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2025 11:20 PM 编辑
《淨土十疑論》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一疑
問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祗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
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
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故智度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
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
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故維摩經雲,“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又智度論雲: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
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複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
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又論雲,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
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
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故論雲:“游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
以是因緣求生淨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