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美黛子

北京欢迎你 ~ 10天北京 + 1天上海 = 4人自由行(游记完成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2010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到这里,大家有点饿了,就在这小食摊买点东西充饥。


我们买的小吃。香肠、葱饼和玉米。忘了多少钱,每样好像是RMB5。
香肠还不错,葱饼也可以,玉米就没有味道,完全不甜。
卖的说这是糯米玉蜀黍,味道就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010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5-1-2010 10:32 PM 编辑

吃饱继续参观西洋楼。




养雀楼原本的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0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2-1-2010 11:51 PM 编辑

据说这方外观是乾隆建给香妃的清真寺。


我们看见的方外观


方外观是三开间用刻有回纹图案的大理石贴面的欧式小宫殿,
屋顶却是模仿中国式的重檐四坡蓝色琉璃瓦顶.上下各三间,
两侧有半环形石阶通往二楼。大门和楼梯的台阶是用青铜构制的。

很难想象对吗?
那看看下面从网络找来的图,或许能容易明白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在我们眼前的海晏堂


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
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
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

看看网络找来的海晏堂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12:21 AM 编辑

蓄水池用砖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贮水池,供应周围喷泉用水。
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着,防止渗漏,故称“锡海”。“锡海”能储水180吨。
贮水是用“龙尾车”(靠机械原理将水位提高的一种水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


“锡海”已经没了,剩下的是台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03:04 PM 编辑

往东走,我们来到了大水法。
大水法朝南,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
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猎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蔚为壮观。
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也都一齐喷水。


目前的大水法就是这样。。。
后面的远瀛观也不见了


大水法复原图


但可悲的是,在大水法建成不久,乾隆皇帝就下令关闭大水法的机械抽水系统,
而改为人工提水。理由竟然是: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

乾隆皇帝的这种轻视科技发展态度,让他的大清盛世,埋下了败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12:34 AM 编辑

大水法南边朝北建有专供皇帝观赏喷泉用的宝座和石雕屏风,叫观水法。
大水法与观水法皆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前后。


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是清乾隆帝观看喷水景色的地方。
包括放置皇帝宝座的台基和宝座后的石雕屏风及两侧的巴洛克式石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12:50 AM 编辑

缅怀了大水法后,我们往东走,来到了线法山。


据说乾隆喜欢骑马上这小山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2010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正!,我已经在帖子里改正过来了。
原来是天生的。想请教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柿子的丰收是在冬季吧?落了叶子的柿子树还能继续让柿子成长吗?真神奇!
我们买的柿子一粒人民币1元,合理吗?
这柿子如果不熟是有点涩,要熟透软了了才甜对吗?...
美黛子 发表于 2-1-2010 01:08 PM


磨盘柿的成熟季节是秋季,也就是9月开始就可以摘了,开始是淡青色,不能马上吃,是涩的,不过不要紧,有绝招--用芝麻杆从盖子
下面插进去,48小时后再吃就是脆甜的,一点涩味都没有了,我也搞不懂怎么就这么奇怪,可能是起了什么化学反应吧。
如果不摘它,会一直在树上自然成熟,外表慢慢变红,果肉慢慢变软,特别是霜降以后,10月下旬,树叶都掉光了,象满树的红灯笼,可以一直坚持到11月中,不过这时候果农不得不摘下来了,北京太多大喜鹊,跟俗话说的一样:老太太吃柿子--转拣软的捏!这个时候自然成熟的柿子糖度最高,直接插根您用来喝酸奶的吸管儿,滋溜滋溜的跟嘬蜜汁似的,那叫一个美~~~

一元一粒非常合理了,重量差不多是200~300g,到城里的水果市场差不多到2元,而且这东西熟了爱破皮,跟北京的大久保桃一样,熟了就不好运,生的又不好吃,北京郊区的农民也很实诚,不熟的东西不好意思拿来糊弄事儿,外地的客官可就难有这口福咯。

看您照片那粒应该没熟透,看白霜是3成软,没有芝麻杆的话,只好放上1礼拜,等彻底软了再吃,否则会有涩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10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了两个小时发现还有很多篇没看完,留个脚印,有空再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10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2010年快乐安稳


Danmy我们住的地方对面就是Soshow,看来你是走到我们那一带了。
你去的那家老北京炸酱面应该就是我们去的那一间。
美黛子 发表于 1-1-2010 04:34 PM



   

我的确走了很长远的路。。。呵呵!
我还走到那边的胡同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10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胜唏嘘的圆明园。。。。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03:14 PM 编辑
磨盘柿的成熟季节是秋季,也就是9月开始就可以摘了,开始是淡青色,不能马上吃,是涩的,不过不要紧,有 ...
qinyu 发表于 3-1-2010 12:53 AM


原来是这样,谢谢您的解说,让我们长知识了。
我那柿子就是放了好几天,等到它软了才吃,真的很甜,好好吃!

昨天看了两个小时发现还有很多篇没看完,留个脚印,有空再来看
小顽子 发表于 3-1-2010 12:28 PM

谢谢阅读,有空再来!

我的确走了很长远的路。。。呵呵!
我还走到那边的胡同区。。。
Danmy 发表于 3-1-2010 02:15 PM

看来你的脚力还不赖。
圆明园的兴衰,说明了无常的力量,多么强大的帝国,也有没落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线法山下,我看见了一位帅哥在拍摄这里的石雕。


我也拍写让大家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03:25 PM 编辑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圆明园展览馆。


这里展出了许多关于圆明园的历史兴衰,非常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10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北京。。。令我对中国历史很有感触的地方,暂时还没看完。谢谢美黛子楼主的游记,原来您也是柔佛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3-1-2010 04:04 PM 编辑

1860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闯到大沽口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
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
10月6日傍晚,英法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有只有二十余名圆明园太监同敌人对抗,最后全部殉职。
晚上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
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图中穿军服的人),下令火烧圆明园。:@
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1860年的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劫后的圆明园满目疮痍。


被洗劫的宝物,目前流落在世界各地,其中多数珍藏于法国和英国博物院。
英法居然把打劫抢回来的赃物,大方的摆放自己的博物馆内。


英法联军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140多年。
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抢救回中国,
现已知铜鼠首、兔首在法国的博物馆收藏,铜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下落不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10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黛子 于 5-1-2010 11:00 PM 编辑

在这展览厅里头有一封信是非读不可的。
这信是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给巴特雷上尉的信。


为了大家阅读方便,特将它以文字贴上,
大家请好好的阅读,细细的体会,
这信写得太好了,读了真叫人痛快。


巴特雷上尉,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罪恶活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额尔金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古董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注: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11:02 AM , Processed in 0.1309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