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1-5-2012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谷成
『經典條件反射』還是『反射』的一種,就是不自主的(involuntary),但可能是conscious 或者 ...
JunJun04035 发表于 21-5-2012 01:27 PM 
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可能同一个人有两种自动反应,一种是看到钱包(有价值的)和一种是看到掉垃圾的(无价值的),那么两种自然反应当然会有两种不同的『反射动作』,而这些经典条件反射其实也是从过去经验累积出来的,过去的有意识行为做多了就变成现在的无意识自然反应了,所以虽说『无意识自然反应』其实不是完全无意识的。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可能同一个人有两种自动反应,一种是看到钱包(有价值的)和一种是看到掉垃圾的( ...
burntan 发表于 21-5-2012 02:23 PM 
明白。如果是无意识行为,根据佛家哲学将它介定为“无记”。无记属非善非恶,但是无记将导致自己毫无觉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时顺手会做好事,反之,也可能随手造成灾难。意外事故经常是无记的行为导致的,例如乱抛烟蒂造成火灾、削果皮时不小心挥刀伤到别人等等。从这个观点来看,无记不是值得鼓励的习惯,所以需要小心地反省自己的无意识行为,透过训练将不好的习惯消除。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心是指以他人的位置去谅解他人的感受,在英文成语有 put yourself in other shoe,意思差不多就是说穿上 ...
burntan 发表于 18-5-2012 09:24 AM 
" 我想问,我必须为我的『同理心』 负上责任吗?我不可以只是同情和 体谅他人的苦吗?为什么一定要做 些什么?"
孟子:。。。恻隐之心。。。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心让你理解,感受他人的感觉。。
但令你流泪的,是你的同情心。。恻隐之心。。
处身饥民,同理心 让你理解他为什么为一顿稀饭感到高兴。。
当你为这种情况感到悲哀。。这已经脱离了同理心,进入同情心。。
当然,不管同情心,还是同理心。并不附带责任。
.gif)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可能同一个人有两种自动反应,一种是看到钱包(有价值的)和一种是看到掉垃圾的( ...
burntan 发表于 21-5-2012 14:23 
一個證件掉在地上花的時間大概在0.5秒到0.7秒(大小,高度,掉落時的橫截面積等因素)以人類的反應速度而言(0.35秒上下)
我覺得人類沒有那個能力做出你說的『判斷』(證件 vs 垃圾)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5-2012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电影时,感受到主角的伤痛,那算不算是『同理心』?如果是的话,那么看电影不需要做什么『好事』吧?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2-5-2012 12:26 PM 编辑
看电影时,感受到主角的伤痛,那算不算是『同理心』?如果是的话,那么看电影不需要做什么『好事』吧?
burntan 发表于 22-5-2012 10:49 AM 
二分法只是一种用来表达指向的叙述方式,依左故而指右,依右故而指左,左右固然有别,但是遇上更左的事情时,原本的左就变成右了。如果你想要为左右划出确实的分线,就会执着二分法去穷追不舍,结果就走到尽某的那套思路去了,何必要这样折磨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5-2012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分法只是一种用来表达指向的叙述方式,依左故而指右,依右故而指左,左右固然有别,但是遇上更左的事 ...
谷成 发表于 22-5-2012 12:22 PM 
太深了,可以迁就一下我的程度解析一下吗?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2-5-2012 04:08 PM 编辑
太深了,可以迁就一下我的程度解析一下吗?
burntan 发表于 22-5-2012 01:12 PM 
无论同理和同情都是抽象的词,站在最左或最右的时候,同情是同情,同理是同理,我们不会有太多争议。
但是一个人往往因为同理而生出同情,也可能因为同情而进入同理,差别对应对象的心理涉入程度而论,不能说同情就完全没有同理,也不能说同理中没有同情,所以我们一般上很难去区分同情和同理的分别。
但是同情和同理还是有分别的,同情将对方当成外在的对象,同理将对方当成自己来看待,而产生移情作用,这是距离的不同导致的区别现象。
但是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单独运作的现象,所以不可能完全将一个事情从复杂的各种因素中分离出来单独讨论。无论是同情或是同理,属于感性的范畴;但是我们的思维不仅有感性思维,也有理性思维同时介入,距离往往是因为理性思考的介入,形成主客分裂,所以才和对象产生了距离,所以让同理变成同情。
例如看电影时,你的理性知道戏不是真的,投入并不会有危险,所以就放松了理性思维,任由感性去投入其中,所以你很容易在情感上感受戏中人的处境产生同理,甚至伤心掉泪。
但是走出戏院时,你看到一只可怜没主人的宠物在街上游荡,你感受到它的迷茫和无助,这是同理现象,但是马上理性就介入进来,开始考虑到这样投入对方的情感之中,自己很不舒服,为了解除这个不舒服,自己或许需要为这只宠物寻找主人,或是暂时带回家里;这时候开始想到现实的问题了,谁来照顾它?家人是否会反对?等等。
这样想的时候,同理就慢慢变质了,变成有点冷漠带有距离的同情,同时开始思考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如果认为自己有义务,就会去做一些事情,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就可以和对象切断,将自己的情感收回去,然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居于上述原因,我才说那是同情不是同理,因为当你思考到责任和义务问题了,你的情感已经变质了,变成同情不是同理。但是这样说不代表我认为同理就必定是好现象,因为放任同理去发展,容易变成情感泛滥,把别人的问题都全部带回家里,这样也会造成自己辛苦。
同理现象虽然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是也要对应的智慧来互相平衡。例如说,当你发生同理现象时,理性开始介入,如果那个理性是有智慧的,你会想自己是否可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对方减轻一些负担和痛苦,但是不至于将所有问题都带回家里;这过程未必会想到责任或是义务的问题,因为你把解决对方的问题视为急务,但是也将你自己的问题放在一起考量,寻找能够达到平衡的方法。
但是当你开始思考责任和义务时,反倒变成哲学(理性)的问题了。如果这时你想去帮忙,自然会认同有责任;不想去做时,却会倾向认同没有责任;这完全是靠自己定义出来的事情,说有责任也可以,说没责任也行。这时候小心去观察你的思维,如果你真的想要帮助那个对象,思考责任其实是多余的,你是因为同理而去帮助,却不是为了责任(即使观念上你可能会混淆了两者的分别,而认为自己有责任,就象之前某人提倡吃素一样);但是你不想帮忙时,才会思考自己是否没有责任,既然没有责任,就不必去做什么(就象之前某人不赞同有责任吃素一样)。
其实这些现象如果你用同理去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是因为两个人的同理程度不同,倒不是有没有责任的问题。本质上两个人都是对的,但是缺乏同理确实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因为同理让社会的人们彼此互惠互助,这种情操值得受到鼓励,但不等于同理就必需负有责任或是义务,那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从这个现象去理解,就会发现同理才是真正促成去帮助对象的情感力量,但是同理不足时,我们才转而强调责任和义务,那却是另一个层面的社会道德议题了。
P/S: 本来要简单的说,结果变成长篇大论了,没办法,自己的智慧程度只是这个水平,抱歉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了,可以迁就一下我的程度解析一下吗?
burntan 发表于 22-5-2012 13:12 
尺長寸短,但是
丈長尺短
同樣的東西,不懂得角度去衡量就有不同的結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2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同理和同情都是抽象的词,站在最左或最右的时候,同情是同情,同理是同理,我们不会有太多争议。
...
谷成 发表于 22-5-2012 01:55 PM 
感谢老师的用心讲解,学生受教了。我明白你说什么,也同意『同理』和『同情』之间的难分难解以及理性介入的影响。我其实不想在定义和界限里兜圈子,只是想强调『同理心』并没有附带任何责任和义务,而我的用意是在鼓励多用『同理心』,不要因为担心责任和义务而让自己变得冷漠。佛学里有提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一念间当然会影响接下来的行为,但是重点还是在那『一念』间,如果因为什么理性介入而担心要为那『一念天堂』负责任而放弃那念头岂不可惜?
我认为我们需要多些『感动』,需要『同理心』。可能只是那一霎那的感动,也没有接着去收养什么流浪猫狗(没做什么好事),但是那份感动还是会影响我们往后的人生,为世界带来多一些正面的能量。 |
|
|
|
|
|
|
|
发表于 23-5-2012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俺不觉得哪一念,有什么“好事”或者“正面的力量”。除非你有所行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哪一念,肯定不是坏事。
没有人应该去阻止这一念。。 |
|
|
|
|
|
|
|
发表于 23-5-2012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3-5-2012 12:09 PM 编辑
我认为我们需要多些『感动』,需要『同理心』。可能只是那一霎那的感动,也没有接着去收养什么流浪猫狗(没做什么好事),但是那份感动还是会影响我们往后的人生,为世界带来多一些正面的能量。burntan 发表于 23-5-2012 09:16 AM 
仅有理性思考就会变成冷漠和顽硬,仅有感性思维就缺乏自制和容易冲动,惟有理性和感性的适度调和,才能调出温柔的理性思维,理智但不欠缺感动,感动但知道平衡和节制,该动理时用理,该动情时用情,知晓进退也知道温良谦恭。这是我所提倡的温柔理智!(另:好久没人叫我老师了,听到这个称号,想起往事真是五味杂陈 )
其实,俺不觉得哪一念,有什么“好事”或者“正面的力量”。除非你有所行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哪一念, ...
OPO 发表于 23-5-2012 11:18 AM 
赞成。同理心是善行的摇篮,固然值得鼓励和维护,但是必需离开摇篮,才能对别人做出贡献。 |
|
|
|
|
|
|
|
发表于 23-5-2012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3-5-2012 10:26 PM 编辑
唉。。。
看到一则如下,不知有关联吗?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非所 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 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 刚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达。苟 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同理心:内在。
付诸行动:外在。
各别情况,有时确实产生了同理心/恻隐心,却种种因素考量而不能付诸行动。
若有同理心及能及时付诸行动,那是见道成道了。
不懂,对吗? |
|
|
|
|
|
|
|
发表于 24-5-2012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仅有理性思考就会变成冷漠和顽硬,仅有感性思维就缺乏自制和容易冲动,惟有理性和感性的适度调和,才能 ...
谷成 发表于 23-5-2012 11:52 
對於『理性』和『感性』的觀點 我有和你不一樣的觀點。
理性的建立在與推導(Reason)也是人類能成為apex predator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為絕大部分的動物並不懂得這個概念)
理性的人為邏輯是主,針對事情而不是人,掌握的是風險而不是運氣,他們相信推導、相信理論、相信科學。
通過推導我們知道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謠言;
通過運算我們知道我們失敗的機會和勝出的機會各自為多少,而減少對不會成功的行為的力氣;
通過科學化的舉證,有條理的討論,建立在正常思維的邏輯推導下,理性的人突然間就變得不那麼可愛了
他們老在嘮嘮叨叨的告訴自己(和身邊的人)到底如何做才省力氣,該相信那該死的維基網頁不是那經常甜言蜜語的男朋友,等等等等
此外,理性的人似乎不常笑,更不可能會流眼淚,因為他們的科學頭腦都把這些情感歸類為浪費力氣的動作
但,到底是如何的呢?
不常笑可以是他看見了潛在的危機,保持一張poker face提醒大家我們不該得意忘形;不會哭,是因為腦子在發生了事情就開始運算所有的可能性,滿腦子的if then else,那還來得神經提醒著自己哭呢?
他們很常一針見血的提醒著身邊的人的各種讓人尷尬的弱點,並不是因為他八卦,而是想提醒他們並不完整,或許就因為這個弱點而過不了明天。理性的人腳踏實地的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自己本身就很努力的不斷在準備自己。
同樣的,感性的人就真的如你所說的如此『定時炸彈型』隨時爆炸(缺乏自制和容易冲动)?
我覺得,理性和感性更趨向於兩把利器,而生活中種種的荊棘就得靠著兩把利器去斬除。
用理性的刀會有理性的結果,好處和壞處;同樣的感性就是
兩者加起來不該是100分得人生命題,而是一份沒有答案的選擇題。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 于 4-6-2012 09:40 AM 编辑
回复 14# burntan
同情心 主观 同理心 客观
就那么简单。。。
喵同情(比如港剧的)痛苦,主要是喵先预设自己觉得的痛苦情节加设进情节而同情,烂后再哭到像鸟酱(好好吃的pattern咯。。。)
(比如主人公被女友背叛)但,喵还是不会找女朋友(虽烂还没有啦)分手的咯。。。
喵同理(比如非洲难民的)痛苦,主要在喵假设自己是难民的身临其境,也假设自己是政府与革命军的无奈。
但,喵还是不会为此反政府。。。
但蛋,如果经过分析后发现其主因在帝国霸权,喵会对帝国霸权的杯葛咯。。。
但蛋旦,行动力就是靠斗志了。。。
只是同情与同理的微妙分别。。。
同情纯粹情绪
同理是情绪为主,分析为手段,结论为行动指南(只是指南吧聊哈~行动与否还是要靠斗志)。。。
同情只会催生情绪化;同理催生信念。。。
甘地如果当年看到同胞被外国人欺负了就只是同情,那么甘地只能“鸟”咯。。。
但甘地选择了同理而且他的斗志高出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所以成为一代圣雄!(历史就是如此微妙)
PS:当烂,如果喵是非洲人,喵对非洲混战局面而产生的斗志或许就不一样了。。。
行动与否与是比同理更高的层次了,更甭说同情了。。。同情只能Franza而已。。。(注:Franza是每个人都懂的品牌)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JunJun04035
如果那傻仔拾起来的是炸弹?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7: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亚当与夏娃
赞.gif)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OPO
同感。。。 |
|
|
|
|
|
|
|
发表于 4-6-2012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burntan
责任与义务,与同理(喵这里开始会开始省略同情)没有必然性
取决于LOI(Level of involvement)
如果那痛苦是喵喵狗狗?
如果那痛苦是猪朋狗友?
如果那痛苦是自己爸爸妈妈?
如果那痛苦是自己老婆老公?
如果那痛苦是儿子女儿?
如果那痛苦是宝贝王子公主?
如果那痛苦是百万EPF?
如果那痛苦是百万奖金?
取决于SC(Self Character)
如果自己是个同情心泛滥?
如果自己是个宗教偏激?
如果自己是个恋母/恋父情结?
如果自己是个恋童癖?
如果自己是个金钱狂热?
如果自己是个民族愤青?
斗志=LOI X SC
.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