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把从千金爸那的3篇发表关于心丝虫的做了个简短的摘要,以便我们再重温。。
感染心丝虫病的途径:
當一隻蚊子叮到了一個感染了心絲蟲的宿主後,這個宿主體內血液中的微絲蟲由蚊子嚥下,並脫胎換骨朝蚊子的嘴巴前進,等待蚊子叮咬下一個宿主以造成感染。這樣的變化在蚊子體內要歷經2至4週的時間才會發展到可以造成感染的第三階段L3,還得溫度及溼度配合以及蚊子這段時間都沒死亡下才能完成。
重點來了,如果卅天內這隻蚊子叮咬到下一隻狗兒,貓咪或任何動物,那麼它並不會使下一個動物感染上心絲蟲,因為中間宿主﹣﹣蚊子的體內尚未發展到具感染力的第三階段。
當病媒蚊叮咬到下一個宿主例如狗兒後,這些微絲蟲的幼蟲被降落至狗兒的皮膚上,要注意此時它們不是在被叮咬後就直接進入狗兒的體內,而是在叮咬處的附近,(我想表达的是如果狗狗本身健康,可能在这阶段,那幼虫根本也尽不了他们体内)。
在接下來的幾天以細微的速度成長並朝這個進入狗兒體內的叮咬處前進,等待進入狗兒體內。在6-10天後這些幼蟲即會發展至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的幼蟲會朝皮下組織及肌肉前進,前往上腹部及胸腔。此時幼蟲將會在接下來的40-60天成長為1/10"長度,發展成第五及最後的階段,也就是年輕的成蟲。此時這些成蟲會在穿透肌肉進入血液循環,並在接下來的70-90天到達心臟。
在到達心臟後,年輕的成蟲還在持續生長中,此時狗兒不會有任何的不舒服症狀。直到這些成蟲交配並產下會動的微絲蟲後,病症才會顯現出來。通常血液中出現微絲蟲是在宿主感染後的200天。
若狗兒體內有50-100隻成蟲就會顯示出心絲蟲症的症狀。而體內有10-25隻成蟲可能不會在運動後顯現任何症狀,也不會在血液中發現微絲蟲。
狗兒的免疫力愈健康,幼蟲變成蟲的數量會愈低。一項於1991-1996年針對威斯康辛野生的狼所做的調查,心絲蟲感染率是很低的(同樣機率低的還有犬小病毒腸炎,犬傳染性肝炎及犬瘟熱,以及芽生黴菌病)而牠們並不像家犬有打疫苗,或使用任何預防藥。
家犬施打太多不必要的疫苗,被餵食營養差的寵物食品,並頻繁使用化學殺蟲劑來殺死跳蚤及壁蝨,使得免疫力愈來愈差。
由於許多獸醫都會以恫嚇的方式來促銷心絲蟲預防藥,許多飼主相信一旦接觸到心絲蟲就等同於死亡的代名詞,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只有每年施打疫苗,吃市售的寵物食品,以及過度用藥,例如動不動就因皮膚問題給類固醇等的狗兒,才會發展出心絲蟲症的病症。並不是心絲蟲導致疾病,而是上述的因素破壞了狗兒原本的健康,使牠們的身體不能負載寄生蟲,才會爆發出生病的症狀。」
其實常見的狗兒寄生蟲彼此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大多數的狗兒即使體內有這些寄生蟲也沒有顯現任何症狀。唯有當狗兒的健康出了狀況,無法承受一些寄生蟲時才會有症狀。不然健康的狗在第一時間接觸到任何種類的寄生蟲也不會受到影響。
健康的狗兒不是個適合寄生蟲上身的宿主,而寄生蟲也從不會想要殺死牠們的宿主,因為宿主一死亡,牠們也會跟著死亡。
然而有愈來愈多家犬死於心絲蟲症,表示有一些地方出了錯,因為我們害怕狗兒染上各種疾病、病菌,寄生蟲,狂犬病,於是用各種藥物或疫苗來預防,治療,卻適得其反。唯有免疫力強的狗兒,才不需特定的預防藥,因為牠們的生活方式就是絕佳的保護。
雖然心絲蟲聽起來十分可怕,但是一味地使用藥物來預防也不是那麼必要。或許用「健康的心態」代替「恐懼的思考」才是對伴侶動物更好的方式。
心絲蟲預防藥實際上並非預防寵物不會感染上心絲蟲,而是在心絲蟲的發展初期用藥來殺死寵物體內的幼蟲,避免它們長成足以造成傷害的成蟲。美國獸醫學會(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65%已通報的藥物不良反應以及48%的寵物死亡都是由心絲蟲預防藥引起。
這樣的預防藥,其實是一種殺蟲劑。雖然劑量不高,但因是按月規律的投藥,對動物的傷害是難以估計的。心絲蟲預防藥的副作用包括虛弱、嘔吐、痙攣以及腹瀉。更重要的是,規律使用心絲蟲預防藥將會削弱寵物的免疫系統並對肝腎有所影響,並引起其他感染及疾病。值得玩味的是,這些所謂的「預防性用藥」(chemoprophylaxis)事實上並沒有任何預防感染的效力﹣﹣它不折不扣的是殺蟲藥,是用來把心絲蟲的微絲蟲殺死。
長期使用心絲蟲預防藥是造成寵物皮膚過敏、關節炎、肝及腎臟疾病以及甚至罹患癌症的原因之一。所以,使用心絲蟲預防藥,可能讓你的伴侶動物沒有心絲蟲,但它也可能導致其他問題,有些甚至跟心絲蟲症一樣嚴重。
既然無預防疾病的效果,有無必要小題大作,甘冒危及愛犬健康的風險,只為了每月固定服用殺蟲藥來殺死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或不足以造成威脅的寄生蟲。狗兒不會為牠自己發聲,牠完全信任主人會保護牠,牠的壽命長短其實也取決於主人。
如果非得用心絲蟲預防藥不可時,許多整體療法的獸醫建議可以每45天投藥一次,以降低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
心絲蟲症是一種很嚴重的病,不容輕忽。然而,了解傳統療法及預防方法之外的替代方案是很重要的.
以下的步驟可以在獸醫的監督下作為傳統心絲蟲治療及預防的替代方案。。
一、好食物勝過好藥物
整體療法的獸醫均同意,市售的加工過的寵物食品是危及寵物健康的因素之一。一份生鮮沒有過多加工及添加物的飲食以及新鮮的飲用水可以幫助寵物對抗所有的感染,包括心絲蟲。貓及狗都應避免牛乳,或其他含有糖,人工香料及防腐劑的食物及零食。
二、健康的免疫系統將保護寵物對抗心絲蟲
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動物對寄生蟲來說,不會是可口的宿主,當然也包括了心絲蟲在內。蚊子不喜歡叮咬健康的動物,此外,健康的動物本身也有自己的防禦系統可以殺死任何進入血液循環中的心絲蟲幼蟲,並阻止牠們繼續往器官前進以及造成傷害。削弱你的伴侶動物的因素包括太常打疫苗,營養價值不高的寵物食品,不正確的飲食,心理的緊迫,防蚤及心絲蟲預防藥,甚至其他經常用藥等等。
健康的肝是身體健康的根本,並幫助動物對抗疾病,以及把身體的毒素排出。減少使用藥,也可以保持肝臟的健康。
三、保護及強化心臟及血液循環功能
心絲蟲成蟲若寄生在心臟時,健康的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是另一個可以保護你的伴侶動物的方法。當體內的白血球對抗感染時,健康的循環系統會強化紅血球運送足夠的氧來維持活力。飲食及運動在對抗心絲蟲及其他疾病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四、在心絲蟲高風險地區要經常除蟲
如果你是居住在蚊子肆虐的地區,預防甚於治療,建議要定期幫你的伴侶動物檢驗。
除了可以用一些替代藥物的方法來促進整體的健康,以擊退心絲蟲外,減少病媒蚊的叮咬,也是降低感染的方法。 在家中,可以將一些積水的容器淨空,並自製捕蚊陷阱,外出時則備有大蒜溶液或像尤加利,檸檬香茅等溶液噴灑狗兒全身,就可以做好萬全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