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点中国哲学》 祸兮福之所倚 作者: 田小飞 余秋雨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13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鳌
庄子特别重视个人心灵的修炼,
他主张人们在认识宇宙、人生时,要保持一种虚旷、开放的心灵,
千万不要使自己陷在固有的思维模式、心理结构里,不要固步自封。
庄子曾经借用孔子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说:
“我从小好学,到现在已经69岁了,但感觉还没有认识到最高的真理,我敢不虚心吗!”
《庄子·秋水》中讲了一个河伯见北海若的故事来阐明虚心的道理:
秋天来临时候,水流汇集到一处,河流变得更加宽阔,
河中的神灵河伯开始自大起来,觉得自己非常伟大,天下无人能比。
可是,当他顺流而下到达北海的时候,面对无边无际、烟波浩淼的大海,河伯惘然若失。
在这个时候,北海中的神灵北海若教导河伯说:
“我和你比较起来,的确是大得无可比拟,但如果和无限的宇宙比较起来,
我就像大山中的一块小石子、一棵小树苗。”
庄子借这个典故告诫人们:
我们的心灵往往受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已有见识和固有成见等的限定,
局限性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有限,需要在无限的宇宙面前保持虚心,不要骄傲自大。
《庄子·秋水》中又讲了一个井底之蛙见东海之鳖的故事来阐明不虚心的弊病:
井底之蛙对远道而来的东海之鳖说:
“我非常快乐!我出来时在井栏杆上跳跃,回去的时候就在破砖块旁边休息。
在水里面,游动的水托着我的两腋和两腮,跳到泥里,泥巴就盖住我的脚背。
你可以看看井里的虫子、螃蟹和蝌蚪啊,他们都没有我快乐。
我独占一坑水,盘踞着一口井,这是最大的快乐啊。”
东海之鳖听了以后,就对井底之蛙描述了大海的情形:
“一千里不足以形容海的辽阔,八千尺不足以形容海的深远。
大禹在世的年代,十年有九年水灾,但海水并不因此增加;
商汤在世的时候,八年有七年旱灾,但海水并不因此减少。
海水不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会因为雨水的多少而有所增加和减少,
这就是无限广阔的大海的快乐。”
井底之蛙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描述,感到非常茫然。
庄子这个时候就评价说:
“心胸狭小、琐碎的人去看事物,就像是从竹管子里面看天,天只有巴掌那么大,
又像是用锥子去量地,地只有鞋底那么大。这样的人实在太渺小了!”
因此,在庄子看来,虚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人立身处事的基本规范。
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偏执一方。
我们要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放眼无穷的宇宙和无尽的大道,
真正使自己达到自由的境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与一个老木匠有一个故事,
谈的是言和意的关系。
这个故事记载在《庄子·天道》中。具体内容是:
有一次,齐桓公在堂上看古代经典,
一个名叫轮扁的老木匠在公堂下做活,他看见齐桓公专心致志地读书,
就放下手中的木匠工具,好奇地走上前来问齐桓公说:
“请问,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
齐桓公回答说:
“我读的是圣人写的书。”
轮扁问:
“写这些书的圣人现在还活在世上吗?”
齐桓公回答说:
“他们早就死了。”
轮扁笑道:
“既然写这些书的圣人早就死了,那么您现在所读的只是些古人的糟粕罢了,
哪里值得这样专心致志地下功夫呢?”
齐桓公生气地说:
“我在这里读古代圣人所写的书,哪里有你这样一个做车轮子的木匠说话的份?
今天你要是能够说出些道理来,那还罢了,
要是你说不出道理来,我就要治你的死罪。”
轮遍赶忙解释说:
“大王请息怒,我并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也不是故意要诋毁古代的圣人。
我之所以这样讲,是用我自己做车轮子的经验来类比的。
做车轮子是一件细致、微妙的活计,
砍木头的时候慢了,做出来的车轮就会松软而不坚固,
快了,又会滞涩而难以嵌入。
要做到恰到好处,即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这其中自有奥妙。
但这种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没办法把这样的绝技传授给我的儿子,
我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样的绝技,
所以,我现在都70岁了,由于找不到接班人,只好还在这里为大王做车轮子。
由此类推,古代的圣人死了,他们高妙的思想因为不可言传而随圣人一道消失了,
因此,您现在所读的经书,只不过是圣人的糟粕罢了!”
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主张的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语言是僵死的,人类的思想意识却是极为丰富、微妙的,
因而,语言和思想是两码事,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
从现在观点来看,应该说,庄子的言意关系论局限性很大,
他把语言与思想意识加以分割,完全忽视了语言作为达意工具的价值;
但从另一方面看,庄子发现了语言作为中介工具的有限性,
揭示了人类意识极其丰富、微妙的特征,
这又是其高明之处。
庄子记叙了一个濠梁观鱼的故事,认为人即使有一定的理性,
但仍不能判定游动的鱼是否快乐,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鱼。
其实庄子的真实观点是人与鱼、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认识彼此的情感、意志的。
所以,庄子最后总结性地指出:
“我怎么会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我是在濠梁之上感悟到的。”
其实这是哲学上一个很大的认识论问题,
即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
人类作为认识主体是否能够认识外在事物的情感、意志,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人的认识极限的问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人”的境界
有一天,庄子在和弟子讨论问题。
弟子问:“怎样才算了解大道的人呢?”
庄子说:
“了解道的人必定通达于理,通达于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变,
明白权变的人才不会因外物而害累自己。
有至德的人,入火不觉热,沉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禽兽不能伤。
这是因为他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谨于去就,故没有什么东西能损害他。”
弟子问:“世上真有至德之人吗?”
庄子说:“孔子即是。”
弟子问:“何以见得?”
庄子说道: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义,虽到处碰壁,仍坚持不懈。
其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
一次,孔子游说到匡地,被卫国人层层包围时,仍弹琴高歌,满不在乎。
路人见孔子,问道:‘老师您有什么可乐的呢?’
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吧:我早就忌讳贫穷,仍难免潦倒,命运所制也;
我也早就向往腾达,仍未得富贵,时运所限也。
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智得也;
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达者,亦非智失也,时势使然也。
行于水中不避蛟龙,此是渔夫之勇;
行于陆上不避狮虎,此乃猎人之勇;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此乃烈士之勇;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运自有老天安排!’
不一会儿,有身披铠甲的人走过来,向孔子道歉:
‘很对不起先生!我们以为是阳虎,故包围起来。现在才明白误认先生了,我们马上撤退!’
孔子可谓通达权变的至德之人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儒与小人儒
自夏代开始,中国形成了一套礼仪制度,
这些礼仪制度把人们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规范之内,从而保持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
并且也从这些行为规范中,培养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
古代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祭祀神祗和战争,
因而,这套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祭祀神祗。
这些礼仪到了周代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备,也非常烦琐,
需要专门的人士去掌握它们,并且在行礼时充当司仪。
这些通晓礼仪规范并且在贵族人家祭祀行礼时充当司仪的人们,被称为“儒”。
他们必须通“三才”(天地人)、阴阳之道。
也就是说,儒不仅要懂得行礼时的那些仪式,
还要通晓那些仪式的意义和作用,即礼中之道。
墨子时常讥讽儒,称其“富人有丧,乃大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此是墨家对儒者的贬辞,仅仅反映儒者的部分情况。
其实,他们大都是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的学者。
到了春秋末期,以孔子为中心的一批学者,办学授徒,
整理和研究古代典籍,关心国家大事。
道家和墨家都称孔子一派为儒者。
孔子早就意识到这点,为了避免人们的误会,要与上述儒者区别开来,
特别告诫自己的学生:
“女(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显然,他们自认为是君子儒。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可以称为“儒教”吗?
由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简称“儒学”。
儒学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它是一门解释经典的学问。
这些被解释的经典内容,是孔子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居指导思想地位的成分,
即如何按照上帝或者天的意志,把国家治理好。
孔子最完整地继承了传统文化和这些文化设施中所体现的思想,
并且通过自己的重新解释,使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都得到了根本的进步,
同时也就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他的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这些被解释的经典一般说来有六部,即“六经”
(《诗经》、《尚书》、《礼仪》、《乐经》、《易经》、《春秋》)。
孔子去世后,被尊为圣人,
于是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的,或者被认为是孔子传授的著作的,
或者记载孔子言论的书,都被当做经典,
这样的经典有《论语》、《礼记》、《孝经》;
再后来孟子等人也被尊为圣人,于是他们的作品《孟子》也被当做经典;
还有两部书,被认为是孔子以前的书,如《周礼》,后来也被儒者们当做经典。
而解释这些经典就成为儒学的基本内容。
直接的解释开始时叫做“传”,后来也叫做“注”、“疏”、“解”、“释”等等;
间接的解释,形成后来被称为“子书”的主流部分。
因此,可以说,儒家学说继承了在它产生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后来又被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延续下来。
至于“儒学”是否可以称之为“儒教”,至今仍有争论。
赞同“儒教”的一派认为,儒教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
这个宗教的神灵系统是中国传统宗教的延续,它的理论部分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
他们认为,汉武帝把儒学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儒教的诞生;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取消了对上帝鬼神的祭祀,
标志着儒教的崩溃。
儒教把天(上帝)作为至上神,但是对天作出了重新解释。
儒教有自己的宗教组织,就是国家设立的专门负责祭祀的机构,
起初叫做“太常”或“奉常”,后来叫做“礼部”。
儒教认为天子就是上帝之子。
与基督教不同的是,基督教的上帝之子只有一个,
而儒教的上帝之子,则要由上帝根据他们的德行而加以任免。
上帝任免天子,天子任免官吏,官吏的主体由儒者担任。
也有人反对把儒学称之为儒教,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宗教的国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63岁的时候,有两次被鲁国驱逐。
在宋国时,司马桓砍倒大树对他进行恐吓威胁。
后来到了卫国,又被错抓入狱。
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又被楚军包围,
围困达七日之多,结果饿得弟子们有气无力;
但孔子却毫不计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孔子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强好多。
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修炼方式的成果。
儒家功就是儒家的学者以及信徒修炼的一种功法。
关于儒家功的内容与方法,主要见于
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和荀况的《荀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
儒家功将正常的生活、道德修养和练功融合为一体,
练功的目的是更积极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国,
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样为了出世,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点。
《大学》中有明确记载: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则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还没有脱离“我执”的束缚,
但儒家练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所以这种功法本身就是对于绝对自由的一种约束。
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简单,主要是以守静的心斋、坐忘为代表。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经问他什么是心斋,孔子答道: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张的心斋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能觉,
进而达到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
孔子认为心斋这种功法是修身的关键,
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户而知天下,还能使人延年益寿。
有了这种认识,孔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豁达的心态。
孟子在继承孔子守静的理论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内观养心养气的功法。
孟子的功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或养夜气。
求放心就是把为外物迷惑的心收敛起来,
养夜气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未与外界事物接交时的清明之气存养起来。
孟子认为这是保养真气的好方法。
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
思诚就是悟道,至于养浩然之气,就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宇宙元气。
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家的学者们基本上都继承了孔孟先圣的静坐功法。
到了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将静坐看做同读书、做学问同等重要的事。
但是,儒家的静坐一直没有详细的理论和具体的功法。
到了明朝时期,儒士高攀龙参考了程朱的理学思想,又吸取佛、道两家的功法精华,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的静坐理论。
关于静坐方法,高攀龙说:
“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静坐。”
所以,高攀龙的这种儒家静坐法,虽然很平淡朴实,但也是一种大众化的静坐法。
在孔子之后,儒家学者和弟子们在儒家功法方面都没有超过先圣孔子,
其实,儒家的功法是一种为入世做准备,或者对强身健体起促进作用的功法。
儒家功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功法和境界,
而是静心养性,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
本帖最后由 rufus 于 28-11-2013 01:05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
宋国是商朝(又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常自称“殷人”。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由于周公对周朝的特殊功勋,
周天子特别允许鲁国用天子的礼乐祭祀神祗。
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周代文化,在鲁国保存得比较丰富和完备。
这样的文化背景为孔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孔子幼年家境贫困,但聪明博学,十几岁时就以通晓礼乐制度闻名。
为了养家,他做过不少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管理粮库和放牧的工作,
后来做了鲁国某地主官,只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于是先被提拔为大司寇,即主管司法的官吏,并且代理宰相。
在代理宰相期间,曾随同鲁国国君和齐景公会盟,以自己的学问和才智,
折服了齐国君臣,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
然而由于鲁国的政局动乱和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
使他不能平稳地履行自己的职务,
不得不一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谋求发展。
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到过当时的很多国家,这样的旅程被称为“周游列国”。
孔子到过当时周天子所在的洛阳,
向当时主管国家图书的老子请教过有关礼仪的问题。
他到过齐国,齐景公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此后又到过卫国、陈国、蔡国等国家。
晚年,孔子看到亲自使天下归于秩序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于是放弃做官,
专心于教授学生和整理古代典籍。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劳作,把古代英明帝王的统治经验流传下来,使后世有所遵循。
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诗经》,根据鲁国史料写成的《春秋》等。
孔子一生教授了很多学生,史书上记载,他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位。
72位之中,又有十几位是最优秀的。
这些学生,多数都成为国家的官吏,其中不少人还是国家的大将、宰相或者顾问,
在当时和后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热心教授学生,只要拿很少一点礼物,他就收作弟子。
有很多人,是父子两代都跟他学习。
孔子去世后,依照礼制,弟子们都为他服丧三年。
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子贡,在孔子墓旁修建了一个草棚,
为孔子守墓六年,然后才离开。
后来,他的弟子和鲁国群众有许多就在孔子的墓旁安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居民区。
儒者们也经常在孔子墓旁演习礼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1-2013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
那时,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地发生。
例如,公元前607年,晋赵穿杀了晋灵公。
公元前548年,齐崔抒杀了齐庄公。
虽然晋灵公和齐庄公都是极端暴虐的统治者,
但臣杀君,在孔子看来就是犯上作乱的表现。
孔子曾经说:
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
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
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认为要制止上述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
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重要的就是要“正名”。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
孔子说:
“必也正名乎!”
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
孔子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也就是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
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
君,若按照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
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
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就君臣关系来说,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
对于臣,就应当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
例如,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妻,本来违反周礼,孔子也明知这一点。
但当别人问他时,他说鲁昭公“知礼”,故意替鲁昭公掩饰。
季氏有些僭越行为,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流行的现象了,
孔子却特别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他还对周礼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和补充,主要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方面。
他认为,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的事情,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
人心自然就归服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3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帖 !!
本帖最后由 rufus 于 2-12-2013 05:31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3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可以合一?
儒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
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代很多贤人志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天人合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阐发。
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
首先,
天的基本规定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
所谓“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
如此的天命对人事居于主宰的地位,
它虽不具有直接的人格神的意味,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但它的运作却往往是与人的主观愿望、意志和行为相违的,
这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
当然,其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人:
“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而在人一方,
只有最终屏除其主观的好恶情感而顺从于天,
才能有资格担当起上天的大任。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离娄上》)。
其次,
则是陵园子天人合一观的更为根本的含义,
即从心性角度发明天人,把人对外在必然的关系
转换为主观意识(心)向内体验仁义道德本性(性、天)的关系,
天人合一演变为人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体验。
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他的本心或良心,
因内含仁、义、礼、智的道德本性,又称“仁义之心”;
如此在心、性又被称之为“天爵”或“天之所与我”的“大体”,
故心、性、天实质上是同一的概念。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命题。
因为万物的本性同样由天所赋,
而天性即在我心,只要向内体验到本性,
也就与天、与万物之性相通,
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
对人而言,
再没有比这更为快乐之事了,
所以说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
孟子的心、性、天合一观影响深远,
后来儒家的心性哲学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思路。
孟子认为,人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能完全了解天。
修养自己的心性,就是侍奉天。
这是儒学天人合一说的基础。
汉代,董仲舒认为,
天和人是同类,所以可以互相感应。
比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
天每年有360天,人的骨骼有360节;
天是圆的,人的头也是圆的;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等等。
因此,天是人的曾祖父。
并且说道:按照类别来考察,天与人是一类。
这是天人合一说的正式提出。
这样的天人合一说,又叫“天人相副”,
即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范型。
宋代,张载提出,
天就是那广大的虚空,而虚空就是气,
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
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气中固有的存在,
所以“天人一物”,即天和人是一样的存在物,
并且完整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
二程则认为,人是由气聚合而成,气中有理,
理是气的主宰,这个理,就是天理,
人的本性和心灵就是天理,所以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
并没有分而为二,所以不必说什么“合”。
这是更加彻底的天人合一说。
董仲舒主要从形体的外部结构上论述天和人的一致,
宋代儒者则主要从人的精神内容上论述
天人合一或天人为一,天人一体。
他们的共同点是,人是天降生的,人的本性是天赋予的。
所以,
王夫之说周敦颐《太极图说》所说的太极分化成阴阳,
阴阳分化成五行,阴阳五行的精华聚合成为人,
五行的性质构成人的本性,是彻底弄清了天人合一的本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3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本善?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
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
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
(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
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
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
《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
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
孟子说人性善,
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
而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
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
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
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
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
有段论证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沐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
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
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
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
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
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
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
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
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
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
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
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
人才能真正成为“人”。
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2013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本恶?
荀子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性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
荀子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呢?
荀子认为,
人生来就贪图物质利益,喜欢美丽的女人和悦耳的音乐,
并且为了得到这些而憎恨别人,因而人的本性是恶的,
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不对的。
荀子说,所谓本性,就是不用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东西;
假如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那就不是本性,而是人为的结果。
仁义礼智都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得到,
所以他们不是本性,而是人为。
这就像弯曲的木材经过矫正才能变直,不能说直是木材的本性;
泥土经过陶者的加工成为器皿,
不能说器皿的性质是泥土的本性。
仁义或者礼义都是圣人规定的,
他们规定这些,就是为了矫正人的恶劣的本性,
就像发明了矫正木材的技术是由于木材弯曲一样。
所以不能把人为的东西说成是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区分了本性和人为,在理论上比孟子深入了,
对儒学曾经造成过重要的影响。
汉代儒者,把孟子和荀子的理论综合起来
提出了人性有善也有恶的“性三品说”。
到了宋代,孟子的性善说成为儒学的理论基础,
荀子的人性论就遭到了激烈的抨击,
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了。
宋代,荀子还在孔庙中享受儒者们的祭祀;
明朝嘉靖年间,整顿国家祀典,荀子因为主张性恶论被逐出孔庙。
荀子将人的生理需要和感官快乐划归于人的本性,
实际上就承认了这些属性的合理和必然的地位。
但在同时,荀子又给它们以否定的恶的评价,
因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性恶》)。
荀子判定善恶的标准是社会国家的礼义法度。
礼义法度虽然是“反性悖情”,
违背人的感性欲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
但它却是维系社会国家的统治秩序的必需的手段,
故他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在这里,个人追求感官快乐的必然性
已经转化为社会国家抑制这种追求的必然性。
国家制定礼法,通过人为的教化作用促使人性转化为善,
即所谓“化性起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2-2013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荀子(约公元前340年—前245年),
是战国末年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
名况,字卿,赵国(今河北、山西、陕西各一部分)人。
据说他曾经到过秦国、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
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到大夫们中间担任祭酒。
古人每次饭前都要进行祭祀,
众人聚餐时,也要先行祭祀。
这时要由一人领先,把酒奠于地上,这人就叫祭酒。
荀子担任祭酒,反映了他在齐国大夫中德高望重的地位。
祭酒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
而这个名称本身,也体现着古代为学的性质。
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
齐国有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大夫,如邹衍,
他经常同田骈等思想家,讨论政治和哲学问题。
荀子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
使他对天地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荀子老年,受到齐国一些人的排挤,于是离开齐国,
到了楚国,接受楚国贵族春申君的任命,
做兰陵地方的主官。
春申君死后,荀子也被免职,
于是就在兰陵安家,直到老死。
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著名的法家学者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对当时的政治极端不满意,
尤其对当时接连不断的君主被杀、
国家被灭更是痛心疾首。
在他看来,这些君主们最大的错误,
是不按照正确的道路来治理他们的国家,
而是热衷于求告神祗,相信那些巫师,
从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中去猜测天意;
而像庄周一类的人,又玩世不恭,
用一些滑稽的言词来调侃世事,扰乱人们思想。
所以他研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言论,
考察他们的主张与实行的效果,著书数万言,名为《荀子》。
《荀子》一书由于历代的保护整理,至今保存得比较完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2-2013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获得全面性的认识?
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
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问题。
荀子的解释源于他对“道”的认识。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认识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
“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由于万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长,
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余,
知近不知远,知始不知终,知古不知今,
就必然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这也正是他所总结的当时“百家异说”的缘由所在。
如“墨子蔽于用(功利)而不知文(礼乐);
宋子蔽于欲(情欲寡)而不知得(利己);
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等等。
而要不被万物所蒙蔽,关键就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
全面地占有材料,然后再加以折衷取舍,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即道。
“道”的意义在荀子,正在于它是全面性的知识,
“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同上)。
片面性的知识则与道无缘。
荀子主张的认识论原则,即虚心、专一,保持心理的宁静。
原话见于《荀子·解蔽》篇。
荀子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即懂得道。
如何才能懂得道?荀子的回答是,使心灵“虚一而静”
“虚一而静”来源于老庄和《管子》的思想,
在荀子,它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虚心(虚)、专心(一)和静心(静)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荀子又称它为“大清明”。
在如此的心理状态下,
人排除了外界和内心杂念的一切干扰,精力高度集中,
认识活动便能取得所期望的成果。
不过,荀子的“大清明”不仅仅是作为
认识进行的前提和知识的正确性的心理保障,
而且它与知识本身是直接同一的,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人便能无所不知,一切规律都会为我所掌握,
这表现出荀子把认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思维定向。
荀子从人具有一定知识和记忆开始讲认识方法,
它将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视为心中已经储藏的东西。
所谓虚,就是不要因为这已经具有的储藏危害新获得的知识。
人的心,从人出生开始,就有知觉或者认识能力,
有认识能力,就能知道不同的事物,就会具有不同的知识。
不因为这一种知识损害另一种知识,就是专一。
心是时时刻刻在运动的,在梦中也胡思乱想,
注意力稍不集中,也会胡思乱想,
不用这胡思乱想危害认识过程,就是静。
用这样的态度去求道,就是虚一而静。
这样做,就能洞察一切,认识一切,
坐在室内可认识全部世界,处于今世而知道遥远的古代。
能懂得天地万物,能明察社会治乱,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不能虚一而静,心就要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会产生认识错误。
有了认识错误,小则处事失误,大则国破家亡。
他认为古代那些亡国的君主,就是因为受了蒙蔽,
因而行动上违背规范,使国家动乱以致灭亡。
所以与虚一而静相对,他提倡解除蒙敝,即除去心中的杂念和疑虑。
他认为,有了疑虑和杂念,会把树木当成人,
把石头当成老虎,把大河当成小沟。
他还举例说,
有个人叫涓蜀梁,在月夜走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鬼,
把自己的头发当成妖怪,以致惊恐而死。
要避免这些错误,就要解除蒙蔽,使心虚一而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3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定胜天
天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它是许多哲学家的理论基础。
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关系理论,也就是“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的意思是掌握天的运行法则且利用之。
说这句话之前,荀子在论述国家和个人命运是由什么决定时说: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也就是说,国家的命运,决定于能否贯彻礼仪制度;
人的命运,则决定于天。
在这里,荀子和一切儒者一样,也是一个天命论者。
同时,他也把仁、义、礼、智作为治国的根本。
那么,人应该如何对待天赋予自己的命运呢?
这里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崇拜天并且盼望给自己降下幸福,
顺从天赋予自己的命运并且赞美天。
在荀子看来,这种态度说明还不明白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能,
是放弃人治,而盼望不能实现的东西。
所以他主张把天当做自己家里保有的器物一样地去掌握它。
掌握天,也就是掌握天命。
掌握天命,然后去利用天命,
或者说,根据天命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尽自己的职能,
不放弃人的职能而去盼望天给自己降福。
墨子曾经批评儒家的天命论,
认为主张天命将会使人懒惰,
因为天既然赋予了自己这样的命运,
自己的努力也就没有作用了。
所以墨子主张天志,认为没有天赋予的命运,
天只是根据 人的行为善恶决定给人幸福还是灾祸。
荀子作为儒者,
他不否认天命,但是主张人应该掌握天命,
并且加以利用,尽到自己的努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13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灾与人祸
“天行有常”是荀子天人理论的中心。
荀子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坚持天道运行有着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本立场。
“天”在他是指“无形”而又能成就万物的客观自然界,
它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的,
不论是圣君尧、禹还是暴君桀、纣在位,
它都始终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荀子据此批判了社会的治乱缘于天、时的错误观点。
道理很简单,天时历象在禹与在桀时都相同,
而社会却有一治一乱,所以天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强调,天并不因为人们害怕寒冷就停止了冬天,
也并不因为人们害怕辽阔就取消了广远,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一切都是自然而必须的过程。
荀子肯定天道运行有自己的“常道”、“常数”,
并对当时流行有神论和迷信观念进行了批判。
他对时人感到惊恐的“星坠木鸣”等非常现象,
力图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去作出解释。
认为人们限于自然知识的匮乏,
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却大可不必。
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其实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荀子在这里提出了“无何(神)”的重要主张,
对社会上盛行的祭祀等宗教活动,也做出了无神论的解释,
强调礼帛的健全与否才是决定人事祸福的根本所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2-2013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胜天命
墨子反对儒家的天命观,
注重人力的作用,认为人可以以强力战胜天命。
社会政治的好坏,在他看来与天命无关,而在于人为。
桀纣与汤武,一治一乱,“此世未易,民未渝(变),
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
岂可谓有命哉”(《非命上》)。
不是命,而是统治者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的治乱兴衰。
故敬畏天命是无益的,
所谓“命”的概念,实乃“暴王所作”(《非命下》),
是统治者用来迷惑民众的。
墨子遂提出了“强力”的概念来与天命抗衡。
墨子认为,人与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
是后者有天生的羽毛蹄爪为衣裳、水草为饮食,
故既不用耕稼树艺,又不用纺织,
一句话,“衣食之财,固已具矣”。
但是,人却与此不同:
“不与此异者也,赖其力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
人是以“力”去证明自己生存的理由的,
所以根本谈不上天命的问题。
在这里,所谓“力”,实际上也就是劳动。
劳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手段,
“不与其劳而获其实”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
墨子的强力观不仅要与自然抗争,
而且也是对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抨击。
故与儒家的“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治则治,命乱则乱”
相对应的,是墨子的“强必富,不强必贫”;
“强必治,不强必乱”(《非命下》)的强力胜天命的观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2-2013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子(约公元前480—公元前400年),
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
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汉朝的王充甚至说,
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
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
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
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
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
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
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
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
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
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
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
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
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
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
《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
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
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
原来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
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史籍。
《墨子》内容广博,
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
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
可惜已经散失。
现在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
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13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神是否存在?
墨子主张非命,但同时又倡导“天志”和“明鬼”,
肯定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
他认为,天下无论大国小国、长幼贵贱,
都是天之属国和天之臣民,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故谁也不应该压迫谁,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
如此的天意实际上就是墨子自己的意志,
所以他说他有天志就如同“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一样,
他要以此“规矩”为标准来衡量天下的社会政治主张,
结果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是最佳的选择。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即便是天子,他也要受天的警诫和约束。
天子为善,天会给予相应的奖赏;
天子为恶,天则会给予相应的惩罚。
天的意志成为了人间最公正的裁判者和实际的威慑手段,
以此来推动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政治主张的施行。
除了天志的手段外,鬼神也成为了墨子的助手。
他认为,鬼神是天或上帝的辅佐,是最为明鉴的,
吏治官府之不洁,君王枉杀无辜,鬼神都无所不知,
所以统治者行事必须要谨慎小心,不然便会受到鬼神的惩罚。
墨子利用“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来推行他的说教,
一方面是利用了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所倡导的“强力”其实并不强,
不得不到天国去寻找补救的力量,
幻想有圣明的上天、鬼神来解决人间“别相恶、交相贼”的严酷现实。
这也就造成了他既主张非命,
又提倡天志和明鬼的一个奇特的矛盾体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2-2013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无差等
墨子的爱无差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兼爱”主张中。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中心,
也是墨子一生从事政治和学术活动的归缩。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动乱情况进行了总结,
认为国家之间的征战,君臣上下的篡乱,
家庭人伦的不合,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其实都是由相互之间“不相爱”而产生的。
而医治的药方,就是“兼以易(代替)别”,爱无差等。
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不分差别彼此而普遍相爱的“兼爱”思想,
“视人之国若视其(己)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是平等的关系,
通行的应当是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原则。
在如此的社会图景下,
先秦时期激烈的征战、劫夺、欺诈等人类社会的恶习都被消除了,
“天下之人兼相爱”,到处是一派和睦美好的景象。
墨子讲仁却反对礼,
认为儒家讲礼是“糜财而贫民”,“伤身而害事”。
跟儒家提出“仁”作为对春秋战国纷乱社会的应答不同,
墨家提出了“兼爱”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治世理想。
儒家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准则大异其趣,
墨家从“兼爱”出发,却以“利”规范行为。
墨家所讲的“利”,不是个体的私利,而是天下的公利。
这种公利,其实质也就相当于儒家的“仁”。
因此,积极地为天下人谋福利,是墨家的立足根本。
跟儒家走“上层路线”不同,
墨家提出“兼爱”的主张,而且还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
墨家之徒行侠仗义,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精神,
对后世的侠文化有很深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
除此之外,墨家从墨子到其学徒,都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为他人利益而不爱惜自身,奔走四方解人急难。
如果我们将墨子这种兼爱思想与西方文化作对照,
就会发现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墨子“兼爱”思想的最好对译,
而且,墨家的“兼爱”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兼爱”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积极意义,
那就是它对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没有必要否认人的自私之心,
但是,如何才能处理好利己与利人之间的关系呢?
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人的社会属性与个体属性之间的矛盾呢?
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
再说,关怀和爱护他人,在很大程度上会获得身心愉悦的回报。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兼爱”作为做人的原则之一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