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9-7-201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AKA 于 29-7-2010 10:52 AM 编辑
回复 isaachiew
How could you find a starting point of a cycle?
How could you find an ...
贾 发表于 27-7-2010 12:45 PM
In a cycle, we can't see any point of starting or ending ,so the answer is self explanied. |
|
|
|
|
|
|
|
发表于 29-7-2010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WANAKA
haha~ then tell her that is what our eastern philosophy about~ miao~
讲的人大晒~!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7-2010 06: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7-201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30-7-2010 11:01 AM 编辑
DIU, 感覺講了好像沒有講醬.....
isaachiew 发表于 30-7-2010 06:45 AM
我真看不下去了。。。
楼主的问题在【序卦传】就写得很明白。
先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所以【乾】【坤】为起始。物不可穷尽,以【未济】为终卦。中间卦之演变,看看下文就知道。
你的朋友的问题,就知道她不愧是学易5年之人。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勿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後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乘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7-2010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0-2010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圆
一切源于圆
一个圆形你在哪里点上一个点,那里就是起点,同样的那里也是终点
humor.losers 发表于 21-7-2010 06:17 PM
这个我懂。我对易经也有兴趣,书局是否能找到相关书籍呢? |
|
|
|
|
|
|
|
发表于 3-11-2010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约的读过些许易经,身边就有两三本不同作者的书籍。
最早的一本是大约半年前买的,以我有限的智慧,我所得到的结论是:
想知道易经就必须了解古代文字的真正意思以及部分当时的生活方式。
为何周公与孔子会这么写,而自身的想象力一定要有不能以字面意思了解。
学习它如果没有一定的“经历”或“悟力”最终也只是知其一二。
贾兄~说得对~东方的哲学是“讲的人大晒!”
所以平心而论,所谓的“答案”见仁见智。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nof
所以老子兄第一句就写“道可道,非常道”
牛弟弟的愚见:《“道”可以“说出口”的话,就“不是”“平常”的“道”》
他老人家的“平常”就是“原意”的意思。
意思就是:老子先警告你,等吓你老子我将讲一大堆有的没的。领悟到哪里去都是你的事,跟你老子我讲的应该没什么关系!
所以,老子兄他老人家的智慧果然一流。谁说只有苏格拉底的智慧厉害~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是一種抽象,是從意會,不能說透,可以參透。
比喻一本天書,“天”是沒有字跡,從中意會天象,也是一種大學問。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是一種抽象,是從意會,不能說透,可以參透。
比喻一本天書,“天”是沒有字跡,從中意會天象,也是一 ...
boobanzhu 发表于 4-11-2010 04:14 PM
那么简单的一本书给你说到玄之又玄……
真的是笑破我的肚皮……
“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变与不变的道理,月有阴晴圆缺,太阳却是无时无刻都在照耀着……
易经要表达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律,或者说是道……易经比道德经还早……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简单的一本书给你说到玄之又玄……
真的是笑破我的肚皮……
“易”,上面是“日”,下面是“月”,变与不变的道理,月有阴晴圆缺,太阳却是无时无刻都在照耀着……
易经要表达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律,或者说是道……易经比道德经还早……
无邪幽魂 发表于 4-11-2010 08:23 PM
如何說易經是簡單?您能簡單說易是如何形成變或不變?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說易經是簡單?您能簡單說易是如何形成變或不變?
boobanzhu 发表于 4-11-2010 09:36 PM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是如此这是毫无争议的……
世间万物所能看到的都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而且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天的变化,改变地面的状态,地的变化,则影响了天的变化,然后从变中归纳出一种不变的规律并且掌握这个规律来预测将来世间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程度及状态……这就是我们在易经中能够学到的易理,然后从中学会随机应变,游刃有余,预知未来,避免不幸的,追求幸福人生……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是如此这是毫无争议的……
世间万物所能看到的都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而且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天的变化,改变地面的状态,地的变化,则影响了天的变化,然后从变中归纳出一种不变的规律并且掌握这个规律来预测将来世间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程度及状态……这就是我们在易经中能够学到的易理,然后从中学会随机应变,游刃有余,预知未来,避免不幸的,追求幸福人生……
无邪幽魂 发表于 4-11-2010 10:38 PM
小弟想知道您所說簡單的就是世上的變態,不斷變化如何納出不變的規律? 你所說預測將來就是事件就是不變嗎?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0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想知道您所說簡單的就是世上的變態,不斷變化如何納出不變的規律? 你所說預測將來就是事件就是不變嗎?boobanzhu 发表于 4-11-2010 11:49 PM
不断变化的不变的有关变的规律……
我觉得就是随机应变……
预测将来的事情当然有可能会变,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观察天时地利人和的变化,采取对应的措施……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0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变化的不变的有关变的规律……
我觉得就是随机应变……
预测将来的事情当然有可能会变,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观察天时地利人和的变化,采取对应的措施……
无邪幽魂 发表于 4-11-2010 11:58 PM
如何知道不變的規律? 隨機應變是變,不變之前。那什麼是不變?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0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知道不變的規律? 隨機應變是變,不變之前。那什麼是不變?
boobanzhu 发表于 5-11-2010 12:08 AM
其实你不能这么看变与不变……
变是我们眼球所看到我们感觉器官所感觉的到……变到某个程度某个频率,其实看不出变了……
当车子跑每秒钟100米,你如果静止的话,那么你看到的是对方不断的变化时空,如果你跟它一样时速,一样不断变换时空,那么其实你看到的就都是静止不变的,不变的前提是在相对变的前提下,也可以说客体变化主体也跟着随机应变,那是不变的规律……
或者这么说吧,不变的是,我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的那颗心……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0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5-11-2010 12:41 AM 编辑
其实你不能这么看变与不变……
变是我们眼球所看到我们感觉器官所感觉的到……变到某个程度某个频率,其实看不出变了……
当车子跑每秒钟100米,你如果静止的话,那么你看到的是对方不断的变化时空,如果你跟它一样时速,一样不断变换时空,那么其实你看到的就都是静止不变的,不变的前提是在相对变的前提下,也可以说客体变化主体也跟着随机应变,那是不变的规律……
或者这么说吧,不变的是,我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的那颗心……
无邪幽魂 发表于 5-11-2010 12:20 AM
靜是反動的產生,靜不是不動,是慢慢地動。感覺所體會是不動的變,哪有不變的?
不如你說take a picture 就是不變這麼簡單就可以了,定格。
固定的規律,陰陽爻,不變。一定的準則,不變。獨立不改,也是不變。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0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靜是反動的產生,靜不是不動,是慢慢地動。感覺所體會是不動的變,哪有不變的?
不如你說take a picture 就是不變這麼簡單就可以了,定格。
固定的規律,陰陽爻,不變。一定的準則,不變。獨立不改,也是不變。boobanzhu 发表于 5-11-2010 12:35 AM
不变不是你说take a picture那么单纯……他涉及很多层面,比变更加让人难以理解……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