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0-9-2008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交易员 的帖子
交易员兄,你好。
“周息率高的公司,未必有良好的现金流,可是,有良好现金流的公司,并不一定派发高的股息。。。。。派发股息的浪费资源。”
同意。觉得交易员兄很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1。派了高dividend,能用于成长的现金流减少,未来现金流减少。
派高dividend,成长会减少。
growth = retention ratio x ROE
retention ratio = 1- dividend payout ratio = 1 - dividend/earnings
2。股息未必好,要看公司情况和投资者个人情况的tax rebate/tax credits, 再投资机会。发dividend的cost.
大马的还要等上长时间,等多扣的税被还回来,又没利息。
3. 蛮喜欢这个leading P/E = dividend payout ratio/ (r-g),
言简意赅的表述了P/E, dividend, r, g的关系,虽然它有一些假设。
一些课题不太明白:
1。股票的面值和资本:
面值是par value吗?不懂如何用par value分析。
以NTA/share或NAV/share来分析足够吗?
2。生意模式:
请问交易员兄用什么方法分析?
有看到Michael Porter的competitive advantage, generic strategies, value chain,这些有用吗?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沒看過這種水準的帖了!
支持一下!
加一點意見,股票的回酬,主要來自未來的自由現金流!
但是要如何知道一間公司的未來自由現金流?
老實說,只能猜!大概,預估而已!
有些公司的自由現金流比較容易預估,有些很難!
好像BJTOTO,它的自由現金流非常容易預估,主要是它是景氣免疫,而且也沒多大成長空間!
KLK就比較難!因為它是景氣循環公司,如果純粹以收購它的角度看,一般上以過往一個景氣循環週期來預測,當然股市的規則有些不同!景氣循環公司在壞景時,PE低,好景時,PE高!當油棕股正值巔峰時期,平均PE超過22,如果你買它,你不是投資,你只是炒情緒!因為以最巔峰時期算,沒有景氣循環股可以維持22年的相同盈利!
最難算的,還是中,小資本公司...
總結一句,還是看自己的生意眼光准不准!
內在價值很難有一致的標準,即使看同樣的資料,但個人算出來的卻又時常不同!
最後還是看自己的眼光!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成长股股价起,低pe股(假帐不算)反而不会起,我看是这样才对。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okf 于 30-9-2008 06:21 PM 发表 
總結一句,還是看自己的生意眼光准不准!
內在價值很難有一致的標準,即使看同樣的資料,但個人算出來的卻又時常不同!
完全认同。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flyingfish 的帖子
有時候,盈利成長高,低PE,但是沒有做“假賬”,并不代表有現金流,尤其是投資控股的公司,我舉個例子,HUMEIND,控制了大部分SSTEEL股權,在會計上”分享“了許多盈利,但是,在現金流上,卻無法拿到”好處“。
面值和資本非常重要,原因是,當公司要貸款的時候,或者有一項重要的”投資“需要貸款的時候,面值和資本就很重要了,銀行不只是看您的盈利,最重要的是看您的公司的資本,能不能夠符合條件。
(銀行是不看目前的股價,因為股價是波動的,面值和資本是最重要)
除了貸款,同樣的可以通過發行回教債卷,但是首要的條件就是公司的資本必須雄厚。
例子自動報價的公司,例如YTLE,資本只是那么少而已,要把發展WIMAX的生意,需要的金錢肯定大過資本,這是GPACKET和YTLE的分別。所以,從生意模式GPACKET管理層發揮了”應該“做的事情,先把公司的情況弄好,才去“申請“,YTLE就明顯的露出了資本不足的弱點。
生意模式的話,其實,要看多方面,也不能夠單單靠那個”鬼佬“的方程式。馬來西亞的市場(股市)是很”特別“的,有些是靠”政治因素“,有些是靠”母公司“因素。
例如VADS是靠TM,目前VADS建議被私有化,市場就減少了一間可以投資的公司。
要記住,生意模式是隨著環境的改變,所以投資者必須有能力去“調整”自己,來迎合全球化的經濟,現在生意模式,除了在本地競爭,而且還要和全球競爭。
我舉個例子KNM,如果這間公司還是保守的,守在馬來西亞,繼續開發本地市場,認為要“保持”好的ROE,好的DEBT RATIO,我相信KNM的市值肯定只有現在的二十分之一。
KNM采取了積極態度,去創出一個以馬來西亞企業的公司,這就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動,但是如果它成功的話,他就是一個頂尖的企業,就是全世界首五名的OIL & GAS 機器、服務的制造和供應企業。同樣的情況,TOPGLOVE也是從第二交易板上來,也是沖出馬來西亞,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公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econdbrother 的帖子
股票的回酬,到底是选对股决定你的回酬?
还是选对时决定你的回酬?
二哥,这难题一直地困扰着我,我希望能够听听你的意见。
二哥,你说得没错,我对如何在股市里赚钱,都只有模糊的了解,
我现在买的股票,很多时候都不太注重查看财务报表,
因为数据都是做出来给投资者看的,
所以自己很少理会什么 nta eps,
而且很多时候,选股容易选时难,
选股容易是因为我的投资方法已经大致上是定型了,
我的主力曾经投资在赚钱的公司,如大众银行,
管理杰出的公司,如散装货运,VADS,
独市生意的,如马交所,国能。
选时却是一个大学问了。
我认识一位仁兄,做三行的,平时粗口满天飞,
英文就只会讲 yes,no,ok,不知是否他前世有修,
给他认识了一位高人,在他指点之下,
在05年时,以四元的价位,买下两万股的马交所,
(比我当年的买价还低,我买在六元,之后他卖在十二元,
我卖在接近八元,比我当年的卖价还高,)。
二哥,你看,一个不懂得基本分析,不懂什么平衡表,
不懂现金流的人,这好像很讽刺,他只不过是买对时机,
就比好多自认是懂得投资股票的人,赚得更多。
有时我会觉得,选股固然重要,但选对时机买进更重要,
好像去年买进的任何一间公司的股票,给你深入的分析,
但保留到现在,大部份都在亏钱。
所以想请教二哥,选股与选时,你是以何者为先?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chon 的帖子
我认为同样重要。
选股好比打仗时如何知敌和作出全盘战略决策,选时好比打仗时如何运用战术依着战略但也须随机应变来败敌。
先知而后能败;但也要有出色和随机应变的战术配合才能获胜,不然只会落个有心无力的下场。
小弟在学着战术,战略比较深奥费时费神,暂时略过;等武功战术到一定的程度时,再进窥兵法。。。。。
[ 本帖最后由 ss24 于 30-9-2008 09:1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0-9-2008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9-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on兄,当然是选股比较重要,因为选对股,将立你在不败之地,虽然短期会波动,但长期会反映它的内在价值。ben graham 的金律良言 rule no 1:dont lose。
如果你不会选时,就不要选好了,因为它不在你的 circle competent 里。不过你也可以模拟的锻炼,简单的 panic selling 如 310 和 综合指数掉到 960点 那样,你可以当自己在那一天买,然后看看之后的股价,你就可以锻炼选是的能力。
还有就是猜最坏的时候是否已过了,当政府宣布 IPP 的 windfall tax 的时候,IPP 股 应声而跌,细节还不清楚,你如果冲着去买,你可能会买错时。最坏的时候是在 nor mohamad 宣布如果 IPP 愿重新谈和约,可以不用给 windfall tax。如果你会看,这就是买的时候了。
在政府宣布油价上78sen,股价大跌,有人冲着去买,我却开始卖了,我看到高通货膨胀的到来。
希望以上例子可以帮到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0-2008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鱼兄,在不同行业,我还是用同样的 bench marking,因为在比较的当时,你也可以知道那一个行业比较好。我不会用上 g ,r 那太学术了,不过会作一些 adjustment 给不同的公司。
交易员兄,不错的发表,很好的见解,所以我不喜欢 holding company 的原因就如你所讲的,cash flow 少过 net profit 很多。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condbrother 于 1-10-2008 12:12 AM 发表 
飞鱼兄,在不同行业,我还是用同样的 bench marking,因为在比较的当时,你也可以知道那一个行业比较好。我不会用上 g ,r 那太学术了,不过会作一些 adjustment 给不同的公司。
交易员兄,不错的发表,很好的见 ...
二哥,tanjong不是holding company 咩??
[ 本帖最后由 财散人聚 于 1-10-2008 12:2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condbrother 于 30-9-2008 11:58 PM 发表 
chon兄,当然是选股比较重要,因为选对股,将立你在不败之地,虽然短期会波动,但长期会反映它的内在价值。ben graham 的金律良言 rule no 1:dont lose。
如果你不会选时,就不要选好了,因为它不在你的 circle competent 里。不过你也可以模拟的锻炼,简单的 panic selling 如 310 和 综合指数掉到 960点 那样,你可以当自己在那一天买,然后看看之后的股价,你就可以锻炼选是的能力。
还有就是猜最坏的时候是否已过了,当政府宣布 IPP 的 windfall tax 的时候,IPP 股 应声而跌,细节还不清楚,你如果冲着去买,你可能会买错时。最坏的时候是在 nor mohamad 宣布如果 IPP 愿重新谈和约,可以不用给 windfall tax。如果你会看,这就是买的时候了。
在政府宣布油价上78sen,股价大跌,有人冲着去买,我却开始卖了,我看到高通货膨胀的到来。
希望以上例子可以帮到你。
二哥,请问一下,政府的反反复复,就以这个windfall tax 来说,是否会影响tanjong的dividen呢??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单看本益比,是无法正确评估一只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投资者可别将它过于神化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分析。
P/E = Price per Share(股价) / Earnings per Share(股盈利)
当看到"盈利"("Earnings")这个字,我往往会觉得它可以涵盖很多东西,也常受到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y)的影响,甚至管理层刻意的摆布(manipulation)。在年报里,除了看盈利表(Income Statement)之外,还可以从现金流(Cashflow Statement)和Notes to the Accounts得到更多讯息和分析。
1) 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y)
现在的上市公司用的会计政策"FRS"和以前的MASB大有分别,比如说"Fair value"的概念和其他等等。所以,投资者必须采取更小心和精明的态度来比较公司历年来的表现。
2) 刻意的摆布(manipulation)
为了让年报更好看,管理层往往做出一些修饰来蒙蔽投资者(Creative Accounting)。
撇开以上的不说,因为我们必须相信稽查师的专业。管理层和投资者往往有利益上的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一些管理层表现平平甚至一踏糊涂,一样领取优厚的薪金和花红。亏损的往往是投资者。
3) 盈利的调整 (Adjustment on earnings)
为了有更正确的判断,我们必须在盈利上做一些调整。
i)请看以下例子:
<2007>
Revenue - RM1,000,000
Cost of Sales - RM500,000
Gross Profit - RM500,000
Gain on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 RM300,000
Expenses - RM350,000
Profit before tax - RM450,000
<2006>
Revenue - RM900,000
Cost of Sales - RM400,000
Gross Profit - RM500,000
Expenses - RM400,000
Profit before tax - RM100,000
从以上的税前盈利(profit before tax)来看,似乎2007年的表现比2006年的好。2007年变卖资产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盈利(gain on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可是,这个盈利是一次过的(one-off),公司不可能年年都变卖巨额的资产来牟利。让我们作出调整,以便我们可以找出延续活动(continuing/ recurring activity)的盈利。所以,除去了变卖资产的盈利,公司只获得RM150,000的税前盈利。明显的,2007年延续活动的税前盈利表现平平无奇。当然,P/E ratio 受影响了。
ii)有些项目可能不会出现在盈利表(Income Statement),反而出现在"reserves"(在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里面。如果"reserves"里面的一些项目会影响投资决定的话,"Earnings","Earnings per Share"和"P/E Ratio"就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
4)资本运用的回酬 (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ROCE")
除了P/E ratio, 这是一个很好用的比值。它可以衡量管理层的表现。
a) 如果管理层运用RM100,000的资本用来发展,得到了RM10,000。回酬率是10%。如果管理层运用RM200,000的资本用来发展,得到了RM20,000。您说,管理层的表现有进步吗?不见得,回酬率一样是10%。b) 如果管理层运用RM200,000的资本用来发展,得到了RM40,000。您满意吗?c) 如果管理层运用RM200,000的资本用来发展,得到了RM5,000。啊,既然管理层无法有效运用资本,为何不派股息呢?还是,管理层是时候更换了?
以上,纯粹是我个人观点。在买股票前,我总是要自己做更深入的分析,以上是其中一些。但也少不了市场和业界等等的分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condbrother 于 30-9-2008 03:54 PM 发表 
财兄,knm 我没有去了解,帮不上什么忙。谁告诉你高股息的股票不会成长?虽然我把股票的回酬分为三各重点,但是它还是会有灰色的地方。如高 cash flow 不一定是高股息,高 股息不一定是高cash flow。quality of the profit (盈利的素质)也要看看。还有谁说 bench marking 一定是要更同行业的?当然是 across the board 的啦。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 public bank,tanjong,digi 只是高股息的股票,但这些公司还在成长。其中 tanjong 还有 PEG 的潜能。
请问tanjong的成长空间,还有那些呢??
是来之各业务的发展和成长,还是扩张式的成长(如:埃及发电站)??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06: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交易员 于 30-9-2008 08:09 PM 发表 
有時候,盈利成長高,低PE,但是沒有做“假賬”,并不代表有現金流,尤其是投資控股的公司,我舉個例子,HUMEIND,控制了大部分SSTEEL股權,在會計上”分享“了許多盈利,但是,在現金流上,卻無法拿到”好處“。
...
你说的问题补助了我的想法,谢谢(低pe不做假帐的股票不会起,高成长可能做假帐的却一定起.)
但是如果我们扣ssteel's earning(-ssteel's 股息) ,humeind的DY和PE也很不错,他怎么不会起?
可能做假帐的KNM就起到乱了.
简单一点就是说炒家在作鬼作怪,不是投资者不智.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07: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是bottom-up approach, 我们可以从管理层方面下手。
我现在的方法是等待股价下跌,大量购入,等待股价上升到不合理水平或有更好的投资标,大量卖出,然后等待股价下跌。
投资就是如此简单,何必复杂化?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8 07: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