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对完整论的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0-2006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1-10-2006 10:26 AM 发表



杯子就是有杯子的形狀,明白嗎?
有邊壁之形,有凹口之形,有可握之形,有深盛之形,有底承之形。

若我真的浮誇、傲慢,我大可直接命名為最完整論,明白嗎?
反擊,也要有反擊的基礎,若你還只是看見“ ...



你还是脱离不了“乌龟的头”等同“龟头”的荒谬。悲!

“有邊壁之形,有凹口之形,有可握之形,有深盛之形,有底承之形”,亦可当成“锅”、“热水瓶”、“瓮”、“槽”。。。等等。

杯子形狀的不完整阐释。。。

有邊壁之形,是如何个邊壁法?请继续界定!
有凹口之形,是如何个凹口法?请继续界定!
有可握之形,是如何个可握法?请继续界定!
有深盛之形,是如何个深盛法?请继续界定!
有底承之形。是如何个底承法?请继续界定!

你当然不是的浮誇、的傲慢,而是的浮誇、的傲慢。

真的浮誇、真的傲慢,靠的是真才实学!
虚的浮誇、虚的傲慢,靠的是鱼目混珠!


做学问的态度不正确,所得的学问充其量只是“关起门来自己爽”!明白吗?

[ 本帖最后由 nillwong 于 1-10-2006 12: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0-2006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1-10-2006 10:06 AM 发表




兄弟,知道越多,就是距離不知道越接近。

若一個圈子内是你知道的東西,圈子外是你不知道的東西。當你的圈子越大,你就能比別人知道更多知道的東西,不知道更多別人不知道的東西。因爲你的圓圈邊綫比別 ...



朋友,你只是看到“知道”,并没看到“不知道”!

在我们学习一项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项新知识是我们不懂的。当我们愈学习,我们会讶然发现,我们不懂的是愈来愈多。因此,与其说我们愈来愈懂,不如说,我们愈来愈不懂!明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6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1-10-2006 12:16 PM 发表



朋友,你只是看到“知道”,并没看到“不知道”!

在我们学习一项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项新知识是我们不懂的。当我们愈学习,我们会讶然发现,我们不懂的是愈来愈多。因此,与其说我们愈来愈 ...


楼上的, 这就是我说咱们和句楼主的学习向度有别的原因, 除非他调整治学的态度, 对所不懂之事秉持谦虚的态度,不然就我们必须也学他, 对自以为所懂之事物理论上剑拔弩张,以全然维护"真理"的辩护态度自居,否则所有讨论都是枉然的.

依我所学, 所有的哲学讨论,都必须经过严谨的三段式逻辑辩证,学说方能初步成立.那就是

1)HYPOTHESIS
2)ANTITHESIS
3)SYNTHESIS

首先发表人先提出某一议题或学说, 但由于其所凭据的论点和逻辑尚经过辩证, 因此只能作为假设性的学说(HYPOTHESIS)来启动

(注一:这意味发表人尚不能妄下定论,应该抱着存疑的态度来共同检验, 才能避开自信的逻辑盲区).

其次, 为了不干预学说的辩证过程, 发表人应该从为辩护人(DEFENDER)的身份抽离出来, 并站到反学说(ANTITHESIS)的立场去,参与批判自己的学说,并进行严谨的挑剔...

(注二: 对于一位寻求真理的人, 真知比他的学说更为重要, 如果能给自己的学说挑出弱点, 那就证明学说还有缺陷, 若提早发现错误, 感激还来不及,何必死命地去抗护呢? 所以辩证理论必须先抽离"我执",方能达到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才没有偏差BIAS).

最后, 才来到SYNTHESIS, 就是统合所有辩证上支持论点和反论点, 来为理论的确定性重新进行一番整理和比对, 如果缪误还不算太大的话, 就可以稍微补充修正后而推出.

(注三: 既然经过反复的辩证, 通常都能在过程中发现定论的局限性和呈现不确定性的情况, 那都应该一一列明在其学说之内, 以避免求知者掉入逻辑盲区之内, 这是认真求知的学者所应秉持的负责任态度和道德观).

综合所有上述论点, 谷某认为治学的态度实比学说还要重要,那是检验其学术客观性的最基本竿标.

但是纵观句版主的全篇论文, 引用易经阴阳关学说, 巧设名目,并冠以己名自居,这早就冒犯了严谨学者的大不违. 再横看整个帖子的问答辩证过程, 句兄总是答非所问, 或模棱两可, 虽说欢迎检验或提出质疑, 但是明显的句兄却是处处以维护己见的立场来迎接疑问.

居然不能允许自己站到相反的立场来辩证自己的学说, 那岂能通过"反理论"这一阶段的辩证检验呢? 如果没有ANTITHESIS, 那更甭论SYNTHESIS了.既然全没有通过严谨的辩证过程, 那一早就宣说其学说为"完整论", 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认真的哲学之士都应该避开这种过度自信的逻辑盲区.  

所以我说, 句兄您的治学态度是有缺陷的, 如果无法反躬自省, 那任何讨论都只徒具形式, 却实际上在学术上的无法产生交集和共鸣.

了解自己已知事物固然重要,但是在未知事物的面前承认无知, 这更为重要.求知者若无法丢弃"知者"的外衣, 那只能画圆自限, 只能对更内一层的人交流, 却对早学先知的评论置若罔闻, 而且难保一些讨教之士其实都站你的未知区域外, 坚决不肯向未知望去, 又岂何能向更智者取经呢? (这么说并不代表谷某更为高见,我只是打个譬喻).

末了, 送你一首旧作共勉吧:

画圆

你在你的四周围
画下一个圈
你说   这是我的界线
请你不要踏进来

我循着你画下的线
绕你走了一个大圈
我说    这是你的局限
外面的世界
你走不进来...

[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10-2006 02: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6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1-10-2006 12:01 PM 发表

你还是脱离不了“乌龟的头”等同“龟头”的荒谬。悲!

“有邊壁之形,有凹口之形,有可握之形,有深盛之形,有底承之形”,亦可当成“锅”、“热水瓶”、“瓮”、“槽”。。。等等。

杯子形狀的不完整 ...



呵呵,看來你要進入“杯子的形狀”就是“杯子的形狀”的領域還是有點勉強。
“锅”、“热水瓶”、“瓮”、“槽”等等,你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嗎?若可以,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就是你的杯。

若閣下持續這種態度,我想我們很難溝通。

請教一下,

真的浮誇、真的傲慢,靠的是真才实学;
虚的浮誇、虚的傲慢,靠的是鱼目混珠。

這以上言論是出自閣下的“龜頭論”嗎?有自相矛盾的味道。

[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3-10-2006 07: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6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谷成 于 1-10-2006 02:40 PM 发表


楼上的, 这就是我说咱们和句楼主的学习向度有别的原因, 除非他调整治学的态度, 对所不懂之事秉持谦虚的态度,不然就我们必须也学他, 对自以为所懂之事物理论上剑拔弩张,以全然维护"真理"的辩护态度自 ...



我可沒說過必須學我,若你能提出完整論的不完整之処,或提出更完整的學説,或批判挑剔完整論,就像無限兄弟所作的,我自然歡迎。有問的,我必有答,就像那科學平衡的完整法。請問哪裏是答非所问, 模棱两可?

或許你看到我沒看到的,那現你現在能提出這學説的弱點嗎?

適合我們彼此的話:了解自己已知事物固然重要,但是在未知事物的面前承认无知, 这更为重要.求知者若无法丢弃"知者"的外衣, 那只能画圆自限, 只能对更内一层的人交流, 却对早学先知的评论置若罔闻, 而且难保一些讨教之士其实都站你的未知区域外, 坚决不肯向未知望去, 又岂何能向更智者取经呢? (譬喻)



你能踏進來、走進來,我不會一腳踢你出去,也不會不讓你進來。
若你還沒進來就說我不讓你進來,我會很傷腦筋。

若你進來了,你能為我提出這完整論的缺陷謬誤之処嗎?主題是完整論,而治學態度方面。我發表完整論之前,的確是經過了你說的邏輯辯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6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1-10-2006 12:16 PM 发表



朋友,你只是看到“知道”,并没看到“不知道”!

在我们学习一项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项新知识是我们不懂的。当我们愈学习,我们会讶然发现,我们不懂的是愈来愈多。因此,与其说我们愈来愈 ...



朋友,你只是看到“不知道”,并没看到“知道”。

另外,有人規定過我們學知識必須是愈来愈不懂?
爲何我們不能越來越懂的同時,也越來越不懂?

我只是越來越懂的同時也越來越不懂。這就是我所的“知道越多,就是距離不知道越接近。”

“知道”與“不知道”是能同時並存,完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0-2006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3-10-2006 05:36 PM 发表



呵呵,看來你要進入“杯子的形狀”就是“杯子的形狀”的領域還是有點勉強。
“锅”、“热水瓶”、“瓮”、“槽”等等,你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嗎?若可以,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就是你的杯。

若閣下持續 ...



呵呵,你何时有界定说“杯子”和“握”是有关系的!
感谢天,你总算含蓄地承认了你无法“完整地”界定何为“杯子”。。。只是老脸皮还放不下。。。


持续讨论?呵呵,免了,我没兴趣。。。我的回贴只是对你做出棒喝,不是什么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06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3-10-2006 06:26 PM 发表



朋友,你只是看到“不知道”,并没看到“知道”。

另外,有人規定過我們學知識必須是愈来愈不懂?
爲何我們不能越來越懂的同時,也越來越不懂?

我只是越來越懂的同時也越來越不懂。這就是我所的“知 ...


朋友,你的确理解能力很有问题。。。

“学习项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项新知识是我们不懂的。”

究竟是“懂”的愈来愈多,还是“不懂”的愈来愈多?

你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被打屁股了哦。。。。

[ 本帖最后由 nillwong 于 3-10-2006 09: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0-2006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3-10-2006 08:58 PM 发表


朋友,你的确理解能力很有问题。。。

“学习一项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项新知识是我们不懂的。”

究竟是“懂”的愈来愈多,还是“不懂”的愈来愈多?

你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被打屁股了哦。 ...


那你的老師也很厲害,定律出“學習一項,不難發現三項不懂。”
甘拜下風。

希望下次您棒喝之前,先戴副眼鏡,看好杯子五形其中之一就是和“握”有关系。



中秋快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10 于 3-10-2006 10:52 PM 发表

這樣要打屁股?難怪我們的小學老師嚴重不足。
所以,請下次別再這樣説話了哦!

而且中秋節要到了,
小心月亮仙子要懲罰你!

請務必謹言慎行啊!



抱歉,我是借用楼主的"完整歪论",举一反三。。。

有学生,就有老师;学生犯错误,老试被打屁股!

是啊,中秋佳节的月亮仙子格外浑圆,也是楼主的"完整论"得以发挥优势之日,所以难免有一番娇愠之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6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4-10-2006 11:40 AM 发表


那你的老師也很厲害,定律出“學習一項,不難發現三項不懂。”
甘拜下風。

希望下次您棒喝之前,先戴副眼鏡,看好杯子五形其中之一就是和“握”有关系。



中秋快樂。




“學習一項,不難發現三項不懂”的说法,源自爱因斯旦。怎样,难道你想去打爱因斯旦的屁股吗?

OK,是我对"握"字的失察。抱歉!
但是,就"完整论"的观点,"握"的本质有是如何?
"握"只能和"杯子"发生关系吗?
"杯子"只能和"握"发生关系吗?
"握"不能和“锅”、“热水瓶”、“瓮”、“槽”等等发生关系吗?


还有一事让我十分纳闷,我指你是"虚的浮誇、虚的傲慢,靠的是鱼目混珠",而你却将我对你的指责冠以"龟头论",莫非是你刻意地或者不小心地将你本身等同或自喻为"龟头"?


对了,八月十五月亮特别圆滚滚,也是"完整论"狼嗷之日,文人将"八月十五"喻为"屁股"。若你要去打爱因斯旦的屁股,别在中秋佳节,打到了嫦蛾的"八月十五"啊!


八月十五  快樂。

[ 本帖最后由 nillwong 于 4-10-2006 11:5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6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句子Sentence 的帖子

這個八卦~每個卦向看起來都會往不同的地方
不過其實他們是 "循環"的
這個可以用一個人的性格來比喻(當然也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不過比較大眾化的是所謂的占卜)
例如~一個人分善惡,乾坤之分~那麼正邪程度可以用其他的卦向來表示
此人的心境到達了這個程度~必然會到那個卦向去(可以用此占卜;八卦陣,五形盾甲/八卦掌都是用這個原理)

總之我的重點是,八個方位是循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6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到中秋節~
有沒有人想過~吳剛他...已經是砍樹高手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6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4-10-2006 06:38 PM 发表



抱歉,我是借用楼主的"完整歪论",举一反三。。。

有学生,就有老师;学生犯错误,老试被打屁股!

是啊,中秋佳节的月亮仙子格外浑圆,也是楼主的"完整论"得以发挥优势之日,所以难免有一番娇愠之 ...
原帖由 nillwong 于 4-10-2006 06:40 PM 发表




“學習一項,不難發現三項不懂”的说法,源自爱因斯旦。怎样,难道你想去打爱因斯旦的屁股吗?

OK,是我对"握"字的失察。抱歉!
但是,就"完整论"的观点,"握"的本质有是如何?
"握"只能和" ...


那麽從你的“舉一反三”來看,難道就不能懂一懂三嗎?若不能,那你又何必自相矛盾?


至於“握”,如我之前所說:“锅”、“热水瓶”、“瓮”、“槽”等等,你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放在口邊嗎?若可以,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們也能是你的杯。(原帖在#150)從來沒人限定“握”只能和一樣東西發生關係。

至於閣下的龜頭論,請問“鱼目混珠的虛浮傲慢”是否等同“虚的浮誇、虚的傲慢”?若不等同,那麽我只能是其一;若等同,你又在自相矛盾了,十分“烏龜的頭”。

明白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6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無限.守護神 于 4-10-2006 11:38 PM 发表
這個八卦~每個卦向看起來都會往不同的地方
不過其實他們是 "循環"的
這個可以用一個人的性格來比喻(當然也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不過比較大眾化的是所謂的占卜)
例如~一個人分善惡,乾坤之分~那麼正邪程度 ...


嗯,說得不錯。

那麽你這“八卦的排列”,“循環的方式”是怎樣?
因爲據我所知,排列至少有兩种,循環至少有兩式。

什麽時候該用什麽八卦的排列?什麽時候該用什麽循環的方式?每一卦之間又有什麽關係?

重點是,要可以驗證而可以哲學討論,用在生活,這樣的哲學才有價值。



*無關,順帶提一下:剛把首頁資訊更新。

[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5-10-2006 10: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6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5-10-2006 09:48 AM 发表

至於“握”,如我之前所說:“锅”、“热水瓶”、“瓮”、“槽”等等,你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放在口邊嗎?若可以,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們也能是你的杯。(原帖在#150)從來沒人限定“握”只能和一樣東西發生關係。



晕!
噢不!
是晕了再晕!

千转万转,原来“完整论”对“杯”的解释是。。。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放在口邊,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們,,,就是“杯”。

因此,“锅”等同“杯”、“热水瓶”等同“杯”、“瓮”等同“杯”、“槽”等同“杯”!

唉!语无伦次,几近走火入魔。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5-10-2006 09:48 AM 发表

至於閣下的龜頭論,請問“鱼目混珠的虛浮傲慢”是否等同“虚的浮誇、虚的傲慢”?若不等同,那麽我只能是其一;若等同,你又在自相矛盾了,十分“烏龜的頭”。


“鱼目混珠的虛浮傲慢”当然不等同“虚的浮誇、虚的傲慢”。
我的说词是“虚的浮誇、虚的傲慢,靠的是鱼目混珠”。
这是因果关系;“鱼目混珠”是因,“虚的浮誇、虚的傲慢”是果!
自比“龜頭”的楼主,明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6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7-10-2006 12:37 AM 发表
晕!
噢不!
是晕了再晕!

千转万转,原来“完整论”对“杯”的解释是。。。可以像握杯一樣握起放在口邊,而又滿足其它四形,那它們,,,就是“杯”。

因此,“锅”等同“杯”、“热水瓶”等同“杯 ...


呵呵,別暈先。

首先,抽個例:“鍋”不等同“杯”。“杯是杯”。而這“杯”本身是什麽?說真的,它沒固定的物質形態,它只是功用的代表詞。說得透徹點,“杯”這字本身就是人類用來辨別東西的標簽。這是因爲,那東西自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告訴人類它自己叫什麽名字。

故,杯是杯;鍋非杯

我們平時叫一個東西作“鍋”,是基於他的基礎用處,而產生的辨別的標簽。而“杯”的本質從沒變過,從頭到尾只是人類的意識辨別。通俗意識,“鍋”是拿來煮炒,所以“鍋是鍋”。

不過,若有人日常能握那通俗被稱爲“鍋”的東西來喝水,爲何那人就不能稱那東西為“杯”?杯是杯,鍋是鍋也。東西從來沒有變過,只是在適當的條件下產生不同的名詞變化。現在我們稱之爲“杯”的東西,它也只是因爲我們一般人“可握”的尺寸。若有人“可握”槽來喝水,爲何那東西就不是“杯”?

若你說“杯”應該就是你認識的那種“杯”的形狀,而指責用槽來喝水的人不是用杯。那也只是你狹義的想法,自私的想法。


純粹依據“己見”來限定“杯”,而排除“他見”,必然不完整,不暈才怪。

杯,只是杯。是一種“觀念”與“觀念”的等同。不是“物質”與“觀念”的等同。這就是對杯的完整認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7-10-2006 10:10 PM 发表


呵呵,別暈先。

首先,抽個例:“鍋”不等同“杯”。“杯是杯”。而這“杯”本身是什麽?說真的,它沒固定的物質形態,它只是功用的代表詞。說得透徹點,“杯”這字本身就是人類用來辨別東西的標簽。這是因 ...



呵呵!所以说,你还是在我设计之中。。。

连个“杯”都要费尽吃奶之力来界定,来阐释,来佐证,来规范。。。依然未得结论,试想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教条、人性多变、人性虚伪、人性无知。。。及它们多面的交替变更,如何能以简单的文字来界定“完整”?如何能以简单的文字来规范“完整”?如何能以简单的文字来阐明“完整”?

我们的中文文字、中华文化,总是乐此不疲地在“万物”、“万能”、“万全”、“完整”、“完全”、“整体”、“绝对”。。。等浮夸的字眼中打滚,总以为把修辞的涵盖面覆盖得愈广,愈能凸显才与能!这种现象不难在早期的中文文献,中文学术季刊中发现。然而,近年来,中国和台湾博士生与硕士生所发表的中文论文里,这种浮夸的行文修辞已经明显的锐减。(当然我的观察只局限在我的研究领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非常抱歉,这种籍夸大其词及浮夸的行文作风在我这个下里巴人眼中,仅会嗤之以鼻,或加以鞭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llwong 于 8-10-2006 12:46 AM 发表
呵呵!所以说,你还是在我设计之中。。。

连个“杯”都要费尽吃奶之力来界定,来阐释,来佐证,来规范。。。依然未得结论,试想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教条、人性多变、人性虚伪、人性无知。。。及它们 ...


設計人很好玩嗎?

你不能界定闡釋,是因爲你自己無能,不代表別人不能。
若你是來設計人,而不是來學術討論交流。
非常抱歉,我看不起你這行爲。

你比那些浮誇的人還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句子Sentence 于 8-10-2006 10:27 AM 发表

設計人很好玩嗎?

你不能界定闡釋,是因爲你自己無能,不代表別人不能。
若你是來設計人,而不是來學術討論交流。
非常抱歉,我看不起你這行爲。

你比那些浮誇的人還不如。





针对你的“完整论”来说,“設計你”纯粹在于佐证你的荒谬,不是基于好不好玩的问题!

我无法阐释,是因为能力与智慧有限,但是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

之所以一再跟你拉扯,就是要让众网友了解,所谓的“完整论”,事实上无法完整的界定“杯”、无法完整的阐释“杯”、无法完整的归纳“杯”的属性、无法完整的规范“杯”。。。。惶论将“完整论”应用在“万物”。。。(你自己在第一楼就开宗明义的说明!)如果这不叫“浮夸”,难道要我用更严厉的字眼来批判你?

你看不起我這行爲,没关系。但是,如果我能让众网友洞察在你堂哉皇哉的行文修辞下的“完整论”,事实上並不完整,极具误导,以框正治学本位,则公德无量!

或许有朝一日,当你福至心灵,不再感到有“完整”的光环时,你也许会感激我对你的严厉鞭鞑!


共勉之!

[ 本帖最后由 nillwong 于 8-10-2006 11:4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12:38 PM , Processed in 0.1270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