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素还真

不礼佛,礼鬼神。不崇佛,崇和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3-2010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学佛人不以有生之年能踏足印度尼泊尔四大佛教圣地为目标,既然希望能到某某名师的寺院。

世人没福份  不朝佛圣地
素还真 发表于 18-2-2010 10:02 PM

呵呵。。。。老笑脱我大牙~~


去了印度尼泊尔佛教圣地,修行就提高了?智慧也跟着增加了?那我不是天天要跪在佛像前大哭一场?因为我没去过


心中有佛,佛的圣地就在你心中!!


佛、法、僧是三宝。寺院里有佛像,代表佛宝;如果有经书,经书就是法宝;高僧是僧宝。


寺院里就有了三宝,请问在家人去寺院错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3-2010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见地太幼稚,却又老扮高人来批评别人,闲~~
芬姐2 发表于 5-3-2010 12:54 AM





正义之士
你说的对,寺院就有佛法僧三宝,
回复真人~至于需不需要去到印度朝圣,那要看个人,难道要规定佛教徒必须到印度朝圣一次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陷入了也是我的问题,我有分别心。。。。其实我也是个楼主所说的,不礼佛的人。为什么我不礼佛呢,有缘故的。因为,我不想去拜膜一个外表是佛的其实是由水泥钢铁(或者任何贵重质材)做到的物体。这个物体虽然能让我想起佛陀的佛法。但这个物体实质上并没有教导到我,而是让我想到佛法而已。反而比丘/比丘尼,他们向我传法。我听闻佛法,能得到佛法和了解,他们是我的老师,所以值得我去行礼。
我也需要反思,我是不是应该卑微地对佛像行礼呢?成为一个谦卑的人?但这样是不是离开了众生平等的思想呢?这一切,又回到原点了。

做为佛教徒,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控制我们的心识。无论念经,修禅,或者其他什么方式。

到最后,用回我第一个老师的话,“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义之士
你说的对,寺院就有佛法僧三宝,
回复真人~至于需不需要去到印度朝圣,那要 ...
椒盐虾 发表于 5-3-2010 01:09 AM


回教的修行属于天界,他们回教徒必需一生中至少朝圣一次,那是他们的事

至于佛教徒要不要朝圣,需看个人经济

楼主根本不明白  心中有佛 这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lz有句话说错了,师父说过,汉传佛教的教徒喜欢拜佛,拜菩萨,但不太重视护法。
椒盐虾 发表于 5-3-2010 12:45 AM



    师父说得对

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来保护平安的是护法,而且护法也是听佛菩萨的指令来保护人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3-2010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陷入了也是我的问题,我有分别心。。。。其实我也是个楼主所说的,不礼佛的人。为什么我不礼佛呢,有缘故的。因为,我不想去拜膜一个外表是佛的其实是由水泥钢铁(或者任何贵重质材)做到的物体。这个物体虽然能让我想起佛陀的佛法。但这个物体实质上并没有教导到我,而是让我想到佛法而已。反而比丘/比丘尼,他们向我传法。我听闻佛法,能得到佛法和了解,他们是我的老师,所以值得我去行礼。
我也需要反思,我是不是应该卑微地对佛像行礼呢?成为一个谦卑的人?但这样是不是离开了众生平等的思想呢?这一切,又回到原点了。

做为佛教徒,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控制我们的心识。无论念经,修禅,或者其他什么方式。

到最后,用回我第一个老师的话,“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
大肚皮豚 发表于 5-3-2010 01:16 AM


意思是说你不执著佛却执着钢铁水泥?
应用师父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很喜欢观世音菩萨,很想去找观世音菩萨,结果就带了粮食去找观世音菩萨。
到外面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观世音菩萨,小孩也很累了,就在公园里休息下。然后看到一个很慈祥老婆婆一个人坐着,就走前去
跟他聊天,谈着谈着竟然谈得很投契,老婆婆教他了很多人生道理,而小孩也请老婆婆吃饼干。
后来时间已很晚,老婆婆和小孩都回家去了,小孩很高兴地对妈妈说,今天在公园里遇到观世音菩萨,他教了我很多人生道理。
而另一边老婆婆回到家后跟儿子说,今天我在公园了遇到观世音菩萨,他还请我吃饼干~
其实是没有冲突的。难道众生平等就没有尊卑之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我想问你,行礼是为了什么呢?是发自内心的,自动自发的行礼,才算是礼吧?如果一个人习惯了见山就拜见水就跪,问他,请问你为什么拜山跪水呢?他说我看到那山好大那水好清,不由自主的跪下。那么是不是有一点(奴性)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3-2010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说得对

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来保护平安的是护法,而且护法也是听佛菩萨的指令来保护人 ...
芬姐2 发表于 5-3-2010 01:30 AM



   
可以这么说,看佛经里,很多护法善神都是来自于感动佛菩萨的悲心愿力,而发愿成为护法。
还有一个让我想起一个很好的故事。。。

降服鬼母子的故事---------转载------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著老鬼王波闍迦,和他的妻子鬼子母,他们有一万个孩子,个个都是凶猛有力的大鬼王(神道),经常扰乱天上或人间,而鬼子母最疼爱的是他的幼子,名叫嫔伽罗。-------鬼子母是所有罗刹鬼中最残暴的,而且,最喜欢吃人类的小孩儿,因此,经常下山捉小孩子来吃。山下的人们,都被鬼子母的血盆大口吓得毛骨悚然,整天提心吊胆,唯恐稍不留意,自己的爱子将变成她的佳肴。-------如今,城里的孩子已经愈来愈少了……,鬼子母还是贪得无厌,又从城市找到乡村,从乡村再找到城市。失去孩子的母亲,痛苦得几近疯狂,成天哭叫著:「还我孩子啊!还我孩子啊!……」------大家看到这些可怜的母亲,都十分难过,但是,也商量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後,只好求助於最慈悲、最有智慧的佛陀。佛陀慈悯的看著大众,决定要拯救孩子们,也要救度鬼子母,使其不再造更多的恶业。-------这天,鬼子母回到家,像往常一样,数著孩子:一、二、三……。「咦?好像少了一个,是不是数错了?」她又数了一遍,仍旧少了一个。「啊!嫔伽罗不在。他跑到哪儿了,是不是躲起来了?」她推开孩子们,开始寻找嫔伽罗。从这一个房间找到另一个房间,从屋里找到屋外,却始终找不到嫔伽罗,这下,鬼子母真的慌了:「嫔──伽──罗!嫔──伽──罗!你──在──哪──里──啊?嫔──伽──罗!」-------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鬼子母从这个山谷找到另一个山谷;从这座山找到另一座山;甚至运用神力,到天上去找。然而,整整找了七天七夜,寻遍了每个角落,始终没有嫔伽罗的踪影。 -------找不到爱子的鬼子母伤心欲绝,疲惫的身体使她更显得憔悴,步履蹒跚,手脚伤痕累累,脸上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落下。她不断地呼唤嫔伽罗的名字,声音都喊哑了。--------後来,听说佛陀是个具有大智慧的圣者,知道世间上所有的事情,於是鬼子母来到佛陀的精舍。-------一见到佛陀,鬼子母马上跪下来,涕泪满襟向佛陀哭诉:--------「我最心爱的幼子嫔伽罗不见了,请告诉我他到底在那里?想到我的小儿子,我就……我就……呜──」「你有一万个孩子,现在只少了一个,有什么关系?何必这么忧伤、辛苦地四处寻觅呢?」佛陀若无其事地说著。「什么!孩子都是我的亲骨肉,比任何宝物、甚至比我的生命还珍贵。少了一个,我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佛陀静静地看著鬼子母说:「既然你明白失去孩子的痛苦,为什么要捉别人的孩子呢?普天下的母亲,也都是把孩子视为比生命更珍贵的宝贝,不只你一人是如此!而且世间上的人,有的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三、五个孩子,可是都被你杀害了,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想必比你现在还要悲伤吧!」鬼子母听了,十分惭愧地说:「佛陀,我知道错了。我现在终於体会到失去孩子的悲痛。只要我能找回嫔伽罗,从今以後绝不再杀害人们的孩子。」 -------佛陀听了,便将钵拿出来,原来佛陀将嫔伽罗放在钵里,悄悄带回了精舍。-------鬼子母一见到心爱的儿子,高兴地冲向前去,想把嫔伽罗抱起,然而,纵使施尽所有神力,也无法将他抱出佛陀的钵。佛陀告诉她:「如果你能发心受持三皈五戒,尽形寿不再杀生,我就把孩子还给你。」-------於是,鬼子母听从佛陀的教诲,受持了三皈五戒,成为真正的佛弟子,终於,她抱回思念已久的嫔伽罗。 -------佛陀在鬼子母离开前,叮咛她说:「你要好好受持戒法,无有毁犯。过去你曾是羯腻王的第七个女儿,平生作了很多大功德,但因没有持戒,所以才沦为鬼道众生,受无量苦。」 ---------从此,鬼子母不再捉小孩子为食,甚至成了佛陀的护法,称为「鬼王母」,并且令其一万个儿子也都受持三皈、五戒,不再恼乱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椒盐虾


    国际版的恩怨牵扯到这里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椒盐虾


     国际版的恩怨牵扯到这里来了
豆豆龙 发表于 5-3-2010 09:29 AM



   
芬姐也是吃过夜粥才找到真人的“圣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笑脱我大牙~~
去了印度尼泊尔佛教圣地,修行就提高了?智慧也跟着增加了?那我不是天天要跪 ...
芬姐2 发表于 5-3-2010 12:48 AM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不過講是講啦,身邊很多佛友去印度一趟回來,都有另一番體味的。有錢我也想去一趟的現在圣地慢慢被摧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lz有句话说错了,师父说过,汉传佛教的教徒喜欢拜佛,拜菩萨,但不太重视护法。
椒盐虾 发表于 5-3-2010 12:45 AM



    你錯了,不管是供在佛龕給人拜的護法,還是出錢建廟的護法,漢傳佛教都很重視的,新年很多寺廟都會建齋天法會,都是感謝護法神護持,法會和尚上座的時候都會東西禮,贊韋陀伽藍才上座,早晚課結束都會唱韋陀贊、唱伽藍贊,上供也是念護法的圣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看到禪門公案,丹霞燒佛,哇!要學丹霞不執著,燒佛像當佛像冇到,問問自己修行多少,真的修行到家還是拿著公案依樣畫葫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看到禪門公案,丹霞燒佛,哇!要學丹霞不執著,燒佛像當佛像冇到,問問自己修行多少,真的修行到家還是拿著公案依樣畫葫蘆。
无名士 发表于 5-3-2010 03:53 PM



大大大大大力的挺你
就好像那些时常把“菩提本无树.................."的人挂在嘴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0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素还真
若自己心里明白是否本末倒置,当下就该更加精进世间佛法
否则,自己也很可能「一念间」步上他人「本末倒置」的步伐哦。。。

回复 7# KhunKaew
我觉得任何宗教信仰或文化习俗等,无论传到哪里多少都会受当地文化影响。
好坏视情况吧。

合十、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10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芬姐2 于 6-3-2010 01:00 AM 编辑

某年与亲友去泰国游玩,大伙而到一个巨佛像的圣地。从山脚到佛像的山顶远途有许多守护神像,亲友竟然见佛不拜,见守护神像却礼敬。


世人无福气
见佛不礼敬

素还真 发表于 18-2-2010 10:02 PM

不礼佛就是无福气?这是缘


守护神是佛的护法,他们敬礼护法也是个缘


你亲友有机会去佛的圣地,就和佛结了个缘!!

眼睛见到佛像,佛像进了他们的阿赖耶识,收藏在阿赖耶识里,来世就会皈依佛,懂了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0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不過講是講啦,身邊很多佛友去 ...
无名士 发表于 5-3-2010 03:28 PM



    你第一句说得对了

去朝圣不过是一种体验,我们是凡人,佛教会就搞活动,组团去旅游及朝圣,但是须随缘

楼主说以朝圣为目标就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0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第一句说得对了

去朝圣不过是一种体验,我们是凡人,佛教会就搞活动,组团去旅游及朝圣,但 ...
芬姐2 发表于 6-3-2010 01:24 AM

有能力,因缘具足不就去咯,去多几次咯,没能力不就算咯,以前那些中国那些历代祖师哪有个个都去印度朝圣的,嘛是在中国朝名山参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0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能力,因缘具足不就去咯,去多几次咯,没能力不就算咯,以前那些中国那些历代祖师哪有个个都去印度朝圣 ...
无名士 发表于 6-3-2010 01:33 AM



   

我认识的一个居士,从没朝圣过,自己在国外的师父的寺院也没能力去

在另一位高深的师父的指导下,他进入甚深禅定;看经书,开智慧。

最近他去另一所寺院,向一位师父祈求某法的灌顶。得到灌顶后,法力变得更“猛”,法一修,立刻有效应

楼主如果能出示佛经里佛说的必须以朝圣为目标,我抄经10篇以示惩罚

朝圣是好的,但是在一些凡夫眼里,可能朝圣变成是炫耀,大家78嘴地问为何不去朝圣。朝圣如果变成一种必须的风气,就是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0-2025 06:33 AM , Processed in 0.1041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