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3-2006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3-2006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1-3-2006 02:30 PM 发表
今天终于听到好消息了。
开始有土木工程师(Civil Engineer)开始减薪了。
请问你怎么知道?
是所有的cilvil engineer吗?
有根据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4-3-2006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yon 于 2-3-2006 01:04 PM 发表
到底了记得别静悄悄收货
呵呵
看了峰兄的贴后,我就努力研究了KSL,也静悄悄的在1.34时买入了1.5张。我抗拒不了11分股息的诱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3-2006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糊涂 于 4-3-2006 09:02 PM 发表
看了峰兄的贴后,我就努力研究了KSL,也静悄悄的在1.34时买入了1.5张。我抗拒不了11分股息的诱惑。
对不起,我有事走开了几天,无法回复。
糊涂兄,
谢谢您的分享与独到的见解。其实,算起投 资这门儿,我还 是棵嫩芽。或许前几次比较幸运,因而让我获利不少。当天,由 于我有急事,原本只想匆匆介绍网友留意 KSL 后就算了,等回 来后再详细交代,可是心里还是不安,因此匆匆的把 KSL 的业 绩贴上以便参考。
在这之前,我摇了个电话给KSL的会计助理,如 果没记错,应该是姓陈的。我问了他几个问 题,得到了满意的回 答,因此,决定投它一票。问题的内容是这 样的(问得不好,请别见笑) :
1. 为什么载至05年3Q 的现金流会是负数?
财报应该看整体,而不是单一CASHFLOW。如果只 是看CASHFLOW,的确是负 数。因 为KSL在3Q 派了大笔的DIVIDEN。但,整 体来 看,发 展 中的产 业增 加了很 多,长 期债 务也减 少了很 多。
2. 请 问,KSL第 四季的业 绩如 何?
对 不 起,公 司业 绩还没正 式公 布,我不方 便透 露。但,可 以肯 定的,整 体的业 绩比往 年好。
3. 那 么,KSL是 否会维 持04年的派息率呢?
应 该没问 题.
4. 为 什 么公 司业 绩表青,股价却很疲弱?
股价是大众决 定的,我 们也很 难决 定它的合 理性. 不过,近 期产 业低迷,很 多好的产 业股都很差表 现.
5. KSL 今 年派给员 工的花红如 何?
花红是依 据个 人表 现的。不 过,总额是超 越往 年的。
糊 涂 兄 ,
你 比 我 幸 运 了 , 我 离 开 大 马 时 , 在 RM1.38 时 买 了 3张 。 星 期 四 时 , 看 它 跌 到 RM1.33, 还 想 再 进 , 可 时 人 在 国 外 , 很 麻 烦 。 星 期 五 回 到 时 , 它 闭 市 了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3-2006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27-2-2006 12:44 PM 发表
做过了初步的分析,KSL和Plenitude的地库都差不多一样。
如果说Plenitude的地库能够维持15年,KSL肯定也能够维持10年。
KSL的规模是比Plenitude大一点点。
两间公司同样几乎是零债务的公司,大家都各有不同的市 ...
何 大 哥 ,
我 也 明 白 短 期 内 要 KSL 上 到 PE10 是 不 太 可 能 。 但 , 要 是 能 在 三 年 内 开 一 番 , 就 很 不 错 了 。 8K 的 投 资 理 念 也 ! |
|
|
|
|
|
|
|
|
|
|
发表于 4-3-2006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峰兄在背后还做了那么多的功课,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因为我除了股息之外,还看好-〉它与DanaHarta的那场官司会获得“一点点”的甜头。
它与DanaHarta的那场官司,我左看右看都觉得DanaHarta理亏。
若庭外和解的话,KSL想必也会获得“一点点”的赔偿金罢?
想着想着,我投机的毛病就发作了,
刚好当时的Plenitu涨到RM1.44,我就把握机会卖出1.5张来换取它啦。 |
|
|
|
|
|
|
|
|
|
|
发表于 5-3-2006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乔峰 于 4-3-2006 09:09 PM 发表
对不起,我有事走开了几天,无法回复。
糊涂兄,
谢谢您的分享与独到的见解。其实,算起投 资这门儿,我还 是棵嫩芽。或许前几次比较幸运,因而让我获利不少。当天,由 于我有急事,原本只想匆匆介绍网友留 ...
你的经纪还真好,我妈妈买股票问他的经纪,他都模宁两可。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3-2006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糊涂 于 4-3-2006 10:15 PM 发表
原来峰兄在背后还做了那么多的功课,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因为我除了股息之外,还看好-〉它与DanaHarta的那场官司会获得“一点点”的甜头。
它与DanaHarta的那场官司,我左看右看都觉得DanaHa ...
糊涂兄,
可否加以透露关于 KSL 和 DANAHARTA 的官司? 您是从哪儿得到这消息的? 我对这毫不知情.
题外话:
几个月前, 当我把 YTLPWR-W 在 RM0.87 逐步卖出后, 把组合调整了. 当时是:
1. MEGAN
2. DBIOTECH
3. 和部分转换为 YTLPWR 母股
很不幸的, MEGAN 投资本质变了, 短短几天让我亏了 22%, 在 RM0.74 时, 完全崭了. 卖出的现金再加上手头多余的现金, 分别再买进了
1. HOVID
2. MAXIS-CA
我买 MAXIS-CA 是因为一个在 MAXIS 工作的朋友告诉我, MAXIS 在 05 财政年会有惊喜. 因此, 觉得 MAXIS-CA 会随着母股而受益. 想不到, 事与愿违, 它反而越走越低.
我因为 DBIOTECH 被 CCM 收购一事, 而觉得不可靠 (还要谢谢陈医生的提醒), 所以, 在 RM2.80 时套利出场了. 大约盈利18%.
HOVID 现在随着 CAROTEC 因为生物燃油的效应而慢慢的向北攀了.
我卖出了 DBIOTECH 后, 目前唯一的目标就是 KSL 了.
至于 YTLPWR, 真的是让我引颈长盼了. 为了那库存的股票, 我还是留守着. 我相信, 它短期内是很难有作为了. 因为 RM 的上扬, 就会连带的影响它的获利.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3-2006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喔,忘了写我的感想. 那就是, 追踪消息股,累人又未必讨好. |
|
|
|
|
|
|
|
|
|
|
发表于 9-3-2006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峰兄,
我指的是这场官司,据闻Danaharta与KSL现在寻求庭外和解。(我也不知这消息的可靠性多高)
http://announcements.bursamalays ... 3450CE?OpenDocument
KSL HOLDINGS BERHAD ("KSL" or "the Company") WRIT OF SUMMONS BY KSL REALTY SDN BHD (FORMERLY KNOWN AS HUA JIN DEVELOPMENT SDN BHD) AGAINST DANAHARTA HARTANAH SDN BHD VIDE KUALA LUMPUR HIGH COURT SUIT NO. S-422-1341-2005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糊涂 于 9-3-2006 11:56 AM 发表
峰兄,
我指的是这场官司,据闻Danaharta与KSL现在寻求庭外和解。(我也不知这消息的可靠性多高)
[url]http://announcements.bursamalaysia.com/EDMS/annweb.nsf/LsvAllByID/482568AD00295D074825 ...
糊涂兄,
经您介绍后, 我仔细研究过 PLENITU. 发觉它不必 KSL 来得差, 而且还是间净现金的公司. 今年的首两季财报也相当另人满意. 我也要踏入一脚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3-3-2006 07: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6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兄,
我下载了, 但开不到. 可否短消息给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6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6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兄,
我花了一个周末, 仔细的加以研究了 PLENITU. 我发觉,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PLENITU 现在的价位比起 KSL 更值得买进.
1. 票数少
2. 现有资产净值高达 RM0.85
3. 高达近亿的净现金公司
4. 高净利润率
5. 产业发展比 KSL 来的更全面
若以现在 RM1.33 的价钱买进, 就等于只用每股 RM1.33-RM0.85 = RM 0.48 来买进每股价值 RM2.32 的长期资产. 大马的产业股现时还处于半冬眠状态. 很多不利的因素困扰着它. 悬而未决的产业过剩问题, 建筑材料的高涨, 银行的升息等等. 我觉得非常符合了 “选时反向”, 人舍我取的策略. 再看回 “选股成长”, PLENITU 的业绩, 获利, 派息都稳健上扬. 06 年季度的表现也良好. 相信下个财报年的派息应该有增无减. 虽然比 KSL 来得低, 但整体来看, 决不比它逊色. 希望我们都能成功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06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峰兄,
我也帖上我对Plenitude的一些看法与功课。
Plenitude于2000年成立,并在2003年11月上市主板产业股。其实Plenitude的两家子公司Plenitude holding 与 Sin Yik Development都足于独当一面,就算两家公司没在2000年并入Plenitude Bhd,它们都有足够的条件申请上市。当然,集两家公司之长的Plenitude Bhd显得更加的“美丽大方”啦。
Plenitude是大马除了SDRED外,另一家由女性来掌舵的上市产业公司,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管理层都不是该公司主要大股东。大股东屈居幕后让他们信任的管理层决定公司的发展,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气量。糊涂虽然不知现有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交情与默契,不过看到现有管理层很尽责的把公司业务搞好就感到很安心。(注:许多人都不喜欢外人管理公司,担心外人不够尽责,有些人更对女掌驼人有所偏见而避开它。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可笑的想法,投资最重要是公司能够稳健成长与保持盈利,只要是优秀与诚信的管理层就好,其它的因素则是其次。)
Plenitude的产业遍布北、中、南马,所以它对各别地方市场依赖性较少,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地段都是低价购得。上市后,有两个事件可看出它地段“值钱”的地方。
1.它在2004年3月以39.24mi代价售出30.03acres于Mukim Tebrau的地段给Jusco,它于1992年以RM3.829 mil买入该地段。2005年报显示它还有约~400acres的Mukim Tebrau,这些地段在Jusco兴建南马最大霸市后的价格可就不止这数目了。
2.最近宣布TESCO将向它租赁10.9acres的地皮(30年),每月租金估计每平方尺价值马币0.30元。(1年的租金约1.7mil)
Tesco与Jusco霸市建成后,附近的地价必会水涨船高,Plenitude在Tebrau未开发的685.5 acres地段必会为集团将来发展的产业带来“可期”的销售量。它管理层并不急于开发这些地段就可看出他们可预见这些“地段”绝对是“奇货可居”。
有些朋友担忧它在Sri Hartamas的Changkat Kiara产业计划后会无以为续实是有点说不过去。其实,除了Changkat Kiara之外,它在Tebrau,puchong与Sungai Petani的产业计划都不会太差。除此之外,它在槟城的Tangjung Bunga Beach的酒店在2001年以19.1mil的代价购得,它为集团带来稳定的长期收入。(酒店业若回春的话,Tangjung Bunga Beach酒店的盈收可就更可观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它手上有约110mil或相等于每股82分的现金,这些现金是Plenitude将来买地的筹码,也是将来派发更高股息的本钱。
嗯,今天就谈到这里。困极了,得睡觉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3-2006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兄,
看了你这一篇分析,更加强了我对 PLENITU 的信心. 如果你还有更深入的研究或资料,记得分享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06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老实,我对Plenitude收购Tanjung Bunga Beach酒店有点质疑。原因是这间酒店真的不怎么赚钱,我也不看好将来这间酒店会给Plenitude带来很好的Cashflow。不过既然Plenitude的收购价格不太大,不足以影响Plenitude长期的发展,我也不太担心。
Plenitude这间公司,以目前的情况(公司结构、资产、发展、股票流通量和市值)来看,只要他一天没有套用股息政策,他的股价都不会高攀。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06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17-3-2006 10:03 AM 发表
说老实,我对Plenitude收购Tanjung Bunga Beach酒店有点质疑。原因是这间酒店真的不怎么赚钱,我也不看好将来这间酒店会给Plenitude带来很好的Cashflow。不过既然Plenitude的收购价格不太大,不足以影响Plenitude ...
这很难说的,像杨忠礼集团就常做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收购,像 Air-Asia 也可以被收购后从亏大钱变赚大钱。
而 Plenitude 有没有这样的能耐,很难说,很难说。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06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rimau 于 17-3-2006 10:10 AM 发表
这很难说的,像杨忠礼集团就常做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收购,像 Air-Asia 也可以被收购后从亏大钱变赚大钱。
而 Plenitude 有没有这样的能耐,很难说,很难说。
可不可以把Plenitude比喻为杨忠礼集团,真的很难说。所以我说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我认为不大可能,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另外杨忠礼集团的生意模式不能相比Plenitude。
YTLCement - 恶性收购、重组、裁员、注重现金流。
YTLPowr - IRR方式,只要瘦身达到最基本的目标,就可以看到盈利。
YTLCorp - 控股公司,采用synergy的生意方式,建筑材料从YTLCmt引进。另外在用自己的建筑技能给YTLPowr建筑发展。降低成本核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Airasia利用Financial Leverage和Direct Sales的方式。做法有点相似Dell和Compaq HP的做法。
再深入交谈要离提了。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