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2-2009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间看到这帖。马华作家啊?我不认识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2-2009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2-2009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09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09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2-2009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eshan13 于 9-2-2009 08:46 PM 发表 
欧阳文风果然很出名,呵呵。
《有志一同——马华同志小说选》,不错。
哈哈,谢啦!
不过还想再问。。。在哪里可以买到?
在大众书局里从来没有看过这本书 |
|
|
|
|
|
|
|
发表于 9-2-2009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2-2009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2-2009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2-2009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9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9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2009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2-2009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2009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_ng 于 14-2-2009 01:12 AM 发表 
關於「馬華」的定義,那最近紅起來的歐大旭(馬英或英馬)算是嗎?
不能說作家啦,稱作創作者還可以。
33岁的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Tash Aw)以《和谐丝庄》(The Harmony Silk Factory),获得了2005年度惠特布莱德奖的小说处女作奖。
在1月3日宣布的小说、小说处女作、传记、诗歌和童书五个单项奖中,小说处女作奖虽非分量最重者,但欧大旭仍有机会竞争最后的年度大奖——根据惠特布莱德奖的评选规程,大奖将从五个单项奖得主中产生,并于今年1月24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
五奖得主各获5000英镑,获大奖后,可再得25000英镑。
最受瞩目的小说奖授予了苏格兰女作家阿里·史密斯的《不速之客》,此书也曾进入去年布克奖决选,最终败于约翰·班维尔的《海》。在史密斯女士的书中,一个濒于危机的家庭到英国诺福克乡间度假,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母亲以为她是丈夫的学生,父亲以为她认得妻子,想死的儿子认为她是前来拯救自己的天使,小女儿则把她当成了卡通人物。
回头来说欧大旭。他生于台北,长成于马来西亚,先后受教于吉隆坡的一所天主教学校及英国剑桥大学。《和谐丝庄》是他的第一部英文长篇,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农夫林强尼(JohnnyLim)在乡间开有丝绸店,名“和谐丝庄”,他是富商,也是当地人心目中的英雄,当日本人入侵马来半岛时,他不惧牺牲,奋勇抵抗。然而,在他的儿子林宝玉(Jasper)眼里,这位英雄父亲实在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马奸,一个叛徒,败类,鸦片走私犯和黑市上的投机倒把分子,和谐丝庄不过是他暗中行恶的幌子,掩人耳目的工具。不过,直到最后,我们才会明白,这一切,远非此前所设想的那么简单。
小说的叙述以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儿子林宝玉,妻阿雪(Snow),以及一位英国老友彼得·沃姆伍德(Peter Wormwood),出版商称,小说揭示出理解他人是何等艰难,而对他人形象的构建,又在何种程度上构建着我们自身。
http://www.gmw.cn/01ds/2006-01/06/content_357517.htm
话说,怎么没有看到报章有提起他的?
至于“马”不“马”的,就要看这位歐大旭的身份认同在于那里,是台湾,马来西亚,还是英国?
同时,也要看我们马华文坛容得下吗?
[ 本帖最后由 yeeshan13 于 14-2-2009 07:1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4-2-2009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eshan13 于 14-2-2009 07:10 PM 发表 
33岁的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Tash Aw)以《和谐丝庄》(The Harmony Silk Factory),获得了2005年度惠特布莱德奖的小说处女作奖。
在1月3日宣布的小说、小说处女作、传记、诗歌和童书五个单项奖中,小 ...
其實歐大旭的境況,有些像殖民時期在南美出生的歐洲作家那般,又或者和納博科夫、奈波爾等人一般,要稱作俄國作家、印度作家也可以,叫美國、英國(文)作家也行;至於歐大旭是否認同自己「歸屬」馬來西亞(恐怕又要分是馬華(人)作家?馬英作家?),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罷。
那本《絲》我還沒讀過,再看看罷,畢竟一兩本作品還不能看出一個作家的風格。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2009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_ng 于 14-2-2009 07:45 PM 发表 
其實歐大旭的境況,有些像殖民時期在南美出生的歐洲作家那般,又或者和納博科夫、奈波爾等人一般,要稱作俄國作家、印度作家也可以,叫美國、英國(文)作家也行;至於歐大旭是否認同自己「歸屬」馬來西亞(恐怕 ...
你一说起这样,我就想起马英(华人)作家在马来西亚文学里的定位在哪里?
被边缘化的身份? |
|
|
|
|
|
|
|
发表于 14-2-2009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eshan13 于 14-2-2009 08:15 PM 发表 
你一说起这样,我就想起马英(华人)作家在马来西亚文学里的定位在哪里?
被边缘化的身份?
我常在想,像我们这种由强盗、流氓来执政国家,到底需不需要文学?
文学被边缘化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身为一个创作者,
到底是要单纯的空说、吹捧,抑或好好的思考、创作比较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2009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2-2009 03: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