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2471∶毫不留情∶诬蔑行动党领袖是陈平亲戚的是巫统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3-4-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时期必须使用非常手段。
个人并不鼓吹暴力,但,试想想,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的暴力起义,今天的中国可能就是君主立宪制了。
再则,安华夺取政权的手段如果没有涉及暴力,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大家要明白,由于选区的分配,如果在野党欲夺取中央政权,就必须获得最少60%的选票。如果说不能接受安华的肮脏政治手段,为什却能接受国阵政府的肮脏手段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08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君主立宪,最近的不丹?还是尼泊尔的国王愿意把国家改制成共和制。
这样的国王也真少见。 |
|
|
|
|
|
|
|
发表于 24-4-2008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PK 纯粹引用大选得票率和中选比例来论断非马来人'愚忠’是很武断的做法。
可以从各届大选的政治气候、甚至历史背景去了解当年的大选成绩,我不相信选举成绩历来是由某一种族主导大局,而 RPK 这篇文章无疑是要我相信这套说法。
RPK 暗示非马来人支持国阵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是我不能认同的。我们可以从其他的观点去反驳 RPK。好比如我们回顾一下一些历史分水岭,随便挑些马共、劳工党、马新分家、confrantasi、还是什么巫统内争,都不难看出阶级斗争要比 RPK 文中暗喻的那种两极化族群对立来得更能让我信服。
不错,国阵那套分离族群(race segregation)的政策是完全的成功了,现在大家都以为他族受到更好待遇,大家互相呕气。甚至在几乎颠覆国阵王朝的大选后我们还在指责哪个种族必须为巩固国阵五十年霸权负上这历史包袱。
没有人能例外的。我们都仍然迷失在国阵的布局之中。 |
|
|
|
|
|
|
|
发表于 24-4-2008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我的友人:
你能接受有一天我们华人可以很自然地用马来语/国语闲聊。你会觉得别扭吗?国语未成为通用语以前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安华在 Kelab Sultan Suleiman 的演讲说明了我们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
以前我们是在捍卫心目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我怀疑这是否已成了我们的心理包袱。华团和华社民间组织如董教总要我们一昧捍卫单一族群(华人)的文化。现在我尝试说服我自己,我去支持华小和守护义山并不是在捍卫华人文化。提倡华文教育可以是提倡国家三大语言之一,守护义山可以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在捍卫某一族群文化。
或许安华应许的真是一个和平公正的宏愿,可是它仍然是以马来文化为轴心的马来西亚民族,是立国的基础。我一直很想说服我自己,让我自己相信有天我们马来西亚人真能不分种族的生活。不过我承认我是失败的。马来文化必须是马来西亚民族的轴心。这里我们应许其他文化都能自由发展,可只要从语文教育一点就能看出这事何等艰巨。
具个例子。为了让马来西亚语成为通用语,我们须让孩子在小学就接受这种国语教育。我们要更透彻而不是现在这样不汤不水的国语教育政策(说她不汤不水因为华小生包括小弟的小学国语水平曾是极差的,连沟通都成问题)。这是足以让‘华小变质’的政策(套句董教总的说法),董教总至华社整体能接受吗?董教总能不反对吗?我们大家都在捍卫族群权益,而同时我们抹杀了马来西亚民族共同语言,各族群都无法沟通。仅从捍卫民族权益这么一点来看,巫统和董教总是同出一辙。
周遭不少年轻友人不爱和政府打交道的原因是‘里面的都只会说马来文’。这着实让我困扰很久。这不该是我们的 lingua franca 吗?表面上华社圈子透过诉诸维护民族文化论述去抗拒同化政策,但我以为这不是真正的本意。其实华社是拒绝放弃中华民族身份,仍然‘心悬大中华民国’。
和许多独中朋友交流的观察中,我推测我们许多‘马来西亚华人’都坚信华语是捍卫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认同断不可分割。姑且不论巫统那一套纯粹是强制同化的文化霸权论述,就算换一个政权提出强调包容和尊重多元、划时代的马来西亚民族主义,要我们一时之间‘弃旧迎新’是绝对痛苦的事。这是尊严问题,我们在捍卫中华民族文化时自然的将许多标签为‘他者’甩掉。华社在思考这个尊严问题时有一大前提 – 那就是华人的地位和未来。是仅仅华人的未来,不是活在马来西亚全体人民的未来。
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中华民族的身份。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华社成员,包括华团和华社领航者董教总很自然地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者之间划清界线,‘自己人’和‘他者’之间是分得非常清楚的。这个叫马来西亚的国家里,我们没有在这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发展出一个强烈的马来西亚民族认同感,故此我们是很不稳定的群体。这也是我们很轻易地用肤色和语言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分门别类的原因之一。
抛弃种族政治意味着我们的前路是条未知路,而我们就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
早前说的一句话:
有一天这里不同种族的人民互把各自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这国家就有救了。
+++++++++++
这是在某部落格写下的杂笔。我们总该要面对事实的。之前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不去的,今天我要尝试整理出一个头绪。
这个事实是什么?
华社整体包括董教总抗拒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侵略’,根本拒绝承认马来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轴心,故此我们自己需承担今天这么一个形同死结的局面。我认为每一个族群都有这么一个包袱。
马来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轴心,不是国家文化的全部。要如何在这个多元文化国家做到平衡,这样留给我们自己去想。
[ 本帖最后由 科學頑童 于 24-4-2008 11:37 P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4-4-2008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君就是可以把权力完全下放的人! |
|
|
|
|
|
|
|
发表于 24-4-2008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科學頑童 于 24-4-2008 11:26 PM 发表 
我问我的友人:
你能接受有一天我们华人可以很自然地用马来语/国语闲聊。你会觉得别扭吗?国语未成为通用语以前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安华在 Kelab Sultan Suleiman 的演讲说明了我们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
...
说到底,是华人根本看不起马来文,很难接受并认真去学习它。反观李光耀就显得聪明了,他选择了一种可以让各民族看得起并乐意接受的语言来团结各族。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8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zm 于 24-4-2008 11:43 PM 发表 
说到底,是华人根本看不起马来文,很难接受并认真去学习它。反观李光耀就显得聪明了,他选择了一种可以让各民族看得起并乐意接受的语言来团结各族。
看不起巫文的是那些只会躲在华族圈里的华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8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毫不留情》行动党显露本色?
出处:http://www.malaysia-today.net/2008/content/view/6539/84/
作者∶Raja Petra Kamarudin
发表日期∶24-04-2008
原题∶Is DAP showing its true colours?
卡巴星吁请首相释放兴权会领袖
吉隆坡四月二十三日(新马社) – 行动党主席卡巴星今天吁请首相阿都拉下令内政部长拿督赛哈密撤销兴权五领袖在内安法令下的扣留令。
卡巴星说虽然是元首下令扣留,但是赛哈密可以随时撤消扣留令。
国家元首在三月二十六日命令扣留有关领袖长达两年,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开始计算。
“我觉得,随着政府摆出决心改革的姿态,包括成立负责委任和擢升法官人选的司法委员会,五位领袖是可以被释放回去和家人团圆的。”
"其实,政府应该打蛇随棍上,也废除掉内安法令," 也是武吉牛汝莪國會議員卡巴星在一个声明上这么说道。
在去年十二月十三日,有关当局因为M. Manoharan, P. Uthayakumar, V. Ganabatirau, R. Kenghadharan和K. Vasanthakumar在首都主办一项要求本地印裔权益的大集会而被捕。
[fly]*************************************************[/fly]
聂阿兹的儿子已被扣留超过五年。你知道他的名字吗?那里还有约90名左右的“回教恐怖分子”已被扣留七年。好,我们有五位兴权分子,俗称兴权五虎将已被扣留四个月。他们的名字是M. Manoharan, P. Uthayakumar, V. Ganabatirau, R. Kenghadharan和K. Vasanthakumar。这些仁兄们在上四个月以来,在无审讯的情况下被扣留,我们要求马上还他们的自由。
这有效。就这么做吧。现在,可以写下其他被扣留六七年,约90名左右的扣留者的名字了吗?五位印度仁兄的名字我知道了。我也要知道那其他的90名左右的名字,种族等。我可以写他们的名字下来吗?他们是谁?从那里来?
我是相信先进先出,而不是后进先出的。好,我们已经知道这五位印度仁兄被扣留的原因是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首都主办一项大型集会。那么那些约90名左右,连名字也没有人想要知道的乜水,又干过什么好事呢?
根据政府,兴权五虎将被扣留是因为他们和国际恐怖分子有联系,还计划在马来西亚制造纷乱。当然,这是政府谎言,我们是不会相信的。不过,这又是政府讲的,说那些约90名左右的乜水也是和国际恐怖分子有联系,也是要打算在马来西亚制造纷乱。政府在这回事上也许是对的。因为这90名左右的乜水大多数是回教徒。根据美国,所有的回教徒都是恐怖分子。
好吧,不是约12亿的回教徒全部都是恐怖分子。也许有0.1%的回教徒才是。但这表示我们就要小心剩下来的99.9%,因为他们都是一样宗教,所以可能是恐怖分子。
唔…政府是不是也是用了这个看法来扣留兴权五虎将的呢?既然在斯里兰卡有0.1%的印度人是恐怖分子,既然他们的皮肤和宗教都一样,那么兴权五虎将也一定是恐怖分子了。
如我在前些时候的发表里说过,让我们来为释放兴权五虎将而斗争吧。我同意他们是政治迫害下的牺牲者。不过,假如你不想为那其他约90名乜水的释放而斗争,至少说出他们的名字,表示你知道他们是谁。
实际上,那些乜水里,也有华人。是的,我敢赌你从不知道这件事。我也敢赌你不知道有多少个华人。我更敢跟你赌你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可以把我最后一块钱,赌你不知道他们为何被扣留,还有扣留了多久。
你知道吗,在二十年前,有个丁加奴来的年轻华人姑娘因为向一些马来人谈论有关耶稣基督,而被扣留起来。那些马来人去举报她后,这可怜的家伙就被内安法扣留起来了。你们华人,特别是基督教徒的,不觉得忿怒的吗?还是你不敢表达你的忿怒?不然的话,你也会对那些被关了六七年的回教徒而表达你的忿怒了。
我的一个校友,叫做Hilmi的, 也被内安法扣留了。他是因为他离开回教,然后进了基督教,还成为了一间基督教堂里的高级神父,而被扣留的。我赌你会为了Hilmi而忿怒因为他是个成为基督徒的马来人。不过,假如他是个马来人回教徒,那你也许没有兴趣知道为何他被扣留。
我遇过一位被扣留的华裔女性,她告诉人权委员会说马来狱卒要她脱光让他欣赏裸体。还不够忿怒?好,我也遇到一位被打到麻木的华裔仁兄。他已经不知道他被关了几久。他只是坐在那边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们已经打到他精神错乱了。人权委员会的人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我希望,现在,你已经忿怒,也看到了你为何要把焦点放大到兴权五虎将之外的范围的因由。
行动党不是华基政党。共有30位印度候选人在三八大选时,以行动党的名字参选。不过,我们也别只捧印度人的大脚。假如行动党要有一个马来西亚人的政党的形象,而不是利用印度人课题的华基政党,那他们的“斗争”就要扩大一点。回教党如今已在考虑是否要让非回教徒称为党员。假如这个提议获得通过,华人基督徒和印度人兴都教徒都能够入党的话,那行动党就没有什么作为了。假如回教党大开方便之门的话,马上就有华人和印度人在等着入党的了。
雪州的新议长在去皇宫宣誓时,最终都戴上了宋谷。早些时候,这位行动党的州议员在他的部落格里说他将不会戴宋谷,也杯葛任何要他戴宋谷的活动。
真没教养!他身为多届州议员,现在身为州议会议长,他还不知道在会见统治者时,是不能头无遮掩的。即使你在晋见英女皇或天皇,也是不能头无遮掩的。这叫做“衣装规范”。
我记得有一次,当雪州的第六任苏丹,Hisamuddin Alam Shah苏丹,被拒绝进入湖滨公园俱乐部。他其实是俱乐部主席邀请的名誉嘉宾,而且还有我的阿公做他的随同。不过他们两个还是被阻止进入俱乐部,苏丹和我阿公只好打道回府。
即使是苏丹也能被拒绝进入。虽然是个苏丹,但他也没说些什么,或抗议些什么,即使在独立前的时期,苏丹的权力是很大的。你会觉得假如苏丹拒绝一些人进入皇宫,就因为没有遵守衣装规范,是不公平的一回事来的吗?无论如何,虽然最近有些人没有以正确的衣装晋见,但苏丹也没把这件事弄成课题。苏丹是很随和的人来的,即使有些人“不尊敬”,用皇宫术语的话,叫做tidak beradat。
让我们向前迈进吧(连苏丹也准备对行动党的抗议闭一只眼睛了)。我们不要再为了“我反对穿任何马来人的东西”的口气而生气。卡巴星也别在谴责那些在最近宣誓礼上戴宋谷的行动党领袖了。这将会令这些人更加患上宋谷恐惧症。而且用“马来人的东西”作不戴宋谷的理由,给那些平时已经让巫统以“马来人土地已经落入华人之手”,荼毒思想多年的草根阶层的马来人更加不高兴。这不就在帮倒忙,让巫统更容易使马来人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了吗?
好吧,那个非常固执,宁愿下地狱也不戴宋谷的州议员最后还是戴了顶宋谷。当然这只是个得到雪州州议会议长位子的小小牺牲而已。行动党在之前已经决定让各州自行决定要戴还是不戴。而雪州为了依照皇宫礼仪而决定都戴上宋谷晋见苏丹。所以,卡巴星可不可以别管他们了,也别骂他们“变得像个马来人”了吗?
假如这些人民代表表现良好,统治者也许会想要奖励他们。我知道假如任何行动党领袖成为拿督或丹斯里或最不可原谅的敦,的话,卡巴星是会不高兴的。怎么?这就是统治者奖赏那些为国为民的忠心公仆的方式啊。所以别再警告行动党领袖必须想几年前的林吉祥看齐,拒绝统治者的任何勋章,奖赏或衔头。
你是不是要他们像那些华人老板和大亨那样和巫统购买呢?依据不同的州属,代价从马币十万到二十五万不等,那些华人和印度人大亨就可以得到一个拿督衔头了。幸好,那些州都不是人民联盟执政的州。假如统治者觉得行动党表现良好,要封赐他们,就随他去好了。也许,直到他们死那天,没有一个行动党的领袖可以得到一个拿督的衔头。若有统治者有意这么做,就别阻止了。让他们接受封赐吧。毕竟,这也是他们应得的。
听到这些行动党领袖不应该接受封赐的警告是很泄气的。为什么要羞辱统治者呢?倒不如林吉祥或卡巴星出一张正式的新闻声明,今天,行动党领袖不准许接受任何统治者的封赐。那么行动党领袖的名字就可以从名单上除掉,免得统治者脸上无光。因为到时候,那些行动党的领袖就会说,“谢谢皇上,不过还是不必了,我对你的傻瓜封赐没有兴趣!”
哎呀,行动党的人要何时才丢掉华人脑袋,换上马来西亚脑袋呢?怪不得巫统的人总是叫行动党的人回中国。我想加入行动党很久了,不过就是顶不顺这种行动党的华人沙文主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8 0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6# 科學頑童 的帖子
科学顽童在佳礼也有一些日子了。从你的文笔中,我知道你是个性情汉子。
我不否认你说RPK 纯粹引用大选得票率和中选比例来论断非马来人'愚忠’是很武断的做法。
不过,以我的看法。他是别有所意。
RPK在多年前早已活跃于政党。我们可以高估他的“金睛火眼”,但政治是什么回事,他还是知道的。
只不过,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国家,占大多数的,还是思想简单的草根阶层人民。我的意思是说,好像科学顽童这般熟悉政治的人,不能说是占了大多数。
但是,在政治里,占大多数的看法和力量,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他所写的,很多都是为了那些分析力不强的乡下父老看的。
虽然分析有些武断,不过到头来,主题还是一样 -- 指出国阵的分化政策。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8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8 0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科學頑童 于 24-4-2008 11:26 PM 发表 
以前我们是在捍卫心目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我怀疑这是否已成了我们的心理包袱。华团和华社民间组织如董教总要我们一昧捍卫单一族群(华人)的文化。现在我尝试说服我自己,我去支持华小和守护义山并不是在捍卫华人文化。提倡华文教育可以是提倡国家三大语言之一,守护义山可以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在捍卫某一族群文化。
或许安华应许的真是一个和平公正的宏愿,可是它仍然是以马来文化为轴心的马来西亚民族,是立国的基础。我一直很想说服我自己,让我自己相信有天我们马来西亚人真能不分种族的生活。不过我承认我是失败的。马来文化必须是马来西亚民族的轴心。这里我们应许其他文化都能自由发展,可只要从语文教育一点就能看出这事何等艰巨。
具个例子。为了让马来西亚语成为通用语,我们须让孩子在小学就接受这种国语教育。我们要更透彻而不是现在这样不汤不水的国语教育政策(说她不汤不水因为华小生包括小弟的小学国语水平曾是极差的,连沟通都成问题)。这是足以让‘华小变质’的政策(套句董教总的说法),董教总至华社整体能接受吗?董教总能不反对吗?我们大家都在捍卫族群权益,而同时我们抹杀了马来西亚民族共同语言,各族群都无法沟通。仅从捍卫民族权益这么一点来看,巫统和董教总是同出一辙。
楼主会在这个课题上迷惘,这是常见的。我会这么说,是因为楼主提到的这些,都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且还是互相影响的因果问题。
捍卫优秀的中华文化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捍卫族群利益也没什么不对。
说得白一点,我是因为我不认同马来文化值得让我放弃中华文化。我捍卫族群利益因为没有其他人,除了我们自己,照顾着我们的利益。
有些中华人士,找到了值得他们放弃中华文化的文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华人宁愿精学英文,也不精学马来文。
马来人若要照顾马来人的利益,也是无可厚非。马来人要马来文化成为马来西亚民族的轴心,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现实是残忍的。你不得不承认,若要把马来文化成为马来西亚民主的轴心,就不能用公平的手段。
因为马来文化是经不起考验的。所有经不起考验的,最终将会被淘汰。
马来文化是什么?马来人是谁?似乎马来人自己在独立后,就开始回避这些,直到今天。假如马来人自己不愿意面对真正的自己,我们那里来的信心接受他们的文化作为我们的文化?
说老实话,要用马来语“沟通”,你需要用到十二年的时间来学习吗?
还有,政府其实可以在教育上弥补很多文化上的不足的。就如你所说,巫统是利用分化政策,就这么走过来了。你不得不承认,国阵这么多年来,所行使的政策,有哪些真正是为国为民的呢?说穿了,十之八九,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影响力而作出来的政策。
最后,一切还是要跑回老问题,马来人自己的信心在那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8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科學頑童 于 24-4-2008 11:26 PM 发表 
周遭不少年轻友人不爱和政府打交道的原因是‘里面的都只会说马来文’。这着实让我困扰很久。这不该是我们的 lingua franca吗?表面上华社圈子透过诉诸维护民族文化论述去抗拒同化政策,但我以为这不是真正的本意。其实华社是拒绝放弃中华民族身份,仍然‘心悬大中华民国’。
和许多独中朋友交流的观察中,我推测我们许多‘马来西亚华人’都坚信华语是捍卫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认同断不可分割。姑且不论巫统那一套纯粹是强制同化的文化霸权论述,就算换一个政权提出强调包容和尊重多元、划时代的马来西亚民族主义,要我们一时之间‘弃旧迎新’是绝对痛苦的事。这是尊严问题,我们在捍卫中华民族文化时自然的将许多标签为‘他者’甩掉。华社在思考这个尊严问题时有一大前提 –那就是华人的地位和未来。是仅仅华人的未来,不是活在马来西亚全体人民的未来。
我也不爱和政府打交道。原因却不是“里面的都只会说马来文”。而是里面的,敌视华人的太多了。
我最痛苦的经验是,我到登记局询问结婚注册手续。虽然我很有礼貌,兼以最标准的马来话向他道出来意。这个家伙劈头就问,“你想知道什么手续?你是不是想离婚呢?”
另一个是,我的岳父内出血,全身无力。我让他躺在司机旁边座位躺着,急忙送他到医院去。我向在紧急门口值班的医疗助手要求躺架时,他劈头就一句:“他是不是喝醉了?”。大哥啊,喝醉了干吗三更半夜的带他来医院急诊处呢?
还有一个,去大使馆办理签证,他有本事叫你来回四五次,每次总有他需要,你却没有的文件。到了最后一次,另一个官员告诉你说,你怎么带这么多无所谓的文件来?我只要这些就够了。当你告诉他说,是之前的官员说需要到的。他竟然可以告诉你说,那是他的办事方法,我是我。
说完一句,面对马来政府人员的失职或无礼,你能不能拍桌子,然后叫他的主管出来理论他的部下给于的服务不好呢?
当然,你还是能够这么做的,除非你已不在乎你所需要的服务。
我在国外时,我不喜欢被当成是中国人。我是不放弃我身为中华民族的身份,不过,中华民国?中国?台湾?香港?跟我无关。
就如人所常说,我是马来西亚人,但是马来西亚不当我是他的人。中国人飞天了又怎样?办奥运了又怎样?若真心县中华民国,早移民去了。
是的,53年以来,华人面对的失望太多了。纵然如今有些曙光,也不敢寄望太多。
顺带一提,我家老大老二,爱看第九波道的马来语卡通片。除了学学英雄们面对挫折时一定会喊出来的“tak guna”, 还有变身时的“bertukar”,他们连下午时分的三分钟?祈祷词,也学得似模似样了:“海牙冷fe了.......................”。
这就是我的下一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科學頑童 于 24-4-2008 11:26 PM 发表 
华社整体包括董教总抗拒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侵略’,根本拒绝承认马来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轴心,故此我们自己需承担今天这么一个形同死结的局面。我认为每一个族群都有这么一个包袱。
马来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轴心,不是国家文化的全部。要如何在这个多元文化国家做到平衡,这样留给我们自己去想。
我觉得不要把眼光放在"抗拒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侵略"这个层面。
而是“一个文化总会抗拒另一个文化的侵略”。
本来把两个文化放在一起,过程将是文化互相影响。最终的结局有三∶甲文化或乙文化成为主导,就如满清旗人和汉人之间。又或是混合式的新文化产生,有点像本地的侨生文化。
我们这里说的是自然过程。我不是社会学家,我也能预测把马来文化和中华文化放在一起,中华文化将成为主导。原因很简单,中华文化的背景和历史,相对起来,太过于悠久(马来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有多久?从马六甲王朝开始吗?)了。
试想想,这好比一位学有所成的中医,来到这里行医,生活。他遇到那里的巫医向他说,大家都是医生,你既然来到我的国家,那你就不能用你那套以针刺人的法子来治病了。你应该以我们那套“烧甘文烟,念咒”的法子来治病,不然的话,我们不能认同你。你若不同意,那你必须承认我们的特权-- “凡所有病人都必须先使用巫医的方式治病。”
之后,慢慢地,巫医限制中医的事情越来越多,冲突和怨气也越来越多。
那么你能怪中医抗拒自己的医学被巫医扭曲吗?
现在他提出来,巫医是国家医学的轴心,不是国家医学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开始伤脑筋如何去做到平衡。但是他们自己却在发愁想,我们自己也不晓得为何要用甘文烟,然后这个病念这个咒的来龙去脉的医学,如何成为医学的轴心呢?而这个轴心的附属却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学,这样的体系,能够发展出一些怎样的医学出来呢?
我也会很期待。
不,我不认为马来人不应该认为他们的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轴心。这是肯定的。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8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新加坡生活过呢?
在新加坡时常能够看到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是洋人聚在一起聊天,走街,活动等。大家有共同的语言,英语,尽管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同时国语是马来语。
我可以大胆的说,新加坡人比马来西亚人来得更团结,种族间的嫌隙比我们还少。
在此,我不怕表明我自己的立场,我觉得,马来文、语是一个没有很大用处的语言,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精通马来文。我看不起马来文,不止因其市场价值因素,同时也源于对其缺少创意,活力的藐视。
各位不妨找一本现在小学4年纪的马来文课本,与十年前的课本比较,你会发现现在的课本的程度太深了,可能还得轮到你的孩子来教你。
我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当然它也是文学),用来沟通记录,但,我觉得现在的马来文好像走火入魔了,马来文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学。我觉得不应该浪费有限的脑力在马来文上。
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文化以及语言来团结国民,文化是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的文化,但,这语言,肯定不能是马来文。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8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kit 于 25-4-2008 04:53 PM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新加坡生活过呢?
在新加坡时常能够看到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是洋人聚在一起聊天,走街,活动等。大家有共同的语言,英语,尽管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同时国语是马来语。
我可以大胆的说 ...
说到现在的马来文课本,我觉得真的是一场恶梦。
我的宝贝今年三年级,但是已经需要每个星期做短篇的马来文作文,
还有很多我看不懂的生字,那根本不是小学生的课本,而是我们以前初中的马来文课本!
我真为我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学生们叹息。
我曾在学校询问老师,对方也承认现在的小学马来文课本程度太高,
但是老师们也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拼命地强逼而已。
我个人很反对补习,但是为了这个马来文,我也只能屈从于一个月200元8个小时的三年级马来文补习课了!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8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kit 于 25-4-2008 04:53 PM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新加坡生活过呢?
在新加坡时常能够看到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是洋人聚在一起聊天,走街,活动等。大家有共同的语言,英语,尽管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同时国语是马来语。
我可以大胆的说 ...
我本身至少有10个亲戚是拥有新加坡公民权的“联邦“人,还不包括侄儿外甥之类的小辈。我的结论是,所谓的大家“走一起”是因为李光耀把民族性给去除了,这使得这个新加坡社会完全使用了西方的那一套思维。
新加坡美其名为华人主导的政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英文源流教育体系下的精英所管理的一个“国家“。
为何我打了一个” “的符号呢?因为这个国家的组成人口很多来自联邦半岛。新加坡从来都无法称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因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完整文化、历史和语言,他们完全没有。新加坡要谈历史就必须连着半岛一块谈,新加坡目前的总统是柔佛麻坡人,第一任大法官黄宗仁也是槟城人,还有好几个内阁部长也是半岛人士。如果摊开南马版,你会发现新加坡招聘警察的广告,你认为有哪个国家会到邻国找人做警察的?我的亲属在新加坡国防部工作时告诉我,在该部门任职的马来西亚华人占高达40%的比例。可是如果你到新加坡博物馆或是圣淘沙的话你不会看到这些。甚至为了讨好日本游客,这个旅游局可以只字不提日侵的历史。
新加坡40岁以上的华文教育人士永远都不会原谅李光耀,你可以随便问问就知道,因为一个民族没有语言,就没有根,没有了文化。目前新加坡企图引入大量的中国移民,以填补他在70年代所犯的错误,可是他这个算盘打不响。新移民和老移民是完全不同的两批人。
这个小岛是外表看来不错,可是他潜在的文化认同感问题将会给新加坡埋下一颗炸弹。
忠告:不用把孩子送到对岸,我们不需要第2个李光耀 |
|
|
|
|
|
|
|
发表于 26-4-2008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25-4-2008 13:45 发表 
我觉得不要把眼光放在"抗拒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侵略"这个层面。
而是“一个文化总会抗拒另一个文化的侵略”。
本来把两个文化放在一起,过程将是文化互相影响。最终的结局有三∶甲文化或乙文化成为主导,就如满 ...
昨天起我就在就涂涂写写, 在写回应。之前您的回应顽童会再回应。
长话短说。
我要学习抗拒单一族群文化优越感,尤其是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我要抗拒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那一种撮撮逼人的优越感。
我们的祖先南迁不是什么历史宿命,我说祖先们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离开抚育他们的土地。他们离开了祖国,南下番岛,随着跟着带来的对祖国的依恋、外国势力的侵略让他们深感耻辱,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感到焦虑、担忧,另外在陌生土地上经济层面的生存挑战,他们必须为平复这这些复杂的情感,这些足以让中华民族瓦解的情感中寻找归属。归属在哪里?我觉得,就是延续了三千多年悠久中华历史才能有的优越感。这是自然不过的事。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已故 R.Sani 文章中意识到马来民族同样面对跟我们南迁祖先相似的焦虑,同样面对马来文化受到国外势力侵略而深感耻辱。独立后有心人善加利用这样的民族耻辱,透过政治去强化马来民族的危机感(先别论国阵邪恶的隐性议程),而他们同样要寻找出口以宣泄这些复杂情感。在哪里?我觉得,就是象征崇高马来民族的马来王朝历史。
是的,马来王朝只有‘区区几百年’,不比其他王朝悠久。可是文化这种东西,真的有谁比谁优秀的说法吗?有的,我记得法西斯就是认为他们是世界最优秀的人种,不过他们给文明带来了什么??? 或许我无法说服他人,我只能坚决的拒绝 ‘我的文化最优秀’ 这种可怕的种族优越感。
要说阴错阳差,命运,缘分还是你喜欢怎么称呼都好,我们就是走在一起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许多我们未听过、陌生的人就是走在一起了。我说走在一起,指的是我们的祖先选择在五十年前独立、立国。这不是真的自由,它是具有自由、独立这些崇高理念的意义。它可贵的地方在于我们有了一个法定领土、一个清晰的国界,一个有主权的国家。这地方有的是人,形形色色不同文化的人,而我们决不会对文化冲突感到陌生的了。
所以有人开始提出‘马来西亚民族’这个概念。我是认同的。可是我们有个大问题:马来西亚民族是什么?
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个叫马来西亚的国家存在,这民族也就存在。国亡、族灭。最近读到一篇“民族主义与民主”个人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写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
虽然实现这个目标(注: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并不要求人们完全放弃他们自己的种族或文化认同,却有必要塑造一种含盖面与国界吻合,包容境内一切种族和文化群体的认同。
我觉得马来西亚民族就该是这样子。
之前我呼吁为了‘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中华民族的身份’。或许我应该说:
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象征中华民族身份的优越感
++++++++
回到‘马来文化是国家文化的轴心’。
说法有两个:
我会有这样的说法,因为安华的演讲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就连安华本人,也不会放弃捍卫马来人特殊地位(宪法应许的)。我听到,友人听到,有机会我会询问陈亚才老师他有没有听到(顽童见到他但没打招呼)。官方甚至网络媒体为何不说?我不知道。我们回看马来西亚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马来文化确实是国家文化轴心,因为它是政治正确的。可悲但确实如此。这其中有许多争论,最主要的当然是宪法没有规范马来人特殊地位是什么东西。特殊地位可以是全部东西。
另外一点就比较单纯。因为这是政治现实。DAP 有反对马来语成为马来西亚国语吗?没有,它要求其他语言受到保护,它没说国语不能是马来语。
p.s. 括弧内蓝色斜体字是我自己的补充。
++++++++
原帖由 ecs283 于 25-4-2008 13:45 发表
我们这里说的是自然过程。我不是社会学家,我也能预测把马来文化和中华文化放在一起,中华文化将成为主导。
我不认同这将会是个自然的过程。从 Antonio Gramsci 的文化霸权衍生下的推论,文化主导是人为的,透过政府强制的制度(institutions)去推行的。
[ 本帖最后由 科學頑童 于 26-4-2008 11:5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6-4-2008 0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嘛全马来西亚人不能都把马来文、华文、淡米尔文、还有其他稀里哗啦一股脑全都纳入国文教育课本?
不实际但这样最好。我们连提倡通用语的功夫都可以省却,省下很多口水。 |
|
|
|
|
|
|
|
发表于 26-4-2008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ukit 于 25-4-2008 16:53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新加坡生活过呢?
在新加坡时常能够看到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是洋人聚在一起聊天,走街,活动等。大家有共同的语言,英语,尽管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同时国语是马来语。
我可以大胆的说 ...
我要提出质疑。
在新加坡,人人说新加坡国语你觉得没问题。
在马来西亚,你反觉得马来西亚国语经济价值不大,不能团结国民。
请问这是语言的问题吗?是语言导致国民不团结吗?语言本身没有问题,不然新加坡国语就很有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26-4-2008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不是英语,这点要搞清楚。
个人认为马来文,马来语没有市场价值,这点谁能否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