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重建晋中课题] 你们不要求,政府为什么要拨款?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0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hongkangwen 的帖子
谢谢你的用心回复。
原帖由 chongkangwen 于 22-12-2008 08:59 PM 发表 
的确,晋中这所国民型中学提供的课程和全津贴中学基本上一样。但是大师是否知道晋中其实也有一般国民型中学的特色呢?就是在采用英文和马来文为主要媒介语之余,也没有忽略中华文化的灌输。虽然这方面可能不彰显,但是其华文学会的悠久历史和中文老师的孜孜不倦已足以证明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宣扬是不遗余力的。还记得当时的华文老师常说,身为晋中生,我们应该对华文课纳入正课心存感恩,这在古晋其他中学是比较少见的。或许大师会说,在全津贴中学也有华文课,但是这些华文课是采用母语班(POL)的上课形式,这跟纳入正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点我相信大师应该明白。
我读过SMK Bandar Kuching No.1及SMK Green Road,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华文科在这两所政府中学是列入正课。Green Road还允许学生选考STPM华文。至于SMK Batu Lintang及SMK Pending,华文科好像也是列入正课,不过我不是很确定,得问过那边的校友。
至于华文老师,其他学校也有很好的华文老师,对中华文化的宣扬也是不遗余力。要知道,老师是拿教育部(政府)的薪水,不是校董会聘请的。所以他们被派去那一所中学是由教育部来决定的。
至于华文学会,镇中、青中的华文学会也是很active,每年都会搞很多活动,比较大型的比如有族魂、中秋晚会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08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qiang 于 23-12-2008 02:10 AM 发表 
关了一所好学校。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现在要做的,应该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吵吵闹闹。
人口不断的增加,学校是应该越开越多。
重点是,世界上几乎所有负责任的政府,都会把国民教育当成不可推却的义务。
我们的政府也承诺要为所有适龄的国民提供从小学至中学的免费教育,甚至立法规定父母要把适龄的孩子送去上学。所以设立教育系统的软、硬体设施,应该是政府的责任,人民、民间团体应该扮演从旁辅助的角色。
但现在晋中的情况恰恰相反,要民间团体负起办学的重担,政府只是从旁协助!
我们每年都要缴所得税、服务税、进口税、销售税、印花税等等万税万税万万税,现在还要我们自己出钱办学校,天理何在??!!
从前,我们华族执本州经济的牛耳,钱赚得多,要筹几千万还不是问题。现在市道不好,那些赚钱的、有好康的都被姓白的拿去了。2008年里头,除了光头陈(不过他还在那里叫苦连天),晋汉省有几家华资企业有赚超过百万的??
在这现实的社会,一切都讲钱。华社的资金越来越有限,华小、独中的办学经费是逐年增加。那么与其继续花钱办晋中,不如把这经费拨给华小、独中。毕竟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根。一间华小被关闭,就是少一间。要争取开新的华小是难之又难,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汇聚华社的力量、资金,保住所有的华小。
[ 本帖最后由 [大师] 于 23-12-2008 02:3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i_kent 于 23-12-2008 01:42 PM 发表 
是咩? 幾時的事?
我是2001年毕业的, 在我毕业的前1或2年已经换了啦.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i_kent 于 23-12-2008 01:42 PM 发表 
是咩? 幾時的事?
几年前的事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08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师] 于 23-12-2008 02:04 PM 发表 谢谢你的用心回复。我读过SMK Bandar Kuching No.1及SMK Green Road,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华文科在这两所政府中学是列入正课。Green Road还允许学生选考STPM华文。至于SMK Batu Lintang及SMK Pending,华文 ... 我的“列入正课”意思是说不是在下午上课,而是在早上上课。我的学生(来自镇中)说他们中四中五是下午上华文课的,这点或许有待查证吧。
其实我之所以会发表那么多,也是因为晋中的华文老师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很多。之前曾经参加辩论队,看着老师陪我们熬夜一整个月,生病了也没请假,心里真的很感动。有一些不爱学习的朋友也坦承只有上郑老师(晋中的华文老师)的课才有听课,其余的课都在睡觉(没有贬低其他老师的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08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列入正课”的意思是在正课里上,不是下午才上。我的学生(来自镇中)说他们中四中五是下午上华文课的。
其实我之所以发表那么多是因为晋中的华文老师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当年在辩论队时,看着老师陪我们熬夜一整个月,生病了也没请假,真的很感动。一些不爱读书的朋友也坦承他们只会在华文课集中注意力,其他课就……(不敢得罪其他老师 >_< )
另外,也很喜欢晋中的读书氛围。虽然竞争力非常强,但是也为我们打下很好的基础吧,这点在晋中生去到st. thomas,和st. thomas / st. mary的学生一较高下时可以看出。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friend 于 23-12-2008 01:37 PM 发表 
kuching high已经从以前的SMB改去SMK了。 那個是KEBANGSAAN, 不是KERAJAAN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6: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照理来说国民型中学应该是smjk不是吗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ngkangwen 于 23-12-2008 06:22 PM 发表 
我的“列入正课”意思是说不是在下午上课,而是在早上上课。我的学生(来自镇中)说他们中四中五是下午上华文课的,这点或许有待查证吧。
其实我之所以会发表那么多,也是因为晋中的华文老师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很多 ...
aiya!!!这根本不管学校的事!如果那个老师去到镇中,greenroad,pending...他还不是一样会好好教!!不是说他在晋中就这样!!对我来讲,什么学校都一样,校长会管就是了!每个老师还不是maktab train出来,重要的是,作什么要华社出钱?? 因为钱是很敏感的!政府栽培学生是天经地义,况且晋中教的是政府的课程!读政府要的东西!!政府要负责!
如果那块
校地收回,起店-赚多多钱不是更好吗??不然,改独中(到时候私立学校就不用管马来西亚教育部)--更多人受华文教育。。不要忘记,独中有读政府课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2008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你们不选择换政府呢?
这个政府度我们不理不睬,我们就换个政府看看。
反正,这个政府是这样的了,换个政府,可能有希望?
关闭一间晋中,接下来,关闭哪一间?
[ 本帖最后由 photochris 于 24-12-2008 03:0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师母] 于 24-12-2008 01:21 PM 发表 aiya!!!这根本不管学校的事!如果那个老师去到镇中,greenroad,pending...他还不是一样会好好教!!不是说他在晋中就这样!!对我来讲,什么学校都一样,校长会管就是了!每个老师还不是maktab train出来,重要的是 ... 这当然关学校的事。或许我的出发点比较多是来自“晋中情谊”吧,但我还是认为国民型中学跟国民中学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可能旁人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我们身在其中,可以感觉到晋中的华文学习氛围的确不一样,毕竟我自己也曾在几个学校待过。
从逻辑上来说,你的讲法是成立的,好老师去哪里都是好老师。但是更多时候,一个老师能当好老师也是受到客观环境影响,如果华文学习氛围好,老师当然能教得好。当年,黄木成校长非常支持华文教育,看到有华人不报考pmr华文,还一个一个跟他们谈话,要探究原因,这点永远记在我心中。
另外,晋中的学生人数庞大,而且多是学校附近的居民,关闭晋中肯定会带给他们麻烦。还有,独中建立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60所独中的数量多年来一直维持不变,难有上升的趋势。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师] 于 24-12-2008 09:54 AM 发表 现在好像没有用SMJK。不管他们改什么名,重点是只要政府出100%的资助,我们当然愿意继续办下去。如果政府要我们自己出钱办一所提供跟政府全津贴中学一样的课程的学校,我们就得考虑要不要再办下去了。打个 ... 你的比喻看起来非常合理,但仔细看来,你首先就把晋中在华文教育的贡献上夸张式的缩小啦,所以一经对比,当然出现问题。
华小的问题,我也很明白,但是我们也要宏观地看问题,华小毕业生有几成能上独中?又有几成父母会因为独中也有教政府课程而把孩子送去独中?所以,往长远来看,如果孩子无法上独中,但又想他不忽略华文教育的话,关闭一间国民型中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2-2008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2-2008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还没怎么夸张吧?晋中关闭?政府的援助充足与否尚未定论?只不过潮州公会的片面之词。我们身为校友的应该尽点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正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2009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2009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久地契会不会造成,贫富鸿沟更大?对经济影响更大,贫富悬殊会造成,经济衰退,你同意吗?俄罗斯就是例子。
如果你问我,同意吗?我会跟你说,我不同意永久地契会造成以上的影响。请你分析一下。我当时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是因为我不想和你辩论下去了,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正面回应我的问题,而且,企图pusing pusing掩盖我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photochris 于 12-1-2009 12:3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2-2008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ngkangwen 于 24-12-2008 03:46 PM 发表 
你的比喻看起来非常合理,但仔细看来,你首先就把晋中在华文教育的贡献上夸张式的缩小啦,所以一经对比,当然出现问题。
难道说,晋中对华文教育的贡献,会大过华小、独中?
问题本来就在那里,不是因为我的对比才出现的。
原帖由 chongkangwen 于 24-12-2008 03:46 PM 发表 
所以,往长远来看,如果孩子无法上独中,但又想他不忽略华文教育的话,关闭一间国民型中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如果钱不是问题,我们当然没有理由去关闭任何学校。
但是现在政府抱着爱理不理的态度,任由它自生自灭,那么我们继续办下去的意义又在那里?
请以全体华社的角度、利益来想。
如果今天的华社是千有万有,那么不要说一间晋中,你要办十间八间也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华社还能负担多少钱?长楠中公、答邦中公、Bako中公等的建校经费在那里?指望政府吗?是你们自己要读华文的,政府有更堂而皇之的理由不拨款给你们华小(宪法阐明每位国民都有学习本身母语的权利,但是没有规定政府一定要资助你们学母语)。
华社投入那么多资金来办一所国民型学校,值得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