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11-7-2006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背景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科兼有的综合性大学,乃马来西亚规模最大且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亦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学院( King Edward VII College )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 Raffles College )。爱德华七世学院主要是培养医学人才,莱佛士学院则是培养教育方面的人才。1949年10月8日,以上两所学院合并成为马来亚大学。并于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两地设立了两所分院各一所。
1957年,马来亚成为独立国。在1962年正月,新加坡脱离吾邦独立成国。随着两个校园的行政完全分开而独立自主,校名也更改了,在新加坡的称为新加坡大学,在吉隆坡的则称为马来亚大学。后者就是我国独立后的第一所国立大学。马大当局也在1961年决定设立中文系,并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推荐郑德坤博士协助策划。
1961年2月23日马大评议会同意马大文学院设立一个汉学(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译成中文系,一直延用至今。)当时这个建议是由马大当局委任的一个课程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这个委员会以马大副校长为首,委员则由马大文学院院长、三位评议会代表、两位理事会代表、三位学术人员以及四位校外知名人士担任。委员会认为不论是从汉学本身的重要性来看,抑或是从本国社会的需求来看,在马大设立汉学系都是迫切需要的。
委员会也建议:这个学系的课程不应该全部取向于中国,而应该倾向于东南亚当前的情况,并以塑造一个马来西亚国为目标。因此,课程就分为两大类:一是为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提供以中国语言及文学为主的课程;一是为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提供普通的汉学课程。
自创立至今,马大中文系所开设的文学士课程一直依照这委员会的建议,把课程分为A、B两组。A组为“语言与文学”组,以中文研究与古典文学研究为主,是为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提供以中国语言及文学为主的课程;B组为“社会与文化”组,以汉学研究及修习实用语文为主,是为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提供普通的汉学课程。
[ 本帖最后由 kiansoon9 于 11-7-2006 08:36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6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所以会说你“误导性地损坏马大中文系的形象”,是因为你不了解马大中文系,并把A/B组的课程混为一谈,把这形容为“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
(A组)第一学期
AAEA1103 Bahasa dan Penulisan Cina Rampai各体文
AAEA1113 Tatabahasa Bahasa Cina Moden现代汉语语法AAEA2308 Sinografi dan Tulisan Kuno文字学
AAEA2309 Fiksyen Cina Tradisional古代小说
AAEA2303 Drama Cina Moden现代戏剧
AAEA3303 Pilihan Ci 唐五代宋词
AAEA3316 Drama Cina Klasik 古代戏剧
AAEA2305(BM) Kajian Masyarakat Cina
AAEA2311(BM) Kebudayaan dan Masyarakat Tionghua di Asia Tenggara
AAEA3311(BM) Falsafah Cina
(A组)第二学期
AAEA1106 Pengenalan Pengajian Cina Klasik国学概论
AAEA1114 Sastera Cina Klasik中国文学史
AAEA2313 Sastera Cina Moden 现代文学
AAEA2318 Pilihan Teks Sastera Klasik Cian 古代文选
AAEA2301 Kritikan Puisi Klasik Cina 古代诗歌
AAEA3302 Teks-teks Falsafah Cina 哲学文选
AAEA3306 Teks Sastera Mahua马华文学
AAEA3307 Analisis Teks Cina 专书选读
AAEA2307 (BM) Agama Cina
AAEA3320 (BM) Isu-isu Semasa
AAEA3301 (BM) Terjemahan Teori dan Amali
(B组)第一学期
AAEA1301 Bahasa Cina I(A)
AAEA1305 Iktisar Kesusasteraan Cina
AAEA2xxx Metodologi Penyelidikan Masyarakat Cina
AAEA2413 Bahasa Cina 3(A)
AAEA3304 Budaya Usahawan Cina
AAEA3XXX Sejarah Cina sebelum kurun 16
(B组)第二学期
AAEA1304 Iktisar Kebudayaan Cina
AAEA1407 Bahasa Cina 2(A)
AAEA2312 Kajian Pemikiran Sastera Cina
AAEA2415 Bahasa Cina 4 (A)
AAEA3313 Islam di China
AAEA3XXX Politik Masyarakat Cina Malaysia abab ke20
以上每科都是三个学分。凡在马大选择主修中文系的学生必须修读六十个学分以上方可毕业。至于选择副修中文系的学生则须修读二十七个学分以上方可结业。
我们这些有中文基础的学生只能选A组的课程,B组是开放给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的中文系课程,因此我们上中文系所学习到的,以中文教学的课程是绝对比用国语教学的课程来的多。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6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回到你的问题
1.这到底是怎么了?
2.中文系不是学中文吗?
3.为什么马来文课还多过中文课呢?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4.是不是因为华人的马来文太差,需要中文系的帮忙,加强学生的马来文?
5.为什么中国文学思想、中国哲学需要用马来文教学?
6.因为马来文更能传授中华5000年文化的精髓吗?
7.因为这些资料只有马来文的吗?
基本上,马大中文系的成立背景能回答你这些疑问,但我还稍作补充。马大中文系不单只学习中文,而且对象也不局限于华人而已。马来文课还多过中文课是因为你把两组的课程混为一谈了。中国文学思想、中国哲学用马来文教学是因为校方的政策,而且这让不会中文的学生也能学习及明白中国文学思想和哲学。另外,由于现在没不会中文的学生拿这些科目,所以我们的导师邬拜德喇(Obaidellah Hj.Mohammad)副教授是使用华语来上课。别因为他不是华人而怀疑他的教学能力,他可是这方面的研究者,而且华语说得比一些华人还来得流利。
8.为什么没有人抗议?
9.为什么中文系的老师也能接受?
曾有人反对/抗议,但你看不到。还有我们生活在马来西亚,请了解这里的“环境”,所以我们的反抗是很无力的。另外,请别用不同国情/不同性质的中文系来做相比,这是不公平的比较。
10.为什么要让中文系本末倒置?
没有人要中文系本末倒置。
11.为什么硕士、博士论文也要用马来文写?
因为这是国立大学。但马大中文系将在近期内向马大当局提呈申请书,以请求允准使用中文来撰写硕、博士毕业论文。
12.马大中文系到底还能活多久?
13.马大中文系还有药可救吗?
14.马大中文系还有希望吗?
我个人认为,马大中文系是有希望的,能长存下来。前提是“少一些破坏,多一点建设”,有人爱护马大中文系/支持马大中文系,那么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见到这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
善意且有建设的批评是无任欢迎的。然而,没建设还具有破坏性的无的放矢,相信是没人喜欢的吧?
[ 本帖最后由 kiansoon9 于 12-7-2006 09:07 A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6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ansoon9 于 11-7-2006 08:33 PM 发表
接着,回到你的问题
1.这到底是怎么了?
2.中文系不是学中文吗?
3.为什么马来文课还多过中文课呢?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4.是不是因为华人的马来文太差,需要中文系的帮忙,加强学生的马来文?
5.为什么中国 ...
好细心的回答,不错。。。。
希望版主可以考虑加分!!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6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按kiansoon9所提供的资料,主修中文系的马大学生得要修20门课才能毕业。
可是,总结3个学年以中文为媒介的课,却只有15门。
那么,主修中文系的学生们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得上至少5门以马来文为媒介的课。
为什么以前没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以中文为媒介的课比以前减少了吗?还是以马来文为媒介的课增加了?
大家之所以会在这里讨论是因为大家都关心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马大中文系。
大家担心的是,她会慢慢地变质了,进而导致马来西亚失去了一个中文教育的平台。
没有人想要打击热爱中文的马大中文系人,对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6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原战士 于 11-7-2006 11:15 PM 发表
按kiansoon9所提供的资料,主修中文系的马大学生得要修20门课才能毕业。
可是,总结3个学年以中文为媒介的课,却只有15门。
那么,主修中文系的学生们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得上至少5门以马来文为媒介的课。
为什 ...
对,无可避免的,我们一定要修一些以马来文为媒介的课。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特别是在马来西亚。
请问你指的以前是几时?是十年前/二十年前或是更早?因为据我所知,这个情况(一定要修一些以马来文为媒介的课)已不是近这几年来才发生的。
据我所知,以马来文为媒介语的课似乎有增加的趋势。以中文为媒介的课好像少了一点是因为有些资深导师退休离去而一时之间无法/很难找到取代者。(这好像也牵涉到许多校方的行政问题)
不过,我相信马大中文系的已做出不少努力,并且为学生争取多一点的师资,保留有价值的课程及开办一些符合大环境且实际的新课程。很谢谢大家对马大中文系的热爱,希望大家继续关心中文系,支持马大中文系。
我个人希望,有朝一日我国政府及马大当局会给与马大中文系更多的自由,让马大中文系能走得更长远。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此帖正在观察着,希望大家着重于讨论,避免人身攻击,谢谢合作。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6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候作出一些努力,翻查一下几十年前马大中文系的面貌,看看马大中文系是否走下坡。如果马大中文系的情况是华文课越来越少,马来文课越来越多,那么,或许作为华社的每一份子,都应该关心一下。顺便想想有什么是作为大学生可以做的。学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学生可以得到中文系更高层的鼎力支持,协力向校方/有关单位争取“中文系应有的面貌”,那就皆大欢喜了。
至于何谓中文系应有的面貌,大家同样得静下来思考了。这也是为什么本人找出各大专院校中文系课程的原因。马大中文系的课程的确太不全面,以华文为媒介语的课只有15门,其他大专院校却将近50门。这样的一个课程安排,是否偏离中文系应具备的条件呢?
或许可以想一想,学生进到中文系,想学到的到底是什么?虽然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知识毫无边际,但是,在中文系走了三年之后,取得了学士学位的中文系学生们,这时候的你们,是应该到达哪一种程度呢?
要进步,就应该放下自己,更大胆、更谦虚地看看外界,看看其他中文系的面貌,看看马大中文系原本的面貌,纵横两向作一个比较,再分析马大中文系欠缺了什么?剩下什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ansoon9 于 11-7-2006 12:03 AM 发表
请注意你的用词,或许在你还没真正了解整个马大中文系的实情时,请别用误导性的字眼来损坏马大中文系的形象。我身为马大中文系的一分子,针对一些“无的放矢”,实在倍感痛心。
我不想在这里和你争辩 ...
我也是中文系毕业的。楼主谈的都是事实,不是什么无的放矢。你如果真的觉得他破坏
中文系的形象,是在破坏马大中文系的形象,那你就应该在这里公开反驳他,为什么要
私下传短讯呢?难道你对马大中文系的“了解”经不起大家的检验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系以中文为媒介的课越来越少,不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就是说问题出现了好几年。出现了好几年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每下愈况,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
中文系的努力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要混为一谈。若说中文系已做出不少努力,而问题却比以往更严重,是不是说中文系在马来西亚的现实环境下,独木难支?这不是更叫人担心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es 于 10-7-2006 08:31 PM 发表
看到这贴子,突然觉得实在满惊讶的?
能够发这帖子的,莫非是今年马大中文系的新生?
对于中文和马来文教育方面,我就不打算辩论下去。
要数就数五十年前的头上吧!!!
而且用双管齐下的方法教学也有问题吗?
也不是培育出现在在全国各学院大学中文系的助理教授,教授吗?
试问,有哪间的大学没有马大中文系的老师呢??
拉曼大学中文系主任:林水檺老师
南方学院华人研究所所长:郑良树老师
韩江学院中文系教授等等都拥有出身于马大中文系的老师~~
只有垂死之人才会继续沉溺于往日的美梦而无视眼前的危机。
马大中文系过去确实很不错,但问题是近十年来(从钟玉莲、杨清龙、林长眉、林水檺、陈应德等资深教师在90年代陆续退休开始)一直走下坡。双语教学、两组并行(以前的古典、现代,如今的语言文学、社会文化)这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也是马大中文系
的创系宗旨。但我请那些自以为很了解马大中文系的人,去找出上述资深教师在校期间
所开设的中文课,和今天的中文课比较之后,才来反驳楼主的言论。
要是真的数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就等于向其他大学宣战!!!
另外~请这位仁兄不要挑拨离间,好吗?
马来西亚中文系都不分你我,大家都是为中文牺牲的人!!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这是什么逻辑?
说马大中文系其数已尽是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也会变成向其他大学宣战?
这位仁兄,你才别挑拨离间。人家在谈自己马大中文系的问题,不要乱给人贴标签,
说成向别人宣战。
还有另外一个好好笑的东西,回复中有个说:
"还好有马大华文学会传承薪火?"
在形式上确实没有什么的,但是这样不是要让
华文学会顾问自打嘴巴吗?
华文学会顾问:谢爱萍博士同时是中文系教授之一!
这样一来,不是说他对中文系毫无贡献吗?
这样,我就挺身而出反对了~
谢老师是中文系其中一个最备受尊敬的教授,而且开办的课程更是让许多人学习到更多东西!
这个帖子谈的主要是中文系课程设置的问题,楼主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中文系的老师
没有贡献。请勿模糊焦点。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12-7-2006 02:53 PM 发表
我也是中文系毕业的。楼主谈的都是事实,不是什么无的放矢。你如果真的觉得他破坏
中文系的形象,是在破坏马大中文系的形象,那你就应该在这里公开反驳他,为什么要
私下传短讯呢?难道你对马大中文系的“ ...
这位亲爱的仁兄,你是否看清楚我所要表达的内容呢?我一直没否认中文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是不满楼主的“断章取义”及“大放阙词”。如果是大家觉得马大中文系出现问题,大家可以自由谈论,但并不是是用一些煽动性/误导性及一些具有破坏性的字眼来直接“宣布马大中文系的气数已尽”。难道这样做就能改善马大中文系所存在的问题吗?
另外,我已花了一些时间及篇幅来纠正楼主的错误,难道你又视而不见?干嘛一直要在论坛里争论不休,这又会改善马大中文系所存在的问题吗?
会做事的人是很少讲话的,你不必一直要别人长篇大论的告诉其他人,我们(马大中文系)曾做过什么。因为我始终相信,行动比讲话来得有效!
我一直强调,有建设的批评是欢迎的,但是一昧的批评却没帮忙,那又是什么心态呢?幸灾乐祸/隔岸观火?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原战士 于 12-7-2006 03:01 PM 发表
中文系以中文为媒介的课越来越少,不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就是说问题出现了好几年。出现了好几年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每下愈况,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
中文系的努力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要混为一谈。若说中文系 ...
我个人强烈认为,马大中文系和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你不能单独把马大中文系从整个大环境切离出来,然后去探讨它存在的问题。附加一点额外话,我们老早就知道华小在我国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了,但至今华小所面对的问题会比以前好很多吗?难道我们都不关心华文教育,没有人努力去争取过吗?
看官们,我觉得我们看东西要看全面,那么在作分析及探讨时才会显得公平。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ansoon9 于 12-7-2006 07:13 PM 发表
这位亲爱的仁兄,你是否看清楚我所要表达的内容呢?我一直没否认中文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是不满楼主的“断章取义”及“大放阙词”。如果是大家觉得马大中文系出现问题,大家可以自由谈论,但并不是是用一些煽动性/误导性及一些具有破坏性的字眼来直接“宣布马大中文系的气数已尽”。难道这样做就能改善马大中文系所存在的问题吗?
你的内容我看得清清楚楚。
楼主如何“断章取义”?其实是你自己没有弄清楚问题症结所在(下面继续说明)。凭什么说人家“大放厥词”?
说马大中文系“其数已尽”,这是楼主个人的感想,实际上不少学生也有类似的想法。
这是具有“破坏性”的字眼?请问它“破坏”了什么?又“煽动”了谁?
我相信楼主应该是个新生。实际上不少学生(也许我应该修正一下,是“02级以上的毕业生”)也有这种想法。马大中文系是不是其数已尽,不是楼主说了算,这里的网友也不是三岁小孩儿,不至于笨得看到“马大中文系其数已尽”就不假思索信以为真。对于楼主的修辞性言论如此敏感,未免小题大做。
另外,我已花了一些时间及篇幅来纠正楼主的错误,难道你又视而不见?干嘛一直要在论坛里争论不休,这又会改善马大中文系所存在的问题吗?
可惜,你根本没有纠正楼主的错误,反而把模糊了焦点。
看看你自己说什么
(课程列表从略)
以上每科都是三个学分。凡在马大选择主修中文系的学生必须修读六十个学分以上方可毕业。至于选择副修中文系的学生则须修读二十七个学分以上方可结业。
我们这些有中文基础的学生只能选A组的课程,B组是开放给没有华文基础的学生的中文系课程,因此我们上中文系所学习到的,以中文教学的课程是绝对比用国语教学的课程来的多。
虽然听起来很没礼貌,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第二段可以说是废话。在语言文学组里,中文教学的课程本来就应该比马来文的多,问题是现在语言文学组(你所谓的A组)的中文课不断减少,现在的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看你自己的列出来的课程表
(A组)第一学期
AAEA1103 Bahasa dan Penulisan Cina Rampai各体文
AAEA1113 Tatabahasa Bahasa Cina Moden现代汉语语法
AAEA2308 Sinografi dan Tulisan Kuno文字学
AAEA2309 Fiksyen Cina Tradisional古代小说
AAEA2303 Drama Cina Moden现代戏剧
AAEA3303 Pilihan Ci 唐五代宋词
AAEA3316 Drama Cina Klasik 古代戏剧AAEA2305(BM) Kajian Masyarakat Cina
AAEA2311(BM) Kebudayaan dan Masyarakat Tionghua di Asia Tenggara
AAEA3311(BM) Falsafah Cina
(A组)第二学期
AAEA1106 Pengenalan Pengajian Cina Klasik国学概论
AAEA1114 Sastera Cina Klasik中国文学史
AAEA2313 Sastera Cina Moden 现代文学
AAEA2318 Pilihan Teks Sastera Klasik Cian 古代文选
AAEA2301 Kritikan Puisi Klasik Cina 古代诗歌
AAEA3302 Teks-teks Falsafah Cina 哲学文选
AAEA3306 Teks Sastera Mahua马华文学
AAEA3307 Analisis Teks Cina 专书选读
AAEA2307 (BM) Agama Cina
AAEA3320 (BM) Isu-isu Semasa
AAEA3301 (BM) Terjemahan Teori dan Amali
中文系学生如果要在三年里毕业,每个学期都得选四门课。在我那一届(01级),至少还能做到四门都选中文课,顶多是一门马来文课。可是看看现在的中文系是个什么样子?在两个学期里,二、三年级的中文课都无法开齐,这才是很多学生心怀不满的原因。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那些自以为很了解中文系的人,请先找出钟玉莲老师等人在校期间的课程表,拿来对照以后再说。你为什么又对我的呼吁视而不见?那时候的中文课都在四门以上,学生们光是中文课就多得选不完了,根本不用因为“中文课不够而被迫念马来文课”。十年后变成这个样子,楼主的措辞就算再强烈也为过。
会做事的人是很少讲话的,你不必一直要别人长篇大论的告诉其他人,我们(马大中文系)曾做过什么。因为我始终相信,行动比讲话来得有效!
马大中文系是一夕之间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吗?没有前因会有后果?正是因为中文系(的领导者)过去做过某些事情,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我劝你小心自己的言辞,你这样说的话,人家恐怕会怀疑中文系过去做过的事情是不是见不得人,否则你为什么不希望大家把这些过去的事情拿出来谈?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出症结,要找出症结,当然就要回顾过去。
好一句“会做事的人很少讲话”,不知道是谁连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科兼有的综合性大学,乃马来西亚规模最大且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亦是一所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学院( King Edward VII College )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 Raffles College )。爱德华七世学院主要是培养医学人才,莱佛士学院则是培养教育方面的人才。1949年10月8日,以上两所学院合并成为马来亚大学。并于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两地设立了两所分院各一所。
这样的马大校史也挖出来讲,要说长篇大论我还得拜你为师。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这句
请别用不同国情/不同性质的中文系来做相比,这是不公平的比较。
不跟别人比较,就看不到自己的弱点,这要怎么进步?2002年假期在Bukit Tinggi
召开的中文系改革蓝图工作坊上,几乎在每一场会议,老师们都拿国外的中文系来比较(你所谓的不同国情、不同性质的中文系),并且探讨要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以长补短,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不过在你看来,这些都是“不公平的比较”咯……唉。
我一直强调,有建设的批评是欢迎的,但是一昧的批评却没帮忙,那又是什么心态呢?幸灾乐祸/隔岸观火?
既然你“欢迎有建设的批评”,为什么反对“一味的批评”?我才不明白你是什么心态呢。批评本身就是帮忙,帮忙那些还没看到问题的人理清真相。
[ 本帖最后由 兰陵嘉应子 于 12-7-2006 09:53 PM 编辑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6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iansoon9:
首先,再次说明,主题作“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旨在告诉大家,马大中文系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而非煽动,更非误导。没有错,这不能直接立刻解决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解决问题之前总得提出问题。
第二,行动的确比说话来得更有效。但是,马大中文系有没有行动,外人可能不知道。这里,还要麻烦这位中文系学长,再花多一点时间及篇幅,具体告诉大家,马大中文系这一路以来,为这些问题做了什么?本人这么说,不是要说马大中文系从来不曾做过什么。但是,如果可以更具体地告诉大家曾做过什么,或许会有更多人了解,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多这么多之后,问题没有改善,反而每况愈下。这时候,大家就会更清楚,还有什么没有做,接下来应该如何做。这位学长,你口口声声说,大家对中文系不了解,那么要让大家了解,就得劳烦您了啊。但是,有说服力的言论是需要完整资料支撑的。
第三,马来西亚的华人多多少少都会了解您所谓的大环境。马大中文系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来生存,问题的探讨同样不能脱离整个大环境。但是,如果说因为这个不利的大环境,马大中文系就得一步步退缩,搞得自身有名无实的时候,您觉得,这是华社要的吗?这时候,马大中文系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吗?
马大中文系的生存本来就不容易。如果马大中文系本身不能增加生命力的话,那么,危机不是一步步逼近吗?马大中文系要加强生命,就要自强,要维持应该有的素质。几十年前,马大中文系或许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但是,事到如今,中文系已经不再是只有马大才有。当各大专不断开办中文系的时候,比较自然就出现了。这是一个相当好的现象。马大中文系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其他中文系的存在。当然也不是要视之为竞争对象,而是作为学习对象。
如果马大中文系这个课程安排的问题,继续恶化,日后的学生年年下降,试想一想,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当大家都为了追求一个更有素质的中文系文凭,而不惜舍弃马大中文系的时候,马大中文系的力量是不是将会一步步削减呢?到了这个时候,马大中文系要在这个大环境继续生存,是否将面对更大的危机?再想得更远,马大中文系会不会有一天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被迫关闭呢?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杞人忧天,但是,本人相信这不是永远的天方夜谭。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12-7-2006 09:48 PM 发表
你的内容我看得清清楚楚。
楼主如何“断章取义”?其实是你自己没有弄清楚问题症结所在(下面继续说明)。凭什么说人家“大放厥词”?
说马大中文系“其数已尽”,这是楼主个人的感想,实际上不少学生也 ...
看来这位仁兄还没了解我所要表达的。我的焦点是针对楼主开帖时使用的一些字眼/有欠公平问题及比较。
我一直重复我没否认马大中文系存在一些问题,但一直争论这些会对马大中文系有所帮助吗?另外,楼主要谈论问题时,难道一定要用词“激烈”吗?难道我们不能以温和的语气来探讨问题,然后再设法解决吗?
我们要的是以行动支持中文系,并不是以嘴巴/文字去批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知道什么是行动吗?请问你在批评马大中文系时,你是否有尝试行动去改变它存在的问题?如果你反问我,我会说我有。我可证明我曾行动,尝试帮马大中文系改善一些情况。
敬请这位仁兄细心看楼主的第一帖,如果你认为楼主开帖所用的字眼完全是没破坏性/误导性/煽动性或是修辞用得恰当的话,我真的无话可说,只有给看官们自己去评审。
另外,我自信对马大中文系的认识不亚于你,你所说的我都知道。但是系内许多的风风雨雨,就凭我们这些人在这里争论不休,那就能解决了吗?
批评就是帮忙?你这样都能说的过去,我真的服了你,版主就是与众不同!
我是个学生,还在学习中。我不想和你在这里争论什么。若只是纯批评没行动,我过后也不会再和你在此纠缠不清。相反的,如果你有爱中文系的真心,想要改善马大中文系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此好好合作谈谈。希望我们/大家能支持中文系,进而改善中文系,让马大中文系茁壮成长。
[ 本帖最后由 kiansoon9 于 12-7-2006 10:52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人也 于 12-7-2006 09:53 PM 发表
Kiansoon9:
首先,再次说明,主题作“马大中文系气数已尽”旨在告诉大家,马大中文系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而非煽动,更非误导。没有错,这不能直接立刻解决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解决问题之前 ...
谢谢。如果你开帖时使用现在这样的措辞,我们真的可以好好地谈谈,一起正视问题,一起想办法尝试帮忙解决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是爱中文系才会有类似的反应,所以我们之间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能好好探讨这问题,你说是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2-7-2006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贴子,个人认为毕业的或没毕业的,批评的或辩护的都出自同一个动机--就是爱马大中文系。同意楼上的说法,我们(毕业和在籍的)不如好好合作,看看有什么方法让课程决策者聆听我们的意见。
关于政策,我们一直都是政策下的牺牲者。这些我们无话可说。
关于提供的课程,我们同学似乎也只要接受的份。我们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有时明知道是不妥善的安排,我们却因为慑于“淫威”,而甘于接纳呢?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