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10-2008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成仙吧!!!!!!!!!!!!!!!!!!!!!!!!!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omhell 于 4-10-2008 01:31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正确来说凡人向外观大意指,一般凡人比较向外,趋向物质发展,内心世界空洞,比较着重眼前的利益得失。
圣人向内观则指某人看透人间幻变,他们知道人生最终也不能带走任何东西。较注重内心发展(内涵)。当然学问很重要。
你的重点在这里。
你的向外观是说着重在物质,忽略内心。
向内观是相反,也就是着重内心,比较忽略物质。
那么,到底道德经有没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很具体地让我们知道怎样去着重内心?
是否要像成仙那样的吃仙丹,练气功等等。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花生包 的帖子
看文章最好是一气呵成,我的重点根本不是在那里.
道德经我不是很懂,楼主能为你解答吧?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omhell 于 4-10-2008 07:44 P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看文章最好是一气呵成,我的重点根本不是在那里.
道德经我不是很懂,楼主能为你解答吧?
呵呵,把球踢来我这里。
都说了是讨论,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符合自然的规律就是道。
道德经里说道“辨者不善,善者不辨”,我不是善者,所以我还是有点我执在里头。
不知道小兄弟是否读过佛经: 人有六根,由于有了六根,就有了烦恼,有了烦恼自然就不能够遵循自然法则生活。
而对立统一理论说的就是:有人向外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去闻等等),自然就有人向内观(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想要了解如何向内观,不是说就可以的,必须自己去体会和实践。
就比如说:
我喜欢道德经,可是因为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有多喜欢道德经。
又如:
投资可以致富,就算我跟你说一千遍一万遍,只要你没有去体会和实践,那么,你还是不能够了解投资可以致富,反而误入歧途(投资反而破产)。
当然,这里都是因为对立统一理论。
希望大家可以指点一点,提出你的看法。小弟愿意受教(破我执)。
[ 本帖最后由 jackphang 于 4-10-2008 08:2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文义深奥。尤其是道的部分,想了很久,还是恍恍惚惚。
这并非说老子说得不好。而是说假如后人要以此为专科并深入其中,很不容易。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这帖里的话有点补充.
凡人向外观,圣人向内观
这句话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凡人只看表面,圣人则深入本质』呢?
【但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
话本身是没对错的.
要看理解的人怎样注译。(人的注译不同是起干戈的原由)
因为注译的意义不同,所以大家理解的也不一样。
------------------------------------
这样看的话.
【而对立统一理论说的就是:有人向外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去闻等等),自然就有人向内观(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不觉得你的(其实是别人的)理解很好笑吗?
对立统一理论赖以建立的地基根本错了,
「向内观就是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以这种理解去解答,只会搞出更多笑话吧了!
因为【想要了解如何向内观,不是说就可以的,必须自己去体会和实践。】
这句与【客观】的意义相反。
客观有人人皆能得出一样的数据这个意思.(科学建基于此)
主观所得的数据则难一至。(所谓冷暖自知)
那么,到底道德经有没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很具体地让我们知道怎样去着重内心?
是否要像成仙那样的吃仙丹,练气功等等。
我不知道讲这句话的人有多喜欢看笑话,但这样确实很不道德.
尤其在我知道他假假那时,与老人家讲时多『有條有理』。。
---------------------
【要与宇宙结合是不必放弃自我,了解物理是正途。】
前半段我有保留,后面的加我一票~
------------------------
【有了烦恼自然就不能够遵循自然法则生活。】
不能够遵循自然法则生活是人格的关系.
人格<人为的、非自然的产物。
所以改善人格以适应自然是可行的。
或反过来说要自然来适应你.<么水啊你~
逼自然来适应你.<科学的这个做法是一种自杀行为吧。。
人因科学而繁荣;但果实熟透<就快烂了.
最后,
还得适应自然。。
-------------------------
本人无恶意,
路过走人.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10-2008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5-10-2008 11:49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对这帖里的话有点补充.
凡人向外观,圣人向内观
这句话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凡人只看表面,圣人则深入本质』呢?
【但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
话本身是没对错的.
要看理解的人怎样注译。(人的注译不同是起干戈 ...
哈哈哈,
学习就要精进,
学道就要日损,
此话不错,谢谢提点。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既有所为
无我,也是有我
不思量,也不断思量
您说,有道还是没有道?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phang 于 1-10-2008 08:46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不好意思,我以为道家思想源自老子,而不是庄子?
其中一篇说道,
由于没有道,所以才衍生出德、仁、礼、仪。
如果人人有道,那么就不需要礼仪或者仁义了。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的道理
- 由于没有道 ...
对。道家学说原自老子。但庄子给予更多关于道的解释。
道,不能说,不能辩。因为道是何其大,何其小。道无所不在。在天,在地,在屎,在尿。
道涵盖一切。德,仁,礼,仪,是世人把道弄得支离破碎,然加以歪曲,使得这世间沙尘滚滚,日益严重。更加不能看清楚道的本质。
言语有限。 道不能通过讨论,分享,辩论而让你明白。只会让你更加混淆。
把持修行,心神领会,才是悟道的不二法门。
以道家的立场来看,此帖弊多于利于读者。
[ 本帖最后由 Vjay 于 25-10-2008 11:0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可以作出分析、推測、推理、討論,不能討論,何為道?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jay 于 25-10-2008 10:40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把持修行,心神领会,才是悟道的不二法门。
以道家的立场来看,此帖弊多于利于读者。 ...
不会啊,你这一帖我已获益匪浅.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omhell 于 25-10-2008 05:47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不会啊,你这一帖我已获益匪浅.
你的获益匪浅是在知识,学识,认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你获得的是前者
他说的是悟后的道,是后者与前者刚刚相反
没有人可以从此贴得到老子说的道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25-10-2008 07:10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获益匪浅是在知识,学识,认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你获得的是前者
他说的是悟后的道,是后者与前者刚刚相反
没有人可以从此贴得到老子说的道
道真的有如此深奥吗?真的用谈的方式也不能领悟?
因人而异吧.比老子高明的大有人在啊.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25-10-2008 07:10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获益匪浅是在知识,学识,认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你获得的是前者
他说的是悟后的道,是后者与前者刚刚相反
没有人可以从此贴得到老子说的道
你為何又知道沒有人可以從此貼得到老子說的道?![](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25-10-2008 08:45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為何又知道沒有人可以從此貼得到老子說的道?
就当我没有说过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omhell 于 25-10-2008 07:36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道真的有如此深奥吗?真的用谈的方式也不能领悟?
因人而异吧.比老子高明的大有人在啊.
很深奥
因为你跟我说我吃饱了,我肚子还是很饿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25-10-2008 11:37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就当我没有说过
我明白你的feeling....![](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