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3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支持hor。
下来我继续分享了。
世界观既然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那么我们一般人的世界观其实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类在生活或生产的实践中,一直要跟周围世界各种事物打交道,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它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建立起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苦乐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苦乐观等等。只不过这些都是自发形成的,缺少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所以无法形成理论体系。
当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是怎么来的呢?在古时候。科学还不太发达的年代,人类对自然了解不深,对社会也不太理解,对人的精神更难以捉摸它。哲学思想主要处于一种思辨,结合伦理比较多的一种学问。
一直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时候,自然科学发展地很快了,很多新学科也发展起来,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等,这些理论证明了生物界的有机联系,物质的统一性和生物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过开始的时候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企图建立的是“绝对真理”式的思想,把哲学凌驾于一切科学的所谓“科学的科学”,要用哲学来代替一切。岂料到头来不但妨碍了科学的进步,也阻碍了哲学自己的发展。
在这些历史条件的大前提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黑格尔哲学思想中吸收了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一步发展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而具体科学则是研究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这样一来哲学才第一次成为有了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包括了物质意识的关系,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在这之前也有唯物主义,但是从马克思这里,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
|
|
|
|
|
|
|
发表于 23-4-2013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eggy_str 发表于 23-4-2013 02:17 PM
原来规老的人生经验不过只剩感受而已?
不知道发明哲学的第一号人物是参考哪一本书的呢?{:wh ...
不知道发明哲学的第一号人物是参考哪一本书的呢?
第一個人 ,只好參考不穩定的個人感受 .
是後人 ,
有系統性的把個人感受系統化 ,寫出穩定的 ,公認的 ,有邏輯共識的教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3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4-2013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气 发表于 23-4-2013 02:39 PM
我记得几个月前在看大爱台的节目,当时有一个师父在讲课。他说了一句话:“这世间的东西都是互相联系和互 ...
我不是佛教徒,更不是什么佛学专家,但是我对佛法的因果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根据这个因果论就能解析“这世间的东西都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说法了。我个人认为的因果论有点像【蝴蝶效应】,因为某人在某地某时做了某事【因】,结果造成某人在某地某时遭遇了某事【果】,所以看来好像明明互不相干的两地两人两个时代,却有因果的联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3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eggy_str 发表于 23-4-2013 02:08 PM
掌握规律用基本概念应该比学术名词容易多吧?难道要人人都成为哲学家方能不离开方圆的规矩?
因有点无 ...
我不是这个意思,理论可以由专业的学家们去搞,那么我们学习起来就容易。
如果用电脑就非把软件、硬件搞通了才行,那么我们能办多少事呀?
不过怎么用电脑的规律我们当作是束缚而不学习它,在这个领域要求自在是没有的。
这才是我想说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3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rntan 发表于 23-4-2013 02:59 PM
我不是佛教徒,更不是什么佛学专家,但是我对佛法的因果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根据这个因果论就能解析“ ...
照呀,这样也不错,不过一般学佛的人不是那么想的。以前佛教思想不会这样来解释它的,不过现代人基本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这番道理了,用来这么解释就可以了。不过,这还没有在佛教思想的根本点上有任何明显的矛盾,后人要怎么根据现代语言来解释都是可以的。
一种思想可以这样慢慢越来越符合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是最好的,可在宗教思想方面,尤其是触及基本观点的地方往往不是这样的。
|
|
|
|
|
|
|
|
发表于 23-4-2013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气 发表于 22-4-2013 06:20 PM
虽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就是哲学。
哲学是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加以系统化的 ...
我对“正确的哲学”这种说法表示不赞同
对哲学可以批判、可以评价,但是用“正确”这个词形容哲学有点不合适。楼主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一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3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4-2013 10: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呀。。。LZ啊,神气,超板呀;
帖題是不是改了?
之前記得是人生觀的哲學,對不對jek???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4-2013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细一点讲当然是太多了,我只简短地分享一些基本的东西。
首先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讲起。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可知论主张世界可以被认知,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
历史上,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有哪些?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脱离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其主要特点是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风等),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它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具直观性和猜测性,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到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一定实证科学的根据和论证,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朴素性,是物质观上的进步。但也有其局限性:①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实,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即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具体表现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13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物质的
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一般人一提起物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自然界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其实我们这世上还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具体物质,如空气、电磁场等,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还包括了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这么说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的定义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阐明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划清界限;还肯定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在哲学上,对世界统一性问题有两种观点,认为只有一个本原的叫做一元论,认为有两个本原的叫做二元论。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但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唯心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整个世界除了移动的物质,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存在。不过物质的形式是多样的,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主观意识,为事物都是意识的产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13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事物都在运动。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阐明了这一含义深刻的哲理。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接触的已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上游来的新水流。客观事物就像河水一样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哲学所说的“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这种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一切事物都在运动。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明显的,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划破夜空的流星等。有些事物变化是缓慢的,人们不容易觉察到。俗话说“稳如泰山”,但科学研究表明,泰山在100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50万年间升高了1600米。还有些物体虽然运动速度快,但距离遥远,或者是物质本身太小,也不容易感觉到。恒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以每秒14公里和26公里的速度飞奔。微观世界的原子、分子基本粒子同样是在不停的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运动速度非常之快。
世界上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其形式是多样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把宇宙间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顺序,概括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5种形式。这几种运动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物质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并不否认静止。它指出静止是从一定的关系上考察运动时,运动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表现在:(一)某一具体事物在某种场合下可以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就其不具有这种特定的运动形式这一点而言,它是静止的。例如地面上的建筑物就其对地面没有作机械运动这一点而言是静止的。但是这种静止仅仅是从一定的“参考系”看来才是如此,从别的“参考系”看来又是运动的,如建筑物随地面一起围绕着太阳运转,又随太阳系一起在银河系中运转,等等。(二)、对一个事物的根本性质而言当它的运动还没有达到根本质变的时候,该事物还是该事物。一颗种子没发芽前叫做种子,发了芽就不再叫做种子。其中有质变、量变的变化,这些都是运动的内容。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物质的存在和运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同运动中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要去描述任何事物都是无法想象的。
|
|
|
|
|
|
|
|
发表于 1-5-2013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气 发表于 22-4-2013 06:20 PM
虽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就是哲学。
哲学是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加以系统化的 ...
其实与其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说哲学是关于处世观的学问会更为确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5-2013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主题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一点唯物主义的思想。
因为本地的情况没有太多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它,没有任何组织在本地来做介绍。
而唯心主义的思想就多不胜数了,而且主要是宗教思想。
但是基本上绝大多数人接受唯心主义的思想都是在对唯物主义的思想存有片面的见解的情况下。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主题的内容可能会颠覆大家对唯物主义的看法。
接下来,继续分享。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是:客观性、重复性、普遍性。
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唯物主义并不认为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是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掌握和利用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谋求幸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3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了,我们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单是这个意识怎么来的,不是唯心主义所说的被造或者从从另一个空间来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出现了有机界,再发展出了生命,由低级向高级逐步逐步的变化。而人脑是意识的有形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两种反射活动和信号系统也是人才有。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内容和对象来说是客观的。
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但又强调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性和能力。这主要表现在:
1.意识活动有目的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
客观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意识的)认真分析,在偶然中把握必然,从而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其中还必须懂得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片面夸大意识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精神万能论”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以前虽然是在共产主义的统治,不过也搞过唯心主义,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出了大跃进的这种问题,害死不少人。仔细分析一下大家就会慢慢知道唯心主义的一些问题了。这里又要提醒大家一下了,唯心主义目前大都是属于宗教的,不过宗教也不是100%不好,我没有意思全盘否定宗教对社会的贡献。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3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大选刚过,也发表两句吧。
这次的成绩虽然跟心目中的有一些落差,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换政府,谈何容易。需要的是更大的激情才办得了。
自从国阵成员党间的关系变质后就应该预料到目前的局面。
种族主义是应该受到唾弃,不过我国国民的确还远远没有准备好。
关于社会的发展规律我曾经分享过,社会他必须是先把简单的、基本的规律先掌握好了,才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更高一级的规律。在马来西亚种族主义还没有破除到一定的临界点的话是没有办法换政府的,这也是大家怎样把这个意识里面的私有思想一点一滴、慢慢地克除掉。也许一部分华族已经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了,不过还是看到不少人因为换不成政府又大骂马来人,我只想说:你的种族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大家也还没有把马来社群的命运和我们华族社群的命运等同起来,去包容他们,教育他们。
美国为什么可以有黑人总统,因为美国国民的种族思想不是十分强烈,当国家有这样的需要就容易水到渠成了。马来西亚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难以促成两线制,还差人家一大截。
唯心的思想方式可能面对这样的问题就会去祈求神的帮助,念经文、放生来回向。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优劣即判。
|
|
|
|
|
|
|
|
发表于 6-5-2013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气 发表于 6-5-2013 01:30 PM
今天大选刚过,也发表两句吧。
这次的成绩虽然跟心目中的有一些落差,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For the injustice(we seems to be felt like that way), we have to be patient, although this route was created by its majority
In the other hand, so called "justice" was control by the majority, but us. Please Figure out
for the seek of [i have a dreams], this is the long journey that we have to go trough, perhaps the victory finally will be turn up as well.
|
|
|
|
|
|
|
|
发表于 7-5-2013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哲学,可是又少了那份耐性
一看到长篇大论的文章,有股冲动想要看重点,看到前面然后直翻后面。
所以如果有时间,就会翻翻那篇文章,再重新看一两遍。才完完全全地看完。
我觉得有时遇到知音,坐下来谈天说地,畅论一番,是很不错的感觉。
可是若过多的理论,少了实际行动,我会对理论的实践性多了一点的疑惑。
我觉得哲学,观点,定义,都需要有行动配合。
明白而不做,实为纸上谈兵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5-2013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冲 发表于 6-5-2013 07:27 PM
For the injustice(we seems to be felt like that way), we have to be patient, although this route w ...
这应验了这么一句话: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5-2013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前面提到的那个师父讲的那句话其实就符合唯物主义这个联系的观点了。本来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都是虚幻的。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果这位再加上发展的观点的话,慢慢就变成接近唯物辩证法的说法了。
这世界怎么普遍联系呢?
它指出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标志事物和现象存在的统一性、整体性的范畴。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互相隔绝的,而是同周围事物广泛的联系着的。因此恩格斯说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有三层意思:1。任何事物内部包含很多要素,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2。事物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的阶段,各阶段之间也有固定的联系。3。自然界许多事物看起来表面分明,但是如果离开联系,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还指出联系是多样性的,,联系的性质可以分成本质和非本质的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整体和局部的联系,因果联系等等。事物的联系还有它的系统性,一切事物无不都是一个系统,这个宇宙就是一个由无数互相联系的事物组成的大系统。系统有它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总之,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任何孤立的、片面的观点。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