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寫儒家孔圣人思想文章曰: b). 思想核心与道弘。#15~21;君子之道費而隱;
[复制链接]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1-2011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5-11-2011 11:52 PM 编辑
思想核心与道弘;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 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
(2)优忧:充足有余,
(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
(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
(5)其人:指圣人 。
(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
(7)凝聚,引申为成功。
(8)问学:询问,学习。
(9)倍:通”背”,背弃,背叛。
(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 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1-2011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6-11-2011 01:19 AM 编辑
思想核心与道弘;
叫化篇排文章意為;
#15: 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叫化感想:君子所提倡的道,其內涵是极其廣大深義,而又卻是精緻細微的。君子所提倡的道,是先以夫婦為開端(夫婦為人之本也指倫理),促漸到了最高層次則是察於天地。)
#16: 大道之 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為家…足谓小康。
(叫化感想:孔子說,他不能夠回到過去參与大道的實踐和三代(如文章大意解)英明政法的時候,但這些卻是他的志向目標。大道的實踐既是天下為公,無私或為己方而己…這是所謂大同世界。現在大道不實踐而隱沒了,天下只是從'家'為出發點…這是所謂小康 (小康之家嗎?)。
孔子理想是大同世界。
孔子在世時,是春秋時代,如文章所指出的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的時候,所以有 '礼义以为纪,……'的。
孔子當時也只能夠'造端乎夫婦'以' 礼义以为纪,…'的層次著手以達到如#17,格物致知…修身家齊天下平(平等,大同世界?),而后能'近道'達'察乎天地',知'道'知天地層次。
不然,若己身不能先其正,何能'近道'知'道'??)
#17: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叫化感想:如以上,從'大學之道,…則近道矣', 是儒家四書<大學>的開宗明義及宗旨。
'大學' , 叫化曾經見聞的解說為'大人之學',也就是大人必學之道書。
實踐儒學德修功夫的是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國治,平天下',這樣才能達到三綱領宗旨。
這都是有順序漸進的,如;修身必先正己心,要正己心必要誠己意,要誠己意必須先通達知理,要通達知理必須要去深學研究了解。
所謂平天下既是;如果人人能夠照著三綱八目去實踐,那么就會達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
(所以,要行'大人之學',必須從'正心修身',按著順序儒學德修,就能夠'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若不先從'正心修身',如何能通達'費而隱','近道','察乎天地'呢?
由此可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不知生,焉知死?'
不去了解在世生存時應該素其位而行之事,那又如何能知道或過問死后之事呢?
生之事不去參研了解務實,知道死后之事那又能如何呢?
試問,若或知死后之事,難道生之事就能不務實了嗎?
這都是'本未倒置'了。
所以孔子是主張'生'之事,由夫婦倫理(夫婦為人之本)為開端,從正心修身為學問,更一深層,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另,<大學>深義,請詳見<大學>一書。)
#1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叫化感想:孔子曾說他非生而知之,而是好古德先圣為楷模志向。在儒家四書五經等等文章當中,不難發現孔子或其弟子等人對堯舜禹和周朝的仁政以及禮儀的贊赏及仰慕。孔圣人可說是開來繼往,承上啟下,傳承弘道,終成就成為儒家開啟的至圣先師。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之后,孟子圣人為儒家亞圣。)
#19: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叫化感想:弘道故事,孔子當時弘道故事中的堅毅精神。有許多文章記載,不難發覺當時孔子周游例國的過程中, 諸侯君王,众弟子,隱士老百姓等人對孔子的一些評論。而在面對困境時,孔子對道義的堅守,擇善固執及君子作風。)
#20: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叫化感想:孔儒圣人离現今約2500多年,他的儒學思想也距离我們那么悠远,遙不可及嗎? 記得,剛踏入二十一世紀前,各報章雜誌都刊登說;二十一世紀是回歸心靈,回歸大自然的世紀。這或者与人們以往多數都向外求的方向有關係,而后有這心靈世紀之說吧。
'求其放心'(尋求/回歸所放遺的心),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之道','盡其心者','道在迩而求诸远','良知良能',' 恻隐之心'等等字眼,或有其內容,但這都离不開人人以生俱來皆有的'赤子之心'或'心靈'吧。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它何曾片刻离開過?只是人們舍棄它,不以它為出發點,不維護善待它而已,而因此差之毫里,失之千里,偏離了道路而不自知。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它的距离那么遠,遙不可及嗎? 只是人們一直向外求,求外物,背道而馳卻卻認為方向不誤,放其心,落入罗网陷阶卻不醒覺。
儒家之道從夫婦倫理為開端;孝悌忠信,禮義廉耻等等,不就是從最基本,赤子心實行開始?
正心誠意,一句發自內心的問候語,一個誠懇的關怀舉動,不就是赤子心的流露?人人若能以心相待,素其位而行,那么距離孔圣人的大同觀或不遠吧。)
(《中庸》,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21:明哲保身
(叫化感想;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 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從#15,'君子之道費而隱。 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的道觀;從夫婦為始,至於至也則終於察乎天地。
從#16~17,能夠知道孔子理想為大同觀(平天下),但當時'今道已隱',也只能夠從'約之以禮'意誠心正為目標,以個人根本修養內涵開始端正,以達到小康。再由人人或家家'小康',而達到大同。所以孔子唯有以最基本的教育或弘其思想開始教育,#18~19。
#20,又講到孔子似乎在弘其道,傳播其思想,但他的道确實又不是在人人身上添加以什么的,而是人人以生俱有的,只是提醒或呼喚人人要'求其放心'而已,而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重現或實踐。
所以孔子也有說,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21,是指出圣人之道的德性浩大。但是,孔子在四書記載曾多次強調,他的道實行不了,不是因他花言巧語的,只是人太固執了。如曾經提到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 立,未可与权。”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等等。
雖然如此,或不能達到圣人之境界,但若能堅守誠意正心,求其放心,中庸之道,'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素其位而行等等,也能夠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所謂的明哲保身,同時崇德修慝辨惑,避開罗网陷阶及得罪於天。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 奥,宁媚 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 罪于天,无所祷也。”)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1-2011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池仁兄,
如果你看到這里,這句;
第二句的,子绝四; 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
你的見解是??
有空不妨來叫化帖賜教指點,增添色彩…
感激!!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11 03: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是活字典,這樣解我也受益了解不少。
但,叫化覺得,如果是指子路駕戰車,戰箭,是可以。 ...
洪七公 发表于 15-11-2011 11:42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弟之所言差矣,
世人因孔子圣人形象而以为不爱兵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圣人更要注重兵事。
曾经子贡问政于孔子。
子贡问:何以才能国泰、民安、政稳?
孔子答:足兵、足食、民信。
由此可见,孔子也重兵事。
兵者,国之大事。犹如利器,可杀人,亦可救人。
兵者,可行暴政,亦可佐仁政。
孔子教六艺,六艺有:书、数、礼、乐、射、御。
孔子的射与御,皆为六艺之一,用以备战。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故射与御是同等重要。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1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 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 ...
洪七公 发表于 16-11-2011 09:09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叫化從android app copy n paste文章,包括文章大章大意。細看有些標點符號不對,但古文字并無標點符號,所以大家要注意分析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1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弟之所言差矣,
世人因孔子圣人形象而以为不爱兵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圣人更要注重兵事。
曾经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17-11-2011 03:25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句兄所說是有其埋,所言甚是。
對於此章,叫化有另感觀,文字甚多,遲些空閑再說。
參你觀點,受惠也多…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1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句兄与叫化一言一語,若能各仁兄學者參与共研分享,或張帖類似文章如其它故事及哲理學說等,更能添此帖色与彩…對嗎??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11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句兄与叫化一言一語,若能各仁兄學者參与共研分享,或張帖類似文章如其它故事及哲理學說等,更能添此帖色 ...
洪七公 发表于 17-11-2011 10:53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吾人才疏学浅 ,学文不精,文言亦不通,非博学之人也,无法陪叫化。。。。论儒说孔。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11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才疏学浅 ,学文不精,文言亦不通,非博学之人也,无法陪叫化。。。。论儒说孔。
mysiationg 发表于 17-11-2011 06:26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君有此文笔,足矣,呵呵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1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才疏学浅 ,学文不精,文言亦不通,非博学之人也,无法陪叫化。。。。论儒说孔。
mysiationg 发表于 17-11-2011 06:26 P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如此這般已經加分咯!!謙卑的人都是充實的,如成熟之稻米謙下身…
想信之前你已知孔子,說說你對孔子的認識及思想看法…
叫化亂抄排寫之序,你看后有如何感想嗎?
叫化只懂copy n paste,你既來之,則安之,叫化怎么舍得輕易放你离去?…呵呵呵…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11-2011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18-11-2011 12:15 PM 编辑
抄寫篇排其實是費神費思的。
b)上半斷好了,下半斷還需用時間尋察文章來完成它了。
叫化的讀后感觀,最怕寫錯字,用詞不當,句子不順,不能承上啟下,而錯帶出叫化心目中的孔儒思想。
當然此叫化淺識理解,是不能夠与彼研究者渊博學者等各方仁兄相比的…
如有不對處,還望加以纠正,那就多多謝謝。
多看文章正篇,才是原汁原味為上策。
如有各方雷同意似的哲理文章,也不妨上帖分享共鳴,謝謝咯。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11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學之道…添加了一些解說,這樣應該會更加明了…
大同与小康,如果向小叮噹借任意門,邀請孔圣人到來。思考,孔圣人會認為現在是大同或小康呢??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11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弟之所言差矣,
世人因孔子圣人形象而以为不爱兵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圣人更要注重兵事。
曾经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17-11-2011 03:25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句兄,久侯了,長話短說。
有几點,讓叫化深信這一篇的射与御不是備戰之用的;
1. 這篇射与御同屬六藝中。有一句文章,孔子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若這射与御与備戰有關,那這游于藝中有戰的成份不合理也不适稱'游',同時戰也違背了這篇之道德仁。
2.孔子提倡道德仁義,孝悌忠信等等。孔子修訂<詩>,而后又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甚至要其門人及孩子讀<詩>,這樣才能夠讓孔子談深一層次之學說。
修訂<春秋>功過定論,諸候怕,警惕暴力亂戰。
修訂<禮記>為禮,為禮之依。
叫化不見孔子自著提倡或主張戰軍法,或有軍書。若有文章,也是點到既止,而非其中心主張。
3. 至圣先師,孔子一向主張仁政。甚至亞聖<孟子>一書也与諸候君王談政以仁。
4.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 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 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另,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奇怪是,在文章中,你只選其中章句,是無不可的。但若取其中章句,卻失之文章本來意義,叫化認為是不可也誤導咯。希望你能了解。
你所謂的,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真正含意并非在爭或射的。這文章我有印象。
整個文章為;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 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真正內涵為禮,雖比賽也必先禮后比賽,事后雙方以禮相待)
同樣,在八佾篇的有;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若,只說;子曰:射不主皮
那么,人家會以為孔子在說,射箭卻不要傷害到皮膚…
以上兩句,叫化認為'藝'如現在課外活動,是儒家体能禮樂科目。如現在奧運体操有射之項目,比賽前后以禮相待。
射,也不一定為戰,但能自衛或獵物所以稱藝為游。
御,也不一定指戰車,但能御天子之車,御人老人婦人嫁婚之車,御物之車,御屍之車等等。
若射与御為戰,是不符合'藝'為游。
另外,你那句的'足兵'。我認為是說兵要足。如何足?若小國,百万大軍為多。若是大國,百万大軍也說少吧。所以足,是以人民百姓与方地多寡有關聯吧。
國怎能無兵?兵能平亂,亦能救災等。
若問兵法於孔子,孔子次日离之,如4文章。
若孔子強項為兵法,周游例國,遇戰不會离避,而落為自稱喪家之犬。在陳蔡絕糧,不必以坐為待…
是道德無為,問老子。
是禮仁孝智,問孔孟。
是明哲兵法,問孫子,孔明。
是奇門斗數,問鬼俗子。
呵呵,對嗎,我亂來的…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1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學之道…添加了一些解說,這樣應該會更加明了…
大同与小康,如果向小叮噹借任意門,邀請孔圣人到來。 ...
洪七公 发表于 19-11-2011 11:22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任意门只能穿越空间,而不是时间。时光机才能穿越时间![](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1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兄,久侯了,長話短說。
有几點,讓叫化深信這一篇的射与御不是備戰之用的;
1. 這篇射与御同 ...
洪七公 发表于 20-11-2011 09:49 A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备战未必是懂兵法,也未必是用来发起战争。备战也是用来保护自己。
所谓艺者,是种技艺。
射艺如同剑艺,是使用兵器技艺,
熟悉这些技艺,未必代表就会懂得陈兵列战,
论用兵陈兵,兵家无疑优秀得很。
用兵决不是孔子强项,但练射御却是他推广的才艺。
*注:鬼谷子其实最厉害的不是奇门斗数,那些只是道教玄门之人所捏造而已。
言说之术才是鬼谷子的看家本领,所以才教出苏秦和张仪,和传下一本《鬼谷子》。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11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意门只能穿越空间,而不是时间。时光机才能穿越时间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0-11-2011 11:42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哦,是如此呀?我還以為任意門能穿梭時間与空間,呵呵呵…paiseh paiseh....
其實很久沒習寫文字了,'段'落的段又寫為'斷'等等錯別字…莫怪莫笑,…呵呵呵…
句兄,b)已到一半段落,你猜b)題為何?有2個重點。
題外話問版主,不适合免答吧;
若開店做生意,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不起共鳴…你說關店,好嗎?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1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御"不是指教育吗?
孔子好像是个人本主义教育家来的哦!?![](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11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0-11-2011 12:22 PM 编辑
备战未必是懂兵法,也未必是用来发起战争。备战也是用来保护自己。
所谓艺者,是种技艺。
射艺如同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0-11-2011 12:05 P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或者如你所說吧…孔圣人選擇御車載送射箭的人…呵呵…
(修改 <鬼谷子>一書非鬼谷子所主張奇數斗法嗎??
以前看了几篇<鬼谷子>而已,就不看了…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1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1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如你所說吧…孔圣人選擇御車載送射箭的人…呵呵…
(修改一書非鬼谷子所主張奇數斗法嗎? ...
洪七公 发表于 20-11-2011 12:20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鬼谷子一书讲述人性言语变化和情理利用等等,当中还包括类似名家的名实探讨,并不是用来做推算占卜。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