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12-2010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观兴的贴不转贴了。。。。。。。。。因为看了觉得。。。。。ai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2010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眼:感性与逻辑性的理财规划●叶德利
2010/11/03 6:23:33 PM
●叶德利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
当我们发现钞票开始赚得多、花得也越多时,心想可能是需要理财师的时候了。不过,我们真的需要理财师吗?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毕竟理财师有其在市场上生存的道理。理财杂志上发表的人寿保险规划师、理财规划师的众多言论。一个人的生活规划、多少岁结婚、多少岁买房子、多少岁退休,这些理财师的意见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规划应该由别人主宰。
生活本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是自己舞台的主角和导演。对于那些抱着“天生天养”想法的人而言,生活就更加不可预计了。例如,两人未来的结婚典礼上大概需要多少费用、未来孩子的教育费用会花多少费用,这样子的理财算法似乎有点节外生枝。这是因为我们一生人应该在有生之年,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好我们的生活;未来结婚、未来孩子的教育费用等需要多少钱,就好像把人的生活禁锢在一个程式化的步骤。
回报高而非投保高
若说我们按照全家人的年龄,进行一种可以跟进的理财规划,那么,是有一些事情可以被定下来的。例如,自己的年龄、妻子孩子的年龄都可以按照规划进行,只要不突然死亡或者离婚的话,都能按照预定进行下去,但估计也没有人愿意把离婚写到计划里吧?
相反的是,理财师又总会说投保额不到多少就很危险这样的话,极大化金钱投保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了解理财或保险行情的确重要,但是这样说的话就有点把顾客当成傻瓜看待了。这是因为,既然理财师们能算出风险的几率有多高,那他们就更应该确实的说,投资或投保回报有多高才对。风险和回报总是正比的,理财师应该更多给人投资回报高的策略,而不是一味的教人要投保高。
但是这也难怪。因为依靠理财规划师、寿险规划师给建议生活的人,你若不是家财万贯金钱没地方投,那就是不爱动脑筋的人。无论如何,理财师总可以对我们提点建议,只要代价不是高昂的理财费就行。重点的是,与其教人为各种不幸的事做准备,还不如叫人如何多赚一些钱,才是关键的。
“开源节流”还是钢铁一样的理财规律。因为我们的生活总受到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的困扰,通往财务自由的境界就是“开源”,即是多赚一些钱。细心的观察市场需要,动动脑筋想些创意点子赚些钱,哪怕多一份兼职也好;相反的,对于老年人而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养老金,一定要保持身心健康,没必要投资那些自己看不懂的产品,除非自己愿意相信可以投靠的人。
人生财富的积累,有时好比买福利彩票。在某些人看来,要推算中奖的概率本来就是傻到家的事情,但开奖前几天的发财期待偶尔总是让人陶醉。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中奖几率绝对不是零。关键的是,我们是在用逻辑性思维来衡量感性的事物,还是在用感性思维来衡量逻辑性的事物。
衡量自身财务情况
对于“节流”,它就是这样介于逻辑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之间的消费选择。消费者在购买感性商品时格外有逻辑性。例如,我们的确凭感性购买了商品,但过程却是逻辑性的。例如我们会常说:“这个花瓶不错,就是没有地方放”、“这衣服实在漂亮,就是和我不搭配”、“真想买这辆车,可是买了也用不上”此类的话。
购买房子即是一种既感性又逻辑性的行为。我们若是用感性思维,来购买需要逻辑性思维的股票投资或金融产品,那么,风险就会产生了。重要的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感性的内心想法,与逻辑性的现实之间的对话衡量,最后才决定是否要购买,即可达到“节流”的效益。
我们日常消费中的许多事情事物,即可能是感性也可能是逻辑性的。所以,结婚生子、教育费用、生活开支、退休生活当中,哪些属于感性消费、哪些属于逻辑性消费,相信理财规划师们也是很难给予准确答案。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自己的财务情况还是先交由自己来衡量一番为好
http://www.nanyang.com.my/NewsCe ... p;sid=29&cid=2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2010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教育费家长恶梦?
2010/11/08 2:03:16 PM
●南洋商报
一个家庭最开心地莫过于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亚当及艾达迎来了小宝宝——艾丽莎。
这一期,让我们来看看为人父母者最关切的财务问题——孩子的教育。
也让我们来看看新手父母如何可在孩子的教育上扮演好角色。
亚当清还了总值5000令吉的医院账单,他开始再调整家庭的开销,这一次,他也把小女儿的预算加入在内。
亚当认为, 他应该开始为女儿的教育作储蓄,但必须厘清一些账目才可决定数目的多少,于是,他做了以下的预算。(见表)
在总结了上述的预算之后,亚当每个月可为女儿做的储蓄有1000令吉。
除了例常的银行存款之外,他也希望为艾丽莎持有一份保险,因越小受保,保费越低。
亚当为艾丽莎买了一份涵盖人寿与医药及少许储蓄的保单,每月的保费为200令吉。
每月投资
他也开始一份首次投资额达1000令吉,之后每月缴交200令吉的单位信托计划。
他估计,如果未来18年的年均回酬为200令吉,他应可为孩子的累积10万令吉的教育基金;此外,他也以同样的方式每月投资在 Amanah Saham Bumiputera (ASB),即也可让他得到另10万令吉。
储蓄迈向高等教育
除了做以上的投资之外,他也了解到全国教育储蓄计划(SSPN),这项计划是由全国高等教育基金机构(PTPTN)所推行,著重于“储蓄迈向高等教育” 。
除了确保年度的股息回酬之外,全国教育储蓄计划也提供特别的财务辅助,即为低收入存款者提供配对奖掖。这项计划开放给所有大马人(更多详情,请浏览www.ptptn.gov.my)。亚当决定存入3000令吉,以达致扣税目的。
教育储蓄应分散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为孩子储蓄教育基金,实则有很多方法。
这里要提的是,分散的概念非常重要,常言道:“勿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内!” 在这案例中,亚当将鸡蛋放在5个篮子内,确保了孩子的教育储蓄。
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储蓄应是持之以恒的,虽然储蓄回酬的多少需有所注意之外,更重要的是。你可保持储备的习惯多少?
维持习惯
如果可以维持以下的习惯,为孩子储蓄未必是一个恶梦。
?荩趁早开始:如果你计划成家,可在孩子未出世以前即开始储备,这可让享有复合利率的机会。
?荩要有纪律:当下的欲望(拥有更大的车子) 会成为你长远目标的绊脚石(孩子的教育),应该专注在达致长远目标的纪律。
?荩善用工具:如以上所述,可使用超过一项工具来累积基金,进而达致分散风险的目的。
?荩持续储备:如以上所述,让自已有个目标来储备,而无需寻找藉口“跳过”1至2个月的储蓄,选择按月储蓄计划或也是一项合适的选择。
?荩评估所需:你需知你的财务目标,并也需时时跟进最新的教育成本,以及汇率的波动。
?荩积极想法:“有志者,事竟成”,任务虽令人苦恼,但别低估本身的能力。
?荩合理预算:与孩子谈谈有关家庭的情况,并与他们设下合理的期望。
http://www.nanyang.com.my/sideli ... p;sid=9&cid=19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速處理福利金申請‧社險主動助死傷者家屬
國內 2010-12-10 11:05
(檳城9日訊)凡是有繳納社會保險的僱主和職員,往後只需要以電話通報,社險職員將主動接洽傷者或死者家屬,協助申請福利金、撫恤金或生活津貼。
社險行政部高級總經理阿茲曼說,社險希望通過加速會員的申請,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會員或會員家屬的生活難題。
他說,社險能在最快3天內賠償1千500令吉的安葬費,倘若屬於死亡個案,通常一星期內就發出生活津貼給死者至親。
空姐遭撞死迅速付賠償金
阿茲曼星期四代表社險機構,移交1千500令吉的安葬費,以及每月300令吉生活津貼給日前車禍身亡的馬航空姐吳雪韻雙親吳銓森及程寶珠。過後,阿茲曼向媒體表示,社險機構兩天前已處理吳雪韻的賠償金,但他臨時決定親手把賠償金交給吳銓森夫婦,以示社險機構對死者親屬的關心。
他說,社險是根據吳雪韻在馬航服務的年資,撥出330令吉生活津貼給她的雙親。這筆津貼雖然不多,但相信可減輕生活的開銷。
“社險會在最短時間處理任何申請,以吳雪韻的個案為例,我們在報章上得悉吳雪韻車禍身亡後,立即審核其戶頭並聯絡親屬。”
檳州社險機構主任諾哈妮達、行政官詹鳳蘭等人也陪同阿茲曼移交賠償金給吳銓森夫婦。
吳雪韻雙親:不接受道歉
“肇禍司機須負全責”
另一方面,程寶珠接受媒體訪問時,再次堅持撞死吳雪韻的肇禍司機,必須承擔所有責任,無論對方的母親如何解釋,也挽不回女兒的生命。
她不需要肇禍司機的道歉,也不接受對方剛從外國返檳,不懂得路牌指示的藉口。因為對方已是成年人,應該懂得自己在做甚麼。
“父母都疼惜自己的兒女,我也不例外。但是,疼惜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允許孩子取走別人的生命嗎?”
星洲日報‧2010.12.10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619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華拉查:工作意外病假逾4天‧工人薪水‧僱主付20%‧社險付80%
國內 2010-09-18 19:13
西華拉查吁僱主支持社險的重返職場計劃,聘請康复的員工重回職場。(圖:星洲日報)
(獨家報導:郭秋香‧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8日訊)社會保險機構首席執行員西華拉查說,很多僱主其實不知道,只要員工因工作意外拿病假4天或以上,僱主只需支付該名員工20%的工資,其餘的80%是由社險支付。
他說,僱主一般以為員工因工受傷或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員工在休養期間,僱主都必須支付員工的全部薪水。
【世華‧國際】手持噴頭被當手鎗,洛杉磯醉酒男遭警察擊斃!
承擔休養期半年工資
“其實不然,社險也保障僱主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在獲得社險的醫葯賠償之餘,社險也負責承擔員工休養期間的工資長達半年,過後再做出檢討。”
他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說,如果員工的休養期少過4天,僱主就必須自行承擔員工所有的工資。
此外,在社險的保護網下,一旦員工在職場上發生意外,員工就不能對資方採取法律追討。
目前,僱員每月薪水的2.25%將繳納給社險機構,其中的1.75%由僱主支付,剩餘的0.5%則來自僱員本身。
僱主繳付每月最高的保費是51令吉65仙,而僱員每月最高的繳費是14令吉65仙。
僱主應聘康复員工
他也吁請僱主支持社險的重返職場計劃,聘請康复的員工重回職場。
他說,只要僱主願意聘請這些受過傷的員工,該機構可以承擔裝修工作環境的費用。
“例如他們聘請一個行動不便的員工,我們可次承擔某個程度上的裝修費。
未接提高社險保費通知
西華拉查說,目前為止,該機構仍未接獲提高社險保費的通知。
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拿督瑪芝娜在今年8月曾透露,未來將檢討社險會員的投保額,以應付日益龐大的索償額。有關的言論引起多方的反彈,反對政府調高社險的保費。
雖不在受保範圍
患癌失工作能力可獲賠
西華拉查指出,癌症並不在社險受保範圍內,不過若是員工因患上癌症而失去工作能力,就可以獲得賠償。
他說,社險共提供2項保險計劃,即工作意外保險及殘廢退休金計劃。員工不幸在55歲之前患上癌症並不能獲得賠償,不過只要因癌症失去工作能力,就能獲賠。
“會員24小時皆受到社險的保護,不過工作意外保險賠償只限於職場時發生的意外。至於殘廢退休計劃,則是保障會員在失去三分之一賺錢能力及死亡意外。”
詢及骨痛熱症是否獲賠時,他說,因骨痛熱症去世或失去工作能力者是可以獲賠,一般患上骨痛熱症並不能獲得賠償。
依財政部指南
60%資金投資政府債券
西華拉查表示,社險機構50、60%的資金投資在政府債券,而該機構是根據財政部的指南進行相關投資。
他說,該機構的所有投資由一個6人組成的投資委員會決定。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財政部的代表、國行代表、僱主及工人代表各一名及兩名投資專家。
他說,該委員會每月皆召開一次會議,以決定甚麼項目該投資、甚麼項目該拋售。
他說,除此之外,社險也把錢投資在由政府擔保的公司上,一旦該公司無法償還貸款,政府將負責償還這筆款項。
小部份投資股票
“我們也投資在AAA評級債券,及小部份的資金投資在股票市場上。”
不過他說,社險機構並不允許持有一間上市公司超過5%的股票。
“我們被允許委任投資組合經理,管理一小部份的基金,其它的基金就會放在定期存款內。”
星洲日報‧2010.09.18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5947?tid=1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社險提供洗腎津貼‧患者年省逾萬費用
相關資訊 2009-09-22 19:43
腎病患者可向社會保險機構申請每次150令吉洗腎津貼和每次30令吉注射紅血球生成素(俗稱補針)津貼,每年大概可節省1萬令吉的洗腎費用。(圖:光明日報)
馬乃福:腎病患者不需要為洗腎費用勞心後,情緒必然開朗許多。(圖:光明日報)
1 of 2(檳城)目前除衛生部提供腎病患者50令吉洗腎津貼外,社會保險機構(SOCSO)也提供患者每次150令吉洗腎津貼和30令吉注射紅血球生成素(俗稱補針)津貼,讓患者每年大概可節省1萬令吉的洗腎費用。
大馬腎臟基金會主席胡榮峻說,此機構是在今年6月1日起增加洗腎津貼,從原來的110令吉提高至150令吉,同時新增注射紅血球生成素的保險福利,讓腎病患者減輕洗腎費用負擔。
非營利團體負擔減少
他指出,一般的洗腎費用為150令吉,之前此機構補貼110令吉時,患者還需要自付餘額,現在津貼提高到150令吉後,患者已無需再承擔任何費用。
他表示,如果患者每週需洗腎3次,每次費用150令吉,一年的費用就大約需要7500令吉,加上補針每週注射1次(每劑30令吉),一年下來也需要1500令吉費用,兩筆費用加起來大概需要1萬令吉,這筆費用對貧困者和因患病失去工作能力者來說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他今日(週二,9月22日)接受《光明日報》訪問說,目前此機構改善保險福利後已大大減輕患者的負擔,患者如同享有免費的洗腎治療。
他表示,除患者可從中受益外,也可減輕非營利團體的負擔,不需要懊惱如何籌款補貼患者。
可到衛部申請津貼
他呼吁,民眾如果患上腎病,應該到各州的保險機構分局作出申請,以便取得有關津貼,不需要再為洗腎費感到擔憂。
他說,那些沒有購買社險的貧困者可以向衛生部申請津貼,該部在今年4月起提供免費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津貼。
非營利組織靠捐款運作
胡榮峻表示,據分析,在大馬1萬7000多名腎病患者中,三分之一在政府醫院洗腎、三分之一在非營利組織開辦的洗腎中心洗腎和三分之一在私人醫院洗腎。
他說,由於非營利組織是靠社會熱心人士捐款運作,仍需要熱心人士捐獻洗腎機和購買洗腎機器的費用。
腎病患年增2000人
胡榮峻表示,大馬的腎病患者每年都有增加的跡象,而且人數維持在二三千人,情況讓人擔憂。
腎病者57%患糖尿
他說,目前洗腎服務普遍,而且服務素質也提高,腎病患者接受治療後,存活率提高。這些人數再加上每年新增的病患,使大馬腎病患者的人數逼近2萬人。
他表示,腎病患者一般都患有“三劍客病”,即糖尿病、血壓高和膽固醇過高,尤其是糖尿病,大馬的腎病患者有57%是糖尿病患者。
他說,雖然目前醫學發達,但是民眾還是需要照顧身體,避免患上疾病,影響生活作息。
減費用助患者舒緩情緒
檳城佛義洗腎中心主席馬乃福說,對比患者之前需要承擔龐大洗腎費用和目前已不需要為洗腎費用勞心,患者的情緒必然開朗許多。
他表示,一些患者洗腎後,體內不能製造紅血球,因此需要注射藥物來協助催生紅血球,此中心會依據醫生的報告來決定為患者注射多少支紅血球生成素。
他指出,由於注射紅血球生成素需要視患者的體質而定,有者一週需注射3劑,有者只需注射一劑,承擔費用不同。
他說,過去有關費用是由患者自付,自4月和6月衛生部提供津貼後,的確減輕患者的負擔,對腎病患者來說是一大喜訊。
光明日報‧2009.09.22
http://health.sinchew-i.com/node/1429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首席執行員:提供基本保障‧社險非可索巨額賠償
2010-08-04 18:45
(吉隆坡)社險機構副首席執行員阿拉耶今日(週三,8月4日)提醒,社險的功能在於提供基本保障,會員切勿認為在發生事故後能夠獲得大筆的賠償金。
他指出,社險會員一旦發生事故如死亡、受傷或患病,他們的家人或本身將獲賠償,生活不會頓時陷入困難。
“社險機構畢竟不是保險公司,我們向每一名僱員徵收相同巴仙率的月費(caruman),不會因為你在高風險的領域工作,就向你多收一點錢。”
索賠面對困難不存在
阿拉耶週三對《星洲日報》指出,目前,僱員每月薪水的2.25%將繳納給社險機構,其中的1.75%是由僱主支付,剩餘的0.5%則來自僱員本身。
他說,換言之,薪金越高的僱員,就須繳納更高的月費,但他強調,會員切勿認為本身在發生事故可獲大筆的賠償金,至於能夠獲得多少的賠償金,會員可向社險機構查詢。
他指出,如果會員要向社險機構索賠,必須先備妥各項文件,只要文件齊全,會員可在3天內獲得賠償,向社險機構索賠面對困難的問題並不存在。
詢及社險月費是否將調高時,阿拉耶回應說,社險機構目前向540萬名活躍會員徵收的月費還足以應該所支出的賠償金及醫藥費,但長遠來說,所收的月費會不足應付日後的支出。
社險月費是否調高
交人資部定奪
阿拉耶說,調高社險月費是屬於政策性的決定,應該是由人力資源部做出宣佈。
他指出,社險機構目前已在這方面做出研究,過後再將研究結果提呈給人資部,以由部門做出最後的決定。
社險機構在去年向僱主和僱員收取18億令吉,但卻支出13億令吉的賠償金及退休金給5萬8600名僱員或他們的家屬。
星洲日報‧2010.08.04
http://search.sinchew-i.com/node/59104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禮璧:若證明在職場感染‧患蚊症可向社險索賠
國內 2009-03-17 19:54
“您對SOCSO知多少?”講座會上,主講人莫哈末阿茲曼(右2起)、洪禮璧與受邀嘉賓合影。左起隆雪中華工商會董事丁學外、人力資源發展組副主任葉順捷、主持人梁金華、署理會長繆進新及右為董事郭隆生。(圖:星洲日報)
(吉隆坡)大馬社會保險機構(SOCSO)主席拿督洪禮璧說,社險會員只要能證明是在職場中,遭黑斑蚊叮導致骨痛熱症,便可向社險機構索賠。
他指出,只要地方政府當局如吉隆坡市政局官員展開調查,並能證明社險會員的骨痛熱症是在工作環境中發生,那麼患上骨痛熱症的會員便能提出索賠。
他舉例說,即使是森林芭內伐木的員工,若患上瘧疾,或是任何因工作環境引起的疾病,或是基孔肯雅症等毒蚊病症就可申請索賠。
他今日(週二,3月17日)在“您對SOCSO知多少?”講座會上,受1名公眾詢問她的丈夫患上骨痛熱症入住私人醫院,住院費達1萬多令吉能否索賠時發表談話。
他說,針對此案例必須進行調查,以證明是否因工作場所導致,只要獲得證明,社險會根據條例和指南作出賠償。
無註冊配偶無法受惠
另外,洪禮璧呼吁那些尚未向國民登記局辦理婚姻註冊手續的配偶,即刻進行登記註冊,否則,若是任何一方配偶提出社險索賠,又無法證明是合法夫婦就無法受惠。
他說,近兩三年來,國內許多老一輩華裔配偶只是根據傳統習俗結婚,沒有辦理註冊手續,在發生職場意外申請索賠之際,面對十分棘手問題,這些案例相當多,一些案例甚至沒得賠。
他指出,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印裔人士身上,反觀回教徒則沒有這方面的麻煩,因為他們只須到回教法庭提出辦理證書即可。
他說,若華裔配偶無法以一紙婚書作出證明,那麼他們唯有根據孩子報生紙上的父母親資料為依據。
“例如在一起案例中,丈夫因職業意外死亡,他的配偶可提出申請60%的利益,比如丈夫的薪金1000令吉,配偶可索賠600令吉,至逝世為止。”他促請這些人前往辦理婚姻註冊,免得日後出現麻煩欲哭無淚。
星洲日報‧2009.03.17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06456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0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社险,可以帮到很多忙, 只是没有人主意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2-2010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卡在手住院不愁
2010/12/24 2:36:35 PM
●独家报道 郑美励
在疾病年轻化,医疗费越见高昂的现代社会,没有一张医药保险(俗称医药卡)傍身的人少之又少。
保险产品推陈出新,不仅有传统的独立医药卡(Standalone medical insurance),更有附属在投资联结保单(Investment link) 内的医药卡。如今,市面上更有许多受保年龄从传统的70岁满期,延长到85岁,甚至100岁的医药保单。
身为保客,该如何挑选?各自的利与弊有哪些?
这里就让保险业者为你上一堂速成课。
投联医卡多一层保障
独立医药卡和投联附加医保利益各有优缺点,消费人选择时应以“需求”和“经济能力”为考量,唯美国友邦人寿资深集团经理郑典武、保诚保险产品及市场总裁邢诒旺及ING区经理(Stable Vision执行董事)刘律颉,均鼓励选择投资联结保单医药卡。
除了具备现金价值及回酬、保单具弹性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人性善忘,因故未缴保费时,至少投资联结医药卡不会中断,郑典武称之为“为医药卡加多一层保险”。
“如果中断了接不回,你又买不到新的保险,怎么办?”
刘律颉强调,这绝非吓唬人,一旦患病(尤其是癌症),即使你想投保,保险公司也不收。
患病投保公司不收
刘律颉进一步指出,只投保独立医药卡,所获保障有限,“我们买保险,是要为未知风险做好保障,虽然发生事情有医药卡支付医药费,但生活费呢?虽然没有出钱,但也没有收入。”
他认为也应购买人寿保险,为家人提供保障,“许多人说,死就死了,但是别忘了我们的父母、妻儿还要继续生活,如果我们不在了,起码有一笔钱可以保障他们的未来。”
对医卡错误观念
(一)公司为我投保,省下一笔。
大部分企业都会为雇员投保,有些雇员就想:“既然公司为我投保,能省则省,我不用买。”刘律颉劝告,不论公司是否提供这项福利,消费人都应自掏腰包买一张医药卡。
“即使已结婚都有可能离婚,更何况是离职或者辞职?”当雇员因故无法为公司效力或离职,便失去医药保障。”
“因为保险保的是某某公司雇员,当你已经不是某某公司雇员,谁来帮你出医药费?”这时才想要买医药卡?对不起,你已患病在身(尤其患上癌症),成为保险公司的拒绝往来户,侥幸受保也必须缴付额外费用。
再者,公司可能因故暂时停止缴费(没有告知员工),员工却在这期间发生事故,后果可想而知。
(二)指定医院和付费
许多保客以为只有到指定医院就诊,保险公司才会给付,事实却非如此。刑治旺指出,不管是指定或非指定医院,保险公司都会负责,差别在于(1)到指定医院可免付费就诊,(2)到非指定医院,保客须代垫医药费,再向保险公司索费。
(三)钱丢进大海
保客总有“买医药卡没有做索偿,等同于把钱丢进大海”的心态。刘律颉反问,难道买汽车保险是希望发生车祸?同样的道理,医药卡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有需要时不必动用自己的储蓄和血汗钱。
郑典武实际经验谈:独立医药卡的风险
阿明买了一份独立医药保险已10年,照理什么等待期都已过了,当是安枕无忧才是,但却在患病住院时被告知,由于病况发生在等待期间,索赔被拒。
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半年前搬家未通知更改地址,没有收到续保通知书,待代理通知时,已过了宽限期,尽管后来缴付了费用,保险公司的说法是,所有等待期重新算起。
这是许多保户忽略的问题,却经常发生,有些保户在进了医院,才发现医药保单早已失效,结果,投保等于没有投保,最常见的理由是:
(一)没有收到保费通知书;(二)信用卡号码更改了,忘记通知保险公司,过不到账;(三)以为已经付费了;(四)保费已交给代理,代理忘记付。
中断等于重新投保
很少人知道,医药保险尽管有保证续保功能,却附带一项条件,即保单不能中断,不论中断的理由是什么,一旦曾经中断,再续保时,就相等于重新投保。
重新投保的代价,就是一切重新算起,包括必须证明健康仍具备受保资格,才能获允准续保。
对于那些曾经入院索赔,或者健康情况已经达高风险者,这情况的发生,不只不妙,也太不幸了。
许多人因此怪罪代理或者保险公司,但争执也于事无补了,徒添伤痛,因为付费的责任在于自己。
因此,投保独立的医药保险,其实有一定的风险。
要如此避免这情况发生呢?
具自动保单贷款功能
若是医药保险附加在有现金价值的寿险保单上,这情况即可避免,即使一时的疏忽没有付费,这类保单的自动保单贷款功能就会启动,确保保障不会由于疏忽而中断。
终生分红寿险、不分红寿险、投资联结保险,甚至是一般的定期储蓄保险,都具有自动保单贷款的功能,把医药保险附加在这类保单当中,无疑等于为自己的保单加多一层保险。
没有事情发生时,这类小节不为人所注意,不幸遇上了就会知道,这其实非常重要。
有人说,把医药保障附加在寿险保单比较不划算,会造成付费年限拉长,甚至把保单价值拉低,而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保险一点比较好。
他们鼓励消费者……
(一)每年检视保单
邢诒旺指出,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和责任,消费人应善用保险代理员提供的免费咨询服务,每年检视保单并适时调整,“像手机、电脑之类的设备,大家都会定期更新,保单也应该如此,很多保单是多年前购买的,现在的产品推陈出新,消费人可以检讨看看有没有需要追加。”
(二)凑钱为父母投保
乐龄人士的医药卡保费不便宜,却又是患病的高风险群,刘律颉建议为人子女者,可凑钱合力为父母购买。
“你说你爱你的父母,万一父母发生事情,你能袖手旁观吗?万一发生事情,若孩子没能力承担,至少保险公司有能力,由保险公司来负责。”
(三)各别购买医药卡
全家受保的医药保险尽管收费较低廉,却有限制。
例如家庭保险只为21岁以下子女提供保障。当子女年届21岁想要个别投保,或有可能因早前身体状况不佳而有被保险公司拒保的风险。
另外,由于可索赔限额由家庭成员共享,若家中有一人以上患病,可能会不敷使用。
“如果够用的就没问题,不够用时怎么办?”,因此刘律颉主张每个家庭成员拥有各自的医药卡。
(四)向专业保险代理员投保
刘律颉指出,市面上有中间人保险公司以会员制方式出售保险产品,其缺点是购买者并非直接对保险公司,或有可能遭遇缺乏保证续保或沦为孤儿保单(没有代理人服务)的风险。
其区别方式是填写保单申请时,注意公司抬头是保险公司或者是该中间人保险公司。他呼吁消费人直接向保险公司的代理员投保。
投保前问清楚讲明白
(一)保障范围
投保前应了解什么事项和疾病受保什么不受保,例如滥用毒品、爱滋病、战争都不受保,以乳癌为例,若属原位癌(零期未扩散),传统医药卡不理赔,但新款医药卡和疾病险却纳入受保范围,以保诚为例,尽管原位乳癌不属36种严重疾病险的受保范围,但女性保单则理赔。
邢诒旺指出,保险公司只为突发疾病提供保障,一些非必要支出如astro费、报纸、医院迎宾小礼物、女佣在医院里的床位,以“检查为目的”的健康检查(例如头痛进院检查时,叫医生“顺便”从头到脚检查一遍),保险公司不负责买单。
刑治旺坦言,尽管了解这些细节并非易事,但他鼓励保客事前问清楚,就诊前也应向医生确认,以后日后引发争执和投诉。
(二)有关医药卡是否医药费分摊
这是指保客必须和保险公司分担一小部分的住院与医药费用:大多数医药卡都明订Co-Insurance条例,即保客负责分担10%的住院费用,或最少需分担300令吉,最高1000令吉的医药费,余下的住院与医药费才由保险公司承担。
(三)等待期限的长短
等待期限依保单和保客情况从30天至120天不等。
刑治旺指出,除了突发意外事件不受约束,一般疾病通常须过了等待期限,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此举是为了避免消费人在已患病或健康亮红灯情况下,先行投保才就医。此外,投保前已有病例条例则阐明,不为原已存在的病况提供保障。
http://www.nanyang.com.my/sideli ... p;sid=9&cid=190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011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瞭解危疾保險內容‧真正享有生活保障
相關資訊 2010-11-28 15:30
大眾在購買疾病保險時,切記弄清楚自己想要獲得怎樣的保障,才決定購買那一種保險計劃。
PRUlady智慧女性保障計劃也支付各式人生的重大利益,包括結婚利益、分娩利益、解雇利益、離婚利益及喪偶利益。
邢詒旺: 購買醫療保險時,一定要和保險業務人員了解保單的內容和詳情,以免出現“不獲賠償”的情況。
1 of 3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新聞,講述一名新加坡女子不幸罹患初期乳癌,可是她購買的三項醫療和危疾保險卻未能作出理賠,這讓她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追根究底,原來是消費人在簽下保單時,往往對保單的內容不求甚解,影響日後的索賠程序,基於個人的疏忽而徒添失望。
和一般人士一樣,這名女子以為購買的越多保險,獲得的保障就越多,而且她每月須繳付高達600新元的保費。
就在今年6月,她不幸被診斷患上初期乳癌,經歷12小時的手術後,她總算保住了自己性命。手術康復後,她立刻向有關保險公司提出危疾保險的索賠申請,於是將有關病例和相關手續呈交保險公司。
然而,她的索賠申請被拒絕了。經過向保險經紀員的再三查問,她才發現早前簽下的保單是不涵蓋“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簡稱DCIS)”的疾病,這疾病是發生於乳管的一種非侵犯性(noninvasive)的極早期乳癌。
她以為購買了3項醫療和危疾保險,就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獲得保障,但是事實並非如她所想象。大馬保誠保險產品及行銷總裁邢詒旺針對上述事件表示,顧客在考慮購買保單時,應向保險業務人員了解每一個細節和詳情,以免日後在申請索賠的時候碰釘子。
“至於危疾保險的理賠事宜,每個國家都是根據統一的標準作為理賠的原則。在大馬,危疾保險是根據大馬壽險協會(LIAM)所制定的“危疾”定義作為理賠標準。”
他舉例,原位癌DCIS是屬于非侵犯性的早期癌癥,並不被列入在危險疾病的定義范圍中,因此若投保人的危疾保險沒有涵蓋原位癌的保障,保險公司有權利不做出任何理賠。
他呼吁大眾在購買疾病保險時,切記弄清楚自己想要獲得怎樣的保障,才決定購買那一種保險計劃。消費人在簽保之前,可以要求保險代理員一一解釋保單的所有保障、不保事項、索賠數額、條款及細則等等,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核對醫療保險計劃清單
考慮購買醫療保險時,您應該向保險業務員查詢的問題:
1. 我可以獲得什么保障?住院和手術保險、疾病保險、住院入息保險計劃、收入損失保險(Disability income plan)還是保障女性的醫療保險。
2. 我的保障期有多久、是否設有最高保障限額?了解所有保障、不保事項、條款及細則,尤其向保險經紀員了解不承保的事項,以讓索賠過程順利進行。
3. 我的醫療保險是否屬于共同保險(co-insurance)?共保是指保險人和投保人共同承擔賠償金,例如若以10/90的方式進行,即保險公司付90%的費用,投保人只須付其余10%。
4. 我的家庭成員患有心臟病的歷史,我是否應該如實申報病歷?當購買醫療保險時,應該如實地申報病歷。若投保人沒有申報有關病歷,日後若被診斷相同病情,保險公司有權力不做出任何理賠。
5. 若保單不适合該怎么辦?所有保險公司都有提供“15日審閱期”,要是在指定期間發現新保單不合適,保險公司將原銀奉還您的保費。須符合條規。
6. 我該在什么時候購買醫療保單?醫療保險計劃愈早作出部署愈好,並建議一年一次定期檢討本身的計劃以應付通貨膨脹、醫藥費高漲等問題。若有需要,可考慮加保以獲更全面的保障。
http://health.sinchew-i.com/node/249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11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指受誤導投資‧夫養老金縮水‧垂死癌婦上保險公司抗議
國際 2010-05-07 18:54
林金嬌(坐者)在丈夫陪同下,到保誠大廈抗議,表示要討回公道。
(新加坡)下半身癱瘓,要求安樂死的患癌婦投訴,她10年前被保險經紀誤導投資債券,卻害丈夫的養老金縮水。今日(週五,5月7日)早上她坐輪椅到保險公司抗議,哭訴要拼最後一口氣,討個交代。
56歲的退休補習老師林金嬌,因癌症細胞擴散,只剩數月性命,她因此要求有尊嚴的安樂死,可是安樂死在新加坡是不合法的。
週五早上,林金嬌申請離開中央醫院,在轉入慈懷病院前,堅持到絲絲街的保誠大廈(Prudential Tower),要針對10年前購買的一系列保誠集團投資債券,質問為何未達預期回報,以及導致她丈夫公積金縮水。
林金嬌受訪時說,為累積養老金,她聽信保誠集團的經紀投資債券,還說服丈夫投入20萬元公積金存款,購買約10個投資債券保單。
回報額和預測差一大截
她聲稱,保險經紀對她承諾,投資回報率肯定高過公積金局的利息。公積金普通戶頭利息是2.5%,特別戶頭則是4%。
“從2005年起,我投資的四五份債券已期滿,每個回報率都少於2%!而回報額和當初所預測的也差一大截,有的差一兩千元,有的甚至差一兩萬元。”
“請完成垂死病人心願”
聲淚俱下舉紙牌抗議
患癌婦情緒激動,聲淚俱下,舉兩張紙牌抗議。
林金嬌週五早上在丈夫甄鎮東陪同下,乘坐一部租來的救護車,於11時抵達保誠大廈後,直接到客戶服務中心。她向在場的職員說明來意,要求見負責人。
眼見遲遲未有人出來見她,她取出兩張紙,用筆寫道︰“保誠保險公司,請回答我的問題,被經紀誤導!”
她在另一張紙寫道︰“請完成垂死病人的心願!”
約半小時後,一名客服人員和保安員上前,嘗試安撫她,她的情緒變得激動,一度大哭還恫言若被驅趕,“我會在這裡死給你看……這件事我講了很多年,我不怕你們……”
進會議室談35分鐘
林金嬌較後在保誠保險職員的要求下,進入一間會議室談了35分鐘。她出來後,情緒已明顯平靜。
她告訴記者,保誠集團職員表示需要一週的時間進行調查。
“他們說,會計算我們投資的那筆錢若存放在公積金局所能得的利息是多少,然後再處理。我相信他們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
林金嬌在中午12時30分,乘坐救護車前往雅西西慈懷病院。
另一方面,保誠集團中午回復《星洲日報》詢問時說,對林金嬌的處境表示同情,並會對她的保單進行公平的重新評估,盡力協助她。
星洲日報/國際‧2010.05.07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973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11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24-1-2011 02:23 PM 编辑
找對人賣對產品‧蔡明敏老鷹哲學‧調教上千保險精英
要聞中馬地方 2010-09-12 18:34
蔡明敏:人才是發掘而非訓練出來的。我不會強硬要把火雞變成老鷹,這即浪費時間又吃力不討好。(圖:光明日報)
憑著4SEED和專賣儲蓄保單,蔡明敏創設的MMTS在大馬保險業寫下輝煌的記錄。(圖:光明日報)
蔡明敏在辦公室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老鷹,響往能像老鷹般自由自在飛翔。(圖:光明日報)
1 of 3(吉隆坡12日訊)在馬來西亞保險業,蔡明敏與他的MMTS壽險管理及行銷顧問公司名堂響噹噹。他自創SEED培訓4步曲,配合“用對的代理員、賣對的產品、找對的客戶”的“老鷹火雞哲學”,每年輔助培訓上百位年薪過百萬的MDRT(百萬美元圓桌會員)壽險精英,成為大馬保險界的頭號名師,是保險代理員競相追捧學習的對象。
51歲的蔡明敏不曾賣過一份保單,可是,憑著5年在保險公司工作所累積下來的業務經驗,以及9年管理保險雜誌代理社、搞活動、研討會中所對保險業經營模式的瞭解,讓他印證“經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他不但勇敢的開創大馬首家培訓壽險代理員的諮詢公司,還在短短10年時間內,成功調教超過1200名“超級”保險代理員,傲視大馬的保險業。
蔡明敏說,除了要為自己的人生探索一條新出路,開創自己的事業,他本著提昇主管業務收入,改善保險代理員業績的宗旨而成立這一家諮詢公司。
設諮詢公司被質疑
“14年在保險行業打滾,我看到很多保險代理員因為捉不到定位,也沒有人給予指導,以致他們亂賣一通,每天24小時辛勤工作,但是還是做不到可以讓他們富足生活的業績。”
“我過去的工作讓我對各個保險公司的保單、運作瞭如指掌,我瞭解要提昇保險代理員收入是有方法的,於是我著手研究和試驗,在確定我的方法行得通後,我在2000年毅然成立保險諮詢公司。”
他說,在保險界內不曾出現諮詢公司,保險代理員只是從各別的保險公司接受基本的產品知識後,就開始“賣保險”。“因此,我的公司成立初期,質疑的眼光遠比信任的眼光來得多,也只有一些小型保險代理公司找上門而己。”
可是,蔡明敏對自己的信念很堅持,而很快的,他一手調教出來的代理員交出的亮麗成績單,證明他的信念是對的。在保險業內,很多保險代理員在同一時間做太多東西,多到連自己都不懂在忙甚麼,也忙不出一個成績來,因此保險代理員必須在有限的時間、找對的客戶、賣對的產品。
瞄準華商作客戶
蔡明敏透露“找對的客戶、賣對的產品”的秘訣,他說,他通常只瞄准做生意的華人,不管是做大生意還是開一間店面的生意人,儘管他們一般受教育不高,但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具備購買保險的能力。
“我不會去找剛大學畢業,才出來工作的社會新鮮人,他們收入有限,往往買了一份保單就幾年不會再買第二份保單。如果客戶是這一群人,保險代理員就得於奔命的尋找新客戶,業績自然也不會好。”
“找到對的人之後,必須賣對的產品。對一位生意人而言,現在每位保險代理員都在賣醫療、健康保單,對他們並不具吸引力。試想想,一位一天做幾十千或幾百千生意的人,難道付不起區區幾十萬的醫藥費嗎?”
他指出,這一些人一定有存錢、儲蓄的習慣,他們都會想到退休後要給家人足夠的金錢、過富足的生活,所以讓他們把儲蓄的錢轉去沒有風險的儲蓄保單,他們一般都可以接受。
培訓有企圖心者
雖然保險代理員都想擠身進入蔡明敏的MMTS諮詢公司接受培訓,可是蔡明敏卻不是代理員都收,他可是很“挑”的!“我的諮詢費不便宜,不是普通一名保險代理員可以請得起,即便是一個組織請我,我對這個組織的保險代理員素質要求也很高。”
“我堅信,人才是被發掘,不是被訓練的。我找的是‘老鷹’,我不會去找’火雞’。老鷹有一定的特質,那就是有企圖心或想改變;他們可能是缺錢的人,他們肯珍惜機會,懂得花錢,也有一定的外表。擁有這些特質的人一般會有往上爬的動力。”
跟對方法容易成功
蔡明敏說,一位代理員賺到200萬令吉,他會要求他住400萬令吉的房子,車子也必定要是外國車。他說,這是代理員邁向成功的鞭策;擁有好的生活風格,人自然就有自信,社會也會對你有信心,進而就會產生一股影響力。
他說,找對了方向,保險代理員還要跟對方法,才可以快速及容易成功。“在我的團隊裡,我要求的是SEED的四步驟,即簡單(Simple)、容易(Easy) 、有效( Effective) 及複制(Duplicable)。”
他說,賣單一的退休儲蓄保單,就能夠輕易達到4 SEED目標。儲蓄保單很簡單又容易,它不需要像意外保險及醫藥保單般要提供一大堆售後服務。一位保險代理員的時間有限,如果他賣醫藥保單,單是走醫院就疲於奔命,也根本賺不到錢。
“我的研究發現,經商的華人喜歡技術面的東西,保險代理員不用拿著電腦出示一大堆的圖表,代理員只需懂得和客戶吃飯、喝茶、聊天就能賣出保單。”
只賣儲蓄保單被攻擊
蔡明敏不諱言,單單只賣儲蓄保單的概念,讓他面對“沒有愛心、沒有公德心”的攻擊。“難道賣醫療保單就有愛心嗎?他們也是在賺錢呀!我的團隊只是依據市場區隔,在賣可以賺到錢的保單而己,這好比報紙,有走商業路線、有走中低下層社會路線的。當中沒有所謂的對和錯,何況保單都是經過國家銀行審核和批准,由不得由保險代理員設計欺騙客戶。”
他坦言,他不要做偉大的人,而是要做有錢的人。“社會上很多有名望的偉人,首先都必是有錢人。保險代理員如果連三餐都無法溫飽,談甚麼做偉人。MMTS的宗旨很簡單,就是讓保險代理員經濟先獨立起來。”
不進軍中國
憑著這股自信,蔡明敏在很短時間就在保險業創下一項又一項傳奇的記錄,並曾推出的兩本書——《MDRT不能不知道的十件事》及《壽險主管不能不知道的十件事》。“有人自以為看了我的書就無需拜師,可是,我必須告訴他們,書只是劇本,導演還是我,沒有真正參演、認真投入,保險代理員是無法捉到精髓。”
對於未來的動向,隨時可以退休的蔡明敏說,他很享受現在不用為錢而工作的生活,因此並不存在退不退休的問題。在2009年,把MMTS成功經營模式引進台灣,成立了MMTS Life敏鷹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台灣保險業後,蔡明敏接著下來,會考慮把觸角伸入越南和印尼。至於人人都瞄准的中國卻不在蔡明敏的考慮範疇內,一切只因為中國官僚情況嚴重,完全不符他“簡單”、“容易”的原則。
光明日報‧2010.09.12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81749?tid=1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2-2011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民保險王讀後感續2---避不開躲不掉的利益衝突
保險有兩個重點,普及與正確。保險普及才能發揮自助助人的效果。保險正確才能替保戶帶來真正的保障。台灣的保險是普及了,但保得往往並不正確。從生命的價值---談死亡保險的用途續3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民眾的保障,實在是遠遠不足。
根本原因,就在於利益衝突。
推廣保險的保險業界,首要目標在於銷售,而不是在於替保戶帶來足額的保障。對從業人員好的保單,對保戶往往是不好的保單。替從業人員帶來高收入的保單,對保戶往往無法帶來保障。這就是利益衝突。
看看那些高額佣金的保單,那一個不是第一年有最高的佣金?將保單銷售的大多收入擺在第一年的用義是什麼?想想看。
假如你自己是保險業務,新簽保單賺的錢第一年最多,遠遠大於後續年度的收入,你也想多賺錢(誰不想?),那你的工作重點會是什麼?開發新客戶,簽下新保單,還是服務舊客戶呢?
保險業者整天說保戶為重,服務優先,賣出的保單主力卻是第一年佣金最高的酬佣結構,身為保戶的你,就知道這又是一個表裡不一的行徑。他們根本沒打算好好替你做服務。他們最希望的是找到更多人來簽新保單。
假如身為保戶的你,在知道了這點後,還去簽下這種保單,那你自己其實也有部份責任。你等於是在認同與贊許這種銷售模式。當你日後需要服務找業務員發現很難找時,當你日後發現保單簽約前後業務臉孔差異很大時,請不用訝異,這是這種薪資結構下的必然。一個日後仍能熱心服務客戶的業務員,是例外,不會是通則。
所以定期更新的定期險,不論是意外,還是壽險,除了它本身以小額買到高保障的特性外,它等於是讓保戶自行將保險的佣金平準化。有一年的服務,才交一年的費用。有一年的需求,才買一年的保險。這將讓保戶有最大的機會,獲得良好的服務。而當大多數保戶都選擇這樣買保險,揚棄高初始佣金的保險後,保險業界的生態,也將有所改變。
很多保戶花了高額費用買下保單,日後有問題時,發現面對保險公司強力的法務部門與人脈關係。其實,這些法務,這些人脈,那來的呢?正是用保戶交的錢去雇請,去打下的基礎。身為消費者,請小心自己手上金錢的力量。不要以大量資金挹注把你當肥羊,根本不把你當一回事的業者。當你跟他們對上時,你會發現你正面對自己資金養出來的龐然大物。
當平民保險王的作者劉鳳和先生,直指同業枉顧保戶權益時,竟招致同業的重炮火力反擊。當一個鼓吹高保障的保險從業人員被業界排擠時,這個現象,再次驗證保險業注重的是高收入,而非高保障。高收入,是業者的好處。業者的高收入,每一分每一毫,都是保戶繳交,然後買不到什麼保障的保費。
平民保險王這本書也指出了一點我沒想過的利益衝突點。那就是保險主管官員退休離職後,可以到保險公司擔任經理等高階職位。這是很嚴重的利益衝突,應該直接立法禁止。
想想看,假如你是保險主管官員。今天你看到一件對保險公司有利,但對民眾不利的事情。身為政府官員,本當為民眾服務,糾正保險業的不是。但假如你想到退休後,這些保險公司可能願意以月薪30萬聘請你,你還願意出來當黑臉嗎?這種公職退休後還可以轉任保險公司的可能,讓保險局官員硬不起來,無法替民眾辦事。
想想看,假如你在保險主管單位任職。今天你要糾正某家保險公司,而那家保險公司裡剛好就有一位你以前的長官,一位一路教導拉拔你的長官。請問,你還辦得下去嗎?
當貓與老鼠的身份可以轉換時,貓就不是貓了。
這種主管單位的潛在利益衝突,一定要從根本糾正。
現在的保險業問題叢生,少有願意替我們想的保險業務,不知道有幾位真正想替民眾辦事的保險局官員,身為保戶的我們在這種狀況下只有四字策略”自求多福”。增進自身的保險知識,自我武裝,絕對是在當今金融叢林中的生存法則。
對於願意替客戶著想,為保戶顧慮的從業人員,多給他們一些支持,給他們鼓勵,風向也才會慢慢的順著我們這邊。
就如同投資一樣,保險時,每個人的選擇都很重要。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9/12/2.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011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佛青:只要曾繳足24個月‧自僱者可申領社險賠償
森美蘭 2011-04-01 14:58
曾佛青:只要曾經繳足社險最少24個月,一旦55歲之前死亡或傷殘,即可申領撫恤金和社險賠償。(圖:星洲日報)
社險機構提供多種語文的宣傳冊子,讓民眾瞭解自身權益和索賠程序。(圖:星洲日報)
社險投保人若欲洽詢詳情,可前往森州社險機構位於芙蓉雙溪烏絨路的總部或瓜拉庇勞分部。(圖:星洲日報)
1 of 3(森美蘭‧芙蓉31日訊)你知道嗎?即使你曾在十多年前打工,目前是自僱人士,可是,只要你過去曾繳足24個月的社會保險,一旦不幸在55歲之前死亡或傷殘,你或家人能申領1千500令吉撫恤金及每月社險金賠償。
許多自僱人士以為多年沒繳交社險,就失去申領社險賠償和撫恤金資格,實際上,他仍是社險機構的非活躍會員,惟投保人必須在55歲之前提出永久性失去工作能力的證明,例如死亡或傷殘,以及在所申報的過去40個月中至少繳足24個月的社險。
森州社險機構經理曾佛青接受《花城》記者訪問時,透露上述訊息,並促請符合資格的申請者或其家人,前往社險機構洽談。
會員死亡家屬可獲1500撫恤金
他指出,社險機構會在評估申請後,根據既定方程式發放社險賠償,若是會員死亡,其家屬可一次過獲得1千500令吉撫恤金。
他表示,每月社險賠償的比例介於月薪的50至65%,而遺孀或鰥夫就算再婚,依然可以終身領取社險賠償。社險賠償每月最低額為250令吉。
至於投保人遺下的子女,則可申領社險賠償直到21歲成年。
他說,社險不像公積金必須指定受益人,因此,一旦投保人逝世,其遺孀和子女就自動成為受益人。
“如果投保人單身,受益人將是其父母,若父母已離世,則歸兄弟姐妹。”
商家速向社險機構註冊
曾佛青提醒尚未向社險機構註冊的商家,儘快履行責任,以免在取締行動中受對付。
他也促請商家,為所僱用的每一名本地員工註冊與繳納社險,否則同樣會觸犯法律接獲傳票。
上述兩項傳票罰款額各為500令吉,社險機構將給予雇主1個月寬限期,若雇主在接獲傳票的1週內清還,還可要求75%的折扣。
不過,忽視傳票的雇主將抵觸1969年僱員社會保障法令,一旦被控罪成將判罰款最多1萬令吉、或監禁2年、或兩者兼施。
8月再展開大取締
曾佛青披露,社險機構在3月24日展開今年的首輪夜間取締行動,接下來的取締行動暫定在8月份。
他說,該機構在3月份的取締行動共開出110張罰單,去年是185張,有266名業主因剛營業1個月尚未註冊,獲得社險機構寬限。
他勸請雇主為僱員繳納社險,因為社險繳納額不高,只是僱員薪資的2.25%,其中雇主佔1.75%,0.5%則從僱員薪資中扣除。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36531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4-2011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5-4-2011 11:44 PM 编辑
接受投保又不賠‧兒開刀欠1.7萬‧家屬控訴保險代理
(雪蘭莪‧巴生26日訊)夜市小販夫婦申訴,他們為天生患有漏斗胸病的兒子向保險公司投保逾兩年後,因病發入院動手術花費了1萬7000多令吉的醫藥費,不料,疑是保險代理員與醫院人為疏忽,保險公司原本致函醫院承諾會承擔醫藥費,過後卻以天生疾病不受保,以及有關醫院沒呈報詳細診斷資料為由,駁回索賠申請。
40歲的林雄威和39歲的徐淑慧育有5名子女,患病的是7歲的三子林凱熙。凱熙病發至今將近一年,保險公司堅持不賠償,而醫院不停向他們追討醫藥費,電話和警告信從未間斷,一家人飽受折騰。
投訴無門下,徐淑慧週六向行動黨加埔國會聯委會秘書施致榮求助,週六召開記者會揭發此事。出席者有該聯委會主席黃時良、署理主席楊忠志及法律顧問陳博雄等。
徐淑慧說,她是在2008年向一名保險代理員,為自己和兩名孩子(包括患有漏斗胸病的凱熙)購買保單(保健卡)。
“我當時向對方坦承凱熙患有天生性疾病,也當場掀起孩子衣服,讓她看清病症。對方僅向我詢問孩子有甚麼異狀嗎?
因凱熙雖從出生後就有此病,但一直都很健康,我也照實說沒有,對方便不再有任何表示,讓我簽下保單。”
保險公司來函確認受保
她透露,凱熙於去年5月病發,呼吸困難,他們把孩子送往一間私立醫院,經醫生診斷後表明要動手術。他們當時要求醫生和院方先確認保險公司受保下才進行手術,否則以他們的經濟狀況根本負擔不起,只能轉往政府醫院。
她指出,5月31日,院方通知他們,指保險公司已來函確認孩子的疾病是受保的,所以他們安心讓孩子在6月6日進行手術。接著,保險公司於6月9日再致函聲明會承擔1萬7000令吉的醫藥費。
“不料,在6月15日,保險公司突然來函通知駁回索償,理由是醫院和相關醫生沒有正確呈報診斷和治療詳情,因此,保險公司駁回全數費用,完全不負責。”
徐淑慧說,有關醫院曾分別在去年6月24日和今年3月1日致函向保險公司索償,但均不獲回應,保險公司堅持立場不作出賠償。
她說,雖然孩子動手術後病情已趨穩定,但仍相當虛弱,且明年還要取出目前崁入在胸腔的鐵片,如今他們仍背負著一筆醫藥費,更是令她無所適從,焦慮不安。
懷孕期被追債情緒崩潰
去年5月事發時,徐淑慧正懷有3個月身孕,在擔憂兒子的病情下,又面對醫院連環式追債,使患有產前憂郁症的她一度陷入崩潰,所幸丈夫在旁開導,才沒情緒失控發生不幸事件。
徐淑慧說,她事後致電保險代理員查問時,不僅不受理,過後還接到一名聲稱是保險代理員友人的陌生男子來電,語氣兇惡和態度不友善的斥責她耍詐騙錢,令她情緒受到極大打擊,加上患有產前憂郁症,日日寢食難安。
她育有5名孩子,分別是10歲的女兒、9歲的兒子、7歲的兒子、5歲的兒子和3個月大的女兒,家庭負擔不小。
丈夫林雄威也說,在此事件上,最令他無法接受的是,有關保險代理員的完全置身度外的態度,不給予任何協助。
他不滿的表示,醫院與醫生理應擁有專業的判斷,清楚知道其兒子的病況是否可以受保,但顯然他們可能作出誤導性的呈報,以致令他們如今陷入困境。
見代理反被指威脅
行動黨加埔國會聯委會秘書施致榮說,當他接獲徐淑慧的投訴後,認為此事件存有欺騙成份,便帶他們前往報案,但警方基於此案涉及民事問題,無法插手處理。
他說,他陪同徐淑慧與保險代理員會面,但對方態度不佳,還反指他們在威脅對方。
“我事後再到該保險公司設在巴生的分行進行瞭解時,被告知由於投保者患的是天生漏斗胸病,所以保險公司是不會作出賠償。
最後,他們要求我們填寫表格和呈上事件的來龍去脈報告,他們會進行開會決定,但仍聲稱會賠償的機會渺茫。”
他認為,保險公司既然已發出保證信表示會承擔1萬7000令吉的醫藥費,就該負責;他吁請衛生部長關注此事件,並相信這宗案件只是冰山一角,仍有許多類似的事件在全馬各地發生。
保險公司3保證信存爭議
法律顧問陳博雄指出,儘管保險公司以天生疾病是不受保為由,但基於對方曾先後發出3封會承擔醫藥費的保證信,這在法律上,已可構成新的合約,有關理由是存有爭議及完全站不住腳。
“若我們在經過各種途徑和洽商都不果,我們將考慮把所有涉及的一方,包括保險公司、醫院與醫生,一併告上法庭,討回公道。”
他認為,在此事件上,不管是保險公司因誤判發出保證信會承擔醫藥費,抑或是院方(醫生)的疏忽,最終的受害者都是病人。
此外,陳博雄也以此事件作為借鏡,勸告民眾在投保時,必須要求保險代理員所擔保的每一項承諾,都在保單勾畫出來,確認後才簽署,避免發生事後不認賬的問題。
他建議政府應該仿傚英國和新加坡政府,實施1977年不公平合約法令,以保障消費者,不被不公平條例所約束,因為在這項法令下,若在不公平情況下,出現任何不合理的條文,其合約都將判無效。
懂多一點:男生患漏斗胸機率高
漏斗胸是胸前壁向內凹陷呈漏斗狀的胸壁異常現象,是胸壁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型。發生率大約每300到1000名兒童中便有一名有漏斗胸,而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高三到四倍。
漏斗胸的原因不明,大多為偶發性,只有少數與家族遺傳有關。漏斗胸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愈來愈明顯。外型特徵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帶駝背及一個突出的上腹。
漏斗胸有時會因為壓迫到心臟,而造成心臟輸出之血流量降低、運動能力不足。呼吸時會限制胸部擴張,使肺功能降低。
除了生理上異常外,患者在心理上也可能因為前胸凹陷,不敢露出上身,許多戶外活動裹足不前(如游泳、打球、舞蹈等等),長期以往會呈現害羞、遲疑、畏縮等負面的人格特性。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98988?tid=29
1) 保险公司出了信也可以反悔
2)agent 很难告的 |
|
|
|
|
|
|
|
发表于 6-4-2011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投保又不賠‧兒開刀欠1.7萬‧家屬控訴保險代理
(雪蘭莪‧巴生26日訊)夜市小販夫婦 ...
kteng7739 发表于 5-4-2011 11:41 PM 
其实最臭的就是。。明明保单也是可以用中文诠释的,不然中国、台湾怎么办。。但它们却偏偏不用。。
为什么呢?只因为它们也是玩手段的。。
如果没有了语言障碍。。。看那些厚厚的policy 就少了一点麻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1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AK-
现在看的问题。
1)保险公司可以更改立场,最坏的打算,是保费退回给保客,不受保,因为人为的问题
2)agent 真的真么容易告? 保险公司一terminate agent 的资格, agent 就什么都不用负责了 |
|
|
|
|
|
|
|
发表于 6-4-2011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1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win20282002
我比较留意到那个‘1977年的不平等的待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