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anyiting

发个哲学问题讨论——你认为为什么人那么容易生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9-2011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因为别人不了解而忧伤埋怨,是应该学会了解别人,但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一个人只要冥思便可 ...
shos 发表于 8-9-2011 07:14 PM



学习是可以自身完成,然而”学习“与”思考“是分开的两件事情。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9-2011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是可以自身完成,然而”学习“与”思考“是分开的两件事情。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8-9-2011 07:24 PM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不為人知的尺只要我們願意先用一把尺去量度自己,再量度別人,好容易做到互相包容。悄悄度量著身邊的人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11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赞同,我也一直以这种观点去学习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11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shos


   我也觉得大家心里都有一把尺,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常见到的是,多数人习惯性用这把尺去度量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11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我信箱内有系统消息说,这贴被限时亮点。。。。。我反复思考了很久,但是还是想说。。。。。。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意思吗?我不懂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11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到一个矛盾的问题——

如果不生气,脾气特好的,会不会被误解为容易被欺负呢?

大家又认为,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避免别人这样想而自己被欺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9-2011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tanliming1991


   天啊,我开始怀疑我是这种人。。。。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气,本来就是我们的本性之一,
一个不生气的人,跟机器人也没差多少吧?

被人欺负不生气?
刚刚才跟一个朋友谈话。
对方表示了,用强硬的态度,坚持,才可以在社会上保护好自己。

生气,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被滥用的词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9-2011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不為人知的尺只要我們願意先用一把尺去量度自己,再量度別人,好容易做到互相包 ...
shos 发表于 8-9-2011 07:44 PM



不要去度量、不要去计较,否则我们便会失去包容心态。

我们只需做到理智的赏善罚恶就可以了,
不需要动怒生气、不需要掺杂情绪。

你做错,我不生气,但我会让你知道你做错。
不藏在心中生闷气,也不失控地暴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到一个矛盾的问题——

如果不生气,脾气特好的,会不会被误解为容易被欺负呢?

大家又认为,有 ...
tanyiting 发表于 9-9-2011 05:10 PM

  
哦~心理學(九型性格形態),這種人屬於第四型的。藝術型人物,沒主見、低調、隨和、溫和、文靜、別人叫他 ...
tanliming1991 发表于 9-9-2011 09:20 PM

沒主見、低調、隨和、溫和、文靜、別人叫他動他才敢動的、不說話、看起來很寂寞,可是真的人很好。
这种人绝对会被欺负。
我以前也是这种人,
因为自小学佛的关系。

后来被欺负到一个极限,
爆发起来打架,结果自己也变成问题学生。

多谢有遇到哲学,让我彻底改变态度来面对人生。
因此,性格是可以改变,
而可否改变在于你自己可以可否接受更多思想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1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句子Sentence


   对,我对应的方式也是这样,赏罚分明。我之前当老师,但是,我并不希望自己太凶而学生害怕我,又不希望学生认为我不够严格,脾气好而站在我头上。因此,赏罚分明是必须的,这需要一些时间去证明,所以跟我一段时间的学生都知道,我好的时候可以很好,凶的时候也可以很凶。
最考验EQ的行业,我看莫过于教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1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中尝试过一次爆发的情况,结果当时自己哭得发不了声,我想这就是好人被欺负上头的感觉了,之后我都认为,好脾气不表示要哑忍,必须懂得沟通,提早说,用对的语气说,不然,欺负得变成了自闭倒不是很好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主見、低調、隨和、溫和、文靜、別人叫他動他才敢動的、不說話、看起來很寂寞,可是真的人很好。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10-9-2011 05:58 PM


看来佛学害你不少。。。
一个人成长是由不同的取舍慢慢累积下来,每个人也是从取舍中学习而成为目前的人格。
不代表你目前的思想就会沿着下去,保持不变的,最后你是如何,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和思考等。

依你所说的有多多少少佛学造成某个阶段的不顺,这样就代表你与佛无缘吗?

佛学不是句子所看到哪样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真正的去探讨过佛学呢?是不是你之前忽略了什么或当时候的你抱着如何的想法?
学佛的人都是自由的,你喜欢进来就进来,不喜欢就出去。更何况是哲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1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气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学。就像当感受被攻击时,自觉上的情绪变化,心跳加快,接着,愤怒埋藏了理智,接着就是一堆自己没经过思考的坏。虽然,赞同自我保护这个观点。

但。。。。

在避免恶性循环的互相对待上,生气骂人,反驳真的能消掉心中的不满?

很显然,答案是不会的,一旦激怒了另一方,换来的就等同对着镜子骂自己的后果,变成了为了攻击而说出的不负责任,哪怕明知道某些话很伤害人,却为了想“赢”而说。。。

真的能“赢”吗?

答案也很显然,吵架是彼此伤害,而且,双方都是输家,真正胜利的是讲道理的另一种沟通方式,在缓和彼此情绪的氛围下,耐心解释自己的立场,硬碰硬,只会造成破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1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情绪跟宗教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那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说我曾经读过一篇好文章,我就能解决我的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

我们从小就学【道德教育】,但是,当每天打开新闻看,【道德教育】好像没什么教育到人群,这证明了,除非是自身的意愿去反省、反思与自我情绪管理,所有的事都是源自于“本我”,因为我做了某些事,有了不同的结局,也许激怒了别人,也许因为别人不可能做到而激怒了我。一开始就有特定的原因,除非找出根源,彼此互让,不然,不可能得到好答案。

个人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tanyiting


需要时间消化消化...哈...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9-2011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scchan27
哈哈!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1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爲什麽人這麼容易生氣?

因為:

哲學

佛學有伝;貪、嗔、癡、妒、慢、疑。。。

Sigmund Freud; 每個人都想成為偉人。。。

Dale Carnegie;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想法為中心,再把自己的觀點套在所有人身上。

等等。。。

幾乎許多哲學家都有提出一些觀點來解答你的問題。。。

求學必身先,悟道需自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1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11-9-2011 03:25 PM 编辑
看来佛学害你不少。。。
一个人成长是由不同的取舍慢慢累积下来,每个人也是从取舍中学习而成为目前的 ...
scchan27 发表于 10-9-2011 07:26 PM



那时候我是很完美的守五戒之人,滴酒不沾、粗口不爆、谎言不语、
蚂蚁不杀、淫欲不思、零钱不盗。此外,乐于助人、不调戏女生,学校考道德也是满分,行为操守满分。

佛书方面,各类经书、历代高僧的书都阅读过,
但那又如何?这或许适合做僧人,但适合在社会生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1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情绪跟宗教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那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说我曾经读过一篇好文章,我就能解决我的自我情 ...
tanyiting 发表于 10-9-2011 08:16 PM



我觉得《道德教育》应该废除,纯粹认识所有道德价值是没用。应改成《思想教育》,让人们学会掌握自己情绪及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11:51 AM , Processed in 0.10129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