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11-2009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live.yuan 的帖子
live.yuan也会买石头的啊。
不定所以靠石头定好过自用心定(个人看法)。
我就没酱有钱买那些神石咯 。
[ 本帖最后由 sadhu_K 于 19-11-2009 02:5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sadhu_K 的帖子
道具
水晶
圣經
佛經
可蘭經?
最強的道具=人體?
容器,依然是靈?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黑 于 19-11-2009 01:49 PM 发表 
我對道德經裏關於 道 與 無 的整理
無在道德經中有六層意思:
1)相對特殊的否定
2)沒有或者不存在
3)絕對普遍的否定,也是絕對普遍的肯定。
意思是說其意思已經達到超越相對的思想,
而達到絕對普遍的世界整 ...
西北屬乾,也是戍。亥。到底與無、道是否有關?
[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9-11-2009 03:2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sadhu_K 的帖子
戴戴看无妨,
就算不能像别人说的那样
可以增加什么好运之类
也能带美代好看
不伤大雅
最重要我买得开心,带的爽,就值回票价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19-11-2009 03:19 PM 发表 西北屬乾,也是戍。亥。到底與無、道是否有關?
其實“無”與“无”確實有本質上的差異。嚴格來說按照對道德經的對於
“無”與“无”的選擇,使用“无”是比較正確。
至於“天屈西北為無”是採納王育的看法,
可以參考的如下
http://www.guoxue.com/xzcq/ddxz/pangpu/txsw.htm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黑 于 18-11-2009 01:11 PM 发表 
我愛黃老之學,對老黃之學稍有研究,但願與同好者共論之。前提 “知不知,尚;不知知,病。
易之源,道是也。这是论本源同异。
道无迹,礼有形。这是论学理高低。故孔子师从老子。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9-11-2009 09:14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黑 于 19-11-2009 09:36 PM 发表 
道德經雖有受到易經的影響。但是,道德經不等於是易經。
道德經是老子個人學習學問的結晶所筆。
雖源有一點同,但本質卻相差太遠!
就像基督教源自猶太教,但他們的對“真神彌賽亞”來過世間否?都有各自的看 ...
不黑兄看错了。
我说易之源,道是也,就是说易出自道。道学是比易学更加基础的学问。
孔子师从老子,在庄子可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19-11-2009 09:40 PM 发表 
不黑兄看错了。
我说易之源,道是也,就是说易出自道。道学是比易学更加基础的学问。
孔子师从老子,在庄子可见。
不過說真的 易經的學問早過道德經。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黑 于 19-11-2009 09:45 PM 发表 
不過說真的 易經的學問早過道德經。
就说先天八卦,相传出自伏羲。
不过道学与易学就我所知两家名称各异,实际上同样指一样的道理。这一学问,分出两家。
这一学问,非要用文字说明,就称理学好了,这是我所定的。道这个名字,就是两家所依据最根本之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19-11-2009 09:49 PM 发表 
就说先天八卦,相传出自伏羲。
不过道学与易学就我所知两家名称各异,实际上同样指一样的道理。这一学问,分出两家。
这一学问,非要用文字说明,就称理学好了,这是我所定的。道这个名字,就是两家所依据 ...
學問就是在 “正,反;合”之中循環。一個相同的“名稱”,卻會讓人咀嚼到不同的滋味。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素还真 的帖子
我曾想过了一下,这里有谁会是不黑兄的论友.
脑海里忽然浮起素兄的大名,但我还是否决了.
刚一看,果然搭上话来了....
我该不会有了第六感吧?
噢,
易之源,道是也。这是论本源同异。
道无迹,礼有形。这是论学理高低
这两句很少见...应该说是没看过的.
感觉说出上一句会被易派围剿.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19-11-2009 10:11 PM 发表 
噢,
易之源,道是也。这是论本源同异。
道无迹,礼有形。这是论学理高低
这两句很少见...应该说是没看过的.
感觉说出上一句会被易派围剿.
这句话很高傲,不过我还是说了:
易派没有能力可以围剿在下。
上述学理少见或没见过。还有其他学理也是少见或没见过的,只是没有说而已。
我之前已经说了,学问假如不能用来创造发明,对我而言是废的。
假如学问可以用来创造发明,它就有其价值。这个价值假如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话,那么谁会那么大方把钱毫无条件的放进其他人口袋呢?
这是现实的社会啊。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19-11-2009 10:17 PM 发表 
这句话很高傲,不过我还是说了:
易派没有能力可以围剿在下。
上述学理少见或没见过。还有其他学理也是少见或没见过的,只是没有说而已。
我之前已经说了,学问假如不能用来创造发明,对我而言是废的。 ...
好見解,有意思。學問造就人間的成果各有不同。或許有人學習學問只是想滿足
自己心靈的精神,或者用來創造發明。對社會來說都有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9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没开始说到黄老之学....................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楼主已经说到黄老之学了,
關口之第一關,第一关:水的七善。
灌水也是一善之意也。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黑 于 19-11-2009 10:35 PM 发表 
討教倒不敢。以在下的功力只能與人共同研討。
不,你专研,值得向你讨教的,
对了,郭店楚简的《老子》,
你可有研究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