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中台印尼风险大‧亚洲新兴‧大马最抗压 2011-02-10 18:30
(吉隆坡10日讯)根据衡量成长、通膨与资本流动的压力指数测试,大马压力最轻,在亚洲新兴市场中抗压性最强,显示国家银行去年领先升息决定属“先见之明”,除了得以缓和亚洲一触即发的通膨潮外,也能避开更多资本管制或货幣干预来影响经济成长。 中国通膨风险最高 益资利研究表示,根据通膨压力指数显示,中国目前风险最高,按序为台湾、印尼、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与大马。其中,大马总得分88.3分,除了经常账项取得偏高分数外,其他都属於低水平。 压力指数由4项易脆项目与8个变数组成,包括產能差距、进一步將利率正常化潜能、兑美元升值、外匯储备累积、资本账项纪录的净资本流入、非外国直接投资资本流入程度、经常账项与Chinn-Ito指数(即资本账项对金融对外开放的测试工具)。 益资利表示,多亏国行提早进行货幣政策正常化,相对减轻目前市场价格压力。 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对马影响微 “不过,由於流入大马的资本规模仍逊於中国、印度与印尼,加上经济体產能差距最低,因此造就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对大马影响不大。” 益资利补充,虽然马幣是目前第四高升值货幣,惟目前仍有充份政策弹性来减轻宏观经济困扰。 中国压力最大 从上述指数可判断中国压力最大,最需要解决“燃眉之急”。 “中国获得高分主要反映强劲经济成长基本面与诱人程度,因此成为外资投资首选。加上中国允许人民幣缓慢升值,已加速外国储备,资產价格压力与国內通膨风险也隨之走高。” 不过,幸好中国对部份跨界投资设限,让中国经济在对抗热钱流向或资金突停方面有缓衝。加上中国正极力进行利率正常化与一些打房措施,这些政策宽度仍对长期发展有利,可协助重组结构开放金融系统与增加资本账项兑换。 挡热钱和抗通膨
新兴市场走钢索 益资利表示,今年各国挑战就好像走钢丝,即如何规律维持来自先进市场的资金潮与抑制新兴市场通膨压力组合,预防泡沫破灭週期是挑战。 “全球金融风暴后促使新兴市场復甦步伐快於先进国家,G3国家的宽鬆货幣政策已经发动新兴市场游资潮。由於资金持续,新兴市场目前在限制国內外价格压力副作用方面持续有压力。” 食物通膨为最大隱忧 目前,新兴市场通膨展望受到食物通膨、全球原產品价格与资產通膨持续走高困扰,並有可能超越市场预期。 益资利认为,目前食物通膨是新兴市场最大隱忧,因为大部份可支配收入都花费在食物上。原產品价格走高主要是因为许多主要生產国供应严重短缺,不过这只是短暂,主要是目前供应都恢復。 “若供应短缺持续超越预期,原產品价格飆涨將转嫁给国內消费者价格,造成压力负担。2008年食物供应危机与社会动乱说明食物通膨快速的危险。” 原產品与资產价续走高 除了匯率管道外,国內价格也受非贸易品领域影响。食物、原產品与其他资產价格持续走高,最终都会导致核心通膨走高。幸运的是,目前这些项目转嫁程度仍不稳定。 益资利表示,若上述3个通膨“齐力发功”,可能导致货幣政策管理复杂。通常政府会透过独立货幣政策、完美资本流动与固定匯率机制来抑制通膨,不过以往最多只有两个政策会同步出现。 “因此,目前政府有几种选择,包括干预匯率与增加储备、资本管制及宏观审慎管理。” 紧缩政策多管齐下 益资利指出,目前货幣紧缩政策主要充作抵抗高通膨的解救方法。儘管新兴市场的中行已经调高利率,许多国家的实质利率仍非常宽鬆。 不过,由於先进国家利率仍低,新兴市场货幣高回酬將吸引更多热钱流入。 干预货幣
控制短期资本波动 “若资本流入过於泉涌,货幣升值是有害的,因为无法理想地分配资源。 虽然一些货幣持续遭低估,惟另外一些货幣合理或高估的国家可能会选择透过货幣干预来防止货幣进一步升值。” 益资利解释,这些干预分为非冲销干预(Unsterilised interventions)与冲销干预。非冲销干预抵销货幣升值,惟会增加国內货幣供应与加剧资產泡沫与过热的忧虑;冲销干预则预防货幣与信贷成长,惟会放大利率差距。 “货幣干预只有在短期控制严重资本波动时才上场。基本面而言,若成长与利率差距持续,將会引发游资持续流向新兴市场。” 益资利表示,自由资本流动原本能改善全球有限资源的分配,並提供很多好处如推动资本投资,增加全球生產力与收入,分散风险等。 “不过,资本流动可以是炒作与波动,甚至脱离基本面,最终资本更可能会突然锐减甚至煞车,导致许多依赖外资的经济体受创。” 因此,许多政府会採取资本管控就是限制跨界资本流动,这可分为量化基础与价化基础。 “这些都可视为避震措施,与目標银行借贷、外国直接投资、组合投资、购买国內债务至托宾税(Tobin Tax)都不同。后者是对外匯现货交易课的全球统一交易税。” 可採宏观审慎管理 益资利解释,由於资本管制会影响財务稳定,因此政府会採取宏观审慎管理充当另一个稳定金融市场的工具。 目前资本流动的风险程度从最低至最高排名是外国直接投资、组合股票投资、国內货幣债务、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幣债务与外国货幣债务,其中短期资本风险程度都比长期高。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都採取不同的匯率机制,其中许多先进国都採用市场基准匯率,欧洲货幣联盟是固定货幣区,亚洲经济体则是採取混合式货幣机制。 这些限制让货幣管理政策更复杂。 益资利指出,若外资流入推动力来自基本面因素如庞大与持续的成长差距、利率差距或货幣低估,解决方案就是允许货幣升值至合理水平。 “许多新兴国家目前已经让货幣逐渐升值,以预防煽动通膨压力的资本,防止货幣快速升值而打击出口。由於目前许多新兴市场仍仰赖出口,若货幣不稳定可能会造成贸易下滑3%,至於製造品贸易也会减少5%。
星洲日报/財经‧2011.02.10
http://biz.sinchew-i.com/node/43784?ti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