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8-2008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修 于 6-8-2008 11:47 PM 发表 
同感,看完很无言。
谁说扒手没有自己的故事?
完全同意您的說法.
杜sir的道德價值觀就有如現實一樣模糊. |
|
|
|
|
|
|
|
发表于 7-8-2008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8-200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8-2008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8-2008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看,不懂好不好看,看了各位先进评价..还满2极化阿 |
|
|
|
|
|
|
|
发表于 9-8-2008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8-2008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看的冲动。。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8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Squall_Lee 的帖子
看过两次的我,先说一句:
如果你认为杜导是拍戏的高手/崇拜他/有心理准备去研究它要带出来的意义,很建议你去看。
杜导用四个香港土生的扒手来写一篇他自己对香港的情书。
然后,如果只是想看什么精彩故事/动作场面……的话,谢谢,不要浪费钱。
因为肯定会睡着。(我看的两场结束剩下不到十五个人,而我入场是半满)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8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戏名“文雀”,我认为原本是有两个解读的。简单地就故事来说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女人(被困文雀)求助于四个男人(扒手文雀)。首先“扒手=文雀”在粤语语境下是同义的,这点就算不谙粤语也可从电影里面的对白得知,因此扒手文雀是戏名的解读之一,是故事铺展的一条主线也就毋庸置疑了。而影片中出现的鸟笼,笼中鸟,和没有自由的女人(海报上那个站在最显眼位置的女主角),均为同一目的操作,即是戏名的解读之二――被困文雀,因此自然属于叙述故事的另一条线了。然而戏名上的同等并没有在影片中表现出来。在影片中基本可以得见两条线的前后交错,只不过在影片中段以后,两条线就被融合一体,而导演最赋予心思的,自然成为真正的主线――扒手文雀大展身手,被困文雀坐以待毙。由此导演真正意欲凸显的,还是男性――扒手文雀的生活和情谊。至于女性――被困文雀纵然在戏名中占了和扒手文雀同等的地位,却只是导演用以凸显扒手文雀特性的不完整工具而已。
之所以说是不完整,因为被困文雀作为主角之一――或退而求其次,配角也好――那角色对剧情的帮助是极其浅薄且片面的。被困文雀对剧情的推展在于:吸引扒手文雀的注意、剖白身世让扒手文雀仗义相助、几番被追踪的场面为让观众确定其言不虚、接收由扒手文雀相助而得的自由。其中所谓剖白只是三两句很老套的叙述“没钱,一个老头让她衣食无忧,她想逃离但被老头限制行动”,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要点可以使这个角色更加立体些,如:如何离乡背井、为什么接受老头的“交易”、经历什么使她接受了又反悔等等。由于这角色背景全被敷衍带过,致使被困文雀在“想逃”的行为上毫不立体(难道她一开始接受老头的待遇是因为她很傻很天真,后来才后悔?),因此没有表现;扒手文雀同样也是欠缺背景,但他们和被困文雀不一样的就是他们要叙述的不是扒手血泪史,因此他们可以通过“现在进行中”的情节来铺展他们的故事。
而被困文雀的性格塑造也是粗糙的。一开始充满神秘感的,机智的用不同方式分别吸引四个扒手的注意,凸现的是这个角色的神通广大,可以摸清他们不同的性格且分别对症下药,不但有胆色而且聪颖非常。而她几番试图逃离追踪者、求助于扒手文雀的行为,也可视为其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勇气,和对自由的渴求。然而就在她和盘托出自己求助于四人的原因后,她来历不明的神秘感消散了;四人因遭受暴力对待而拒绝她的求助时,她的机智变为手足无措、胆色变为软弱、反抗的勇气也变为坐以待毙了。在她遭受拒绝的时候她并没有寻求其他解决法门,而在林家栋等三人因助她而被逮到时,她也放弃抵抗、不求助于任达华、强忍心酸说着附和老头的话(在任达华倒回头单独和卢海鹏谈判的时候,她却突然有着无比的信心提出自己的意愿,看来主角总是有点优待,可以让一个角色急速转变)。当然人的情感性格是矛盾复杂的,但人在转变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触发转变的点,这些点就是演员如何发挥角色的时机,但这些点在这套电影里被省略了(敷衍?),因此唯一的女性角色――被困文雀,在戏里依旧是花瓶――可见海报上以花瓶作为焦点只是一种误导,让人以为导演有所转变,事实上这部戏的焦点仍然是男性――扒手文雀。
扒手文雀各司各职地进行盗窃(分工合作)、四人共乘一架脚踏车,紧急时候互相帮忙(注重情谊)、协助被困文雀获得自由(悲悯仗义)、在工作时间以外用专业相机拍下人生百态(注重生活)、勇于面对惩罚为砍手的挑战(艺高人胆大)等等,无一不是导演同样在别部电影里乐此不疲地表现的“男性魅力”――这些特性一再地“只”由电影中的男性表现出来,是导演关注的题材过于狭窄,还是导演的电影表达的一个局限?
如果海报上的“花瓶”并非故意的误导、影片名称的第二种解读与影片中的鸟笼等意符并非故弄玄虚,那么显而易见的,导演在处理被困文雀这一条线上,是失败的。被困文雀始终被局限、附属于扒手文雀的表现,就如文雀这部电影和导演杜琪峰的关系一样,前者本身并没有独立的生命力,纯粹为了凸显后者的魅力而存在。
文章来源:孟岗的梦港2
[ 本帖最后由 lionkitty 于 10-8-2008 03:44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8-2008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了
故事方面,弱了一点,大概因为编剧不是韦家辉、欧健儿、游达志、游乃海
音乐应该算是最出色的一环,负责这方面的是两个老外
罗永昌扮演女人,惟妙惟肖
林熙蕾,少了那份惊艳。毕竟在这一行打滚了那么多年,岁月始终无情。 |
|
|
|
|
|
|
|
发表于 14-8-200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电影的OST让我莫名其妙
有很多场合都用上一些让我感到莫名其妙的音乐
根本不知道这些音乐要表达些什么
个人评分4/10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罗永昌导演的“每当变幻时”,很有意思很好看。
他竟然有演这部电影,而我看完之后,才知道他就是罗永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9-2008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这部戏很有意思…
最喜欢最后那场扒手决斗和音乐 |
|
|
|
|
|
|
|
发表于 17-9-2008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发现到最让人忍不住笑的一场戏,在电梯里,顶气球的那一段,我觉得那两人都在忍笑,导演也应该是人的很辛苦,我笑得要把屋顶拆掉。 |
|
|
|
|
|
|
|
发表于 18-9-2008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很美的一部片,不错看下  |
|
|
|
|
|
|
|
发表于 21-9-2008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艺术的一部文艺片,虽对白少,但很多内心戏,有几幕蛮幽默搞笑的,很值得看, 不会闷场。。。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8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神之子- 于 1-8-2008 12:25 AM 发表 
嗯,女朋友看到睡着,但我看到蛮有味道。
虽然没有枪械的影子,但整部电影还是贯彻了老杜的一贯作风。
最喜欢最后那一幕趴手对战,尤其是任达华的战友出手相助,
“枪火”和“放逐”的味道出完来,老杜还是很喜欢 ...
也是喜歡最后那一幕对战, 尤其是配樂,
好像武林在竹林雨夜大戰.... |
|
|
|
|
|
|
|
发表于 25-9-2008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9-2008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1-2008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了。
还不错,拍得很美。
最喜欢卢海鹏哭得像小孩子不见了玩具的那最后一幕。
忍不住就笑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