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量寿经》会集本之172处谬误及瑕疵。(谢绝原始上部座/南传佛教徒)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3-5-2011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精灵 于 3-5-2011 10:02 AM 编辑
何以修净土,会认为《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是伪经,悲哉!
何以修净土,对邪见外道的谬言谬语,功高我慢,随鸡起舞,哀哉!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念弥陀 发表于 29-4-2011 01:40 AM 
你引用了印祖的法语,也请看看印祖如何看待“会集本”。净土宗不一定非用这本会集本不可,历代祖师和 ...
mahalwin 发表于 2-5-2011 02:16 PM 
一、无量寿经。有五译。初译于后汉、月支、支娄迦谶。三卷、文繁。名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次译于吴、月支、支谦。有二卷。名佛说阿弥陀经。以日诵之经,亦名佛说阿弥陀经。故外面加一大字以别之。又有赵宋王龙舒居士。会前二译。及第三译。并第五赵宋译。四部、取要录之。名大阿弥陀经。当时大兴。后因莲池大师。持其有不依经文之失。从此便无人受持者。大藏内有此经。各流通处均不流通。有谓另有一种者。即此经也。第三译。即佛说无量寿经。二卷。现皆受持此经。即曹魏、康、各国僧铠译。第四。即大宝积经、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此经王龙舒未见过。乃唐菩提流志译。前有元魏名菩提留支。非唐人。世多将留支讹引之。第五译。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原本二卷。以宋人以所译经多为荣。故分两卷。于绝不宜分处而分。今刻书本作一卷。就中。无量寿如来会文理俱好。而末后劝世之文未录。故皆以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准则焉。
二、无量寿经中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龙舒死执三辈即是九品。此是错误根本。故以下辈作下三品。其错大矣。故上辈不说发菩提心。中辈则有发菩提心。下辈则云不发菩提心。无量寿经三辈。通有发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谓。下辈罪业深重。何能发菩提心。不思下辈绝无一语云造业事。乃系善人。只可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将下辈作下品。违经失理。竟成任意改经。其过大矣。在彼意谓。佛定将一切众摄尽。而不知只摄善类。不及恶类。彼既以善人为恶人。故云不发菩提心。死执下辈即是下品。故将善人认做恶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临终苦极。一闻佛名。其归命投诚。翼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奋感激。比临刑望赦之心。深千万倍。虽未言及发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与诚。实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不按本经文义。而据观经。硬诬蔑善人为恶人。竟以恶人为判断。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http://jt.zgfj.cn/ML/2010-09-29/9326.html
念弥陀大大用《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为答复。我也用印祖的净宗祖训来回答。上面的回答也是来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可以看到净宗第八祖师莲池老和尚和净宗第十三祖师印光老和尚都明确的不赞同汇集这件事。而印祖也强调了康僧铠所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为何呢?里面的文句无缺,把佛陀的方便智,般若智都体现无余。三根普摄,九品花开。里面也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列出来。条条分明,愿愿俱到。把慈悲的阿弥陀佛大愿展示无余,畅诸佛本怀。
mahalwin 大大,印祖的时代,会集本应该还没出现。本人的愚见就是如果大家都是推崇印祖为榜样,为何不听印祖的祖训,好好地以《佛说无量寿经》修行,而偏偏搞出许许多多的版本呢?或者作者本怀为大众可以普遍读到全部的版本,不过为何印祖分析为文句不足的版本都放下去呢?是否觉得自己的道行比印祖好?或许是真的比印祖好,不过小弟我还是愚痴跟着印光祖师,彻悟祖师,莲池祖师和藕益祖师的遗训为安全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5-2011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引用了印祖的法语,也请看看印祖如何看待“会集本”。净土宗不一定非用这本会集本不可,历代祖师和 ...
mahalwin 发表于 2-5-2011 02:16 PM 
净宗学会大多数的同修们都很喜欢把不念佛的人称为可怜悯者。而且很容易就认为别人把《无量寿经》当做伪经处理。所以他说我把《佛说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当伪经,我也不觉得奇怪。更着重师承,所以处处只以净空老和尚的话为准。如果我说到这里就句号的话,他们就会说我针对净空老和尚,不尊重净空老和尚。呵呵呵。
其实净空老和尚说过,以十方僧为皈依。为何现在净宗学者这样呢?好奇怪。这个是我本身看到体会到的经验。所以不是乱发言。或许之后吉打的净宗学会是这样吧。呵呵呵。而且当年我也因为在众师兄聊天时,提出说九品莲花不是真正的莲花,而是佛陀的方便智流露出来的东西。极乐世界是个化城,众生在这个化城里随佛出家,进而成佛。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个句点,而是开始。就是成佛的开始。因为这一个发言,我就被杯葛了。呵呵呵。我也只是笑笑离开咯。如果我说错,可以改我,教导我。不是抛下一句“你念佛不老实”,就杯葛我了。{:3_84:}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2:37 PM 编辑
净空法师对夏莲居《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的开示(片段引用)
王龙舒居士,实在讲也非常的遗憾,在他那一个时代,他所看到的《无量寿经》的原本只看到四种,《大宝积经》里面这一种,他没有看到。由此可知,当时经典得到非常不容易。因为在宋朝那个时候,依旧是手抄本,印刷术还没有发达,没有发明。经卷都是手写的,数量当然是很有限,所以《大宝积经》这一份他没见到,他只依四种原译本会集。《大宝积经》里面还有一些经文,其它四种里头没有的,他就没有看到了,因此他的会集就不圆满。同时他在会集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将经文原文改动了几个字。当然在他来说这是无可厚非,以他学佛的功夫,悟入的境界,文字的造诣,那都是属于上乘的。但是这个例子不能开,例子开了,后代的人看到前面祖师可以随便改动经文,后人也照这个样子办,这个人改一句,那个人改两个字,经传下来之后就面目全非,所以经文是决定不可以改动。这是印光法师对他的批评,对他这一个作法是相当不满意。祖师批评有他的道理,希望正法能够常住世间。
清朝末年魏默深的译本,魏居士五种原译本他都看到了,所以他的会集确实超过王龙舒的本子。但是对于原译本的取舍,有些不太妥当的地方,同时也有将原译的文字改动,这是印光大师也有批评,也不满意。
正因为这个原因,夏老居士发心做第三次的会集,避免前面两种译本的过失,他做得格外谨慎。我们在前面序文里面看到,序文是梅光羲居士做的。这一品经,夏老邀请慧明老法师跟梅光羲居士,三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会集成这一品,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慎重。三位大德,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品经,非常认真,非常谨慎,还得求佛菩萨加持。而实际上这三位大德,我们细心的去揣摩都是再来人,不是凡夫。尤其是夏莲居老居士,这是在这个时代出现,会集成这么一个完善的《无量寿经》。它的作用,就是要普度末法九千年当中的众生,帮助这些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至于五种原译本里面,愿文多寡差别很大。汉译、吴译只有二十四愿,愿二十四章,魏译、唐译这两种是四十八,而宋译是三十六,这个差别太大了。所以古人、古大德有个共同的看法,决定是翻经的法师所根据的原译本不相同,否则的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从这三种很大差别,他们判断传到中国来的《无量寿经》原译本,至少有三种。这三种不相同,原本不相同,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个判断是有理由的,我们可以接受。
为什么原译本会有三种?可能有更多种,因为我们的原译本有七种失传了,没有看到,看到之后可能还有很大的差别。于是祖师大德们就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必定是这一部经讲过很多次。这是一个推断,但是也确实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知道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只讲一次,没有重复讲第二遍的。《无量寿经》既然是多次宣讲,那个用意就不一样。如果不是对我们修行证果,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世尊决定不可能一部经、一个法门讲好多遍。所以集结也就照样集结下来了,流传到中国才有许多不同的原译本。从这一个地方来观察,我们就了解,世尊对于这一部经是多么重视。隋唐古大德推崇这一部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
王龙舒居士他开端,集所有会集本之大成为一个本子,读这一个本子,所有译本你统统都读到了,对于我们修净土的人方便太多了,我们要感恩。夏莲居这个本子,印光法师没有见到。印祖如果见到这个本子,我相信他一定点头,这个会集得好。经本不是不能会集,会集是可以的,会集也是应当的。我们晓得王龙舒居士往生是预知时至,他是站着往生的。诸位看看《龙舒净土文》,这个本子前面有一张画像,王龙舒居士站着往生的像。如果会集是不应该的,会集是有罪过的,王龙舒居士怎么能站着往生?从这一点就给我们做了一个证明,他替阿弥陀佛做了一桩好事情,对佛教、对众生做了巨大的贡献,他会集得没错。
莲池大师,这是我们中国人最敬佩的一位净宗祖师,他在《弥陀经疏钞》里面,《弥陀经疏钞》的确是大著作,引用《无量寿经》,几乎是超过一半的文字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这就是说明莲池大师对龙舒会集本肯定。
从这一些事迹,我们对这个本子,必定要生起信心。有一些人诽谤,总不外是有意无意;有意,那就是他别有意图,我们就不必说了;无意,那是听人家诽谤,人云亦云,那是属于无意的。这些都不可以采信,我们要坚定信心。
这个会集本文字不多,这个义理,五种原译本的意思,圆圆满满的包括在其中。他将汉、吴所译的二十四愿,魏、唐本子里面的四十八愿,宋译的三十六愿,给它会合起来,会集成这一章,会集成这一品。而它的分段,大段二十四章,本经的段落是二十四章,小的目是四十八愿。这是古来原译本的数字,都顾及到了。所以近代的一些大德们,都赞叹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的善本,最圆满的本子,我们在这一生能够遇到非常幸运。
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跟夏老居士也有缘,夏老居士肯定是大菩萨示现的,决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会集不了这么圆满。他来到这个世间,实在讲,就是为我们做这一桩事情。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2:36 PM 编辑
如果认为会集有不妥之处,五种原译本俱在,欢喜采用那一种本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经本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真正往生一定要靠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能念到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标准——「净念相继」,往生就决定有把握。我们看到古今念佛自在往生的人,细细地去观察他们的功行,实在就是他们真正做到了净念相继,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跟世尊在《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际上是同一个境界。「净」就是应无所住,若心有住就不净了;「念」就是而生其心;「相继」就是功夫不间断。符合《金刚经》上所说菩萨修行最高的原则。因此,我们看到真正的念佛人,有念三年五载功夫就成就了,能预知时至,来去自如。这是真实的成就,是念佛人应该记取的。我们看到这么多往生的实例,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心。对于经典的批判,那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干。只要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自在往生,我们念佛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应不应该会集,如果我们还有这个念头横在心里,便是夹杂,便是障碍,是应该舍弃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人的争论,障碍了自己「净念相继」,那就太可惜了!如果我们遇到这些言论,只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对待他就好了。念佛人要求的是「一心不乱」,不以一切境界动摇我们的清净心。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里有明白的开示,足以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摘自净空法师《无住生心集》)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2:41 PM 编辑
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文字浅,我们都能看得懂、看得很欢喜。康僧铠的本子有一部分文字比较深,不容易看懂。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古本?我们程度不够。他们高程度的选那个本子,我们恭敬赞叹,这个不能勉强。喜欢念什么本子就念什么本子,最重要是这一生真正往生,搞到最后自己不能往生,那才是真正大错。
佛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喜欢康本,就念康本;喜欢夏老居士的会集本,就念会集本。《无量寿经》总共有九种本子,喜欢念哪个本子就念哪个本子,不喜欢也可以统统不念,一句阿弥陀佛也能往生。所以,不要限制别人一定跟我一样,否则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净空法师》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方微尘国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诸佛者,唯吾心中之佛也。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无一佛不由吾性而发现,然则十万亿外之极乐,独非唯心之净土乎。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又当知唯此一心,具含十界。身土融通,重重无碍,又当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佛互现,念念交参,所以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诸佛,念念弥陀。又云,十方净秽,卷怀同在于刹那。一念色心,罗列遍收于法界,并天真本具,非缘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尘亦尔。故能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一时顿现非隐显,一切圆成非胜劣,若神珠之顿含众宝,犹帝网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体等,如此,则方了迁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又云,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而全收也。如帝释殿上,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虽珠珠互遍,此珠不可为彼,彼珠不可为此。参而不杂,离而不分,一一遍彰,亦无所在极乐净土,即千珠之一。十万亿国,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一一无非千珠之一。阿弥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十方九界众生。微尘刹海,十世古今。一印顿圆,无余法矣。如上所引,皆佛祖圣贤递相发扬之明训也,知此,则知诸刹诸尘,尘尘皆唯心之极乐也。一尘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弥陀也。复何疑哉。《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5-2011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文字浅,我们都能看得懂、看得很欢喜。康僧铠的本子有一部分文字比较深,不容易看懂。我们 ...
念弥陀 发表于 3-5-2011 02:39 PM 
这句我赞同。所以我才会把这个博文po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我之所以说讨论,就是因为我觉得会集当儿可能有写前文不对后文,并不是把整本会集本破除。
再说,什么都不要说,之念一句弥陀。这句话以什么为依据?我本人(我强调是我本人罢了,不代表其他人立场)觉得佛陀说过多闻也是重要的。而不是像现在时下很多的念佛人摒弃一切经典,只推崇无量寿经,有的甚至把无量寿经也丢了。我只能说可惜可惜。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必读的话,那么读诵三藏十二部经的善男子善女人就不会被列在上辈往生了。
若大家深信念佛法门就是究竟法,那么研究其他经典只能增加信心,不会退念的。为何会那么怕?如果处处觉得自己的智慧低过人,处处说我赞叹你。渐渐地会演变出一种叫卑慢的一辈人。这些人觉得自己那样其实比起其他人更优秀,更加有资格。不过表面上都常常说你的智慧比较高,可以读三藏十二部经,我的智慧不够。做不到。呵呵呵。
其实遇到这么说的人,我会尝试分享其他经典里佛陀说过的话。他们连听都不想听。不是尝试看看,而是直接走开。这样的话,诸佛现前的话,是不是应该说我念弥陀就好了,你可以走了?净空老和尚也开始了很多性空缘起的东西,不过比较普片流传的都是你举例的开示而已。那么即心即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境界是不是应该放弃了呢?
不过,说到这里。或许我是狂人一个,所以就当我波旬派来的好啦。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大大,如果历代祖师再来人对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有批评,不妥之处,吾辈弟子必当受教,然何轮到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来对祖师的会集本说三道四,所说尽是谬言谬语,谤法重罪,必堕阿鼻地狱!
再说要拿出来讨论,信他人毁诋,以至侮辱祖师,无有是处!即成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lz是不是真修净土,会不明一句阿弥陀佛的?
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如來欲令一切眾生,同於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如來之萬德洪名,熏自己之無明業識。久而久之,習以成性。則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法門之妙,莫此為最。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8:12 PM 编辑
修学佛法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宜专修忌杂修。
善導和尚云,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所謂契理契機之法,無過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
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是故念佛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於信願求生。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8:08 PM 编辑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不斷惑業,得出輪迴。即此一生,定登佛國。末世眾生,根機陋劣,捨此法門,其何能淑。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師,信願為往生之前導。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又須心念仁怨,氣象渾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等覺菩薩,二六時中,禮十方佛,懺除宿業。況在凡地,常當慚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縱有修持,皆屬魔業。如是之人,切勿親近,免致日久,與之俱化。直須守定宗旨,不隨經教,及善知識語言所轉,捨此別修也。此之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故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吾輩末學,何可立異,以取自誤誤人之罪愆乎。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5-2011 08:11 PM 编辑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的最最精华,是捷径中的捷径!是妙法中的妙法:依靠著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愿,仰仗佛力,横断生死浊流,超脱轮回果报,末法修行,离此念佛法门,亿亿人中找不到一个成就的!
念佛具足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当一门深入,今生今世老实念佛,不夹杂,不三心二意。因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总诵三藏十二部经典!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全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真至简之咒!既是禅又是密,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教典,念佛真的是不可思议!
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不可思议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念佛时,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罪众生,念的一样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想想我等具缚凡夫,何德何能有此福报与大菩萨们修同一个法门!
文殊、普贤菩萨教我们念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教我们念佛,念佛法门这么殊胜,这么难逢,今生今世我们更当把握,没有多生累劫的善根我们是听不进,更信不及这一句佛号的!
<谨记上圆下因老法师的教诲> |
|
|
|
|
|
|
|
发表于 3-5-2011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大大,如果历代祖师再来人对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有批评,不妥之处,吾辈弟子必当受教,然何轮到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来对祖师的会集本说三道四,所说尽是谬言谬语,谤法重罪,必堕阿鼻地狱!
再说要拿出来讨论,信他人毁诋,以至侮辱祖师,无有是处!即成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念弥陀 发表于 3-5-2011 07:43 PM 
那么就要看楼主贴的文章是否真的是"谬言谬语,谤法重罪"了.
不要先为不认同会集本的人贴上"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的标签.
有心者自然会比较现代人所用的会集本和历代祖师所用的原译的版本的是否有异同.
若谈欺师灭祖,则言重了. 现代名师的说法,不一定符合净土宗历代祖师的说法.
印祖针对不同版本的课题给了很好的指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5-2011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5-2011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 ...
念弥陀 发表于 3-5-2011 08:01 PM 
呵呵呵。你处处旨归说我破人修净土法门的机会。你是否应该真正看我想说什么先?
我不曾说过《佛说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是伪经。这个是你说的。我说的是这本会集本剪贴有问题,把佛陀的话有一些漏掉了。没说是伪经。或者你不明白伪经的定义在那里吧?
第二,我本身是修学净土法门,我没说过要人家舍弃净土法门的话语,是你那样说的。呵呵呵。。。到底是谁毁谤谁?不过呢。。我还是笑笑没烦恼。因为我自学佛以来,都是本着一个概念而已,生死这张考卷,是自己作答的。功课准备的怎样,也是自己答的。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我靠自力了生死。而是念佛的话,你的信愿行三资粮准备的怎样了?不然的话,佛陀也帮不了你。这个是印祖说的话,靠佛力了生死也要看我们的信愿如何。所以套用基督徒的一句话“ Have faith and thy wilt be saved”。
第三,你帖那么多的转帖,都是在劝人修行净土法门。这个我谢谢你的苦心。真的,净土法门是个很好的修行了生死的法门。不过我转帖的东西只是要大家一起看看,是否新本无量寿经(会集本)真的有剪贴问题。当然我会用《佛说无量寿经》为讨论基础,因为印祖提倡的是这本。
第四,就如 mahalwin 大大说的。如果我用《佛说无量寿经》为修行基础,而不是会集本。我跟藕益大师的教导,而不是净空法师。那么我是净土法门修行者吗?如果我不是净宗学会的会员,那么我是不是净土法门修学者?我跟师公的教导,利用持名念佛进而修学般若律学而助行,那么我是净土法门修学者吗? |
|
|
|
|
|
|
|
发表于 5-5-2011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师兄好,之前我读《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时,觉得这部经真的很想伪经,虽说有佛陀的大慈悲音, ...
海精灵 发表于 28-4-2011 10:50 AM 
LZ大大,从这段话里,是你先认为像伪经,而我只是引用反问何以认为?
既然无人认为是伪经,那皆大欢喜!阿弥陀佛_/\_
我从头到尾所说的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是对写这篇文章的人说,不是对转帖的人说,LZ别误会!
除非LZ就是写这篇文章的人,才对号入座,有冒犯之处,多多见谅!阿弥陀佛_/\_
最后LZ转帖这篇文章来要讨论什么?这才是重点所在!
(一)认同此人的见解是对,祖师有不足之处?
(二)信受奉行祖师的经,不听信他人的谬言?
从第一条里,吾辈没有这天大的胆子去认同他人毁诋,以至侮辱祖师的所谓正解,也承担不起以下犯上的欺师之罪!
我信受奉行祖师所说经,此人写的文章不看也罢!更别说去转帖,讨论,无有是处!
当然有同修们认为自己有如印祖的证量去讨论的!
我什么都不会,只能听信祖师的教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名报佛恩!
南无阿弥陀佛_/\_ |
|
|
|
|
|
|
|
发表于 5-5-2011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受奉行祖师所说经,此人写的文章不看也罢!更别说去转帖,讨论,无有是处!
当然有同修们认为自己有如印祖的证量去讨论的!
我什么都不会,只能听信祖师的教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名报佛恩!
念弥陀 发表于 5-5-2011 01:32 AM 
净土十三位祖师, 有哪位印证了这部会集本呢?
十三祖印光大师说: "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王氏之误,莲池大师指出,尚未说其何以如此今为说其所以,由于死执三辈即九品也。书此一以见会集之难。一以杜后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盲矣。胆大心粗,不足为训。"
(一)认同此人的见解是对,祖师有不足之处?
历代翻译经典的祖师和净土宗的祖师又有何不足,导致后人用一本"会集本" 而不是用他们所译所依所用的原译呢?
(二)信受奉行祖师的经,不听信他人的谬言?
若修净业的佛子不信受印祖大师的教言,又该听信什么人呢?
今天的净宗学人奉哪位为祖师呢? 夏老居士吗? 净空老和尚吗?
我从头到尾所说的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是对写这篇文章的人说,不是对转帖的人说,LZ别误会!
何以见得写文章的人是"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 您有见过此人吗? 或您有神通能看透他的心思?
若他只是一位净土行者, 用心比较后人所出的"会集本" 和古德所翻译的原译经典而发现其中异同, 怎么符合"邪见外道"呢?
想必您已经对比了"会集本" 和 几本原译了. 否则怎么知道他是乱写一通,毁谤"会集本"和夏老居士,而需要您为一个师兄弟灌上"贡高我慢之辈"的称号呢?
以"邪见外道,贡高我慢之辈"为人贴标签是很容易的. 若写文章的那个师兄不是这类的人, 佛说面对这类的谩骂, 他可以原封不动送会给"送礼人". 佛又说向天吐口水, 口水是会掉在自己的脸上的.
今天若有法师称某某居士或出家人为"再来人", 这些"再来人"又可否自己出另外一本"会集本"呢?
又或者今日藏传的某某法王或仁波切要会集无量寿经, 我们又是否应该因他们是佛菩萨化身的身份而没有怀疑的全盘接受他们的新会集本呢? |
|
|
|
|
|
|
|
发表于 5-5-2011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禅的话,就会被说是“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遇到禅净双修的人,就会跟你说。要专一,要专一,否则帐帐不清,门门不了。殊不知一贴阿弥陀佛药方,涵盖三藏十二部经,禅净密三齐。既然大家都是禅净双修之人,何必要别人跟你一样?呵呵呵。
海精灵 发表于 4-5-2011 09:34 AM 
现在有的净土的"宣教师"唯有净土第一. 将其他的宗派说成难成就, 不能解脱生死 或将一些宗派说成无实修法门,只做教理分析的宗派. 翻一翻弥勒三经, 也看到弥勒法门不比净土苦难,也不比净土低等. 只是我们都不喜欢读经看经, 喜欢看佛书,DVD,VCD, 对于演讲者的说法, 全盘接受. |
|
|
|
|
|
|
|
发表于 6-5-2011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5-2011 02:01 AM 编辑
mahalwin大大~~看来你是修弥勒净土法门,赴龙华三会吧!(如没猜错)
mahalwin可能你没看我之前贴的文章,才有这一问吧!那就重点说!
夏莲居这个本子,印光大师没有见到。印祖如果见到这个本子,我相信他一定点头,这个会集得好。
从这一些事迹,我们对这个本子,必定要生起信心。有一些人诽谤,总不外是有意无意;有意,那就是他别有意图,我们就不必说了;无意,那是听人家诽谤,人云亦云,那是属于无意的。这些都不可以采信,我们要坚定信心。
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跟夏老居士也有缘,夏老居士肯定是大菩萨示现的,决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会集不了这么圆满。他来到这个世间,实在讲,就是为我们做这一桩事情。
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文字浅,我们都能看得懂、看得很欢喜。康僧铠的本子有一部分文字比较深,不容易看懂。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古本?我们程度不够。他们高程度的选那个本子,我们恭敬赞叹,这个不能勉强。喜欢念什么本子就念什么本子,最重要是这一生真正往生,搞到最后自己不能往生,那才是真正大错。《净空法师》
我们遇到这些言论,只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对待他就好了。念佛人要求的是「一心不乱」,不以一切境界动摇我们的清净心。
对我来讲,所有修净土大德都是我祖师,不限于净土十三位祖师而已!我说的祖师可以是夏老居士和净空法师加净土十三位祖师!
南无阿弥陀佛_/\_ |
|
|
|
|
|
|
|
发表于 6-5-2011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5-2011 01:31 AM 编辑
此人的高见之处!破!破!破!
29.
會集本:夏蓮居的會集與淨空的多事,真是「誤盡天下蒼生」!
45.
會集本:不知道夏蓮居眼睛長到哪裏去了 ?!
132.
會集本:
梅光羲和黃念祖,怎還能把這本偽經讚歎得如此「臉不紅氣不喘」呢 ?!
148.
會集本:
梅光羲竟還有臉說這本偽經是:「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
俗話說的好,不要臉的人最可怕。
150.
會集本:
梅光羲竟還有臉說這本偽經是:「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
黃念祖罵得真好,梅光羲果真是:「妄逞瞽說」!
172.
會集本:.....再次證明夏蓮居毫無算術能力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破 !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偽也 ! 〈雲門頂峰善威儀〉今破之 !
華嚴經卷 38 (般若),破 !
地藏菩薩本願經,破!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1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的净土的"宣教师"唯有净土第一. 将其他的宗派说成难成就, 不能解脱生死 或将一些宗派说成无实修 ...
mahalwin 发表于 5-5-2011 08:57 PM 
某宣教师不是净土宗的。只是宣说他自己的教义。因为佛弟子当知佛说法门无上下,唯有难易。所以没有第一第二而言。除此之外,他也规定门人以会集本为经,一生只读一本。此为灭法行为。虽然佛陀说唯独留无量寿经,然后发灭尽时,唯独留六字洪名以救苍生。不过此话不是说丢弃其他经典而唯独此经。丢弃其他经典更是灭法行径,我为白衣,当风佛旨而护法。会集本没错,不过应为注明会集本,而非名为“经”。会集本是会集本,经就是经。会集本可以参考,不是课颂本,修行指南。在英文,会集本成为 Review。Review 不是原著。所以才会规定在题目应该注明 Review。此宣教师更独赞净土,这种跟其他祖师不同,其他祖师骗赞净土。就是偏袒净土,不过不排斥其他宗门。这个不同使到佛门更加的分裂,进而更进入灭法的状况。
不过看来这些人中毒甚深,难以治疗矣。我已尽力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