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orMou

Grounding Cable 的好处和坏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4-2012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多没有坏处,但是也不一定有好处
小恋人 发表于 10/3/2012 07:29 PM



    所谓针没有两头利,改装的东西通常都会有好和坏。

如果产品真的很好没有任何坏处,这样的产品真的很少见。



Grounding Cable的坏处: 为什么原装车不用更多的cable作为Grounding Cable,因为车祸的撞击力导致车身和引擎扭曲,电线乱飞,断了的Grounding Cable有可能飞去电箱头或其他地方触电产生火花,车辆着火的机会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4-2012 03: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玩音响会比较有效果~
另外电池也没那么快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恋人 于 25-4-2012 09:27 AM 编辑
所谓针没有两头利,改装的东西通常都会有好和坏。

如果产品真的很好没有任何坏处,这样的产品 ...
ptt2u 发表于 25-4-2012 02:32 AM


你都会说撞车了咯再说电箱头(+)都会有个plastic盖着的咯而且除了碰到电箱头的(+),动到其他地方是不可能产生火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都会说撞车了咯再说电箱头(+)都会有个plastic盖着的咯而且除了碰到电箱头的(+),动到其他地方是不 ...
小恋人 发表于 25/4/2012 09:25 AM



    撞车了,撞击力电线有可能断去,盖也可能脱了。电线乱飞,不知道和什么电线碰在一起,这种事情很难说的。

结论就是多了一个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撞车了,撞击力电线有可能断去,盖也可能脱了。电线乱飞,不知道和什么电线碰在一起,这种事情很 ...
ptt2u 发表于 25-4-2012 08:10 PM


将的话最好不要驾车好了,alternator原本就有条(+)线去电箱,车原本就有GC,如果连这种都算风险,不驾车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的话最好不要驾车好了,alternator原本就有条(+)线去电箱,车原本就有GC,如果连这种都算风险,不驾车 ...
小恋人 发表于 25/4/2012 08:15 PM



    因为原厂只是一条Grounding Cable,因为要把风险降低和成本降低。

如果你怕就不要驾车。

要改就不要怕,不过至少都要知道风险的存在。

你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原装不加这个那个进去为零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4-2012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整个车身和 engine 还有发电机的外壳,都是发电机的 “ 0接地 ” / 0v, 也就是我们说的 (—),
(-) 是 (-)   ,   0V 是 0V,  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例如电脑power supply 有分 +5V, -5V, 0V (ground )
而车的是 +12V 和 0V ( ground )

车的引擎和车身金属,强调的是抗扭曲,而不考虑导电效果,
所以那些混合金属实际上导电能力不强,
所以才会有 “加装地线可以让电流和动力更强 ” 的说法,
因为电线是设计来导电的,车身是设计来抗压的

所以,有没有加装地线,撞车时,照样是整架车的接地有机会碰到电池(+),
而电池头在 (+) 和 (-) 接触时 ( 短路 ),电池的确会放出大电流,
之后电池内部因放电产生工作高温,电流输送会瞬间大副降低,
这情况就像车子不能 start, 假如一直转锁匙尝试start 的话,电压就会瞬间降低,
但是休息几分钟再start 的话,车又可能够电了,放电产生高温,高温形成电阻。。。。

要说撞车会产生火花导致烧车的话,应该是 plug cable 最危险,
因为它是脉冲高压电,但是却好像没人去理睬它的危险性,
反而关注在全车都是接地的情况下,地线碰到电池(+) 会不会烧车,
假如是这样的话,车子就应该用塑料来做,用金属做车身,实在太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原厂只是一条Grounding Cable,因为要把风险降低和成本降低。

如果你怕就不要驾车。

要 ...
ptt2u 发表于 25-4-2012 08:25 PM


谁告诉你原厂只有1条GC的别人的车我不知道,但是我的车超过1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4-2012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整个车身和 engine 还有发电机的外壳,都是发电机的 “ 0接地 ” / 0v, 也就是我们说的 (—),
(-) 是 ...
Monster123 发表于 25-4-2012 09:06 PM


很赞的解释我知道原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negative的电线是不会引起火花,因为车身本身就是一个很大个的负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2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的解释我知道原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negative的电线是不会引起火花,因为车身本身就是一个 ...
小恋人 发表于 25-4-2012 10:00 PM
电压决定放电的距离,  
电压越高, 从 + 到 - 的跳电距离可以拉到越远,
例如 plug 的 + 和 - 就距离 1mm 以上, 因为点火线圈的电压很高

+ 碰到 - 的瞬间 ( 其实不是完全接触, 而是 + / - 的距离近到脉冲电压有能力跳跃时 ) 的确会产生火花
火花大小根据电压, 电流和空间的气压而定
火花引燃油气, 然后造成烧车 ( 简单点, 就像打火机那样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你原厂只有1条GC的别人的车我不知道,但是我的车超过1条
小恋人 发表于 25/4/2012 09:58 PM



    谁告诉你,你的车原厂超过1条的?


我做过forman的,我不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你,你的车原厂超过1条的?


我做过forman的,我不懂吗?
ptt2u 发表于 26-4-2012 12:05 AM
旧款 honda accord, 大概是 CA 那些年代的, 好像有两条地线, 而且比现在的更粗...
我没做过 foreman ... 我幻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整个车身和 engine 还有发电机的外壳,都是发电机的 “ 0接地 ” / 0v, 也就是我们说的 (—),
(-) 是 ...
Monster123 发表于 25/4/2012 09:06 PM



    一条原装一定要用的,另外加7条就增加了7倍的风险了。

风险是意外脱落的电线sot到其他地方。所以我有时常检查的。

别人看到我引擎都说很危险,电线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款 honda accord, 大概是 CA 那些年代的, 好像有两条地线, 而且比现在的更粗...
我没做过 foreman ... 我 ...
Monster123 发表于 26/4/2012 12:17 AM



    噢,原来是这辆SA6Y。没有修过。

2条也是原厂的设定,现在减低成本变1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ster123 于 26-4-2012 12:40 AM 编辑
一条原装一定要用的,另外加7条就增加了7倍的风险了。

风险是意外脱落的电线sot到其他地方。所 ...
ptt2u 发表于 26-4-2012 12:18 AM
例如说跌到什么地方呢?
如果 plug cable 跌到车身呢? kancil 有 3 条 plug cable, 就有 3 个风险了....
V 10 engine 更恐怖, 有 10 条 plug cable.... 而且电压比电池的 12V 高很多倍哦....
我没读什么书的, 不知道点火线圈的电压有多少 V,
也许是几百 V 或几千 V 吧... 起码应该不会是几 V 而已...
而且 plug cable 用 " 插 " 的, 地线用锁的,

插的电线不会脱, 锁的电线会脱, 这就有点奇怪了....
假如地线用螺丝锁着都会脱, 那么发电机的原装 (+) 电线也是锁着的, 那么它有没有可能会脱?
地线脱的话, 碰到的 99.9999% 是车身或引擎的金属, 也就是 (-) 碰到了 (-) ,
发电机 (+) 电线脱的话, 99.9999% 也会碰到车身或引擎的金属, 也就是 (+) 碰到了 (-) ,
也就是.... BOOOOOOOOOOMMMM ~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把电线锁在发电机, 而不用焊死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原来是这辆SA6Y。没有修过。

2条也是原厂的设定,现在减低成本变1条吧。
ptt2u 发表于 26-4-2012 12:22 AM
我不知道什么是 SA6Y, 我只是印象中有看过两条地线而已,
如有讲错, 还请恕罪....
那么现在车厂缩成一条地线了, 那么是为了降低成本, 还是降低风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4-2012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说跌到什么地方呢?
如果 plug cable 跌到车身呢? kancil 有 3 条 plug cable, 就有 3 个风险了....
V ...
Monster123 发表于 26/4/2012 12:31 AM



    引擎死火后plug cable就不用怕了。所以车祸后引擎要死火。

死火后电线依然还有电的。

谁也不知道电线脱落后会飞到什么地方。

我自己DYI的都脱落2次了,都是在维修不小心弄到的。

虽然都是用螺丝锁,都是有pin的。

有一次我朋友车祸后引擎出烟就赶快拔电电箱头。



如果是赛车场那里的trackcar,大镜外面wiper附近都有一个电线开关。就像快速拔电线头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什么是 SA6Y, 我只是印象中有看过两条地线而已,
如有讲错, 还请恕罪....
那么现在车厂缩成一条地 ...
Monster123 发表于 26/4/2012 12:34 AM



    我觉得降低成本为主。

2条我觉得不算什么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DYI的都脱落2次了,都是在维修不小心弄到的。


有一次我朋友车祸后引擎出烟就赶快拔电电箱头。
ptt2u 发表于 26-4-2012 01:00 AM
你自己 DIY 的就脱了两次,
而这里在座的原装车或改装电线, 应该没几个人的电线会脱 ( 我的原装电线有脱过 )

但是你说你是 foreman, 你 DIY 的电线脱了两次.....
那么其他人改装的电线不会脱, 是不是说明 :
" 因为他们不是 foreman, 所以他们 DIY 的电线不会脱 " ?

假如连 foreman 那么有经验, 都会把电线弄脱,
那么 ACC 那些学徒, 一年要把多少架车的电线弄脱?
那么到处不是可以看到火车咯.... ( 着火的车应该叫火车吧 ? )

我真的很佩服你的朋友,
电池头也可以用 " 拔 " 的....

我朋友的 kancil 也曾经电线冒烟, 因为 sport light (+) (-) 电线相碰, 而他没装 fuse, 所以不能断电,
他拔不掉电池头, 只是扯断电线而已 ( 手也被电线烧伤了 )

我最奇怪的是, 车祸的时候, 电池头不会碰到引擎盖 ( 那边是 - )
也不会碰到车身 ( 那边也是 - )
也不会碰到引擎 ( 那边也是 - ) ,

那个电池头 (+) 就是死都要去碰人家改装的那几条地线 ( 地线也是 - ) ...
如果买彩票都有这么准, 就真是太好了 ~

而且车祸后, 如果连那些软趴趴的电线也可以被扯断,
我觉得里面有血有肉有骨头的人, 应该也差不多可以拿来当拼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自己 DIY 的就脱了两次,
而这里在座的原装车或改装电线, 应该没几个人的电线会脱 ( 我的原装电线有脱过  ...
Monster123 发表于 26/4/2012 01:20 AM


那个电池头 (+) 就是死都要去碰人家改装的那几条地线 ( 地线也是 - ) ...
如果买彩票都有这么准, 就真是太好了 .


如果没事就好,意外都不可以预测会不会弄到。

就是有机会弄到,如果弄到sot就是会有危险。

风险是不一定会发生,也千万不要忽略风险的存在。

我不知道有几%的风险,只是知道有小小的风险存在。


就像医生说过,每个手术都有小小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爱车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9-2025 09:12 AM , Processed in 0.1199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