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紫雪

看不下去了~中医和西医的斗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2008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pleasure 的帖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国有:比如A&E,急救部门,西医手术先用上,过后可以中医方法敷药包扎,那是医学技术上的结合,这里的医生,本身就是中医也是西医,这里的医生是必须同时兼修中西医学课程。读中医的,中西医学比率好像是60:40,读西医的中西课程比率是40:60 ,那是在医学理论的结合,表现在一个医者身上。
至于中医看病,除了开方可以同时用中草药,有些甚至都开西药了,或者看病情需要,两者都用。
现在纯粹100巴仙中医,只煲汤药的郎中,该都是稀世奇珍了。现在个个中西兼通,讲句不好听,中医的名称好像是个虚设名堂罢了。所以有人提出废去中医,我的看法应是指废去“中医”这个名词,而不是废去整个中国本身的医学体系,(再说对的起老祖宗吗!)害得一些人还借此大作文章,故弄虚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008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easure 于 1-1-2008 02:08 AM 发表
中西医的争议, 〉西药杀人?

不同的解读引导出来的思考是什么?

http://jerome.zh-tw.org/archives/168


中西医的争议延续篇

http://www.doctorhuang.url.tw/new_forum/viewtopic.php?t=1153

看到一段对我很重要的话

中醫西醫真比,就要比生活品質,比健康,比快樂,比省錢,比長壽,比治癒。醫學的根本就是維繫人體健康,保持生活品質,比其他的啥子報告之類,意義真的不大。

世界上的人瑞都是離西醫院很遠很遠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pleasure 的帖子

如果是同一张嘴巴,同一个脑袋,不可能会同一时间讲出两种话,看上帖就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骨大夫 的帖子

骨大夫,我在网路上看到不少对中西医一起学的不认同看法,刚刚放在下面的link,不把中西医放在一起学是不是比较恰当,就像你之前说的,中西各执其途发展。

#78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 ... 75572&sercari=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pleasure 的帖子

你真有心学习,此章话说来话长,就把当年老师的,传给你吧。
我老师说过,伤寒和温病,就是在说疾病对于人体,元气,生命的转归,一个从寒到温,(阴到阳)一个从温到寒,(阳到阴)好比人在东西两方,大山在中,一个从左看过去,一个从右看过来。大山是一样,以两个不同角度,看法,去解说一个疾病。就如下图
先阴后阳-〉<-先阳后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pleasure 的帖子

人不愧是最高级的灵长动物,就因为认识和分析能力高,就成为“人”。你读书时还也不是一样吗?读中文和英语,数学和科学,历史和地理。结果,你也成就了。
吃中餐也可喝BOH TEA,吃西餐也可钓鱼。分开学习,搜集工具,集合应用,就是“学以致用”。中医也可以用血压计(是西医专用的吗?),西医也学针灸了。(难道是中医专利吗? )
科学技术是人类所共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1-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晓得这里有两位MBBS和MD毕业的医生,一个去学了针灸,另一个用中药医DENGG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骨大夫 于 4-1-2008 01:23 AM 发表
你真有心学习,此章话说来话长,就把当年老师的,传给你吧。
我老师说过,伤寒和温病,就是在说疾病对于人体,元气,生命的转归,一个从寒到温,(阴到阳)一个从温到寒,(阳到阴)好比人在东西两方,大山在中,一 ...


骨大夫,伤寒家和温病派虽然是中医的一家2脉,但是看到以下的一些说法。。。

说法一:

中醫素質良莠不齊  厲害的很厲害  遜的也很遜
其實這要從中醫的歷史演進開始說起
其實中醫分派很多很雜  不過大概可以區分成兩派

現代的中醫大部分是溫病派  又稱為時方派
以溫病學說為基礎
因為是從明清時代才有的  葉天士就是代表人物
這一派用藥溫和  用藥多   效果慢
所以常常只能調養  很難治大病

還有一派是中國自古流傳的叫傷寒派
以傷寒論為基礎  又叫經方派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幾乎都是歷代的神醫
例如扁鵲  華佗  張仲景  孫思邈.....等等
這一派用藥  藥猛力精  用藥少  效果快
不會輸西藥的速度  這一派厲害的人物幾乎都是神醫
那些治病如神的中醫  幾乎都是這一派的
他們專治疑難雜症  很多癌症也可以治好
可以突破西醫的瓶頸  只可惜這派的中醫人數比較少

说法二:

有心研究經方的有志之士必須知道一點,因為有了傷寒論的六經辨症法則的基礎,經方家就敢大劑的大量的使用經方絕對不會出一點錯,由於經方都是使用極峻的藥,講究的是一劑就知,二劑就已的效果,也由於藥物的力道強勁有力,而且很多都是有毒的天然藥物.

過去許多醫家就是因為無法透徹了解傷寒論的六經辨症法則,於是自然而然就不敢輕易使用經方,同時由於胎爐藥錄的失傳,造成許多醫家對於傷寒論更是一知半解,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自漢朝張仲景醫聖至今,歷代所出現的經方名家並不多,所以千年以來真正懂得傷寒論的醫家是屈指可數的,溫病派也同時因為一些醫家對傷寒的誤解因而應運而生.

由於溫病方使用的藥物不像經方那樣的驃悍,都是講究溫和滋陰,調養脾胃進補腎臟等等方式來治病,與經方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因為溫病方少用峻藥,就算吃錯藥物,也無多大不良的反應,於是就受到一般醫師的喜歡,也由於絕大多數的中醫都是溫病派中醫,終於導致千年以後造成人們對於中醫的誤解,咸認為中醫就是慢慢來,中藥是吃不死,但是也無法治病的錯誤觀念

说法三:

伤寒派中医,对每个人辩证施药,随证更方,用方简洁,一般每方用药最多在15味左右,对急症有“一剂知,二剂止”的能力。我看过的伤寒派医生最简洁一方用药仅7味,每剂仅3元人民币,然其功效卓著。而我在深圳同仁堂看过的温病派医生,一方竟用药32味,每剂约34元,简直是撞大运!!


不读中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中医;看西医指标开药的中医;每剂药方超过20味药的温病派中医;根据西医病名开药的中医;碰上疑难杂症,西医说没治的他们也没治的中医,大家就不用浪费时间在那里了。

说法四:

景岳曾說,
善用陰者, 由陽中求陰,
善取陽者, 陰中取陽.

小弟是覺得溫病高手, 多半經方用的比一般經方家還要好,
之前上醫案課聽步桃先生提到, 平常最常念的醫案,
除了傷寒論金匱要略之外, 應該就是王孟英醫案了,
每次念都有不同的心得體會.

經方家裡面, 很多溫病處方藥物用的出神入化,
像徐大椿, 陸九芝, 近一點的像祝味菊, 譚述渠,
最近好像到處都很容易買到" 陳蘇生醫集 ", " 傷寒質難 ",
這 2 本書裡的觀念方子藥物在實際臨床都很好用說.


[ 本帖最后由 pleasure 于 4-1-2008 09: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008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骨大夫 于 4-1-2008 01:43 AM 发表
人不愧是最高级的灵长动物,就因为认识和分析能力高,就成为“人”。你读书时还也不是一样吗?读中文和英语,数学和科学,历史和地理。结果,你也成就了。
吃中餐也可喝BOH TEA,吃西餐也可钓鱼。分开学习,搜集工具 ...


假设换另外一个说法呢?比如语言。太混杂是不是无法精通?

看过一个关于北极的报导。。
在北极,
爱斯基摩人拥有一个庞大的字库来形容各式各样的雪。

从雪飘落,流动,凝聚到融解的状态,甚至连在空中,石块上,冰河里的雪也都各有一个专有词来表示。
甚至以为光线照射与水的含量使雪的白色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也各有不同的声调。

在大马,
一般人都通晓几种语言,也习惯语言的混种。
一些国外来的物件通常直接使用外来语,也常常向其他种族借用字词,译名也不用费功夫去想,就算想了也不会大量流传。

语言,因为各种来源混杂而显得生动活泼。
这样的一套语言系统让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沟通,但是却不能精确表达比较繁杂的思想,往往,在于外国人沟通时总是陷入词穷的窘境

我们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走路,但是无法跳舞 ,我自己就觉得从来不曾完整的拥有任何语言

[ 本帖最后由 pleasure 于 7-1-2008 01:2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maileng 的帖子

用中药医DENGGI,结果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pleasure 的帖子 伤寒名家刘渡舟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1931—1932年,在营口德育堂随王志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药性赋》、《方歌括》等基础知识。1933—1936年,在大连市志远药房跟随老师学习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

  6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又在大连寿民药房跟随谢泗泉学习中医临床一年。谢先生曾告诉他:“学中医临床,莫过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学外感病必须读张仲景的《伤寒论》,而学内伤杂病则应该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因而,这一年他主要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二书上下了功夫。这对于他此后的治学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为了让他铭记行医的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他的父亲正式给他取字为渡舟。
  
  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振兴中医事业,决定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市建立中医学院。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一件大事,各级部门对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千方百计为中医学院的教师队伍寻找人才。经人推荐,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世医家论著时,也就有源可寻,有本可依。他潜心研究数十年,撷古采今,旁涉诸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伤寒论通俗讲话》与《伤寒论十四讲》二书,在国内多次重印,并被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同时,他还任主编,组织编写了自研究《伤寒论》以来的第一部专门工具书——《伤寒论辞典》。

  《伤寒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但长期以来,对于“六经”实质的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特别是针对有人提出的“六经非经络”的观点,刘渡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了六经的实质是经络。他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是在《内经·热论》六经分证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的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基础的。离开六经经络及其相互络属的脏腑组织,则六经辨证就成了空中楼阁。六经辨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辨阴与阳,以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统摄六经,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表里,病情之寒热,病势之虚实。但是,如果辨证只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它还没有具体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仍然不能明确而深刻地阐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六经辨证必须要以经络为基础,通过经络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使辨证言而有物,从而达到辨证以论治的目的。他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六经实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这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刘渡舟还十分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证,各有提纲证一条。提纲证是指能够反映出每一经络及其相关脏腑之生理、病理基本特点的证候群,对于某一经的辨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例如太阳病提纲证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是邪气客于肌表,人体正气抗邪于外的反映。此外,刘渡舟还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原为邪气伤人而立论,并非只针对伤寒之一病。应该看到,辨证之法是从六经之体而求证,由于六经之体各异,与六经相互络属的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一经的证候特点也就随之不同。六经病提纲证反映了六经各自证候的共同特点,因此,掌握了六经病提纲证,不仅能够掌握其在伤寒病中的辨证规律,而且还可以将其扩大至杂病的辨证范围。正如清代医学家柯韵伯所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对于《伤寒论》398条条文排列意义,刘渡舟认为《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永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才能体验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
临床善抓主证 擅用经方
 刘渡舟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证时抓主证是他临床上的一大特色。他认为,主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质及规律,所以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
  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是刘渡舟临床上的又一大特色。仲景之方谓之经方。他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名为何,但求脉证切当,病机合宜,有其证则用其方,故不论外感、内伤,随手拈来,因证而施治。他还认为,经方治病有两大优势,一是组方精简,配伍严密,药少量轻而功捷;二是方证结合紧密,观脉证而定病情,随证施治,不拘一格。
  
  他认为,背书有两大好处:第一,背书有益于明理识证。《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他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而“识清”最终是为了临床上能够准确地辨证用药。第二,背书有益于日后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由于经典著作文字简要,理论深奥,初学者难以一下子弄懂其全部义理,如果能够先将书中的内容熟记于心中,日久以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广泛与深入,尤其是随着临床知识的提高,对某些疑难问题就逐渐地有触类旁通之功,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悟性”吧,这种“悟性”越多,其中医水平也就越高。刘渡舟曾说:“巧者人皆受之,若平时不下苦功先熟书于心中,则临证之时又有何巧之可言”?这对初学中医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扎扎实实的理论基础上,他十分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他常常跟学生们说:“中医之所以能几千年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在临床上能解决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理论,就是为了能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它。如果一个中医不会中医临床,那他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医。通过临床实践,不但可以验证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求发展。

  刘渡舟对青年中医总是予以极大的关怀与支持。在他门诊时,周围总是围着一大群本科学生跟他抄方学习。对于学生的提问,从来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指点与教诲。在刘渡舟家里他的书案的玻璃台片下压着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小杨的一篇散文,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标题为《不曾见面的老师》。文中写道:“1982年,我还是个中医盲,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之后,听高年级的同学说,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中医专家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我怀着渴望知识和仰慕名人的心情,给在远方的老专家发出了第一封信。信中写道:‘敬爱的老师,我是多么渴望成为您的学生啊!’没想到,7天后就接到了回信。信中说:‘你的精神很使我感动,我认为,中医要发展,老年人就应该授业于年轻人,因此,我愿与你交个朋友,共研医道’。信是用正楷写的,苍劲有力。虽然我没见过他的手迹,但我相信,这封信是老专家亲自书写和发出的”。
  “一个青年,能与闻名于世的医学家交朋友,真绝了,我失眠了”。
  “随着学习进行,大脑里的问号愈来愈多了,我们的通信也就愈加频繁了。3年,到底通了多少封信,我告诉您,没统计过”。
  “时间越长,我和他相见的心情愈急迫。我想,将来,或许能成为他的亲授弟子。我终究是他的学生,我一定要见到他,我最尊敬的老师,刘渡舟教授”。
  除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及大量的日常事务外,刘渡舟还承担着多项部级科研任务。如《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柴胡鳖甲汤治疗慢性迁延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老中医电脑程序——苓桂术甘汤加减的临床运用》等。其中,《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科研工作,历经5年,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专家论证,已经通过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祖国医学中的温病学说,远在《黄帝内经》里面已有提及,《难经》以及《伤寒论》里面都有叙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在《难经》里面提到的“湿温、热病、温病”等几个外感发热病的名词,被后世温病学著作中经常引用。

《伤寒论》总结了公元2世纪以前对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经验,同时也叙述温病的证候,是以病初起时“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不可误用汗法。这给后世温病学说的成立,并主张用辛凉清解的治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公元3世纪晋代医家王叔和的见解,认为温病的感染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并有新感与伏邪之分。

公元7世纪以后,对于温病学说继续有所发明。《诸病源候论》把温病列有二十二候;《千金方》里面载有治疗温病的方药:《外台秘要》列有温病门,记载了温毒、温热、温毒发斑以及冬温、冬温发斑等。

宋、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刘完素,他对热性病的认识,用药主张寒凉,这对温病的治疗,起着先导作用。

明末医学家吴有性写成《温疫论》以后,更给温病学说的形成为一门专科学问,创造了前提。

公元1641年(祟祯14年),政治腐败,清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疫病流行,山东、浙江、河北等地,感染疫病者更多,当时医家们都以伤寒法治疗而不能取得效果。医学家吴有性,字又可,江苏震泽人,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说明伤寒与温疫两者完全不同,他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在祟祯15年(公元1642年)写成《温疫论》,书中对温疫的传染病源、传染途径以及传染病的免疫性,都有独到的见解。吴有性认为温疫的发生,既不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也不是由于新感和伏邪。所谓四时不正之气、新感和伏邪的说法,原是晋代王叔和在发挥《黄帝内经》的理论上,认为“冬令严寒……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王叔和的说法一直影响着温病的感染原因以及温病有新感和伏邪的病理机制。到了吴有性的《温疫论》就不以为然,他认为乃从口鼻而入的感染了一种物质--戾气。并说:“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还指出戾气是肉眼不能察见,感觉不能触知,耳不得闻,鼻不得嗅的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吴有性对温疫的免疫性方面的观察,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温疫论》中写着:“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

由于吴有性创造了对传染病的病因学说,通过他的精细观察,指出戾气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温疫病专书,使后来的温病学说在治疗措施上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再一次起了很大的作用。

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2)

公元18世纪以后,温病学说大大地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温病学派,被推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清代著名临床医学家叶桂(公元1667-1746年),字天士,原籍安徽歙县人,后迁苏州。他少年时就继承了自己父亲的学术,又曾先后从师17位,虚心学习各家长处。由于他的毕生精力忙于临床工作,因此著述不多,《温证论治》和《临证指南医案》都是学生们辑录而成。叶天士把外感温热病的病理现象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来概括说明先是由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以出现神志昏乱,在辨证时把温病的症状分成"卫、气、营、血"四个类型为纲领,说明疾病的深浅程度,作为缓急论治的依据。同时也说明病势轻重和发展趋向,卫--表症,气--由表渐渐入里,营、血--里症。如病初起在卫分,较轻;病邪从卫到气、到营血,逐步深入,意味着病势越来越重。叶天士并且总结了历代医学家的经验,丰富了辨证的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观察舌苔、验齿以及识别斑疹和白痞的方法,对临床实践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上施用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养阴生律等方法。

与叶天士齐名的薛生白著有《温热病篇》,其学术观点,基本上与叶氏一致。薛生白,名雪,苏州人。

从此,研究温病学说的医家渐多,具有代表性的当推吴鞠通和王孟英两氏。

吴鞠通,名塘,江苏淮阴人。他继承发扬了叶天士的学说,并参考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籍以及历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公元1798年(清王朝嘉庆3年)写成《温病条辨》,把温病的证候分为上、中、下三焦论治,它标志着温病的病情进展和变化形式。如上焦证候,多属呼吸系病变;中焦证候,多属消化系病变;下焦证候,多属机体抵抗力减退而形成一系列的虚弱病变。吴鞠通还创制了“桑菊饮”、“银翘散”等著名方剂,直到今天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且疗效可靠。

鸦片战争以后的清代医家王孟英,名士雄,浙江海宁人。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时期,迁居上海。他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的理论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家学说为“纬”,在公元1852年(清王朝咸丰3年)编写成《温热经纬》,是一部综合温病学说的资料汇编,后世学医的人们可以从这部书里得到比较全面的温病学说起源和发展知识。

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多少年来引起了医家们在“伤寒”和“温病”之间的学术争鸣。公元1720年,张志聪著《伤寒论集注》,说是“医理阐自轩歧,伤寒撰本灵素,千百方书皆属旁门糟粕”。公元1732年,程国彭著《医学心悟》,他说“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也有认为治病的辨证、处方、用药,须要因地、因时、因人的体质不同而灵活运用,如在公元1825年,章虚谷著《医门棒喝》,他就说“夫治病者,必审其现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药随病变,朝夕不同,惟求其当而已”,又说“气化流行,变迁靡定,人生禀质,南北不同”。这就比较客观。

其实“伤寒”和“温病”两者都是处理若干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方法和原则,而温病学说的成立,正足以说明它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是更加丰富了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骨大夫,好长哦,我得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骨大夫,这个中医学家不懂你知道吗?看到他的主张是“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邓铁涛,中医学家。5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邓铁涛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伤寒”与“温病”无所偏执。以后在实践中,更体会到只要真正辨证论治,有是证而用其方,无论是伤寒方或温病方,都能取效活人。

如何看待“寒”“温”之争?邓铁涛在50年代便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探讨,他对温病学说的产生与发展作了较全面的剖析,认为伤寒学派以东汉张仲景为宗师,以《伤寒论》为典范。

但宋元以后,由于都市人口密集,水陆交通频繁,并且远洋业也日渐发达,为传染病的流行酿成条件,传染病的种类续有增加,这就使医家感到运用伤寒经方治病有时而技穷,于是便有了温病学派的萌芽。

到了明清时期,经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探索研究,温病学说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温病学派。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温病学派是在伤寒学派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的,可以看成是伤寒派的发展。但如果认为既然是发展了,便可取代伤寒派,取消伤寒派的宝贵经验——法与方,那是错误的。

同样,认为温病派微不足道,杀人多于救人,而一笔抹煞温病派数百年来的学术经验,也是不对的。他主张:伤寒与温病的学说和方法同样是我国医学宝贵的遗产,应该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研究与实验。

1955年8月,他在《中医杂志》发表了题为《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一文,阐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在中医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此文后来被日本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翻译,刊于《中医临床》1980年第3期,对日本中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寒”、“温”到底如何合流?邓铁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研究课题。他从毛泽东的“两论”中得到启迪:理论之重要,在于能指导实践。

“寒”、“温”之争,主要矛盾在辨证。在教材中,外感发热病的辨证,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淫辨证”,这对学术流派学习是必要的,但在临床上,则往往使初学者见证茫然,所以他认为“寒”、“温”合流的关键在辨证上,从而提出了“外感发热病辨证之统一”的学术观点。

他认为伤寒派与温病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所研究的对象又同是外感发热性疾病,所以辨证的统一是可能的,亦是完全必要的。

怎样使分歧的辨证比较紧密周详,取长补短使之统一,便于掌握和指导临床,把前人的学说提高一步?邓铁涛对文献医著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于70年代初,先后发表了《外感发热病辨证刍议》、《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等文,从历史发展、病因、病机、辨证、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外感发热病辨证可以统一,而且能够统一的观点,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辨证提纲和论治方法。

《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于1971年编入《中医学新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pleasure 的帖子

邓老也是名家,(曾到我们学院讲座),读中医都耳听说过。
两面看一山,同样是辩证,理解疾病的指导方法,寒温统一那有不可。
中医,西医,同看一“类”(指--〉人),又如何不能溶所学为一体。
看来你对此也很感兴趣,你也想学中医吗。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5-1-2008 10: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

太阳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 太阳经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自太阳而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的提纲证。外邪初客体表,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称为太阳经证,包括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两种证候;若外邪随经入腑,则为太阳腑证,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两种证候。①太阳伤寒证。为寒邪袭表,正阳被郁,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方用麻黄汤。②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③太阳蓄水证。为太阳经邪气影响膀胱腑气,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发汗,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治宜通阳行水,方用五苓散。④太阳蓄血证。为太阳随经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甚则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破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临症应用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麻黄汤
以本方随证加减可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或”发热待查”患者,辨证属于太阳表实证者。主要症状特点是身热、怕冷、无汗。

应用实例
前些天,本人因饮酒吹风等原因,于本月23日下午开始发热,头痛甚,犹以太阳穴处更重,背觉恶寒,其感觉并非天气冷那种寒冷,而是觉得背部一阵阵寒感,与天冷之寒有别,难以描述,略见有咳嗽,暂无痰,把一下脉,就是浮紧之脉象,观舌淡红舌薄白,冬月感寒,此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太阳病之麻黄汤证,《伤寒论》35条有: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及3条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就是明明白白的麻黄汤证,自己的感觉就和书上所说症状是一样的,于是赶紧去购得麻黄汤:
麻黄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想到冬月发汗不易,先煎药服完一碗,然后就用热水洗澡,洗完后未见有汗出,发热头痛未减,再服一碗,始觉得全身如有蚁行状,然后就在床上温覆之,大约过1个小时许,始觉得发热减,头痛轻些,脉不再浮而紧了,转为缓脉,但仍头痛,未见有汗出,继续温覆,但不知不觉居然睡着了,迷糊中,似感觉自己有用手摸摸身上,觉得有湿润的汗一样.第二天醒来,始觉得腰身皆痛,发热头痛皆无,脉已经正常了,上班后就如常人了.
这是我自己用在我身上的第一次麻黄汤,一剂病愈,想起以往的经历,如果出现这样的感冒,非得折磨我20天以上不可,单服药打针也得要上百元.故尔时想,自学中医之后,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自己能够调治自己的身体吧!
http://www.shanghan.com/home/index.php/1534/viewspace-470.html

说明伤寒论是一部临症指导原则,只要应症,就可以用的上。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5-1-2008 10: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2008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骨大夫 于 5-1-2008 10:15 PM 发表
邓老也是名家,(曾到我们学院讲座),读中医都耳听说过。
两面看一山,同样是辩证,理解疾病的指导方法,寒温统一那有不可。
中医,西医,同看一“类”(指--〉人),又如何不能溶所学为一体。
看来你对此也很感 ...


骨大夫,我是在寻找抗癌的途径。之前我总认为中医是温病派,而癌症是没办法慢慢来治的,但是看到伤寒派的诊病法被这样形容,我想一窥究竟是否有这回事。

還有一派是中國自古流傳的叫傷寒派
以傷寒論為基礎  又叫經方派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幾乎都是歷代的神醫
例如扁鵲  華佗  張仲景  孫思邈.....等等
這一派用藥  藥猛力精  用藥少  效果快
不會輸西藥的速度  這一派厲害的人物幾乎都是神醫
那些治病如神的中醫  幾乎都是這一派的
他們專治疑難雜症  很多癌症也可以治好
可以突破西醫的瓶頸  只可惜這派的中醫人數比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pleasure 的帖子

我会帮你找出来,你是要从伤寒论来理解癌症是吗? 中医/金匱/伤寒论里面确有关于“癌”症的文献,以前都是叫“岩”,可以到我的精华帖看一看旧时对于癌症的称呼。我的几位同门是在搞癌症的,一说要服上几年中药的。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5-1-2008 11: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骨大夫,我在不少中医网站看到的文字大都很难理解,好像在看天书,中医在文字的应用方面为什么要这样用法?门外汉要了解中医,恐怕看到这样的文字就要打退堂鼓了

svenja网友之前还说不懂骨大夫是不是中国来的,做么说话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8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pleasure 的帖子

其实,读中医是一定要掌握好华文基础,因为四大经典都是文言文的,一般要理解是不易的,虽然有了白话翻译本, 因为旧文章是用文言文,所以原作者的意识和意义,会有些出入,有些是后人或专家们臆断的,当然推猜也不是靠胡猜的,而是结合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原理等等多少面的理解和研究。
svenja网友什么时候说了不懂骨大夫是不是中国来的,为什么呢?没错,骨大夫是住在狮城的呀。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6-1-2008 09: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9-2024 08:36 AM , Processed in 0.1059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