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素还真

后大乘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12-2010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4-12-2010 11:19 PM 编辑

但印顺等也说
那些人同修禅精,若临终时见弥勒佛接引, 是要见佛杀佛 (杀假相妄觉 ),还是高兴感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2-2010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声闻,

这里有一篇文章,对声闻的见解。
tutye 发表于 24-12-2010 05:13 PM

那不是对声闻的见解,而是阿罗汉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真神弥赛亚


    opps...
写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2010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大乘现象(4)

现代大乘还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逢人说大乘法就是度人。现今大乘佛教入门容易,念佛,持咒也算是大乘法。所以度人大乘也很容易。


大乘佛教与大众部扯上关系,很大可能是近来的人们大力推广人间净土,人间佛教等理念,比较倾向大众化。这样人们就自然而然把大乘佛教,与大众部联系起来思考。


写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说完现今大乘各种法门的宗旨,千变万变,不离其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10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5-12-2010 01:40 AM 编辑

这里要说一句后话。

说修习大乘菩萨道,严格来规定是要发菩萨大愿, 行十大波罗蜜善法(parami),和拿菩萨戒的。
大乘也有分信者/跟随者 和 修者(有作自行化他者/行菩萨道)
那些还没拿菩萨大愿-行波罗蜜-菩萨戒的,只能算是大乘的信者/跟随者.
( 信的阶位是菩萨道外的'凡夫菩萨',住-行-向的阶位是菩萨道内的'凡夫菩萨' )


严格来是那些菩萨道修者用智慧和方便法的法门来引度那些信者入门(念佛/持咒/座禅/等)
反正修大乘的时间是很长的,可以用几世来慢慢一步一步的引导到下一个程度,
那些信者在修习到一段时间后,方能开智了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引度他人。
所以说是有分不同程度(次第)的菩萨, 顿悟只是进各阶段的一种开始。

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信-住-行-向的阶位为凡夫菩萨; 信的阶位是外凡,住-行-向的阶位是内凡,
地-等-妙的阶位为圣人菩萨, ,地-等的阶位是佛因, 妙觉的阶位是佛果.
圆教借别教的五十二位说,并加上《法华经》的五品弟子位,共为八科,以显其位次。

本来行菩萨道就是要把佛法大众化,人人可以知道大乘法理,人人可以成佛成圣,
在古时比较难进行因为教育不普及,资讯不发达。所以能真正现实大乘圆教愿景的是在末法.
所以佛陀与很都菩萨都说要如何的去有效弘法和演化教义各种法门,知时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兄开贴,来坐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12-2010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peggy_str

圣诞假期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ggy_str

圣诞假期快乐~
素还真 发表于 26-12-2010 11:19 AM


一样一样,圣诞假期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2-2010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6-12-2010 12:21 PM 编辑

后大乘现象 (5)
这篇主题名叫【后大乘现象】,相对于后大乘就是原始大乘佛法。经过长久的追寻与研究,个人认为现今的大乘佛教已经偏离了古印度时代的大乘佛法。

现代的大乘佛教倾向『大众神道信仰』,被说成是古印度『大众部佛教』演变而来。古印度的大乘佛教则是着重个人修行,漫长遥远的菩萨道。

佛教『神道化』不止出现大乘佛教,南传佛教亦然,泰国就是一个例子。这可以说是佛教渐衰,避免不了的社会现象。佛教『神道化』最厉害就是密宗。

当佛教已经变成大众神道信仰,经典的知识不再被重视。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价值观,关心社会认为正确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大众神道信仰』以众人的利益为先,免不了『社会化』。
大乘佛教发展到『大众神道信仰』,基本上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菩萨道。这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的衰弱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10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大乘现象(6)
后大乘时代出现以下的现象,明显可见众生的福报日益转薄。

(1)把内心信仰重心从信仰佛陀转移到信仰现代的僧人。

       内心尊崇佛陀的人,以佛陀说教为主。真的要向人介绍佛陀,也应该把佛陀原汁原味的教学教育别人。可是现代人认识现代僧人的说教多过佛陀的说教,崇拜现代僧人的说教多过佛陀的说教,甚至向现代人推广现代佛教也不推广佛陀的说教。内心崇拜现代僧人多过佛陀。这是发自内心的信念,个人很郁闷,一神教徒可以把一切荣誉归给上帝,可是佛教徒却喜欢把荣誉归给个人。这不是健康的现象!


(2)布施佛,法,僧三宝,转移成布施鬼道,畜生。

       学佛人都知道,佛陀,僧团是众生的福田。布施佛陀,圣者,持戒严格的修行者,僧团能获得莫大利益。可是一部分现今佛教徒却舍弃大利益的事,却去布施鬼道,畜生,甚至还大事推广。虽然同样出自好心,可是意义就不同的。我只能说众生福报转弱,这也是其他一个现象。


(3)偏离佛教经典,信仰后人思想。

     现今大乘佛教已经失去了古大乘的思想,都变成现代人价值观了。这些价值观累积下来,变成的另类的大乘佛教,已经很大众神道。佛教发展到今天已经日渐衰弱,从佛教徒目标就可见。过去佛教徒目标是涅盘,后来慢慢演变成往生天道与净土。现在就变成住世成就人间事业,以人间事业为重了。以人间事业为重,就不能脱离世间的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来都强调,学佛的目标必须是涅盘或离苦。

但总是有些所谓的佛教徒,就认为初学者不晓得什么是涅盘。一开始不应该传输这么深奥的佛法让他们去学,他们不会理解,这样会吓到他们或导致他们远离佛教或佛法。

我很想大声地跟那些所谓的佛教徒说,如果一开始学佛的心态不正确,接下去的路也不会正确。如果说佛教的涅盘或离苦概念会让他们止步,那我会说,请便!

抱持不正确的心态来学佛法,然后就以为自己有能力代表佛教说话,简直误人子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道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老大开贴,也跟P婆婆进来瞧瞧。
看了还是不懂。(只是还有疑惑,不是素老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10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自闭乐

里面有很多佛教术语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素还真
很多时候我懂我不明白是还不到时候。(所以我都不抗拒进去看你的楼)(这里只有那些转来转去的帖我不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0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10:43 AM 编辑

回复 30# 素还真

1。素老大因该标为:后权大乘现象,进实大乘时代


2.也因该比较清楚的分别上座部,大众部 菩萨道。

      a)  上座部系的十一部派,和  大众部系的九部派 都是声闻教。只是教义和戒规的重点不同。

      b)  世尊在世时就有教菩萨道了,只是比较少人学罢了,多是教给天众第子,王族,和 得道仙人修者

      c)   当今的北传大乘其实是大众部系和菩萨道系的结合。


3.菩萨道主張:发大菩提愿,行十大波罗蜜善法,拿菩萨八戒,菩萨被授记成未来佛。

  (出土的原始佛经有阿罗汉僧人发愿文要成佛后化立自己的佛国土度人,证明菩萨道在早期佛教存有)


4.大众部主張:

      a.「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

       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

     b. 佛陀是離情絕欲、威力無邊、壽量無窮的。

     c. 佛陀的言論都是正法教理,應該全盤接受。

     d.「現有體用,可名實有」,「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只承認現在實有,過去、未來沒有實體。

     e. 虛空無為(指無邊無際、永不變易、無任何質礙而能容納一切的空間)

    擇滅無為(通過智慧的簡擇斷滅煩惱後所證得的精神境界)

    非擇滅無為(非由正智簡擇力。,由緣缺不生等而顯示的寂滅)、空無邊處無為、識無邊處無為、

    無所有處無為, 非想非非想處無為、緣起支性(十二因緣)無為、

    聖道支性(八正道)無為等九種無為法或「九無為說」。

    f.「心性本淨」是指心未來可能清淨,一淨則不再退回污染,人人皆有解脫的可能。


总的来说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别

       一、宇宙是实有的还是假有的?

       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实有  - 世俗法;

       而大众部则偏重于说“空”- 究竟法,认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实体。

       二、有我还是无我?

       原始佛教否认有“我”(灵魂),但同时又承认有业报轮回,因此理论逻辑上

       必然要承认有轮回业报的主体对此争论激烈,

       上座部各派偏重坚持只有五蕴/因缘法的而无“我”的看法,

       而大众部则认为是一切众生皆有本性清淨。

      三、释迦牟尼只是肉身佛  还是有法身佛?

       上座部把释迦牟尼视为肉身佛 (已灭),一佛世界,

       而大众部则认为释迦牟尼是万能的法身佛 (不灭)。有万佛同在的世界,和其变化身,要依法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2-2010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清池

爱情是一种怪事,你玩够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0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01:36 AM 编辑

回复 30# 素还真


把内心信仰重心从信仰佛陀转移到信仰现代的僧人。

      (1)因该说是因为重点在于教主灭后`,依法(真理)不依人,

布施佛,法,僧三宝,转移成布施鬼道,畜生。

      (2)因该说是因为回响法施一切众生,源从菩萨道的要度一切众生

偏离佛教经典,信仰后人思想

      (3)因该说是因为所依的法藏不同 (大乘是依大乘经典,论师也是依大乘经典而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0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来都强调,学佛的目标必须是涅盘离苦

但总是有些所谓的佛教徒,就认为初学者不晓得什么是涅盘。一开始不应该传输这么深奥的佛法让他们去学,他们不会理解,这样会吓到他们或导致他们远离佛教或佛法。

我很想大声地跟那些所谓的佛教徒说,如果一开始学佛的心态不正确,接下去的路也不会正确。如果说佛教的涅盘或离苦概念会让他们止步,那我会说,请便!

抱持不正确的心态来学佛法,然后就以为自己有能力代表佛教说话,简直误人子弟!
peggy_str 发表于 26-12-2010 03:17 PM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0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大乘现象(6)
后大乘时代出现以下的现象,明显可见众生的福报日益转薄。

(1)把内心信仰重心从信仰 ...
素还真 发表于 26-12-2010 12:43 PM


在下是初学佛者,觉得素兄说得很有道理。

但我有个疑问:

2。 关于素兄说布施是指民俗信仰的布施(鬼神祭祀)还是佛陀所教导的施食给鬼道众生?据我所知如法施食就是行菩萨道。

3。至于这点,就我自己而言,说实在的,谁不想尽此一报身,究竟涅磐?但我自认没那个福报(惭愧),但愿能藉着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

再次谢谢素兄和其他佛友的分享。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09:55 PM , Processed in 0.12815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