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lackbird

大马太空计划讨论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007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fg1group 于 19-10-2007 11:52 PM 发表


你可以不满政府的这个做法。
但是没有必要出口侮辱他族。
难道你也是喜欢被人侮辱?

要辱骂诅咒请到《国内政经谩骂诅咒区》。

我对这个宇航版三个版主竟然没有人对这种辱骂采取行动感到失望。


除了眼前的政治利益,我看不到任何长远的科研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2007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生與太空人以業餘無線電( Amateur Ham Radio ) 通話錄影短片!

http://202.190.74.77/live_communication

http://202.190.74.77/live_communication2

http://202.190.74.77/live_communication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07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20-10-2007 08:31 AM 发表
我想请教一下,研发火箭技术需要很大的费用,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来看,您觉得会不会对国库来说太沉重?


其实这是我觉得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我觉得很有讨论空间,但是,我们从科技的角度去看,
而不从政治角度去看。


这个课题你如果在《国内政经发泄谩骂区》讨论的话,
一定很多人提到去其他不相干的课题。
但是我们这里纯粹从宇航科技角度。


我刚刚投稿了一个类似的课题,
但是星期一我才能把那篇稿放上来这里讨论。

关于资金费用方面,
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单独方面进行有关活动,
但是可以和其他国家配合一起进行。

尤其是发展运载火箭方面,
如果我国方面进行有关发展,
不管在科技,经济,甚至是国际战略方面,
都能为我国带来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07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ngakappp 于 20-10-2007 08:18 PM 发表


除了眼前的政治利益,我看不到任何长远的科研目标。.。.。.。.


我也看不到你在本版内有任何建设性发言,

那样我是不是也可以出言侮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07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剛才11PM左右在所謂的RADIO一直聽到大馬太空人一直跟大馬人講SELAMAT HARI RAY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07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weetHours 于 20-10-2007 23:07 发表
剛才11PM左右在所謂的RADIO一直聽到大馬太空人一直跟大馬人講SELAMAT HARI RAYA。


這個有問題嗎?沒錯的啦!你在那裡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0-2007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redog 于 21-10-2007 01:38 AM 发表


這個有問題嗎?沒錯的啦!你在那裡聽?

很清楚,但只是聽到太空人的聲音,地上人問的問題聽不到,在沙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07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weetHours 于 21-10-2007 12:06 发表

很清楚,但只是聽到太空人的聲音,地上人問的問題聽不到,在沙巴。


我想,你是通過AMATEUR RADIO聽的吧!我昨天也有聽到幾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0-2007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pfg1group 的帖子

对对对,我们这里要讨论不要争论.

您的稿是投去那里的?

很好,我希望可以就这个话题讨论一下

我明白运载火箭技术是受控制的.

我刚从 Space Tourism Society, Malaysia Chapter 那里得知他们已经准备好 proposal,在近期内交给政府, proposal title 是 DEVELOPING PASSENGER SUBORBITAL SPACEPLANE AS THE FOLLOW-UP OF THE ANGKASAWAN PROGRAM.

所以我认为运载火箭和这个计划应该只有其中一个会被支持.

其实运载火箭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的科技了,只要政府肯出钱,还有和俄罗斯的关系该没问题的.但是 spaceplane 计划,还可以惠及航空业,也是现在航太航空业的新趋势.要选其一,还真是要深入研究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fg1group 于 19-10-2007 11:54 PM 发表


其实我的个人看法是我国其实应该发展宇航太空工业。

可惜的是我国政府没有一个完好的计划。



我已经看到。 可惜我们马来西亚的起步已经严重错误。。。
其中包括教育及用人。

放眼40年后,也许马来西亚才能有能力自己上太空。而不是现在,或几年。

上太空,当今重要的含义就是寻找能源外界,空间制控权。。。
否则,为了炫耀是没必要的。


中国,日本2002~2003 计划登月至今,为了是到月球考察及下一步抽取矿物样本。
得到地球稀有的高能矿。 并不是所谓的玩玩看看。


一个研究,不是死背。 华而不实! 这就是主题。。。。!
malaysia. 不是能不能,而是内涵。


不想说太多。
因为superdog是一个复杂多从身份使用者。。。
搞地下研究 =/= 马来西亚

[ 本帖最后由 superDog 于 22-10-2007 03: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uoperdog个人提示;

二, 捆绑式航天火箭,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己研制的。
虽然载重属中等。但毕竟制造及技术也许比较安简便。

三,必须搞好南北半球及等区域的地面监控。 这就是外交方面了。。。
我们有加盟国么? 有殖民地么?

四,环球公海监控舰(至少3艘)。我们有么?

etc.

地面设施其实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superDog 的帖子

您想要表达什么?

什么是捆绑式航天火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0-2007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说大马制造太空船,起步慢,应该发展宇航等等。
我也发表发表


第一,宇航出身的我们当然希望国家会大力发展
至于制造太空船,想想大马本身都还没有制造一架飞机又如何会有技术去设计和制造太空船呢?
况且,太空技术比航空技术更敏感。如果说只是搞科技没有想占太空一席就是骗人的。
当今的太空领域还未能完全被法律控制,谁等到太空科技谁就能突出。想象下,我们只是小国家而已。。。(有空我才放一些关于 Space Policy出来但应该没什么时间,还是交给我的学弟吧



起步慢?我们拿两个飞机制造商来参考看看到底我过有能力吗?
美国的boeing,大家都认识吧 。Boeing刚开始时都是依靠政府在财务上支持才能捱到今日。
再看看Airbus,Airbus是有西班牙,英国,法过和德国四大主要国家再加上其他欧洲国家组成。Airbus 搞全球最大的客机差点搞到分化


人力,财力加上科技,样样不能缺。我相信大马是有人材的。遇到很多教授都是在NASA做了蛮久。


可是我国的工业还没成熟。如何说呢?很简单,有多少公司是有R&D的?少的可怜。有多少本地公司拿钱给大学搞科研?很少!

就如现在我们的工业都没有科技去生产某些飞机零件更何况说太空船?

再来,发展宇航?不急不急。宇航是相等于国家的强大。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先进国家吗?没有的话还是搞好本身的文化吧。

但是,我个人觉得下一任首相会对宇航带点冲击至少是军事方面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22-10-2007 04:25 PM 发表
您想要表达什么?

什么是捆绑式航天火箭?




哦! 发展中国家,想上太空必须了解的。


superdog 就此这里简单解释,若有误,请原谅:

捆绑式火箭:就类似  早期的 Ariane,也译为阿里安,日本H2, 以及现在的长征2号.

Ariane3 EU
JP

CN


[ 本帖最后由 superDog 于 22-10-2007 08: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perDog 于 22-10-2007 03:26 PM 发表
suoperdog个人提示;

二, 捆绑式航天火箭,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己研制的。
虽然载重属中等。但毕竟制造及技术也许比较安简便。

三,必须搞好南北半球及等区域的地面监控。 这就是外交方面了。。。
我 ...



你所提到的,是载人火箭上才会有的问题。

我想,刚开始的层次,
也许在20年内,我们先要开始和外国合作发展技术层次较低的火箭运载,
或是类似巴西曾经进行的低太空实验。

要载人上太空的火箭,
是要液态燃料,
以我国目前的技术,
未来20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22-10-2007 04:25 PM 发表
您想要表达什么?

什么是捆绑式航天火箭?


所谓的捆绑式火箭,
就是把几个引擎绑在火箭底部。

很多国家刚开始用这种方式是因为没有科技研究冲力大的引擎,
所以退而求其次的把几个冲力较差的捆绑在一起来达到一定的冲力。

捆绑式虽然在某个技术层面来说相较低。
但是也不是容易控制的。

捆绑式的火箭要求最严格就是引擎的点火时间和可靠度。

如果各个引擎不能同时被点燃,
即使是相差毫秒,也有可能导致火箭偏离预定轨道,
甚至坠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0-2007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22-10-2007 07:54 PM 发表
看到有说大马制造太空船,起步慢,应该发展宇航等等。
我也发表发表


第一,宇航出身的我们当然希望国家会大力发展
至于制造太空船,想想大马本身都还没有制造一架飞机又如何会有技术去设计和制 ...



我的看法和你一样,
发展太空工业其实最大的得益者将会是本地的军事工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7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前面我所提起的我的一篇投稿吗?

下面这个是该作者在《东方日报》的文章

www.orientaldaily.com.my

搞科技切忌假大空
-13th Oct 2007
※甘國隆

喧鬧了一整年的我國首位太空人經已昇空,對於我國人民而言,除了精神上的勝利及滿足之外,似乎再也沒有其他感到驕傲的地方,更惶論可以帶來任何實質效益。

太空探索屬於當今世界科技的頂端,目前只有美國及俄羅斯兩國掌握最先進的科技技術,中國及日本仍處於摸索的階段。如果不是用千萬噸棕油的代價保送太空人昇空,我國連門都摸不著。所以,如果論經濟財力,新加坡大可派多位太空人翱遊宇宙,可是新加坡卻講求實際不上太空,專心致志發展生物科技。

我國政府已是時候摒棄妒嫉及自大的心理,學習鄰國新加坡如何運用及把握機會,使自己成為亞洲國家甚至世界舞台的成功典範。

我國所推行的政策往往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凡事都講求如何的大及如何的多,單在今年就已令人咋舌的陸續推出「伊斯干達經濟特區」、「北馬經濟走廊」、「東海岸經濟走廊」,甚至不久之後聽聞還有「東馬經濟走廊」等大計劃,單單一個「北馬經濟走廊」的推介禮就花掉一千萬令吉。但實際上整個走廊計劃猶如霧裡看花,人民至今仍不懂其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反而是善於把握機會的新加坡早在2000年時就以動用外匯儲備的5%~10%用於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希望能夠繼電子、工程與化工之後,生物科技成為第四個重要支柱產業

開發生物科技
不但如此,新加坡還十分重視生物科技基礎研究。目前該國的上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細胞、腦神經、熱帶病(例如登革熱)、SARS、結核病和某些熱帶經濟植物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如2001年,以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主導的國際聯合研究機構,公佈了河豚的基因組序列草圖,而在2005年,以Cell Research Corporation的首席科學家潘全勝博士領導的科學家小組發現了新的干細胞源(位於臍帶外圍層)。

新加坡於1990年以來為了吸引優秀研究人員,提供諸多優惠條件,包括高薪、假期、住房補貼、子女入學補助、配偶工作,等等,更鼓勵加入新加坡國籍,但是仍未必擔保可以留得住尖端人才。

而在馬來西亞,生物科技的研究和開發還處於萌芽階段,資金與人力的投資還極有限。更致命的是,我國所執行的種種政策在數十年來可說是完全出現偏差,尤其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無數的非土著優異生因無法進入政府大學進修,結果楚材晉用,流向海外。

21世紀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人材,韓國為了創造吸引人才回歸的社會環境,特別立法保護人材。該國相繼制訂了「韓國科技研究所援助法」、「科技成就法」、「技術開發促進法」、「工程技術人員晉升法」等一系列法律條例。

台灣為了招攬外流硅谷的科技人才,特別給予外流人才免役的優待。反觀我國除了搞膚色政策之外,還能設想出比這些國家更好的辦法嗎?
與其花上過億的納稅人錢送人上太空,不如學習新加坡致力開發生物科技更好!


我的看法则是和他不一样。
我反而认为我国更加要开发本地的宇航太空探索工业。

发展宇航太空工业或是发展生物科技? - 回甘国隆先生的《搞科技切忌假太空》


本文旨在回应甘国隆先生本月13日在《东方名家》的《搞科技切忌假太空》之文章。甘先生认为,我国应该学习新加坡一样,致力发展我国的生物科技。笔者赞同甘先生的部分意见。尤其是我们的邻国新加坡在吸引优秀外国科技人才和政策上的配合,这是有目共睹。在国外不少的重要生物科技学术期刊上都可以看到来自新加坡研究机构发表的研发论文。有一点更加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政府在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和留住国内人才的政策的确不如他国。但是笔者并不能苟同甘先生认为我国也应该学习新加坡发展生物科技的意见。

从宇航科技和太空探索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甘先生对于现今世界宇航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深入了解。换另外一个角度,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笔者反而认为,撇除政府政策偏差等等的人为因素,我国反而更加应该致力发展本地的宇航和太空探索工业!在某一个程度上,新加坡由于地小的关系,即使拥有一定的科技实力,也并不能发展其太空宇航工业。

首先,甘先生认为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在太空探索技术上执牛耳。事实上,从国际太空探索科技来看,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以外,欧洲宇航署和法国太空科技的实力也是不容忽视。在国际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市场上,除了美国以外,法国的亚利安系列运载火箭也是可靠安全和价钱上最好的选择。

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是非常适合发展太空探索工业,尤其是和外国合作发展发射运载火箭。和所谓的‘经济走廊’比较起来,发展本地的太空工业是更加能够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发展本地太空工业不仅务实,能带动多方面的发展,吸引外国长期资金和外国的先进技术,更能推动有关当地的基础建设。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在赤道附近,低纬度,这个位置事实上非常适合发展太空工业,尤其是利用运载火箭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有效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无需再做转换轨道的动作就能直接进入目标轨道。

在此区域发射运载火箭耗力小,所节省的火箭燃料高达二成以上,又或者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发射费用更便宜,有利商业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火箭发射基地都是尽可能靠近赤道。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甘乃迪太空中心和日本的种子岛,法国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就连我国的邻国印尼也开始和俄罗斯合作,在该国建立太空基地。另外,我国四周都是海域,即使不幸火箭发射失败,可以把失败的火箭控制掉入海中,不会引起灾难性的人命伤亡。

发展太空工业,建立火箭基地或是太空探索科学研究机构都能够为我国各方面带来各种好处。在教育科研方面,国内目前布特拉大学和理大都拥有宇航工程科系,发展宇航工业不但能够带动国内的宇航科学研究,更能带动和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例如航电,材料和能源等等。其中如果能够引入外国的液态火箭燃料技术则更能够提升运载火箭能力。如果能够将这些技术商用化,更能提升本地的经济实力。此外,就如法国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库鲁的火箭发射基地一样,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提升有关地方的经济实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运载火箭技术更能可能能为马来西亚带来军事战略上的优势。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的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所以掌握运载火箭上的技术在战略意义上,也代表我国在某一个程度上掌握弹道导弹技术。这类导弹对于大国来说虽然只是属于战术性武器,但是对于土地面积的小国来说,却可以被当成是具有阻喝效用的战略性武器。届时不管我国是否真正的发展类似武器,却足以形成一定的阻喝效用。

但是,和生物科技一样,宇航太空发展需要政府的长期支持才能看到其效益成果。所以,政府是否有决心要长期投入大量金钱人力资源,而人民是否有耐心看到成果是值得商讨。更重要的是,诚如甘先生所言,如果要成功,政府除了有必要纠正执行偏差以外,更要在吸引外国人才方面下更大的苦工。或许有人认为以我国的国力,在现阶段谈论发展宇航和太空工业是天方夜谭,但是,有哪一项不是从梦想开始?毕竟,能够在价值逾二十亿美元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分一杯羹是一项相当吸引人的。

所以,与其花上过亿的纳税人金钱送人上太空,与其学习新加坡开发生物科技,为什么我们不要致力发展本地太空宇航工业?

[ 本帖最后由 pfg1group 于 22-10-2007 10: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fg1group 于 22-10-2007 10:46 PM 发表
下面这个是该作者在《东方日报》的文章

www.orientaldaily.com.my



我的看法则是和他不一样。
我反而认为我国更加要开发本地的宇航太空探索工业。

发展宇航太空工业或是发展生物科技? - 回甘国隆 ...


说到我国应该不应该发展宇航工业
我没有什么意见

想象下,我国拥有天然优势是无可否认的
但是这不是主要因素说发展宇航

没有强大的基本设施是做不到什么成绩出来
最重要的是搞好经济才会有外资 -->财源,市场
提高工业素质 -->科研
提高行政效率 -->有效实行大型计划

如果提到生化科技,资金不比宇航来的大但是挑战却是相差不大
都是面对
提高工业素质 -->科研
提高行政效率 -->有效实行大型计划

做好本份吧。

现在的局势也有好的一面
希望搞好基本才发展别的

千万别人云亦云

就如看到邻国的航空维修业赚很多钱,我们就没头没脑跑去做
完全没有一个好好的计划

邻国的宇航相关部门(AAIS)全部都是航空领导层担当
我国的MIGHT却不懂什么背景
相比下,邻国还是较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07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发射火箭上来看,我国确实很有地理和外交优势,但是我个人更宁愿发展太空食品,目前太空就餐问题还是非常大,没有口感的压缩口粮,冷冰冰的食物,直到最近才有微波炉来丁热而以。而且知道去年才有法国西餐上太空庆圣诞而已。如果要,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来的呢。

btw,我国很早就有一些宇航科研了,在国防科学与科技研究中心(STRIDE)内就开始了6项关于机械和宇航的计划了。但是其拨款却非常少,才3百万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10:16 AM , Processed in 0.1378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