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2025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还没有真正向出家人请教的经验,那就不要想那么多假设性问题。
我不懂你之前,遇到什么样的弘法人员,导致你有那么多负面的想法。
不过希望你能以开放的,虚心受教的态度,去听出家人/弘法人员说法,好好思考对方所说的法。
不要只因为对方说的不合你意,就断定别人胡说八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25 08:5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草夫 发表于 1-7-2025 11:17 PM
既然还没有真正向出家人请教的经验,那就不要想那么多假设性问题。
我本来就是比较开放、宽容的,其实不是这些弘法人员说的不合我意,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鬼话连篇、无的放矢,完全没有理会我们这些听众到底是怎样的人,只是一味讲那些对我们不太适合的东西,而且如果我们把他们所说的话给听进去,肯定会害到我们很惨。
我发现,这些弘法人员往往喜欢不分对象,总是爱讲一些类似“劝人向善”的东西,仿佛在座的听众全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需要他这个“大善知识”来进行引导、教导和辅导等等,其实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圣人孔子有句话说:“因材施教”,所以,弘法人员就好像我们的佛学导师一样,向我们讲解、灌输关于佛教的一些理论和思想,所以这时候他们就应该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只会不分对象,乱说一通。
况且,我有理由怀疑,可能有些弘法人员有点心术不正,故意拿那些与道德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思想来进行说教,搞到我们好像都是坏人似的,全世界只有他一个好人,所以他理当向我们进行这方面的说教。其实,说白了,我觉得他们有可能是想要对我们进行所谓的“道德绑架”,或者是想要利用与道德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思想来借刀杀人,对我们进行一些欺压、凌辱和伤害等等。
以上是我的切身经验,所以至今我仍然心有余悸,在心里面仍然留下一个阴影,造成我现在也不太敢去聆听这些弘法人员的弘法或讲座等等,深怕会再遇到这样的弘法人员,让我因此而受到伤害。
|
|
|
|
|
|
|
|
发表于 2-7-2025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网友,这是本人自创和自用的心法,非常实用。
一秒就见效的面对烦恼的技巧 - 佛教法音 - 佳礼资讯网
如果你去找佛教的高僧大德,基本上他说的话有90%你都听过了,就是重复又重复,重复又重复。
他们教你的那一套出世思想,基本只适合出家人用。
在家人用的话,会越来越消极的。
我们在家人要的是自由入世和出世的能力,不是单单出世而已。
还不如你用你自己的方法,更有效。
|
|
|
|
|
|
|
|
发表于 2-7-2025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帮人好像很厉害,说了一大堆,但是你听完他们说了回去,好像什么变化都没有。
于是就按照他们说的做一些布施,捐一些钱,放生一下动物,念一些经,静坐一下,然后,日子过的还是一样,没有不同。
其实他们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
|
|
|
|
|
|
|
发表于 2-7-2025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我有很多年行销的经验,在职的时候也时常受训。
当我接触到一些传法人员时候,可能是那些专业传法的部门吧,给我的感觉是一套行销手法,一套又一套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7-2025 12: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uaceng 发表于 2-7-2025 12:13 PM
这位网友,这是本人自创和自用的心法,非常实用。
一秒就见效的面对烦恼的技巧 - 佛教法音 - 佳礼资讯网
对,说的没错,所以其实我也觉得有时候儒家思想比佛家的思想还要好,至少儒家比较积极入世,有上进心,提倡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要建功立业等等。
像儒家这样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会比较有帮助,也比较贴近我们的现实社会,如果认真实践,可能还会有一些帮助。
|
|
|
|
|
|
|
|
发表于 3-7-2025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的思想,其实只能适合别人。
本人提议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思想,但是一定要创出你自己的思想。
思考从来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本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跟从别人的思想,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到最后,没有一个是能帮到自己的。
希望你:
1)清楚知道你要问的问题
2)可以参考别人,可以向别人请教,但是一定要自己思考出你要的答案
思考,非常重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7-202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蝙蝠俠貓頭鷹 于 3-7-2025 04:34 PM 编辑
如果想要認真的學佛,你不會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方法,除非那些方法你不想要接受,不想跟隨。
首先,先把心中滿水的杯子倒掉。
求法,必須登門造訪,而不是等法師/師父過來傳授。
尋找家裏附近靠譜的正信佛教會 , 例如:佛光,馬佛縂,馬佛青,金剛乘,上座部,莎亞南佛教會,dharma earth 等。。。不怕你逐步去造訪,只怕你閉門造車。
只要那閒 寺廟/佛教會/庵堂 具足 三寶 ,佛、法、僧 ;與你内心相應。 就可以常常 【登門】尋法; 定時上佛學課,定時做義工纍計福德。
一步一脚印。。。。謙虛。。。。虛心。。。。 |
|
|
|
|
|
|
|
发表于 5-7-2025 06: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先学习孝道,从孝顺父母开始,地藏经是孝道第一经,楼主也可以学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7-2025 09: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首乌 于 5-7-2025 09:46 PM 编辑
隐居小镇 发表于 5-7-2025 06:17 PM
建议楼主先学习孝道,从孝顺父母开始,地藏经是孝道第一经,楼主也可以学习。 ...
孝道?这个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毕竟,我连所谓的“十善”、“六度”、“四摄法”都能够遵守得相当好,区区的孝道又怎么会难得倒我呢?
不过,现在问题是,我自己都没有比较好的能力可以孝敬我的父母,因为我来自一个破碎及暴力的家庭,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温暖的父爱与关怀,所以。。。正所谓“父慈子孝”,由于我从小就没有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温暖与关怀,这叫我该如何奉行比较深入的孝道呢?
以我的家庭背景,以及我今时今日的状况,我觉得我已经很对得起我的父母了,毕竟我不像你们一样,来自一个比较幸福温暖的家庭,也能够成长得比较顺利、开心、愉快啊!
所以,不同情况之下,真的不能够作比较。
|
|
|
|
|
|
|
|
发表于 5-7-2025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都精通五戒,十善,六度,四摄法了,几乎达到圣贤级别了,应该是你无条件指导大众佛法才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7-2025 10: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草夫 发表于 5-7-2025 09:58 PM
楼主,你都精通五戒,十善,六度,四摄法了,几乎达到圣贤级别了,应该是你无条件指导大众佛法才对, ...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五戒”、“十善”、“六度”和“四摄法”,这些只是自我修养的一种戒律,能够遵守这些戒律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品德修养非常好的善人君子,而未必是一个已经大彻大悟的“觉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怎么敢自以为是、厚颜无耻地想要上台教导众生佛法呢?
佛法讲究“证悟”与“智慧”,我虽然算是一位修行人,但我不敢说我已经开悟了,所以,我当然不敢自以为是、厚颜无耻地上台传播佛法,因为这已经背离了一位真正修行人所应该拥有的修养和德行。
|
|
|
|
|
|
|
|
发表于 6-7-2025 09: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草夫 发表于 5-7-2025 09:58 PM
楼主,你都精通五戒,十善,六度,四摄法了,几乎达到圣贤级别了,应该是你无条件指导大众佛法才对, ...
你觉得楼主有问题吗? |
|
|
|
|
|
|
|
发表于 6-7-2025 11:0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隐居小镇 于 6-7-2025 11:06 AM 编辑
请问楼主是怎样修 六度 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7-2025 02: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首乌 于 6-7-2025 02:21 PM 编辑
隐居小镇 发表于 6-7-2025 11:01 AM
请问楼主是怎样修 六度 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六度,其实对我来说,也不算很难。
现在我开始跟你分享我是如何修学六度的。
首先是布施。以前我读大学的时候,虽然我的零用钱很少,自己都不够用,但我仍然时常捐钱给有需要的人,只要遇到有人向我募捐,我都会毫不犹豫自掏腰包捐钱给他们。
不过,现在我已经工作相当多年,知道赚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也不敢随便乱捐钱,再加上我的收入也不理想,所以也根本无法捐钱给别人。
后来,我决定做到以下3种布施:
一)言语布施
我平时都会使用温柔亲切的语气来跟别人说话,绝不轻易发脾气,而且我说话的时候都会为对方着想,一心想着利益众生,希望别人能从我的话语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和价值。口说好话,利益众生,这就是所谓的“言语布施” 。
二)脸布施
我平时都会要求自己,最好要时常笑脸迎人,要布施我的笑脸😄给别人,让别人看了觉得心情愉悦、舒服、愉快,同时也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三)眼布施
据说观音菩萨“慈眼视众生”,如果我们平时待人处事也能够做到这样,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布施,布施我们善意的眼神,和蔼的表情,以温和慈爱的眼神来看待对方,这确实也是一种布施。
还有其他“五度”,但说来话长,接下来我就逐个跟大家讲解,一帖子一个,有兴趣了解的人,不妨去看一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7-2025 02: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我要说说“持戒”。
自从中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立定志向要努力修持所谓的“戒定慧”,经过长年累月的修学,现在我基本上已经做到所谓的“五戒”、“十善”、“六度”及“四摄法”了。
我能够同时修持及遵守以上这四大戒律,这就是所谓的“持戒”。
当然,对于基础没有那么好的人来说,建议各位先从修持“五戒”,循序渐进,一直慢慢提升到比较高难度的“四摄法”为止。
|
|
|
|
|
|
|
|
发表于 6-7-2025 02: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首乌 发表于 6-7-2025 02:29 PM
接下来,我要说说“持戒”。
自从中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立定志向要努力修持所谓的“戒定慧”,经过长年 ...
六度的禅定和般若你怎样修?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7-2025 03: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首乌 于 6-7-2025 04:03 PM 编辑
隐居小镇 发表于 6-7-2025 02:33 PM
六度的禅定和般若你怎样修?
禅定,其实不一定是指打坐、禅修,它也包括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临危不乱,一颗心如如不动,能够专注于当下,心无杂念,定力十足。
我个人认为,称念佛号也一样可以练习禅定,只要我们念佛的时候完全专注于当下,一颗心如如不动,没有任何的杂念,不打妄想,只是一心专注于念佛,以清净心来念佛,这样也可以从中练习禅定。
还有,如果我们工作的时候,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当下,心无旁骛,在心里只想把工作做好,没有其他的杂念,全神贯注于工作上,并且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禅定。
至于所谓的“般若”,其实就是指“智慧”的意思。修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有了足够的智慧之后,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思维观念也会得到改善,在待人处事方面也会比较有分寸,做起事情来也会比较得心应手,所以,修智慧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
至于我又是如何修智慧的呢?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培养智慧的话,应该要努力学习,培养阅读的习惯,要博览群书,要善于思考,而且也要善于反思和反省自己,看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然后及时做出检讨和改善,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然后继续前行,不断落实和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不断进行检讨、反思和改善,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逐渐培养我们的智慧,也能够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6-7-2025 03: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首乌 发表于 6-7-2025 03:50 PM
禅定,其实不一定是指打坐、禅修,它也包括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临危不乱,一颗心如如不动,能够专注于当下 ...
你可以考虑出家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7-2025 04: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也不敢说我现在已经很有智慧,目前我仍然在学习当中,不过,如果跟一般人比较的话,我觉得我还算是有一定的智慧和善根。
至于“六度”当中的其他剩余的两度,@隐居小镇 大大,请问你还需要我作出相关的阐释吗?
@山野草夫 大大,你说我应该跟大家分享一些佛法的知识和修学心得,末学不才,在这里稍微作出讲解,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也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让我们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