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009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easure 于 19-1-2009 09:48 PM 发表 
是不是在网上交很难练成?所以大叔才放弃?我还以为大叔你这样积极推广应该会来者不拒才对,毕竟,你教的这门气功要学的话还要大老远跑去
网上教虽比不上面授快而有效,却还有中国人在兩个月内练成(放假中的高中生)。
放弃是因为好多人半途而废,浪费了一番心血和时间。后來又发现一些人自做聪明偷偷地练、不弄明白功法功理就练,自当欧阳峯(逆练),为了避免害人(其实是自作自受)就把大部份的功法删掉。..... 。
应该会来者不拒才对= 不专心、一暴十寒、半途而废的不收!网上教100人可麻烦了,每天回一百个帖连睡觉都没时间!所以,全婉拒了!
要学的话还要大老远跑去= 有心不怕远!中国人可从广州去兰州、车马费RMB1,000++, 外加学费、膳宿费总共RMB4,000左右(约兩千零吉)哩!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0-1-2009 06:1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华侨 的帖子
唉哟!华侨师父怎么把大娘的小名给放上来啦!怪不好意思的。
大娘借此祝师父:
新年快乐!! |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也谢谢范医生的忠告和建议。我会注意的,
我的驼鸟心态还不能去除。请原谅。
擂茶,上次去芙榕探望大姐是吃过,有点不习惯它的味道,我想,北方的客人都不习惯吃吧?还是我孤陋寡闻。
还有,我女儿也在练功,她胸口有个地方痛了一年半,现已有二个月不痛了。
等女儿有了更好的进展,再发报告去《报告版》。
[ 本帖最后由 mayly 于 20-1-2009 06:5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okw64 于 15-1-2009 11:31 PM 发表 
去年12月尾才开始要学,今年1月开始。。不过由於时间上繁忙,比较累。。所以每天约10分钟。
练了约几天。。一练大概5分钟开始心窝感到有热感。。起初是感到身体的热气感。。但慢慢的会感到一股的热气进入。。时 ...
等你能够控制那股气的流动时,不妨将它引导去你曾经受伤过的患处。
那么你以前因为受伤而留下的后遗症会得到治疗、慢慢消失。
但千万不要将那股气引导去下阴,不然的话会增强你的性欲的。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请记着真气是不需意导的,经络就像稻田的水沟,把水闸蓄足水后就可注滿每个水沟、灌溉整个稻田。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09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09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气功在武术上。。如果我在武术论坛说的内功(截拳道),要发挥潜能,在高境界上才能看出发挥拳的劲。。一般学者也是难於发挥出来。那个主要还是谈关於外在的快、准、狠。 但是我虽是武术爱好者,但是我对气功上的养生在早前就了解过。。所以在养生方面要趁早学习。。当然目前还是几天的初学者。。只是我除了为了预防病之外,我觉得人类应该身体健康就要像在母亲怀胎里用皮肤呼吸那个。。好像是胎息法吧。。这些我就不懂了。总之,我的意思就是说,人类本来就该获得天然能量来取得平衡,不是单纯养生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09 07: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laoliulu 的帖子
恩是阿。。。只是我在那边,我是参考我的书说那些想学寸劲可以学些静功来练就可。。不过我没照书走。。因为我目前练功目的是养生调理。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laoliulu 的帖子
太极拳能养生、延年益寿吗? 请看看 http://www.etaiji.cn/show.aspx?id=121&cid=21
姓名 岁数 生年~卒年 创传与师从
陈长兴 82 岁 1771 ~ 1853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
杨露禅 73 岁 1799 ~ 1872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
武禹襄 68 岁 1812 ~ 1880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孙祿堂 72 岁 1860 ~ 1932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
吳鉴泉 72 岁 1870 ~ 1942 吳式太极拳创始人
刘子侠 103 岁 1832 ~ 1935 师从杨露禅
杨班侯 55 岁 1837 ~ 1892 杨露禅之次子
杨健侯 78 岁 1839 ~ 1917 杨露禅之三子
许禹生 67 岁 1878 ~ 1945 师从杨健侯
田兆麟 69 岁 1891 ~ 1960 师从杨健侯
杨少侯 68 岁 1862 ~ 1930 杨健侯之长子
杨澄甫 53 岁 1883 ~ 1936 杨健侯之三子
陈微明 77 岁 1881 ~ 1958 师从杨澄甫
董英杰 64 岁 1897 ~ 1961 师从杨澄甫
吕殿臣 62 岁 1886 ~ 1948 师从杨澄甫
郑曼青 74 岁 1901 ~ 1975 师从杨澄甫
崔毅士 80 岁 1890 ~ 1970 师从杨澄甫
司永亮 80 岁 1915 ~ 1995 师从刘子侠
吳图南 105 岁 1884 ~ 1989 师从杨少侯、吳鉴泉
由于诸派弟子甚多不能一一考记,
只对以上十数人略作记录。
上寿为 100 岁,中寿为 80 岁,下寿为 50 岁。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3-1-2009 02:2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2-1-2009 12:50 AM 发表
击技所用的气功必须以先天之气作为修炼法才是正途
...
这话不错,可是先天之气是有兩个来源,一是从先天精(藏於肾)转化而來,另一个是练到天人合一后从自然界中攝取。
看看太极网报导:太极名家多死於心和脑血管病症,知道什么原因吗?
中医理论中有五行相生,也有五行相克,水生木、水克火(心脏属火)!又有:
先天精藏於肾,精在人在、精尽人亡,强提先天精化为先天气虽发挥力量,却是透支生命!所以较出名和身经百战的名家不长寿或死於心脏病!
说到这里,该明白为什么传统医家和道家先出后天精练起、以后天补先天吧?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3-1-2009 03:2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耍了几下,胸口很不舒服,好像被东西撞到,难道五胀六腑被我。。。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1max1 的帖子
怎样练?
意到气到?
气到力到?
建议练杨式太极,如为养生最好配合/参考武当心法。
如为击技,杨式老六路是较好选择,三年有小成。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华侨 的帖子
呵呵,其实你的说法有很多误解。
太极名家多死于心和脑血管病症是没有根据的,如果你的这方面资料是得自太极网的,那么可以肯定发表这篇的人完全不了解太极拳。
因为太极拳并不是属水性的,不要以为它柔就是属水性的,什么是太极,一阴一阳之为道,太极讲阴阳调和,看太极图就知道了,太极拳的基本法则是“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踏五行”,在13势里朋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里,每一势都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含着阴阳八卦原理。
其实,也没有强提先天精这回事,从最古老的黄帝内经的养生篇就已经提出练精化气这回事,你说的精尽人亡是对于人体的生命元精消耗完后就会死亡而论。
可是在道家里的练精化气却不是这回事,它是一种转化的过程,转化为一个先天的胎息系统,丹田就好像马达,在人体内驱动先天之气,循环不息,并不是一种消耗,传统道家实则都是从修炼先天开始的,并不是从后天开始,医家就是从后天开始,虽势有区别,然而殊途同归,在养生里就好像阴阳,完全的相反,大家走的道理虽然不同,可是最后却是回归混沌。
而太极名家有早死也有迟死,早死的并不是太极拳不能养生,学习气功的你应该也知道就算你气功练的多神都好,你的生活饮食习惯,作息等影响会更大,太极拳是一个加油点巴了,比如日本多长寿人士,有者活到120岁,为什么呢?其实他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是非常的好的,如果他有锻炼太极拳,加上这个加油点,说不定他能活上150岁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为什么我会说在击技里修炼先天气才是正途呢?答案是速度
后天之气,等你运到来早就给人打倒了,所以只适用于硬气功,用于把肌肉通过气功形成保护罩,是一种外功的修炼法,并不是内功,可是如果遇到内家高手也是没用的,他们的拳术通过先天气的内功修炼,是具有穿透力的。
而且这个硬气功是不能停止修炼的,我们的老六路太极拳,之前我老师说,你修炼到这里,停止了很久,后来在修炼,还是从你修炼到的地方开始,并不是从头开始,我练了将久,也尝试过时常停止,可是后来发觉他说的话是对的,我练到的东西会从我修炼到的地方开始的,并不是从头开始,这是先天内功的特别之处
[ 本帖最后由 laoliulu 于 23-1-2009 11:1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1-2009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1max1 的帖子
早前我也跟你说过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必须是松到一无所有,马来西亚是学不到的,并不是出蛮力的哼哼哈哈的,胸口会痛是理所当然的,你一直用力把气沉,胸部用力,膻中穴一直给你伤害,前胸也一直因为你转动发力的拉扯导致疼痛,我学了三年陈式,所以很了解其中的道理。
我教你一些巴,在发劲动作方面,不要用力发,放松柔柔的把它打出去意思意思一下就好,意念却要放长远些,不要死命发力,然后丹田死命用力向下压,两个字,放松。 |
|
|
|
|
|
|
|
发表于 24-1-2009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009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3-1-2009 11:20 PM 发表 
早前我也跟你说过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必须是松到一无所有,马来西亚是学不到的,并不是出蛮力的哼哼哈哈的,胸口会痛是理所当然的,你一直用力把气沉,胸部用力,膻中穴一直给你伤害,前胸也一直因为你转动发力的拉 ...
适当云炼,过度曰损,但适当与过度,傻傻分不清。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