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2-2016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单“天仙局”。。。。 看电视就多了。。 你这种就是来坑钱。。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啊。。不必太纠结伸手不伸手什么的
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有欠人的,人也总有欠我们的。。
横错交叠,穿插打结
怎样都还不清。。。
放的下,心自然安。。
当然也别无 拘束 无止境的 索取。。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接收聘金巨厚的媳妇,下场都不太好,服侍家公家婆之余,还要煮饭给很多人吃,有些还要看脸色做人或者不能自由出夜街,家里都会有家规。新年更累坏媳妇,初夕就要帮忙煮三餐招待亲戚直到年初二,不过本地女人比较刻苦耐劳,通常为了老公孩子都会任劳任怨,也有些媳妇宁愿什么聘金统统都不要,自自在在顾好小家庭就觉得很幸福了。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接收聘金巨厚的媳妇,下场都不太好,服侍家公家婆之余,还要煮饭给很多人吃,有些还要看脸色做人或者不能自由出夜街,家里都会有家规。新年更累坏媳妇,初夕就要帮忙煮三餐招待亲戚直到年初二,不过本地女人比较刻苦耐劳,通常为了老公孩子都会任劳任怨,也有些媳妇宁愿什么聘金统统都不要,自自在在顾好小家庭就觉得很幸福了。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你也是搞笑。
你知道事情是怎样结束的么?
我父母真是,说到底的老好人~
算了,为了你的那点可怜小自尊,
继续坚持你的种族国籍论,继续喷吧~~
千万别停下来哦~
不过,羡慕嫉妒恨乃人间常有。
你自便~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买父母家附近是因为方便父母可以过来
帮忙打扫做家务看孩子。。。
我们大马女儿想法是,买父母家附近是因为可以随时回娘家看望父母。
中马想法还真大不同呢。这贴很有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识的人,90%是乡下人(农村户籍)
首先普及一个知识:
中国大陆有户籍政策,分两种:城市户籍和
农村户籍。
1980年,大陆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即
熟知的独生子女政策,重点实施范围是在城镇。
城镇户籍的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若要多生,
则面临丢工作+高额罚款的处罚。
党员公务员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
计生政策(即使习近平也只有一个女儿而已@@)
但农村则是若头胎为女生,则可以加生第二胎。
少数民族户籍(壮族除外),可以不适用计生政策
(中国汉族占人口比例9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很少)
我个人的情况:妈妈家族内,几乎所有的兄弟姐妹
都只有一个孩子(1980年后出生的),所有表姐妹都是单人。
小学时代,全班34个人,全部是独生子女。
中学时代,经济开始腾飞,城镇化开始,很多农民工开始进城,
孩子也进入城市的学校上学,渐渐有了不是独生子女的同学。
*中国城镇读书,一般是就近原则,在靠近的区上学。但大学
则是全国范围的人口大迁移@@
上了大学,我才发现我是班级里面(24人)唯一的6个独生子女
的一个@@ 可见中国农民还是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据统计,
14亿人口里,9亿是农民。现在城镇化速度加快,政府也为了
推高房地产不断开放外来人口进城,这个比例降低了。
另外,我生活在浙江,浙江的情况是即使农村也是独生子女较多。
生3个以上的家庭,是非常非常少的。
另外,所谓黑户,即家庭生育子女数量超过国家规定(超生),
导致孩子无法登记进入政府的户口,他们是不能享受正常的福利
政策的。我大学时候,身边同学确实很多家里有两三个姊妹的。
但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是城镇户籍。
最后,计划生育是违法人类自然规律的人为邪恶规律,侵犯人权人神共愤;
虽然具备短暂的历史价值,有效控制了人口为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
有利条件;但也导致中国今天面临的性别比例不足,结婚困难的苦果。
所以,哈哈哈,你们还是很幸福的啦~~!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勤劳又最“笨”的父母。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
所以,精心养大了他们还不算完,还要帮助他们顺利
结婚,各种物质支持;结了婚,催他们早点生孩子;
生了孩子,孩子老人一定要来帮你照顾,拦都拦不住,
你不给老人看孩子,很多老人会和你死磕到底;
孩子大点了,就负责接送孩子顺便操持儿女的家务事。
直到他们干不动为止@@
我父母那一代人,是50岁退休。很多人还提前退休,
为什么?要回家早点抱孙。。。
其实很多人并不想父母干预婚姻,实在是没办法啊。。
老人需要“发挥余热”的地方,突然退休要回家寻找存在感。。
我时常感叹,日本人退休就再也不管孩子了,帮带孙子
更是不可能的。。。有钱的就出国旅行,学画画学插画,
年轻时没完成的心愿,老了终于有时间去实现了。。
但我们的父母,你让他们寻找兴趣,他们会觉得我们的
兴趣就是和你们在一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在他家都没看到。。。
看到的是,他爸爸妈妈新年前打扫
做饭拜祖宗。
孩子们回来就沙发一坐开始看电视
吃东西。。这期间基本的清扫也是
aunty自己做,没见过有人帮忙。
她也不会喊别人去做。
全家一日三餐都是aunty煮,哪天
早上她没煮,一家人饿到12点等
她回来开饭@@
uncle也很好人,是超级好男人。
基本上,家事做饭就是他们老人在
弄了。。。包括我老公在内,无一人
帮忙。偶尔,他哥哥会帮忙剥虾。。。
能干的妈妈,养懒惰儿子。所以我老公,
基本上都不会。。。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算了,“电视照进现实”,你还是继续如此认为
比较好~~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8: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waysalice 发表于 27-2-2016 08:02 PM
哈哈哈,你也是搞笑。
你知道事情是怎样结束的么?
我父母真是,说到底的老好人~
当然不能停
此帖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
将来大千世界
若有善大妈和善大妈的善儿子
想要参透强国媳妇的内心核心价值
和强国媳妇的脑袋是怎么倒转运作的
只需要
google下"Cari 强国媳妇"
相信善大妈和善大妈的善儿子
绝对不用等天亮
半夜立马壮士断手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留言~~
事情圆满解决了。
爸爸妈妈尊重马来西亚的习俗。
我和老公会用另外的方式,感激爸妈。
爸爸会送大礼给我们,祝福我出阁了。
婚宴习俗,在哪个国家办按哪边的方式。
总结:跨国婚的新人,还是要多考虑和提前了解很多,
提前安排和预设困难,比如,来Cari发帖~~ 不要害怕
提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怕被骂,最重要是,两个人和两家人。
存在不同是非常正常的!
最后祝福每对新人都顺利,幸福。
辛苦小编了~~
这帖子明天可以删掉了~~谢谢!
PS:到底Cari是怎样删帖的??
|
|
|
|
|
|
|
|
发表于 27-2-2016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樓主婚姻美滿幸福快樂,如果情況允許,也請樓主保留此帖並常來分享婚後的點點滴滴,好讓各位網友有機會了解異國婚姻的實況。 |
|
|
|
|
|
|
|
发表于 28-2-2016 04: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 好的
祝你 生的愉快。。
摆酒和气。。
老公不会包二奶。。
|
|
|
|
|
|
|
|
发表于 28-2-2016 09:5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ako 发表于 24-2-2016 10:06 PM
这位一定是我的同胞了。。hahaha
国情了解得透彻!
需要那么多吗?!这个是个人认为而已罢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2016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但我老公怕今后留有什么误会,
会对我不利。。。就喊我删帖@@
我已经竭尽所能回答了中国的民风民俗,生育政策
和相关法律的事宜。自认算负责的网友,不是乱
讲讲爽~~
|
|
|
|
|
|
|
|
发表于 29-2-2016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我想我能解释下, 因为工作关系, 我时常会接触中国人, 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来说, 他们是很自我的, 也是很现实的, 凡事先想自己, 家人次之, 所以中国的老人家, 很多都有准备, 如果孩子不养他们了, 他们还可以自己生活. (那些从乡下出来, 在城市居住的中国人, 很多都是把父母丢弃在乡下了, 自己少回去, 也不让他们常上来)
其实这样的思想, 我们马来西亚也开始有了, 只不过慢了中国一代人吧了. (看看现在的90后, 再推测00后, 相信也差不远了)
|
|
|
|
|
|
|
|
发表于 29-2-2016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而且同一句话, 因为个人思维, 智商, 认知与立场等等的不同, 所以会产生不同理解/误解, 如果遇到死脑筋或别有目的者, 不管你说什么, 他们只会以他们的逻辑越描越黑, 那怕他们过后知道自己错了, 但为了面子, 他们还是会死撑下去, 甚至变本加厉的歪曲+乱按罪名给对方... 所以, 删帖并不是个好主意, 反而把帖留来来, 让大家自由心证吧.
论坛, 是个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 曾经的帖子, 在若干年后看回, 是多么的有意思, 对某些人来说, 或许是多么的不堪咯~ (几年前, 你报有这样的想法, 几年后, 你是否依然呢? 成长, 你是否有成长还是脑袋冰封了呢?)
|
|
|
|
|
|
|
|
发表于 29-2-2016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我来自普通家庭
近这两年打听过亲戚给聘金是介于马币6千至8千
另外要酒宴,钆饼及拍婚照,蜜月旅行也是一大笔费用
看这帖要万万声
而且
我只能资助一万元给儿子结婚而已,那巳是我僅有的储蓄了.....
看来...我恐怕将来不必娶媳妇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