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韓媒體民眾憤怒‧“應以牙還牙” (韓國‧首爾24日訊)朝鮮的挑釁行為讓不少韓國民眾覺得憤怒難當,有民眾促政府“以牙還牙”,韓國媒體均憤怒抨擊朝鮮並呼吁政府應毫不猶豫作出反擊。 在入口網站Daum,用戶Bitbangul說:“我們真該用導彈和轟炸機炸掉朝鮮海岸。”
用戶Chungsanbyulgok則說:“若我們不讓朝鮮為此付出代價,他們還會再攻擊我們。我們應該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促韓採強硬軍事措施 《東亞日報》抨擊朝鮮的行為如同“戰爭犯罪”,稱“對付瘋狗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棒子”,要求政府採快速及強硬的軍事措施對付朝鮮。 《朝鮮日報》則稱:“朝鮮用短劍抵向我們的喉嚨,我們要馬上採取果斷、準確的反擊。” 《中央日報》抨擊朝鮮任意展開攻擊行動,呼吁政府馬上採取報復行動,“朝鮮半島的戰火已點燃,我們無法容忍任何攻擊平民的行為。” 23歲的尹徐賢(譯音)認為此事突顯了朝鮮是絕對愚蠢的。她說:“首爾剛在本月成功舉行G20峰會,各國同盟應聯合孤立和邊緣化朝鮮。” 38歲的生意人蔡德秀(譯音)憤怒之餘也指責政府稱:“我不明白政府為何對‘天安’艦事件和這次的砲擊事件,表現如此無所謂。” 28歲的張正才表示,政府應對朝鮮作出明確回應,並禁止朝鮮再做出挑釁。 【熱點新聞:朝韓軍事衝突】
星洲日報/國際‧2010.11.24
美國‧“美誓捍衛韓國”‧奧巴馬:向朝動武言之過早 (美國‧華盛頓24日訊)美國總統奧巴馬週二誓言捍衛韓國。美國目前傾向尋求以外交方式解決問題,並指出現階段向朝鮮採取軍事行動還言之過早。 白宮形容,朝鮮砲擊韓國,是挑釁及蠻橫行為。由於擔心交火會演變成全面衝突,奧巴馬更在週二凌晨4時就從睡夢中被叫醒。
美國發表措辭強有力的聲明,誓言捍衛韓國,但表示暫無採取軍事行動的打算,而且也未因此調派更多美軍到當地,避免局勢升級。 五角大樓發言人拉潘告訴記者:“我們仍在監視局勢,並和盟友對話。”他補充,華府會注意可能激化朝鮮半島緊張的舉動。 凝聚國際社會向朝施壓 奧巴馬首度開腔說:“韓國從韓戰至今都是我們的盟友。作為同盟,我們強烈申明我們捍衛韓國的承諾。” 奧巴馬說:“我們強力譴責這次攻擊,我們也要凝聚國際社會向朝鮮施壓。”並特別點名需要中國的幫助。 他表示,區域的每個國家都必須知道,這是個危險且持續的威脅。 他指出,中國作為朝鮮的唯一盟友,必須和平壤溝通,告訴她“有一些國際規則是必須遵守的”。 美國防長蓋茨也同韓國國防部長金泰榮通了電話,指朝鮮的最新攻擊行動,美國視之為已經違反結束1953年韓戰的停戰協議,他同時重申美國對韓國的防衛承諾。 【熱點新聞:朝韓軍事衝突】
星洲日報/國際‧2010.11.24
韓國‧韓美周日軍演‧航母參與‧朝鮮半島戰雲密佈 (韓國‧首爾24日訊)朝鮮半島戰雲密佈!在韓朝發生駁火事件後,韓國周三宣佈將從星期日起,與美國在黃海進行為期4天的聯合軍演,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大隊將參與演習;情勢劍拔弩張,區域緊張氣氛持續升級。 與此同時,韓國軍方周三表示,向白翎島、延坪島等黃海五島發佈了最高警戒,同時,韓陸軍前方部隊也進入戰鬥狀態,因應朝方有任何進一步的挑釁。
駐韓美軍司令部發表聲明表示,美韓預定從28日至12月1日在黃海進行聯合軍演,美國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將參與。 不過,美軍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演習是防禦性質的演習,早在朝鮮發起海岸炮攻擊之前已做好了計劃。演習目的為加強威懾力,維護區域內的穩定,同時提高兩軍的合作能力,展示韓美對鞏固同盟關係的決心。 據報導,美國準備動員9600噸級巡洋艦和9750噸級驅逐艦。核潛艇這次不會參與演習。韓軍則將投入2艘4500噸級驅逐艦、巡邏艦、護航艦、戰鬥支援艦和反潛飛機。 韓美將通知朝鮮 美軍方面說,美國政府已通知中國有關演習計劃,韓美聯合司令部也將通知朝鮮。 中國此前曾對美軍計劃在黃海部署航母發出強烈抗議。 較早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和韓國總統李明博通電話,同意在近期內舉行聯合軍演,“加強演練”。 奧巴馬也向李明博保證,美國將會信守防衛韓國的承諾,美國對韓國的支持“不可動搖”。 韓將在延坪島增派軍力 另一方面,韓國國防部長金泰榮週三表示,韓國將向發生交火的延坪島增派軍力,部署更多砲隊,包括增加部署射程更遠的自行火炮。 據統計,朝鮮週二共發射了約170枚砲彈,其中80枚擊中延坪島,造成19所民宅和建築起火。韓軍較後也發射80枚砲彈反擊。 周二砲擊造成2名韓國軍人死亡、20人受傷。當局周三下午在延坪島海軍陸戰隊新官邸施工現場,又發現兩位建築工人的屍體,朝鮮炮轟死亡人數增至4人。 【熱點新聞:朝韓軍事衝突】
星洲日報/國際‧2010.11.24
中國‧美日澳促中運用影響力‧“說服朝重返談判桌” (中國‧北京24日訊)中國因與朝鮮關係密切,目前正受到各方壓力,要求她克制朝鮮的舉動,並運用影響力說服朝鮮重返談判桌。 中國外交部在其網站表示,中國和美國週三誓言維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同時尋求讓朝鮮半島無核化,並希望儘快重啟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與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博斯沃思,在北京會面後作出上述承諾。 博斯沃思呼吁朝鮮停止其挑釁及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敦促國際社會譴責平壤。 另外,澳洲外交部長陸克文說,中國應該設法使平壤冷靜。他還說局勢仍然緊張,並認為中國目前施展她對朝鮮的所有影響力是重要的。 日本首相菅直人亦說:“我們應該要求對朝鮮有重大影響力的中國,一起克制朝鮮的行為。” 美國國會議員也呼吁中國付出更多努力克制“魯莽”的朝鮮,並宣稱這起突發的朝鮮半島危機,顯示數十年來對平壤的“安撫”政策失敗。 開戰機會微最憂
朝鮮權力交接誤判 問:事態將如何發展? 答:韓朝軍事衝突升級引發開戰的可能性,現階段仍很低。過去數十年,朝鮮都奉行類似策略,就是重複挑釁行為逼美韓歐日等國讓步,在避免引發全面戰爭的同時,推高區內緊張局勢。 未來幾天局勢應相對平靜,平壤甚至要求進行更多和談。平壤政府不會希望爆發全面衝突,因美韓軍備都比朝鮮好得多。雖然韓國總統李明博聲言會強硬回應朝鮮的挑釁,但韓方其實亦不想事態惡化,儘管一旦開戰朝鮮必敗,但其大量炮彈會對韓國造成嚴重損害。就如上次“天安艦”事件,韓國將保持克制。 問:為何發生攻擊事件? 答:有幾個可能性。韓國當時正在該區進行軍演,包括開火演習,這可能令朝鮮相信遭受攻擊,故開火還擊。 平壤近月向西方展示能進一步發展核武的濃縮鈾計劃,加上這次攻擊事件,反映朝鮮再次施展一系列挑釁行動,希望藉此威嚇韓國及其盟友,逼使他們放鬆制裁,重啟和談。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朝鮮進入領導層交接時期。朝鮮經濟每下愈況,國內局勢欠穩,這次的炮擊,加上3月的天安艦事件,可能都是朝鮮用來團結國內精英階級的策略,讓國民團結抗外,並鞏固金正恩在軍中的領導地位。開炮攻擊亦有可能是朝鮮軍中的鷹派,在未知會領袖金正日下所發動的攻擊。在最近的權力交接過程中,有指朝鮮軍心不穩,昨天事件可能反映軍中溝通出現問題,甚至是朝鮮領導層出現意見不合。 事態風險何在? 答:最大的風險是朝鮮此刻正值領導人交接進程,加上嚴峻的經濟問題,朝鮮領導層有可能鋌而走險,令挑釁行為超越以往,最後失控。金正日的健康欠佳,其子金正恩的領導能力仍是未知數,任何誤判或溝通出錯,都有可能觸發意想不到的衝突。至於韓國另一主要面對的風險,是一旦朝鮮政權崩潰,可能嚴重衝擊韓國,即使不談難民潮,兩韓驟然邁向統一,韓國將要負上沉重的經濟成本。 【熱點新聞:朝韓軍事衝突】
星洲日報/國際‧201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