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9-7-2014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手问题 发表于 13-7-2014 05:16 PM 
嗯,那我需要准备一份表格给我的supplies填写,他们属于哪种阶乘,然后才注册 ?还是注册时,自己agar-agar ...
這個部份是你自己評估你的生意項目填寫的, 不管他們的事.
看你的business activities而定. 是看申請公司本身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14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歎名菜 发表于 15-7-2014 07:01 PM 
上了幾個GST seminar, speaker 都不建議早注冊。利用多點時間思考如何在GST 的環境下永續經營。有位更分析b ...
上了幾個GST seminar, speaker 都不建議早注冊。利用多點時間思考如何在GST 的環境下永續經營。有位更分析benefit vs cost 后,提議分折生意以避注冊. |
如果本身的生意比較複雜, 建議找Tax consultant討論好, 想好了再來註冊.
關於分拆生意, 確實是一個方式可以暫時避開GST, 但按照國外的執行經驗, 就算分拆兩家公司, 還是會當成一家公司來計算,
目前馬來西亞的GST tax law還沒有這一條, 但據知已經在討論著, 估計一段時間之後會修法.
我們也有client想了另一個方法, 就是全部轉成cash sales, 不過執行起來也不容易,
要看你的supplier和customer的配合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7-2014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歎名菜 发表于 15-7-2014 08:29 PM 
沒錯,分拆是很煩。
我觀察到很多企業不論大型或小型,在很多方面根本沒法有效地配合以迎接GST的到來。
...
分拆的難易度要看企業本身的營業項目和執行的模式.
有可能, 但其實只是暫時性的方法. 政府之後一定修法.
GST的來臨, 其實未來很多小公司也需要內聘員工做帳, 而且一定要用software.
不然會沒有辦法每三個月呈報一次GST.
這是非常的迫切的, 目前連各稅務公司, 會計公司都在購買software, 新增員工, 都在準備.
但因為三個月要報一次,其實是很快的, 差不多拿到records一個月內就要完成, 坦白說, 工作量奏增, 我們也不一定做的出來,
所以最好是企業和公司本身自己處理accounting的部份, 需要會做full set的, 才能趕得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7-2014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s_w 发表于 16-7-2014 09:25 AM 
我有个朋友注册过后,custom竟然来了4个人上公司调查是否符合注册资格。要了2年的财务报表。
這個要小心, 不過我們20年的經驗, 很多其實都是上來詐騙的.
記得一定要確認對方的身份, 是否真的來自custom, 然後不要當場把財務表給對方, 請他們發black & white的信過來.
Custom非常希望大家註冊, 所以有自願註冊的更歡迎, (實際上revenue多過500k一定要註冊, 少過也可以自願註冊), 根本不太可能上門審核資格.
我的audit firm時不時都有所謂custom的人打電話來和上門來,
有時候問對方是誰, 說來自custom的什麼什麼department, (我們都沒聽過的), 我直接請對方寫信過來, 掛掉電話.
也有上門的, 說是custom的, show不出正確的證件和信件, 我們也不開門.
所以, 小心吧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4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96453020 发表于 19-7-2014 11:47 PM 
如果本身的生意比較複雜, 建議找Tax consultant討論好, 想好了再來註冊.
關於分拆生意, 確實是一個方式 ...
那天看了Registration Guide,其实Customs已经想到商家有可能会分拆生意,所以有一个叫做‘Single Taxable Person'的rules,只要DG认为这些公司是一体的,那么DG有权叫这些公司去注册,可能没被发现就过关。
2) Registration (revised as at 23 April 2014)
68. A single taxable person means two or more business entities which have been directed by the Director General to be registered under one registration number. Two or more business entit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ingle taxable person when they artificially separate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tax avoidance. 有时候这些专家好像没看清楚那些Rules或没告诉商家这样做的风险。
|
|
|
|
|
|
|
|
发表于 20-7-2014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Customs的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Page:
GST Registration
1) Getting Ready for GST - Registering for GST
2) Registration (revised as at 23 April 2014)
3) GST Electronic Services Taxpayer Access Point (TAP) Handbook
Customs 刚刚出了这个Taxpayer Access Point (TAP) FAQ,供大家参考:
1)FAQ TAP General and Registration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7-2014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裝置軟件及培訓需時間‧企業應備妥迎消費稅
2014-07-15 16:55
星洲
吉隆坡15日訊)隨著消費稅(GST)將於明年4月1日正式實施,所有公司和企業受促儘早做好準備,不要再等!
他們越早開始做準備,特別是裝置消費稅兼容的軟件和培訓,就能夠避免在臨近實施日期時出現的瓶頸窘境。
由馬新社和稅務咨詢及管理私人有限公司(TAMS)舉辦的2014年全國消費稅會議顯示,很多公司和企業對消費稅仍然是一知半解。
不能再持觀望態度
據《馬新社》報道,距離實施消費稅的生效之日不到9個月的時間,時間已經不多了,更何況大多數公司似乎採取“等待和觀望”的態度。
顯然,公司和企業的準備狀態並不理想,但若他們聲稱不瞭解消費稅而不提前做準備,這是不能被接受的借口。
部份參加有關會議的人士承認他們的公司還未作好準備,也有公司表示在公佈2015年財政預算案之前,他們不想提前作出重大的轉變。
事實上,政府及各政府機構有必要共同努力,特別是馬來西亞皇家關稅局,以確保所有公司和企業做好充份準備。
但公司和企業本身需要更加主動的求取資訊和幫助,因為消費稅將影響到所有公司和企業,無論是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
將全面影響企業運作
消費稅也將全面影響公司或企業的運作,從資訊及通訊系統、採購、銷售和營銷、設定價格的部門、供應商和客戶服務部,以及流動現金都會受影響。
稅務咨詢及管理私人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保財說,通常一間公司或企業需時約18個月為消費稅做好準備,但他們現在只剩下9個月的時間。
“時間已所剩無幾了,他們必須加倍努力,以確保他們的業務能與消費稅制度接軌。”
他指出,有關公司或企業需要培訓員工、裝置符合消費稅的會計軟件,並且從2015年1月開始試用。
僅50%做好準備
他說,目前,全國只有約50%公司或企業已經為消費稅做好準備。
“很多公司或企業都沒有意識到,他們需要提昇會計軟件,以便符合消費稅,有關軟件不能在最後一分鐘才提昇,而是事先做好萬全準備和培訓。”
【相關新聞請點大事件:徵收消費稅】 |
|
|
|
|
|
|
|
发表于 16-8-2014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96453020 发表于 12-7-2014 11:32 PM 
有四種, 還有一種是export rate.
這個需要視整個生意所涉及的範圍, 基本上會影響之後每三個月一次的GST ...
你好。
什么是MSIC code?还有就是percentage of supplies?
如果公司大部份bill 的customer都是外国的customer,那又是under 什么rate? export rate 吗?
还有就是我们没有supplier,因为我们是做hosting/domain services, 那percentage of supplies 该填什么?
还有我们的费用就是帮人register domain charges 都是外币,那要怎样填呢?
如果要register,要去哪里register?
谢谢你。
|
|
|
|
|
|
|
|
发表于 16-8-2014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8-2014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quariel 发表于 16-8-2014 04:57 PM 
外国的话,算zero rate。
MSIC Code 可以参考这里,主要是你做的行业是哪个code。
http://msic.stats.g ...
有些 Industry 很重要,RMC 竟然忘了出 Guideline,如 Travel Industry & e-Commerce Industry.
最好笑的是读其他 guideline 的时候,它还叫我们 refer to Travel Industry. 
|
|
|
|
|
|
|
|
发表于 16-8-2014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vrz 发表于 16-8-2014 09:49 PM 
有些 Industry 很重要,RMC 竟然忘了出 Guideline,如 Travel Industry & e-Commerce Industry.
最好笑 ...
你都知我们政府的效率啦
看样子,这些Guidelines可能要等到10月左右才出完。。。说不定要等到12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14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蓝 发表于 16-8-2014 08:53 AM 
你好。
什么是MSIC code?还有就是percentage of supplies?
如樓上的朋友說的, 外國客戶原則上是屬於zero rated.
我只是再補充一下關於這類網站的special case,
其實有一些比較細的東西,(我不確定你的hosting是否是指這個)
例如外國人跟我買了一個abc.com.my的話, 一旦網頁是有.my的話, 哪就subject to GST.
如果沒有.my, 哪就不屬於GST的範圍內.
本帖最后由 96453020 于 16-8-2014 11:50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蓝 发表于 16-8-2014 08:53 AM 
你好。
什么是MSIC code?还有就是percentage of supplies?
你的问题吸引了我去找答案,结果我们的 custom 还没用这行业的 guideline,所以我是参考新加坡,不过都是大同小异的。
以上网友回答了
还有就是percentage of supplies?
你提供的服务,是占了多少巴仙 std, 0%, exempt, export。不是你的 supplier 多少巴仙
如果公司大部份bill 的customer都是外国的customer,那又是under 什么rate? export rate 吗?
这答案要你来决定。
首先,你是在哪里实行你的工作,如果你人在马来西亚,就要看你的客户在哪里
第二,如果你的客户在大马,你要 charge GST,如果不在大马,就是 export 是 zero rate.
如何证明 :参考新加坡的 :e-Commerce Industry 和 Webhosting
注意 :所谓的 turnover RM 500,000 是不包括这 export 收入,所以你要算好,扣了这 export 收入,你是否不超过 RM500,000 而无需注册呢?
修改 :对不起,taxable turnover 是包括 std, zero, export, group income
还有就是我们没有supplier,因为我们是做hosting/domain services, 那percentage of supplies 该填什么?
上面答了,无关你的 supplier
还有我们的费用就是帮人register domain charges 都是外币,那要怎样填呢?
要 convert 回 RM,用当时的 rate. 注册 GST 后,每开一张 invoice 都要有 RM的数目.
如果要register,要去哪里register?
以上网友提供了
本帖最后由 vrz 于 17-8-2014 11:32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quariel 发表于 16-8-2014 04:57 PM 
外国的话,算zero rate。
MSIC Code 可以参考这里,主要是你做的行业是哪个code。
http://msic.stats.g ...
谢谢你的解答,我还要深入研究一下,有问题可以再提问吗?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vrz 发表于 16-8-2014 09:49 PM 
有些 Industry 很重要,RMC 竟然忘了出 Guideline,如 Travel Industry & e-Commerce Industry.
最好笑 ...
我看了很多guideline, 但是就是找不到e-commerce的。.gif)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蓝 发表于 17-8-2014 02:03 PM 
我看了很多guideline, 但是就是找不到e-commerce的。
马来西亚没有,参考新加坡的。我有给你 link 了。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6453020 发表于 16-8-2014 11:46 PM 
如樓上的朋友說的, 外國客戶原則上是屬於zero rated.
我只是再補充一下關於這類網站的special case,
...
谢谢你的解答,还要多做准备才是。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vrz 发表于 17-8-2014 12:12 AM 
你的问题吸引了我去找答案,结果我们的 custom 还没用这行业的 guideline,所以我是参考新加坡,不过都是大 ...
谢谢你的解答。
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你。。
你提供的服务,是占了多少巴仙 std, 0%, exempt, export。不是你的 supplier 多少巴仙
我们的客户在外国,人在马来西亚,提供给外国的服务可以说占了95%,另外5%是在马来西亚, 这样说我们的percentage of supplies还 是export 吗?
注意 :所谓的 turnover RM 500,000 是不包括这 export 收入,所以你要算好,扣了这 export 收入,你是否不超过 RM500,000 而无需注册呢?
这个我们公司的tax agent 跟我们说我们的turnover已经> RM500,000 了,一定要register。但是他们没有说到这点。如果如你所说的,我们大部份的客户都是国外的。
要 convert 回 RM,用当时的 rate. 注册 GST 后,每开一张 invoice 都要有 RM的数目.
这样说的话,就是说如果我们一旦register gst,我们invoice的话都要用马币而不可以用usd了,对吗?
谢谢你。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蓝 发表于 17-8-2014 02:27 PM 
谢谢你的解答。
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你。。
RM500k is refer to taxable supplies which are included std. Supplies, zero rated supplies and disregarded supplies.
Yoy may go to custom dept. They have officer help you or teach you to register. 本帖最后由 CHONG02 于 17-8-2014 07:46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7-8-2014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蓝 发表于 17-8-2014 02:27 PM 
谢谢你的解答。
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你。。 我们的客户在外国,人在马来西亚,提供给外国的服务可以说占了95%,另外5%是在马来西亚, 这样说我们的percentage of supplies还 是export 吗? 你可以照这样填写,95% export, 5% std rate
这个我们公司的tax agent 跟我们说我们的turnover已经> RM500,000 了,一定要register。但是他们没有说到这点。如果如你所说的,我们大部份的客户都是国外的。 这个非常对不起,Taxable turnover 是包括 export,所以是要 register.
这样说的话,就是说如果我们一旦register gst,我们invoice的话都要用马币而不可以用usd了,对吗? 你的 invoice 可以放 两个 amount 的 column,一个是外币,一个是 RM,总之结帐的时候,下面 Net Amount & GST 都是 RM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