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hdcyng

EPF本地股市一天交易量达10亿 7亿投资佣金在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6-2009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推升股市开放市场致富 纳吉抄捷径创造经济荣景
                               
                                                ■日期/Jun 26, 2009                                                  ■时间/11:38:19 am
                                                ■新闻/财经经纬                                                  ■作者/本刊特约梁文志
                               

【本刊特约梁文志撰述】首相纳吉或许可以考虑,有一天卸下首相担子之后,去当一名专业的“基金经理”。不,或者说,纳吉应该被提名出任国家银行的总裁,就像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一样,洋洋洒洒地搞股市,救经济。
不是吗?纳吉(左图)出任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以来,就宣布一波又一波有节奏的救市措施,有的时候突然给股市捎来一个意外惊喜,有的时候又“话到嘴边留半句”大卖关子,搞得股市心痒痒。马来西亚股市从4月初的884.18点,飙升至6月24日的1057.85点高峰水平,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涨了近24%,纳吉看起来更善于搞股市。
以下稍微总结一下纳吉的“托市之作”:
一、4月22日,纳吉宣布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27个次服务领域从今后无需符合30%土著股权政策,并留下一句令人遐想的消息:他将在下周宣布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马股立即从22日的968.58点上涨至24日的992.68点,短短两天涨了24.1点或2.5%。
二、4月29日,纳吉在事隔一周后宣布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将投资银行、回教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外资持股顶限从49%上调至70%,并发出高达九张包括商业银行、回教保险等在内的新执照。原本回落至967.46点的马股,立即掀起一波涨潮,一路飙升至5月6日的1023.96点,一周内起了56.5点或5.8%。
三、纳吉的新加坡和中国之行,释出对两国投资者的善意,不仅化解了马新之间的紧张关系,还顺势搭上了中国热的风潮,股市一路飙升至6月15日的1091.17点高峰。
四、6月17日,纳吉借了马来西亚交易所(BURSAMALAYSIA)执行长尤斯里的口,向市场传达一个意外之喜:政府将在六月杪的投资马来西亚峰会上,宣布有关外资投资委员会的“重大调整”,外资投资委员会的监管权力料将大幅减少,最终可能只会负责监督六个所谓的高度敏感领域。
开放政策 符合短期利益
外资投资委员会一向被视为是外资来马投资的障碍,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捍卫30%土著股权。纳吉稍后也在不同场合重申上述消息,但却对内容三缄其口,吊市场胃口。这项宣布及时稳住马股走势,综合指数原本从6月15日的1091.17点回跌至6月23日的1044.48点后回稳,在24日反弹至1057.85点。
为何纳吉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动市场自由化与开放政策呢?历史已证明,每一回的经济危机都提供了一个改革的契机,因为政府趁经济危机,采取自由化与开放措施,所引起的反对声浪是最低的,因此,政府可以趁机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革开放。
在1987年与1997年的两轮金融与经济危机中,前首相马哈迪领导的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措施。虽然政府一般强调,开放政策是为迈向先进国目标,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而铺路。不过,其背后焦点是外资。对于人口不多,且长期以来出口市场的马来西亚而言,仅靠国内需求无法快速将国家带出衰退格局,因此,经济复苏还需借外资的一臂之力。所以,纳吉此时宣布开放措施,不仅符合短期利益(吸引外资,撑起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也可以符合长期目标利益(迈向先进国,提升国家竞争力)。
经济衰退 打击我国原产业
至于为何纳吉选择通过刺激股市来救经济,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纳吉在3月10日宣布迷你预算案时,曾直接点出了我国经济目前面对的四个困境,包括出口严重萎缩、原产品价格狂跌、外资大举撤出,以及马股严重受挫。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导致马来西亚的主要贸易国,如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纷纷进入衰退期,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冲击。其次,全球经济衰退,也导致原油和原棕油的需求前景迅速转淡,加上投机资金大举撤出原产品市场,促使原产品价格狂跌。这惨痛一跌让政府的口袋大幅缩水,尤其是原油,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政府总收入的40%比重。
第三,自2007年下半年爆发次级房贷风暴以来,外资就陆续撤出,这个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在第四季转向恶化之后更加严重,外资在第四季大举逃离马来西亚,资金净流出创下单季马币181亿6500万元的高峰纪录。纳吉本身也承认,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流入我国的外资直接投资(FDI)料将减半,由去年的510亿元降低至今年的260亿元。
第四,全球股市全面崩跨,加上外资大举撤出,连累我国股市陷入低迷,综合指数从2007年第四季的1445.03点,跌至今年3月的838点谷底,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情绪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直接对服务领域造成打击。
股市高涨 吸引外资流入
实际上,摆脱上述困境的关键,就是股市。股市的好坏直接牵动着其他两个问题,并可间接解决部分出口不振的问题。股市是制造财富的最快管道之一,提振股市所带来的账面财富膨胀,将带动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情绪,为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服务业与房地产市场带来支撑力量,从而达到刺激内需的目标,填补出口大跌所带来的部分空缺。
同时,股市高涨也将成为吸引外资流入我国的筹码,扭转外资窜逃的局面。外资大量流入则将推高原产品价格,从而为种植业者与政府带来更高的收入。这些正面效应又将进一步带动股市,创造更多的财富。
马来西亚股市在传统上与其他亚洲股市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别。由于国内主要组合投资基金,尤其是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基金,一般上在投资海外方面面对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国内资金大部分都滞留在本地股市。而且,这类型基金在某些程度上,必须肩负起稳定股市的责任,因此,不能在股市大跌时随意撤场。这基本上解释了为何马股在之前全球股市崩盘时,跌幅比其它区域股市来的低。区域股市在近期的一波调整跌势,更进一步证明这个论述。自6月15日以来,新加坡与印尼股市分别回调了7%与6%,马股在这段期间仅回调了4%。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局限了马股的上升空间。由于本地基金的组合投资资金过度集中在本地股市,导致马股比其他亚洲股市来的更昂贵,使得马股一般在全球股市涨潮期落后其他股市。因此,我们看到马股自今年3月份触底反弹以来,大约只涨了26%,反观新加坡与印尼股市,却在这段期间大涨56%与57%。
法宝用尽 股市还能长红?
很明显的,欲达到股市持续性涨潮的目的,仅靠国内资金效果有限,纳吉必须借助外资的力量。所以,他才以市场自由化与开放政策作为诱饵,吸引外资流入我国股市。
无论怎样形式的市场自由化与开放政策,对外资来说都是好消息,对吸引外资,尤其是组合投资资金流入马来西亚股市,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纳吉显然深识这个道理。这基本上可以从国家银行的国际外汇储备金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国际外汇储备金从4月15日的马币3201亿元,上扬至5月29日的3225亿元,一个半月内就增加了24亿元。由于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表现在这段期间持续低迷,因此,这笔增加的外汇储备金相信主要来自外资组合投资资金的流入。
今年将推动的开放政策,看来已差不多全宣布了。接下来,纳吉怀里还有能掏出什么法宝,让股市在下半年继续长红?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是经济刺激方案下的基础建设支出。基本上,公共基建支出是最能带来经济乘数效应的财政政策,也是创造财富与商业活动的最快管道。大量资金投入建筑领域,将快速启动停滞的经济与金融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就业机会。这些正面因素都将优先反映在股市上。实际上,自三月政府宣布第二经济刺激配套以来,马股就掀起了一股建筑股浪潮,许多建筑公司股价迅速飙升,率先带动马股进入一个涨潮。
根据分析员的估计,在刺激配套下,大约有近620亿元的基建计划即将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推动,包括轻快铁延伸计划,廉价航空总站等。看来,马股在下半年,甚至2010年的热点,料将环绕在建筑领域上。
急抄捷径 谁来收拾残局?
另一个焦点料将落在原产品价格上。随着全球经济在第二季开始显露复苏的迹象,原产品市场的需求也重现曙光。其中,原棕油期货价格从3月杪的1980元,飙升至五月份的2700元,短短二個月激增了36.4%。原油价格也从三月份的约32美元,飙升至六月份的68美元,涨幅高达112.5%。原产品价格高涨,尤其是油价,为油气股重新点燃活力。这促使油气股在过去两三个月摆脱颓废走势,成为股市的热点之一,带动马股再度攀上高峰。纳吉看来乐于看到双油价继续攀升,借助这股气势把股市炒热。市场分析员认为,马股有望在今年底之前,上探1100点的巅峰,看来并非天方夜谭。
坦白说,要推动股市推上1100点,1200点甚至1500点,带动房地产市场进入繁荣期并不难,就像格林斯潘在2001年至2005年间为美国创造经济荣景一样。但是,如果纳吉只是一味追求非理性荣景的短暂荣耀,急于抄捷径,快速让我国经济复苏,而忽略了长期性的危机,最终导致马来西亚陷入美国今天房地产与股市泡沫破裂的窘境,这个残局最后又将由谁来收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6-2009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困境,包括出口严重萎缩、原产品价格狂跌、外资大举撤出,以及马股严重受挫。

外资大举撤出- 要吸引外资很容易,只需要把限制通通解除就行了,只是真正掌握马来西亚经济的权贵们绝对不会同意这样做。
能当上首相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背后一定要有有无数的大集团,利益团体和权贵的资金与政治支持,无论经济如何糟糕,都不能得罪这些权贵。(饮水思源,没有他们,你连小小的副部长都没有机会当)

开放市场 = 威胁到利益团体的盈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换成是我,我会
表面上,媒体要尽量宣传我,把我朔造成吸引"吸引外资的改革开放者",
之后,我"一点一点"的慢慢开放市场,开出几个不太损害利益团体的开放政策,
慢慢的拖下去,等到全球经济开始复苏,
到时候,就算政府和央行不进行“托市计划“,股市自己也会上升,
经济好转,国家领导层也不需要开放市场来刺激经济咯。
这样做既不会得罪利益集团,也不会使支持率下跌的太糟糕。

每次金融危机,政府都会放出开放市场project的消息来托市,
但只要经济一好转,什么开放市场的project都会烟消云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09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推升 UMNO, GLC 马股
在来届的大选之前的 8 个月
股市直升
1774
( .....




到时 UMNO 名下的股票
UEMLand  RM 12.00
MRCB RM8.00
BURSA RM20.00


在高潮众生痴迷股市之时
巫统高层在 CIMB 华尔街炒股能手指引下卖资产卖股
纳吉和其朋党荷包满满移民国外
股友手抱负资产的 UMNO 滥股过一生









[ 本帖最后由 cct2049 于 28-6-2009 03: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09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4# cct2049 的帖子

【在来届的大选之前的 8 个月】

这是什么大选?是巫统大选还是全国大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09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大选 !


屡战屡败
巫统已经预备在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开溜 ....






[ 本帖最后由 cct2049 于 28-6-2009 08: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05: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BI查美国超级巨骗十年无果 分析师两小时揭穿(图) 南方都市报

  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艾伦·斯坦福身家80亿美元,是有名的慈善家、板球大亨,体育界和政界名流眼中的“财神”。他坐拥多处豪宅,金屋藏娇,和至少三个情人生了五个孩子。但事实证明,他和前不久入狱的麦道夫一样,是一个超级巨骗。更讽刺的是,一位分析师只在网上花了两个小时,就揭穿了这个宏大的庞氏骗局;FBI、SEC对他调查了十几年,却一无所获。
  2006年,迈阿密律师米尔顿·M·费威尔登上一架私人飞机,前往加勒比小岛安提瓜。在那里他将与该国头号私人银行家R·艾伦·斯坦福会面。斯坦福生于美国得克萨斯,一手创立的斯坦福金融集团近年赢利颇丰,令他坐拥80亿美元资产,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205位。费威尔有许多拉美客户,斯坦福邀请他到安提瓜一游,就是希望能吸引这些人投资。

艾伦·斯坦福


  陪同费威尔前往的是安全顾问特雷弗,他对诡诈的加勒比金融业内幕颇为熟悉。特雷弗听说过一些有关斯坦福金融集团的传闻,比如它涉嫌洗钱、投资可疑等等,但希望近距离观察该集团的运作后再作判断。当他们走下飞机,高头大马的斯坦福正亲自等在那里。他陪同两人参观了号称“斯坦福城”的办公区,包括三栋银行大楼,一个板球场,一家饭店。最后,他们终于步入目的地——斯坦福国际银行,这是一栋气派的圆柱体建筑,俯瞰着机场。里面到处都能看见银行的金鹰标志——门上、墙上、咖啡杯上、员工别着的胸针上,据说连马桶座上都有。
  “艾伦首先说的就是他如何运用高超的金融手段为客户赚取可观收益,对我来说,这种话毫无意义,”特雷弗回忆说“我问他能不能看看交易室,并问他交易室是设在伦敦还是纽约。艾伦说:不,就在这儿。他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电脑,一群平均体重300磅的安提瓜女人坐在电脑前,就跟那些在市场卖水果的女人一模一样。我和米尔顿互相看了看,心想太不靠谱了!”
  特雷弗又要求见见银行的合规事务主管“艾伦把我们带到角落一个办公室,那个房门吱吱嘎嘎直响,里面走出一个70多岁、明显对银行业一无所知的人。我意思是说,他样子像个看门的。米尔顿和我都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宏大的庞氏骗局。这样的人员和设备显然不足以支撑正常的业务。”

斯坦福至今没有显示出一些愧疚或后悔
  他们是对的。虽然时过很久,美国政府才明白这一点。2009年2月17日,在数年传言和数周调查之后,美国司法人员搜查了斯坦福金融集团休斯敦总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斯坦福及两名高级助手欺诈,冻结了斯坦福金融集团所有资产,关闭了这个在131个国家吸引了3万名客户的金融小帝国。SEC说,该集团事实上设了一个庞氏骗局,欺诈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有那么两天,人们以为斯坦福已经逃亡,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现他根本没有离开美国,就住在弗吉尼亚州女友家附近。4月份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他还怒气冲冲地说,谁敢说他的银行洗钱,他就要把对方打得满地找牙。那时媒体关于斯坦福欺诈丑闻的报道已经退潮,和麦道夫骗局不同,斯坦福的欺诈并未在公众中间引发愤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斯坦福的投资者多是拉美人士。直到6月中旬,他才被FBI拘留。
  艾伦·斯坦福的故事颇值一述。事实上,他的发家过程简直不可思议。到今年2月为止,艾伦爵士(安提瓜2006年给他这个封号)个人资产高达22亿美元,与欧美政界人士过从甚密,瑞士一名前总统还是其“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业余时间他热衷于板球运动的推广,是许多明星的好友。他在南佛罗里达拥有一处挖了“护城河”的豪宅,而且“生命力”极为旺盛:据伦敦的《每日邮报》报道,除妻子之外,斯坦福还有很多女人,并和其中三人生了至少五个孩子。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吃惊的是他如何做到了这一切。人们一般认为,不管怎样,管理着80亿资金的国际银行业巨头总得有点金融业背景。斯坦福没有。在建立银行帝国之前,他在得克萨斯中部城市韦科经营过连锁健身俱乐部,结果破产了。之后有人看到他在自家开的快餐厅里做汉堡,但很快这门生意也倒闭了。再往后,很多老友就没再见过他,不知道他干吗去了。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他的健身俱乐部工作过,对他略有所知,”来自韦科的商人K·保罗·霍尔特说,“因此当我偶然上网,看见一条新闻,说什么加勒比银行业之王R·艾伦·斯坦福陷入80亿美元欺诈丑闻时,我说,这肯定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艾伦……但接下来我就看到他在韦科经营过健身俱乐部。我不禁‘哇’的一声,从健身中心老板变成了加勒比的爵士!我的老天!”
典型得州佬
  可能得从头说起,才能理解这一切。斯坦福生于得克萨斯的默西亚,一个约有7000居民的富裕小镇。父亲詹姆斯开了一家保险代理公司,母亲萨米为当地报纸写社会新闻专栏。他9岁时父母离婚,母亲带着斯坦福兄弟俩搬到沃斯堡,他们在那儿长大。1968年高中毕业后,斯坦福进了韦科的拜勒大学,他曾跟人家说自己大学期间加入了橄榄球队,其实没有,但他在那教过潜水。1974年毕业后他在父亲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跟漂亮牙医苏珊·威廉姆斯结了婚。
  虽然出身平平,但20多岁时,斯坦福已经具备典型得州商人的特质:喜欢虚张声势,笑容十分热情,眼睛老是左顾右盼,一见到赚钱机会就扑上去。结婚不久,斯坦福就开始经营名为“健康先生和健康小姐”的健身俱乐部。一名前员工说,斯坦福读大学时曾在这家俱乐部兼职,后来把它买了下来。
  斯坦福将之改名为“全健美中心”,使它成为得州中部首批配备诺德士跑步机的健身俱乐部之一。斯坦福以此为卖点,出售会员卡,价格高达一年1000美元,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靠着不错的销售,他争取到了贷款,很快在附近开设了两家连锁俱乐部,买下一栋河滨豪宅。1980年30岁生日时,斯坦福已经驾驶着一辆白色美洲豹在得克萨斯城具有田园风味的街道上呼啸而过。
  这使得他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对此,他显然非常享受。“健身场所规则之一就是不要扔哑铃,因为可能造成伤害。”曾在“全健美中心”担任副经理的蒂姆·加德纳说,“但他却会坐在长凳上,举哑铃玩,然后站起,把哑铃使劲一扔,能扔多远是多远。这时人们就会转过身来看他。这纯粹是为了引人注意。他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那种感觉。”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见艾伦的情景,”曾任“全健美中心”经理的加里·芬德勒说:“当时我正待在中心里,听到外面传来很大的声音。我出去一看:他坐着私人飞机降落在中心的跑道上,机身上还刷着中心的名字。那家伙就爱这样搞。”
  “他像运动员一样斗志十足,喜欢证明自己的存在,”斯坦福当年在韦科的合作伙伴里克·哈吉勒斯坦说:“有次他来我办公室,右臂上缠满绷带,看着触目惊心。原来他养了一条罗特韦尔犬,有个家伙养了一条牛头犬。那家伙挑战艾伦,说他的牛头犬肯定能打败艾伦的罗特韦尔。他不停挑衅,最后艾伦打了他一拳,那牛头犬为了护主把他胳膊咬伤了。他说:我不得不揍那个畜牲,直到它趴下为止。这就是艾伦的性格。”
  斯坦福不仅斗志十足,而且野心无限。到1980年,他已在奥斯汀开了两家配有壁球场的健身俱乐部,在加尔文斯顿也开了一家。“我认识他时,他在每个城市都有女朋友。这些女孩都胸大腰细型的,他给她们买了车和房子,金屋藏娇,”曾在奥斯汀俱乐部工作的罗伊勒·拜瑞说:“他非常好斗,极端热爱赚钱。但有时你会觉得他有点俗气。他每次走进俱乐部,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我们有多少现金?然后把所有现金都收走。”
  大约1981年时,斯坦福迈出了最大胆的一步,准备在休斯敦一个新区开办最大的健身俱乐部。他将赚的钱都投到了这个项目上,可惜选择的时机不对,当时不断下跌的油价引致全国性的经济衰退。1982年,斯坦福的俱乐部申请破产,两年后他本人申请破产,资产仅余20万美元,负债却高达1360万美元。他丢下韦科地区大批愤怒的债主,人间蒸发,此后20多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事实上,斯坦福并未马上离开韦科。1984年11月,一个破产法庭曾清理他的债务,允许他重新开始。一天加里·芬德勒走进赫威特郊区一家新开的快餐厅,赫然看见前老板正在那儿做汉堡,当时他已经几个月没见过斯坦福了。“只有他一个人在那忙乎,看来是想东山再起了。”然后,没过多久,这家汉堡店也关门大吉,留给刚刚破产的斯坦福又一个烂摊子——— 没了美洲豹,没了直升机,甚至无法维持生计。
  于是,他去了加勒比,改开银行。
天堂入场券
  1985年时,斯坦福和妻子仍然住在休斯敦。就在那时,他在加勒比地区的蒙特塞拉特岛开了第一家银行。乍看上去,这是个令人大跌眼镜的转变:一位破产的得州健身会所老板怎么突然有能力开了一家海外银行呢?
  斯坦福多年来是这样解释的:1980年代中期,他和父亲一道投资房地产,在休斯敦地区低价买入公寓楼,然后转手牟利。据他说,父亲就是用这笔钱———大约600万美元--资助他开了那家银行,成为家族企业“斯坦福金融”的支柱。
  事实上,这番说词根本站不住脚。首先,“斯坦福金融”那时已不存在。詹姆斯·斯坦福1983年就把它卖了,售价远远不到600万美元。其次,不管这笔钱到底从哪儿来的,都不太可能源于房地产投资———1980年代后期,斯坦福父子的确开发过一些小项目,但那是银行开张之后的事。
  那么,为何斯坦福选择了银行业?为何又开在蒙特塞拉特岛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据斯坦福一名前手下说,事情是这样子的:搬到休斯敦后,斯坦福生活乱糟糟,于是他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爱好———潜水,就到加勒比海度了一个长假,其间靠教潜水谋生。在某个度假胜地的游泳池边,斯坦福邂逅一位名叫弗兰·霍特的欧洲人,他鼓吹在加勒比海地区开银行赚钱多么容易,把斯坦福说得动了心。
  当时,离岸银行最热门的安家处就是蒙特塞拉特岛。这个小小的英国殖民地上有一座冒烟的火山和12000名整天怕它爆发的居民。声名狼藉的美国经纪人杰罗姆·施奈德(后来因欺诈被捕)首先发现这里的金融管理漏洞,借机出售银行业执照。在蒙特塞拉特岛上350家银行中,至少有200家是通过施奈德建立的。
  蒙特塞拉特岛上大部分银行只存在于纸面上,其老板很少真的来过岛上,其中不少银行后来成为英美政府调查目标,比如名字响亮的苏黎世海外银行。“岛上几乎每家银行都是非法运营的,”专门报道离岸银行业动态的OffshoreAlert编辑戴维·马尚特说,“它们都是空壳银行,都卷入不法活动、手段也都一样:存款欺诈、洗钱,等等。光凭斯坦福在蒙特塞拉特开银行这一点,你就可以判断他信誉如何、在这儿开银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实施欺诈。”
  不过,斯坦福开的银行跟岛上其他银行不同。它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上,真的在这里一栋楼里办公,而且雇佣一些当地女人干活。此外,他还在迈阿密和休斯敦设了营业部,招聘了一群人,其中包括他的大学室友吉姆·戴维斯,此人后来成为斯坦福集团的首席财务官。最有趣的是,斯坦福为塑造形象还构建了一个神话。他告诉客户,斯坦福集团由祖父洛迪斯·B·斯坦福1932年在默西亚创建——— 实际上这位祖父是个理发师,后来改行卖保险——— 而且,在将银行更名为斯坦福国际银行后,他立即在大厅挂上了白发苍苍的祖父的照片。
  从一开始,斯坦福国际银行就不像斯坦福所说的那样。从银行早期职员之一玛丽娅的口中,可以略见一斑,她当时在休斯敦营业部工作。“我记得蒙特赛拉特岛上那间总行,”玛丽娅说:“有两层楼,三四名非裔女士,一名白人女士。这位白人女士十七八岁,十分漂亮。她们都有电脑,但连电源都没接。”
  在蒙特塞拉特开业初期,斯坦福在拉美地区的报纸上大登广告,吸引储户,不少广告以年轻美女为招徕。然而,比美女更吸引人的是斯坦福承诺的回报:存款利率比美国银行高两个点。”艾伦老是说,人就是那么愚蠢,”玛丽娅说,“只为了两个点,他们就愿意冒险把全部储蓄交给完全不认识的人。有一天他把我桌上的计算器抢过去摁了几下———在利率高两个点的情况下,即使存100万美元一年也不过多两万美元。他说如果再多两个点,真难想像人们会做出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05: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些钱,到1988年,斯坦福已经在休斯敦买了三栋公寓楼。与此同时,银行储户数量飙升。到1989年底,斯坦福宣布开户数达到惊人的5550万。到1990年11月,这个数字达到了一亿。连内部员工也被这种增长速度吓坏了。“没人知道这数字是真是假,“玛丽娅说:”如果你问艾伦他怎么能给出这么高的利息,他的说法总是一样:就是两个点嘛,我们的机构很精简,我们在蒙特塞拉特不用付税。没人信这种鬼话,但他真的能拿出钱来,所以疑问慢慢也就平息了。”  “但第一次做年报时,我又有了疑问,”玛丽娅说:“我们总是选在晚上做,那时大家都下班走了。这很怪异。你可以看到他们在那儿摆弄数字,改来改去。吉姆来到我办公室,看看数字,然后去艾伦那儿汇报,然后艾伦会进来,说:不错,把这个数字再调低一点。他们就是在编造。我个人希望我们能赚到足够的钱来掩盖这一切,但是情况只是越来越糟。”然而,斯坦福却似乎毫不担心。他和妻子搬到了肯伍德北部郊区一幢粉红色的田园式大屋里享受生活。”
  然后麻烦来了。首先是一名受雇替另一家蒙特塞拉特银行升级系统的美国程序员向当局揭发说,老板似乎正把储户的钱往自己账户上转移。苏格兰场警官迪克·马森受命调查,他又请来FBI共同工作。原本以为几周就能结束的调查延续了数年之久,到1989年,100多家银行受到英美警方的严格审查。
  斯坦福的银行当时规模已经不小,很快成为目标。马森想知道这么多的储户从何而来,怀疑很多是哥伦比亚毒贩,于是他向美国货币监理署专家求助。“专家们在斯坦福的银行对面街上站着观察了几个小时,”一名FBI调查人员回忆说:“回来就说:毫无疑问,那地方在洗钱。不久就有情报证实了这一点。”1991年5月,蒙特塞拉特岛当局收回了斯坦福的营业执照。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艾伦消失了六到八个月,”玛丽娅说:“很长时间没人见过他,但他会在凌晨一点打电话来,说他正在筹划大生意。”这倒不是撒谎,很快他就为斯坦福金融集团找到了更好的栖息地——— 安提瓜。
小岛上忙碌
  脚踩着安提瓜传奇的粉红色沙滩、品味着朗姆酒的游客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也不太关心这个小小岛国的政治。1981年,没受到多少教育的维尔·伯德领导安提瓜获得独立,此后多年间统治着这个仅有两个岛屿的国家(官称“安提瓜与巴布达”),把它变成了私人领地。他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在幕后操纵与哥伦比亚毒贩的军火买卖,另一个在伯德国际机场被捕时身上带着25磅可卡因,还有一个就是兰斯特·伯德,他于1994年接过了父亲的权杖,当时美国正指控这个岛国成为洗钱中心,庇护俄罗斯黑帮。
  这就是1990年左右艾伦·斯坦福遇到伯德父子时的背景。他想买下濒临破产的安提瓜银行,伯德父子很乐意从中介绍。很快,斯坦福就在安提瓜开设银行,让斯坦福集团再次落地生根。和以前一样,他建了一栋楼,雇佣当地人,在拉美地区报纸上以高利率招徕客户。从一开始,斯坦福就致力于和伯德父子搞好关系、他出钱建了板球场和一家医院,那是一栋五彩缤纷的宏大建筑,俯瞰着安提瓜首都圣约翰。1995年,斯坦福再进一步,借给政府几百万美元,用于发工资和补贴。随着时间流逝,贷款越积越多。1990年代末期,斯坦福买下当地两家报纸之一《安提瓜太阳报》,当两名编辑抗议斯坦福撤掉一篇批评兰斯特·伯德的文章时,他炒了他们的鱿鱼。
  “斯坦福变成了为兰斯特排忧解难的人,”《安提瓜太阳报》竞争对手《每日观察》出版商温斯顿·德里克说,“兰斯特需要什么都会去找斯坦福。”
  在这里,斯坦福金融集团繁荣发展。到1994年,它已经号称有3.5亿美元资产,足够斯坦福在未来几年内买下一家委内瑞拉银行,并在美国休斯敦,还有巴拿马、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等地开设分支机构。
  表面上看,美国当局一直监控着斯坦福。财政部国内收入署(IRS)1990年指控斯坦福夫妇没有申报收入,并欠交所得税42万美元。19年后,IRS又指控他们从1999年到2003年漏报2.26亿美元收入。在蒙特塞拉特的洗钱指控后,FBI也盯上了斯坦福,断断续续坚持了20多年。“多年来他一直是我们注意的目标,现在依然是,”一名前FBI探员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但显然没有获得可以提出指控的证据。”
  在斯坦福扎根于安提瓜的头十年内,美国的调查主要聚焦于洗钱问题上。多年来,政府一直没有起诉过斯坦福,更不用说有哪个人发现其中的欺诈行为,这让许多人(不管是政府部门的官员还是社会上的人)感到愤怒。“一些客户会找到我们,说:‘这家伙承诺的收益率那么高,而且从未被政府找麻烦,我们能否在他身上投资?’”一家私募证券公司的CEO说,“然而当你探问消息人士,他们却会说:‘别,躲都来不及,像躲瘟疫一样离他远远的。他早就被政府部门盯上了。’哦,上帝,我们知道这家伙是坏蛋,但我们只是私下调查。政府在哪儿?为何没人在这家伙头顶上悬个‘危险勿近’的牌子?”
来抓我吧,如果你能
  原因之一是斯坦福的防卫能力超强。他以喜欢提起诉讼出名,不管有谁,哪怕是记者,只要说斯坦福金融集团不合法,他就会把人家告上法庭。1996年,当《加勒比周刊》一名作者声称斯坦福集团涉嫌洗钱时,斯坦福立即动用了“法律武器”,把事儿弄得很大,最后周刊只得在头版刊登正式的否认声明。再细小的批评他也不放过:他曾经在纽约起诉某教会学校校长(此人活跃于安提瓜政界),只因为此人说他是“新殖民主义者”。
  在幕后,斯坦福更加好斗。美国司法界都知道他有强大的反侦察能力。斯坦福的安全主管曾是FBI迈阿密总部负责人。他还是顶级保安公司KrollAssociates的客户,该公司迈阿密分部多年来一直与斯坦福合作。“斯坦福每年花数百万美元,找出都有谁在盯着他,然后不管这人是谁,都激烈反攻,”那位FBI前探员说:“KrollAssociates则主要负责展开宣传,传扬斯坦福的好名声。他们多次跟我打招呼:喂,你们搞错了,他不是洗钱的,他是个很棒的家伙,别烦他。”
  Kroll公司在司法系统和金融业内为客户名誉提供担保的这种服务向来都有争议。“我们会审查其资产负债表,调查其储户来源,然后做出一份非常厚的报告,表明这家银行符合美国法规,”该公司一名前高管说:“以便让别人知道可以放心与它合作。这项业务即使在公司内部都有争议。但是,怎么说呢,这样做非常赚钱,Kroll希望以此争取更多有争议的客户。”
  Kroll与斯坦福的合作始于至少10年前,一直到1999年,当时美国禁毒机构调查后发现,墨西哥臭名昭著的贩毒集团在斯坦福的银行存了300多万美元。银行冻结了相关账户,与此同时伯德政府宣布成立一个委员会改写其反洗钱法律。令美国政府沮丧的是,斯坦福亦是委员会成员之一。
  斯坦福意识到,他还可以利用自己在华盛顿的关系。他有些朋友就在美国司法部药品管理局(D.E.A)工作。2000年,国会审议反洗钱法案时,斯坦福开始向好几名参议员大笔捐钱,包括少数派领袖汤姆·达希,最后法案没有通过。从此之后他更加热衷于捐赠。2002年,他的公司给了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80万美元,该委员会副主席比尔·尼尔森收到4.59万美元。总的算来,1999到2008年,斯坦福花了将近500万美元游说国会,拿出240万美元支持各议员候选人,还大手笔资助政客及其手下们到安提瓜和其他加勒比小岛“实地调研”,用自己的飞机接送。共和党前众议院多数派领袖汤姆·迪莱是最大受益人之一,据说他曾11次乘坐斯坦福的飞机。
建立帝国
  事到今日,斯坦福的“安提瓜帝国”只余一栋栋空荡荡的建筑。但是,如果你去安提瓜,会发现机场有一半建筑,甚至包括停车场,都是斯坦福的。机场右边是他买下的《安提瓜太阳报》的办公楼,左边则是斯坦福板球场,球场旁边就是斯坦福饭店。不远处的斯坦福国际银行大楼周围环绕着五彩缤纷的热带花园,大门由贵重的桃花心木做成,大楼旁边是斯坦福开的另一家饭店“凉亭”,它的地窖里藏着8000瓶美酒。街边有一栋长长的庄园风格建筑,那是斯坦福信托基金。街对面是安提瓜银行,这一带建筑颇新,很像迈阿密的中产社区。
  2000年后,斯坦福的财富、权力和名声都在上升。随着公司的壮大,斯坦福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大部分员工只能在典礼上见到的老板。“想见他得等上几个小时,”一名高管回忆说,“如果你收到通知上午10点去开会,真见到他时可能已是凌晨一点了。时间还不说,他还要求完全的尊敬和顺从。每次开会,一桌子的人都只能点头称是。他的话就是命令。”
  在安提瓜,斯坦福的形象两极分化。很多人非常仰慕他,但也有不少人视他为手腕圆熟的“帝国主义者”,这种观点主要是2004年安提瓜大选期间反对派宣传的,在那次大选中,兰斯特·伯德被赶下台,他的接任者巴德温·斯宾塞称斯坦福“傲慢自大,面目可憎。”
  然而斯坦福的权力仍在延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政府的大债主。到2004年,安提瓜政府欠斯坦福的账高达8700万美元,几乎达到其年税收的一半。作为回报,斯坦福获得机场工程,获准买下19英亩的少女岛(他计划在那儿建一处豪宅),政府还附送他一个小岛,由他出钱在上面建新国家图书馆和教育园区。
  随着财富的增长,他更多的时候待在南佛罗里达。2003年10月,斯坦福耗资1050万美元在那里建造了有57个房间的豪宅,命名为Tyecliffe城堡。据《每日邮报》说,斯坦福在那里养了一位情人。
  根据各方说法,他“外边的妻子”至少有三位。第一位跟他正牌太太一样,也叫苏珊,两人在休斯敦开始约会。现在她住在达拉斯市郊,带着她跟斯坦福所生的17岁儿子;第二位是贝姬·里夫斯-斯坦福,跟斯坦福生了一对双胞胎,现带着孩子住在南佛罗里达;第三位是路易丝·萨热,住在英格兰的肯特。斯坦福最小的两个孩子就是跟她生的。
  斯坦福和原配苏珊一起生了个女儿,现在20多岁了。根据报道,他和妻子1999年就分居,苏珊2007年申请离婚。现在案子仍然搁置。斯坦福现任女友以前是酒吧侍应,曾在他在安提瓜开的饭店里工作。
  斯坦福金融集团与其老板一样多产,到2004年,它吸收的存款超过了30亿美元。公司变成市场营销的“发电站”,员工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名多姿多彩,比如“金钱机器”、“超级明星”、“交易猎人”,等等。斯坦福推出了几种金融产品,但支柱还是诱人的高利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斯坦福银行里的业务员每吸储一美元,就可以提1%的提成,一些经纪人称之为“银行毒品”,意指容易上瘾,超级销售员还可赢得宝马豪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05: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像星星之火席卷各个国家,”一名调查人员说:“查阅内部资料,你可以发现早期储户主要来自巴西和委内瑞拉。光委内瑞拉就有几十亿美元。然后是秘鲁、厄瓜多尔。在一个国家吸引到一定量的客户后,他们就得转移,否则就会有人发现问题。于是他又去了巴拿马、美国、然后是墨西哥。”  斯坦福金融集团从2004年开始全力吸引美国储户。2004年到2007年,该银行在美国的支行由6家扩展到25家,在丹佛、圣弗朗西斯科、波士顿和南部一些小城市设了营业处。在休斯敦总部,潜在客户常常在经理引导下,走过桃花心木和大理石建成的奢华走廊,进入洛迪斯室———以斯坦福的理发师祖父的名字命名———在那儿观看推介录像,然后到经理会客室享用香槟和雪茄。最富有的潜在客户还可以乘坐斯坦福六架私人飞机中的一架,飞往安提瓜,在豪华的琼比湾酒店度过几晚。如果足够幸运,还能见到斯坦福本人。
  斯坦福金融集团一点点地洗白其可疑的加勒比出身。为了让企业形象深入人心,斯坦福在慈善业上大洒金钱。他资助职业高尔夫球手维杰-辛格,还有两项锦标赛,不少球场里都打着斯坦福银行的横幅。他向医院、剧院和博物馆捐赠数百万美元。但斯坦福的最爱是板球,尤其是新推出的Twenty20比赛。
  2005年,在安提瓜建成板球场后,斯坦福宣布举行泛加勒比锦标赛。以英格兰和印度为中心的板球界闻讯窃笑,但斯坦福要干什么,没人能够阻挡。他组建了“超级明星队”,在2008年一场赛事中,他得州式的粗鲁令板球界大吃一惊。当时“超级明星队”与英格兰队对垒,斯坦福坐着黑色私人飞机降落在伦敦最神圣的Lord’s板球场内。他跳下飞机,先是敏捷地跟一名英国官员撞了一下胸,然后扔出一个树脂箱子,里面盛着本次大赛的奖金:2000万美元现金。“超级明星队”最终赢了比赛,但在板球界很难欣赏斯坦福这种作风。
  不过,一直吸引储户的不是斯坦福的公众形象,而是回报率。当斯坦福雇佣几十名前美国专业经纪人充实其美国营业部时,再次遭遇质疑。劳伦斯·德玛利是质疑者之一,他曾任《纽约时报》记者,后受雇于斯坦福集团,负责内部刊物出版及给斯坦福写演讲稿。加入不久,德玛利就有了警惕之心。
  “整个企业,没人知道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令人恐惧,”他说:“当我想知道公司是靠什么赚钱时,不管是研究部门还是投资部门,都没人能给我答案。每个人都说不知道……投资部的人会说,我们不能告诉你,但是相信我们,我们有电脑的。”最后德玛利被炒了。
  担心的并不只有德玛利。一名直接对斯坦福负责的高管回忆说,有次他和负责安提瓜银行的高管聊天:“我问他到底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他说,就是靠投资呗。他跟我说这些不是毒资,过去有过,现在没了。他说这不是一个庞氏骗局,一切都是合法的。”
  然而,传言依旧,特别是在美国新员工群体内。在迈阿密、休斯敦,先后有人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然后先后被炒鱿鱼。他们提出控告,赢得了庭外和解。质疑者中最高级别的可能是贡扎洛·提拉多,他是斯坦福银行委内瑞拉分行的负责人。2005年辞职后,他和斯坦福集团打了一系列官司,还曾向委内瑞拉和美国监管机构发出警告。
  然而,斯坦福金融集团轻易地化解了它面对的金融调查。SEC和另外一个机构2005年开始调查,发现一些技术违规,但是调查既没有引起媒体注意,也没有阻碍斯坦福集团的增长。在美国经济繁荣的刺激下,其资产从2004到2008年翻了一倍,达到80亿美元。
  2008年,一本名为《世界金融》的杂志将斯坦福评为其年度人物。他还进了休斯敦大学商学院名人堂,在毕业生典礼上发言,讲述道德之重要。2008年5月,CN BC记者采访斯坦福时问:”做亿万富翁是不是很有乐趣?“
  “噢,是的,”他回答:“我不得不说很有乐趣。”
  呵,这种乐趣马上就要完蛋了。
迟到的结局
  去年10月的一天,48岁的独立金融分析师亚历克斯·达尔迈迪收到朋友罗伯托一个电话。罗伯托把大部分钱投给了斯坦福,金融危机后他想知道斯坦福集团状况如何,他的钱是否安全。“我去了斯坦福银行的网页,结果吓了一跳,”达尔迈迪在博客上写道:“首先,它看上去非常简单,用的术语错漏百出。”他认为斯坦福银行的收益完全不能解释,没有谁可以年复一年维持那么高的赢利率。著名商业银行不会这样承诺,因为太冒险了。于是他立即致电朋友:“罗伯托,明天就把你的钱全部取出来!”
  一旦他朋友的钱安全取出之后,达尔迈迪又去研究斯坦福银行的网页。期间麦道夫丑闻曝光,于是他的好奇变为怀疑。“很显然,没人仔细看过这些资料,”达尔迈迪写道:“我把一些数字输入电子数据表格一算,就花了30分钟吧,结果发现更糟:投资组合在哪?投资到什么领域?光靠对冲基金就有20%多的收益?不可能。股票跑赢标普指数?不可能。储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不可能。”
  达尔迈迪断定,斯坦福金融集团肯定是个骗局。他把这一结论写成文章,寄给主编委内瑞拉一份财经杂志的老友,一月末发表出来。最初文章没引起多少注意,因为里面充斥着复杂的分析,一直到第四页时还没提到斯坦福集团。但是2月9日,一个金融博客重新刊发了这篇文章,接着又被一个有名的拉美博客网站转载,令它成为焦点。美联储、SEC都曾看过这篇博客,更不要提安提瓜人和斯坦福集团的员工。
  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斯坦福集团证实银行及其业务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斯坦福和首席财务官吉姆·戴维斯都拒绝出面,他们派出了首席投资官庞德吉斯特-霍特。按照霍特的解释,斯坦福国际银行的资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约为总资产的十分之一,以现金方式持有;第二部分也是十分之一,投入别的公司管理的共同基金。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这两部分资产的价值从8.5亿美元下跌到了3.5亿美元。
  但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感兴趣的是极为机密的第三部分,它占总资产的80%,大约有70亿美元。其构成和管理似乎仅有斯坦福、戴维斯和霍特三人知道。戴维斯交给霍特一个数据光盘,数据显示当时第三部分的资产有30亿美元投入房地产,16亿美元借给了“股东”,即艾伦·斯坦福,其他就什么也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缺口高达25亿美元?在场的斯坦福集团高管们闻言呆若木鸡。第二天SEC再次召开会议时,斯坦福出现了。他像一阵风一样卷进来,一拳头砸在会议桌上。“其余资产在这儿!”他吼叫着说。
  第三天,更古怪的事情发生了。霍特还未开口,另外一位高管就哭了起来。“如果你还有更多我不知道的惊人消息透露,”他吸着鼻子说:“我不想继续待在这儿了,我要去自首。”一名律师建议他们祷告。斯坦福无动于衷。他坚持说银行资产仍比债务多出至少8.5亿美元。然而,聚集在会议室的这帮人已经看出他们的皇帝没穿衣服。几个小时后,律师走进斯坦福一名手下的办公室,说:“派对结束了。”
  斯坦福集团在安提瓜和委内瑞拉的分行一片忙乱,整个拉丁美洲到处都是忧心忡忡的人们在烈日下排队等待取钱。大部分人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们的钱了。一名调查人员估计,斯坦福骗到的80亿美元中,最多能收回10亿美元。
  斯坦福的欺诈成功的关键与伯尔尼·麦道夫惊人地相似,即封锁内幕。和麦道夫一样,斯坦福雇佣的审计人员少得可怜,与他在这方面合作的是一家安提瓜公司,只有14名员工,老板不久前还死掉了。斯坦福集团的七人董事会完全由亲信组成,包括他的父亲和一名伤残的密友。尽管如此,亚历克斯·达尔迈迪只在网上花了两个小时就揭穿了这个宏大的骗局,华盛顿查了十几年,却一无所获。
  事发后艾伦·斯坦福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但是4月份他发动了一轮媒体反击战,说他的公司从来不是庞氏骗局,并坚称如果有钱不知去向,那都是吉姆·戴维斯的错。当记者提到有人将他比做麦道夫时,斯坦福爆发了。
  “,那是屁话,”他说:“这简直是污辱我的灵魂。”
  至今仍住在休斯敦的斯坦福没有显示出一些愧疚或后悔。他说自己受到了迫害。“我是个有钱但却不趋炎附势的得州人,所以大家都相信我,”他说:“我将为自己的生存和尊严而战。”目前看来,这场战斗似乎注定要失败。《南方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8-2009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警告:全球经济已过谷底 但现在不要买股票 明报


5个月前,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称大家口袋有钱,可以买股买楼,结果恒指于期间升7000点;在股市于2万点附近徘徊之际,「李超人」8月13日开始转趋「保守」,不再提出「入货论」,并劝喻「炒股票的人,这个水平要小心」,指自己买股票都会小心翼翼。

  李嘉诚13日没有直接评论香港的楼市,但其长子、长实副主席李泽钜则说以集团旗下新盘「领都」七成买家都是用家来看,相信楼市没有泡沫。3月时李嘉诚称「口袋有钱,买股票、买楼都得」,到了5月,他仍说「有多馀现金,看长期,买好公司股票、买楼投资不错」。但他昨天出席长和系上半年业绩记者会时,未有评论股市会否继续畅旺,但说以个人经验观察,「我劝喻炒股票的人,这个水平要小心」,又说「如果股市去得太高,千万不要借钱炒股票」。

  重申勿借钱炒股没鼓励买楼言论

  记者再追问他会否入市,他第一个答案是﹕「今日我不会买。」但后来他改口说﹕「不敢讲一定不买,但会好小心。」以李嘉诚基金会为例,若看到一些市盈率不算高、没被炒高的股票,也会投资。

  对楼市发展,李嘉诚没有如过往般鼓励大家买楼;反而对将军澳新盘「领都」热卖表现雀跃的李泽钜说,银行存款回报少,投资者又未有勇气买新的财经产品,令买楼投资相对较稳当。他又说,过往趁市低时买楼,长期持有者不会有亏损。至于下半年楼价走势,他以旗下物业为例,指销情好自然会加价。李泽钜不认为楼市有泡沫,指领都七成是即供付款,所以应是用家,他知道有不少内地买家,但难以淮确掌握情?。

  谈到全球经济时,李嘉诚表示要审慎判断,「如果你话已经转好,是太乐观,还要一段时间,但最坏时间已过。」他指同事建议在业绩内「主席的话」一栏,写上「乐观」的字眼,但他指经济、失业数据未明朗,所以要保守一点。

  他认为环球经济不会立刻V形反弹,也不同意年底会有好转。被问何时重返正常,「我都想问人家何时back tonormal(恢复正常),我不敢立乱讲,要有责任感。」李称,香港经济已较其他国家好,但要靠政府部门配合,共渡困难;又指各国以「印银纸」方法救市,通胀必会出现,届时加息也未必控制到。

  对于内地当局推出「动态微调」,李称在内地投资很审慎,无论如何微调,他们也会注意。他说有考虑将长和系公司安排到上海股市挂牌,若能落实会是好事,但进行前要先清楚内地具体条例,及详细考虑股东具体利益。李嘉诚又看好油价前景,如果经济好转,原油需求会增加,对旗下赫斯基能源的前景也利好。他又说赫斯基一直赚钱,即使油价跌多三成也不会蚀本。

  星岛日报报导,去年九月中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前后,李嘉诚于业绩会等公开场合多次呼吁投资者要小心,因为「香港的最坏时间尚未到来」,在去年十月底时,更指经济调整将为香港带来很大的衝击,香港要捱一段时间。不过,今年三月初股市低潮时,李嘉诚于长实公布业绩时,则看好股市及楼市,认为只要有閒钱,可以购入优质股票及物业持有抗通胀。

  至于目前楼市又是否健康,李嘉诚认为,本港地产行业因住屋需求依然殷切及政府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物业市场发展保持活跃。至于下半年楼价升幅多少,他仅说若以长实旗下楼盘计,卖得好就自然会加价。

  长实副主席李泽钜相信,影响楼市的因素最重要是利息低,以及通胀有点压力。「利息低银行水浸,一般人存钱入银行不会有太大回报,又不敢买太新颖的投资产品,经过金融风暴后,投资物业比较稳当。之前也说过,香港过去这麽多年,于低市买楼长期持有的话,未有人输过。」

  李泽钜也以长实发售的日出康城首都及领都楼盘为实例作出分析。领都楼盘数据是最近期的资料,约七成的买家做即供,即是用家;第二,买楼的人多次参观示范单位,亦是用家;第三,很多是换楼客,有四成由港岛搬到领都,是实力长铫用家;内地买家亦有不少。目前利息低、用家主导,炒家甚少,讲不上有泡沫。他认为于金融风暴后,由于供求关系,香港的地产仍很健康。

  至于港府将于下半年发售的政府债券,长和集团又会否购入?李嘉诚认为,官债只有很低的回报,若长实要认购,股东都未必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09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现在上车要小心,找一些业绩好的,股息高的。才会睡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09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F﹕預計馬來西亞經濟2009年萎縮4.5%﹐2010年增長2.5%          2009年8月14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週五下調了對今年馬來西亞經濟的預期﹐但預計該國經濟將於2010年初從衰退中強勁反彈﹐且反彈幅度超出此前預期。

               IMF在每年發佈的《馬來西亞經濟觀察報告》中預計﹐馬來西亞2009年經濟將萎縮4.5%﹐2010年將增長2.5%。4月份的預期為2009年經濟萎縮3.5%﹐2010年增長1.3%。

               IMF稱﹐外部條件將成為馬來西亞經濟前景的推動因素﹐而全球經濟衰退持續時間、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價格中則蘊含著風險。












馬來西亞上半年對外貿易出口萎縮23.4%   2009-08-11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根據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09)年上半年之出口額達2,505.3億馬幣(98年8月5日1美元兌3.4975馬幣),較去年同期下跌23.4%;進口1913.0億馬幣,下跌26.28%;貿易順差592.3億馬幣,則較去年同期下跌12.2%。  

    馬國經濟學者表示,受棕油(成長20.7%)、精煉石油產品(成長17.18%)及電子與電器產品(成長5.1%)等產品出口大力反彈激勵下,6月份出口雖連續9個月走跌,然跌幅已縮窄至22.6%,且較上(5)月份成長5.1%,亦較市場普遍預測之萎縮25.2%為優;顯見大馬經濟最壞時期已過,在外部需求逐漸復甦情況下,下半年出口可望續收窄萎縮幅度,並逐步回穩,惟全年出口仍將萎縮20%。由於大馬經濟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高,是導致該國經濟遭受重創之主要原因。預計在低利率環境刺激下,加上馬國政府近期積極放寬產業諸如金融業、服務業與鋼鐵業,及釋放親善投資政策,對提昇經濟復甦將可取立竿見影作用。  

       分析上半年出口內容,電子與電器產品仍為馬國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986.9億馬幣,占該國總出口額之39.4%。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棕油(180億馬幣)、液化天然氣(170.8億馬幣)、化學與化學產品(150.7億馬幣)、原油(106億馬幣)、精煉石油產品(92.9億馬幣)、機械、配備及零件(90.9億馬幣)與金屬製品(68.3億馬幣)。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新加坡(344.1億馬幣)、美國(283.3億馬幣)、中國大陸(276.4億馬幣)、日本(258.5億馬幣)、泰國(134.8億馬幣) 及香港(124.0億馬幣)。  

        馬國上半年主要進口產品項目有電子與電器產品(687.7億馬幣,占該國總進口額之35.9%)、機械、配備及零件(178億馬幣)、化學與化學產品(161.4億馬幣)、交通配備(118.4億馬幣)與金屬製品(93.7億馬幣)。其前6個主要進口來源分別為中國大陸(265.8億馬幣)、日本(238.3億馬幣)、美國(219.9億馬幣)、新加坡(202.2億馬幣)、泰國(115.8億馬幣)、印尼(101.8億馬幣)及韓國(87.8億馬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8-2009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再曝年内最大银行倒闭:史上第6大 今年第77家


  中新网8月1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援引外电的报道称,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型房地产信贷机构殖民银行(Colonial)宣布破产被接管,成为年内美国最大宗银行倒闭案,连同其它4间位于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银行同日停业,今年已有多达77间银行倒闭。
  据外电报道指,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型房地产信贷机构殖民银行集团宣布破产后,前日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殖民银行由于业务亏损严重,其按揭贷款业务更受到当局刑事调查,并宣布破产。
  FDIC表示,原殖民存户的存款将继续受到FDIC保障,估计FDIC需为殖民倒闭动用28亿美元联邦存款保障基金。FDIC称,若经济衰退加深,高风险贷款的拖欠个案将续将会急增,影响许多地区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9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伯伯好像讲得沒错,,今天全亚洲都红红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9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就是李嘉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9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兆基10%售港股買澳債

(香港17日訊)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說,出售10%的香港股票,投資澳洲債券。

李兆基在香港告訴記者說,澳洲債券的殖利率達到3%至4%。李兆基說,他在恆生指數達到21000點時出售港股。他說,香港經濟尚未完全復甦。

根據福布斯雜誌3月份的排名,現年81歲的李兆基淨資產達到90億美元,是香港第三大富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9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股市要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8-2009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说马股调整好了,明天gogogo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k123 于 18-8-2009 08:43 PM 发表
李嘉诚说马股调整好了,明天gogogogo


不懂那个李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09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16-6-2008 06:25 PM 发表
小弟还没真正经历过崩盘,蛮期待的。。。

对~~崩盘的滋味到底是怎样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09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是什么时候讲这句话???

是不是他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0-2025 08:30 AM , Processed in 0.1485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