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xiangjie39

闲聊茶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2-2009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开始泡的水温比较高,后面采取较低的温度就没什么必要了。如果您要试各种水温冲泡出的口感,个人建议从第一泡起,定下一个水温去泡,接下来的水温以第一泡的水温为原则,调整温差五度左右,这样试出的茶味会比较均匀,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9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开始泡的水温比较高,后面采取较低的温度就没什么必要了。如果您要试各种水温冲泡出的口感,个人建议 ...
乐道七碗 发表于 23-12-2009 12:56 PM


谢谢指教,这泡茶是泡的比较懒散随意。
当电子随手泡的水一沸,就看始泡。没有加温,温度是越泡约低。浸泡时间也跟着家常
属,一个人是的懒散喝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09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8# xiangjie39

杰兄,好。

这茶我还没开来喝,
没看它内容;我还以为是红奶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09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ngjie39

杰兄,好。

这茶我还没开来喝,
没看它内容;我还以为是红奶茶呢~
万缘 发表于 23-12-2009 03:00 PM


我本来也是以为是红奶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09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ngjie39

谢谢杰少分享~
很多时候我们在泡茶时注重浸泡和出水的时间
却忘了每一泡之间茶叶搁 ...
kevin8818 发表于 23-12-2009 01:23 AM



昨晚累,打字没打完就想睡了。。。
上面的下文是
我们常忽略每泡之间茶叶搁着时
还是受壶里或盖杯里的热气薰着
就如我们在三温暖里会冒汗
茶叶多少也会因热气而溢出较浓的茶汁
接下来泡茶时,因有先前的茶汁溢出,在时间的掌握上就要多注意了。。。

比方呀~
你拿两个蛋糕,一个你用拳从高猛击,蛋糕会容易碎;另一个你用拳近距离缓慢的向下压,蛋糕会凹会碎,但不会碎得四处都是
茶叶是蛋糕,拳头是流水
水仙泡到第九第十泡时不妨把壶嘴靠近慢速度低流,这样泡出来的茶,可能会清甜哦~
话多吱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2009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5# kevin8818

佩服,配服,,下次有机会试试看你的泡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12-2009 03: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佩服啦~
大家都知道我是极懒的人
会说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09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4# xiangjie39
先些分享。
许多茶的尾泡大都可以甜的如果前泡处理的好(茶量没过多,没有高冲,没有摇壶敲壶,没有开盖引至突冷突热,没有用高窄壶,没有注水满壶等干扰茶也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12-2009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ngjie39
先些分享。
许多茶的尾泡大都可以甜的如果前泡处理的好(茶量没过多,没有高冲,没有摇 ...
茶物语 发表于 24-12-2009 11:32 AM


谢谢分享.
可不可以如此说,就对老丛水仙而言,如果尾泡喝不到甜的,就能断定某些泡茶细节出了问题,如茶叶本身状态,用来泡茶的水,泡茶水温,浸泡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09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9# xiangjie39
是的,你所说的细节的确影响茶的表现。
是需要高温热水泡老枞才能呈香与韵。如果必须以减低水温或细水长流式来泡那也是某方面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09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泡09年秋铁,这次只注入65~70cc的热水。。浸泡不到八秒就倒出来了,茶汤是淡了一点


这泡就浸大约十秒,茶香四溢。。


茶叶显得活力及比较粗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0 努力分享,加10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2009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1# xiangjie39
谢谢分享。
如以低水温泡,那水味就重于茶味,薄。但这当绿茶喝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09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ngjie39
谢谢分享。
如以低水温泡,那水味就重于茶味,薄。但这当绿茶喝也好。
茶物语 发表于 25-12-2009 09:39 PM


谢谢指点。。确实低温泡,茶味不显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9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meshook 于 27-12-2009 09:24 PM 编辑

今天无所事事


取了大约十五克的干巴西蘑菇


把它撕成块以便容易出味,在加约八克的十年陈期7581


把烧水倒如,放在酒精炉上慢慢熬煮


20分钟后,只喝到巴西蘑菇有点类似杏仁加冬菇的复合味,茶味不明显。。


再过20分钟后,喝到了少许茶味可惜都被菇的香味掩盖了


再多20分钟后,茶汤色泽开始红得有点带黑,满屋多是菇香味


再多30分钟后,瞧茶汤,与刚刚彻热水的时的分别有多大呀[IMG]

巴西蘑菇+黑茶。。我想药用价值在于能。。防治心血管病吧


努力分享,加10分
干蘑菇,不会咸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5 努力分享,加15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9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meshook 于 27-12-2009 09:33 PM 编辑

闲来无事,再泡05年老枞水仙,水就用静置了一夜的过滤水来泡


放8克茶叶用四杯水平壶泡,先来个温润泡


第一泡,韵味十足。。没有泡出火工味,算是泡得最好喝的一次了


1 2
3 4

第一泡至第三泡算是掌握到了,汤色口感几乎保持着,为第四泡茶韵就显得弱了一点但确多了一点滑甜,接下来的第五及第六泡都是如此。


把第一泡至第五泡的茶汤倒进此公道玻璃杯,回温一下,倒出来喝,口感韵味还在,也很滑只是多了苦味,但很快就化掉了


努力分享,加15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5 努力分享,加15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9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5# xiangjie39
先谢分享。
请问水静置在什么器具?
能泡出韵是蛮好了。
壶与茶量的比列好象不对?
一般的韵可以'明显'的维持在七泡左右。
玻璃会呈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9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ngjie39
先谢分享。
请问水静置在什么器具?
能泡出韵是蛮好了。
壶与茶量的比列好象不对?
...
茶物语 发表于 26-12-2009 09:14 PM


谢谢指点
暂时家里只有紫砂器具,所以将就一点用
请问壶与茶量需要怎样的比率才恰当呢?
七泡维持同一样的,还真得要多多泡,才能领会其中一二。不知前几泡,我是否泡的太浓了,导致后几泡泡不出前三泡的韵味?
还是茶量放太少了
玻璃器具我只是用来放茶壶滴水
后来,有顺手拿来温茶汤,不是很理想的温茶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9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meshook 于 27-12-2009 09:57 PM 编辑


今天想用。。安溪泡法来泡90年代海提牌的三印水仙,就取了三克


温润泡一次


第一泡


第一泡+第二泡


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

喝后销微goolgle一下,找个转贴。。。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我一直以来误解了三泡一杯就是安溪泡,经此转贴看来,我只做到了第一阶段而已。置茶叶量我也放少了。


在试泡泡,第四泡至第六泡。。图为第二阶段的茶汤,比起第一阶段的茶色茶味淡了些


努力分享,加15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5 努力分享,加15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2-2009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meshook 于 27-12-2009 09:21 PM 编辑

再泡09年秋铁。。


这次是我常用来泡清香型茶的短嘴西施壶来泡


第一泡,还是觉得少了某种味,但整体而言还算泡的不错了


第二泡,倒出。一看。茶叶发的要溢出来了








努力分享,加15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5 努力分享,加15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09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秋铁怎么那么青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8-2025 12:31 PM , Processed in 0.69344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