气氛,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内心感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清儿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趣闻逸事,凄雨风霜.这正是清儿近年来奋斗的足迹。
清儿的创作方向,一直是以历史故事及人物作为题材,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情怀.如果说去年出版的《三国志》画集中的「赤壁之战」,体现了中国人在战争中的谋略与智慧.那么今年出版的《李志清作品集》中「干将莫邪」「南霁云」,所画的便是中国人那种豪气千秋,为义舍身的情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粹。
“要使香港漫画从固有的形式中走出来,其中一方法是为漫画注入艺术元素”。将国画中的线条、用色、落墨技巧与漫画技法相结合,丰富画面的变化,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清儿是这样说的,这样做的。在不断的搜集资料,完善自我过程中.清儿深深被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所启发和冲击。清儿说“漫画不应只流于单纯给读者官能上的刺激,而是应该将漫画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面貌带出来,透过漫画进一步深入浅出的将中国文化流传并宏扬开去!”
在日本漫画充盈市场,中国漫画刚刚起步的今天,面对要创出具有中国本民族文化内涵新型漫画的重任,清儿的这番话,是否给了我们某种启示呢?
香港漫画市场近几年出现许多以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漫画,如《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等,但是金庸最受满意,并且亲自为漫画家站台助阵的只有李志清绘编的《射雕英雄传》。此漫画由远流出版公司发行,已发行到第三十集,即将进入尾声,作者正酝酿将金庸另一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改编成漫画。远流也准备将此漫画引进到台湾。
李志清除了画漫画,更是业余艺术爱好者,他的水彩作品曾入选一九九二年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作品为香港艺术馆收藏,同期作品《三国志》、《孙子兵法》更获得台湾新闻局的“小太阳”奖。李清志亦是第一位在日本发表漫画的香港漫画家。
《射雕英雄传》是李志清自组公司推出的第一部漫画,漫画家先用铅笔勾勒出夕色外形,然后再用笔落墨。他的表达手法除了运用丰富的电影感分镜外,更揉合中西甚至国画的表现手法,描绘细腻。因此,该漫画在八十七年九月引进时,金庸还亲自来台为李志清的签名会站台助阵。
据远流表示,此漫画销售十分稳定,每期均可突破二万本,预计今年八月出版完结篇。远流并透露,此漫画在香港亦很受欢迎。目前作者正著手将金庸的《神雕侠侣》搬上漫画。
(以上文稿转载自-糖糖社)
他的作品计有∶
《聊斋-倩女幽魂》 1991
《三国志》
《孙子兵法》
《射鵰英雄传》 2000
《笑傲江湖》 2003
《神鵰侠侣》 200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志文
原名:何智文
笔名:志文
入行年资:13年
曾从事过的出版社:玉郎机构、龙虎中华、旷氏、友禾、天下、自由人
曾推出过的作品:龙虎风云、无可奉告、八仙饭店(电影漫画版)、天若有情(电影漫画版)、O记(电影漫画版)、溶尸奇案(电影漫画版)、机甲之梦、绝代双骄、…
最欣赏的漫画家:大岛矢须一、井上雄彦、马荣成、郑问、林政德
最欣赏的漫画作品:大岛矢须一〈破案英雄〉、井上雄彦〈男儿当入樽〉、手治虫〈怪医秦博士〉、马荣成〈中华英雄〉
最影响深远的漫画家或作品:马荣成〈中国英雄〉
未来大计:只有一个,尽力做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其他的一切随遇而安吧。
(文稿改编自-糖糖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泽
 
家户通晓的老夫子就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漫画家王泽,"老夫子"漫画人物创于1962年,1964年首期"老夫
子"漫画单行本出版于香港。
(图片及以下文稿转载自 新浪网-影音娱乐)
即将来临的2001年4月5日(复活节),香港影坛会有一部真人表演和3D动画合成的大制作电影---《老夫子2001》盛大献映,这部徐克监制、邱礼涛执导的AC电影由中国星集团投资,堪称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它是香港电影史上使用电脑动画特技最多的电影,从99年底到2000年6月完成拍摄工作,已经用上了600-700个特技镜头,而后期电脑动画制作更耗时8个多月。
漫画《老夫子》的作者王泽本名王家禧,1928年在天津出生,在天津读完小、中学;于1944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西洋画专业,毕业后在天津市文化宫从事美术工作;1960年到香港《乐锋报》杂志任美术编辑,62年起开始创作漫画《老夫子》;1974年移居美国,继续《老夫子》创作至今。王家禧儿子的名字叫“王泽”,王家禧当年创作《老夫子》时,署名“王泽”,从此父子俩开始“合用”一个名字。
《老夫子》四格漫画(早期有六格、八格)在香港面市之后,近40年来广受华人社会的欢迎,老夫子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内地亦有引进出版单行本。老夫子的英文名字叫“Old MasterQ”,王家禧说“Q”就是CUTE,当作又老又“可爱”来看。
据说早期的“老夫子”受到另一个漫画人物“王先生”的影响,也有人说“老夫子”的创作灵感来自鲁迅的《阿Q正传》,王家禧却不这样认为,他笑称“我跟着时代走,画新的题材”,“老夫子代表世界人,无论是谁,就算不讲话,看了都会笑”。
王家禧的儿子王泽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的,“一般人所看到正常生活,在他眼中就变成了幽默,变成了另一种东西,与小说文字一样,里面没有政治,没有尖酸刻薄的讽刺,它只带给你微笑和开心。”而王家禧则幽默地说:就好象马戏团班里的小丑,带给人们欢乐。
曾有传言《老夫子》的作者已作古,令到喜欢“老夫子”的漫画迷伤心不已。今年73岁高龄的王泽(即王家禧)此次受徐克邀请,在电影《老夫子2001》中友情客串一个角色,让万千“老夫子”迷有机会一睹他的银幕风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邱福龙
香港「玉皇朝」主笔,香港最有睇头漫画家之一。曾是漫画行中的首位彩图封面美术设计师,其彩稿制作对香港漫画的制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作品有《铁将纵横》、《东方不败》、《龙神首部曲》、《小魔神》、《超人TIGA》、《龙神》,甚至被誉为「玉皇朝」命脉之一。
(转载自 http://oacc.tom.co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04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景琛
籍贯:广东宝安县.
出生日期:一九六六年三月七日
漫画之路:十七岁中学毕业后
作品∶
赤蝎13
街头霸王
拳王
KOF
超霸世纪
卫斯理Z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