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冀

[生活] 《閱讀青春》 [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5-7-2012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冀 于 27-7-2012 04:02 PM 编辑

18

「我想,讀過《春上村樹 雜文集》的朋友,都多少抱著一種相當愉快的心情」。但倘若是村上先生自己讀起來,那就必然是在<序>中所提到的那種心情了。

  最近,正著手把往日寫過的文章都匯集起來的我。就有著那種「亦愛亦恨」的複雜心情。每每讀到一些毫無印象的文章時,我總有:「奇怪,我曾寫過這樣的文章嗎?」的感受。

  再是令我難受的即是遇見了自己的愚蠢。

  當然,這種愚蠢在「當下」是多麼不可一世的。可就在幾年後讀起那樣的文字,卻又不得不像似一個無知的人對著一個天才般地嘶吼。每每就是這自嘲般的心情直戲虐著我。

  我甚是開始懷疑,到底什麼時候的我才懂得反思?

  儘管是多麼殘忍,但還是沒有理由拒絕我這樣做的。畢竟在「壞」的文章,雖讀起來是多麼地可憎,但至少那叫我明白:「是的,我曾經就是這樣活過」。

  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時某人,就在這自轉又公轉地地球上存在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不再嗥月 + 10 更新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7-2012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

  我記得再讀《春上村樹 雜文集》時有一章節是討論「我是誰?」這樣的一道問題。春上先生認為這不是小說家該問的,也不是小說家該解答的,更是因為普通的人深陷於這樣的問題而不得不被「邪教」(奧姆真理教)所迷惑。

  但對此,我卻不怎麼贊同。第一,「我是誰?」這是一道哲學問題,而且我相信誰都應該時不時地自問。因為那叫:反思。第二,「我是誰?」通常就是最好的寫作命題。不論是小說家的故事,還是哲學家的哲理,都不得不是由「我是誰?」而出發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說:

「歷來我所寫過的所有作品,都是自我感受的故事。」

  因此,都是我的故事。

  或許,往日的我更善於「包裝」。但不論是以怎樣「形式」的創作表現「文字」,其最後目的都是在闡明(或分享)作者本身的觀點。(這是不可能不承認的事實。)所以,「寫」與「創作形式」,最基本的目的就僅僅是要表達一種意見。或許,我現在如此的文字並沒多少人願意接近,但這也僅僅是一種意見的表達、及選擇。

  但我並不會因為如此而感到不悅,那情感只能被形容為:孤獨。

  所以,我想我是孤獨的。但並不值得悲哀。因為19世紀的馬克思是孤獨的。馬奎斯的《百年孤獨》雖並不孤獨,但故事裡的字裡行間卻沒有一字是不孤獨。因此,人總是要孤獨的,連幸福也曾孤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12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然而,為什麼就這樣情不自禁地一寫就是7年的時間?

  我曾經在不同的年齡嘗試回答過這類似的問題。13歲,我開始寫小說。那時的我純粹只為了讓她知道我的感受。14歲,寫已經成了習慣。15歲,寫顯然已是一種興趣。16歲,寫似乎成了我在情場上的「武器」。17歲,寫是一種「作法自斃」。18歲,寫是一種「自作多情」。19歲,寫是一種「自我慰藉」。雖然,我還未嘗及20歲的滋味,但「寫」再怎麼看來也不會突然間消失了的。

  我一直為我愛上「寫」而感到驚喜、及欣慰。但是文字對我而言,時而太沉重,時而又太輕浮,就像天邊的雲。記得Joni Mitchell有一首爵士樂:<both side now>。這是一首很棒的曲子,但此刻玩味歌詞行間的意思,更是讓人哀傷。

  「讀」小說就是這麼一回事。

  儘管,這裡我似乎沒能把我看過的書一一地列出來分享。但最起碼,我能把握著我閱讀的脈絡。從《第一次親密接觸》,我親密地接觸了「小說」。然後是藤井樹、九把刀、和橘子。這些都是我相當愉快的「中學時光」。在17歲那年,我開始讀新詩。我喜歡徐志摩、余光中、還有席慕容。那時的我因為讀詩,還被標籤上「詩人」的雅號!多是可笑。18歲,又開始重溫小說,已經冷了的藤井樹,已不是我的最愛,取而代之卻是春上村樹的《挪威的森林》。我甚至將此拜讀至19歲。我以「詩人」的雅號為諷刺,我甚至不承認自己寫過詩。甚至,我根本不承認我懂什麼叫:詩。19歲。19歲是愉悅的,曾經擺在架上的《家》、《春》、《秋》,不明不白卻成了我的最愛。我喜歡五四的小說。我承認,我對20年代的中國懷有深厚的情感。哪怕都是我再幻想。再是70-90年代的香港。不論是否與童年的記憶有關。從此,我對「現今」再也沒了感知。

  我是一個懷舊主義者。我承認。我喜歡「文學」,但我不知「文學」是什麼。我承認。我愛「寫」,但他們說:「寫的,就不一定是文學」。若真是如此,我想我仍舊會承認。只是,誰也不能否定我寫過了哪些,還是認定了哪些。我相信,我是容易妥協的人。但我更相信,我看開得比誰都還要開!抵要,我還能繼續寫。






本帖最后由 秋冀 于 2-8-2012 11:2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2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啊?這樣就完結了。
如果您是喜歡寫小說的人,倒是蠻期望看到您其他的作品的。畢竟這一篇在我的定義來說並不是小說。為什麼就不多解釋了,我私心的認為您會明白我說什麼的。
不過這並不造成我閱讀這文的障礙,只是一種吹毛求疵罷了。因為我一直把這篇文當作一份散文集來看待,希望不會冒犯到您。

文中有過多只有自己明白的情感,我覺得這會讓閱讀缺少共鳴;只有您自己看得明白的話,那發表出來就只會變成一種對別人而言沒有意義的詞句組合。
當然您可能設定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高度,可是私認為雅俗共賞也是文學分享中一個重要的點。雖然你可以埋進更深沉的意義,可是表面鋪墊還是要有的。
而會希望你能做一些對您而言羅嗦的註解。如“彷若隔世之際,遂得一筆”,何以“彷若隔世”?“思緒是巴金《家》小說的情節”又是怎樣的情緒呢?同樣的問題也有"若不以胡適對文字的態度衡量"、“愉悅有香港小說家劉以鬯說的:「李白藍色的世界」”、“我的世界是「Black and White」”、“機場是沒有眼淚的散場”、“班機上的視線是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等等等等。請您明白,一個讀者在認真的念您的文的時候,也是想要急著去了解您的,請您給他們這樣的一個機會。

希望看到您更多的想法並具體的描繪出來,對我而言,某些章節的某些句子是可以繼續的發展的,我個人覺得很可惜。如我對新山,新加坡兩個城市的描寫覺得很有共鳴,可是也僅只一篇,難得可以有一篇好像可以深入的談談,卻遺憾的只能餵飽我的一半都不到的胃口。
這我覺得是很遺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12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冀 于 30-7-2012 03:35 PM 编辑
12341234 发表于 30-7-2012 12:34 PM
啊?這樣就完結了。
如果您是喜歡寫小說的人,倒是蠻期望看到您其他的作品的。畢竟這一篇在我的定義來說並 ...

啊?這樣就完結了。
(對此,我也想當遺憾的。)

如果您是喜歡寫小說的人,倒是蠻期望看到您其他的作品的。畢竟這一篇在我的定義來說並不是小說。為什麼就不多解釋了,我私心的認為您會明白我說什麼的。
(我大概了解你的意思。或許你說得對,我其實並沒有意識到我在解釋。但是最初作這篇文章原是要寫一篇叫:『門外』的歷史小說『關於玄武門之變』的來諷刺學科的專業化。但是那樣的文體,太嚴肅,雖然曾經打過底子,但是想起來要爬書,找材料就很沒有心了....所以,我承認,我是個沒有耐心也算是失敗的文字創作者。因此,原本以為這是能寫篇小說的,結果就越來越獨白了。說白,就是根本是發洩。我想這是可以承認的。至於,承認不承認這是小說,我自己也多半不承認吧,也不懂叫什麼文體,畢竟我從來沒認真想看過一本 關於 文學概論的書。 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寫,但是這次到這裡停止,是時間上不允許。所以下來會不會有其他文字出現,我自己也不曉得了。)

不過這並不造成我閱讀這文的障礙,只是一種吹毛求疵罷了。因為我一直把這篇文當作一份散文集來看待,希望不會冒犯到您。
(我倒覺得你的吹毛求疵是好的,你是讀我文字的人,第一個給予認真的意見/批判的。我很是喜歡,這樣的人。畢竟以外,都是一些無聊的,或根本是好像感覺很爽就留給字的留言。雖然很開心,但沒有意義。所以,很謝謝。當然,不會生氣,要生氣就不必把文字貼上來了。呵呵。 =D)

文中有過多只有自己明白的情感,我覺得這會讓閱讀缺少共鳴;只有您自己看得明白的話,那發表出來就只會變成一種對別人而言沒有意義的詞句組合。
(這點,我同意。我會試著改進,如果我還有時間寫文章。確實,在我看來都很明白,畢竟實際感受就是如此嘛.....但是我確實沒為讀者設想過。我會下次寫文章會考慮這方面的問題。這個意見有意思。謝謝。)

當然您可能設定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高度,可是私認為雅俗共賞也是文學分享中一個重要的點。雖然你可以埋進更深沉的意義,可是表面鋪墊還是要有的。
(是,我承認。但是在嚴肅之間我又是個輕佻的人。很是糟糕啊!呵呵。嗯,也許你也說對了。我也有意思,我的眼觀越來越偏向精英主義,或說“雅”的方向前去。但我也很矛盾,畢竟自己也不是什麼貴族階級的,對自己的算下層文化嗎?(這個詞不懂用得好不好....)或說庶民文化,這個應該比較好。對這樣的庶民文化,其實我還是有所眷戀的,所以就像在內心的鬥爭,兩者都想保留,結果沒拿捏好。就成了完全隨性了.... 呵呵,糟糕。)

而會希望你能做一些對您而言羅嗦的註解。如“彷若隔世之際,遂得一筆”,何以“彷若隔世”?(也是....或許真就我自己知道罷了。這是很好的建議。不過原因大概是課業太重,根本沒時間寫或看小說之類的。)“思緒是巴金《家》小說的情節”又是怎樣的情緒呢?(這裡,erm.....好吧,我承認這也是個缺點。但是我這裡以為能讓讀者感興趣,大概去收訊一下《家》的情節。或許,我的設想在這裡算是失敗的。呵呵。我承認。)同樣的問題也有"若不以胡適對文字的態度衡量"、“愉悅有香港小說家劉以鬯說的:「李白藍色的世界」”、“我的世界是「Black and White」”、“機場是沒有眼淚的散場”、“班機上的視線是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等等等等。請您明白,一個讀者在認真的念您的文的時候,也是想要急著去了解您的,請您給他們這樣的一個機會。(這裡,或許你說的沒錯吧。這樣看下來或許就我最大缺點:完全為我自己而寫。我想,這樣的缺點,從讀者看來也能認可吧。呵呵。這個我真的無可否認了。或許,根本近乎事實。因為我總有一句話,是這些年來領悟的:每一次創作過程,都是作者的思路再整理。或許,終結,這部作品算是失敗的。因為完全只為了整理我的思想,不做任何修飾。或許,我是少了一個大架構,把這些思想套進去。我想,應該是如此。不過這些你給的建議,都很棒!真的讓我獲益不少!下次,若在寫文章,我會吧讀者放在考慮範圍的!實在是很重要的提點。感謝。)

希望看到您更多的想法並具體的描繪出來,對我而言,某些章節的某些句子是可以繼續的發展的,我個人覺得很可惜。(事實,也是如此。我承認。可能我只碰到了水面,但就是不願意下水的感覺吧。這是挺糟糕的。我下次會注意這點了,也是挺好的建議。)如我對新山,新加坡兩個城市的描寫覺得很有共鳴,可是也僅只一篇,難得可以有一篇好像可以深入的談談,卻遺憾的只能餵飽我的一半都不到的胃口。(其實,新加坡和新山。這一直是我很關心的問題。或許就算我未曾度過文學的書籍,至少還懂得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地方性吧!就是所謂:鄉土。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泉源。因為最近在整理自己寫過的文章時,都發現很多背景,都不是我想的。『因為我不認為自己很會幻想』,甚至,如果能統計,幾乎我的文章的80%以上都是以我居住的地方做寫作背景的。因為生於斯,長於斯,如果感情而言,當然是最真切的。我曾經在新山打工過三個月,對那裡的夜生活很有感觸,有寫日記記錄下來,也有試著寫過以日記改編的小說。但是很失敗,最後還寫沒完。我很慚愧。可能我還需要多點時間來觀察吧!畢竟,這不管是在文學,還是在史學方面,我一直都想好好地把新加坡和新山做過描述。因為我對那裡的感情太深了!但現在人也在國外了,不能親身去感受那種氛圍了,追憶起來也模糊。等我畢業回去,是該好好重溫重溫,再來創作的。難得,我找到了對新山與新加坡有感情的人。但我想這人或許很多,只是大多數人沒察覺吧....好像新柔長堤,我對那個尤其有感情。)

這我覺得是很遺憾的。

(我也很遺憾。對你的遺憾,我也感到萬分抱歉。廢了你的時間,看抱有遺憾的作品。真是抱歉.....不過我真的很感動,哪怕這些文字就只有你一個讀者,我也很滿足了。真的。第一次遇見認真讀我文字的人。還給予我那麼多有建設性的意見。=) 我真的很高興,也深深地感謝你肯花時間,及給我你認為的意見與感覺。若還有時間『我想恐怕是明年的農曆新年了.....』我會繼續寫的。希望那時的我能有所進步。這次第,我真誠地感受、感謝,你給的每一個意見。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12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冀 发表于 30-7-2012 03:27 PM
啊?這樣就完結了。
(對此,我也想當遺憾的。)

不客氣,我的文章也希望你多多給意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7-2012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耶……就这样完结我也有点错愕。希望以后能看到故事性更强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2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繼續掙扎吧~ 寫到不能寫為止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9-2012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一下作者, 如果确定不会再更新这部作品,请在首帖主题标明‘完结’,版主将把此楼移动至完结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2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謝謝提點。
如果有機會我會在繼續修改這作品。
但近來摔機車,開學日又將近了,或許沒有多少心思經營以上作品了。
麻煩版主移往該板塊好了。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1:31 AM , Processed in 0.09436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