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小香里

情牽舊地再重遊, 大阪﹑京都, 別來無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5-2010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 我来了~支持你的游记!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5-2010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樱花好漂亮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0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k200822 于 10-5-2010 03:59 PM 编辑

香港人的古文功底确实名不虚传
大陆和台湾其实都很西化了

洋而不西,很不错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风格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人的古文功底确实名不虚传
大陆和台湾其实都很西化了

洋而不西,很不错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风格
...
kkk200822 发表于 10-5-2010 03:58 PM
首先, 很感謝你的讚賞, 但你有些少弄錯,台灣華人的中文根柢才是最好, 大陸經歷文革洗禮才是變質, 致於香港人, 因為懶惰又受外來文化影響才導致中文水準差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以上各位支持, 本人定當努力撰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香里 于 10-5-2010 07:46 PM 编辑

繼續發放第二天嵐山的照片, 第三天的遊記正在寫着, 稍後登上。

日本人很愛植物,他們的店前總會有些花草,只差在多與少


日本的巴士站有提示告訴你, 你所等的車還有幾耐到達,比香港更進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香里 于 10-5-2010 05:32 PM 编辑

街柱也內置櫻花,一舉兩得


美麗可人兒,在鄰邊第二張枱,不方便正面拍, 拍其側面吧


這就是文中所說修心養性的一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0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羡慕你可以去日本哦
风景很很很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逐一揭盅:

野菌飯

豆腐火鍋


日本人蒸的水蛋堪稱一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伴菜

腐竹湯

不知用來怎樣吃的清湯, 正一是法國大餐多舊魚”, 廣東人會明我說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香里 于 10-5-2010 11:45 PM 编辑

伴入豆腐吃的醬汁與配料


尾聲: 甜品, 糯米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獨領風騷的嵯峨野觀光火車漸露頭角了

這是第五號車廂, 採開放式, 僅此一廂, 要便利拍照, 記得購票時聲明要這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手震,龜岡標誌照片看不清,轉載網上的給各位看,十分標緻


竹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0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知道你去日本玩,真的好羡慕你啊!
原来你懂得日文的,厉害!
你的文笔真的很好,比照片更要一绝。
还有,我看到你的食物,我都要流口水了啦!

希望你能写多一些和我们分享,那么下次我要去大阪的时候就有得参考。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0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 可以给我有关棺材酒店的资料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知道你去日本玩,真的好羡慕你啊!
原来你懂得日文的,厉害!
你的文笔真的很好,比照片更要一绝 ...
勿问 发表于 10-5-2010 10:13 PM

不要客氣了, 放下書包多年, 水準已不復當年了, 致於你說那個"修心養性"的一餐,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里姐, 可以给我有关棺材酒店的资料吗?谢谢
木头远 发表于 10-5-2010 11:07 PM

ok, 請看
http://www.asahiplaza.co.jp/capcel/reserve.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香里 于 12-5-2010 09:19 PM 编辑

第三天 ( 48 ):

漫步古都悠閒自得, 急奔金閣自責忘失

      

這天很有滿足感, 很多時間乘巴士, 與當地人近距離接觸, 目光不斷飽覽這個城市的民居﹑街道和車輛。早上先往車站附近一樓的廣場吃簡單西式早餐----麫包與咖啡, 吃之餘總要觀察一下日本人的動態, 大大的用膳區, 人流魚貫穿梭, 檯椅十張九滿, 衣著光鮮講究的城市人埋首用餐之外, 閱報和用電腦亦佔不少, 共通點是人流與聲音不成正比, 過百人共用空間, 得出來是聲若柔絲, 閒息優雅, 用餐後起程上班, 擦過你身旁也只是一縷雲煙, 何謂聒噪? 何謂騷擾? 這個城市沒有這種低等名詞。

        

     接着購買一天用的巴士劵, 盛惠500日元。等了半小時上到100號的遊客熱門線路, 朋友要站立, 我僅僅找到最後排的一個座位, 與數名長者同坐, 口音似曾相識, ! 打個招呼果然是來自怡保, 真的不可小覷這個表面沉寂的城市, 禾稈蓋珍珠, 怡保人也有不少消費強勁的一族啊。

   

   巴士不久便到清水寺站, 一伙兒走同一方向, “唔洗問阿貴”, 跟着走沒死了, 過了一條馬路, 進入古老屋群, 位列兩旁的古老屋, 每家每戶都是雅緻潔淨, 格子門的誘惑總令人有推開探頭之衝動感, 房子的吸引力未停止, 那邊廂一個一個和服儷人婀娜而過, 一襲一襲的華麗而質樸的布衣花樣萬千, 有嫣紅翠綠色艷如嫁妝女兒的欣喜與羞怯﹑又有蔚藍契合杏黃大花, 像端莊淑婦的三分矜持一分沈思﹑我獨愛那襲冰肌雪白混入藕色花串, 意境平和卻不失高尚氣質, 無論穿者年齡孰嫩孰長, 一概受落。哎呀, 經過一輪和服大賞之後, 當前望到一座黑瓦白壁紅木框架的建築屹立在不遠處, 便知道已到達清水寺門外了。

      

        這座古剎果是遊人必到, 人潮魚貫而入, 這個時刻, 自己提醒自己, 今回要睜開雙目, 看過清楚這裡一切, 免得回港後又說沒印象﹑很遺憾等等淒涼話兒, 步上石階, 小櫻樹在前, 櫻花在寺院內更顯莊重, 購票後穿過第一度門, 門前有兩位長者手捧杯盆, 向內進的遊客送茶, 每人一小杯, 茶味帶甜。進門即看到指天畫地的太子佛, 佛前是橙和竹笋, 原來日本人愛用竹笋供佛。 跟着人走, 先俯瞰寺院外圍風景, 繼而經過佛殿, 殿內不給遊客內進, 只能在門外禮敬, (很聰明的決定, 否則單是某暴發鄰國的款大聲大之另類一族足以踏破佛殿地板) 佛殿不大, 地板色澤是古典深啡, 特顯其莊嚴肅穆, 殿內擺設簡潔, 大磬﹑矮几﹑鏤金吊燈, 左右花瓶, 簡簡單單便是日本的寺院, 你不會找到簽筒﹑聖杯和化寶盆這些煩瑣物兒, 更不會煙嗆喉鼻, 污煙瘴氣, 我感受到日本人是較為重視精神文明。這不算很大的清水寺很快參觀完畢, 印象很深是日本寺院的佛像, 很多似泥塑公仔, 色灰而造型簡單。接着是前往鄰近的地主神社, 即是姻緣石。相傳蔽目由一塊石走到對面同一樣的那塊便是有姻緣, 我和朋友只在乎觀光, 沒有做這個測驗, 地方很少的神舍剎那遊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0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k, 請看
小香里 发表于 10-5-2010 11:11 PM


好快的回复,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香里 于 12-5-2010 12:35 AM 编辑

接上面第三天:              

步出這神社後, 和朋友各自各精采, 因為大家所想去的地方有異, 這個二人團解散成一人團了。我沿着地主神社對落的清水一丁目, 觀賞一下清水燒﹑和雜貨﹑西陣織和京扇子等手工藝品﹔接着轉右步入產寧坂, 又叫三年坂, 這條路較多和風料理亭和甘味食店, 京都的特色盡在此間。今回再訪日本, 多了一份新感受, 日本人對外來人不像從前熱情, 向他們問路時, 對方目光謹慎, 略帶提防, 當聽到我禮貌的查詢後, 馬上和顏悅色的教路, 不過我明白這個轉變的緣故, 十四年來, 遊客質素大變, 心領神會, 值得諒解。

   

           走了一段路, 經過高台寺, 前往圓山公園, 這又是賞櫻熱點, 一蓆一蓆的坐墊, 一群一群的年輕人高談闊論, 鴿群永遠最精靈, 人多聚集開餐, 有望分一杯羹。園庭沒甚麼人為裝飾, 樸實雅致, 其中一角有一排石階, 我很喜歡, 蜿蜒小徑外側赫然發現一窪淺水, 水面浮滿櫻花花瓣, 古人觀看花飛花落而悟生死, 大抵也是這種情景, 櫻花特性花落四散, 好比薄命女子, 但真正惜花人又有多少?

(要休息, 暫時停筆, 金閣寺的狼狽事下回分解, 若對平民區有興趣, 請繼續留意, 香里姐在第四天放棄一般遊客所到之處, 全部深入民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10-2025 11:27 AM , Processed in 0.1103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