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7-2025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6-7-2025 11:09 PM 编辑
纸张的保存很困难,能有1000多年前的书籍,已经是罕见。
其他还有绢帛、竹简,时间太久都会腐烂。
2200年前的《史记》记载有《周礼》这本书,那就是写《史记》司马迁见过,起码是知道内容的。
周(战国)与汉武帝司马迁,不过是相差百年,可信度要比跨千年的古希腊靠谱的多。
中文是表意文字,发音不重要。
马来西亚人读中文,用粤语能念,用福建话也可以。
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0:41 PM
《周礼》
南宋刻本(12世纪):
刊刻于南宋初年(约1127-1162年),是现存最早的《周礼》完整刻本。
还有那个什么战国清华简 你如何证明这属于古中国文明?
那个史记是1901年才被公开,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该史记的真实性,你承认。
那么罗赛塔的铭文被发现更早,你又不承认?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前面说你英文好,那你有空破解一下:
至今无法确定含义的古代英文词:
1. "Hwæt"(出自《贝奥武夫 Beowulf》开头)
原文:“Hwæt! Wē Gār-Dena in geārdagum...”
一般翻作 “Lo!”、"Listen!"、"What ho!",但现代语言学家对其语气、语用功能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这并非感叹词,而可能是一种吸引注意的语用标记(pragmatic marker)。
2. "þrymful"(出自《埃克塞特诗集 Exeter Book》)
有时翻译为“glorious”或“splendid”,但其确切语义含混。
来自Old English诗歌,词根与“þrym”(glory, majesty)有关,但用法罕见。
3. "eoten"
出现在《Beowulf》等作品中,常译为“giant”或“monster”。
但其语源、与北欧“jötnar”(冰霜巨人)的关系,仍有学术争议。
4. "leod" / "leode"
常见于古英语诗歌,如《Beowulf》。
有时指“人、民族”,有时指“王、领袖”,含义随语境而变,模糊性高。
在一些文献中,该词指代不明,导致整体句义难以准确解释。
5. Riddle Words from the Exeter Book
埃克塞特诗集中包含大量谜语(riddles),其中一些词或隐喻的真实含义仍未解开。
比如某些动植物名称或日常物品的描述用非常隐晦的语言,现代学者只能做出推测。
拼写难辨或含义失传的罕见词(中古英语)
6. "queynt"
出自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本意可能是“巧妙的、奇特的”,但也带有性暗示含义。
这个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变化导致部分句子含义不明。
7. Hapax legomena
指在整个古英文语料中只出现一次的词,如《Beowulf》中有上百个。
例子如 “blac,” “þracu,” “scuch”—因语境孤立,难以断定含义。
无法破解的“古代密码式”文本
虽然不全是单词,但一些文本或短语本身就无法被破解:
8. Voynich Manuscript(伏尼契手稿)
尽管不一定是“英文”,但很多人曾尝试将其与古英文或中古拉丁文关联。
-------------------------------------
连英文这种传承有序的、应用广泛的语言都有无法破解词,更不要说几千年前失传的表音字了。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6-7-2025 11:22 PM 编辑
清华简和古史记,都是外国人拿出来的,也做过C14。
你可不要问我,要造假也是他们。
罗赛塔碑我只问了最基本的问题,用什么雕凿,这问题很难吗?
也许是太难,这涉及到古代冶金,也算是高科技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05 PM
纸张的保存很困难,能有1000多年前的书籍,已经是罕见。
其他还有绢帛、竹简,时间太久都会腐烂。
那个你所谓日本最古老的史记在1901年才出版的,说不定它是抄清朝流传的史记?
一样的道理,在埃及的罗塞塔铭文是大约公元前200年的石碑。你要承认,就两个一起承认,你要否认,就两个一起否认。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05 PM
纸张的保存很困难,能有1000多年前的书籍,已经是罕见。
其他还有绢帛、竹简,时间太久都会腐烂。
这个就好笑,古中文和今天的汉语差多了,所谓的表意,也是后来的人猜测那个意思而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15 PM
你前面说你英文好,那你有空破解一下:
很多古中文也是一样,比如周朝的金文就有很多字大家都看不懂的。
而且,语言本来就是随着时代和地方会变化。
所以今天的英国人很难读懂古英文,今天的中国人很难读懂以前的古中文,今天的希腊人很难读懂以前的古希腊文,一样的道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20 PM
清华简和古史记,都是外国人拿出来的,也做过C14。
你可不要问我,要造假也是他们。
我没有说他们假,而是你如何证明他们是属于古周朝文明?
土耳其的古钱币也是证明了,不过你不承认为古希腊文明而已。
至于罗赛塔,我说了一千次,用铜或青铜的工具来刻。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6-7-2025 11:38 PM 编辑
个别事物失传、改名,导致后来人不理解也很正常。
但古代中文大多都能读懂,也就够了。
后来有些物品在考古中发现,又重新理解的例子也很多。
表意文字的造字法,偏旁和部首的组合,决定了文字的大概含义。
而表意文字不同,你问你孩子,知道Boombox是什么吗,他大概以为是炸弹盒子!(这才30年)
类似的情况,西方人在翻译古代文件的时候,如果没有当时的词典或文献来对照,很多词几乎是不可翻译。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6-7-2025 11:37 PM 编辑
古希腊青铜的莫氏硬度一般在:3 ~ 4 之间,具体取决于合金成分与冷加工程度。
更具体分析:
类型 成分 莫氏硬度
传统锡青铜 约90%铜 + 10%锡 3.0 – 4.0
高锡青铜(>15%锡) 更脆 高达4.5,但易碎
冷锻处理青铜 经锻造或硬化 可能接近 4.5
-----------------------
古希腊使用的**纯铜(Copper)或低合金铜,其莫氏硬度大致为:约 2.5 ~ 3.0
-------------------------------------------------------------------------
你解释解释,怎么雕刻硬度在6-7的石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32 PM
个别事物失传、改名,导致后来人不理解也很正常。
但古代中文大多都能读懂,也就够了。
那是你学校教文原文啊,你学校不教的话,你都不懂他们说什么。
现在的希腊学校教古希腊语,不就会了! |
|
|
|
|
|
|
|
发表于 26-7-2025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7-7-2025 12:04 AM 编辑
你这话说的真是无厘头,哪个文字不学能天生就会的?
我说的是,学校里教现代中文(比如简体字),但你仍然能阅读繁体和更古代隶书,甚至也能看懂一些小篆。
这是文字的传承有序!
你让学现代英文的去读古代英文,能看懂个屁。
更不要说断代的所谓古希腊文!
-------------------------------------------------
这段英文,你看的懂吗?
Hwæt! Wē Gār-Dena in geārdagum,
þēodcyninga, þrym gefrūnon,
hū ðā æþelingas ellen fremedon.
Oft Scyld Scēfing sceaþena þrēatum,
monegum mægþum, meodosetla oftēah,
egsode eorlas, syððan ǣrest wearð
fēasceaft funden.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1:5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35 PM
古希腊青铜的莫氏硬度一般在:3 ~ 4 之间,具体取决于合金成分与冷加工程度。
更具体分析:
铜和锡做成合金,硬度大为提高。
同时,他们也用其他花岗岩来和这块花岗岩对磨。
还加上其他砂粉打磨。 |
|
|
|
|
|
|
|
发表于 27-7-202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27-7-2025 12:03 AM 编辑
铜锡合金的硬度在5-6,也不够6-7。
另外,硬度5-6的铜锡合金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有出土实物越王勾践剑(表面铬盐处理后可进一步硬化)。
所谓古希腊出土硬度最高的青铜制品,硬度为4.5。
迈锡尼时期高锡青铜短剑与匕首,是目前古希腊铜锡合金文物中硬度最高的类型。这些器物往往作为随葬品或贵族武器制作。
---------------------
另外,用石头磨是有磨痕的,前面已经图示说明,而那石碑上没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2:1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6-7-2025 11:50 PM
你这话说的真是无厘头,哪个文字不学能天生就会的?
一样啊,你叫一个只会现代汉语的,去读周朝的金文看,他也读不懂!
而且,在拜占庭时期,古希腊的语言和文字是一直在宗教里用的,所以到今天,那些属于希腊东正教的,很多都会古希腊语!
|
|
|
|
|
|
|
|
发表于 27-7-2025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是没看懂哦,就算失传,有中文造字规则在,表意文字比较容易破解。
其中金文可理解的是所有文字的60-70%!
所谓古希腊文既然是一直在宗教里用,那就拿出古籍证明。
说事情要拿出证据,前面已经强调了很多次。
我前面说的古籍,时间地点都告知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2: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2:01 AM
铜锡合金的硬度在5-6,也不够6-7。
另外,硬度5-6的铜锡合金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有出土实物越王勾践剑(表 ...
我是说同时用另一块花岗岩和花岗岩磨成的刻刀,和这个铜锡合金刻刀一起用。
在水里打磨,可以提改打磨效果。
最后是抛光,用更细的砂粒和砂岩,皮革布料等抛光。
你看到粗糙的表面,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抛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2:3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2:23 AM
你还是没看懂哦,就算失传,有中文造字规则在,表意文字比较容易破解。
其中金文可理解的是所有文字的60 ...
因为古希腊语根本就没有失传,东正教一直在用。
至于古籍,比如死海古卷,一大堆的铭文和砂草纸,就是证据。
至于金文,一个只会现代汉语的人根本不可能看得懂。
|
|
|
|
|
|
|
|
发表于 27-7-2025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凿子的材料我不想说了,硬度不够,也不可操作。
---------------------
死海古卷……
西方考古一向是在某个山洞里发现一个雕塑、发现几本书……大概是《倚天屠龙记》看多了,山洞里发现秘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7-2025 12:5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999 发表于 27-7-2025 12:43 AM
前面凿子的材料我不想说了,硬度不够,也不可操作。
你还是看不懂,同时用的雕刻工具,是另一块花岗岩!
还有,你之前说的粗糙表面,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抛光过程。
死海古卷经过碳14验证,里面最早的部分是公元前250年。
如果死海古卷是假,那么清华简也是假的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