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axstudio

《吉祥的选择——迈向光明的生命》 ......电子版下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4 04: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6:56 PM 编辑

1.6 寸步不离

当生命旅程即将走到尾端时,心力非常羸弱,而且一般临终者都很害怕孤独,需要有亲人寸步不离在旁陪伴、协助和支持,这样才会让临终者拥有作为善终最基本条件的安心和勇气。此外,临终者旁人本身的心境也很重要,应当让自己带着正向的能量来帮助临终者。

有宗教信仰的临终者,可以邀请其宗教的导师来开示慰勉,帮助他坚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若是佛教徒可以邀请僧众来念诵护卫经文[15]加持临终者及磁化现场,并为临终者开示佛法,让他心生欢喜。征得临终者的许可后,可以在房间内播放诵经以加持周遭的气氛,让临终者的内心更容易获得平静。在宗教的支持和辅助下,临终者能够更坦然无畏的迎接死神[16]的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里的经文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念诵者和听闻者免除危难、排除不幸、痛苦、疾病、怖畏等,并能带来吉祥,达成一切成就的作用。经典的编纂者和持诵者把具有护卫功效的经典编集在一起,统称为‘护卫经’。在上座部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的老百姓都有念诵护卫经的传统。在家佛教信徒们会在逢年过节、婴儿出生、结婚喜庆、祝贺寿辰、乔迁新居、生意开张、生病、亲戚去世、追思先人等日子,邀请僧众到其家中念诵护卫经。

[16]到底有没有死神存在?佛教并不承认有死神,只是作为生命结束的借喻。在佛教经典里,佛陀也时常以死神或死魔(maraṇamāra)来譬谕死亡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4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回忆过往的善业

在在缅甸一些地方有一种很好的习俗。他们会把自己做过的善事记录下来,并邀请亲戚朋友在他们临终时宣读这些善事,以提醒他曾经做过的善行。当临终者忆起他曾经做过的善业并感到欢喜的话,而欢喜心也可以维持到临终一刻,他将有可能在下一世投生做人或天神。利用现代科技的方便,在平时做布施、供养僧团时,不妨利用手机、相机或录影机拍下来,在他临终的时候播放给他看,让过往种种的善业能够在他心中重演,加深其印象。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3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4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探望临终病人须知

人在行将就木时,感情最为脆弱,容易心生空虚焦虑,彷徨失措,是最需要亲友关怀照顾的时候。如果能适时探护,或请善知识为他说法,滋润临终者的心灵,使他们在痛苦之中得到安慰,如同众生的良医和护士,必能获得病人与家属的欢迎。

在临终的时段,我们最首要重任就是尽可让临终者保持善心。秉持这个大原则,我们就会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探望临终者时应该要有正当的语言,正派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为临终者带来助益,反而会增添其负面情绪。

以下提供探望临终病人应注意事项:

(一)        应事先了解临终病人的宗教信仰背景。如果是熟悉的佛友则可以带一些鲜花、佛书、佛法开示CD、念珠、念佛机等物探望。
(二)        探病时间不宜太早、太晚或太久,以免影响病人正常作息。
(三)        每次探病人数不宜太多,与病人谈话的时间不宜太久。
(四)        不宜带小孩探望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见到这个小孩。喧闹的小孩会干扰到病人的情绪。
(五)        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家属的心情。
(六)        避免说“你没事的”、“你会很快好起来”等无助益的话。
(七)        适度表达对他的关爱和祝福,多给予温暖、尊重、体贴和最大的同理心。如果是佛教徒,可以集体为他诵经,或说法勉励。
(八)        切忌在病人面前提起会让他感到后悔的事故,因为他将有可能由于追悔而堕落恶趣!
(九)        不要谈及与他无关的生活或工作琐事。也不应谈论病人担心的问题,如家庭、事业、生活经济等。
(十)        若病人想多休息,不想说话或无法说话时,只需安静地陪伴,或默默在心中祝福、散播慈心即可。
(十一)     给予温暖的握手互动和祝福话语。
(十二)     病人如果有话想说,应耐心地倾听。
(十三)     对于不熟悉其宗教背景的病人,不要藉机传教或强硬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十四)     见有其他人来探病,就应适时告辞。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3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4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01 PM 编辑

1.9 丢掉心灵垃圾,轻身上路

临终者的最后关头是最关键的时刻,因为他最后心识的善或不善将决定他下一期的生命。亲属应多聆听临终者的心声并协助完成他的心愿。尽量排除一切可能引起他牵挂的事。如果临终者向亲人表露还有任何让他非常牵挂的事,应当尽量帮助他释怀,开解心结。如果临终者想对某人说声道歉,恳请相关人物到来,让他如愿地向他忏悔[17]和互相原谅。在死亡面前,过去生活里的是非怨怼都已经显得不足挂齿了,再硬骨子的人来到这样的处境都很容易心肠软化,心生怜惜,很容易化解彼此一生中所有的误会、不满和积恨。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让一切纠结都成了过去。

如果他想对某人表达谢意和感恩,尽可满其夙愿,让他不再有任何牵挂和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忏悔不是懊悔,这两者的定义在上座部佛教是分得很清楚的。忏悔是当自己知错后,下定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全然放下,不再挂在心上,有哪些可以弥补或改善的事就积极去实践。懊悔是属于恶作不善心,让人不断追悔已造的恶,追悔应实行而未实行的善,进而掉进恶性循环的纠结情理中无法释怀,导致很多临终者因某事懊悔而堕落恶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4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07 PM 编辑

1.10 善业加护

设使临终者还可以保持意识清醒的话,在他的同意之下,可以邀请僧众引导他受持三皈五戒[18],也可以教导他禅修业处[19],如佛随念[20]、入出息念[21]、修习慈心[22]等。大限将至,许多过去的不善业会像翻旧帐一样争相成熟,此时给他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所缘是必要的。此外,可以用他的名义做善事,然后请他随喜[23]功德。例如:以他的名义去供养佛教僧团,然后让他知道,并赞叹僧团的清净、殊胜、圣洁,使他能够生起净信心,同时提醒他,应该对所做的善业功德感到欢喜。这就是随喜的善业。

记住!只有当一个人生起欢喜心随喜功德时,他才可以得到以他的名义所做的功德。如果以临终者个人的名义做布施,事后并没有让他知道,或者他知道后并没有随喜,亦或是临终者已经陷入昏迷状态,这功德只属于做善事的人,临终者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利益。尤其已经不省人事的临终者,要受惠于活者的功德几乎微乎其微。鉴于现实,累积善业功德的黄金时期是在一个人还在清醒活着的时候。

如果临终者对三宝[24]并没有信心,以他的名义布施僧团或佛教团体不仅不会让他感到欢喜,反而让他生起懊恼的话,也许目前的阶段还承担不了这种殊胜的功德。退而求其次,不妨找个可以让他容易生起欢喜心的布施对象如孤儿、老人院、残障关怀、慈善机构、救灾中心、教育基金等。

设使这个层次都还没有达到,可以让他想起以前曾经帮助过的亲朋戚友,因为他的慷慨解囊,他们都得以度过生命的艰辛期。倘若连亲人朋友也不行的话,作为子女的至少可以提醒他说:因为他对子女们的慈爱、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现在子女们都能够自力更生,并能够为社会和国家作出一番贡献了。在这方面应该要谨慎,关怀者要勾起的是临终者对子女的爱心和无私付出的记忆,而不是撩起他对子女的情执,增添爱恋之情。总而言之,就是要想尽办法把临终者生起清净的善心。

可以尝试为他放生
[25]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把要放生的众生带到临终者面前一起诵经,然后邀请他一起随喜功德和发愿回向,让他更能感受到现场的善业对他心灵的助益。
___________________
[18]三皈依和五戒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和学习避免从事五种不适当的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和饮酒类及任何麻醉心智的毒品。五戒是一个做人最基本的操守,是让临终者投生善趣的本钱,也作为临终者的一种保护。

[19]由于心的本质是不间断的缘取和觉知目标,所以禅修是一种心的训练和培育,让心能够长时间的贴在某一种目标。亦即,禅修业处是让心能够在某个特定的方位不断‘工作’的地方。因为有了特别安住的目标,心才不会容易散乱和闲游。不散乱的心容易保持光明和醒觉;而不闲游的心则不容易胡思乱想和掉入负面的情绪。一般人的心所处的状态只有两种,善心和不善心。一心不能二用,当心能够处在善的目标时,不善的目标就没办法生起。有了禅修的目标,心就会尽可保持在善心。再者,心有像放大镜的功效。如果心时常作意专注在身体上的痛苦,那么痛苦的感受就会更加剧,让临终者更难以承受。而禅修业处正是是一种可以让心从痛苦的感受转移在适合的目标,让痛苦得到某个程度的纾缓。所以禅修得力的话能达到纾缓痛感的效果又同时保持心的光明。

[20]传统的佛随念(Buddhanussati)是忆念佛陀殊胜的品质和功德,而不只是单单忆念佛陀的名号而已。佛陀一共有九种功德,正如:「彼世尊是㈠阿罗汉;㈡圆满自觉者;㈢明行足;㈣善逝;㈤世间解;㈥无上士调御丈夫;㈦天人师;㈧佛陀;㈨世尊。」临终者可以选择以上九种功德中最喜欢的其中一种来忆念,譬如:佛陀、佛陀、佛陀……当一个人怀着无比信心忆念佛陀的功德时,不安的身心会得到安息,恐惧和畏怖感会得以克服,喜悦感会遍布全身。佛随念是四种护卫禅之一,能保护持念者免于遭受种种的厄难和危险,如夜叉或鬼类等等非人的干扰。如果临终者能够怀着一颗对佛陀的信心而去世的话,他将会投生到天界去。

[21]入出息念(ānāpānassati)是把心平稳安放在嘴唇上方和鼻尖下方一带的人中,用心去觉知每一次因由吸气与呼气而经过人中这一带的气息,心就像一个守门员一样,只是守护在人中一带,不随着呼吸进出身体。如此不间断的训练可以克服心的散乱,提升心的力量和光明。

[22]修习慈心(mettā bhāvanā)是四种护卫禅之一,修法是真心祝愿一切众生平安、祥和、健康和快乐。当慈心的力量得到全面开展时,可以期待十一种效益,即:睡得好、醒得好、没恶梦、人人喜欢、非人喜欢、天人守护、不为刀枪毒药所害、容光焕发、不安的心能够迅速安定下来、临终时不会昏迷、若能在慈心中去世的话,他将会投生到善趣。

[23]随喜(muditā) 是见到他人行善、有任何成就、收益、幸福时,也一样感到欢喜不嫉妒,看到他人的幸福也像是自己的幸福,也希望他人所拥有的幸福不会失去。这是非常简单易为的善行。即使看到任何人在做善行时,无论对方有没有与我们分享功德,只要内心随喜,也一样受益,这些善业在未来成熟时也能带来快乐的果报,因此被形容为‘无本生意’。上座部佛教的佛教徒在随喜功德时会说巴利语:“Sādhu!Sādhu!Sādhu!”,意为善哉。用作形容词時,意为好的,善的,善巧的,有益的,值得赞叹的。用作副词時,意为很好地,完全地,善于。用作感叹词時,意为很好,做得好,甚善,善哉。Sādhu在上座部佛教常用來表示随喜、赞叹、嘉许、同意、认可等,也是上座部佛教圈子里使用率最高的词语。

[24]三宝是指佛陀、法、僧。佛陀圆满了一切智慧和慈悲的觉者。法是佛陀宣说的教育,也是佛陀发现的自然界法则。僧是佛陀的圣弟子僧,是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行的出家群体。

[25]有智慧的放生是生命的布施,也是一种无畏施之一。兜率天修行林很重视以智慧做放生活动,即不刻意订购也不定期放生,以避免制造更多捕捉供给放生者的黑心行业。通常放生的对象是即将被宰杀成为人们桌上肴的厄运畜生,让它们得以获得自由,脱离身心的痛苦和恐惧,生命也得以延续,因此放生会带来健康、无畏、自由、远离危险和获得长寿的果报。虽然放生在上座部佛教经典里并没有明显记载,但是,通过禅修者在观照过去世时发现到,放生的善业的确能够带来诸多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0-2014 04: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11 PM 编辑

1.11 化解恶缘

每当做完功德后,请不要忘记分享及回向功德给家里的神明[26]、龙天护法[27]与一切众生,祈求他们随喜功德后不忘加持与保护周围不受恶意的非人[28]干扰。虽然出现这种状况的机率是很少,但多一份助缘,少一分阻力永远都是好的。在长久的生死轮转里,我们不知道在过去曾经犯了多少的错误,也不知道已经跟多少众生结下恶缘。一颗垂死的心是恹然无力的,有些平时对我们束手无策的非人就伺机在我们一生当中最懦弱的时候进行骚扰,削弱我们的意志力,增长心中的恶念,让我们难得善终。

基于如此,有时依情况的需要,僧众也会带领临终者进行忏悔仪式,以一颗诚恳、忏悔、慈悲、柔和的心向佛法僧以及无量的众生忏悔过往在身、口、意上有意或无意的冒犯和过失,再藉功德回向化解冤家逆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里的神明可以指住在家里的地居神或投生在鬼道的历代祖先亲人们。

[27]龙天护法一般是指佛教的护法神。他们很多都有幸出生在佛陀时代,亲眼见到佛陀本人并时常亲近僧团积累福业和修习戒定慧。由于生前做了很多善业,他们死后投生天界做天神。他们偶尔也会下来巡视人间,维护佛教、随喜人间所做的善业和保护有崇尚气节的人。此外,还有一些龙和地居神也是佛教的护法。

[28]非人是指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通常指天神、龙、夜叉、阿修罗、鬼、地狱众生等,泛指害人的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10-2014 04: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2 如法的劝导

在最后一刻的到临时,亲属应该保持肃静,谨慎言谈,只说需要说的话。相关话题应该只围绕在缓解临终者的身体需要和维护临终者的善心。如果临终者对身外物还恋恋难舍,亲属朋友也要尽量劝导他放下,我们可以说:“钱财都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要执著它们,只有你曾经做过的善事会随身,善事会给你带来幸福快乐,所以只要多想起以前曾经做过的善事,其他带不走的亲人和钱财不要再牵挂了。”

如果临终者担心的是自己老迈的父母或年幼的子女,在事先把一切已经妥善交代与安排好后对他说:“需要照顾的都已经委托好了,请放心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再为子孙操心。”

切记我们可以劝导临终者放下对身外物的执著,但不要劝勉他放弃生命。我们不应该说:“这个生命很苦,你要放下这个让你痛苦的臭皮囊,投生到更好的地方,换一个更好的生命。”因为有煽动自杀的嫌疑。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14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3 把心带到最高点

简言之,临终关怀的纲要就是想尽办法把临终者的心带到他能力所及的最高点。例如,有很多善业的可以建议他随喜自己的善业;有受持清净戒的可以思维自己的美德;有禅修目标的可以把心安住在禅修目标。

若临终者有需要的话,可以为他不间断地念诵经文或佛法僧的功德。亲人与可以与善友们一起散播慈心给临终者、神明、龙天护法和世界一切众生,让周围的磁场变得更庄严祥和。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4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11:23 PM 编辑

第二篇——亲属不应当做的事

2.1 恸哭[29]

面临与至亲生死离别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无法自主的哀伤悲痛。然而,传统华人常犯的错误是以为自己哀恸的同时也要在临终者面前表露悲戚,唯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孝道,才会让临终者觉得自己有情有义。其实这样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悲伤只会带来不好的能量并加剧病人的负面情绪,对双方都没有带来任何实益。当然,这不是说要在临终者面前装出一副牵强的笑脸表示自己没事,但至少可以展现一个坚强的心,让临终者感觉到:“请你放心,不要为我操心,我会好好的活下去,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这样可以避免临终者焦虑担忧。爱,就要帮助他减轻心理的负担,提升他往后幸福的机会,让他以一颗宁静、舒适、安详、无牵挂的心走完人生最后的岁月。

有些人哭是因为舍不得亲人离去;有些是因为家失去了支柱;有些因为感触到悲凉深痛的气氛;有些则是害怕被他人指责冷酷不孝,让家族蒙羞;有些人更是为了张扬自己的孝心,希望借此博得更多的遗产;更糟糕的是,不仅自己哭,也叫其他人一起手口并用(口在哀嚎,手在临终者身上摆动)地哭。在亲人逝世的前后,每个人几乎都有种种合情合理的理由驱动自己的泪腺,其实这正在酿造不好的磁场,加重临终者黑暗负面的思绪,扰乱正念。为了临终者长远的利益,应该避免让任何没有自制力的亲属朋友们进来探望而引发混乱和帮倒忙的场面。

在此举个临终时因子女的哭声而投生为鬼的真实例子。以前在缅甸的一座寺院有一位善良又富有的女佛教徒,生前乐善好施。每逢夏季来临时,她喜欢在寺院的各角落和大马路旁设置饮水坛,以方便人们取水解渴。她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在那时候要喝干净的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人们都称他为施水女士。

这位女佛教徒在老年去世后,亲人依照佛教的传统在头七的那一天邀请僧众为她诵经。子女们也以她的名义布施僧众后回向功德给她。僧众做完法事后在回去寺院的路上,突然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声音:“尊者!尊者!”僧众仔细听后发现那是属于施水女士的声音。“妳不是施水女士吗?妳现在投生做什么呀?”施水女士沉默一下后才开口说:“不好意思,尊者,我现在是鬼。”“怎么会这样呢?以妳生前做了那么多善行,怎会投生做鬼呢?”僧人问道。“噢,是这样的,尊者。”施水女士说:“因为我要往生时,身边的子女们都哭得很伤心,我很牵挂着他们,所以才投生做鬼了。做鬼后,我的鬼朋友们就带我到附近的瀑布游玩,所以我并不知道家人在办我的葬礼时有为我做布施和回向功德。一直到第七天,我有幸听闻到尊者的说法和功德回向,我随喜后才能脱离鬼道。弟子我是特地向尊者们道谢和告别的,Sādhu!Sādhu!Sādhu!”说完后声音就消失。

这是属于不幸中的幸运的案例。施水女士临终时因执着子女们而无法忆起自己的善行。带着贪恋的心,她投生为不怎么苦命的依他施活命鬼(paradattūpajīvika-peta),俗语或称中阴身。由于她生前的功德善业很雄厚,又懂得随喜功德,所以只是短暂停留在鬼界生命后就投生善趣了。若换是一般人可能会堕落鬼界很久了。因为鬼朋鬼亲们是不轻易放‘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一般人认为在丧礼中如果不捶胸顿足、号啕大哭,便是有悖礼义,对死者不敬。其实,这只是传统社会的颠倒价值观,因为事实上,哭像是对死者发声的诅咒,也导致临终者不得好死。很多人不知道哭是一种不善业,因为哭的根源是嗔心组。虽然哭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但其实是会伤害到自己这个人。如果一个人伤感而死,轻则投生做鬼,严重的则投生到地狱。哭不仅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对生亡两者也不会带来任何补益,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当自己或最亲爱的人遭遇任何不测时,哭泣哀嚎是人之常情,我们深深明白是非一般常人所能够克制的。我们只能说不要放纵伤感,尽早从悲痛中摆脱出来,恢复清明冷静的心和清晰的思维去以面对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让一切停损或不演变得更糟,以便更能顺利的度过居丧期,重建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14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争吵

临终者的死亡已在眉睫时,亲属们应该避免发生争吵。通常发生口角的原因都是为了遗产和身后事,有些厚颜的亲属为了争夺遗产甚至罔顾临终者的死活。为了临终者长远的福利,有执事能力的亲属们应该把他们都阻挡在外,临终者此时最需要的是一个恬静祥和的环境。若面对着吵吵闹闹,争论不休的亲人们,善终对一般临终者来说将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如果亲属真的关爱临终者,在这时候应该先把一切怨怼和纠结抛在后头,优先处理好临终者的往生大事。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5-11-2014 07: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4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3 软语

在即将与挚爱的人生死离别之际,由于百般难分难舍的情结缠绵,一些伴侣会在临终者耳边作温柔暧昧的软语。以儿女世情牵绊,徒增临终者情执难舍的悲愁而已。我们可以传达关怀和爱语,目的是让临终者倍感温馨安详,而不是使其增添对世俗人事物的爱恋之情。所以此刻用语须格外谨慎。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14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14 PM 编辑

2.4 没有意义的碰触

在濒死的关键时刻,除了服侍临终者如帮他抹身、翻身、换衣、按摩等之外,其他时候尽可不要摇动到临终者。

服侍者的心理素质要有一定的平稳。人与人之间在肌肤上有所接触时,彼此之间的磁场和能量会相互辗转交流。人在临终时心力特别恹弱不定,很容易被外在的能量影响。任何有情绪波动的人不宜碰触临终者,以免传递不好的能量而把他原本就已经很衰弱的心拖垮了。

这里举一位禅修者在观照过去世时被负能量坏事的真实案例。这位禅修者在修行缘起[30]的阶段时,观照到自己过去某一世是一名洋男人。他是一位很富有又有才干的慈善家,平时乐善好施,也慷慨捐助医院济世救人。他的寿命并不长,大约五十多岁左右就去世了,死后竟然投生做蜘蛛。为什么一名慈善家死后居然会投生在畜生道呢?原因是因为在他临终最关键的时刻,陪伴在他身边无知的娇妻带着悲痛难舍的心境摇晃他的身体。此时,他能感受到来自爱妻的负能量入沁身体,导致过去所造的善业都无法忆起,而呈现在眼前的‘死亡之相’竟是过去在年轻时与妻子欢好的影像。夫妻之事总是充满贪欲,看到这一幕,他的心闪过一个念头:希望我以后能够有很强壮的生命。带着贪欲的不善心,这位慈善家临死的心路过程缘取这种不善的‘死亡之相’为目标,结果下一世投生为一只很有力量的大蜘蛛了。只因为一些不恰当的人物在身边,导致一个好人的善业无法成熟而投生到恶趣的例子在我们的周遭举不胜举,可见教育亲人正确的临终关怀是何等重要的。

有些临终者很期待被别人触摸,他觉得被触摸时会感到莫名的舒畅。其实正是因为在彼此交触过程中,健康者身上的生命之能会传流到临终者,这股能量会让他感到一些慰藉和安全感。只要一个人对自己内心的把持力有足够的信心,并能够长时间保持内心的光明和平稳,他可以轻柔的握着临终者的手,或轻轻替他按摩,并以相同的律动缓缓地与他一起呼吸,让彼此的能量和磁场互相交融递换。当一个人怀着慈爱、关怀、谅解等正面的心与临终者接触时,身体自然会有它自己表达爱心的语言,让临终者加倍感到安全、放心、温馨,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欣慰感。

有些临终者有洁癖,喜欢干净清新的环境,对污秽的贴身物和恶臭的味道容易生起厌恶心。家属可以事先与临终者沟通,尝试了解临终者的意愿,是否应该定时为他翻身、做身体清洁或更换衣物,以确保其舒适感,这可帮他容易安住在善念。如果临终者觉得自己到了日薄西山,不想再有任何外缘的碰触和干扰导致分心,只希望一心一意在最后关头冲刺,家属就应该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停止一切例行服侍,并全力给予精神力量的支持,如念诵经文、助念佛德、散播慈心,或保持肃静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缘起(paṭicca-samuppāda)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ṭṭa),即:过去世、现在世及未来世的三世因缘结构,开显维持生死轮转及令它从一世转到另一世的诸缘。缘起的法则可通过以下常见的格言来形容:「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每一个因缘和合之法的存在有赖于另一个因缘和合之法的关系和条件而存在,世间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因缘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易不定之中,而且纯粹只是照着自然界定律(niyāma)发生而已。在这阶段,禅修者通过禅定所产生的光明观照过去什么因导致现在的果,再推演现在的因能够在未来产生什么果。如此,禅修者可以照见过去世由于何种业成熟而投生为现在的生命,也可以观照到现在所作的因如何产生未来的果并影响到未来生命的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0-2014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5 不适当的药物

临终者濒临死亡时心智昏昧会比较难投生到好的地方。所以,一切可导致神智昏迷的药物如吗啡、杜冷丁或阿士匹灵,都不应随意使用。最好一开始就尽量让病人慢慢适应疼痛等不舒服的感受。若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建议可以使用类固醇。因为类固醇可以减轻临终者的痛苦,却不会让服用者心智迷糊懵钝。

虽然使用大量的类固醇能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和导致肝功能衰竭,但对于一个即将要抛弃臭皮囊的临终者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保持清醒、比在正念和善心中死去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才会大大提升亡者投生到善趣的机会。当临终者的痛苦比较少时,让心维持在善法是容易得多的。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7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谷成 + 5 随喜功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4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adhu! sadhu! sadhu!
期待更多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4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yan713 发表于 31-10-2014 04:20 PM
sadhu! sadhu! sadhu!
期待更多的分享。

Sādhu! Sādhu! Sādhu! ryan713贤友,生命的勇士 ,好好关注这里吧,还有很多资料在后头呢。虽然现在还没有拿到书,不过您现在看到的已经算是书的第二改良版,这里有一些资料是书里没有的。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11-2014 11: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4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15 PM 编辑

2.6 以仪器维持生命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如今医生可以挽救或延长许多在佛陀时代可能很快就自然死亡的生命。因为有了人工呼吸机的辅助,即使病人的脑功能停止活动,人工维生系统也可以取代较低的脑干功能让病人的呼吸和心脏得以继续工作,使其血液循环等基本的生理反应依然能持续。然而,佛教徒不鼓励为病人安装人工维生系统来维持残喘的生命[31],应让病人寿尽而自然离去。因为:

i.       用仪器维持生命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
ii.      如此不但没有帮助减轻病人的痛苦,反而是拉长他受苦的时间;
iii.     万一病人的家属不再负担得起昂贵的费用,逼不得已选择拔除人工仪器时,他们将会感到非常不安乃至顿陷内心的挣扎,深恐促成有意或无意的杀害。往后,他们也可能会一直活在后悔和懊恼的阴影之中;
iv.     没有品质的生命也没什么好,最重要是临终能保持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里残喘的生命并不是指不需尽其所能来挽救生命,任他自生自灭。而是指已经被医生尽力抢救后宣告失败,复原的机率已经是零,只能依靠仪器维持残余的机械式反应的生命,再抢救也只是拉长病人挣扎和痛苦的时间而已。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2014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19 PM 编辑

2.7 安乐死

对于很多病入膏肓的末期癌症病人而言,每一分每一秒的存活都像活在火灼刀剐的炼狱一样,再加上病人不想成为家人精神的累赘和经济上的负担,导致他们当中有很多都希望能够以非自然且无痛的方式提前了结生命,歹生不如好死,以解脱一切痛彻心腑之苦。因此,有很多病人在自愿或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了安乐死,亦即接受‘慈悲的杀害(mercy killing)’。

有主动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是透过注射药物来结束病人的生命,被动安乐死则是除去病人维持其生命的人工维生系统,任病人慢慢自然死亡。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安乐死与杀人、自杀和协助自杀都是通同一气的。主动安乐死的合法化目前在很多国家乃在激烈争议之中,而被动安乐死较能被很多国家接受。

在佛陀的教育里,所谓的慈悲杀害[32]是毫无立锥之地可言,任何杀害生命的形式都是被佛陀所谴责的。佛教徒不会使用额外的方式促使病人更快死亡。任何形式的安乐死都是属于杀生或自杀的行为。只要病人过去杀业产生的果报没有消耗完,即使提前结束其生命,痛苦并不会因为死亡而停止,他还会在新的生命继续承受果报,而且可能会比死前的痛苦更难受;而促成安乐死的医生或亲属则造下新的杀业,生死两不安。

在佛陀时代,当病人的脑部功能一旦损坏时,接着的是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自然停止,病人也很快的被宣告死亡。然而,托现代先进人工仪器的福,病人受损的脑干基本功能可以被呼吸机器取代。只要心肺功能继续运作,垂死的病人就能持续获得氧气而勉强存活下来。如此,现代人对生死的界线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潜伏的大险境——对于一个插满管子、套着呼吸罩、完全依靠机器维生却已经不可复原的病人,到底可以拔除还是不拔除?

不拔除的话,病人拖着尸居余气的身躯,毫无尊严地半死半活着,日渐沉重的医药负担也就像锡镴般灌进家属彷徨无助的肩膀里;
拔除机器让病人被动安乐死,又恐有杀人之嫌,尤其是在拔除维生机器的过程中,没有多少人能够完全掌控迅速又杂乱的心念,很难确定在拔除过程没有生起一念嗔心。而且,当对象又是父母亲时,让当事人顿时堕入极度凶险的维谷——他们已经站在造下弑父弑母无间业[33]的悬崖边缘了。

因此,佛教徒一开始就不应让家属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尽可不使用任何非自然的方式延长生命,该去的时候就任由病人离去,不要再病人承受无谓的挣扎。于此,目前在医学界还有另一种选项术语:‘Allow natural death (AND)’,允许自然死亡。在此选项的定义下,病人可以在立遗嘱或住院时预先签署‘拒绝心肺复苏术 (Do Not Resuscitate – DNR)’的意愿书或同意书,表明当他们面临救治无效而导致心脏和呼吸停止时,不要施以心肺复苏术来延长机械式的生命,让自己自然且安然而终。

对于已经套上了人工维生机器的病人,站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还是不值得冒这种风险的。这里给的建议是:只能无奈让人工机器维持下去,再辛苦也必须支撑着,病人和亲属彼此肯定还有一些相互牵连的业缘还需要了结,一直到与病人的业缘报尽为止,万万不可在苦果上再添加新的苦因。虽然拔除机器可以省下眼前很多麻烦,但在长远的轮回路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被后代论师窜改为方便法门的晚期佛教经典里有记载着慈悲杀生的理论和一杀多生的说法。这些论说认为只要本着慈悲和忏悔心,即使杀生乃至杀人不但没有犯杀生戒,还有救生护法的无量功德。有些著名的法师和南传僧人也声称在万不得已时,大开杀戒除害蚊蝇鼠蟑和杀匪灭敌是允许的,也是佛教慈悲的一种表现。如此变质的佛教已经与其他允许杀生和圣战的世俗神教同流合声了。其实,通过禅修者对究竟法的实际修证,他们能观照到在任何杀生的心路过程里的究竟名法肯定是以嗔心为主导,不可能有一丝善心生起。当嗔心在未来临终前成熟时,将会带造杀业者投生恶趣苦界,并且多生多世遭受病痛短命的果报。在《法句经注》里有记载着佛陀的释迦亲族惨被琉璃王(Viḍūḍabha)屠杀灭族的典故。其实,以佛陀的大神通力可以很轻易就解决掉琉璃王,然而,佛陀并没有以所谓的一杀多生来挽救整个释迦族,而只是以如法的劝导尝试阻止琉璃王对亲族的杀戮。这也是佛陀综观所有因缘当中,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没有再好的了。当释迦族的恶业即将要成熟时,佛陀三劝不果,释迦族还是难逃被灭族的命运。没有任何人能比佛陀更具有智慧和慈悲了,但是,再慈悲的佛陀也不会以杀生的方式来救度众生的生命,更不会允许弟子们以慈悲为理由打开杀戒的方面门。佛陀本身已经给后代立了最佳的榜样,真正的佛教徒只应该通过清净如法,没有造新的苦因的情况下挽救生命,解决当前危机。一旦所有如法的努力已经徒然了,佛教徒只能果敢地消业障,以最好的善法去承受恶业带来的果报,绝不能以暴制暴、以恨止恨。

[33]无间业(ānantariya kamma)也称为五逆罪。无间业有五种:弑父、弑母、杀阿罗汉、恶意出佛身血及分裂和合的僧团。他们都属于重业(garukakamma),任何造下无间业的人下一世注定投生到无间地狱,没有任何善业或临终关怀可以阻挡无间业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4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尊者,您们怎么看待植物人?

他们算进入在有分阶段么?
如果他们像植物人那样,昏迷到临终时候。已经意识模糊。

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投生不善趣的机会很高?

真的没有一法可以尝试唤起他们过去所作的善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14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22 PM 编辑
moon_boy 发表于 2-11-2014 11:59 PM
尊者,您们怎么看待植物人?

他们算进入在有分阶段么?

moon_boy贤友,在一些国家的法律来说,植物人和被医生宣判脑死的病人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探测到陷在深度昏迷的植物人仍然有脑电波的活动,在医学界不能被判为‘死亡’的。在美国有位21岁的植物人Karen Ann Quinlan在病床上躺了10年。在这10年间,其家人、医院和法庭都在激烈地争辩着如何处理她的身体。经过一翻波折后,她赖以为生的维生机器终于被拔除,住进Morris View Nursing Home靠着喂食管人工喂食。没有维生机器的她竟然还可以继续存活了9年,但是她始终不曾醒来。

植物人对我们来说就像长眠不醒的活人,很多时候植物人的心都是处在有分心和穿插着梦境的心路过程。然而,植物人也可能会对来自根门如耳根和身触的目标撞击而起反应,他们也许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和感受到亲人按摩的刺激。也有一些植物人因为长期受到亲人爱人不屈不饶的鼓励和刺激下奇迹醒转的个案。

所以,我觉得植物人还是存有醒转的希望,不应该过早放弃。建议平时可以为他诵佛陀的经文,讲些佛法的故事或生命励志的故事给他听(要避免一切伤感消极等没有助益的故事)。如果他过去有做些善事,可以不时提醒他,带起他的善意。比如,如果他曾经领养过贫穷的儿童,可以为他汇报该孩子的现况等等。还有要记住的一点是在护理植物人的过程中,要带着光明、快乐、清净和正面的心境,照着生命之能会相互辗转交流的原理,通过声音、按摩、抚摸、梳理和柔握把正能量输进病人的身体里。很多不懂事的人在照顾植物人的过程时总是哭哭啼啼、焦虑苦恼、悲伤沉重的,不知已经有多少的负能量被植物人‘吸纳’了,让仅存的奇迹之脚步离开植物人越来越远。

不管他是否能听到,至少我们没有放弃,一切的努力不只是为他,也在为自己加油打气。念诵佛陀的经文不止可以加持周围的正能量,最重要的是不断地给自己佛法的熏陶,让佛法的力量在心流浇灌一遍。佛法和生命励志的故事也是一股支撑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让我们能在困苦中能维持着光明的一面,再辛苦也会含着笑容继续走下去。

我们也不能一概定论说植物人在昏迷的状态下死去堕落恶趣的机会一定比一般人高,这要依赖植物人的临终业和贯行业了。如果刚巧在他濒死时能听到佛经或亲人提醒的过往善举而生起善心的话,就能带起植物人善的临终业成熟;如果他的根门对外界已经没有了反应,在这阶段就看他的贯行业,也就是说只能看他的运气了。如果他过去健康的时候习惯于行善和有良好的品德,那么投生善趣的机会也会比一般植物人较高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oon_boy + 5 sadhu sadhu sadhu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14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死亡之相

每一个人在不久人世的前几天乃至几个星期前,他的心就会显现三种相:业(kamma)、业相(kammanimitta)和趣相(gatinimitta)。业是过去曾经造过的善业或恶业,这时,临终者将会看到无数的善恶画面迅速地闪过眼前。业相是与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至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影像,或是造该业的工具。趣相是临终者即将投生之处的征兆。这些死亡之相基本上可分为善相与不善相两种,也只有临终者本身才能看见。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1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1-2025 08:39 PM , Processed in 0.13295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