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林肯总统@

思想革命 ThinkingRevoluti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6-2011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國家,也是從無國家形成的。
以前能生活在無國家的狀態,爲什麽現在不能生活在無國家的狀態呢?
( ...
@林肯总统@ 发表于 25-6-2011 11:07 AM



从人们群居开始,政府便已存在,只是形式不同。
除非你是想独居,否则无论是以前还是现代都不能生活在无政府状态。

我明白那群人是因为感受不到政府的福利而要求无政府。
但连最基本的问题“道路由谁来建?”都解决不了,这群人很明显非常自私和短视,
为了一己之私欲而置全人类于祸乱之中。

无国家的生活状态在人性上是不可能发生,也不允许发生。
除非你能描述出来你所谓的“無國家生活法”。


我主张“天下合一”,因为那才是诸子的理想世界。


惟有天下一国,才没有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也就没有战争。
再大的自然灾害如海啸或地震,也只是全世界局部性的小问题,因为人类资源得以完全整合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6-2011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不要拿自己的小命來玩,
如果沒有政府 ,就沒有法律.

小姐跟阿嬤在路邊經過,都會被強姦.
先生跟阿伯在街邊路過,都會被打搶.
從早上到晚上,就是恐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1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國家,也是從無國家形成的。
以前能生活在無國家的狀態,爲什麽現在不能生活在無國家的狀態呢?
(在這裡,我們必須先定義,“無國家等於無政府”)
我們不是一定要在有政府的狀態下才能生活的,難道無政府我們就會必死無疑嗎?

我認爲,因爲大家都生活在有政府的狀態下千多年了。不想失去現在政府給與我們的福利。
也害怕,面對改變之後的生活。這些都是自私的,害怕自己的生活被逼改變。
可是有沒有想過,世界有多過一半的人多麽想改變他們現有的生活。
或許,他們更本都得不到政府給與他們的福利。
因爲和自己不相干,所以覺得沒有必要去理會。

有國家,有有國家生活的方法。無國家,有無國家生活的方法。
@林肯总统@ 发表于 25-6-2011 11:07 AM



请楼主看庄子寓言故事。

资料来源:网络

摘自:《庄子讲记》 南怀瑾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这一段是骂世人的,也是警告世人。我们人不晓得用这个“庸”,聪明人为什么反被聪明误?就是喜欢玩弄自己的聪明,笨人吃亏在哪里?不晓得玩弄自己的笨,所以更笨,聪明的人也很笨,玩弄自己的聪明也是笨人。这些人笨是为什么?庄子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把自己的精神、聪明向一点上钻。这个“劳神明为一”的“一”,不是“道通为一”的“一”的意思,不要搞错了。只向一点上钻牛角尖,他认为自己最高明,不晓得向大同方面钻,这些人叫“朝三暮四”。怎么叫“朝三暮四”?有一位“狙公”,一个养猴子的老头,动物园的院长,拿板粟喂他养的很多猴子,(“予”,像板栗一样的另外一种食物,究竟是什么,考据出来甚是为难,这个东西是猴子喜欢的食物。)本来每天早上喂四个,晚上喂三个,有一天,老头子好玩,忽然对这些猴子讲:明天开始,早上喂三个,晚上喂四个。猴子就吵了。老头说:仍然是早上喂四个,晚上喂三个。猴子乖乖的。世界上的人都是这一群猴子,高明人玩一切众生像玩猴子一样,反正七个板栗给你吃就是了。时间安排不同,位子安排不同,你不要这么高兴,骂你一声混蛋,你气得非要打架,恭维你天下第一,这一下高兴了,实际上都是给人家玩弄。这就是“朝三暮四”、“暮四朝三”的道理。所以,庄子最后一个结论:“名实未亏而喜怒属用,亦因是也。”等于那个喂猴子的老人板栗一天喂了七个,实质并没有变,只是把观念变一变就受不了。

  不要小看这个故事,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的道理都在内,政治上的道理也一样,领导政治的人很困难,一个政策一转变,明明这个办法拿出来,全社会全世界都有利的,开始老百姓绝对反对,不习惯,如果一件坏的事情习惯了,叫他改变也会觉得不习惯。所以我们读了历史,非常感叹,历史上有“民曰未便’这种事,老百姓习惯了的,法令办法有改变,闹起来造反了。实际上造了半天,改变了的就是“狙公赋予”。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当时改变政治的“法治”主张,第一项是针对周公的公产制度。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首先是经济思想改变,主张财产私有。由商鞅变法,建立了私有财产制度以后,秦国一下子就富强起来了。但商鞅开始变法的时候,遭遇打击很大,关键就在四个字:“民曰不便”,这一点大家千万注意,这就讲到群众心理、政治心理与社会心理。大家要了解,人类的社会非常奇怪,习惯很难改,当商鞅改变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变成私有财产,社会的形态,变成相似于我们现在用的邻里保甲的管理,社会组织非常严密,可是这个划时代的改变,开始的时候,“民曰不便”,老百姓统统反对,理由是不习惯。可是商鞅毕竟把秦国富强起来了。他自已失败了,是因为他个人的学问修养、道德确有问题,以致后来被五马分尸。可是他的变法真正成功了,商鞅这一次在政治上所做的改变,不止是影响了秦国后代的秦始皇,甚至影响了后世三千年来的中国,中国后来的政治路线,一直没有脱离他的范围。

  由商鞅一直到西汉末年,这中间经过四百年左右。到了王莽,他想恢复郡县,把私有财产制度恢复到周朝的公有财产。王莽的失败,又是“民曰不便”。王莽下来,再经过七八百年,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尽管我们后世如何捧他,在他当时,并没有成功。王安石本人无可批评,道德、学问样样都好,他的政治思想精神,后世永远留传下来,而当时失败,也是因为“民曰不便”我们读历史,这四个字很容易一下读过去了,所以我们看书碰到这种地方,要把书本摆下来,宁静地多想想,加以研究。这“不便”两个字,往往毁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也毁了个人。以一件小事来比喻,这是旧的事实,新的名词,所谓“代沟”,就是年轻一代新的思想来了,“老人曰不便”。就是不习惯,实在便不了。这往往是牵涉政治、社会型态很大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于这种心理完全懂,于是就产生“突变”与“渐变”的选择问题。渐变是温和的,突变是急进的。对于一个社会环境,用哪一个方式来改变比较方便而容易接受,慢慢改变他的“不便”而为“便”的,就要靠自己的智能。

  像当年在四川成都开马路的时候,就发生这种事,那里的路都是石头铺成的,下雨很滑,成都当时开马路很困难,当时群众认为破坏了风水,大家反对,所谓五老七贤,出来讲话,硬是不准开。五老七贤是满清遗老,地位很高,财产很多,学问很好,社会力量很大。后来有一先生(他是在这里去世的,后人叫他军阀),他实在没有办法,有一天,他请五老七贤来吃饭,这边在杯酒联欢吃饭的时候,那边已经派兵把他们的房子一角折掉了,等五老七贤回家,已经是既成事实。随便大家怎么骂法,而事情还是做了。等到后来马路修成了,连瞎子都说:有了马路走路不用手棍了。天下事情,有时要改变是很难的。有时必须要以逆众意,违反大众的意思坚持正确的政策。要有这个担当。这就要谅解他这样是为了长远的公利,也有的时候,在执法上违反了自己的私欲,宁可自己忍痛牺牲,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时代,一个环境,譬如我们这个环境,假如下一次来改变了,许多人就会觉得“民曰不便”,一定一塌糊涂,其实都是心理作用。很多事情,不但政治、社会、家庭也是这样。你的孩子读书不用功习惯了以后,一下又叫他用功,“民曰不便”,他也不会用功的。所以,“朝三暮四”“狙公赋予”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学意义,很深的人生实用经验,太多的道理,你当一个笑话听过去了,那就辜负了庄子。



就算国家真的需要改变法章,首先需要的都是人才。
而一个国家,还能不能留住人才,人才肯不肯为国家卖力?
这是个问题。


上星期六的星洲报有一份教育特辑,里面有提到一些关于教育体制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1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外的社会问题固然重要,身内的心灵更是关键。

人不提升自己的觉知及意识水平,无论谁来掌政,本质还是没有什么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1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的是很多人一学哲学就把楼主那种’认为善就是善‘的坚定信念摧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09:17 PM , Processed in 0.1052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