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 一生必读的60本书: 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9-3-2006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3-2006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君王论》 Machiavelli: The Prince,很恐怖的一本書,因為作者把政治人物慣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加修飾的寫了出來.整本書就是關于權力,如何奪取和保持權力.
《孙子兵法》 很可悲吧,我看的是英文版.因為是某一堂課的必讀,而在我的地方也只能找到英文版.
《三国演义》 沒看完,因為偶像要死了,不想看了...
《百年孤独》Gabriel Garcia Marquez: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看英文版,剛開始看時,簡直被嚇了一跳,因為比較習慣含蓄的描素,對於作者露骨的寫法有點不習慣,不過之後就沒問題了.
《老人与海》Hemingway
《国富论》 Adam Smith: Wealth of Nations (上經濟學的課時的必讀之一,可是沒看完)
《西游记》
《呐喊》沒看完
《小王子》
《变形记》 Kafka: Metamorphosis (沒看完)
《哈姆莱特》 Shakespeare: Hamlet
《简·爱》 Bronte: Jane Eyre
《茶花女》 Dumas fils: The Lady of the Camillas
[ 本帖最后由 憨 于 21-3-2006 08:02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3-2006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憨
SHAKESPEARE的HAMLET到现在我都还没去看
买了.在家里.可是还没有开
你看了没? 感想如何啊? |
|
|
|
|
|
|
|
发表于 24-3-2006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fow 于 22-3-2006 10:39 AM 发表
SHAKESPEARE的HAMLET到现在我都还没去看
买了.在家里.可是还没有开
你看了没? 感想如何啊?
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也不太記得了,我只記得原文不容易讀,因為這是一個劇本.而且我看這書時還在中學,所能領會的也不多.依烯記得很悲...就這樣... 不好意思,沒辦法告訴你更多了...哈哈...我想我應該重看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06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3-2006 05: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網站有很多英文書可以下載,相信當中會有 Shakespeare 的書,因為 Shakespeare 的作品,再美國的版權應該已經無效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06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憨 于 24-3-2006 01:14 PM 发表
這網站有很多英文書可以下載,相信當中會有 Shakespeare 的書,因為 Shakespeare 的作品,再美國的版權應該已經無效了.
进去看了
真的好多书
不过也不能一直对着电脑看
眼睛会很累
这就是ebook的缺点 |
|
|
|
|
|
|
|
发表于 28-3-2006 05: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fow 于 25-3-2006 08:31 AM 发表
进去看了
真的好多书
不过也不能一直对着电脑看
眼睛会很累
这就是ebook的缺点
我也同意你的說法...所以我都會花點錢買書...而且ebook翻閱不容易,也沒什麼真實感...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6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book不用花钱嘛~~
哈哈~~
像我这种穷学生,ebook是个很好的资源~~ |
|
|
|
|
|
|
|
发表于 7-4-2006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翼以亿 于 31-3-2006 10:51 AM 发表
ebook不用花钱嘛~~
哈哈~~
像我这种穷学生,ebook是个很好的资源~~
沒錯,ebook 是很好的資源,可是,看完之後好像沒什麼成就感也,因為不能把他擺倒書架上去啊! |
|
|
|
|
|
|
|
发表于 9-4-2006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憨 于 7-4-2006 07:23 AM 发表
沒錯,ebook 是很好的資源,可是,看完之後好像沒什麼成就感也,因為不能把他擺倒書架上去啊!
说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看玩书的感觉 - "哗,那么厚的一本我都看完了!"
哈哈~~
现在没钱嘛~所以就忍着点咯~~哈哈~~
再不然就去图书馆借~~总比ebook好啦,虽然书不是自己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5-2006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book不能舒舒服服的坐下来看呢
一定要在电脑前看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fow 于 8-3-2006 01:46 PM 发表
呵呵呵.. 我不喜欢看翻译的
所以这些书如果是由英文翻译去中文的除了原版的我都没有看过
对对对!
我看过davinci的中国版。怪怪的。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憨 于 28-3-2006 05:59 AM 发表
我也同意你的說法...所以我都會花點錢買書...而且ebook翻閱不容易,也沒什麼真實感...
我觉得ebook怪怪的。
用手去握住一本书比较有“扎实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5-2006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5-2006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minefow 于 13-5-2006 01:29 PM 发表
ebook不能舒舒服服的坐下来看呢
一定要在电脑前看
其实我觉得用我自己的电脑来看ebook是挺舒服的~~哈~~
我很喜欢电脑,常常都在电脑前~~~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6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6-2006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年华》
有兴趣看小说的朋友,推荐大家看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部 第一卷 第一章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
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
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
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
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
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几秒钟;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
只是象眼罩似的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
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
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
我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
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象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他让人
摸不到头脑。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象林
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
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
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
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使他心绪激荡。
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的鼓溜溜的面颊上,它象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
饱满、娇嫩、清新。我划亮一根火柴看了看表。时近子夜。这正是病羁异乡的游子
独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阵疼痛惊醒的时刻。看到门下透进一丝光芒,他感到宽慰。
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旅馆的听差就要起床了;呆一会儿,他只要拉铃,就有人
会来支应。偏偏这时他还仿佛听到了脚步声,自远而近,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
那一线光亮也随之又消失。正是午夜时分。来人把煤气灯捻灭了;最后值班的听差
都走了。他只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别无他法。
我又睡着了,有时偶尔醒来片刻,听到木器家具的纤维格格地开裂,睁眼凝望
黑暗中光影的变幻,凭着一闪而过的意识的微光,我消受着笼罩在家具、卧室、乃
至于一切之上的朦胧睡意,我只是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重新同这一
切融合在一起,同它们一样变得昏昏无觉。还有的时候,我在梦中毫不费力地又回
到了我生命之初的往昔,重新体验到我幼时的恐惧,例如我最怕我的姨公拽我的鬈
曲的头发。有一天,我的头发全都给剃掉了,那一天简直成了我的新纪元。可是梦
里的我居然忘记了这样一件大事。直到为了躲开姨公的手,我一偏脑袋,醒了过来,
才又想起这件往事。不过,为谨慎起见,我用枕头严严实实地捂住了自己的脑袋,
然后才安心地返回梦乡。
有几次,就象从亚当的肋叉里生出夏娃似的,有一个女人趁我熟睡之际从我摆
错了位置的大腿里钻了出来。其实,她是我即将品尝到的快感的产物,但是,我偏
偏想象是她给我送来了快感。我在她的怀抱中感到自己的体温,我正打算同她肌肤
相亲,正巧这时我醒了。同我刚才分手的那位女子相比,普天之下无论是谁都似乎
不及她更可亲,我的脸上还感到她的热吻的余温,我的身子还感到她的肢体的重量。
假如有时候也确有这种情况,梦里的女子赶巧同我在生活中认识的哪位女士相貌一
样,那么我必全力以赴地达到目的:非同她梦里再聚不可,就象有些人那样,走遍
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生活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
人景象。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漠;我已忘却梦中人的倩影。
一个人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
他的身边。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问,须臾间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
醒来前流逝过多长的时间;但是时空的序列也可能发生混乱,甚至断裂,例如他失
眠之后天亮前忽然睡意袭来,偏偏那时他正在看书,身体的姿势同平日的睡态大相
径庭,他一抬手便能让太阳停止运行,甚至后退,那么,待他再醒时,他就会不知
道什么钟点,只以为自己刚躺下不久。倘若他打瞌睡,例如饭后靠在扶手椅上打盹
儿,那姿势同睡眠时的姿势相去更远。日月星辰的序列便完全乱了套,那把椅子就
成了魔椅,带他在时空中飞速地遨游,待他睁开眼睛,会以为自己躺在别处,躺在
他几个月前去过的地方。但是,我只要躺在自己的床上,又睡得很踏实,精神处于
完全松弛的状态,我就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等我半夜梦回,我不仅忘记是在哪里
睡着的,甚至在乍醒过来的那一瞬间,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当时只有最原始的
一种存在感,可能一切生灵在冥冥中都萌动着这种感觉;我比穴居时代的人类更无
牵挂。可是,随后,记忆象从天而降的救星,把我从虚空中解救出来:起先我倒还
没有想起自己身在何处,只忆及我以前住过的地方,或是我可能在什么地方;如没
有记忆助我一臂之力,我独自万万不能从冥冥中脱身;在一秒钟之间,我飞越过人
类文明的十几个世纪,首先是煤油灯的模糊形象,然后是翻领衬衫的隐约的轮廓,
它们逐渐一点一画地重新勾绘出我的五官特征。
也许,我们周围事物的静止状态,是我们的信念强加给它们的,因为我们相信
这些事物就是甲乙丙丁这几样东西,而不是别的玩意儿;也许,由于我们的思想面
对着事物,本身静止不动,才强行把事物也看作静止不动。然而,当我醒来的时候,
我的思想拚命地活动,徒劳地企图弄清楚我睡在什么地方,那时沉沉的黑暗中,岁
月、地域,以及一切、一切,都会在我的周围旋转起来。我的身子麻木得无法动弹,
只能根据疲劳的情状来确定四肢的位置,从而推算出墙的方位,家具的地点,进一
步了解房屋的结构,说出这皮囊安息处的名称。躯壳的记忆,两肋、膝盖和肩膀的
记忆,走马灯似的在我的眼前呈现出一连串我曾经居住过的房间。肉眼看不见的四
壁,随着想象中不同房间的形状,在我的周围变换着位置,象漩涡一样在黑暗中,
转动不止。我的思想往往在时间和形式的门槛前犹豫,还没有来得及根据各种情况
核实某房的特征,我的身体却抢先回忆起每个房里的床是什么式样的,门是在哪个
方向,窗户的采光情况如何,门外有没有楼道,以及我入睡时和醒来时都在想些什
么。我的压麻了的半边身子,想知道自己面对什么方向,譬如说,想象自己躺在有
顶的一张大床上,面向墙壁侧卧。这时我马上就会想道:“唷!我总算睡着了,尽
管妈妈并没有来同我道晚安。”我是睡在已经死去多年的外祖父的乡间住宅里;我
的身躯,以及我赖以侧卧的那半边身子,忠实地保存了我的思想所不应忘怀的那一
段往事,并让我重又回想起那盏用链子悬在天花板下的照明灯--一盏用波希米亚出
产的玻璃制成的瓮形吊灯,以及那座用西埃纳的大理石砌成的壁炉。那是在贡布雷,
在我外祖父母的家里,我居住过的那个房间;离现在已经很久很久了,如今我却犹
如身临其境,虽然我的睡意朦胧,不能把故物的情境想得清清楚楚;待我完全清醒
之后,我能回忆得更细致些。
后来,新的姿势又产生新的回忆;墙壁迅速地滑到另一边去:我睡在德·圣卢
夫人家的乡间住宅里。天哪!至少十点钟了吧。他们一定都吃过晚饭了!我这个盹
儿打得也太久了。每天晚上,更衣用餐前,我总要陪德·圣卢夫人外出散步,回来
后先上楼打个盹儿。自从离开贡布雷,好多年过去了。住在贡布雷的日子,每当我
们散步回来得比较晚,我总能在我住的那间房间的窗户玻璃上,看到落日的艳红的
反照。如今在当松维尔,在德·圣卢夫人的家里,过的却是另一种生活。而且我只
在晚间出去,沿着我从前在阳光下玩耍过的小路,踏着婆娑的月影散步,我感受到
另一种愉快。归来时,远望我住的那个房间,只见里面灯火明亮,简直象黑夜中独
有的一座灯塔。回去后我并不急于更衣用餐,而是先睡上一觉。
这些旋转不已、模糊一片的回忆,向来都转瞬即逝;不知身在何处的短促的回
忆,掠过种种不同的假设,而往往又分辨不清假设与假设之间的界限,正等于我们
在电影镜①中看到一匹奔驰的马,我们无法把奔马的连续动作一个个单独分开。但
是我毕竟时而看到这一间、时而又看到另一间我生平住过的房间,而且待我清醒之
后,在联翩的遐想中,我终于把每一个房间全都想遍:
①电影镜: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助手狄克逊于1891年发明的一种放映影片
的设备,状如柜,供一人观看。
我想起了冬天的房间。睡觉时人缩成一团,脑袋埋进由一堆毫不相干的东西编
搭成的安乐窝里:枕头的一角,被窝的口子,半截披肩,一边床沿,外加一期《玫
瑰花坛》杂志,统统成了建窝的材料,凭人以参照飞禽筑窝学来的技巧,把它们拼
凑到一块,供人将就着栖宿进这样的窝里。遇到冰霜凛冽的大寒天气,最惬意不过
的是感到与外界隔绝(等于海燕索居在得到地温保暖的深土层窝里)。况且那时节
壁炉里整夜燃着熊熊的火,象一件热气腾腾的大衣,裹住了睡眠中的人;没有燃尽
的木柴毕毕剥剥,才灭又旺,摇曳的火光忽闪忽闪地扫遍全屋,形成一个无形的暖
阁,又象在房间中央挖出了一个热烘烘的窑洞;热气所到之处构成一条范围时有变
动的温暖地带。从房间的旯旯旮旮,从窗户附近,换句话说,从离壁炉稍远、早已
变得冷嗖嗖的地方,吹来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凉风,调节室内的空气。
我想起了夏天的房间。那时人们喜欢同凉爽的夜打成一片。半开的百叶窗上的
明媚的月亮,把一道道梯架般的窈窕的投影,抛到床前。人就象曙色初开时在轻风
中摇摆的山雀,几乎同睡在露天一样。
有时候,我想起了那间路易十六时代风格的房间。它的格调那样明快,我甚至
头一回睡在里面都没有感到不适应。细巧的柱子支撑住天花板,彼此间的距离相隔
得楚楚有致,显然给床留出了地盘;有时候正相反,我想到了那间天花板又高又小
的房间。它简直象是从两层楼的高处挖出来的一座金字塔,一部分墙面覆盖着坚硬
的红木护墙板,我一进去就被一股从未闻到过的香根草的气味熏得昏头胀脑,而且
我认定紫红色的窗帘充满敌意,大声喧哗的座钟厚颜无耻,居然不把我放在眼里。
一面怪模怪样、架势不善的穿衣镜,由四角形的镜腿架着,斜置在房间的一角。那
地方,据我惯常所见,应该让人感到亲切、丰硕;空洞的镜子偏偏挖走了地盘。我
一连几小时竭力想把自己的思想岔开,让它伸展到高处,精确地测出房间的外形,
直达倒挂漏斗状的房顶,结果我白白煎熬了好几个夜晚,只是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忧心忡忡地竖起耳朵谛听周围的动静,鼻翼发僵,心头乱跳,直到习惯改变了窗帘
的颜色,遏止了座钟的絮叨,教会了斜置着的那面残忍的镜子学得忠厚些。固然,
香根草的气味尚未完全消散,但毕竟有所收敛,尤其要紧的是天花板的表面高度被
降低了。习惯呀!你真称得上是一位改造能手,只是行动迟缓,害得我们不免要在
临时的格局中让精神忍受几个星期的委屈。不管怎么说吧,总算从困境中,得救了,
值得额手称庆,因为倘若没有习惯助这一臂之力,单靠我们自己,恐怕是束手无策
的,岂能把房子改造得可以住人?
当然,我现在很清醒,刚才还又翻了一回身,信念的天使已经遏止住我周围一
切的转动,让我安心地躺进被窝,安睡在自己的房内,而且使得我的柜子、书桌、
壁炉、临街的窗户和两边的房门,大致不差地在黑暗中各就其位。半夜梦回,在片
刻的朦胧中我虽不能说已纤毫不爽地看到了昔日住过的房间,但至少当时认为眼前
所见可能就是这一间或那一间。如今我固然总算弄清我并没有处身其间,我的回忆
却经受了一场震动。通常我并不急于入睡;一夜之中大部分时间我都用来追忆往昔
生活,追忆我们在贡布雷的外祖父母家、在巴尔贝克、在巴黎、在董西埃尔、在威
尼斯以及在其他地方度过的岁月,追忆我所到过的地方,我所认识的人,以及我所
见所闻的有关他们的一些往事。 |
|
|
|
|
|
|
|
发表于 11-6-2006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6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看完了多少本?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