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革命之红旗

革命之紅旗的新聞報報看-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会” 强调了民意至上施政方针
华总会长方天兴表示,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这次召开的“两会”发表的政策性演词中,都一再强调了民意至上,并发表履职为民的治国施政方针。

他说,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多名最高领导的言论显示出,中国今后的国策,将继续秉承照顾中下阶层人民为主轴,从中推行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方天兴是应邀在本月1日至14日出席中国“两会”返国后,针对期间这项中国最高决策大会的发言发表感言。他也是我国唯一受邀的领袖。

他表示,从中国领袖口中显示出,这个大国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却处理得有条不紊,包括各省、各族和各项问题,尤其是民生的问题,都是放在首要。

在这期间,方天兴也受到各有关团体单位的盛情邀请和招待。期间更受安排以海外代表的首席身份,在中国国务院宴请的晚宴与该院侨办办公室正副主席李海峰和许又声并席并致词。

在期间,方天兴也与中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中国政协副主席兼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中国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兼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尤兰田、中国侨联主席林军、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陈云林等多人联系交流。

这也是华总领袖一连3年来都获得邀请出席有关会议的安排。今年,海外共21个国家的39名领袖受邀出席该大会。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58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3-2011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們都誤會了。。其實國家想把我們改造成下面那樣


























...
gkmeng 发表于 15-3-2011 04:09 PM


其实他们是umbrella 公司派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1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核电站, 贪官受益
人民受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1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日本的核爆是一個警惕,馬來西亞還這麼堅持,為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揭掌政期间反对发展核电能
马哈迪:我们曾有不愉快经验


随着日本因为9级大地震而发生核电厂辐射泄漏的事件,执政长达22年的我国前首相马哈迪今日也揭露他在当政期间并不支持发展核电,因为我国曾经拥有“不愉快经验”(bad experience)。

不过,他并未透露有关“不愉快经验”的详情。

我国核子工艺研究院之前曾在1982年於万宜设立一座1兆瓦的小型核子反应炉,作为研究用途,但是目前并无法确定马哈迪所谈的“不愉快经验”是否和它有关。

马哈迪今日是在赛城出席一项绿色建筑物活动时表示,我国有必要针对核电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

“当时的内阁只是支持使用四种方式来获取能源,分别是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水力。”

“内阁并不支持使用核电能源,因为我们担忧如何处理废料的问题。何况,我们也曾经有不愉快的经验。”

自嘲非政府顾问无法劝告

受询及随着日本近期的发展,他是否会劝告大马政府继续兴建两座核电厂,马哈迪则自嘲说,他并不是大马政府的顾问。

他也开玩笑说,“况且,你们全部都没有投选我担任够长的任期”。

坚称回忆录内容正确无误

另一方面,马哈迪(左图)也受到记者的要求,厘清他新出版的回忆录《医生当家》,声称他1981年第一次以首相身份访问新加坡受到冷待的指控。

该记者指出,马哈迪错误指称当时的总统是本杰明薛尔思(Benjamin Sheares),而实际上这个职位已经由蒂凡那(Devan Nair)接任。

无论如何,马哈迪却坚称回忆录是正确,并补充其妻子西蒂哈斯玛当时也在场。

“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本杰明总统也是我其中一名老师。西蒂哈斯玛也在场,你也可以问她。”

西蒂哈斯玛今日也有出席活动,并坐在记者会后排。

马哈迪是在《医生当家》当中声称,本身在1981年访问新加坡时觉得受到怠慢,因为他在抵达新加坡首相署会见李光耀时只是获得礼仪官员的迎接,并且必须在接待室中等待长达15分钟,有违迎接对等外国贵宾的利益。

此外,他也不满新加坡当时并没有摆设国宴欢迎,而且当他拜会曾经担任医学院教授的薛尔思时,他也只是获得20分钟交谈时间,然后后者的助理就打岔说总统拥有其他事宜。

安华问题被主办单位否决

记者也尝试要求曾经一手开除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出党的马哈迪,评论前副手拒绝针对肛交案提供脱氧核糖核酸样本的事宜,还有他是否已经因为回忆录而遭受起诉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都被活动主人家Emkay集团主席慕斯达法卡玛(Mustapha Kamal Abu Bakar)打岔拒绝,并要求记者应该专注于绿色工艺的课题。

马哈迪今日是受邀推介Emkay集团第一座受到国际认证的绿色工艺建筑物。

马哈迪较早时在推介礼上就表示,我国有必要更多采纳绿色工艺,来保护环境。

他记得本身曾在1962年前往英国伦敦,以及十年后到访美国加利福尼亚,两个地方都因为燃料排出废气而面对烟雾问题。

“但是,经过多年后,这些城市都已经有所改善,污染情况已经减轻。”

“我们现在拥有这些科技,我们必须使用来照顾环境,以及保护水源和大气层免受污染。”

“这将让世界未来变得更光明,并提高人类寿命。”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87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核事故课题成为烫手山芋
陈华贵避答大马核电计划存废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辐射外泄事故,在过去数天成为国际焦点,一些国家如瑞士的新核电站计划已经喊停;但是,计划在2022年兴建两座核电站的马来西亚政府,却视此事为烫手山芋,迄今仍然避答是否继续推动核电发展。

负责推动核电计划的能源、绿色工艺及水务部长陈华贵,对于政府在此事的立场三缄其口,即不愿证实或否认大马政府是否会继续推动核电发展。

陈华贵是于去年12月宣布,大马计划在2022年兴建两座1000兆瓦的核电站。

今日在吉隆坡出席一项活动推介礼的陈华贵,在受到记者追问下,仅以“不愿置评”来回应政府是否会继续发展核电计划的问题。

不但如此,他在短短3分钟的记者会上,也混淆涉及政府机构的名字,一直把隶属首相署的马来西亚核电机构(Malaysia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称为“核子发展机构”。

以下是陈华贵在记者会上的问答录:

记者:政府对核子反应堆的立场是什么?我们是否会继续展开?

陈华贵:在现阶段,我认为你们最好是联络大马原子能机构(Malaysian Nuclear Agency)。他们拥有所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而国际原子能机构并未联络能源部,因为我国的活动中心在于原子能机构。所以,你们最好是向他们获取最新情况。

记者:但是,马来西亚本身如何?是否会继续兴建两座核电站?

陈华贵:我想,我们必须探讨此事,因为核电机构必须向政府提呈报告,以便让政府评估情况。至于我们是否会继续展开,不轮到我去说,而是由内阁决定。

记者:那么在现阶段,是否意味着仍会继续展开?

陈华贵:政府还没有作出任何决定,因此我觉得必须等待隶属首相署的核电机构提呈报告......

记者:那么这个计划是否处于正常轨道?

陈华贵:你的意思是?

记者:就是说,我们是否处于开始的阶段抑或中止了?

陈华贵:我不愿置评是否被中止或其它,我不会评论这个问题。

记者:那么原子能机构的封口令呢?他们被告知,部长已禁止他们向媒体发言。

陈华贵:我不知道,我不了解此事。

记者:那么我们是否已经敲定有关计划?时间表如何?

陈华贵:我们已经宣布时间表是在2021年。

记者:时间表会不会展延?

陈华贵:我在现阶段无法回答你。

记者:是否已经决定要不要继续?

陈华贵:我不知道,这取决于内阁所收到的报告。

记者:那么报告何时将会提呈?

陈华贵:我不知道,你必须去问他们。这是为何我说,他们是中心点,最好去问他们。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87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3-2011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到底,无论建在哪里都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国检讨兴建五核发电厂计划
副首相:不要人民性命有危险

泰国政府表示,在日本遭遇严重的辐射危机后,该国将重新检讨兴建5座核发电厂的决定,包括停止推行该项计划。

泰国副首相素贴表示,他将向政府建议以便停止所有核能发电计划。

“如果继续有关计划,我不要让泰国人的性命暴露在风险下。”

泰国计划发展5座核发电厂,以便从2020年起的5年内生产5000兆瓦电力。

泰国当局已鉴定8处发展有关计划,但已遭当地民众与保护环境的活跃分子激烈反对。

目前,泰国依赖煤炭与天然气发电。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8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冠英保证槟城不建核电厂
黄洁冰抨政府傲慢拒绝检讨

随着日本核危机深化,但政府却拒绝终止核电厂兴建计划后,槟州首长林冠英(右图)抨击副首相慕尤丁执迷不悟,置大马人民健康安全于不顾。

他表示自己十分惊讶,政府在日本悲剧上演后,仍不肯腰斩建造核电厂工程,保障人民的健康与利益。

顶尖管理的日本都出问题

“如果连拥有顶尖管理技术的日本都面对辐射外泄的问题,在大马,人民更加没有信心。请不要拿人民的健康开玩笑。”

他补充,如果人民连电讯塔都反对,被证实排放有害辐射的核电厂则更不用说了。

稀土提炼厂有辐射不准建


无论如何,林冠英再度保证,除非人民要求,否则民联一朝执政槟州,槟城就不会建造核电厂或稀土提炼厂。若有必要,则会致函中央政府表明立场。

“到底人民有多了解何谓稀土?据我们所知,其提炼过程会排放辐射废料,所以我们一样不允许在槟城建造。”


促国阵领袖为下一代着想


他要求,国阵领袖替下一代的健康着想,莫冒险落实可释放辐射的计划。

“尝试想像初生的婴儿,如果不小心感染辐射,他们的未来如何?即使家里没有孩子都感到担心,何况是养儿育女的人士。”

副首相慕尤丁昨天(15日)表示,大马将从日本核危机吸取经验,而本地相关机构也会尽全力确保核能的安全。

但是,询及我国政府是否会检讨发展核能的计划,慕尤丁却不置可否。


黄洁冰:多国已取消计划

另一方面,掌管旅游、消费人事务与环境事务的雪州行政议员黄洁冰(左图)同样对慕尤丁的“逆道而行”感到万分失望。

她在今天文告指出,多国在日本发生核危机之后,已经在检讨或取消了核电计划。

“刚过的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各地的政府包括德国、瑞士和菲律宾已经做出宣布即刻冻结甚至取消原先拟定的核子发电计划。台湾也即将对境内所有的核电设施进行彻底评估,日本的灾难警惕所有国家须在核政策彻底重估。”

“此时,慕尤丁坚持推动核能发电,其政策考量不符科学原理、不理历史实据实为傲慢低能之至。未经详估的核计划为何要坚持推行?”

必须先有评估和公众咨询

黄洁冰强调,联邦政府底下的有关当局应即刻冻结核子发电计划,直到一项透明、独立及有公信力的评估工作得以完成,并就此咨询公众的意见。

“同时,核电计划的推行与否必须考量我国于再生能源领域的现有产能及尚未开发的巨大潜能。”

“须知,马来西亚的核能工业产能至今是零,但我们却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国。如此巨大的落差,如此明显的优劣考量。联邦政府在能源规划政策上有悖逻辑,必将失信于民。”

怀疑核电厂也会匆匆开工


黄洁冰指出,虽然慕尤丁宣称不确定关丹市郊稀土厂是否已获批准,但实际上,建厂的工程却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以此推论,两座核电厂是否也会在未经充分安检评估的情况下匆匆开工?”

“我们的进一步质问,联邦政府如何可以取信于国民,确保我们的健康及安危获得优先考虑?须知,所有高风险及有毒的工业理应经过相关部门层层严苛的测试和评估,同时对公众作出汇报并听取民意。建厂及开业的批准决不能马虎进行。”

基因改造蚊计划先斩后奏

黄洁冰表示,政府过去在处理基因改造蚊子计划上先斩后奏,已经让它失去公信力。

“部长陈华贵说政府不会悄悄展开核计划言之凿凿,但我们可不会忘记去年政府在基因改造蚊子的计划上先斩后奏的前科基改蚊子释放了一整个月,才向民众草草交待。”

“在此,联邦政府必须作出决定,在公众安危和朋党商业利益之间,到底何者为重?”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88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绩效确定宝石计划奖学金的分配。。。

以绩效确定宝石计划奖学金的分配
民主行动党全国署理主席陈胜尧博士,催促政府以绩效和需要,分配奖学和助学金,诸如首相署的Permata宝石计划,能够考虑到我国的多元种族社会。

宝石计划发出奖学金给予100多名特优学生。无论该计划是得到首相夫人拿丁斯里罗斯玛的垂青,主要是能否对国家有贡献,可否真正培养人才。

2011年3月16日陈医生在国会里询问了拿督斯里纳兹里有关宝石计划分配奖学金一事后,发表文告。

根据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61%马来人,22%华人,11%印度人,4%沙巴和砂朥越土著。有的中学毕业生,是被送往外国的有名大学,诸如新加坡大学和美国的哈佛。

2010年宝石计划的一系列计划获得1亿令吉拨款,好像兴建幼儿园和宝石学校,给与聪明的孩子。2011年的拨款是1亿1千100万零吉。国家宝石政策执行委员会主席,是首相夫人拿丁斯利罗斯玛。

宝石计划是牵涉到幼儿园,学校和大学生。有些是在教育部之下。今天首相署部长回答国会询问有关此计划。。这意味着一部分是在首相署管辖下。

症结问题是,宝石计划是否能够培养我国的精英?我们希望这个计划是以绩效为准则,尽可能符合多元种族的社会。

注:作者陈胜尧也是甲洞区国会议员。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58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应取消核电厂计划

民主行动党槟州社青团团长杨顺兴针对我国政府在日本发生核辐射泄漏危机后,政府仍坚持发展核能一事,提出强烈的反对与不满,他要求政府宣布取消这个计划,避免殃国殃民。

他在3月16日发表文告时说,日本目前因为地震而出现核电厂的核辐射泄漏危机,是一个很大教训,日本堪称全世界最注重安全的高科技国家,也会遇到这危机,想想大马的官僚体系,如果有了一座核电厂之后,是否能保障国人的安全?

他指出,日本大地震后的核泄漏危机,引发各国对核安全的关,一些先进国家,如瑞士也宣布停止兴建新核电厂的计划。

他披露,大马政府在国阵的管理,经常闹出许多乱子和笑话,政府兴建的工程也被比喻为“豆腐工程”,这包括体育馆倒塌事件、国会以及多个政府建筑经常发生漏水、医院建筑结构有问题等。显示,由国阵执政的中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让人民有信心,一旦拥有一座核电厂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保障这核电厂不会出现核辐射泄漏危机。

“国阵政府没有这方面保障,那么,凭什么要人民支持核电厂计划?难道国阵就是要拿人民的生命开玩笑?”

他建议政府,考虑和研究其他更环保的发电方式,取代核能发电计划。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58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国开始检讨核能安全性
查尔斯促政府撤核电计划


民主行动党巴生区国会议员查尔斯圣地亚哥(Charles Santiago)指出,在日本核电厂因地震海啸而发生辐射外泄事故之后,世界多国已经开始检讨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他促我国政府基于人民的利益,取消兴建核能发电厂的计划。
查尔斯(左图)宣称,副首相慕尤丁昨日依然说,马来西亚有意继续兴建两座核能发电厂计划,同时,我国会以日本发生的相关事故引以为鉴,以便从中吸取教训。
他斥责,慕尤丁的这番言论极度不负责任,并质疑对方如何从这起事件上吸取经验,因为慕尤丁永远无法得知真相,核能是一个受到控制的领域。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政府还未在日本发生辐射外泄事故后明确表态会否取消在经济转型计划下筹划兴建两座核能发电厂的计划。
查尔斯指出,日本电力公司(Tepco)的核发电厂的安全检测资料就曾被怀疑造假,因为该公司和政府有密切挂钩,因此,慕尤丁如何确定自己已获知真相?
他建议慕尤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取消我国兴建核能发电厂计划。
根据《当今大马》新闻网站昨日报道,慕尤丁昨日在布城教育部的活动上宣称,我国可以从日本所发生上述事件吸收一些经验,包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多国对核能安全敲警钟
查尔斯今日在国会走廊召开记者会表示,自日本福岛核能发电厂发生事故的五天以来,世界多国已经敲响核能发电的警钟。
他举例,德国将展开三个月的研究,以决定是否提前关闭自1980年建立的核能发电厂,同时也会重省国家的核能策略,因为核能安全性是最优先要考量的事故,而瑞士政府也主动搁置所有新的核能发电厂计划,直至拟定安全规范为止。
他说,欧盟能源组委员关德(Guenther Oettingerts)也在提出,欧盟需要考虑未来的能源趋势及需求,即是否落实无核能计划。
他指出,日本之所以发展核能,是因为该国缺乏其他替代资源,然而,马来西亚的情况却不同,拥有许多可再生的替代能源供选择,如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源、水力资源及充足的阳光。
另外,武吉干当区国会议员尼查(Nizar Jamaluddin)也强调,政府不要再继续浪费人民的金钱进行核能发电厂计划,因为我国仍然还有许多绿色能源工艺可以使用。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4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抨副揆慕尤丁逆道而行
黄洁冰促暂停核电计划


雪州行政议员兼武吉栏樟州议员黄洁冰批评说,日本大地震后反对核电声浪席卷全球,我国副首相慕尤丁却逆道而行,坚持在马来西亚推动核能计划。
黄洁冰今天发表文告说,慕尤丁坚持推动核能发电,其政策考量不符科学原理、不理历史实据实为傲慢低能之至。未经详估的核计划为何要坚持推行?
黄洁冰指出,刚过的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各地的政府包括德国、瑞士和菲律宾已经宣布即刻冻结甚至取消原先拟定的核子发电计划。台湾也即将对境内所有的核电设施进行彻底评估,日本的灾难警惕所有国家须在核政策彻底重估。
另一方面,针对位于关丹市郊外资计划的稀土生产设施,副首相坦承并不确定有关当局是否已签发批准书予此高风险的有毒工业。但实际上,建厂的工程却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以此推论,两座核电厂是否也会在未经充分安检评估的情况下匆匆开工?
文告质问说,联邦政府如何可以取信于国民,确保我们的健康及安危获得优先考虑?须知,所有高风险及有毒的工业理应经过相关部门层层严苛的测试和评估,同时对公众作出汇报并听取民意。建厂及开业的批准决不能马虎进行。
“部长陈华贵说政府不会悄悄展开核计划言之凿凿,但我们可不会忘记去年政府在基因改造蚊子的计划上先斩后奏的前科基改蚊子释放了一整个月,才向民众草草交待。在此,联邦政府必须作出决定,在公众安危和朋党商业利益之间,到底何者为重? ”
需考量其他能源的潜能
她指出,联邦政府底下的有关当局应即刻冻结核子发电计划,直到一项透明、独立及有公信力的评估工作得以完成,并就此咨询公众的意见。
“核电计划的推行与否必须考量我国于再生能源领域的现有产能及尚未开发的巨大潜能。须知,马来西亚的核能工业产能至今是零,但我们却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国。如此巨大的落差,如此明显的优劣考量。联邦政府在能源规划政策上有悖逻辑,必将失信于民。”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5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促我国检讨核电厂计划
专家:我200%没有信心

日本因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厂发生核危机,法国核能专家已将之列为比美国三里岛第五级的核事故更严重,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一时举世关注。坚持核能发电科技安全的物理研究员庄国文对马来西亚政府能否处理这样的核事故“200%没有信心”。
目前在英国从事核能的包裹技术研究工作的庄国文(左图)接受《独立新闻在线》的电邮访问时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是第一间由日本自己设计和建造的核电厂。尽管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已考虑了地震会引起的情况,但类似九级的地震乃是超越人能所掌控的情况,这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当然,有些人会拒绝核电。虽然你曾不小心割伤你的手,难道你就不再用刀?”
他认为,大家应该理解,不是所有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会引发灾难。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的爆炸似乎比较像是由从铀(Uranium)/钸(plutonium)棒外的锆包裹(zirconium cladder)产生的氢和氧所引发的。这种氢和氧的混合体很容易引发爆炸。
不过,他强调,放射性氢、氧和氮(nitrogen)同位素对人体无害,并将在数小时后消除。但是放射性铀和钸则会带来如苏联切诺贝利般的灾难,因此日本方面正在设法保护燃料棒熔解。
密切追踪日本第一核能厂事故的庄国文透露,一名参与设计福岛核电厂的人士告诉他,若主要的压力管(pressure vessel)和安全壳(containment)爆炸,但第二和第三层安全壳没有爆炸,这将无碍,因为就算释放了放射性同位素进入空气中,但温度并未高到可致使铀和钸熔解,因为这些元素须高温方会熔解。
但是,放射性碘将导致甲状腺癌症,但只要提供碘同位素(iodine isotope)给那些居住在附近,即方圆30公里的人,放射性碘可以在一个月内消解,因为其半衰期(half-life)很短。

庄国文认为,日本的核事故当会影响未来全球的核能工业。由于德国即将举行选举,其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已俯顺民意,暂停了核电厂延寿计划。
“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马来西亚,我200%没有信心国家能源(Tenaga Nasional Berhad)可处理此事。因此我希望马来西亚讨论我国是否真的有必要建核电厂,因为马来西亚的能源需求不如中国和印度高。”
专家坚持核能安全
尽管如此,庄国文坚持,就科技和实际用途而言,核能是安全的。
“平均而言,人每年都会接受到1.5至3毫西弗拉(msv)的本底辐射(background radiation),视乎在何处,若在澳洲是1.5毫西弗拉,在北美洲则是3毫西弗拉。明显导致癌症的门槛是一年100毫西弗拉,如今核能工业员工的限制的是20毫西弗拉,相等于一个人一年照六次X光以及本底辐射。因此,在适当的和严格的条规和监管下,在核电厂工作的人是安全的。”
不过,庄国文也难以排除累积的辐射可影响健康,如癌症,因为并没有足够的医药成果去分析这些原因,以及每个原因的评估。
国民大学核能科学计划教授依斯迈(Ismail Bahari,左图)接受《独立新闻在线》的电访时,我国并未如日本坐落在地震或海啸地区,如果我们做好最坏的准备,我们可以减少核泄漏的危机。尽管如此,核能计划的规划者应该向日本学习。他深信专家将福岛核电厂事故以及其他核事故所得的教训纳入其中。
询及既然我国坐落在赤道,为何不致力研发太阳能时,依斯迈表示,“我有信心当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核电厂时,将考量了厂址的安全、保安和环境因素。我也有信心政府将会经常选择不同的能源,而不仅仅依赖一重能源。”
他认为,每种能源都有安全的问题,例如巴贡水坝要淹掉有如新加坡大小的土地,肯定也会对人和环境带来影响。此外,煤炭发电厂也不干净。
民间发起签名运动
另一方面,一群马来西亚人在互联网上发起反对建造核电厂请愿书,质疑政府建造核电厂的基本理由。
请愿书写道:“我们要一个无核的家园。我们不要一个充满着恐惧和担忧放射性废料、核辐射以及核泄露的未来。我们相信马来西亚应得一个干净和永续的未来。”
“核能并不是绿色能源。核能是不永续的能源!核能不是再生能源。保卫我们的未来,不要核能!”
对营运管理没信心
考虑到国能的“粗心管理记录”,庄国文认为,我国应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而非投入核能发电计划。
他说:“当然,我仍然坚持马来西亚应该多加研究和发展新能源科技的利基(niche)价值,不要投入核能,因为考虑到成本以及我国国能粗心管理的记录。”
福岛核电厂爆炸的景况。(路透社照片)

他说,我国没有在火山或地震区域是非常幸运的。若地震的等级在核反应堆的限度之内,便不会发生爆炸,例如,最新设计的限度可达9.2级地震,但第一核电厂的限度则是8.5级。就算在仙台发生8.9级地震,但是地震的力道会以指数方式下降,因此地震并未导致第一核电厂爆炸,而是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导致该厂爆炸。
他点出,冷却剂丧失事故可以在人为疏忽的情况下发生,因为警报可以因其他课题引发,因此这可能发生在马来西亚。
“我必须强调冷却剂丧失事故在核能工业非常关注的事,而且人们都努力执行严格的条规和设计。”
马来西亚并没有专才营运核电厂和处理任何意外事故。他认为,单从国能在供电方面“不在乎”以及电力短缺时反应过慢的态度,就可看出他们的工作态度并不那么好。若他们继续这种态度,我国仍没有准备好使用核能。
去年,庄国文接受本刊访问时曾提到,他不认为马来西亚具备安全管理和操作核电厂的能力。由于核电厂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在管理和操作上都需要非常尽责、小心,且具备操作知识的团队。
由于核能科技是精密复杂的科技,不单单是建造发电厂而已,从核燃料的存放、废料的管理等都是门大学问,若我们直接要求外国,如法国、美国、中国等为我们设立核电厂,并提供核能技术,必须付一大笔钱。【点击:放射性物质潜伏巨大危害 我国料不具安全管理能力】
教授相信我国有专才
不过,依斯迈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要尊重人民的意愿,政府必须透明,提供所有的资讯给人民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计划。一个得到足够资讯的社会不会那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讯息,如核能世界末日论所影响。
他相信,我国有足够的经验从事核反应堆的运作,我国甚至有大学,如国大的核能科学计划,多年来训练核能科学家。以现有的可能计划,政府有足够的时间计划并训练核能工程师以及科学家等。
目前马来西亚核能机构(Malaysian Nuclear Agency)有一个小型的核反应堆,相信所有反应堆的原理都一样。
他也笑言:“当初马来西亚核能机构建造核反应堆时也有很多人出来反对,这个核反应堆在万宜,我自己也住在万宜,我也没有事啊。”
根据媒体报道,能源、绿色科技及水务部长陈华贵昨天并没有直接证实我国要建核电厂,仅说我国最快在2021年才能落实这项计划。目前是在研究阶段,预料要二至三年才能完成研究。
上周日,陈华贵也透露,隶属我国首相署的马来西亚核能发展机构已经开始对外征才,公开招标聘用国际顾问公司,以研究我国核电厂地点、安全性、使用科技类型,同时也调查人民的接受度。【点击:我国核能机构已对外征才 陈华贵:落实前完成研究】
不过,依斯迈相信,核能计划的机制已启动了。
辐射激增撤离拯救队
庄国文认为,目前要论断第一核电厂仍言之过早,虽然很多人仍在努力抢救该厂的情况,但是瑞士和德国已开始终止他们的核电计划。
担心受辐射影响的日本民众正在接受检查。(路透社照片)

截至今天下午,日本已撤退所有在第一核电厂试图冷却过热之核反应堆的救灾队伍,因为在上午十时许辐射激增已达危险水平。据悉,在当地时间10时54分,辐射量又开始下降。
昨天,法国核能安全局(ASN)局长拉柯斯特(Andre-Claude Lacoste)也称,这起核事故已失去控制,比美国三里岛的第五级核事故严重,仅次于第七级的切诺贝利核事故。
日本政府之前也指示当地14万居民留在屋内。昨天,距离福岛240公里的东京也测试到一点辐射,以致人民恐慌购买食物和水源。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的宫城县发生9级大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侵袭沿海城镇,除了人命财物重大损失,位于东北部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亦传出核辐射泄漏消息。
气候变化使核电厂脆弱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在互联网Project Syndicate撰文《日本的核能伦理故事》(Japan's Nuclear Morality Tale)点出,核能发电厂的困境在于需要大量水源,却又怯水。
他写道,日本福岛核电厂这类建造在海边的核电厂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极高。这也是为什么在20004年发生的南亚大海啸导致印度第二大的核电厂淹水,关闭了马德拉斯(Madras)发电厂。但是马德拉斯的核燃料能够安全得关闭乃因他们聪明地将电力系统设在比核电厂高的地方。
他写道,很多核电厂建造海边,因为核电厂需要大量的冷水,冷却核反应堆所产生的热力,并将热水流到河流和湖中。
但是如暴风雨、飓风和海啸的自然灾害因气候变化而更常发生,这将导致海水水平升高,导致海边的核电厂极为脆弱。
此外,一旦热浪袭击,将导致河水和湖水急速升温,危急水中的生物,也导致一些核电厂被迫暂时关闭。
我国虽然仍未定夺究竟在何处建造核电厂,但估计应该是在我国长长的海岸线的其中一处。若建在西海岸,会否因为印尼火山爆发,而引发海啸,又或者因地震祸及核电厂;但似乎不太有可能会建造东海岸,因为该处是我国的油田所在。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5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恐龙。。。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6-3-2011 09:48 PM 编辑

纯然消费没有创新科技
我年耗逾百亿采购军备


在马来西亚,国防领域(Defence Industry)这个经济领域,其实是一个早就该被淘汰的“恐龙”。对于一个属于发展或创新先进尖端科技为导向的领域,政府每年投入数十亿至数百亿元推动相关工业领域发展,但是,国防领域却没能为我国经济产生任何直接或间接性的实际经济效益。
马来亚独立54年来,自马来亚共产党与印尼的军事威胁销声匿迹后,40多年来没有面对任何战争或外国侵略的威胁。不断创新高的国防开支,完全不符合现实需求,而且在保卫国家安全与外敌侵犯,以保持经济稳定与巩固投资者信心方面,不仅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反而制造了“过剩的公共开销”需求。
再加上我国的科技技术发展落后,几乎没有涉足任何军事与商业发展用途的双栖科技(Dual-use technology)发展或创新工作,以至于国防领域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民事用途上,更是一无是处。剩下这笔庞大的国防开支,实际上足以在经济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上,作出更显著的贡献。
国防开支年耗百亿元
国防开销是我国最昂贵的政府开支之一,每年消耗国库数十亿元至百亿元不等的资金。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全球国防开销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在2009年的国防开支高达40亿7800万美元(超过马币125亿元),相等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比重。
自2010年6月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在采购国防硬体设施与现有器材维修保养方面,一共发出至少马币90亿元的合约,估计接下来还有近60亿元的国防合约将会陆续发放,合计高达150亿元。此外,在去年举办的国防展(Defence Fair)上,政府估计签署了总值超过104亿元的国防合约。
第九马来西亚计划(Ninth Malaysia Plan,2006年至2010年)下,政府为国防开销拨出了高达210亿元的拨款预算,相当于占总发展开销的10.6%比重。在第十马来西亚计划(Tenth Malaysia Plan,2011年至2015年)下,这笔国防拨款预算更进一步增长近10%至230亿元。按此计算,从2006年至2015年之间,国防开销平均每年达44亿元。
国防工业不合经济逻辑
按照经济原理,马来西亚政府每年投入数十亿至百亿元的公共开销,在一个原本以发展或创新先进尖端科技为导向的领域,应该可以从中享受到先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递减效益。简单来说,更先进的科技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的经济效果。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我国的国防工业领域非但无法从先进科技中,享受到成本下滑与效率提升的好处,反而还要支付越来越昂贵的国防开支。为何国防领域会如此不合经济逻辑呢?这当中存在两个根本性问题。
其一,国防领域是土著扶持政策的重要一环,或更贴切来说,是政府扶持朋党的重要平台之一。这个领域的特征是,几乎清一色是土著公司,而且没有“市场竞争”,所有国防合约都是直接颁发。基于政府颁发国防合约,旨在让土著企业,尤其是朋党企业受惠,因此,在“不计任何代价”的条件下,国防合约只会越来越昂贵。
比方说,政府在1999年颁发一项建造六艘巡逻艇的国防合约给PSC工业有限公司(由著名土著企业家阿敏厦(Amin Shah Omar Shah)控制的公司),原本造价是53亿5000万元。不过,建造工程一再展延,到了2007年1月,相关国防工程合约的建造成本已经飙升至67亿5000万元。
没涉及科技研发或技术转移
其二,国防开支是以硬体国防设施为主,政府买得都是装甲车、潜水艇、巡逻艇等硬体武装部队工具,或者花大笔钱在维修保养这些国防设施,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国防先进科技研发的软性建设投资项目,甚至连国防科技技术转移都没能办到。
在整个国防工业的发展中,掌握科技技术才是最关键的要点,也是最值钱的资产。先进国防科技创造更尖端、更复杂,甚至更大威力的军火武器,这也让国防工业产品(军备与武器)的售价越来越昂贵。
对于缺乏先进科技的马来西亚而言,我们只能依赖他国的军事科技,在本地进行武装军备器材的装配(如装甲车),或干脆直接从外国整装进口(如潜水艇),当中并不涉及任何科技技术转移,也没有任何先进科技的发展或创新。
虽然政府在近期发放的大型国防合约中,一再强调科技、知识,以及技术的转移,以便创造一个掌握国防先进科技技术与知识的国防工业领域。不过,对于国防产品生产与出口国来说,他们旨在出售武装军备,对科技技术转移方面兴趣不大。
国产车计划就是最好的借镜。普滕汽车(Proton)与第二国产车(Perodua)为核心的国产车工业领域,发展至今已有超过25年的历史,但是,本地国产车与日本汽车(丰田和大发汽车)之间的策略合作关系,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贴牌与汽车组装”的层次,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汽车核心工艺科技技术的转移与分享,以至于国产车(包括本地零件供应商)一直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此外,国防工业也是高度敏感的工业领域,当涉及最先进或尖端的科技时,由于主要军备制造商投入巨额研发成本,甚至可能牵涉高度军事机密,更不可能轻易分享科技与知识。
不具生产性的经济领域
在这样一个发展环境条件下,马来西亚的国防领域从来都不是一个“具生产性”的经济领域,反而趋向于“消费性”或“不具生产性”的经济领域。
这基本上解释了,为何政府每年投入数十亿至数百亿元推动相关工业领域发展之际,国防领域却没能为我国经济产生任何直接或间接性的实际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民事用途(civilian use)上,更是一无是处。
基本上,国防开销(以及其占政府总开支的比重)与国家安全和外围威胁之间,存在一个正面的直接关系。当一个国家需要提高国家安全或面对外敌威胁时,国防或军事开销也会随之提高。通过增加国防开销,来提升国家安全或消除外敌威胁,将对国家经济产生外部正面影响(Positive externality effects),包括提高经济生产力、稳定经济成长,以及巩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等。
经济学家卢卡(Luca Pieroni)在其《军事开支与经济成长》(Militar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一文中就指出,国防或军事开支的需求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功能、制度因素,以及威胁的影响。研究显示,内部和外部威胁与军事开支之间有着正面的关系。(注1)
当国家安全面对威胁或突发性事故时,军事开支也将随之增加。基于政府需要为本地与外国私人投资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以便间接让经济成长受惠,那么,这将刺激对军事或国防开支的需求。换句话说,国防或军事开支在提供国家安全或稳定国内外投资方面,具有生产性的经济效益。
国防开支无关经济效益
然而,马来亚独立54年来,自马来亚共产党与印尼的军事威胁消除后,40多年来我国没有面对任何战争或外国侵略的威胁。此外,马来西亚的国防或军事实力强弱,从来都不是国内外投资者的考量因素。相对地,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一个不自由的市场、贪污腐败的政治经济结构、繁文缛节的官僚结构、不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街头犯罪问题恶化等。
因此,不断创新高的国防开支,根本就无法反映出,也不符合现实的需求状况。这意味着,国防开支的增加,在保卫国家安全与外敌侵犯,以便稳定经济成长和巩固投资者信心方面,不仅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反而制造了“过剩的公共开销”需求。
更贴切来说,政府砸下千百亿元建立一个庞大的国防工业,其背后目的是在支撑一个朋党企业的寻租游戏,以便维系与巩固庇恩政治,完全无关国防开支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明显地,我国的国防领域是一个“不具生产性”的经济领域。
双栖科技的研发与创新
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技术研发相当落后,几乎没有涉足任何军事与商业发展用途的双栖科技(Dual-use technology)发展或创新工作,以至于国防领域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民事用途上,更是一无是处。
历史上,国防科技对推动民事商业发展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这用在美国身上尤其正确。比方说,美国五角大厦对国防科技的研发投资(尤其是太空科技探索),造就了民用喷射机交通工具户与电脑的商业化与普及化,对这些经济领域的增长带来显著贡献。(注2)
实际上,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国防科技对商用工业发展的影响深远。这种军事科技转换成商业用途(或商业科技转换成军事用途)的科技发展普遍称为双栖科技(Dual-use technology)。
来自军事工业学院(ICAF Faculty)的军事工业专家琳达(Linda Brandt)就指出,双栖科技一般上是指国防科技转换成商业用途的过程,这类科技可以同时应用在军事与商业用途上。美国国防部通过投入大笔资金推动国防武器系统的研究、发展以及生产,整个过程中涉及尖端先进的科技。这些由国防部投资研发的科技,最终转变成电脑、半导体、遥控器、喷射机引擎,以及飞机等民事商业用途的产品(注3)
欧洲与日本这两个地区更趋向于(实际上更适合)发展同时应用在军事与商业用途的双栖科技,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根本难以区分军事与民事商业领域之间的差别。很多公司在发展商业应用科技与军事应用科技方面,都是采用同一批人,而附属承包商的情况则更加模糊,因为双栖科技的广泛运用。不过,与美国比较不同的是,日本和欧洲更着重于商业用途的工业科技发展,军事工业反而占非常小的比例。(注2)
本地国防工业着重短期利益
正如之前所言,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国防开支都用在采购硬体国防设施上,甚少或根本没有涉及任何国防科技研发的工作。同时,涉及国防工业领域的承包公司(官联公司或私人公司)更着重于眼前的巨额短期利益,基本上没有意愿去研发双栖科技,推动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一个无法为我国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领域,政府向国防领域投入千百亿元的资金,而且逐年增加国防开支拨款,完全不符合经济利益和逻辑。相反地,如果省下这笔不必要的国防开支,实际上足以在经济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上,作出更显著的贡献。
在民用工业制造领域更需要投资资金,来推动商用科技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以及国家需要更多的教育、医疗,以及人力资源发展的社会经济永续发展建设之际,政府每年花这么大笔钱来支撑一个没有经济效益的国防工业领域,显然是一个不理智的做法。
注1:参考Luca Pieroni,Militar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注2:参考Senat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 and the Hous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Operations(OTA),Arming Our Allie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Defense Technology

注3:参考Linda Brandt, Defense Conversion and Dual-Use Technology: The Push toward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 22, 1994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3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偏见堪比病毒

前几日,马来西亚好几份中文报纸,报导了一名男子透过网络交友骗财骗色的新闻。这起事件在媒体上揭露,是因为有受害者向某党投诉,后者负责人召开记者会公布这件事。
然而,整个事件的重点似乎不是要抓出行骗者,而是在呼吁受害人赶快去筛检自己是否有感染爱滋病。有关这则新闻,《星洲日报》的标题是“同志传爱滋”,《光华日报》用的形容词是“爱滋断背男”(患者脊椎骨折乎?),中国报是“爱滋基佬”。
很可悲,这种几乎是20年前的用词,赤裸裸的呈现了本地中文媒体对于爱滋病以及同志的双重污名化,也透露了媒体工作者的无知。
行为安全才是关键
爱滋病是由HIV病毒所引发,(带有HIV病毒者不一定会马上发病)。病毒传染的途径主要是透过体液、血液。爱滋病毒很脆弱,离开人体之后不能存活太久,不会透过握手、对谈、同桌吃饭或是拥抱传染。因此,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性行为、共享针头、以及母子垂直感染。

因此,造成疾病传播的这些因素,不是个人的感情欲望对象的性别,而是行为是否安全。病毒没有脑袋,不会特别青睐喜欢同性或是异性的人。在这个案例中可能造成爱滋传染的真正且直接原因也是如此,应该去探究的是背后更深层的因素,社会对爱滋病的认识不够,安全性行为的知识不足等等。但新闻工作者下标题的方式,却完全摆在“同志”(其实应该说男同志)这个群体身上。

的确,当爱滋疫情1986年在美国散布开来的时候,主要的感染者的确大多来自男同志社交圈。由于当时对疾病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许多判断与臆测便很主观地将(男)同志的身份与疾病划上等号,甚至有者毫不理性就从宗教与从道德角度加以批判,认定是是因为“同性恋”冒犯天神(这句话时常被包装成“违反自然”)才会得病。不晓得抱持这种想法的人,如何去面对那些因为母亲一出生就感染了病原,或是因为输血感染疾病的人?
在爱滋病情蔓延开来之前的社会,并没有安全性行为的概念,而如今经过20几年的研究,现今的医学对爱滋病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知道只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爱滋病其实并不可怕,带有HIV病原不表示一定会发病。但是很遗憾的是,社会对于爱滋病的想象,仍然停留在20年前的刻板印像中。
让数据说话,根据常年关注爱滋防治倡导的非政府组织组织粉紅三角基金會(PT Foundation)的统计,自从1986马来西亚出现首宗爱滋病例,一直到2009年,有记录的爱滋病毒感染者人数为87710。最主要的爱滋传染途径是静脉注射药物(往往是共享针头导致血液交叉感染),共有61943起个案,而其次的感染原因是“非同性恋”,也就是异性之间的性行为,共有14848起,再其次才是同性或双性性行为,共有1747起,几乎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光是2009年,由于性行为感染的爱滋病例共有983起,其中821起是异性性行为传播,同性性行为有162起。原因不明有346起,若把这笔帐统统算到同志头上,162+346 =508还是少于821。从性别来检视,20年来8万多名感染者中,其中79619是男性,远高过女性。

那么,报纸上的标题应该是“爱滋麻甩佬”或者“骗子传爱滋”才是。为何是同志?
刻板印象反造成疏于防范
在过去,“同性恋”(homosecxual)是精神医学用词,主要指涉的是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各种精神病学相关的名词中,与“恋”有关的都是指性行为,请自行联想)。随着精神病被除名,以及同志社群也积极在去污名化,扬弃带有疾病意味的“同性恋”,用同志、同性爱取而代之。英文世界中,也几乎只剩下歧视同志的团体或教会在使用homosecxual。(得说我觉得眼里只有“性”,看不到“爱”的教团/教徒很可怕。)国际爱滋防治相关的团体,对于所谓的爱滋高风险的群体,也不再使用同志/同性恋,而是用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取代。

强调同志与爱滋病的关联,是一种非理性的反智做法,也加深双重污名。这种处理方式,不只具有误导性,对于爱滋病防治也只有害而无利。该名行骗的男子可能不只和男性发生关系,报导却完全无视这种可能性,而将形容男同志的名词套在他身上,这种做法极具误导性。

对现今的马来西亚华社而言,平面报纸仍然是主流媒体。报导在标题上将同志与爱滋挂钩,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知识,对于爱滋缺乏认识的民众,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认为只要/只有同志便/才会得到爱滋病,极易造成(自认)非同志的人群疏于防范。这起事件中可能的受害者,在爱滋病与同志双双污名的情况下,也很可能不敢出面接受检测或是指证加害者。
前阵子时常看到中文报章有关于人才外流的讨论。人才不回流的因素很多,除了政策偏差,思想保守,不客观不长进的媒体也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无知与偏见所造成的迫害,从古至今不曾停止,这才是世纪绝症,人类的悲哀。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3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勿以人命成就核电厂!

本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发生九级大地震,不仅引发严重海啸侵袭沿海城镇,更造成福岛第一核电厂二号反应堆爆炸,导致全球不安的核危机。这场大地震已经造成上千人证实丧生、上万人失踪,但是福岛核电厂爆炸事故若持续恶化,其造成的祸害将比这场地震造成的祸害更为严重,而且不仅日本境内人口面对生命威胁,整个区域亦将遭受池鱼之殃!
日本核危机为踌躇满志要建立核电厂的马来西亚而言,不啻为一记警钟。
核电厂虽有层层防御设施,在运转上必须依循严格的运转规范,以确保反应堆的安全性,但运转中的反应堆包封了强度高达几百亿居里的辐射物质,若处理不当,这些辐射物质会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体,包括基因突变、出生缺陷、癌症、白血病,以及生殖、免疫、心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机能障碍等,影响更会遗传至下一代。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比尔(Chernobyl)核电厂爆炸惨剧,迄今仍然令人记忆犹新。这场爆炸释放了四百万公里(辐射单位)水平的放射物,相等于一座核反应堆内约30%的放射物质,或二战时投进广岛和长崎核子弹放射水平的200倍!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乌克兰及白俄罗斯政府和其他联合国团体在2006年9月联袂完成一份总体报告,指出切尔诺比尔惨剧死亡人数达四千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47名救灾人员和九名死于甲状腺癌的儿童。联合国在2006年4月公佈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指出,也许有另外五千多人死于辐射尘地区(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地)。换言之,死亡人数超过九千人。
去年,在外国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有意在2021年兴建一座核电厂之后,能源、绿色科技及水务部长陈华贵也证实,内阁已批准兴建一座1000兆瓦的核电厂,预计将在2021年运作。这座核能发电厂的造价成本估计介于马币66亿元至133亿4000万元。
开发核电厂的计划,不仅招致环保组织批评,即便是专业人士亦认为,以核能发电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并非我国的适当选择。The Red Solar私人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莱益斯胡先(Rais Hussin)就曾在英文财经周刊 《The Edge》撰文警告说,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尤其是建立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我国若贸然涉足核能发电厂,最终可能造成无法磨灭的后果。
在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危机之后,核能可靠性专家、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指出,核电是工程管理的问题,不是物理问题,所以人为因素最重要;冷却系统的核对总和人员的应对培训,是核电安全的重中之重。
上述两位专家的见解,点出了我国意图兴建核电厂所不能忽视的要务:核电厂安全维护的能力。只要马来西亚政府亮绿灯、国能愿意花大钱,自然会有外国财团愿意为马来西亚兴建核电厂,再说所谓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经常只是用来为大工程背书的橡皮图章,因此核电厂工程水到渠成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然而,国人需要担忧的是,核电厂建成及运作之后,我国所具备的安全维护能力究竟有多强?这里牵涉的不仅是国能所能动员的专业能力,也包括政府主管机关是否具备充足的能力、资源与毅力,监督国能对核电厂的安全维护?
长期在马来西亚生活的人,大抵都深谙政府单位的服务与工作效率如何令人叹息,例如国人几乎每年都要见证伤亡惨重的长途巴士车祸惨剧,而这些惨剧却又总是与公共交通主管机关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的老问题息息相关。即使是私营化后的原公营机构如国能、邮政及马电讯,服务效率与品质也不见得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兴建核电厂之后的安全维护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尤其是万一核电厂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我国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做好危机管理,更是一大疑问。
自从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在1980年代推动私营化政策之后,“私营化”的初衷显然早已变质成“生意化”,亦即营利与资本累积成了经营公用事业的第一目的,公共服务反而是其次,甚至本末倒置地以牺牲公共利益以达致牟利之目的;例如,砂拉越州峇贡水坝工程和雪兰莪河水坝工程,都以牺牲原住民之生存权益来达到目的。
国阵政府如果有远见――或是有良知(期待政客有良知,似乎缘木求鱼)――应该审慎三思兴建核电厂之计划,莫让马来西亚百姓及周围邻国之人口成为党国资本主义的祭品!政客再蠢,也应能设想得到,核电厂引发的核危机也可能令他们本身的后代遭殃,虽然届时他们也许已经躺卧在墓碑底下了。(2011年3月16日)(图片来源:路透社)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44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应取消核电厂计划
民主行动党槟州社青团团长杨顺兴针对我国政府在日本发生核辐射泄漏危机后,政府仍坚持发展核能一事,提出强烈的反对与不满,他要求政府宣布取消这个计划,避免殃国殃民。

他在3月16日发表文告时说,日本目前因为地震而出现核电厂的核辐射泄漏危机,是一个很大教训,日本堪称全世界最注重安全的高科技国家,也会遇到这危机,想想马来西亚的官僚体系,如果有了一座核电厂之后,是否能保障国人的安全?

他指出,日本大地震后的核泄漏危机,引发各国对核安全的关,一些先进国家,如瑞士也宣布停止兴建新核电厂的计划。

他披露,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阵的管理,经常闹出许多乱子和笑话,政府兴建的工程也被比喻为“豆腐工程”,这包括体育馆倒塌事件、国会以及多个政府建筑经常发生漏水、医院建筑结构有问题等。显示,由国阵执政的中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让人民有信心,一旦拥有一座核电厂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保障这核电厂不会出现核辐射泄漏危机。

“国阵政府没有这方面保障,那么,凭什么要人民支持核电厂计划?难道国阵就是要拿人民的生命开玩笑?”

他建议政府,考虑和研究其他更环保的发电方式,取代核能发电计划。

http://www.merdekareview.com/reader_view.php?id=167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溫家寶下令查中國核設施
(北京16日訊)新華社報導,中國總理溫家寶週三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應對日本核洩漏匯,會上下令立即組織對中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

會議稱,日本東北部11日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事故。根據中國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組分析,福島核電站目前洩漏的放射性物質經大氣和海洋稀釋後,不會對中國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會議強調,必須充分認識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會議決定:一、立即組織對中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二、切實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三、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四、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
會議還要求繼續加強輻射環境監控預警和重點區域的應急移動監測,及時發佈監測情況。加強與日本有關方面合作,積極協助在重災區的中國公民儘快轉移到安全地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1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104核子反应炉 半数逾30年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下午五时十一分

(华盛顿16日综合电)日本核能电厂危机,引发美国民众关切美国国内核能安全。美国核子管理委员会统计,全美104座核子反应炉半数超过30年。
日本强震与海啸引发核能电厂危机之后,使得许多美国舆论声浪要求检视美国国内的核能安全,尤其是美国有23座核子反应炉是与日本现正传出危机的核子反应炉设计相同,都是通用公司(GE)的General Electric Mark 1。
核能发电大约占全美电力的20%,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根据美国核子管理委员会(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统计,全美各地104座核子反应炉,有半数历史超过30年,另外半数许多也都至少有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9-2025 06:33 PM , Processed in 0.14352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