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ap

旅美數十年 中國數學家夫婦回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4-2025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16-4-2025 12:16 AM 编辑


中國即時中國中國傑出數學家夫婦離美 加入華人科學家「海歸潮」

撰文:聯合早報出版



在美國普渡大學工作逾20年的中國數學家陳敏,加入由中國「晶片首富」虞仁榮創辦的一所研究型大學,成為近期華人科學家「海歸潮」中的最新一員。


根據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官網信息顯示,陳敏今年起擔任該校理學部教授。她的丈夫沈捷自2023年起出任該校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曾是普渡大學的傑出教授,並擔任該校計算與應用數學中心主任。

陳敏的研究領域為應用數學,涵蓋非線性波、數值分析、建模、偏微分方程及攝動理論等。沈捷則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的數值解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譜方法的數值分析理論、計算流體力學與計算材料科學等。

據《南華早報》報道,這對夫婦於197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系相識,2002年一同前往美國普渡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取得教職。他們育有三名子女,在孩子們陸續離家升讀大學後,開始考慮回國發展的可能性。

兩人所加盟的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由中國「晶片首富」、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投資創辦,並獲得浙江省與寧波市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該校的辦學理念是為破解「卡脖子」技術瓶頸與發展「高精尖」產業提供原始創新支撐。

東方理工大學今年將迎來首屆學生,專業涵蓋電子資訊、計算機、先進製造、數據科學與物質科學等五大領域,目前仍在全球招聘教研人才。

《聯合早報》上月曾報道,自去年以來,已有至少17名頂尖科學家自海外返華,其中多數來自數學與物理領域,超過75%原先在美國任職。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首個任期內推出「中國行動計劃」,對華人科學家及與中國有合作關係的科研人員進行系統性調查。儘管美國司法部於2022年終止該計劃,但寒蟬效應在華裔學者中仍持續蔓延。隨著特朗普有望重返白宮,有關「中國行動計劃」重新啟動的憂慮再度升溫。

另據中國多位科學家共同創辦的微信公號《知識分子》報道,長期研究海歸學者的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孫玉濤指出,自1949年以來,中國歷經三次「海歸潮」,前兩次分別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中共建政後)與90年代初(改革開放時期),第三次「海歸潮」則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

孫玉濤本月初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當前仍處於第三次『歸國潮』中,而且美國的『推力』越來越大,中國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原文網址: 中國傑出數學家夫婦離美 加入華人科學家「海歸潮」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 ... utm_medium=referr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4-2025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适合润去老霉的一定是呆弯倭杂
老霉最需要是厉害 的人


移民人口規模隨時間變化
過去四十年來,在美國的中國移民人口穩定成長,1980年至2000年間,美國中國移民數量增加了兩倍多;2000年至2023年間增加了一倍。成長速度超過了美國整體外國移民的平均成長速度,自2010年以來成長了35%,而其他外國移民的成長速度僅為20%。移民途徑和入籍
2023年,55%的中國移民成為美國公民,其他外國移民為52%。中國移民是該財年入籍人數第七多的群體-共24,300名中國移民成為美國公民,佔當年新入籍公民的3%。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外國移民群體相比,40%的華人移民於2010年後才進入美國的。 2023財年,中國是合法永久居民(也稱為綠卡持有者)的第五大來源國,僅次於墨西哥、古巴、印度和多明尼加。新增的120萬 綠卡持有者中,約61,600人(佔5%)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與所有新綠卡持有者相比,中國移民多數(44%)透過就業獲得。

非法移民
儘管大多數中國移民在美國都是合法居留,但截至2022年中,約有24萬非法移民,僅占美國非法移民總數的2%不到。

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百万富翁流失最多国家

国际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最新的报告显示,2024年估计中国有1万5千2百名拥有1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富人,转走资产,移居到其他国家。这一数据比2023年增加1千4百人,比2022年增加28%,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已经连续第三年成为百万富翁流失最多的国家。

对于离开中国的富豪来说,传统上的热门目的地包括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而日本则成为一个受关注的新目的地。
基本上,那些中共国的富人和精英,纷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去了。
剩下无毛小粉红@dalap 留在中共国,要润又没有钱润。


immigrant.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25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想新加坡也有不少这些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4-2025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everse Brain Drain? Exploring Trends among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U.S.


https://sccei.fsi.stanford.edu/c ... inese-scientists-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25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alap 发表于 15-4-2025 10:09 PM
傻傻的被1450 青鸟霉吹诈骗团骗 去老霉的中国人自然不少
看看1450 的锣鼓嘴多么厉害
什么事情经 ...

中共胶无力反驳就会打出1450,日杂,台蛙,青鸟;这里有台湾人吗?中共胶胡乱帮人定位为台湾人,树立假想敌,以便继续当中共的枪手领取狗粮


中共胶应该对课题作出分析,而不是当文抄公。来,请反驳偶的【退休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25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1450酸什么
大学不少教授都年纪大的
能够在艰险老霉教育界生存至今,这对教授夫妇应该也有点料,希望他们能献上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4-2025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trend , 很多科学家都觉得老霉呆不下去了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 ... oosting-beijing-its


The Chinese scientists leaving top US universities to take up high-profile roles in China, boosting Beijing in its race for global talen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hundreds of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switched affiliations from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institutions in China

1. Tsinghua University’s ‘star’ twin scientists return to China from the US, Canada
The return to China of Tsinghua University’s “star” twin scientists at the end of their postdoctoral research in North America was celebrated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after it was announced on the alma mater’s website.

2. Acclaimed China-born physicist who taught at Stanford joins Tsinghua University
“Master researcher” Gao Huajian joins Tsinghua University for the next chapter of a glittering international career that has included top awards in his field.

3. Star mathematician leaves US for China
The 36-year-old Chinese-born geometer has joined the faculty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Mathematics. Photo: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36-year-old Chinese-born geometer has joined the faculty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Mathematics. Photo: Zhejiang University
Award-winning Chinese-born geometer Sun Song leaves California to take up a position in China.

4. MacArthur ‘genius’ biochemist Kunliang Guan leaves US for new role in China
After 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biochemist Kunliang Guan is back in China with a full-time chair professor position at Westlake University in the eastern province of Zhejiang.
5. British chair professor joins China’s hypersonic programme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in Britain as a prominent physicist dedicated to unveiling the secrets of superfast fluids, Zhang Yonghao joins China’s new national hypersonic laboratory in Beijing.

6. Award-winning Chinese mathematician returns to Peking University from US
Sun Xin, who specialises i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 was a joint winner of the prestigious Rollo Davidson Prize this year.

7. ‘Itch gene’ scientist joins Shenzhen institute after US lab shut down amid probe
Chen Zhoufeng (left) and his colleagues made a series of discoverie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itch works. Photo: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hen Zhoufeng (left) and his colleagues made a series of discoverie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itch works. Photo: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hen Zhoufeng, a leading expert in the study of itch mechanisms joins an institute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city of Shenzhen, after 33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8. Scientist exiled from US brain research finds well-funded lab in China
Xiang-Dong Fu, who left California over suspicions about his foreign links, has joined Westlake University in southern China.

9. ‘Goddess scientist’ coming home to set up medical school to China’s delight
World famous structural biologist Nieng Yan – dubbed China’s “goddess scientist” – who broke many hearts when she moved to a top US university five years ago, thrills the nation by announcing she is to return home.

10. Reverse brain drain? Nasa data scientist takes job in China
Marine data expert Li Zhijin, who has also worked for the US Navy and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is now employed at a top university in Shanghai.

11. Top scientists join new-energy research push at Shanghai university
Dou Shixue has been recognise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oto: Weibo
Dou Shixue has been recognise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oto: Weibo
Top Chinese-Australian scientists Dou Shixue and Liu Huakun join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ST) to help find ways for China to reduce its carbon emissions, USST president says.

12. Chinese-born maths genius leaves Harvard to help China become a powerhouse on subject
World-renowned Chinese mathematician Yau Shing-Tung announces his retirement from his posi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to teach full-tim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25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gineer 于 19-4-2025 10:14 PM 编辑
dalap 发表于 19-4-2025 08:51 PM
不知道1450酸什么
大学不少教授都年纪大的
能够在艰险老霉教育界生存至今,这对教授夫妇应该也有点料, ...

教授也得遵守退休年龄


教授其实是偶最不尊重的职业之一,看起来很专业要他人尊重但几乎没有实战经验;马大当年有一个空调科,教空调的教授偶随时KO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4-2025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其实是偶最不尊重的职业之一



对对对

还是当青鸟1450 更受人尊重, 不受年龄限制, 任何猥琐阿伯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25 05: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alap 发表于 19-4-2025 10:39 PM
对对对

还是当青鸟1450 更受人尊重, 不受年龄限制, 任何猥琐阿伯都行 ...

偶最不尊重的人其实是拿着马国IC,却跑去爱煮国的中共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25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國啟動「選擇法國科研」平台吸引國際人才
國際
2025-04-19 16:54:54
國際
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18日發布新聞公報說,當天正式啟動「選擇法國科研」平台,旨在借全球科研人員大規模流動的時機,吸引國際學者赴法或赴歐開展研究。

公報介紹,這一在線平台由法國國家科研署運營,隸屬「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目標是鼓勵法國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科研項目,接收國際科研人員到法國定居並繼續開展科研。

除可從院校、地方政府或私營部門獲得資金外,每個項目還可通過「法國2030」獲得額外資金,最高可達項目總金額的50%。

據悉,「選擇法國科研」平台主要關注七大研究領域的項目,包括健康研究,氣候、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社會,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空間科學,農業、可持續食物、森林與自然資源,低碳能源,數字組件、系統與基礎設施。

公報說,法國各科研機構即日起可通過該平台預評估項目申請,並準備接收滿足條件的科研人員,也鼓勵企業、地方政府等與科研機構對接。

「全世界的科學和研究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威脅。面對這些挑戰,法國必須堅持自己的態度,向研究人員伸出援手,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法國國務部長兼國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長伊麗莎白·博爾內說。

本屆美國政府削減科研經費、裁撤專業人員的系列舉動令諸多科研和專業人士不安,其中不少人考慮離開美國。法國多家媒體和研究機構近期表示關注美國科研人員的境況。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和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此前已分別表示,將啟動相關招募計劃,接收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







中国和法国在抢科研人才

呆弯在抢诈骗犯和青鸟阿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25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ngineer 发表于 20-4-2025 05:57 AM
偶最不尊重的人其实是拿着马国IC,却跑去爱煮国的中共胶

呆弯阿伯最尊重赖皮和菜婆嘛,


who car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25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alap 发表于 20-4-2025 09:16 AM
呆弯阿伯最尊重赖皮和菜婆嘛,

中共胶时常把批评中共的人定位为台湾人,令人费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25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學家難民 馬克宏:法國歡迎你
川普大砍經費 逼走科研人才

美國川普政府甫上任即大刀闊斧,前陣子開始削減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科研經費,讓不少美國科研人才打算出走。法國18日新推出「選擇法國從事科學研究」平台,總統馬克宏更是廣邀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到法國工作,疑似想招攬這些受川普政府削減研究經費影響的「科學家難民」。


馬克宏在X平台上說,「在法國,研究是優先事項,創新是我們的文化,科學是無限的前沿。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請選擇法國,選擇歐洲!」

對比之下,川普政府官員將去年美國校園掀起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浪潮,作為要求大學改革的理由。然而此舉招致師生批評,認為這些措施意在壓制言論自由,大學校園應當保障言論與學術自由。

法新社指出,美國大學學者生計受威脅,讓歐洲政治領袖看到吸引國際學術人才的機會。法國18日宣布成立「選擇法國從事科學研究」平台,由法國國家研究署(ANR)營運。

計畫預計於5月5日開放專屬申請平台,供希望接待國際研究人員的大學院校或研究機構提交申請。法國國家研究署表示,該國致力於對抗全球對學術自由的攻擊,「國際情勢」正促使全球研究人員前所未有地流動,法國希望在此背景下,成為一個歡迎學者繼續其研究工作的目的地。

國家研究署表示,該平台重點領域包括健康研究、氣候與生物多樣性、人工智慧(AI)、太空研究、農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系統等。

法國南部的艾克斯馬賽大學表示,該校「科研避風港」計畫自3月對受威脅的美國科學家敞開大門後,便收到大量申請。該校校長貝爾頓(Eric Berton)表示,他希望能建立「科學家難民」的新身分,歡迎更多美國研究人員來到法國與歐洲。據先前的報導,首批通過面試的科學家,將在6月初抵達法國。





诈骗团首脑   赖皮:呆弯歡迎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2025 10:47 PM , Processed in 0.1297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