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08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rikuching 于 31-12-2008 05:56 PM 发表 
很多人都是因为往后深学还有金钱的关系才不去独中的,而且,古晋的国中办的很出色,看看他们pmr的优异生的数量,真的很吸引家长们。
我是一中毕业的,不过今年pmr成绩还好吧了,虽然有5个优异生,但其他的学生呢?好 ...
你还要拿报考人数,做分析。一中报考人数为141 人。如果看整体,及格率99%,还不够好?
比如说,中国拿到奥运金牌榜榜首,但如果以人口比例来算金牌数,中国远远不如美国。
这是数字游戏。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8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carjon1118 的帖子
我是一中毕业的,要请我吗?哈哈。。。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见仁见智啦。。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还记得一中求学时期,有一位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凡是都有两面,思考也要往两面思考,不要死脑筋啦。。
说真的,在独中求学,学习到比别人多的知识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习了做人的道理,老师们好像爸爸妈妈一样含辛茹苦的教育我们,为了什么?一份使命感!
记得我踏出校门前,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感人肺腑之言,他说,不管未来你们的成就高不高,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们要踏实的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就心满意足了。这些是我从独中学习,末齿难忘的一些基本做人哲理。
感谢你们,独中的教师们,继续你们伟大神圣的使命吧!我们这群学生都会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你们!
还有另一特点就是,独中生常常会有一种归宿感,国中生好像不常回学校看老师哦。。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8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调一点,人格教育,金钱买得到吗?所以,一分钱一分获啦。。。如果有能力送孩子进独中就不要去计较了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08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山,我们帮宽柔中学筹款是很容易的,当地市民有些孩子不是国中生,他们一听到,捐款给宽中,马上给你 RM50 - RM 100,
比较穷的给 RM20, 十五年前哦!!相反在古晋筹钱。很多孩子没读独中,就拿来当借口,不要捐!!
不是给多给少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人没这份心!!!!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8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一句,在那里都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想不想念
不过我个人认为,一个月一两百块可以换来孩子性格健全发展是很不错的,饮水思源是华人的美德。我常听到国中生说他们老师怎样怎样,都没有说到好的,独中生却是说多怀念莫莫老师,虽然是件小事,可是意义差别很大。
还有applely说为了读独中让老爸辛苦了,心里过意不去,可是如果你老爸今天看到你所说的话,心里是多么的安慰。也表现了你孝顺的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009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ncentt84 于 31-12-2008 07:57 PM 发表 
老实说一句,在那里都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想不想念
不过我个人认为,一个月一两百块可以换来孩子性格健全发展是很不错的,饮水思源是华人的美德。我常听到国中生说他们老师怎样怎样,都没有说到好 ...
同意。这就是独中生涯朔照出来的品德。多数同学不管男女都很孝顺顾家。这是无形的,比拿到好成绩更可贵!!!其实这些道德观已经不自不觉培养起来。只是你也是忽视它的存在。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中毕业生,成绩不是很优异,只能算是普通,只有比较喜欢的几科成绩比较好.
我高二那年很反叛,脾气也很火爆,给校长,主任,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我很感激某些主任,老师,虽然在某些老师眼里我是个脾气火爆的学生,但我永远记得一位老师跟我说过:"其实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正义感,很有责任感,很善良的一个孩子,你只是暂时走偏了道路,你要加油哦!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改变的", 当时我感动得红了眼眶....我感受到那温暖的感觉和那发自他真心的关怀,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感化比处罚更有效率.
虽然可能在某些人眼里我并不是所谓的好学生(虽然我当了六年班长),但是我有空都会回去学校走走,找老师聊天,或学校有活动时会回去帮忙. 我对一中有着我真心的感谢与教育我的恩情, 我很怀念在一中的六年时光,是一中改变了我,让我的中学时代过得很充实,也让我成长了许多.
当然,每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各自的心态与经历的事情.
最后,谢谢校长,谢谢主任,谢谢老师,谢谢一中
2005年某毕业生
楼主,不好意思,我离题了,借你的楼写些心里话
[ 本帖最后由 白虎 于 1-1-2009 01:0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独中万岁!! 我爱独中,独中爱我!!!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jon1118 于 31-12-2008 09:13 AM 发表 
昨日放榜PMR成绩,我以以下角度分析,一中PMR成绩甚至优异过很多国中
1)8 A 优异生高达 5 位, 以报考人数为标准,优异生比例高过一些国中。
2)及格率高达99%
3)更早应付考试,初三就应付考试,比国中早一年 ...
從pmr角度而言,一中是否優異我就不評論。
不過數據往往也會具有誤導性。
全A生才有5位,佔全部的還不到4%。
跟其他名校相比下,事實上是很低的。好歹一中也是明校,當然要和名校比,如果要和那些郊外小校比就太奇怪了。
青中全A生超過15%,晉中13%,st teresa 20%, st john 超過10%。
和這些名校比,一中優異生的比例太少了。
不過及格率方面倒是看起來很漂亮。可是隱藏在數據后面的事實卻不一定。
獨中的學生不一定要報考pmr,据我所知,一中有資格報考pmr的學生超過200多人。(不肯定)
如果學生的成績不優異,老師是否還會鼓勵學生報考,學生是否還會報考?
但囯中就不一樣,無論成績如何都得報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009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起时候 于 1-1-2009 11:23 AM 发表 
從pmr角度而言,一中是否優異我就不評論。
不過數據往往也會具有誤導性。
全A生才有5位,佔全部的還不到4%。
跟其他名校相比下,事實上是很低的。好歹一中也是明校,當然要和名校比,如果要和那些郊外小校比 ...
没错媒体也会骗人。(国x时报, x华,x洲数字都不一样)全科A的意思是包括考获6 A以上,如果连6A也算,一中优异生不只4%
以青中为例,38 人考8A,报考人数389,巴仙率刚好9.7%. 你的15% 是如何算来的?圣特丽莎8A有12名,报考人数为289,巴仙率为4%。
圣约瑟8A有十五名,报考人数为339,巴仙率4%。我比较相信星洲,你再算一次!!
而且一中是在以下不公平的条件下考获好成绩,你说是独中成绩更优异还是国中?
1)更早应付考试,初三(第三年)就应付考试,国中是Form3 (第四年)应付考试
2)华语教学,国中马来语教学
3)考试范围和平常独中的教学范围不一样。PMR 是靠每星期(两,三天的补课)。
4)同时应付,PMR,统考和毕业考三项考试
你有没有想过,国中成绩为什么媒体登大大,独中成绩登小小?为什么媒体只采访国中优异生,而没采访独中优异生?
如果没记错前两年,一中一位SPM,考生考获14A,全国最佳成绩之一。为什么媒体只登小小的版面?
统考方面一中成绩每年都保持在全国五名以内。优异生全国第二或第三多。可是媒体只是轻描淡写而已。可能是政治因素吧!!媒体“谋杀了”独中
我不是针对国中而来。我只是心痛独中的没落!!!希望你们能看清楚,支持独中!!!
[ 本帖最后由 carjon1118 于 1-1-2009 01:3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独中生是aim统考, 至于PMR and SPM,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被父母逼或拿爽的(事实).
还记得以前念PMR and SPM的时候, 早上念一中的科目,星期三和五(一星期两天)下午才有念PMR or SPM,没记错每堂课是上50分钟.<---应该是.
确定记得的是一星期两天,都是下午,每堂50分钟左右.
一中平时的课业就很重,所以有些学生就不理会PMR or SPM的成绩, 只要有文凭就好,甚至有些学生上课时在做隔天要交的一中的功课. 但是无可否认还是有小部分认真念PMR or SPM的学生(优等生).
试问一中学生(一星期只上两天,而且只有下午短短的两到三个小时的PMR/SPM),怎么能拿来跟国中的学生(一星期至少念五天的PMR/SPM)来比较呢? 国中生整年在念SPM,独中生还要面对平时学校的课业,这样来比较对独中生一点都不公平.独中生不是神,也只是一群孩子而已.
而且一中还有留级制,成绩不够就要留级,所以学生都很重视学校的成绩. 甚至统考,在一中念拼了六年就是为了那一张统考文凭,成绩好的话几乎全世界都可以去.相较之下,SPM只有在Malaysia和邻国有承认,假设你们是独中生,你们会选择重视哪个文凭?
总结, 即使一中是名校,在以上等等原因之下是不能拿独中生和国中生的SPM成绩来比较的.
[ 本帖最后由 白虎 于 1-1-2009 12:5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虎 于 1-1-2009 12:51 PM 发表 
大部分独中生是aim统考, 至于PMR and SPM,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被父母逼或拿爽的(事实).
还记得以前念PMR and SPM的时候, 早上念一中的科目,星期三和五(一星期两天)下午才有念PMR or SPM,没记错每堂课是上50分钟.
其实成绩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要做个有用的人就可以了,每天那数字来玩,很厉害吗?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起时候 于 1-1-2009 11:23 AM 发表 
從pmr角度而言,一中是否優異我就不評論。
不過數據往往也會具有誤導性。
全A生才有5位,佔全部的還不到4%。
跟其他名校相比下,事實上是很低的。好歹一中也是明校,當然要和名校比,如果要和那些郊外小校比 ...
对。。 的确可以选择不报考。。
不过基本上老师们是鼓励报考的, 有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怕自己应付不来就不报考。。
而且, 理科SPM 辅导班(Pure Science) , 只有辅导Fizik & Kimia, 没有Biologi .. 要当医生的学生要注意下, 可以自己自修报考。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虎 于 1-1-2009 12:51 PM 发表 
大部分独中生是aim统考, 至于PMR and SPM,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被父母逼或拿爽的(事实).
还记得以前念PMR and SPM的时候, 早上念一中的科目,星期三和五(一星期两天)下午才有念PMR or SPM,没记错每堂课是上50分钟.
不过独中生很多不看重SPM, PMR 是很不应该的, 大家都以为有还有统考文凭, 实际上要在大马生存,SPM 还真的很重要。。 我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很努力的考PMR, SPM .. 搞到才考2个A. 那时候考SPM 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温习。 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温习到。。。 刚刚好在学校的学期考之后。
  
现在出来做工, 老板们很多都是马来人, 他们看到我们的统考文凭, 都不懂是什么咚咚来的。 他们选择看回SPM .. 好彩大学成绩不错, 才能救到我。。
[ 本帖最后由 applely 于 1-1-2009 01:1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pplely 于 1-1-2009 01:06 PM 发表 
不过独中生很多不看重SPM, PMR 是很不应该的, 大家都以为有还有统考文凭, 实际上要在大马生存,SPM 还真的很重要。。 我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很努力的考PMR, SPM .. 搞到才考2个A. 那时候考 ...
没错,的确很多有拿SPM的独中生要检讨自己,改正心态. 即使是重视统考文凭,应该也要兼顾到SPM.
所以有很多独中生往外国跑,就是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所造成. 但是能怎样呢? 在Malaysia发展就是看SPM.
像我现在是接触建筑业,看了很多,真的是很多事情对我们华人不利, 在Malaysia是看皮肤的, but...what to do? 这就是Malaysia....
人家只是靠皮肤和一点人际关系就可以拿到Class A执照,tender工程还要跟借他们的执照, 他们只是借我们执照就可以拿到几十万....payment claim还是先进他们公司,万一他们不还给我们,我们能怎样? sue他们又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结案.
这就是Malaysia....也是为什么Malaysia不能飞跃的问题之一,因为缺乏公平竞争的条件.
如果那种皮肤变得很努力的话,再加上他们的天然皮肤条件,我们华人全部可以回唐山了...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jon1118 于 1-1-2009 12:36 PM 发表 
没错媒体也会骗人。(国际时报,诗华,星洲数字都不一样)全科A的意思是包括考获6 A以上,如果连6A也算,一中优异生不只4%
以青中为例,38 人考8A,报考人数389,巴仙率刚好9.7%
你的15% 是如何算来的?
而 ...
我算得是全A,就算單單是8A,巴仙率也好過一中很多。
而且据我所知,全A指的是至少7A,無論是誰,在PMR制度下至少得拿7科。
別忘了囯中生有很大的比例是土著,土著往往少拿的是華語,偏偏華語是獨中的強項。你根本不能強求土著去拿華語。
順便糾正你,一中5人8A,沒有人7A,一人6A,就算把6A也加上也只是,4。2%。
3A或以上也只是25人。
條件是很難比較的,也許獨中需要花比較多時閒學習。
但如果我沒記錯,一中的數理科目是以英文教學。在加上華文,英文,國文,有區別也只不過地理和歷史。
何況,若要比條件,獨中大多學生的家境肯定比囯中好。囯中很多學生放學后都要幫補家用,更遑論什麽補習 。
另外,你指獨中三年就考試,囯中難道不是嗎? 看到我懵嚓嚓。
你指的四年是過渡班,是專給小學考得很差的學生,通常只是少數。大多數學生通常也只是上3年罷了。
而且這些過度班的學生大多還沒到form3就輟學,不然就是靠到很差。
如果你要把這非常規的一年也算進去,那麽是否也應該把一中留級制度也算進去?
那麽一中就不是第三年就準備考試,説不定是第四年,第五年都可能。
我覺得,評論優秀應該有一個統一標準,不應該找一些理由降低標準,而且是降這麽多。
就算把3A或以上也算進去,也只不過17%。如果這也叫優秀,這叫其他囯中情何以堪。
也許一中在學業上很傑出,不過在PMR上成績沒有其他囯中優秀也是事實,甚至很多市區外的中學成績也比較好。
[ 本帖最后由 风起时候 于 1-1-2009 02:1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009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jon1118 于 1-1-2009 02:49 PM 发表 
有一些优秀的学生高二考完SPM就直接到澳洲读大学。
全A,是6A以上是报纸写的,不是我编的!!
我算的国中8A 巴仙率没算错吧!!
8 A  也好7A 也好。
我考过SPM。SPM 程度比较简单。大学里很多国中生,多说是 ...
很好奇, 国中的老师, 是怎么能够知道题目的???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 以我最近的观察, 现在新一代的华族年轻人, 已经不及年老的一代那么的坚强努力生活。。
很多年轻人也是很差了。。 一点点东西都做不到, 懒惰, 不努力上进的开始多了。。 不懂是不是马哈迪时代太过夸奖华人厉害, 令很多华人沾沾自喜, 开始放松了, 不加紧努力了??
我现在开始觉得其实华人也没有很厉害/很聪明了。。 跟马来人相处久了, 发现到他们有一些新新土著, 有些比我们还拼命了, 当然我看到的都是高层阶级的。。 我们再不努力, 就要输掉, 踢回唐山了。。
我个人觉得我们华人很久以来, 都有一个问题。。。 就是不够团结, 爱比较, 怕输。。 有好东西都不跟同伴们分享, 争个你死我活的问题存在。。  真的, 我以前念大学的时候, 同一个班级都会彼此斗争, 怕死人家懂比自己多。。 比你早一步拿到有用资料, 同伴们绝对会藏起来不告诉别人。。  心机很重。。  这就是我们华人的生意很多都是停留在家族小生意的阶段, 不能进一步发展。
但是人家土著们都不会这样。。
[ 本帖最后由 applely 于 1-1-2009 03:3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