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ycloud83

音乐给社会/给人的影响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2-200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ng2005 于 4-2-2008 08:55 AM 发表


张开耳朵仔细听你弹出的每个音符



在练习乐器里,这应当是是必然的
我能听出自己所弹的音色,
甚至能辨别出声音里细小的分别,
什么造成了这些分别,
手腕,手指,还是力道的去向

问题时,还有很多很多比我自己内在所能听到更完美的声音
如何寻找这些声音,
如何弹出这些声音
甚至这些声音,是否适合自己所弹的曲子
符合那时代的风格吗?
还是作曲家的要求?

Claudio Arrau 在童年时,能够只从四个小节的音乐了,知道作曲家是谁。
这天生的能力,促使他能够比别人弹出更震撼人心的音乐

我每天坐在钢琴前,
练的就是声音,
如何弹出感动自己,符合某曲子的声音
把死的变活的
可是我却发现了自己的极限
我内在的声音有限
也就是江郎才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2-2008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ng2005 于 4-2-2008 09:05 AM 发表
"Use more brain rather than Heart."

“多用些脑而少些心。“

这我可不赞同,就算他是博士。
心和脑对音乐来说都是重要的。

我教学生的都是技巧,用脑思考的东西。
但我无法教他们的心,因为每个人都不一 ...


何谓心?可能大家的见解不同
那位博士传达给我的,是少放些个人感受,多了解自己弹的音乐
弹肖邦要像肖邦,莫扎特要像莫扎特
不要弹什么歌都完完全全是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同时也就是最现实残酷的
自己的能力到那里,尽头就在那里

[ 本帖最后由 Liszt 于 4-2-2008 02: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ng2005 于 4-2-2008 08:55 AM 发表


你不认为某某人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弹得比你好,一定有原因的。


原因?我很早就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个贴的人都这么灰的???太偏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Liszt 的帖子

如果你觉得你的极限到了,那么你的极限就是到了。
如果大家弹那些名人的音乐只是做到"像到极点"就是完美的话,那么你对音乐的概念就完全走像错误的极端了。
如果像你所说每个人不能比较风格,只能比较相似度,那么音乐早就完了,大家不用玩音乐了,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能比美beethoven。也不会那么多人出专缉,也不需要音乐评论家了。
你知道beethoven虽然是天才但是他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人看到?他说没有人看到他背后有多努力,只是说天才天才,我觉得反而对他是个侮辱。
Liszt,我觉得你对音乐的想法太狭窄了,因为你只是向"模仿度"和"天才"那里想,世界上有很多种音乐,不只有"天才"的音乐,就是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最基本的,beethoven和莫扎特谁利害呢?我们是很难比较的,因为风格不同。
你老师所说的"Use more brain rather than Heart.",如果我猜测地没有错的话,可能是你太过以为用心就能胜过一切,其实练音乐的,如果基本的机巧没有,那么感情也很难发挥,又哪一个演奏家只有用心而没有机巧地演奏呢?我也看到只空有机巧却不了解音乐而玩到感觉不在那里。
比较天才,你永远比不上别人,比努力,也可能比不上别人,但是轮风格和你要表达的东西,别人是不能拿来比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4-2-2008 02:04 PM 发表



在练习乐器里,这应当是是必然的
我能听出自己所弹的音色,
甚至能辨别出声音里细小的分别,
什么造成了这些分别,
手腕,手指,还是力道的去向


那你有想过你是真的听得出他们的分别吗?音色是一回事,每个人演绎同一首歌,同一粒音符,节奏上的细微变化造就他们的风格,你听得出来吗?要是真的听得出来,为什么不从学习他们的手法开始?我个人认为,你说的那些天才听到“内心的声音”,只是因为他们想得比我们多,很努力的从各方面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的方法。所以你教授才会说"use brain rather than heart"瓜?

原帖由 Liszt 于 4-2-2008 02:04 PM 发表
请问你有试过三年来一天练十至十二小时,某人只练三至四小时,结过考试时他拿九十分以上,你只拿七十多分的经验吗?

那你有想过他们练三至四小时的方法是什么,你练十至十二小时的方法又是什么?每个人的练习一定会不同,事实上,练习的方法不像一般人想的太过简单,只限于演奏,训练听感跟学会享受音乐也是一种训练啊。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对你最有效率的练习的方法?


我没有企图想说服你什么,只是想提供其他角度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毕竟人的想法陷入死角,会有很多盲点。

最后你太悲观了啦,你的头像太适合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2-2008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3-2-2008 07:56 PM 发表
请问你有试过三年来一天练十至十二小时,某人只练三至四小时,结过考试时他拿九十分以上,你只拿七十多分的经验吗?
我也曾经天真的以为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现实的是努力可以补充自己的不足,
却超越 ...



如果你这么说就是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对他们是一种侮辱。西方音乐史上还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难道全部都靠才华?关于beethoven的历史请认真读完再谈,也请认真研究他早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再说。别忘了symphony no.9是他最后一首交响曲。他可以在耳聋时写出这么棒的曲子是他对音乐的坚持。他也曾经因为耳聋结果指挥时乐团拍子大乱。如果是天才难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吗?也别忘了,他早期向haydn学作曲时所受的挫折。
mozart的确是天才,可是天才不用练琴就可以写曲了?天才又怎样,不会处理生活细节,30多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也有很多很棒的作曲家,j.s.bach, chopin, brahms, 老柴全是天才?
天才是庸才制造的假象,学东西不比别人,就说别人是天才,一句话抹杀别人背后付出的努力。
天才也是电视制造的假象,让别人更加有借口偷懒。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基础打不好,等你有一天认真起来就很辛苦。
有些人小小就知道自己的志愿,别人在小时候练两个小时,可能有的人练15分钟,连考试时也是逼出来。那么两人一起读音乐,一个需要练三四个小时,另一个十个小时,十个小时只是补回小时候偷懒的时间而已。我一直都这么想,所以只会更勤劳。也别忘了,弹奏乐器的技巧是靠时间累积的,不像vocal,一天可以开窍。


练琴有时也要用脑,不可以死练死背。注重quality不是quantity。。练小细节时用对方法练习可以事半功倍,可能别人用一小时就练到了,因为用错方法,结果练了整个礼拜还不行。这些我都面对过,老师点一点,我就明白了。
当然,有时教你的老师也很重要,但是我还是认为,进入音乐系,很多都得靠自己,而且要多用脑思考。

还有,请上网看看李云迪的背景,chopin大赛中强敌这么多,他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打败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3-2-2008 07:56 PM 发表
请问你有试过三年来一天练十至十二小时,某人只练三至四小时,结过考试时他拿九十分以上,你只拿七十多分的经验吗?
我也曾经天真的以为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现实的是努力可以补充自己的不足,
却超越 ...


还有有时候,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一切,自己先肯定自己比要别人肯定你来得重要。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能要求别人赏识你?
有时候,考官对音乐的诠释也不一定是对的。。还有有时这些也有人为因素,他们是人,可能有私心?因为那个是他的学生,通过某种关系,让自己学生拿高分。我曾遇过很多次,可是这不代表我比他差,有内在的因素。还有一些,因为不喜欢你,或你的老师所以让你拿低分的也有。真正懂音乐的人,你弹了什么,心里会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2-2008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4-2-2008 12:12 AM 发表
有一天你真的超越了某某人,那又怎样?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超越了某人,那就证明了我的实力。
我当然知道要永远挑战自己,
问题是,没有对比,你如何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哪里?
闭门造车,最后出来一看,才知道自己 ...



你知道为什么你老是超越不了别人吗?就是因为你还不能超越自己。
人到最后的敌人只有自己。
比较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把它看得太重。
你知道吗,当你和别人比较,同时间你会把别人放大,自己放小。在这种情况下,自信心会不足,自信心不足就很难专心弹自己的音乐了。因为,可能你弹的同时会想,刚才那个人弹得那么好,大家是不是觉得我比他差,在紧张的情况下,怎么专心弹属于自己的音乐? 音乐里没有音乐,只有音符,就没有人会欣赏了。

“知识,声音敏感度,弹奏技巧,和对音乐的深入了解
才是成为一位好的音乐弹奏者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单靠一颗纯真的心。”

错了,没有用心学习,没有知识。
没有用心听,就没有所谓敏感不敏感。
没有用心练,就没有技巧。
没有用心感受,就不会了解她。


有时候,别把自己放的太重。。换个角度想想,我们只是这些伟大作曲家的诠释者,要怎么把作曲家的想法诠释出来呢?要怎么弹得好呢?就是你对他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Liszt 的帖子

"Use more brain rather than Heart."。。。。。。?

介意告诉我,你当时弹的曲子是什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ng2005 于 4-2-2008 08:55 AM 发表


努力分为两种,
一种是盲目的努力,另一种是根据有效率的练习方法来做努力。
练习,在于精,不在于多。
我想你的博士知的是练习的时候多点思考。

技巧吗?我认为只要能应付你目前弹的曲目,能好好的表现, ...




这个我双脚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ng2005 于 4-2-2008 09:05 AM 发表
"Use more brain rather than Heart."

“多用些脑而少些心。“

这我可不赞同,就算他是博士。
心和脑对音乐来说都是重要的。

我教学生的都是技巧,用脑思考的东西。
但我无法教他们的心,因为每个人都不一 ...




我赞同,就算他是博士这么写很主观,当然也可能他文笔不好表达错误。。别忘了,有时examiner一天考那么多人没时间研究了你的曲再分析你弹得怎样。音乐的诠释不一定是博士就比别人好。。Loo Bang Hean也不是博士。。但是他对音乐的诠释就很好。
有些博士只是到外国,写几篇论文就可以得到的。。可能论文的题目是:“亚洲的音乐史。“  那么他整年就忙这些,然后就回来考你了。


另外,我赞同用脑多思考。
至于用心,小孩我会说故事,用他们的生活经历带入感觉中。比较大的,会慢慢培养他们的感觉。但是以后的“心", 就靠他自己了。
我老师会开玩笑叫我去谈恋爱,我觉得很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4-2-2008 02:04 PM 发表



在练习乐器里,这应当是是必然的
我能听出自己所弹的音色,
甚至能辨别出声音里细小的分别,
什么造成了这些分别,
手腕,手指,还是力道的去向

问题时,还有很多很多比我自己内在所能听到更完美的声音 ...





“问题时,还有很多很多比我自己内在所能听到更完美的声音
如何寻找这些声音,
如何弹出这些声音
甚至这些声音,是否适合自己所弹的曲子”。。。。。。。。。。。。

你想的问题是不是学作曲的学生想的?你又是不是想太多了?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不是连作这首曲的人也想超越了?可能作曲家的动机很简单,却被你复杂化了?
这些留给作曲家和指挥家想吧。。
还有我要注明,有时比较差的乐器在音色上也是有限制。。不然也不会卖得这么贵。。


符合那时代的风格吗?
还是作曲家的要求?

对,音乐的风格很重要。。但是音乐是没有绝对的。
我问问你,如果J S Bach 写他的曲子时钢琴已经发明了,你认为他会不加大小声吗?
很多人说弹baroque period不可以有感情,也不一定对,如果他那个年代在科技上可以做到这点,他会不做吗?
所以,他的音乐会出现这么多争论。。因为baroque period不像beetoven。。要大声你就得弹大声,legato 就不可以staccato。。什么都注明在谱上。
也有很多钢琴家弹bach弹到像机器人,没有感情,但是速度达到要求。。完全不用pedal。。也有另一种,感情超丰富,弹到好像19th century period 那样。。那么谁是对的?
你一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要把作曲家的要求也加在自己的负担上?让学音乐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享受。。

可能作曲家只要你享受他的音乐就满足了呢?你又怎么知道?

可能他欣赏你的弹法多过cd上的天才呢,你又怎么知道? 可能他认为某些作曲家把他的作品弹得太快了,少了音乐性的东西,只有一味的炫技,而你的很用心弹,感动了他也说不定。


先用自己的音乐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就一定成功。

我曾经反反复复练了一首曲子一整年,用心感受无数次,有几次弹得自己哭了。
有一次考试过后,我的两个junior走来告诉我,她们听了我弹后很感动,要向我学习。
我听了更感动,因为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曲子没有很多技巧,没有炫技,还拿来弹final recital,一定失败。
事实证明我成功了,因为我先说服了自己,再说服别人。

[ 本帖最后由 stIlL 于 5-2-2008 03:1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szt 于 4-2-2008 02:10 PM 发表


何谓心?可能大家的见解不同
那位博士传达给我的,是少放些个人感受,多了解自己弹的音乐
弹肖邦要像肖邦,莫扎特要像莫扎特
不要弹什么歌都完完全全是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同时也就是最现 ...


其实弹mozart当然不能弹得太感情丰富,有时候需要直接一点。肖邦我也见过弹到死板板,没有rubato。。如果是这样当然风格错误。
可是如果你弹chopin弹得很有感情,别人也一样,但是音乐性的东西是没有可能一样,那就是你的风格和她的风格了。
你有你对肖邦的诠释,李云迪有李云迪对肖邦的诠释。基本的共同点一定有,但是没有可能完全一样。

你说的这个很抽象,一定要听了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有record起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ceAce 于 4-2-2008 11:45 PM 发表
如果你觉得你的极限到了,那么你的极限就是到了。
如果大家弹那些名人的音乐只是做到"像到极点"就是完美的话,那么你对音乐的概念就完全走像错误的极端了。
如果像你所说每个人不能比较风格,只能比较相似度,那 ...


完全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spider 于 4-2-2008 11:47 PM 发表


那你有想过你是真的听得出他们的分别吗?音色是一回事,每个人演绎同一首歌,同一粒音符,节奏上的细微变化造就他们的风格,你听得出来吗?要是真的听得出来,为什么不从学习他们的手法开始?我个人认为,你说的 ...




Liszt,其实大家都是喜欢音乐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遇到像你这么有心学习音乐,尊重音乐的人。。
可是我不赞成你的一些太悲观的想法,而且还是会discourage有心学音乐的人,我曾经被一些不会音乐和会音乐的人discourage过,不会音乐的,我了解,因为他们不明白,那么会的呢?如果也这么做,是不是对呢?

我从不会说我学生笨,没有天份,很差等等。
我只会说你不够勤劳,没有去思考。。毕竟音乐的范围很广,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份自己的任务要去完成。
可能我的任务不是很好的演奏家,但是很好的音乐老师,教学生怎么欣赏好的音乐。
无所谓比较不比较,我弹得不比他好,但是可能他教的不比我好。

别太钻牛角尖,有时候出来走走,参参朋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听一听自己学习范围以外的音乐。。你就会觉得其实世界很大,没有人是最好最完美的,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可能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学习的地方呢?可能有一些人看到你付出的努力和坚持,默默的在背后欣赏你也说不定。。

[ 本帖最后由 stIlL 于 5-2-2008 03: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2-2008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非常欣赏STILL的说法,我想能被你教到的学生一定很幸福。
对了,其实被称为天才的陈美也是每天练很多小时的琴,甚至旷课练琴,她说练小提琴是她最辛苦的事,但是她已经不能离开小提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ceAce 于 4-2-2008 11:45 PM 发表
你知道beethoven虽然是天才但是他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人看到?他说没有人看到他背后有多努力,只是说天才天才,我觉得反而对他是个侮辱。


如果让你认为我侮辱了贝多芬那就很对不起了
他也是其中我最喜欢的音乐家
无论是音乐还是他的性格

原帖由 IceAce 于 4-2-2008 11:45 PM 发表
Liszt,我觉得你对音乐的想法太狭窄了,因为你只是向"模仿度"和"天才"那里想,世界上有很多种音乐,不只有"天才"的音乐,就是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最基本的,beethoven和莫扎特谁利害呢?我们是很难比较的,因为风格不同。


模仿?我从来没有提过这个字眼
对我而言,要弹好某作曲家的音乐,首先是要深入的了解他的风格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尔后才来考虑如何放入自己的感觉

我有听过,某人的弹奏技巧很高
能把肖邦难度较高的曲弹得滴水不漏
问题就是,他弹的肖邦像贝多分

你了解我尝试表达些什么吗?

原帖由 IceAce 于 4-2-2008 11:45 PM 发表
可能是你太过以为用心就能胜过一切,其实练音乐的,如果基本的机巧没有,那么感情也很难发挥,又哪一个演奏家只有用心而没有机巧地演奏呢?


我相信自己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技巧

原帖由 IceAce 于 4-2-2008 11:45 PM 发表
比较天才,你永远比不上别人,比努力,也可能比不上别人,但是轮风格和你要表达的东西,别人是不能拿来比较的。


比较天才,我承认自己的不足。
比较努力,请问你了解我有多少?
以前我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练习室,最后一个才走。
持续了四年
就是因为太努力了
所以跌得最重

呵呵
我用心放进曲子里的个人风格都被评为错误
那又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kspider 于 4-2-2008 11:47 PM 发表


那你有想过你是真的听得出他们的分别吗?音色是一回事,每个人演绎同一首歌,同一粒音符,节奏上的细微变化造就他们的风格,你听得出来吗?要是真的听得出来,为什么不从学习他们的手法开始?我个人认为,你说的 ...

你有试过,就是因为自己能听到了太多而迷失了的感觉吗?

我发现每一位好的演奏家,都有高超的技巧和个人风格
同一首曲子,能听得出他们自己的深刻理解
同样的小节和符号
在他们手下
竟有了呼吸和渲染力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

当我放自己的理解在在音乐里时
却被老师完全的拒绝了

我承认自己的不足
但我已经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做了

[ 本帖最后由 Liszt 于 5-2-2008 10: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8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IlL 于 5-2-2008 01:13 AM 发表



如果你这么说就是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对他们是一种侮辱。西方音乐史上还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难道全部都靠才华?关于beethoven的历史请认真读完再谈,也请认真研究他早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再说。别忘了symphony no.9是他最后一首交响曲。他可以在耳聋时写出这么棒的曲子是他对音乐的坚持。他也曾经因为耳聋结果指挥时乐团拍子大乱。如果是天才难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吗?也别忘了,他早期向haydn学作曲时所受的挫折。
mozart的确是天才,可是天才不用练琴就可以写曲了?天才又怎样,不会处理生活细节,30多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也有很多很棒的作曲家,j.s.bach, chopin, brahms, 老柴全是天才?


我还是坚持他们是天才,抱歉。
不可否认,他们很努力,重读回我写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说过他们的成功只靠天份
我深深体验了天才和凡人的区别
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在我的身上无数次了
我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除了上课就是练钢琴,不然就是睡觉
我练钢琴,他们在看戏,
我读资料,他们在喝茶
结果?呵呵

好,重回莫扎特和贝多芬
你知道 Brahms 有个弟弟是钢琴家吗?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吧
因为我对他的感触很深
他是凡人,不像他哥哥
但是他真的很很努力
但终其一生还是活在他哥哥的阴影下
一提起 Brahms ,
我们知道的是那位天才,不是那位凡人

请问,
你是修读音乐系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8-2025 03:21 AM , Processed in 0.1221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