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看電影: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1118>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13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blsbl 发表于 23-12-2013 05:07 PM 
我觉得挺突兀的,但无所谓,因为已经很尿急了,哈哈哈哈哈
或許是因爲還沒來得及看巨龍大展身手就終結,所以心情會有點失落吧 
但這反而讓我對最後一部曲抱有更大的興趣+期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2-2013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reier Fall (Free Fall)
V=gt
就像雨天予人的印象一樣,有關同性戀作為題材的電影,
總是予人一種調性冷厲、沉默、陰鬱、悲劇色彩。
預告片雖然將它冠上德國版“Brokeback Mountain”的美譽,
然而,Freier Fall仍然缺乏了那種委婉動人的回腸蕩氣。
它們之間最顯著的共同點是:有些人或事,錯過了,就會永遠失去。
或許該換個是視角去探索,導演並非將焦點全然集中在同性課題,
而是透過平穩及冷靜的步調,深入探討人性的沉淪與墮落。
因此,您會發現鏡頭往往專注在Marc及Bettina的表情上;
他們都是選擇逃避,以致失去靈魂的軀體。
那些内心無助不安的人,卻僞裝成若無其事;
那些受到挫折打擊的人,利用酒精或毒品麻醉自己。
人類總是喜歡編制理由去掩飾自己的懦弱和恐懼,
漸漸地迷失了方向,最終沉陷在狹窄的世界裏。
一旦淪陷之後,便會掉入黑暗的深淵之中。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9-12-2013 10:46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014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s I Lay Dying
“I could just remember how my father used to say that the reason for living was to get ready to stay dead a long time.”
James Franco根據小説家William Faulkner於30年代創作的長篇小説,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
此片像是一部文學味頗重的“公路電影”。
故事講述一家人利用馬車将妻子或是母亲的遺體運往墓地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
分屏的採用將鏡頭分隔成兩半:
一半是故事的發展畫面,另一半是幾位故事主人翁飄忽不定的心理獨白。
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隨著各個人物的各種心理層面而愈來愈複雜。結局亦顯得十分耐人尋味。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一出電影,可以是沉悶,可以是有趣,也可以是很有深度。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3-1-2014 10:24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3-1-2014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immyncw 发表于 23-11-2013 12:35 PM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过以下的戏 ,我个人觉得都是很不错的戏。
The Tree of Life
big fish!
我十大最爱电影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3-1-2014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20-12-2013 11:10 AM 
De rouille et d'os (Rust and Bone)
導演運用鏡頭捕捉一舉一動、一景一物,如此寫實和細膩。
我选戏很特别,
有时候我只看海报,
我就觉得这电影不错了,
然后就会找trailer来看,
看了后,就觉得这电影应该会让我流泪,
现在下来看,
预感会是好电影,
多谢推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4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汉堡 发表于 3-1-2014 03:23 PM 
我选戏很特别,
有时候我只看海报,
我就觉得这电影不错了,
跟你一樣,有時候我選電影也是憑直覺的。
最初選看這部《Rust and Bone》,純粹是因為Marion Cotillard,
後來發現男主角Matthias Schoenaerts也很不錯。
很喜歡這種簡單而不虛浮的故事,然後用最真誠的方式打動人心。
絕對值得看一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4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urbo
小蝸牛從小就總愛賽車,卻被先天的缺陷束縛著。住在菜園裏的蝸牛們都在嘲笑它發白日夢,不甘於此的小蝸牛下定決心挑戰極限。在良好的機遇下,它相繼獲得了後天的能力、朋友的協助、伯樂的栽培以及家人的鼓勵,最終成爲一隻疾速蝸牛。
或許這又是一個很俗套的勵志動畫片。然而,將老套的橋段套用在動畫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更有趣的是,被征選作爲“塞車勵志電影”的主角竟然是一只蝸牛。故事主綫為小蝸牛衝破各種極限贏得比賽的冠軍;過程中則細膩地描繪了兩段外型、形態截然不同,但感情同樣真摯的兄弟情,以及人類與爬蟲類之間的相互信任與支持。
那幾隻搞怪的蝸牛,會讓人想起《Finding Nemo》裏住在牙醫診所的魚缸中的魚群;後者在角色塑造上顯然更加立體。沒落商場裏的模型店老闆、美容店婆婆、修車女郎,或許他們的協助存在著私心,但這恰好反映了現今社會的心態。其實他們不自私,只是其他人過於現實。“Turbo”效應讓他們的事業風光起來,也不過是一種互惠互利的成果。
凡人之所以成爲凡人,是因為別人忙於攀登時他卻安然入睡;
名人之所以能夠成爲名人,是因為他們在同伴休息時不停地攀登;
偉人之所以成爲偉人,是因為他們不甘於當一個平凡之人。
人會因爲退縮而變得渺小,會因爲奮進而成就夢想。
儘管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困難,但我們必須堅韌不拔地朝夢想繼續前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2014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inconnu du lac (Stranger by the Lake)
它不僅僅是一部同志電影,也是一部心理驚悚電影。敏感的同性戀課題及尺度大開的裸露鏡頭,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無疑是2013年的話題之作。這樣一個不尋常的題材,必定會有人接納,同時亦會有人排斥。
電影由始至終就祇有一個場景,既是湖畔或是湖邊叢林,單調但不乏味。光與音配合運用得非常協調。導演選擇了自然形態下的光線分佈,讓畫面更接近野性的紀實風格。零配樂反而更容易引起焦慮不安的情緒。風聲呼嘯、水聲汩汩、飛禽啁啾,成爲了片中最自然的音效。一氣呵成的長鏡頭,強化了寫實的視覺風格。
電影中的湖畔,其實是一個極封閉的環境。就如現實中的風月場所或是賭場,風流的嫖客、吸毒的道友、嗜賭的賭客總是流連忘返,從未察覺自己身處在一片危險境地。只要癮來了,就會若無其事地回到“湖畔”。
愛與性能分開嗎?這應該是電影主要要探討的課題。一心渴望被愛的Franck,爲了愛人而選擇隱瞞真相,卻無法從Michel身上感受愛。身邊最親密的人原來只是路過的陌生人。最終,他被遺棄在漆黑的叢林裏,心靈依然徘徊在孤獨的邊緣。
性是一種本能的慾望;愛則是一種精神,是心靈成長的原動力。
只依賴性的一段關係始終是孤獨的;唯有真愛才能讓彼此的關係繼續延伸。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5-1-2014 12:27 A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2014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ravity
觀賞《Gravity》是一種視覺上的饗宴。它讓大多數從來沒有看過宇宙的人,有機會“目睹”最接近我們腦海中所幻想出的星河,透過鏡頭的切換轉換敘事的主題,宛如身歷其境般跟著太空人懸浮在一望無際的宇宙之中。失去重心的飄浮、360度旋轉的昏眩、失去方向的恐懼、缺氧的窒息感,竟然如此真實和震撼。
觀賞《Gravity》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啓發。預告片讓人不禁好奇,故事本身是否還有繼續發展下去的空間?事實上,導演在電影裏具體地證明了的敘事能力與實力。《Gravity》融合了太空災難及心理驚悚的元素,轉折的過程都毫無冷場,節奏緊湊且充滿張力。隔著一層厚重的太空服,宇宙的謐靜和内心的焦慮形成極大的對比。在特寫鏡頭的捕捉下,人物的表情一覽無遺,也讓人深刻地體會到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求生,每一刻都必須分秒必爭。曾經最喜歡的謐靜,卻成爲了最恐懼的死寂;演員層次分明地演繹出生存者在每一個階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從失望到希望、絕望後重獲希望,最終在險境中重生。
從小,科學家就告訴我們:所有行星都圍繞著其所在銀河系的恆星運轉。
科學將過去的未知假定成現在的事實,為人類文明定義出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
然而,科學家無法以他們所觀察到的定律完整地解釋人類的知覺。
人之所以生存,是因為他擁有活著的信念。
在挫折中學習成長,在逆境中學會堅強,
在絕處中幸逢生,在厄運中創造奇跡。
Sit back, enjoy the ride, you gotta plant both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and start living life.
原來,能夠站立在地球的這一片土地上,深吸一口氣,是一件那麽幸福的事。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6-1-2014 10:54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7-1-2014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2014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oclatecake921 发表于 7-1-2014 01:31 PM 
海报吸引我,觉得两个男生都蛮帅的
Brokeback Mountain是经典啊,而且我觉得不能跟Brokeback Mounta ...
雖然預告片裡有出現“德國版斷背山”的字眼,除了男主角是已婚男人這個角色設定以外,此片並沒有太多斷背山的影子。
故事重點不是集中在兩個男主角之間的感情,而是集中在人性墮落的議題上,
在男、女主角婚姻上的刻畫也比較多,因此女主角(既男主角的妻子)的戲份與對白都比第二男主角還要多。
電影屬於水準之作,唯缺乏了深刻的印象點,但不妨一看~
當然都是有中文字幕的,要不然聽沒有~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8-1-2014 10:17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4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014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ush
這是關於兩個賽車手James Hunt以及Niki Lauda的真實故事。
劇本以相互穿插的方式,客觀地闡述了這兩位車手半生的傳奇事跡。
故事前半段的節奏快而急,感覺就像坐上了跑車,一直跟不上步伐。
但中段以後便開始漸入佳境。
導演利用運鏡技巧,將賽車的疾速、壓迫、刺激與熱情,感染人心。
而跑車引擎聲與激奮的配樂合奏、齊鳴,更是激發腎上腺素。
賽車手風光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他們總是與速度競賽;所參與的每一場比賽,都是賣命的演出,永遠在生死邊緣掙扎。
A wise man can learn more from his enemies than a fool from his friends.
成功者的成就,除了建立在天賦與堅持以外,旗鼓相當的對手同樣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可敬的敵人其實是力量的來源。自傲是一塊絆腳石,唯有從對方身上學習優點,並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成爲強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014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hoclatecake921 发表于 10-1-2014 05:36 PM 
看了
我把它当成是“一个同志出轨的心路历程”。
其實我反而喜歡劇本描繪Marc與Bettina在處理這件事的態度。
Bettina突然回家,假裝若無地觀賞電視節目;
他們試圖在欺騙自己婚姻的裂痕從未存在過。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兩顆心的距離。
只覺得Marc在醫院親吻Kay的這一幕,安排得太刻意及勉強……
或許該說,長期的壓抑的人,突然會做出一些一反常態的反叛舉動?
片頭與片尾其實有相互呼應的效果。
Kay是Marc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同時也是一個引子,
讓後者從隱藏——逃避——接受——坦然,心路不斷轉變、成長。 |
|
|
|
|
|
|
|
发表于 13-1-2014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6-1-2014 09:34 PM 
Gravity
觀賞《Gravity》是一種視覺上的饗宴。它讓大多數從來沒有看過宇宙的人,有機會“目睹”最接 ...
不错,我会把这部列为 必看的100 部电影,不用去太空,都可以体验 。
浩田兄,有兴趣分享The Spectacular Now 影评吗?纯粹推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014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1-2014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4-1-2014 10:13 AM 
還沒看過Gravity嗎?
那再等你的觀後感啦~
我看了gravity 超喜欢的,在太空飘来飘去,颠覆传统摄影。还有,我不会写影评的,只会吹水。
但是喜欢看影评。
这部戏肯定在 16 Jan oscar 提名日,提名某某奖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014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舟 发表于 14-1-2014 10:27 AM 
我看了gravity 超喜欢的,在太空飘来飘去,颠覆传统摄影。还有,我不会写影评的,只会吹水。
但是喜欢看 ...
對。即使不是在大熒幕看,心裡也會不禁有一種“飄然”的感覺。
你給的評語一般都簡單有力啊。
Gravity在金球獎獲得多項提名,但最終只摘下最佳導演一獎。
希望在Oscar頒獎典禮上能贏取更多獎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014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ain Phillips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電影場景基本祇有兩個:一個是貨運船,另一個是救生艇。
同樣是在局限的空間裏所發生的突發危機事件,無論是發生在天空的《United 93》,或是發生在海上的《Captain Phillips》,導演都有善地利用僅限的資源,簡潔有力地敘説一個完整的故事,節奏也掌控得宜。
些微搖晃的鏡頭,非但無礙觀賞情緒,反而因爲故事發生在船上而顯得合理。
同時,更增添了真實的臨場感,隱隱地製造出坐立不安的緊綳感。
電影後段幾乎是Tom Hanks卯足全力發揮能力的時刻。固然意圖明顯,但Tom Hanks從故裝鎮定到崩潰無助的逼真演繹,加劇了情緒的感染力,也大大地增加了電影的可看性。影帝級的演技毋庸置疑。
在這個挾持人質的事件中,編劇並沒有將索馬里海盜描寫成殘暴或貪婪的恐怖分子,而是盡量保持客觀地勾勒他們人生的無奈。海盜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打劫貨船,以換取未來三餐的溫飽。Muse曾有一個美國夢,然而,最終他卻只是以囚犯的身份踏入美國國土。他的遭遇不禁讓人唏噓。
假如說《Gravity》是大自然的災難,那《Captain Phillips》就是人爲災害。
只要有人的地方,衝突就會存在。而語言、文化與種族的隔閡,往往會加劇衝突的產生。
或許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膚色或種族,但我們有權利選擇該走哪一條路。
倘若人人都應該心存善念,懂得體諒,紛爭便會消失。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7-1-2014 08:07 A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为饰演海盗Muze如你们所愿, 终于被oscar提名:
Best supporting actor:
Barkhad Abdi -- "Captain Phillips"
Bradley Cooper -- "American Hustle"
Jonah Hill --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Jared Leto -- "Dallas Buyers Club"
Michael Fassbender -- "12 Years a Slave"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