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6-8-200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者的隱居生活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他只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然後一個人到山中居住了。
到了山中,他開始隱居的生活,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他才想起自己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乞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於是毫不猶豫的給了他一塊布,當做換洗用的衣服。
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後,他發覺在他居住的茅屋裡面有一隻老鼠,常常會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服。因為他早就發誓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意去傷害那隻老鼠,但是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隻老鼠,於是他又回到村莊,向村民要一隻貓來飼養。
貓有了,老鼠嚇跑了。稍微安頓下來,他又想到:「讓貓吃什麼呢?我並不想讓貓去吃老鼠,也只是嚇嚇老鼠而已,但總不能讓牠跟我一樣吧?還是得給牠喝牛奶吧!」於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頭乳牛,這樣,貓就可以靠喝些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覺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來照顧那頭母牛,於是他又回到村莊,他找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帶著這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山中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覺得生活單調枯燥,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需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流浪漢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他一樣,過著禁欲苦行的生活呀。於是,他又滿足了流浪漢的要求。
這個故事就這樣演變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後來,也就是半年以後,整個村莊都搬到山上去了。
贏的啟示
其實,這正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得不到滿足。而真正可悲的是:人總是能為自己的欲望找到藉口的。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費了很多精神獲得財富,卻少有時間享受快樂;我們努力賺錢買越來越大的房子,但越來越少時間留在家裡;我們開發了很多新藥,卻健康不再;我們不斷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對自己內心世界卻一無所知。
我們卻總是不自由、不快樂,我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滿足無止境的欲望。我們該想想自己是否要繼續盲目地跟著欲望走,跟著並不快樂的人生走下去了。(文/何南輝 摘自《你還沒有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8-2006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在冷颼颼的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辛苦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的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裡如往日一樣是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意味深長的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啊!」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心靈加油站
哈里伯頓:「懷著憂愁上床,就是背負著包袱睡覺。」
親愛的,人生裡有93%的煩惱都不是必須的,它們只存在於自我的想像中,往往不會出現。
許多人心裡潛藏著一隻名字叫做「煩惱」的小螞蟻,常常放牠出來吃掉自己的難得的快樂。
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不用想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文/何南輝‧摘自《做一個心靈富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8-2006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工讀生當兒女
校園內,有一條美食街,午餐時都是人擠人,本來我都是帶便當的,因為有幾個學生在轉角的小店打工,我就固定去捧場,感覺小店口味很鮮美,而且俗又大碗。久了也就認識了老闆娘。
學生中有經濟困難的,我問在那裡打工的學生,有沒有缺人?他們的答案是:「凡是在這邊打工的,阿姨(老闆娘)都規定他們要在這裡吃免費的三餐,萬一因為功課太忙,不能再來打工了,阿姨也囑咐他們一定要回來吃三餐。所以這裡幾乎沒有流動性,縱使要畢業,同學也會介紹學妹來。」
我碰到了老闆娘,她馬上說:「同學告訴我了,有缺!有缺人!叫那個同學下午就來打工。」
不久,在那兒打工的一個學生到我研究室來,告訴我家裡發生了變故,要申請急難救助,需要導師簽名,雖然我已經不是她的導師,但我趕緊簽名、安慰並為她禱告。當然「阿姨」還不忘叫她順手帶一碗粉圓來給我吃。
一年多後的畢業季節,我突然想起那個學生,阿姨告訴我,她現在很好,在補習準備考試。我擔心她的經濟情況,阿姨說:「放心!都是我的孩子嘛!我叫她好好準備考試,我已經無息貸款給她。」
有一天,我看到小吃店打工的孩子都穿著新T恤,有的還綁花稍的頭巾,我讚美他們幾句,他們很高興的說:「都是阿姨送的。」
快放暑假的時候,小吃店還要重新招標,連我都跟孩子們一樣擔心,萬一沒標到,這些要靠打工生活的孩子怎麼辦?還好上天疼憨人,阿姨標到場地更大的一間。她可以請更多工讀生,幫助一些真正有需要的孩子。
夏天裡,小吃店熊熊的灶火很熱,孩子們揮著汗,努力的工作著,因為這裡就是他們另外一個溫暖的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樣才會快樂呢
酒鬼問:「怎樣才會快樂呢?」
智者說:「我不知道,但是別在不幸上加上懊悔與自憐,就可以快樂一些!」
當一件痛苦之事來臨時,一般人往往再加上自己悲觀的想法,結果是苦上加苦,苦不堪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克服了生命的障礙的人, 之所以能扭轉人生逆境, 憑
藉的就是每天作出三個有威力的決定:
1.應該專注於哪些事。
2.那些事具有何種意義。
3.到底要怎樣去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秘訣
幸福的秘訣在於:
不是為了獲得快樂而努力
而是在努力中獲得快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體貼是一種快樂
我們常說和誰談的來,也常喜歡用氣味相投來形容朋友的契合。一對男女相識,相知、相愛的更高境界,是心心相印,是心有靈犀﹔人與人之間,最完美的層次是思想上的相通,心靈能產生共鳴。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會發生、能達到,主要是建立在雙方面中間,有一座橋,能夠互通的橋﹔想搭起這座橋,第一個原則,就是要了解對方的感受,然後用心去感覺對方的感覺。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感覺往往比道理、社會規範更重要,尤其對感情籤細、思維敏銳的人,感覺,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情緒。更不論對錯,它不能用很理性的邏輯來分析,也不適於硬性的規範,完全是一層直接的情緒反映,就是一個人的語言、動作所帶給一個人的感應。
如果有一位收入不豐的小職員,為了補貼家用而努力兼差。有一天,這小職員發薪水領了一千多的加班費,興高采烈地買了鮮花回家,對太太說:「好棒喔!今天我領到加班費,特別買了花送妳,晚上我們出去吃小館,看場電影慶祝一下,好不好?」這位賢慧的太太很勉強地笑著說:「幹嘛買花,多浪費!你賺的錢不多,還是不要亂花,在家隨便吃吃算了。」基本上,這位太太沒有錯,她講的也是實話,她是個好太太,省吃檢用,持家有道。但是,她讓做丈夫的很不舒服,一大盆冷水潑下來,一直涼到心底。癥結就在於,她沒有用心去感覺,感覺丈夫的一番盛情。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一方遭受挫折,另外一方的反應與表現,所帶來的感覺。比如太太到銀行取錢,在回家的路途上不小心被扒走兩萬多塊錢,心裡已經又氣又嘔了,沮喪得不得了﹔這時做先生的還一味地指責,不停抱怨,「妳怎麼這樣不小心?」「妳這個人就是這樣粗心大意!」甚至連陳年老帳都翻出來念。這位太太丟了錢心裡有啥感覺?雪上加霜,氣上加氣!假如,做丈夫的換一種口吻說:「這些扒手真的實在很可惡!好在妳人平安,也算不幸中大幸。錢丟了可以再賺,要是人被嚇到才嚴重呢!好啦,別再想了,我們去吃飯把。」
多用一點心,多加一份慧心,多注意一下別人的感覺,多觀察周遭人們的一切,在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的關心、同情,這不僅僅是一種最高貴的品格,也是一份令人愉悅的體貼,一份令人難忘的溫柔。用心去感覺,感覺世間萬物,感覺人間小事,感覺甜美、溫馨的快樂,你會發現,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原是處處充滿了愛。
體貼是一種快樂體貼是一種非常高貴、細緻、接近完美的品質。一個知道體貼別人的人,必然懷抱溫柔,必為性情中人,也一定是一個值得交往信賴的朋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朵烏雲都有一道銀色的鑲邊
每一朵烏雲都有一道銀色的鑲邊。現在﹐我們先來看這個人一生中的層層
烏雲︰
他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就輟學了。
他開了一家雜貨店﹐但是經營不善而倒閉﹐於是他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還清債務。他競選地方公職﹐兩次鎩羽。他競選參議員﹐也落選過兩次。
他每天都要忍受報紙的攻擊。全國友一半的民眾唾棄他﹐他的身體到處都是病痛﹐相貌醜陋﹐在他的總統任內﹐正是他的國家最動盪不安的時期。
即使他發表的演說成為千古傳頌的名言﹐當時的聽眾不是不在意﹐就是嫌太短了。但是一百多年來﹐這個人不知鼓舞多少世人的心靈。他的名字是︰亞伯拉罕.林肯。所以,不要放棄﹐每一朵烏雲都有一道銀色的鑲邊。
林肯的功業自有史家定論。在他越挫越勇的的過程中﹐支持他堅持下去的有許多因素﹐也許影響他最深的是他的母親和繼母。而你呢?你是想放棄,還是尋找鼓舞的力量﹐勇敢去克服困難?
*今日行動
一、今天我要著眼於長程的目標規劃﹐而不是只汲汲於眼前的小利。
二、今天我要領悟到自己的行動會影響到其他人﹐我要對這樣的影響力
負起責任。
三、今天我要......
今日箴言:所謂挫敗不過是教育﹐不過是更臻於完善的第一步。
面對嘲笑
一九七四年八月的一個炎熱的早晨﹐克羅倫斯.蓋斯醒過來﹐發現他透不過一口氣。他想他一定是要死了。那不是意外。他一天要抽掉兩包半的煙﹐喝二十四罐啤酒﹐體重一百二十公斤﹐腰圍四十二吋。在那個瀕臨死亡的早晨﹐蓋斯絕望地跪在床前﹐祈禱上帝幫助他。
他戒煙戒酒﹐開始散步﹐然後是慢跑。一年終了﹐他每天要走四、五哩的路程。他的體重從一百二十公斤降到六十八公斤﹐血壓從一百五十至一百降到一百二十至七十二﹐他變成馬拉松賽跑的常客。
蓋斯常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其他人︰「要一個胖子走出去在眾目睽睽之下跑步﹐需要的勇氣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減肥的過程很慢﹐你必須有很大的耐心。那是有可能的事﹐你可以做得到﹐絕不放棄。」
對這一則真實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你的身體情況未必像蓋斯那麼肥胖﹐你的壞習慣也未必像蓋斯當年那麼不可救藥﹐但是今天的蓋斯可能正有你所羨慕的身材和好習慣。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了︰如果蓋斯能夠改善自己﹐憑什麼你作不到?
*今日行動
一、
今天我要做運動。不論是五分鐘還是一小時﹐但是一定要運動。
二、 今天我要......
今日箴言:你可以創造奇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別人
「自尊」與「尊重別人」,是我們常掛在嘴上的詞,豈知表現出來的程度,卻可能有很大的差異,譬如有一天,朋友聚會,有個人說笑話:
某日,某老公下班回家,一進門就問他老婆「今天哪個男人來過了?」太太嚇一跳:「你怎麼知道有男人來過?確實有人來,是修水管的工人。」
「我當然知道。」那丈夫說:「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因為抽水馬桶的坐墊是翻上去的。」
講完,大家都笑了。可是有位太太很不以為然地說:「算了吧!這丈夫以為他聰明,其實不見得,因為只有沒教養、不尊重女性的男人,才會在掀起馬桶坐墊小便後,不再放下來。」然後她看看四周的男士,指著每個人問:「你們說!你們是不是都沒教養?你們上小號,以為把坐墊掀上去就是有禮貌了,卻從來不知道再把坐墊放下來?」
一屋子男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多人臉都紅了。
「唉!從前以為男人小便,把馬桶坐墊掀起來,就表現了尊重女性。現在才知道掀起來,尿完,還得放回去。她要是不教,我還真想不到呢!」
談到廁所,也讓我想起飛機上的洗手間,幾乎每個盥洗盆前面都會有個小牌子寫著「為了方便下一位乘客使用,請在洗手後將盥洗盆擦拭乾淨。」每次我在洗完手之後,先放水,擦乾手,還得用紙細細擦拭盆子。如果坐的是頭等艙,裡面擦手的是毛巾,就麻煩了。因為那用完即扔的毛巾,想必是用不吸水的人造纖維製造,有時候擦了十幾圈,都擦不乾。我不敢不擦乾,因為當我推開門,很可能有位旅客接著走進去,如果看到我好像沒擦,不是會怨我不懂禮貌嗎?
「自尊」與「尊重別人」其實是一件事,因為當你不能表現對別人的尊重的時候,會被人看不起,也就會傷到自尊。
自尊與尊重別人,更表現在「守時」這件事上。名導演李行講過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有個著名的男演員,耍大牌,常不守時。有一天拍戲,大夥全到了,獨獨不見那個男演員。李行說「等他!」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個鐘頭,導演、演員、攝影、燈光、場記、場務,大家全乖乖地等。
終於,那男演員到了。
李行沒罵他,但也沒開工,而是站起來,對所有的人說:「好了!收工!」於是燈光滅了,大家全走了,留下那一個演員,呆呆地站在黑黑的場子中間。從此,那男演員再也不敢遲到。為什麼?因為他由不尊重別人的這件事上,傷害到他的自尊。
李行真高明,他沒罵、沒暴跳如雷,他用大家的力量,作了最強的教訓。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這句話,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學習。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容許男人掉眼淚
適度地表達感情,有助於紓解壓力。自然地流淚,絕對是一種真情流露的表現,不分男人或女人!
你可以勉強自己假裝忘掉不愉快;但是卻無法將因沮喪而起的壓力從內心排除。就像體內的水分必須透過汗腺排出體外,才能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而運動,就是排出汗水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相對地,流淚,也是釋放悲傷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千古以來,男人被要求表現英勇的外在行為。「男人有淚不輕彈」的說辭,幾乎不分古今中外。但是,女性也經常抱怨:「男人不肯表達自我內心的感受,有心事不說,連笑起來都不快樂。」
女性意識抬頭之後的女人,的確常陷入標準上的兩難。她們既拋不掉「男人該長得陽剛而且孔武有力」的印象,卻又渴望身邊出現一位「溫柔體貼能夠共同分享心靈感動」的男人。
在一次演講的場合,我請教一位年輕的女孩擇偶標準是什麼?她回答:「粗獷中帶著斯文」。這種說法的確為難了大部分的男人,卻說明一個事實--「剛柔並濟」是現代女性心中擇偶的理想條件。
你也不要因此而輕視女人接受男人改變的能力。女人的對理想男人的要求雖然有點嚴苛,但她們自己也調整了自己回應的態度,她們知道如何處理男人流淚的場面。
另一次演講是在校園舉辦的,一位女學生說她曾和一位一百八十六公分、既高又壯的大男孩去看「鐵達尼號」這部電影。她以輕鬆的口吻描述:「看到船沉沒時,電影院裡才剛剛出現一些低低啜泣的聲音,此起彼落。萬萬沒有想到,我身邊這位才認識不久的男孩子,竟然傾倒在我身邊大聲哭了起來。」
講到這兒,全場的同學都屏息以待,深怕面對接下去尷尬的景象,以為她會說:「這種軟弱的男人,我出了電影院就把他給甩了!」很意外地,女孩讓大家失望了。她很自信地說:「像這麼溫柔的男人到哪裡找啊?我當然不會放過囉!現在,他已經是我的男朋友了。」
多麼感人的情節,我深深為他們祝福。
經濟自主之後的女性,對現代理想男人應具備的特質,要求的標準比較高,她們希望男人仍舊表現勇敢的外在,但必須要有柔軟的內心。例如:善解人意、體貼溫柔、斯文有禮KK等特質,很受歡迎。慷慨的男人,倒是永遠不退流行,依然搶手得很。
不過,「慷慨」的定義,隨著女性成長的腳步已經有所調整,「財力上的慷慨」雖然還是可以獲得「加分」的條件,但「心靈上的慷慨」已經躍升為更重要的指標。能夠分享感情、體驗生活、真情流露的男人,具備比較高的生命能量,是極具吸引力的好情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每一天
「如果把生命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看待為正在雕琢的藝術品,那將是怎樣的生命形態?把自己想成一件未完成的藝術,每一天裡的每一秒鐘,一件偉大的藝術創作隨著一次次的吐納而逐漸成形。」——西方藝術家克倫姆(Thomas Crum)這段話是從天下出版的「活在當下」一書看來的。為什麼要活在當下?簡單的說,如果我們能夠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真正的滿足就在當下。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來。
我們看到很多人,該做的事,該度的假,該和家人共遊的承諾,一再跳票:等連假再說,等升遷再說,等發財再說,等退休再說,等心情好的時候再說。再說再說。好不容易盼到了,腦子卻一片空白,匆匆來,匆匆去,又一次失落與懊悔。
想做、該做的事這麼多,何不趁現在?禪宗講修行,就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就這麼簡單?是,做好當下要做的事,體會當下的感覺,用心去活,這就對了。在英文裡,present有兩個意思,一是禮物,一是現在。「現在」,就是上天賜與的禮物。與所親愛的人共處,尤其如此。
作家李黎在幾天前的人間副刊寫了一篇「恨晚」,說道:「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或多或少總會面對一種遺憾﹔有一些人,會讓我們感嘆遇到得太晚了﹔不是對方錯過了自己生命中的純真年代,就是我們未及時趕上對方精采飛揚的某一段人生。不僅對人如此,有時面對一個地方,甚至一本好書,也會興起一份未能及早相識的惋惜之感。」遺憾在所難免,然而事實如此,又當如何?李黎末了說得好:「遇上了,就不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失去親人,失去伴侶,我們才開始懷念他;大病住院,才發現健康的可貴。每一次的天災人禍,每一次的生離死別,往者已矣,生者痛不欲生,有的不甘不捨,有的怨嘆命運,但更多的是,悔恨對方存活時,未能好好相處,留下無比遺憾。集集大地震帶給台灣巨大的傷痛,如果說有什麼正面意義的話,除了「居安思危」的教訓之外,就數對「活在當下」這句話的體悟。只不過事過境遷,還有幾人能記取教訓,好好把握當下,珍惜現有,不再曠廢生命,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和友朋親人嫌隙齟齬?
我們常在懊惱中度日,然後立誓,從今以後要如何云云,事後卻往往忘了自我的承諾,直到下一次的後悔。我很喜歡西方一句話:「要活得像明日就要死去一樣。」不是要消極度日,不是要盡情享受,不是要短視近利,不是麻木苟活。相反的,是把握當下:發揮生命價值,幫助需要幫助之人,奉獻你的大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下午的風吹記事
這天午後,漫步至公園,走到以往熟悉的鞦韆架旁。此時微風徐徐吹來,鞦韆隨風搖盪了起來,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過去……。
鞦韆架常是孩子的最愛,我也不例外。許許多多的回憶、笑語聲、嬉鬧聲都遺落在這裡,其中絕大部分就是和奶奶的記憶。
自小,媽媽即是個職業婦女。平時,放學回家,陪伴我的只有奶奶,附近公園的鞦韆架就是午後我和奶奶散步最常去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渡過了不少快樂的時光。其實,我和媽媽的感情也不差,只是相較起和奶奶的感情而言,就是少了點東西。
由於家中不大,在兩個年幼的弟弟相繼出世以後,一張小小的雙人床是擠不下五個人的(即使是二大三小)。當時的我就只好去跟奶奶睡。雖然有些老年人特有的體味,但是這段日子卻是我永難忘懷的時光。每天晚上,依偎在奶奶身旁,跟她述說一天以來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就算是發發牢騷也罷,我也甘之如飴。曾幾何時,那從被窩中傳出的低語聲、笑語聲,竟成為我成長過程中永難磨滅的篇章。
漸漸地,叔叔們相繼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由於叔叔、嬸嬸工作忙碌的緣故,奶奶便到他們家去替他們照顧小孩子。雖然見面的次數不再那麼多了,沒逢寒暑假、週休二日,奶奶都會回來,或是我們也會到叔叔家去看奶奶。即使當時已是個國中生的我,最喜歡做的事,還是像年幼時一樣,抱一抱、親一親奶奶。別不相信,這都是真的。
一年多前,奶奶由於高血壓的毛病,導致腦溢血,住進了醫院。甚至後來因醫院的疏忽成了植物人。每次看到身上插滿大大小小管子的奶奶,便不由得鼻酸、心疼。幾天前,因為急救無效而回天乏術,奶奶就此離開了我們。
這幾天來,除了忙著預備奶奶喪禮的大小事宜,再加上失親之痛,家中的每個人都被折磨得不成人樣。或許對奶奶而言,這不外乎是一種解脫,只是留給身在陽世的我們永無止盡的傷痛。
九二一大地震時,很多人在數分鐘之內失去了摯愛的親人,有些僅僅只有一牆之隔的距離卻經歷了生離死別、天人永隔之痛。這種傷痛,比起我的不知要深切上幾千幾百倍。歲月是否能撫平傷痛,恐怕也還是個未知數。但是,我還是深切的盼望,有一天,我們真能從悲痛中再站起來,共同打造屬於我們的一片天空。台灣,加油!
前頭欖仁樹也悄悄冒出新芽,彷彿也吐露出新希望。沐浴在和煦的春陽下,佐以輕風相伴,前頭的路也更顯得平順。這天下午的風吹記事,就這樣不停在我心中迴盪、迴盪。
有一天,我們真能從悲痛中再站起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前一陣子,新竹辦事處舉辦了「經典與生活」講座,由果醒法師主持。講座的前兩天,天氣非常不穩定地經常下起大雨來,心中竟擔心著參與的人數不多,但也害怕當天人太多,小小的佛堂容納不下!這就是凡夫眾生的煩惱吧!無法做到聖嚴師父所說「為他忙,為你忙,忙得輕鬆愉快。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如何將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果醒法師以生活化的方式舉了很多的例子,其中最深刻的莫如「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平等心」。
果醒法師舉例說:當你跟別人吵架時,吵的只是當時短短的幾分鐘,但是事後你會為這件事一再的折磨自己,每想起一次就生氣一次,認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惹你生氣,但是事實上,讓自己生氣的是自己,所以我們要善用智慧,不要老是用記憶來修理自己。這讓我想到最近因為受到別人的指責,而心情難過了好幾天,後來突然想起「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這句話,才豁然開朗,其實每個人的角色不同、看法也不同,我們只要用包容的心來看待事情,也許就不會那麼難過了,與其樹立敵人,不如成為朋友,聖嚴師父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由於自己的慈悲心不夠、智慧不足,所以才會為了別人的指責而耿耿於懷,真是慚愧,願今後自己煩惱升起時,能釐清事實不受人影響,不要再用記憶修理自己了。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乍聽之下好像不合常理,因為,就常理而言,一般人都會喜歡好的事物,而討厭壞的。但是,法師提醒這是與貪瞋癡和煩惱相應,應該要作到對任何事不刻意的排斥或喜歡,例如當打坐時,總是想快點靜下心來,能夠不起妄念,希望有好的境界。但是,當妄念來時,應採不迎不拒的態度,人因為有分別,便會產生人我對立,所以我們應以平等心來看待人事物。
果醒法師善巧譬喻的探討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平實而又耐人尋味。最後,果醒法師又提示今天的重點,「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及平常心」做為結語,還說這幾句話如果如實去做,應該夠用了吧!法師的幽默,贏得熱烈的掌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6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尋找什麼樣的人
你在尋找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在尋找一個你喜歡的人,而人的喜歡是很直覺的,如果你想跟這個人來往,跟他來往一段時間後,在心情上覺得很舒適,那麼他就是一個你喜歡的人。
每個人喜歡的人都不一樣,問你自己,不要問別人,不要像對媒婆開條件一樣,條件是機械性的,是非人性的,沒有找不到好男人好女人的人,但求人之前請先求己。
何謂一見鐘情:妳遇到了一個生命中素昧平生的人,忽然間,他的眼睛那麼清澈,忽然間,有一股熱流在你的心臟中昇起,只那麼一瞬間,世界好像不一樣了,是的,這個人世界存在這麼一個人,和你毫無血緣關係,但是偏偏注定讓你歡喜讓你憂。
很多人有一見鐘情的感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一見鍾情的人談戀愛,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要兩相情願才行。
過去人戀愛,想開口還怕門不當戶不對,顧慮會不會失敗,會不會傷及自尊,顧慮這個那個,其因而錯失姻緣的不知凡幾,不知有多少人最後只好靠相親結婚,你願意抱憾以終,不,當然來自己來得好,如果失敗,那也是屬於你的失敗,雖敗猶榮。
女人,不要以為讓他追得越辛苦,他會越愛妳,反而,彎給他的委屈越多,小心慘劇發生,殊不知,現在有為有守的男人,多少有點自尊,不會死纏爛打,會死纏爛打的是什麼角色,妳自己可想而知。
他追求妳,如果妳也對他有意的話,何必折磨他,如果對他無意,更不必折磨自己,女追男,有什麼不可以,女人不必只是待價而估,守株待免,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沒什麼好難為情的。
暗戀不如找個方式表白,但是,可不要用任何會給人壓力的方式,喜歡一個人最忌諱給他壓力,愛字中間有個心,不要忘記了。
拒絕別人時,別傷及別人的自尊,不要損人不利已,大家日後見了面仍和氣,不是很好嗎。
心腸軟,怕對追妳不遂的人造成傷害,其實,妳若得他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對他造成的傷害更大,如果妳怕以表面的判斷對他不公平,則可以和他面對面談談看,但切忌造成對方我答應和你約會的錯覺。
一個個性健康的人,在遭受別人拒絕時,當然會難過,但是不會耽溺於痛苦中,也不會馬上因愛生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006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
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
在人的一生中,很難找到一個你真正愛、真正可以跟他過一輩子的人。所以一旦有可能是這個人,千萬不要放棄機會,縱然失敗了你也沒有損失,因為本來你就一無所有;可是如果成功了,那可能就是一輩子難得的幸福。
我們常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有情人倒不一定成眷屬,但希望天下的眷屬都是有情人。因為人間的真愛是如此難得,所以千萬不要輕易錯過。
愛一個人並不是要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利益,你愛一個人,願意對他好,因為你覺得很快樂。
你也可以為愛情犧牲,但這犧牲一定要是自己心甘情願,而不是委屈、很勉強、然後要求對方來報答你。有人說:『偉大的愛情應該禁得起考驗!』可是感情既然這麼可貴,就應該小心翼翼的呵護才對,而不是有事沒事拿來考驗一下。就像一顆雞蛋拿在手裡,應該小心呵護,而不是將它丟到地上,才訝異它怎會破掉!
不要去考驗愛情,但也不要害怕考驗,更無須害怕考驗會失敗。我們當然都希望愛情能談的平凡、順利,一輩子都沒有任何問題。但若愛情必須受到一些波折、一些打擊、一些傷害的時候,我們也能挺身去接受。
假使我們真的失去了它,那只是表面或形式上失去它,在生命裡卻能永遠擁有它。(在一次愛的過程中,不容否定的,它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東西,不管愛的結果是合是分)在這時代,一方面我們不要高估愛情,因為愛情不能讓我們克服一切、得到一切、也不全然是美好;另一方面,也別輕忽愛情,因為『愛』是每人都有的天賦,千萬不要捨不得付出。當你遇到某個適合你、又與你相愛的人時,
就『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吧!
勇敢的迎接自己所得的愛情,盡力享受愛情的美好,避免它會帶給我們的痛苦、傷害才好。
多用豁達的角度去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7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盡頭
我的一個匈牙利朋友,今年才剛滿二十一歲,從小對於共產主義,就沒有Levi's牛仔褲來得熱衷,於是中學畢業以後,就如願地在機場做地勤工作,除了喜歡這份收入不錯,並且可以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的工作性質之外,一個重要的好處是,他可以只付少少幾十塊錢美金,甚至一毛錢不花,就搭飛機離開布達佩斯,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我常常周五晚上下了班,買一張三十塊美金的員工機票,就搭上半夜出發的飛機,一大清早到紐約,搭著公共汽車跟地鐵,在紐約市閒晃一整天,當天晚上再搭飛機回布達佩斯,既沒有行李,不用花錢住飯店,也從來沒有花錢買什麼東西,只是感受自由的空氣,和進步的城市節奏,這是我所能夠負擔的奢侈。
」 我遇到他的時候,他人正在曼谷,抱怨著七十塊美金的機票,因為一直到最近之前,這條到東南亞的航線,都還是免費的呢。
「你真是非常幸運啊!」我說,「即使大部分西歐或北歐的年輕人,無論再怎麼有錢,可能也無法負擔像你這樣四處去旅行吧!」 賈穆許--這是他的名字--笑了笑說, 「我知道我有多麼幸運,我實在無法想像我的生活還能再如何更加更好了啊!」 這話從一個二十初頭的東歐年輕人口中說出來,顯得十分幸福,並且真實得讓人無法質疑。
賈穆許的想法,聽起來覺得十分熟悉。
仔細想了一想,最近這兩年我也時常向人說類似的話: 「前年的時候,我對於生活,已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正當我不知道還能怎麼樣更好的時候,去年的我過得比前年更幸福,而今年的我又比去年更好,對於這麼巨大的幸福,我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啊!」我曾經不止一次,在閒聊中這麼說。
有些朋友理解,有些則不。
「你可以賺更多的錢,去做投資,買更大的房子,或是賣掉現在的車,換一台積架來開啊!人總是可以想出理由要很多很多的錢的。
」總是力爭上游的朋友這樣建議。
可是我一點都不想要當一個很有錢或是極出名的人,也不想要比現在更大更好的房子,對於現在每天開著的復古車,也非常滿意,應該這樣說,我到了就算再給我一件衣服,我都會覺得多餘的地步,因為我已經想不出什麼東西,是我還想要的。
比我現在所擁有的,再更加多、或更加好的東西,都只會變成負擔吧? 我在波士頓的鄰居Buddy,也是個知足的人,他會為了好玩,千里迢迢開兩個鐘頭的車,開到外州去買樂透彩券,但是永遠只買一張。
「既然辛辛苦苦跑了這麼一趟,為什麼不多買幾張,中獎機會大一些呢?不然連開車的油錢都不值得那一張一塊美金的彩券哪!」根本就不買彩券的我,有一次這麼問。
「因為我相信人一輩子就只會好運一次,貪心的話就反而不吉利了。
」Buddy煞有介事地說。
我對於這個答案,倒也很能接受。
或許因為我的父母,都是極為知足的人,所以養成了我也提早對於名利的競逐,或是金錢的遊戲,很早就失去了興趣。
最近和姊姊在一次造訪父母家後聊天,我們記得當父親將客廳裝潢好以後,非常的自得,因為他只花了很少的錢,將整間屋子的牆壁,全都釘上了原木,連亮光漆都沒有上,從此以後我們不再需要憂慮定期修茸壁紙或是油漆的煩人工作,當時年紀小,也就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創舉,後來姊姊有一回,帶著幾個大學同學回家,其中有個同學一進門就驚呼: 「哇!怎麼你們家裝潢得像間啤酒屋啊?」 在這房子住了許多年的我和姊姊,那時才如被一語驚醒的夢中人,後來怎麼看這房子,都像是啤酒屋,不像是住人的地方,但是一直到如今,就算我們兄弟姊妹早已搬離這間屋子,還是沒有人敢告訴父親這個殘酷的真相,因為就算到現在,相信父親還是對於這個一勞永逸的好點子,覺得十分滿足吧! 這樣滿足的父親,才是最幸福的。
如今的我,也繼承了那份知足,從來沒有想過要買付不起的東西,對於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從來找不到迷人之處,雖然偶爾參加同學的盛大婚禮,在夏威夷包下一座島嶼,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就在豪華的高爾夫鄉村俱樂部住上一個星期,每天中午晚上都有不同形式的筵席,賓客桌上不乏參眾議員,政商名流,不時還有美國正副總統的電報賀函,或是來自白宮的巨型國旗作為賀禮,但是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主題樂園,如果要這樣子鎮日生活下去,可能很快就會心智喪失了。
或許就是渾身散發出幾乎愚昧的怡然自得,最近接連兩次與一群朋友為了好玩去相命,算命之人不約而同地說我是個又懶又好運的人,聽到這樣的答案,我自是非常高興,並且相信這與我不貪心,有著很大的關係。
走在路上,沒有人知道我是誰,隨便想穿什麼就穿什麼,也不會有人指指點點,品頭論足,喝杯咖啡也不需要擔心有狗仔隊在遠處拿著長鏡頭對焦,因為沒有負債,因此也不擔心討債公司開著巡邏車跟擴音器在街頭巷尾喊我的名字,也沒有什麼想買的東西是必須省吃儉用十年的,存款戶頭裡就算不多,總有一些餘錢,因此就算失業了,一年半載之間也餓不死,每天早晚定時刷牙,定時運動,保持身體健康,買到喜歡的CD就高興得要死,在波士頓住家門口的海邊往往一發呆就是半天,知道這世界上,永遠有比我聰明,比我好看,比我富有,比我強壯,比我幸運的人,但是我卻不需要因此而沮喪,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場競賽,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我很愛他們,他們也同樣愛我,我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只要一通電話,他們就會靜靜聆聽,或是誠實地罵我是蠢蛋,並且警告我如果下次再半夜三點鐘打電話擾人清夢,他就要拿電話筒敲死我,但是說完以後,又會溫柔地給我忠告。
就這樣,我已經想不出來我的人生還欠缺什麼,總覺得如果還再要,就是貪婪了。
每天都生活在幸福的盡頭,幸福得快要爆炸了,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7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
電影[藍月]裡有這麼一句話—這世上,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妳)...
這一夜,她沒有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讓她睡不著,只是覺得,快樂的作用,讓她好久好久沒有回顧過自己的歲月...
她看著身邊的丈夫,熟睡著像小孩一般的臉龐,心裡忽然有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謝,感謝他的愛及溫柔,也感謝這一路走來的風雨,更感謝那些曾經讓她傷過心的人,因為他們,她更懂得珍惜,珍惜她今日所擁有的東西...
己經好長一段時間,她的心裡幾乎被幸福給溢滿,滿的讓她無法去憶起生命裡殘破的部份...
雖然他只是個公司的小主管,夫妻兩的經濟也只是過的去,卻是親朋好友眼裡的模範夫妻...
[怎麼做到的]...有朋友問她
[找個適合的對象就對了]...她說
[那怎麼知道合適不合適呢]...朋友又問
[我可是付出過慘痛的代價]...她笑笑說.....
--------------------------------------------------
她有過幾次挫敗的戀情,她一次比一次用心,可是結果卻一次比一次更淒慘...
有一次,她認為那是犧牲,最後才明瞭自己是怎樣的委曲求全...
有一次,她愛上一個花花公子,她以為自己可以不在乎,卻慢慢地越陷越深...
有一次,她愛上一位高壯英俊的男子,慢慢地發現他只有個空洞的靈魂...
更有一次,她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搞得自己天怒人怨...
每次她都愛的如此理直氣壯,愛的如此勇往直前,可是結果都是傷害,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她是如此的需要被愛,如此的渴望溫柔,每段感情結束前,她都不斷的尋找新的支撐點,彷彿只有這樣,她才有勇氣結束前一段戀情所帶來的痛苦...
但往往短暫的熱戀之後,又是慘痛的代價...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發現生命裡的一些東西正在慢慢的用盡,她決定將僅存的熱情收藏起來,留待生命裡最重要的人出現,在那人出現之前,在自己有能力辨識那個人之前,她決定不再愛人...
[所以妳就關上心門,不再接受別人的追求?]...朋友問
[不,我開始打開心門,開始去思考,從前的愛情!]...她笑笑說
[然後呢?]
[然後我開始懷疑我怎會愛上那些人,我究竟愛他們什麼?]
[妳找到答案了嗎?]
[嗯...大部分時候我愛上的只是自己心裡的憧憬,只是一種美麗的心情...]
[有時候,我愛上對方只是因為對方滿足我生命的一部份的殘缺...
] 她繼續說...
[我不太懂妳的意思..]朋友一臉茫然的說
[譬如說,我愛上那個帥哥,只是因為他帥,帶得出去,可以滿足我心裡的虛榮,而虛榮是我生命的一個缺口,我應該做的是去修煉它,而不是去找個人來填補它]
[填補它又有什麼不對呢?]朋友似懂非懂的問...
[填補了這個缺口,其它的缺口呢?對方的缺口呢?]
[妳越說越複雜了...]..朋友開始搖頭抗議了
[充其量只是兩個殘敗的靈魂在互動,絕沒有好下場]..她繼續往下說
[那最後妳怎麼做?]..朋友若有所思的問
[我不再去尋找一個角,來填補自己,我決定自己去做一個圓...]
她淡淡的說...
----------------------------------------------------
當她開始決定做一個圓以後,她開始改變,開始反省,開始赤裸裸的檢視自己,開始做她以前不會做的事,讀她以前不曾讀的書,在這個期間還是出現追求她的人,她將他們留下來,成為朋友,她開始反覆驗證自己的生命,開始從新思考,從新改造,她發覺心裡正在起一種巨大的革命,她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
不僅是愛情觀的改變,她的生命獲得一種近似重生的修煉,她的成熟與自信,在言談與舉止間展露無遺,她的智慧與美麗也漸漸眾所皆知...
慢慢地,追求她的人反而少了,每個男人見了她,了解她後,忽然發現,自己在她面前,顯得很幼稚,很無知,可是每個人還是喜歡她,喜歡接近她,喜歡和她做朋友,因為她是如此成熟,如此豐富,如此的溫柔與善解人意, 她的人際關係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她開始覺得愛情,不再是那樣必需的東西...
她和他之間並沒有觸電的感覺,就算有,她也不記得了...
[沒有觸電的感覺,怎麼戀愛..?]朋友問
[觸電的感覺,隨時都會有,不是有了感覺就能戀愛]
[那妳們之間,怎麼開始的...]..朋友好奇的問
[從朋友開始..,我們認識一年以後才開始交往..]
[這麼久,都那麼熟了怎麼交往的下去]..朋友三八的竊笑
[我們有了一些了解,也發覺彼此都是珍惜感情的人,我們都在等待一個適合的人出現]..
[然後呢..然後呢?]朋友的眼裡開始有了光彩..
[我們興趣相投,品味接近,觀念認知都不會差太遠,總之,我們相處愉快,而且心靈貼近]...
[後來,我們就開始交往,然後結婚]...她接著說
[啊~一點都不浪漫]...朋友有點嗤之以鼻的說
[可是我覺得很幸福,也很踏實]...
[ㄡ,怎麼說]...朋友問
[因為了解,因為信任,因為我們是夫妻,也是朋友]...她說
[那他滿足了妳生命裡的所有殘缺了嗎?]..朋友忽然想到什麼......
[不...我們是方向一致的同心圓...]..她露出一個很深的笑容... 在些曾有的傷心,在今夜的幸福面前,顯得如此的模糊, 她努力想要想起那些人,那些曾經傷害她如此深的人...
忽然發現,那些曾有的憤怒、傷心、失望、厭惡、與哀怨, 在今夜,全部化為感謝...
曾經..她覺得幸福好遙遠,如果不是過去的那一切, 她懷疑自己,是否懂得幸福的感覺...
[怎樣才會像妳一樣幸福呢?]..朋友問
[當它出現時,好好把握它嘍!]
[幸福不會在臉上寫著,"我是幸福,請抓住我"]朋友悻悻然的說
[妳放心好了,當妳準備好的時候,幸福就會向妳招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7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溫馨麵包店
筱文是個在麵包店工作的女孩。
每天晚上,當麵包店打烊時,老闆總會讓筱文拿一些賣剩的麵包回家。
「這些賣剩的麵包如果不拿些回去的話,丟掉了也是可惜!」老闆這樣說道。
有一天,突然有一個老先生來店裡詢問有關於剩下麵包的去處。
「對不起,我想冒昧地請問一下你們店裡賣剩的麵包都怎麼處理,不知道我可以把它們拿去給育幼院的孩子們嗎?」筱文聽了老先生的一席話後滿心歡喜地去徵求老闆的意見,她想,這樣做既可以解決剩下來的麵包不知如何處理的窘境,又可以幫助那些可憐的孩子們,老闆一定會很樂意幫忙的! 果然,筱文的猜測並沒有錯。
往後的日子裡,老先生每天一定會在麵包店打烊前準時報到,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只要麵包店有開張營業,無論颳風或是下雨,他一定會將麵包師傅一個個的愛心傳送給那些育幼院的孩子們。
有時候,麵包店裡的生意特別好,沒有剩下太多麵包,老闆還會特地吩咐麵包師傅再烘焙一些新鮮的麵包,有時候,碰巧讓老先生看見了,不願意接受,怕老闆太破費,老闆還會半開玩笑地對他說:「沒關係,孩子們在發育時期食量總是特別大,肚子永遠沒有填飽的時候。
而且,麵包又不是給您吃的,您計較些什麼呢!」 然而,這些一舉一動,都看在老先生的眼裡,也吃在孩子們的心裡。
有一天,老先生一如往常,準時到麵包店裡報到,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手裡還抱著兩大袋牛皮紙袋。
筱文和老闆都對那兩大袋牛皮紙袋裡的東西感到好奇與不解。
老先生語帶神秘地說道:「來啊!來啊!你們快來看看,看看袋子裡頭裝的是什麼好東西!」 筱文和老闆走近老先生,探頭往紙袋裡一看,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呆住了。
啊!原來裡頭裝滿了一張張的感謝卡,而且全都是育幼院裡的孩子自己親手做的,雖然不見的美麗、精緻,但卻也全都是孩子們的心血與無盡的感激! 筱文和老闆笑得合不攏嘴,眼角也不禁泛出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淚珠,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當初一個小小的動作,對孩子們的影響和感受居然那麼深。
這一個晚上,天空星光燦爛。
老先生、筱文和老闆以及麵包師傅,還有那些遙在遠方的孩子們,全都沈浸在一片歡笑聲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犯錯的人
不犯錯的人只有二種人:一種人不做不錯,另一種人是犯了錯,隱藏曚混得好,甚至強說那不是錯……。
這是件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位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身上。
張從台灣到美國二年,順利地拿到碩士學位,隨即應徵到一份相當不壞的工作。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正在迅速的拓展,工作環境好,報酬佳,而升遷的機會尤多。
以前擔任張同一職位的二位美國佬,都已先後加俸晉爵,獨當一面去了。
留學生,異國異鄉,能謀得這樣好的差事,真是祖上積德,那還能不兢兢業業,萬事小心。
一年容易,萬幸天下太平,無差無錯。
年終老闆召見,心中不由漾起希望:「在前的 2位,做滿一年,或多或少,總是犯了幾件錯,而我張某……」推開門,老闆的笑容顯得分外地親切。
遵囑側身危坐,聽候佳音。
「密斯特張,你一年的工作情形很好…」老闆瞄了下桌上的人事卷,頓了頓,調整下語氣:「不過公司要緊縮人事,這是件很不得己的事,想必你能諒解。
依照規定,你可以領三個月的遺散費。
相信你很快地就會找到更好的工作。
」 張被這突如其來的震撼驚呆了,不知所措,還疑惑是聽錯了話。
停了好一陣,仗著膽,反問;「您的意思是說我被炒魷魚了?犯了錯?還是……」張的語氣不由得激動起來:「還是因為我是中國人,就被歧視?」 「歧視」(discrimination)在強調保障工作機會平等的美國社會,是項嚴重的控訴,老闆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
「張,不要激動。
公司從幾百封應徵函裡選中了你,可以知道對於你們中國人絕沒有一點歧視的意思。
你確實沒有犯什麼過錯。
而事實上,就是因為沒有犯錯,公司才這麼做。
你知道公司正在大力的推展業務,亟需要獨當一面,創業立業的人才。
公司對於你的訓練、你的學識都算滿意,但是對於你做事的方式不能接受。
我們都知道,人就是人,不是神。
人都不能免於犯錯。
不犯錯的人只有二種人:一種人不做不錯,只知道在現成的路上、跟著別人走,有錯也讓別人犯。
這種人或許不會犯錯,但也不會從嘗試、錯誤中進步。
另一種人不是不犯錯,而是犯了錯,隱藏矇混得好,甚至強說那不是錯……不管是那一種『不犯錯的人』,都不是公司所需要的。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後一聲銅鑼
有二位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城市,歷經奮鬥,終於賺了很多錢。
後來年紀大了,就決定回鄉下安享晚年,在他們回鄉的小徑上,碰到了一位白衣老者,這位老者手上拿著一面銅鑼,在那裏等他們。
他們問老先生:你在這裏做什麼? 老先生說: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到第三天黃昏的時候,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家的門外敲,你們一聽到鑼聲,生命就結束了。
講完後,這個老人就消失不見了。
這兩人聽完後就楞住了,好不容易在城市裏辛苦了那麼多年,賺了這麼多錢,要回來享福,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
兩人各自回家後,第一個有錢人從此不吃不喝,每天都愁眉不展,細數他的財產,心想:怎麼辦?只剩三天可活! 他就這樣垂頭喪氣,面如死灰,什麼事也不做,只記得那個老人要來敲銅鑼聲。
他一直等,一直等到第三天的黃昏,整個人已如洩了氣的皮球。
終於那個老人來了,拿著銅鑼站在他的門外,「鏘」的敲了一聲.他一聽到鑼聲,就立刻倒了下去,死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一直在等這一聲,等到了,也就死了! 另外一個有錢人心想:「太可惜了,賺那麼多錢,只剩下三天可活,我從小就離家,從沒為家鄉做過什麼,我應該把這些錢拿出來,分給家鄉所有苦難和需要幫助的人。
」 於是,他把所有的錢分給窮苦的人,又鋪路又造橋,光是處理這些就讓他忙得不得了,根本忘記三天以後的銅鑼聲。
好不容易到了第三天,才把所有的財產都散光了,村民們非常感謝他,於是就請了鑼鼓陣,歌仔戲,布袋戲到他家門口來慶祝,場面非常熱鬧,舞龍舞獅,又放鞭炮,又放煙火。
到了第三天黃昏,老人依約出現,在他家門外敲銅鑼。
老人「鏘!鏘!鏘」地敲了好幾聲銅鑼,可是大夥全都沒聽到,老人再怎麼敲也沒用,只好走了。
這個有錢人過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來敲鑼的還正納悶:怎麼老人失約了? 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承擔眼前的一刻,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
絕望將不再是絕望,卻反而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呢! 人生也是如此,不必在意死亡的到來,因為有生就一定有死,要在意的是,當你有生之年,能否好好的把握,過好每一個日子! 當手中只一顆酸檸檬時,你也要設法將它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