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8-6-2008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泰国南传佛教分为寺院派与森林派的。
森林派就是住森林,行头陀的,他们被认为是实修派。
而住寺院的被认为是研究经典学问的。
可是对我们来说,住寺院的僧人,被认为是研究学问的一派,仍然是努力修行者。
要研究学问,就在寺院研究好了。一半研究一半学习。
搞个大学,就会出现大量的东怀谨,西怀谨。。。。。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8-6-2008 06:24 PM 发表 
据我所知泰国南传佛教分为寺院派与森林派的。
森林派就是住森林,行头陀的,他们被认为是实修派。
而住寺院的被认为是研究经典学问的。
可是对我们来说,住寺院的僧人,被认为是研究学问的一派,仍然是努力 ...
海神你在寺院裡嗎?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8-6-2008 06:18 PM 发表 
搞学术研究的人不一定实修。就算实修也因为心有傍焉而无法深入。这样子去研究佛法,就会有所偏差。
至于努力实修的人,也没有时间去搞研究。
证果的圣者,会依据传统,保护僧团本来的面貌。
很多人以为修行 => 一弹指那样容易的 开悟,一弹指那样容易的证果。
没有戒行,又如何能深入禅?
现代人实在乱来,就是要去搞各种花样,还用种种华丽的借口!!!! 
不是很多人以為,而是在佛陀時代有人已經證實過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6-2008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力行学院、佛教解脱道研究所
院所训
分分秒秒唤醒自己的真心
清清楚楚觉知自己的言行
了了分明观照内心的情绪
敞开心胸显露本具的心光
消融妄念穿透幻化的表相
佛教力行学院
----包括高中部及大学部,课程以南、北、藏传佛法及五堂功课为主,辅之以行门基础止观。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8-6-2008 06:30 PM 发表 
不是很多人以為,而是在佛陀時代有人已經證實過了。
谁?可否提供相干资料供参考。
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又少数人吧。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8-6-2008 06:30 PM 发表 
不是很多人以為,而是在佛陀時代有人已經證實過了。
譬如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
同样的,于此法与律,有次第的学习、有渐进的所作、有渐进的行道、
而没有忽然了知通达(成阿罗汉的)。这是法与律的第一项奇妙稀有之处。
----《增支部八集。19》(儅廣告以下: 全文請看增支部的貼,我剛剛帖的。)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8-6-2008 06:24 PM 发表 
据我所知泰国南传佛教分为寺院派与森林派的。
森林派就是住森林,行头陀的,他们被认为是实修派。
而住寺院的被认为是研究经典学问的。
可是对我们来说,住寺院的僧人,被认为是研究学问的一派,仍然是努力 ...
佛囯的東西,由佛囯來講比較清楚。
基本是兩派,沒錯。但是稱爲“大眾派--Mahanikaya"與“法宗派Dhammayutika nikaya”
前者是主流,後者為第4皇所立。森林派的出現,由Ajahn Mun與Ajahn Sao(ajahn mun的老師)開始。剛好他們都是法宗派的比丘。
結果,但現在森林派依然以法宗派的為多。即使許多是大衆派的比丘跟隨了森林派他們也會重新出家,以求戒清淨。但是,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阿姜查。當年他懷著滿懷疑惑,包括宗派問題,去見阿姜曼。短短的幾天,阿姜查打破了内心的疑惑,他要求進法宗派,但是遭阿姜曼拒絕。要他繼續在大眾派,結果到了今天,阿姜查的傳承是大眾派裏唯一的森林派。
大衆派與法宗派都有城市的和尚。這些數目遠遠比森林裏的和尚多。
城市裏的和尚,如果年輕的都會讀書學巴利文。基本上都要考基礎佛學與戒律。共3年。
巴利有九級。靠到第3級將得maha稱號。巴利九級是少數分子。屬於博士級。
這是傳統的教育制度。寺院就是學校。但是是集中上課的,放學后,幾百和尚沙彌就會到各自的寺院。
但是,現今也引進大學制度,也有佛教大學。採取集中住在一起的制度。
佛使比丘是大衆派的異類。他不住城市的寺院,而選擇住在森林,一直到往生。但是在森林,他還是研究經典,還略有心得。
可能是因爲在城市讀書的,都是爲了進入僧伽管理階級。已不是單純的研究經典了。
{亂亂寫了一大堆,希望沒有弄亂大家。 }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8-6-2008 10:23 PM 发表 
佛囯的東西,由佛囯來講比較清楚。
基本是兩派,沒錯。但是稱爲“大眾派--Mahanikaya"與“法宗派Dhammayutika nikaya”
前者是主流,後者為第4皇所立。森林派的出現,由Ajahn Mun與Ajahn Sao(ajahn mun的老師 ...
谢谢。
我只在书上见到一点。
受教了。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海神之風 的帖子
《森林回憶錄》第一章可以看,看了會有個概念。
但是作者加了自己意見去評斷某些事情。
要注意。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8-6-2008 09:53 PM 发表 
谁?可否提供相干资料供参考。
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又少数人吧。
大迦葉尊者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8-6-2008 09:58 PM 发表 
譬如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
同样的,于此法与律,有次第的学习、有渐进的所作、有渐进的行道、
而没有忽然了知通达(成阿罗汉的)。这是法与律的第一项奇妙稀有之处。
---- ...
漸次修習應該不拘於時間吧?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8-6-2008 10:37 PM 发表 
大迦葉尊者
假如没有错,佛陀曾说过,佛陀没出现在世上,他有可能会成为辟支佛。 |
|
|
|
|
|
|
|
发表于 8-6-2008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8-6-2008 10:46 PM 发表 
假如没有错,佛陀曾说过,佛陀没出现在世上,他有可能会成为辟支佛。
那還更直接咯,不需要通過佛的教育,不是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aoliu-------------------------------------
[ 本帖最后由 花生包 于 3-10-2008 08:5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8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