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2-9-2025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不要说6年前的,差几个月价钱也可以差很远。
马来西亚曾经是亚洲四小虎之一,自从代工被大陆代替后才开始走下波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9-2025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前的做法是:国际分工。
把利润高的研发留在国内,然后制造的部分搬到发展中国家去。
后果就是发达国家的人民大量失业,犯罪率也提升,经济一直积弱,所以如今发达国家要扭改这个局面。
现在发达国家的方向就是:工业本土化,慢慢的产业链引回本国,部分则在靠近/友好国家。
所以其实这会产生大量的新竞争者,来自发达国家本土的企业,和越,印,墨等国家。
然后,中国目前在进行着产业升级,比如工业4.0,中国智造等,在这个生死关头,如果跨不过去,就迈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化,所以中国基本不会把工业搬出去。
而且,为了遏制发达国家,越,印,墨等国家的新竞争者,以及抵消关税的作用,中国会更加通过扩大产能的方式把价格压到更低。
所以,以前呢,发展中国家只是面对中国方的竞争,现在是面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双重夹击!
如果工业让中国做,可能收入不涨,但能买到的东西变多了 你要知道,如果工业留在发展中国家,那么产品物价的一部分成本,比如30%,就是来自支付工厂员工的工钱。
工厂员工拿到了工资,就有钱去买自己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
工业让中国做的话,表面上是物价更低,但是同时,也表示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支付100%的钱给中国来购买这个产品的。
比较之下,虽然中国货更便宜,但真正计算下,整体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亏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发达国家可以保留那些高利润的研发产业,那些制造业工业又让渡给中国。
那么剩下什么?
贱卖天然资源给中国,然后中国把资源加工成完成品卖回给发展中国家,整体上,发展中国家只会越来越穷。一旦天然资源挖完,就什么都不剩了。
|
|
|
|
|
|
|
|
发表于 22-9-2025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达国家的产业很难回流了,人民不想吃这个苦。
《乡下人的悲歌里》,万斯说,他外公那代人就觉得自己的下一代不该再在工厂里工作了
也就是说现在美国年轻人的祖辈就不愿意下厂了,何况第三代
就连中国,现在工地上也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工厂招人成本也在上升
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只要不是计划经济,就一定会出现的。中国为了自己的工业的确加剧了这个过程,你只要想搞工业,最初你唯一的优势只能是便宜,活下来才能搞研发,向上走,没办法的。
说真的,大马的人口注定了没法搞全产业链,搞几个关键的够了。我印象中大马试着搞过两次产业升级,一个是汽车,一个是互联网,都没搞出规模效应来。
大马的用人成本比中国高,但有个优势是,工程师成本比中国低,我也是研究了下才发现这一点的,很吃惊。高端的研发人员自身会追求优质的城市生活,一个房价就让吉隆坡的高端人才生活成本低于北京。
所以马来西亚想搞工业,就不能搞劳动密集型的了,用优势的生活条件和较低的工程师薪资,想办法让科技公司在这里搞研发中心,孵化中高端产业会好一些。
但这个模式有个前提是给华人更公平的待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9-2025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2-9-2025 12:41 PM 编辑
方法很直接,就是废除“我全都要卖,但我全不要买”模式
1:国际分工:多个国家一起完成一个产品
投资者:A国,B国,C国
设计和研发:D国,E国,F国
资源提供:资源型国家-G国,H国,I国, J国,K国,L国
低端加工:部分资源型国家如 J国,K国,L国,他们刚开始工业化
中端加工和零件:中端工业国 - P国,Q国,R国S国,他们可能尝试部分高端制造
高端零件:高端工业国 - T国,U国,V国,他们可能尝试部分设计和研发
最终final assembly完成品:X国
仓库和运输:X国和Y国
售后服务:Z国
卖到的利润,多个国家一起赚
2:欧盟模式:不同产品分散到不同国家生产
A国做家私,B国做塑料,C国做电器,D国做手机,E国做食品,F国做医药,然后大家互相买对方的工业产品。
卖到的利润,多个国家一起赚
3:保护主义
如果各国的工业产品的分配模式谈不成,那么只有走保护主义路线,效果最好最快,但是要提防对方展开报复性反击。
这些做法的弱点是,整个产品的价格会提高,但是好处是,利润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大家都有汤喝。
“我全都要卖,但我全不要买”模式属于竞争型模式,属于赢家通吃。
中国已经通过一带一路掌握了全球天然资源供应链,除了一些高端产品之外,没有中国生产不出来的东西。
所以,和中国谈合作,是很难的。不是说谁对谁错,但是,谈判的前提是,大家手头上都有对方要的东西, 否则,就只是一面倒的碾压而已。
中国说:你能生产的,我也能生产,你不能生产的,我也能生产,我对你的工业完成品没有兴趣,我只对你的天然资源有兴趣,所以,我们合作的空间在那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9-2025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接下来,也没看到中国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反而一直的维持在低价。为何如此,因为中国企业把赚到的钱,拿去开新的生产线,扩大规模。
当产量规模越大,那么就可以把成本平摊到每个产品去,价格就可以更低。
这样做的结果是:各国的工业企业竞争不过倒闭,人民的收入降低,结果只能够购买中国倾销的便宜货,然后这又让本国的企业销量降低,又导致更多的企业破产,又让更多的人民失业和收入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人民买的越便宜,就越穷,结果又要买更便宜,结果又更穷,形成恶性循环了。
至于汽 车,如果不是保护主义,什么100-200%的关税和approved permit (AP),国产汽车应该是全线崩溃。
至于互联网,基本不算是工业,而是服务业。
大马的用人成本比中国高,但有个优势是,工程师成本比中国低,我也是研究了下才发现这一点的,很吃惊。高端的研发人员自身会追求优质的城市生活,
应该以整个工厂的全体人员的成本来计算的。几个研发人员的高薪,不足以抵消几千名其他员工的低薪。
北京和吉隆玻一带的人民主要是那些老板级,CEO级和高官的人住的。
打工的人员,他们住工厂附近,都是些基本都不是那种高房价。
所以马来西亚想搞工业,就不能搞劳动密集型的了,用优势的生活条件和较低的工程师薪资,想办法让科技公司在这里搞研发中心,孵化中高端产业会好一些。
但这个模式有个前提是给华人更公平的待遇。
其实这种研发,你一搞出来,在地区上卖的好的话,过了几天,就会发现有大量的中国货抄你的concept,用一半不到的价格在全世界各国大卖了。当年欧美日大量搞研发,但是呢,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此价格高,卖得很慢。中国企业就抓准这一点,制造类似的产品,然后用白菜价卖到全世界。比如Dyson产品,价格通常数千元的。市面上就出现了大量的Dyson高仿品,价格数百元而已。
这样的话,其实,会导致大家都不搞研发,等是等别人研发,然后大家一窝蜂的去抄,然后挤压成本,便宜卖抢占市场,在中国国内叫内卷,在国际上就是通杀。
|
|
|
|
|
|
|
|
发表于 22-9-2025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说我不理解马来西亚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要让人进厂打螺丝。打螺丝这种事情就让中国,印度和印尼去做这种穷人多的地方去做。而且也做不了多久,等机器人普及了,再穷的地方,拼人力也拼不过机器人。
等黑灯工厂普及了,传统意义上的以低成本,大规模劳动力为核心的成本优势会彻底消失。
到时候全世界拼的是中高端人才,设计,研发,维护,管理,创新,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说不定马来西亚还有优势,你们有人均资源比中国好太多了。
到了那一天,中国的优势是供应链,电力,市场。
马来西亚的优势是人均资源多,福利好。此外还有跟世界容易合作的多元文化。另外人口少,转型容易。
投资教育,从已有的工业里选几个行业集中爬坡,医疗器械,制药,高端农业科技,电子制造业什么的,细分市场里找三五个站住就可以了。
但是说真的,首先把你们那个STEM改革下,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得到最好的培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9-2025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2-9-2025 05:48 PM 编辑
实话说我不理解马来西亚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要让人进厂打螺丝。打螺丝这种事情就让中国,印度和印尼去做这种穷人多的地方去做。而且也做不了多久,等机器人普及了,再穷的地方,拼人力也拼不过机器人。
其实本人认为去工厂打螺丝的蓝领工作,不是“穷人”才做的工作。相反的,他们应该得到更高的待遇和尊重。这些蓝领技术人员,劳工,工程师等,他们才是工业的核心。中国有今天的强大工业,都是当年这些前辈打造出来的。很多这些蓝领的经验和技能,在欧美已经失传,这也是欧美再工业化那么难的原因。
其实机器人可以做的东西,还是很少,技术上还是有很多瓶颈。个人认为机器人要大量代替人工,没那么快,至少是10年后,才会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地方普及起来,至于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否机器人能普及,我看至少20年后。
等黑灯工厂普及了,传统意义上的以低成本,大规模劳动力为核心的成本优势会彻底消失。
在差不多2018年,世界在鼓吹着什么工业4.0,一直在推什么自动化还机器人是可以代替人工。结果现在大家都不提了。为什么?
当一个厂家面对中国货倾销的竞争,本来本地厂家有两个options:
Option 1: 维持价格-用赚到的利润进行产品改良,产业升级,做出更好的质量,形成品牌
Option 2: 降低价格-放弃产业升级,放弃质量提升研发,用便宜的外劳代替本地员工
简单来说,一个民企一旦选择进行产业升级,你必须投入非常大量的资金的。你在短期内,你的产品的价格是没有办法降低的,甚至你必须提高价格,来弥补资金的周转。而且,如果你没有大量市场份额,你是不敢去冒那个险的,万一你大量机器自动化了,却短期内找不到新买家,随时你的现金流就会断的。
产品研发,产业升级需要更多的时间,试错成本,和研发成本,大部分本地厂家没有那个时间和资金和中国厂家斗,于是选择option 2。
本来这些工厂应该进行产业升级,什么工业革命4.0等等,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就是因为被低人权优势,人口红利,各种津贴的中国货打败,结果最后那一步的产业升级就废了,变成option 2那种为了打价格战,不得不各种cut cost,削减成本。不但没法去做产业升级,甚至连给工程师一个好点的薪资都做不到!
为什么说,中国却有能力去选择option 1来进行产业升级?
第一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有大量的国企,或者国企背景的民企。它们背后有强大的资金,土地审批,工厂建造,得到政府财政和银行几乎无限的支持,甚至是以一国之力去和其他小国的民企斗,然后还可以各种退税,非关税壁垒保护,各种水电优惠等等。这些在非社会主义的国家,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步:规模化和成本优化,抢市场维持维持现金流:中国有14亿人的市场,可以进行规模化扩大来平摊成本,同时可以利用低价优势抢占外国市场,这种薄利多销的方式虽然赚不多,但是稳住了现金流,和把大量的市场拿在手上,作为下一步升级的基础。
第三步:产业升级:中国企业背后有政府财政支持,现金流又好,市场的份额又有,订单在手上,那么就不用担心,花大钱进行产业升级后,却找不到买家而无法回本。
所以,要升级什么机器人还是自动化之类的其实没那么容易的。
到时候全世界拼的是中高端人才,设计,研发,维护,管理,创新,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说不定马来西亚还有优势,你们有人均资源比中国好太多了。
还是一样,就算有中高端人才,你就算研发出新产品,多几天后就被中国抄概念,然后在市面上以半价不到的价格和你竞争,你又如何应对?欧美日就是面对这样的困境。
中高端人才它们都有,但是你看,欧美日的工厂和中国厂竞争不过,大量关闭,工程师们失业,都转去做服务业,IT业,金融业了。
是的,世界各国的工厂都无法竞争。
马来西亚的优势是人均资源多,福利好。此外还有跟世界容易合作的多元文化。另外人口少,转型容易。
其实这些我都不知道这些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人均资源多,福利好,就表示人工成本高。至于多元文化,其实到最后,经济行为还是主要看质量和价格的。
投资教育,从已有的工业里选几个行业集中爬坡,医疗器械,制药,高端农业科技,电子制造业什么的,细分市场里找三五个站住就可以了。
但是说真的,首先把你们那个STEM改革下,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得到最好的培养。
其实所谓的医疗器械,制药,高端农业科技,电子制造业,其实不外是主要靠着发达国家的外企在发展中国家设厂,慢慢培养出本地的人才而已。而且,这些行业的优势,正在被中国追平,甚至超越。中国的医疗器械已经可以媲美欧美,制药在亚洲各国都还是较弱,农业的那些高科技比如无人机,卫星技术等,也是中国的,电子半导体,其实在东南亚还是在低端的封装测试的部分,那些高端的芯片制程,则在台日韩等地方。
|
|
|
|
|
|
|
|
发表于 22-9-2025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9-2025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这些就是基于一个电力不要钱,生产不靠人的世界
这个世界在我们有生之年是看得到的。
假设到这个世界还需20年。
希拉里说过 ,现在的人们为石油打仗,将来的人们会为了水打仗。马来西亚的人均石油是中国的3.5倍,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7.5倍。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就是不搞工业,光靠出口资源和旅游都能过得比别人好。
我看马来西亚的几个国家计划,也是基于中高端产业设计的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这些就是基于一个电力不要钱,生产不靠人的世界
目前看到的是,中国的电力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中国有大量煤炭,其他国家煤炭不足,清洁能源也没有足够资本去建设。
那个发电的各种基建,包括水电,太阳能和风电,在其他国家的费用也是极高,只有中国有办法把建造成本压下来。
然后,中国的电力是国营,其他国家的电力是私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电力做到这样低。
中国在搞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之前,电费已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当太阳能大规模化后,应该真的可以做到电力不要钱。其他国家反而电费越来越贵,这也是为何电动车在部分国家推行得那么慢得原因。
至于生产力不靠人,这种本人认为各种机器的投资有些过大,技术上还不成熟,在之前工业4.0推动自动化的时候,国内民企基本都不参与,只有国际外企和国企才愿意进行投资。
希拉里说过 ,现在的人们为石油打仗,将来的人们会为了水打仗。马来西亚的人均石油是中国的3.5倍,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7.5倍。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就是不搞工业,光靠出口资源和旅游都能过得比别人好。 这个本人说过了,你不搞工业化,一直贱卖资源,别人把你卖的资源加工成为完成品,再贵价卖回给你。你一样是亏本的。而且,非洲,拉美洲,不就是这样做的吗?最后,当资源挖完了,就什么都不剩了。这就是“资源的诅咒”。
至于旅游业,那就根本不成气候,完全没搞头。
我看马来西亚的几个国家计划,也是基于中高端产业设计的啊。 设计后,做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如何?欧美日研发和设计一旦推出市场,明天中国就可以照抄,然后推出类似的高仿产品,但价格只有一半不到,然后满世界卖,抢占市场。你看欧美在市场推出新研发和创新的产品,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更便宜的中国货。
所以,基本欧美搞研发创新,然后帮中国做嫁衣,那么请问发展中国家为何还要重蹈覆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9-2025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yson的多项外观和核心风力倍增专利,早已到期,不再受法律保护。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你申请专利,和你是否抄袭别人,是两回事。
再来,很多产品被设计创新,不等于该产品就有申请专利,原因是专利申请费高昂,而不是所有的设计和技术有资格申请专利的,这就给抄袭者很大的操作空间。
而且,就算你申请了专利,但你只在1个国家申请,那么对方可以抄袭你在其他剩下的国家销售,就会导致你的其他国家的市场都被对方抢占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叶风扇:
Dyson 在 2009 年申请的无叶风扇专利在一些国家已经接近或进入专利保护期尾声(20 年)。一些中国厂家在设计上做小改动(比如进风口位置、气流通道结构不同),就可以规避专利,做出“高仿无叶风扇”,售价几百元人民币。
吹风机:
Dyson Supersonic 吹风机外观独特,但有厂商把风口比例、手柄结构或电机位置稍微改掉,不直接落入 Dyson 外观专利的保护点,就可能规避外观侵权判定。
吸尘器:
立式吸尘器、手持吸尘器本身不是 Dyson 独创,Dyson 的创新在于某些旋风分离技术和空气动力学结构。如果厂家用不同的气旋结构,但外观类似,也可能做出“高仿而不侵权”的产品。
基本上呢,就是把对方的设计稍微改一点,就可以规避侵权了。这个呢,我们叫做高仿品,但是否侵权,就很有争议了。
|
|
|
|
|
|
|
|
发表于 23-9-2025 05: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uaceng 发表于 23-9-2025 10:38 AM
所以说,本人认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护主义。
唯一方法就是资源泛滥,全部人好吃懒做 |
|
|
|
|
|
|
|
发表于 23-9-2025 05: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e3rush32 发表于 23-9-2025 12:45 AM
我说的这些就是基于一个电力不要钱,生产不靠人的世界
人口过剩,全部人省着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25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东南亚某国的国产车,如果不是保护主义,今天应该是已经成为历史了。
选特定的产业,直接全力进行保护主义,从非关税壁垒到关税壁垒,能用的就用。
那些发达国家都这样搞,我们发展中国家更加不能落后。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能够持续性的发展成为强盛繁荣的国家,一定是工业化。
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以色列,新加坡,台湾,韩国,无一不是工业强国。
|
|
|
|
|
|
|
|
发表于 23-9-2025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慈欣《赡养人类》节选:
“在第一地球的世界里,这项法则由一个叫社会机器的系统维持。社会机器是一种强有力的执法系统,它的执法单元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的执法单元只有蚊子大小,但足以在瞬间同时击毙上百人。它们的法则不是你们那个阿西莫夫的三定律,而是第一地球的宪法基本原则: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它们带来的并不是专制,它们的执法是绝对公正的,并非倾向于有产阶层,如果穷人那点儿可怜的财产受到威胁,他们也会根据宪法去保护的。
“在社会机器强有力的保护下,第一地球的财富不断地向少数人集中。而技术发展导致了另一件事,有产阶层不再需要无产阶层了。在你们的世界,富人还是需要穷人的,工厂里总得有工人。但在第一地球,机器已经不需要人来操作了,高效率的机器人可以做一切事情,无产阶层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真的一贫如洗。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第一地球的经济实质,大大加快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速度。
“财富集中的过程十分复杂,我向你说不清楚,但其实质与你们世界的资本运作是相同的。在我曾祖父的时代,第一地球60%的财富掌握在一千万人手中;在爷爷的时代,世界财富的80%掌握在一万人手中;在爸爸的时代,财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人手中。
“在我出生时,第一地球的资本主义达到了顶峰上的顶峰,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本奇迹;99%的世界财富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被称做终产者。
“这个世界的其余二十多亿人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但他们总体拥有的财富只是世界财富总量的l%,也就是说,第一地球变成了由一个富人和二十亿个穷人组成的世界,穷人是二十亿,不是我刚才告诉你的十亿,而富人只有一个。这时,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宪法仍然有效,社会机器仍在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保护着那一个富人的私有财产。
“想知道终产者拥有什么吗?他拥有整个第一地球!这个行星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都是他家的客厅和庭院,甚至第一地球的大气层都是他私人的财产。
“剩下的二十亿穷人,他们的家庭都住在全封闭的住宅中,这些住宅本身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他们用自己拥有的那可怜的一点点水、空气和土壤等资源在这全封闭的小世界中生活着,能从外界索取的,只有不属于终产者的太阳能了。
“我的家坐落在一条小河边,周围是绿色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河沿,再延伸到河对岸翠绿的群山脚下,在家里就能听到群鸟呜叫和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能看到悠然的鹿群在河边饮水,特别是草地在和风中的波纹最让我陶醉。但这一切不属于我们,我们的家与外界严格隔绝,我们的窗是密封舷窗,永远都不能开的。要想外出,必须经过一段过渡舱,就像从飞船进入太空一样,事实上,我们的家就像一艘宇宙飞船,不同的是,恶劣的环境不是在外面而是在里面!我们只能呼吸家庭生态循环系统提供的污浊的空气,喝经千万次循环过滤的水,吃以我们的排泄物为原料合成再生的难以下咽的食物。而与我们仅一墙之隔,就是广阔而富饶的大自然,我们外出时,穿着像一名宇航员,食物和水要自带,甚至自带氧气瓶,因为外面的空气不属于我们,是终产者的财产。
“当然,有时也可以奢侈一下,比如在婚礼或节日什么的,这时我们走出自己全封闭的家,来到第一地球的大自然中,最令人陶醉的是呼吸第一口大自然的空气时,那空气是微甜的,甜得让你流泪。但这是要花钱的,外出之前我们都得吞下一粒药丸大小的空气售货机,这种装置能够监测和统计我们吸入空气的量,我们每呼吸一次,银行账户上的钱就被扣除一点。对于穷人,这真的是一种奢侈,每年也只能有一两次。我们来到外面时,也不敢剧烈活动,甚至不动只是坐着,以控制自己的呼吸量。回家前还要仔细地刮刮鞋底,因为外面的土壤也不属于我们。
“现在告诉你我母亲是怎么死的。为了节省开支,她那时已经有三年没有到户外去过一次了,节日也舍不得出去。这天深夜,她竟在梦游中通过过渡门到了户外!她当时做的一定是一个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梦。当执法单元发现她时,她已经离家有很远的距离了,执法单元也发现了她没有吞下空气售货机,就把她朝家里拖,同时用一只机械手卡住她的脖子,它并没想掐死她,只是不让她呼吸,以保护另一个公民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空气。但到家时她已经被掐死了,执法单元放下她的尸体对我们说:她犯了盗窃罪。我们要被罚款,但我们已经没有钱了,于是母亲的遗体就被没收抵账。要知道,对一个穷人家庭来说,一个人的遗体是很宝贵的,占它重量70%的是水啊,还有其他有用的资源。但遗体的价值还不够交纳罚款,社会机器便从我们家抽走了相当数量的空气。
“我们家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空气本来已经严重不足,一直没钱补充,在被抽走一部分后,已经威胁到了内部成员的生存。为了补充失去的空气,生态系统不得不电解一部分水,这个操作使得整个系统的状况急剧恶化。主控电脑发出了警报:如果我们不向系统中及时补充十五升水的话,系统将在三十小时后崩溃。警报灯的红色光芒迷漫在每个房间。我们曾打算到外面的河里偷些水,但旋即放弃了,因为我们打到水后还来不及走回家,就会被无所不在的执法单元击毙。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让我不要担心,先睡觉。虽然处于巨大的恐惧中,但在缺氧的状态下,我还是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机器人推醒了我,它是从与我家对接的一辆资源转换车上进来的,它指着旁边一桶清澈晶莹的水说:这就是你父亲。资源转换车是一种将人体转换成能为家庭生态循环系统所用资源的流动装置,父亲就是在那里将自己体内的水全部提取出来,而这时,就在离我家不到一百米处,那条美丽的河在月光下哗哗地流着。资源转换车从他的身体还提取了其他一些对生态循环系统有用的东西:一盒有机油脂、一瓶钙片,甚至还有硬币那么大的一小片铁。
“父亲的水拯救了我家的生态循环系统,我一个人活了下来,一天天长大,五年过去了。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从舷窗望出去,突然发现河边有一个人在跑步,我惊奇是谁这么奢侈,竟舍得在户外这样呼吸?!仔细一看,天啊,竟是终产者!他慢下来,放松地散着步,然后坐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将一只赤脚伸进清澈的河水里。他看上去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人,但实际已经两千多岁了,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保证他再活这么长时间,甚至永远活下去。不过在我看来,他真的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又过了两年,我家的生态循环系统的运行状况再次恶化,这样小规模的生态系统,它的寿命肯定是有限的。终于,它完全崩溃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在不断减少,在缺氧昏迷之前,我吞下了一枚空气售货机,走出了家门。像每一个家庭生态循环系统崩溃的人一样,我坦然地面对着自己的命运:呼吸完我在银行那可怜的存款,然后被执法机器掐死或击毙。
“这时我发现外面的人很多,家庭生态循环系统开始大批量地崩溃了。一个巨大的执法机器悬浮在我们上空,播放着最后的警告:公民们,你们闯入了别人的家里,你们犯了私闯民宅罪,请尽快离开!不然……离开?我们能到哪里去?自己的家中已经没有可供呼吸的空气了。
“我与其他人一起,在河边碧绿的草地上尽情地奔跑,让清甜的春风吹过我们苍白的面庞,让生命疯狂地燃烧……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银行里的存款早就呼吸完了,但执法单元们并没有采取行动。这时,从悬浮在空中的那个巨型执法单元中传出了终产者的声音。
“‘各位好,欢迎光临寒舍!有这么多的客人我很高兴,也希望你们在我的院子里玩得愉快,但还是请大家体谅我,你们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全球已有近十亿人因生态循环系统崩溃而走出了自己的家,来到我家,另外那十多亿可能也快来了,你们是擅自闯入,侵犯了我这个公民的居住权和隐私权,社会机器采取行动终止你们的生命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如果不是我劝止了它们那么做,你们早就全部被激光蒸发了。但我确实劝止了他们,我是个受过多次超等教育的有教养的人,对家里的客人,哪怕是违法闯入者,都是讲礼貌的。但请你们设身处地地为我想想,家里来了二十亿客人,毕竟是稍微多了些,我是个喜欢安静和独处的人,所以还是请你们离开寒舍。我当然知道大家在地球上无处可去,但我为你们,为二十亿人准备了两万艘巨型宇宙飞船,每艘都有一座中等城市大小,能以光速的百分之一航行。上面虽没有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但有足够容纳所有人的生命冷藏舱,足够支持五万年。我们的星系中只有地球这一颗行星,所以你们只好在恒星际间寻找自己新的家园,但相信一定能找到的。宇宙之大,何必非要挤在我这间小小的陋室中呢?你们没有理由恨我,得到这幢住所,我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我从一个经营妇女卫生用品的小公司起家,一直做到今天的规模,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所以,社会机器在以前保护了我,以后也会继续保护我,保护我这个守法公民的私有财产,它不会容忍你们的违法行径,所以,还是请大家尽快动身吧,看在同一进化渊源的份上,我会记住你们的,也希望你们记住我,保重吧。
“我们就是这样来到了第四地球,航程延续了三万年,在漫长的星际流浪中,损失了近一半的飞船,有的淹没于星际尘埃中,有的被黑洞吞食,……但,总算有一万艘飞船,十亿人到达了这个世界。好了,这就是第一地球的故事,二十亿个穷人和一个富人的故事。”
“如果没有你们的干涉,我们的世界也会重复这个故事吗?”听完了第一地球人的讲述,滑膛问道。
“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文明的进程像一个人的命运,变幻莫测的……好,我该走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社会调查员,也在为生计奔忙。”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